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家虽是大家族,可畴钱也需要时间不是吗?这个时代通信不便,只能通过人去传达,时间上有所缓慢也是情有可原。

  秦风说话算话,把三千两银饼一文不落的发给强坚范一群人。

  强坚范他们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眉开眼笑,一副财迷的模样,挨一顿打,却得到天才数字的赔偿,一个二个觉得这笔生意太值了。

  高兴过后,大家觉得能够拿到这笔银子,多亏了秦风。经过商量,每人拿出一半,凑足一千五百两银饼让梁赞送给秦风。却不曾想秦风大发雷霆,把这伙先倒霉后发财的家伙骂了足足半个时辰,直骂得大家恨不得把头埋到裤裆里,秦风这才罢休。

  秦风的一大堆废话只是说明一个思想:你们用命、用伤换来的钱,老子分文不取。

  至于王家补的延时费用,不好意思,老子照单全收。

  对此,大家没有丝毫异议,反而觉得秦风做事地道、公正。

  只是这六百四十两转眼间就让秦风送出去了,一文不少的让人送到终南山大营,以私人的名义,平均分配给阵亡将士的家人。

  人命不如牛的时代里,上官不扣押、不贪污烈士抚恤金已经难能可贵至极,像秦风这样的行径,可谓在大唐开创了一个先河。虎贲军将士一个个的对秦风充满了好感与敬重,如今见他如此为死者家属,更是对他心悦诚服、感激涕零。

  当三天的假期结束,秦风召开了虎贲军大会。

  会上,秦风只说了几句话,却让虎贲军将士们一个个面红耳赤。

  “陛下赐吾等虎贲之名,是荣耀,也是一种鞭策。可是被誉为虎贲之士的我们:吃着大唐军队里最好的食物,用用大唐最好地武器、铠甲、马匹,拿着的也是大唐最多的俸禄,可这样的我们,却让十二条狗都打不过。这是什么?是人不如狗!狗可以****,还有看门的作用,连狗都不如的你们又有什么价值可言?作为你们的将军,我羞愧万分。大家觉得应该怎么维护虎贲之名?怎么证明你们存在的价值?”

  “训练!”

  “加强训练!”

  ……

  受秦风这一激,一个个心中羞耻的虎贲将士大吼着。

  “看来你们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羞耻之心,从明天起,训练加倍。”

  “是!”

  整齐的声音震得山中嗡嗡作响,回声阵阵!

  新近加入虎贲军的士兵,是从十二卫挑选出来的强者,经过大半月的适应性训练,也能缓慢的跟着老兵,差距是有,可也相差不是过于离谱,至于,从十二卫挑选出来的将官,也放下身段,化作一员普通的士兵,在教官们的训斥下,咬着牙坚持着。

  充当教官的虎贲军翻身作主,用秦风当初训练他们的办法,施用于二卫将官,看着一个个官阶高于自己的将官累成孙子,一个个教官心头大爽,总算把当初受到的那一口恶气泄出去了。

  秦风在军营中呆了三天时间,眼看着挑选出来的教官做得不错,索性把大军交给已经熟知虎贲军运作模式的苏烈、张士贵全权管理。

  将诸事安排妥当,秦风则与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回归长安,备战即将到来的武举!

  兄弟五人,勇冠三军、所当披靡,但是,除了精通暗器手法的秦风,余者四人——箭法平平!

  可箭法又是武举中必考的重要项目,故而,他们只得急屎挖茅坑,挖了也深一点不是吗?

  说来也怪,一般来说弓马娴熟,常常出现在历史上各个将军身上,常用来形容他人的武艺。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有万夫莫敌之勇,骑术也极其出众,偏偏箭法稀松平常,令人忧伤。李靖更是以兵法、军略为长,之前,大家一直缺一个教导箭法的好老师。

  现在么?

  神射将军谢映登与高成等人已经抵达长安。

  谢映登在英雄辈出的隋末乱世脱颖而出,且获得神射将军之名,他在箭法上的成就可想而知了!

  五人一路来到了翼国公府,径自入内。

  进入大堂,里面除了秦琼、谢映登,还有程咬金与李绩。

  四人各坐其位,一脸的愉快。

  看样子他们已经来了好久了,在聊天。

  只是眼尖的秦风,还是发现这四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眼中有着一丝丝的泪痕,可见,在他们来临前,这里正上演着一幕感人至深的兄弟重逢的场景。

  “臭小子们,你们咋来了?”

  程咬金瞪圆着眼睛,一脸的警惕与恼火:“别以为投机取巧取了一点点成就就狂妄自大,你们还差得远着呢!”

  这货依旧是这幅模样,大大咧咧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老叔叔,你误会我们哥几个了。”

  秦风解释道:“公事私事我们还分得轻重,若非军营的事情安排妥当,我们也不会一起回来了。虎贲军暂时交给苏烈掌管,苏烈的本事,想必父亲心知肚明吧!”

  秦琼道:“苏烈!名将之姿。”

  “是的。”

  秦风应了一声,又道:“离科举、武举为时不远,为了全心投入备战之中!我们就回来了。”

  “你们,不会是想学老九的箭法吧?”程咬金眼珠一转,恍然大悟着说道。

  “不愧是程叔叔,果真姜还是老的辣,咱们兄弟几个,别的方面都好说,偏偏箭法一道稀疏平常得很。现在,有个现成的好老师,错过就会后悔一辈子了。”

  秦琼、程咬金、李绩面色通红,讪讪无言。

  眼见一众兄弟羞于见人的模样,谢映登哑然失笑。

  谢映登与崛起于草莽的秦琼他们不一样,他是东晋时谢安、谢玄、谢石的后裔。谢家世代将门,对于射箭极有研究,在最辉煌的时期,谢家可谓是人才辈出,满门英才,统帅之流高达三人,名将更是多不胜数。

  谢家人都以善射出名:谢家历代以骑射称雄,谢映登的爷爷谢道百步穿钱孔百发百中,父亲谢晋、叔父谢弘都以箭法闻名故郡,到了谢映登更加了不起,纵然是号称“百步穿杨”的王伯当,对于谢映登那一手九星连环绝技也是心服口服,自愧不如。若非谢映登急流涌退,第一神箭手之名,王伯当恐怕都要拱手相让。

  谢家人在箭法有此成就,得益于祖传下来的极其合理有效的射箭方式训练方式。

  谢家没落,只剩谢映登与叔父谢弘二人,叔侄二人清心寡欲、潜心修道,无子无女。

  如果再无传人,谢家神箭将在历史长河中湮灭。

  为了使得谢家祖祖辈辈的心得传承后世,才有了收李穆为记名弟子一事。

  谢映登本身就十分喜爱秦风、罗通、李业诩五人,而且他们中大多是故友的儿子,见他们有学箭的念头,自然不会拒绝。

  谢映登毫不私藏,趁着时间尚早,详细而缓慢的向大家讲着一些射箭的技巧。

  

第120章:箭道

  之后,大家移驾演武场!

  谢映登要看大家的基本功,方好因材施教!

  秦琼、李绩、程咬金也跟着去了,在箭术一道,谢映登足以为他们的老师,在他讲述的时候,三人也是受益非浅。

  “对于箭手而言,要有一张适合自己的好弓,不一定是绝世名弓,你觉得顺手的就是好弓。适合自己的好弓就像适合秦二哥的虎头皂金枪一样,如果秦二哥换了一把长枪,绝对发挥不出他十成的武力,故而,弓箭也是一样,所以,选择一张弓尤为重要。武器是一个战将的第二生命,弓亦如是!对于你手中的弓,你要了解透彻,比如说,弓的强度、硬度、射程等等,唯有如此,你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实力。”

  “其次,一名出色的箭手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敏锐的洞察力、高人一等的视力,以及一颗冷静的心。性情浮躁者是学不到好箭术的。”

  “第三,风向、风速、地势、天气等外在的东西,是影响箭术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方面,是通过不间断的训练,长期积累而来,我教不了你们。”

  谢映登侃侃而谈,大家都在用心聆听,但是收获却的多少各不相同。

  对于谢映登的说法,秦风深表赞同。神箭手与后世的狙击手一样,各项基本素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些,秦风心知肚明。

  秦风精通暗器手法,当日,使用一张普通的弓,用九星连环的手段,震撼了刚刚成立的虎贲军。

  他有着他的箭道,并不需要学习别家绝技,可谢映登是神射手,他的一些经难和理论,给秦风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启发。谢映登的一些言论与理论,让秦风大生知己之感。

  谢映登花了半个时辰,讲解了一些技巧与射击的经验。而后,让秦风他们各射三箭,以试五人的基本功。

  罗通、李业诩的表现不错,让谢映登大为满意,至于程处默、尉迟宝庆由于性情所致,表现欠佳。

  不过谢映登确实不凡,针对四人的性格,各自传授了一套适合他们的箭术!使得四人再一次射击的时候,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秦贤侄,到你了!”

  传出四套射法后,谢映登向秦风说道。

  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立时停止了训练,一个个都跑了过来,秦风神箭之名,在虎贲军广为流传,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秦风的真实水平,故而十分好奇的围了过来。

  秦风纵身上马,看了远处的箭靶一眼,一催战马,向箭靶疾奔而去,离箭靶八十余步的时候,秦风放慢马速,抽出一支箭。

  只见秦风忽然加快马速,张弓便是一箭,箭速疾快、力道强劲,直射五十步外的箭靶,一箭正中靶心,强劲的箭矢更将草绳绑缚的箭靶内指厚木板贯穿,余劲未竭,又飞出二十余步,堪堪斜插在八十步靶位前。

  谢映登双眸一亮,含笑点头。

  秦风箭法之快、准、狠,令他颇为满意。五十步中靶心,也算不错,但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做到。大家惊艳的是秦风这一箭之威。试想若是在战场上,当所有士卒射出的箭矢被敌兵盾牌挡住之际,这凶猛霸道的一箭,足以洞穿革盾,击破铠甲,毙敌于箭下。

  秦风放马狂奔,身子微伏,从箭壶中抽出三支雕翎箭齐齐搭上弦,弓如满月,三箭流星飞出!

  三箭相互尾随,并成一线!

  “好箭法!”

  秦琼、李绩、程咬金同声惊呼,罗通等四人更是惊呆了。谢映登则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三箭连珠确实不错,可与他的绝技相比,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只不过,秦风接下来的动作,让这位神箭手也坐不住了。

  只见秦风马不停蹄,再取三箭上弦!

  “叮叮叮!”

  三声脆鸣,第一箭恰到好处的射在了之前第三箭的尾部,第二箭又是射在第前一箭的尾部,此之三箭,与之前三箭,又是并成一线。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秦风毫不停留,出手又是三箭。

  “九星连环!”

  谢映登面露狂喜——“真神箭也!”

  秦风哈哈大笑着,纵马追击九只利箭。

  在这过程中,又是连发九箭。

  这九箭,分别撞落之前九箭的箭矢——

  “叮叮叮叮……”九声清脆的响声中,冒着一点点耀眼的火花,最终,十八支箭同时坠地。

  十八箭后,那张弓也出一声脆响折为两断!

  秦风身形一坠如飞花飘絮落回马鞍纵马而回。

  满场寂静竟一时无人言语鸦雀无声。

  冷场了!

  老半天,谢映登回过神来,道:“秦贤侄,让我瞧瞧你的箭!”

  “咦?”箭矢入手,为之一沉,谢映登惊讶一瞧,却是一支铁箭,一支通体是铁的箭矢。

  铁箭,需要三石强弓方能射出百步距离,那么,秦风手中的弓至少也是三石强弓。

  谢映登暗自心惊,他学武走的不是刚猛路子,而是技巧型,他用的是一石弓,百步之内,百发百中。

  可是像秦风这样轻松驾驭三石强弓他做不做,当年,能够用此强弓的也就是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琼、罗士信等寥寥几人,今天他又见到了一个。

  但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琼、罗士信等人,使用铁箭的时候,都是直来直往、以势取人,他们用铁箭,更多是出于一种威慑。把铁箭玩得如此精彩的秦风属于第一人。

  “再箭一支!”谢映登没有点评什么,直接下起了命令。

  “好!”秦风找了一张弓,弯弓上弦,振臂而射!

  一个五十步的箭靶顿时四分五裂。

  谢映登一直盯着秦风的双手,这一回,他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原来秦风在拉弦的时候手指扣着箭尾会随着张弓的动作缓缓转了三圈,将弓弦拉得绷紧,几乎给他一种要断裂的感觉。

  谢映登心有所悟,注意力很快就落在了箭矢上,与寻常的箭矢不同,秦风的箭杆上刻着着一条从头至尾的不深不浅的痕迹,想着那旋转的动作,大声叫道:“妙!妙,妙!妙,妙!”

  谢映登面色潮红,一口气叫出五个妙字,高声道:“普通箭矢的走向是弯曲的,还会受到风力、风向的影响,最终必杀的一箭容易偏移目标。铁箭沉重,可用平行射法,受各种气象的影响并不大,若是想要将铁箭送出百步开外,必须三石强弓以上,而贤侄你有箭矢上做了手脚,利用箭矢的旋转力,增加箭矢的射程,加强威力,让只有五十步的直线射程扩大到了八十步,也就是说,当你用这种箭矢和这种技巧的时候,一石八弓就能射出三石强弓的效果。这是天才一样的创举,也是箭术史上的一个革新。”

  秦风讪讪一笑,他也不算是什么创举,这一招的灵感来源于十七世纪的线膛步枪,那个时代随着弓箭的淘汰火枪成为了作战的主流武器,但因子弹太小太轻缺乏穿透力容易受到风力影响偏离目标等总总原因,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直到有人在枪膛里挖上波浪形的线膛,赋予了子弹旋转的能力,一举解决了这些难题。放在21世纪,稍微对枪械有所研究的军迷都知道这样的原理,只不过现在没有火器,所以,这种原理又不小心的成了首创。

  谢映登忍不住心中的火热,夺过秦风手中那张弓,将箭矢的刻痕卡着弓弦,效仿着秦风的方式:缓缓的旋转……

  重!

  吃力!

  这简单的小变动竟然让他有股张不开弓的感觉,手臂的压力徒增一倍。

  松开弓弦!

  弓箭落地!

  嗖的一声,飞箭如电,箭矢穿过土地,直没一半有余,地面上的那一半,还在嗡嗡作响的震颤着。

  “这……”

  谢映登甩着火辣辣的左手:箭矢飞出去的时候,与他手指摩擦竟然产生了一股炙热的痛楚,不可思议的瞪起了双眸,明显的察觉了箭羽上那惊人的力道,小小的改变,竟然使得射箭的力量倍增。

  谢映登一脸的震撼问道:“旋转力是指让射出去的箭矢转动起来?”

  “通常而言,弓箭的射程是弓的本身力量造成的,旋转着拉动弓弦,箭矢射出的时候就会受到旋转力量的影响,在空中旋转着飞行。”他用到一些物理学的知识,担心谢映登听不懂,特地拿出一根箭矢在空中比划着,慢动作模拟离弦利箭的运转。

  “旋转力能够保持箭矢射出去的速度和稳定性,还能够增加箭矢的穿透力和射程。”

  谢映登心思机警,尽管不大了解旋转力为何会增强威力,却也能明白秦风表达的意思,眼中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太了不起了,这完全是另辟了一个新得射箭手法……不过想着旋转弓弦带来的压迫感,他也不由得摇了摇头:射箭最依赖的是臂力,将弓弦拉个满环已经需要损耗一定的力量,若在加上一定的旋转,所需的力量近乎翻倍,莫说弓箭本身是否支持的住,单单臂力的损耗就足以让人却步。

  谢映登目光落在秦风那条修长的胳膊上,实在无法想象,那一身力气是从哪里来了,不过,当目光转向高瘦的秦琼时,复又释怀起来,老子英雄儿好汉,或许,秦风在出生的时候,把秦琼的力气也继续下来了吧。

  “你的箭术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箭术,我教不了。而且,你在技巧上的成就已经超过我了。”谢映登冷静的说着

  

第121章:明星

  为了在有限时间里学习谢映登的箭术,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索性住到了翼国公府。

  似乎嫌秦府不够热闹,程咬金干脆把他的一堆儿子都赶了过来,于是,翼国公府成了儿童乐园,热闹异常。

  秦夫人高兴之极,与年轻人处在一起,每天乐不可支,短短几天的功夫,她看上去竟然年轻了许多。

  大家在学箭的时候,都学了秦风的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修道的谢映登看出太极拳蕴含的天地至理,顿时惊为神技,每天清晨,天未亮,就在荷花池畔一招一式的比划起来,得益于秦风的医术,也得益与修罗七绝菇泡酒的功效,几天下来,谢映登的身体恢复了许多许多,同时,受益的还有一身是伤的秦琼。

  秦风北上草原之际,分别给李世民、长乐公主、程咬金、尉迟恭等亲近长辈友人各自赠送了一坛药酒,至于秦琼,为了恢复强健的体魄,就差点将药酒当酒来喝了,半个月下来,气色已经好了很多,脸上,不再是那种不正常的腊黄,尽管与普通人相比,整体肤色显得不太正常,可肌肤上已经泛上了一层血色与光泽。

  家族和谐安宁、身体正在恢复、子弟能力非凡……使得秦琼心情大好,每当忙碌完公事,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揪着一堆大小子侄来授课,传授武技与厮杀半生的经验、心得。

  秦风他们这伙人每天都让秦琼、谢映登训得半死不活,不过,这些人睡觉的时候都不时的笑出声来。大唐第一猛将与神射将军的绝技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到的,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怕再苦再累,也成天喜上眉梢。

  秦琼、谢映登针对一众小辈的特点,分别传授适合他们特点的技巧,不厌其烦的指点传授。

  翼国公府演武场成天尘烟滚滚,杀声震天,在秋末里迸发着难以言喻的肃杀之气。

  程咬金、李绩、尉迟恭,甚至是李靖,都来得更勤了。

  武将们在白天传授战场技巧。

  到了晚上,就是李靖、李绩这二位军事家、兵法大师的专场了!

  一众小辈每天都各有所获,他们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长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技巧与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的群体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先是秦战、尉迟宝琳加入其中,之后,李绩的子侄也加入其中。

  短短的一段时间里,翼国公府俨然成了一座军校。

  不过,动静闹大了!

  总会有些不开眼的人找麻烦。

  几天过后,就有一些闲得蛋疼的谏官向李世民告状,其理由是武将一系有不臣之心。

  这一告,把武将们惹毛了,也得罪了一众位高权重的武将。

  毛火了的程咬金与尉迟恭当着李世民的面,将那不怕死的家伙狠狠的收拾了一番。

  早知是怎么回事的李世民,只是淡淡的训斥了程咬金、尉迟恭,罚两人一月俸禄而已。

  原来早在开始的那天,心灵机敏的李绩、李靖联合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向李世民汇报此事,李世民见几位军界大佬放下身段,手把手的为大唐培养下一代,自然是乐得其成,他不但赞成此举,而且,还让李承乾也加入其中,一来可以提升太子哥的军事素养,二来,也是让李承乾与他未来的名将、统帅作好感情上的联络。谏官上奏的内容,一下子将武将的几位大佬打上密谋起事的标签,差点将李世民也惹毛了。

  不过,也因为这一闹。

  武将也收敛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沸沸扬扬,一下子,翼国公府冷清了下来。

  经过一段高强度的学习,晚辈们是各有所获,骑术、武艺、箭术、杀敌技巧及军事素养都有了十足的进步。

  ——

  科举、武举及百家争鸣也越来越近了!

  帝都长安城以庄严、威武的形象迎接各地考生,乍一出门,人流涌动,超着各地的五花八门的口音,充斥着整个帝都。

  “好多人啊!”

  这一天,闭关多时的秦风,带着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在长安城内行走。

  不知不觉间,走向郑丽琬的中华楼。

  昨天,他收到郑丽琬的来信,说中华楼将于今天正式开业。作为幕后股东之一,自然少不了秦风的参与了。

  中华楼外,酒楼门外站了很多人,都颇不及待的想要进入酒楼,酒楼外的人各自手中都拿着一张优惠券,这是郑丽琬学自秦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