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夫-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祭奠周……周鲂……兄弟。”

“给主公一点时间吧,有些事情,他必须去面对。”

湿润的树丛中,曹信缓慢的拨开树枝,一个人孤独的走在山间泥泞之中。

(哈哈!!大哥!俺周鲂来也!!嘿嘿,又来讨酒喝了!哈哈哈哈哈)

茂密的树丛中,浸湿的柳曼搓打在前者的肌肤上,那种涩动交瘁的触感,令前者不禁回想起以前发生的一幕幕场景。

(大哥,回去吧,这天色都不早了,回去嫂子又该骂你了!)

(大哥!那魏续贼子也太嚣张了!要是俺周鲂,一定先砍了他的狗头!)

(大哥!周鲂为你殿后,哇呀呀呀!!吕布贼子,必要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轰隆隆……”天边乌云缓缓盖笼起来,毛毛细雨缓缓湿打在曹信的脸畔。

(大哥!!你不能死!!孙策、吕布、袁绍这些小人!!要死!周鲂陪你一起死!!!)

(周鲂!你滚开,我死期已至,你做什么?周鲂?周鲂??)

(大哥……呃啊……大哥你听俺说……周……周鲂死不足惜……俺……俺知道,俺不懂事,常……额……常给你添烦恼……但……但俺觉得,今、今生能跟大哥你……是、是俺必生做的……最、最对的事情,帮……帮我照顾好钰儿……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今、今日我替你去死,这、这样……丹、丹杨的这些诸侯……们,必定以为你已经死了……呵……呵呵……周、周鲂的计策……不、不错……错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漫天的笑声,充斥着整个阁皂山,曹信躲在一个没人的树丛背靠着大树坐了下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呜呜呜呜……呜啊啊啊——!!!”

(大哥!!嘿嘿嘿!!我从许褚家酒窖里偷了两坛子好酒!!嘿嘿嘿,咱们一起去吃吧!!什么?你很忙,大哥!!自从你当了大都督以后就再也没跟兄弟我喝过酒了!!很忙?大哥?别走啊大哥!!大哥?大哥……)

“呜啊啊啊啊啊——!!呜呜啊啊啊啊——!!”

似乎,这是曹信第一次如此的宣泄着情感,即使周围没有任何人存在,也是第一次,曹信知道自己并不是神,更不是韩信,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普通人而已。

或许……

他应该学会,有时候该停下来……停下来去看清楚自己。

‘哈哈哈!大哥!你在那哭什么呢?跟个娘们一样!别哭了!!哈哈哈哈哈——!!’

“周鲂……”

“周鲂你、你怎么没死?”

不知道……

是不是幻觉,或者是别的什么,也不知过了良久,曹信的眼泪逐渐干了,雨也停了,树丛的远处,一个身影,一个极为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周鲂?是你么?别走!!你要去哪??”

‘嘿嘿,大哥,小弟我该走了……’

“走?去哪里?”

曹信不知道是不是幻觉,可他一直在追……

追着前方,那个依稀模糊而熟悉的背影,一步一步,追了上去……

恍惚中,曹信感觉到对方并没有回答自己前面的话,他没有回答自己要去哪里,只是看到周鲂……那熟悉的笑脸,安详而亲切,就像是以前那样……

“周鲂?周鲂??周鲂——!!!”

曹信揉了揉有些红肿的眼眶,感觉追了好久,似乎瞬间回过神来,却是眼前已然只是一个陌生的山洞。

其他的……竟是什么也没看见。

“这……这里是?”

“哈哈哈哈,原来是贵人到访,老道葛玄,不知阁下为何而来?”

须臾之中,这声音宛如空谷空灵之音,忽而震荡在曹信的心灵……

“葛玄?我……怎会到了这里?”

原来曹信这才清醒过来,自己已经来到阁皂山的后山了。

第350章迷途问道(二)

太极仙翁葛玄,江东一带灵宝道派的始祖,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个曹信自然在前世就听说过。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眼前怎地会突然出现这样一个类似福缘仙洞的地方。

“呵呵呵呵,贵人到访,老道有失远迎……张恭,去到洞外听泉取些水来,煮好茶水款待来客。”

葛玄一席黑白色道袍,一手拂尘一手丹诀,曹信走进来的同时,只觉得洞内犹如仙府,四处弥漫着丹药的麝香味,再看葛玄,更是看不出多少年月,只见鹤发童颜闭目而坐,尤似当年在邺城见到过的左慈。

不过左慈倒更像是个游历四方的方士,衣着较为随性些,面前的这个人却更让曹信觉得,在对方的身上,总有种深不可测的气质。

“葛师,您早上说过,午时会有贵客到访,因此弟子早已经备好了茶水,这便去拿上来。”

曹信一直默默的看着,直到走到一个蒲团的前面,与葛玄相互对坐下来,当下见那童子这么说,曹信不无好奇的开口说了起来。

“难道,道长早已知道我会来?”

只见此话一出,葛玄闭目静默的容颜,顿时有了变化,眼角这才略微松动,看到了面前坐下的曹信,继而笑出声来,“呵呵,贫道并不知是阁下要来,只知会有一个迷途问道之人……路过此地……”

“迷途问道之人?道长说话当真是玄妙。”

葛玄的话,顿时让曹信一阵失语,沉默良久如此喃喃的道。

却是一听这话,葛玄笑道:“玄妙?之所以玄妙是因为阁下实非我道中人,这正是,打鱼人一日看到樵夫砍柴,樵夫看到打鱼人捕鱼之术而称为玄妙,打鱼人又看到樵夫砍柴手法而称奇为玄妙,因此而互相称奇,这二人其实都没有错,只因不是其中之人,不懂其中之法,阁下所说之玄妙,也在贫道看来是小事,阁下乃万军之魂,所想之小事,也在贫道看来……自然是玄妙了。”

“道长你?怎会知道我是谁?”曹信此时哑然问道。

葛玄此刻依然带着笑意,道:“贫道也并非神人,将军周身带着兵戈之气,心中所思所想已在面相之中,岂有视而不见的道理。”

“葛师,将军,二位请饮茶。”

此时张恭顿时将两杯温茶摆在了面前的小案上,俯身退去。

葛玄看了看曹信半天没有说话,刚要拿起的茶杯,继而又放了下来,说道:“将军何其英雄,更与四百年之韩信比肩,何故沉闷不语?”

“韩信?呵呵韩信……”曹信下一刻突然一阵发笑,摇头叹道:“我有什么资格与韩信相提并论,韩信当年为高祖打天下,所历百场战无不胜,我呢?”

“将军不也一样没有败过吗?”葛玄道。

“可是……我……呵呵,区区迷途之人,何以与韩信相提并论。”

“呵呵呵呵,迷途之人……将军心中如今存有芥蒂,只因对诸多前事愧疚思念之故。”葛玄拂尘轻抖,悠悠而道:“将军今日来到此地,与贫道相视而坐这便是一道机缘,将军之迷途也正是贫道之迷途,道者世间皆有,走是道、行是道、问路是道、说话是道、蝼蚁是道、杀生是道、睡也是道、醒也是道,世间皆有道,失道者迷途也,迷途之人,便是迷之道途,所以……常寻知道之人问道,知道知道,知道路也,将军之道,其实最应该问你自己。”

“问我自己?”曹信面色略微松动,道。

“不错。”缓缓点了点头,葛玄说:“万物皆由人而定,可人却由心而生,将军此时心结,还要看你自己。”

曹信闻言,脸上闪过一阵默然,道:“我……我只是忽然明白过来,从带兵征战以来,数年间,我南征北战,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原本力图改变天下形势,修复大好河山,我自认为天下已无我做不到之事,每每一步走的……越来越快……但又越来越难,如今……我却是觉得……这世间有我曹信无我曹信,真的有分别吗?若没有我曹信,这世间一样会变化,曹公统一北方,孙策江东称霸,刘备借势风起,百余年后天下一统,就算有我曹信又能如何?我并非韩信,如今突然觉得前路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我来到这世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在这乱世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急需一个答案……”

“将军是想要停下来吗?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也算是可敬可佩了,将军是觉得,自己对于存在在这乱世,有些不解,呵呵……真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啊……将军能从一场失败中反思这一个道理,当真是世所罕见,也是一大令贫道敬佩之处。”葛玄此刻深深的看着曹信,说道。

曹信此刻道:“世上真有神仙?若是有,那我不知道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乱世为何要唤我来此?周鲂死了,丹杨败了,不管原因是什么,我只是觉得我并非人人说的战神,曾经不是现在也不是,如今我才知道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各种原因,还望道长为我指点解惑。”

一番话下来,葛玄听得真切,然而看着曹信迷茫的样子,突然又沉默了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洞内的香炉烧没了,案几上的温茶也凉了,拂尘突然在轻动中,划过了葛玄的白须上。

“世间并无神仙,只是那些道听途说之人相传之说,就像贫道先前说的,万物皆由人定,人又由心而生,天下有千千万万的人,亦有千千万万颗不同之心,在此请赎贫道多嘴,早年前,贫道游历之时,曾有一个琅琊巨贾询问过贫道,那巨贾一生施行善道,救苦救民,然而一日他却跑来问我,他说,老夫一生救济百姓,为天下黎民做了天大的事情,死后可有功德?”

“那道长你当时怎么回答他的?”突然有些好奇,曹信问道。

却是葛玄突然笑着说,“贫道当时只回答他,善公虽然一生做过善事无数,然而……却并无半分的功德。”

“这是为何?道长难道是戏耍此人?”曹信顿时哑然。

听到这话,葛玄缓缓道:“并非戏弄与他,只是的的确确没有功德,虽然这位善公一生做了无数善事,确实也为黎民百姓做了不少的事情,但万事皆因无而起,善公做善事虽然好,但是目的确实因为功德,善公为了得到功德而做善事,便是由一个贪念而起,他的贪念抵消了他的善果,自然没了一生的功德,善公时常夸耀左右人说,自己做了多少多少好事,为天下百姓如何如何,可将军你……却不同。”

说到这里,葛玄长舒一口气,说道:“万物皆从无开始,天下事何必要去想太多,没了你这天下依然是天下,有了你这天下还是天下,世间皆是道,无将军是道,有将军也能成道,世间本无道,道皆是因人走得多了,自然也就变成道了,将军之心乃匡扶天下,这个道,此乱世还没有人走,只要将军第一个走了,那将军身后之人也自然跟上一起随将军走下去……

这……不也是一种道吗?万夫之道。”

“万夫……之道?”

曹信的眼眶不知不觉,再次湿润起来。

瞬息间,仿佛前者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深远的道路,这是一个没有人去走的道路……属于匡扶天下的道路……

曹信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走在这个孤独的道路上,贾诩带着笑容第一个跟了上来……

赵云也笑着跟上来了……之后,典韦许褚也跟了上来。

庞统、徐庶、陈宫、张颌、刘晔、张辽、高顺等等……

曹信的身后,跟随过来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多了……

“这……就是……万夫……之道?”

第351章官渡爆发(一)

第二日,辰时,阁皂山。

“大都督,你回来了!我们可找了你一晚上呢!”

从山上回来,曹信显得倍加精神奕奕,丝毫没有这些天的疲惫模样,当下看到张颌与贾诩站在山脚,很是焦急的模样。

“没事了,只是去见到了一个朋友,聊了一整夜。”

“朋友?咦?大都督……你、你怎么好像变了?”突然张颌的一句话,似是才注意到曹信的变化一样。

此时贾诩同样上下打量了前者一番,脸上似乎也是有些惊讶的模样。

只看眼前的曹信,突然整个人的气质仿佛瞬间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般,似乎变得更加成熟了,或者说,似乎有了某种的信念一样。

“主公,昨夜……你到底发生了何事?”贾诩道。

当下见二人如此,曹信突然回头看向了阁皂山的方向,旋即意味深长的笑道:“没什么,只是多亏了周鲂……我才能想明白……”

“啊?”

“哈哈哈哈哈……”还没等张颌反应过来,前者顿时觉得一阵好笑,随后独自走向了前方顾家村。

却是留下原地,张颌贾诩二人。

“周、周鲂?周鲂不是战死了么?主公是不是又失忆了?”张颌此时愣道。

看着这一刻曹信离去的背影,贾诩却是有别于张颌的意外,默然沉默。

良久,突然怔怔地说道:“主公没有失忆……相反,主公他……真的变了。”

建安四年,七月,延津。

“报!丞相!袁绍已率八十万大军正向白马、延津、官渡而来。”

延津军中大帐,曹操面色深沉的注视着帐内报告的小校,此时大帐内、大都督司马懿位列文席主位,之后是郭嘉、荀攸、程昱、钟繇、杨修等等,武将席中更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渊、于禁等将依次排开。

然而,如今司马懿的位置却是要比这郭嘉还要靠前一点,虽然此刻的他全身早已瘫痪,但显然已经成为了前者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仲达,你以为如何?”带着粗哑的声线,曹操当先沉冷询问道。

竟是第一个询问的不是郭嘉,而是变成了此时的司马懿,但似乎大帐内的所有人都已经习惯曹操这样了。

“呵呵呵……”低低几声邪笑,司马懿躺在一个特质的椅子上,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仲达?何故发笑?”主位上,曹操眉头深皱,前者莫名其妙的笑声,瞬间让大帐内的所有人,为之一震。

仿佛大家都在如临大敌中面色凝重,就唯独你司马懿放声大笑一般。

笑声戛然而止,司马懿此时看了看众人,这才说道:“丞相勿怪,司马懿只是觉得,袁绍这匹夫,八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号称百万雄师,这足以说明,袁绍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如今携如此大军出动,其必是倾国之力,若有这般实力不知徐徐图之,反要举兵南下,妄自消耗,看来……此曹袁一战,我军也并非必败无疑呀。”

“哼!司马懿!你算什么东西,敢如此放肆,说这一大堆的废话!到时!还不是我等在沙场拼命?”

武将中,曹仁顿时想要发作,似乎看着司马懿上下瞧不上眼的样子。

“曹仁将军,请你说话尊重些!我现如今可是大都督!”一阵冷笑,躺椅上的司马懿阴脸道。

“哼!就你?也配!我曹仁只认一个大都督!那便是曹信大都督,你司马懿算什么鸟人!?你可立过功?上过沙场?”

“够了!都住口!”见大帐内曹仁被夏侯惇于禁几名武将极力劝阻,主位上曹操顿时怒斥一声,方才稍微停止了即将爆发的冲突来。

“曹袁一战,事关生死!我曹操势在必得,你二人若是再敢多言,必定军法从事!”曹操目光当下扫过大帐内的众人,粗哑的声音格外的不容置疑。

“咳咳,丞相,为今之计,应当命臧霸率精兵三千自琅琊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我军右翼,防止袁绍从东面袭击许都,于禁将军率步骑两千人留守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绍渡河与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军师……为何不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隘口?”此时说话的是夏侯惇,前者听郭嘉的一番话,顿时疑惑道。

司马懿却是在此时插起话来,“奉孝军师此言有理,此乃重点设防、以逸待劳之策,重在后发制人,以如今情势而言,奉孝军师此布阵可谓恰到好处,一者,袁绍兵多而主公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得本方已处于劣势之兵力更加分散。二者,官渡地处鸿沟之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之要津与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粮草补给也较比袁军更方便一些。”

此话说完,帐内众人大多纷纷点头,显然都对前者二人的话,很是认同。

“好!此部署甚好,为今之势……就看接下来数月……我等如何应对了!”

“喏!”

曹操的话刚说完,大帐内众人齐齐应声,却是这一个当口似乎所有人并没有注意先前提出计策郭嘉,反倒是看向刚才解释部署策略的司马懿来。

仅仅是这个小动作,似乎令郭嘉的咳嗽声,又严重了的几分。

…………

“咳咳咳,丞相,司马懿急于立功心切……看来众将的心里也觉得不快啊……”

此时大帐内所有人已经全都退了出去,帐内如今只剩下了曹操与郭嘉两个人。

前者当即说完,曹操原本整理书简的身子,不由一滞,“奉孝,这可不像你,如今大敌当前,司马懿虽立功心切,但也不甚大事,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是你们每个人都像司马懿这般立功心切,我倒是高兴了。”

“这……”似乎有些欲言又止,郭嘉还是放弃了说下去。

“对了,奉孝,你……你帮我书信一封,写给许都的荀彧。”

“文若?丞相有何事吗?”听到这话,郭嘉突然问道。

依然若无其事的摆弄着书简,然而曹操的心思似乎并不在书简上,“没什么,如今大敌当前,叫荀彧去找一找安民的下落,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如果安民在这里……我也少了一些烦恼了……”

“可……大都督他已经……”

当下突然转过身来,曹操摆手示意郭嘉不用说话,当下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只是安民的尸体还未找到,我心甚是想念,就算有一丝希望也一定要去找。”

“丞相……看来还是放不下大都督他呀……”

郭嘉此时的一番话,令曹操顿时露出了笑容,后者目光此时扫过大帐早已空荡荡的地方……

突然笑出声来,“此时如果有安民在的话,那他一定会笑着跟我说,丞相!我有一计,可破袁绍百万大军……唉……我想……他一定会这么说的。”

“丞相……”

第352章官渡爆发(二)

时至,建安五年,四月。

一晃九个月过去,顾家村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除了阁皂山上驻扎下来的五千兵马外,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平常。

但在曹信的心里,从建安三年十一月开始,到建安四年七月为止,虽然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却更是如梦一般,恍如隔世。

建安三年,十一月,曹信举兵攻打徐州,建安四年二月,徐州被破,吕布出走,同年三月,丹杨一战爆发,曹信被传死于丹杨……

六月,袁绍自邺城,召集八十万大军,正式发兵南下。

如今又足足过去了九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曹信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地休息了一下,平日里帮助村民修修房子,在阁皂山重新又搭建了一个山中的营寨之类,也正如那葛玄说的,有的时候不需要走的太急,适当的学会停下来,看清时势、看清自己……

况且曹信现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大都督,许昌那边已经收到消息了,看来袁曹一战是个持久战呐。”

与赵云走在顾家村的野地里,曹信听到前者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袁曹一战,曹军不利这是事实,两方兵力少说有数倍之差,现如今曹军最不应该打的,就是持久战,速战速决,唯有此法才能保得胜算……”

二人走到菜地里,时不时有几个顾家村的村民看见,挥手致意,显然这九个月来大家相处的都很不错。

赵云此时看到这里,笑着点了点头,转而道:“大都督说的极是,据报,三个月前,袁本初发布讨贼檄文,将曹丞相祖辈痛骂一气,还听说当这檄文传入许昌之时,曹丞相正头痛发作,却是一听檄文上的话,头痛病立刻就好了大半,呵呵呵……”

曹信此时听完,当下一怔,下一刻摇头说:“袁本初啊袁本初,此人果然志大才疏,大战之际还做此等表面功夫,更是反倒成了激励丞相的手段,有此等庸主,袁曹之战犹未可知啊……”

走到一处菜地边,赵云停下脚步,点头道:“正是,但据消息,数月前刘备突然背叛丞相,依附袁绍,袁绍势力变得更强不说,曹军这几个月已然有些强弩之末了,虽然十天前,丞相在司马懿之建议下,声东击西、分散袁军兵力、伪装渡河佯攻其后方,使得袁绍分兵向西,尽管顺利退回官渡赢得初战,但之后曹军元气已然大伤,恐怕这时势还要到袁军那一边。”

曹信知道,历史上袁曹初战,是曹军胜利没错,但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改变,徐州被破后关羽并不可能落到曹军的手里,历史上在这袁曹初战当中、颜良文丑就会死掉,所以曹军当时有关羽也不会元气受挫,但如今关羽不在,虽然曹军赢得初战顺利退回官渡,但元气大伤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更是曹信知道历史上的官渡持久战,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就真的要爆发了。

想到这里,前者不禁皱眉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