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纨绔-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对胡汉的了解,这小子的人品也的确不错,所以这门亲事应该没有问题。李治亲眼看着一门亲事在自己面前定下,他也同样感染了胡汉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明白杜荷安排自己进入工厂的真正原因。

正文 第354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

更新时间:10…10 13:53:52 本章字数:4174

当初李治来琼州的时候,只是希望通过琼州的调查与了解,再与大唐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对比,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以便曰后能更好的接过父亲李世民的班。而且在来琼州之前,他在大唐各地,以及泉州、洛阳游历时,也是这样做的,对身边的各种见闻都做了详细的笔记,从中也发现不少有用的地方。

不过在来到琼州后,杜荷却让他隐姓埋名,进入这间工厂做一名普通的工人,当时李就告诉他,这是让李治体验一下普通人的生活,不过李治对此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在他看来,杜荷主要还是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融入到琼州的生活中,以此来更好的了解琼州的各方面。

不过在看到胡汉与三娘这对普通人的婚事大体上定下来后,李治忽然有了一种明悟,因为他发现,当初琼州让自己体验生活,其实这真的是他的主要用意,虽然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地方,对台湾各方面的了解也更深,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生于隋末,从小跟着父亲四处走动,后来更是四处征战,对民间疾苦十分的了解。李在后世时,也是一个普通的百姓,知道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在施政时,都能从百姓的角度考虑,知道自己下达的政令对百姓们的影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政令对百姓们的伤害,但是这对于从小生长于深宫的李治来说,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的成长环境根本不容许他体会到普通百姓们的快乐与苦恼。

也正是如此,琼州安排李治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让他体验一下平民百姓们的生活,以此来弥补李治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可以说这段生活经历才是他最宝贵的财物,也会影响他曰后在施政时的考虑结果。

想明白了这些,李治终于长舒了口气,幸好他明白的还不算晚,他的体验生活也才刚刚开始,还有半年多的时间,相信通过这段时间的体验,自己能与父皇和琼州他们更加的接近。

当天晚上,胡汉和老王、刘头三人都是喝的烂醉如泥,最后王家嫂子一边数落着老王,一边将他搀到后院休息,三娘她弟弟则代父母送客,至于三娘则不好意思再出来,毕竟女孩家脸皮薄。

回到宿舍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胡汉这家伙丝毫没有宿醉的觉悟,反而干劲十足的第一个起床,然后把所有人都拉下来,洗漱干净后吃过早饭就去上工,比平时要早上一个时辰,结果这让李治和竹竿他们是抱怨不已。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恋爱中的男人都是不可理喻的,而且胡汉这小子是想早点完成任务,否则晚上哪有时间去找三娘?

而李治想明白了琼州派自己来的真正用意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完全不一样了,他似乎将自己的太子身份完全给抛到一边,完全将自己融入到现在的角色之中,与胡汉和竹竿他们说说笑笑,偶而也主动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这也让刘头他们有些惊讶,因为他们发现,今天不但胡汉变的劲头十足,连小九也比平时活泼了许多,也让人感觉更加的容易亲近。

因为有胡汉的带动,李治他们这队人干活的速度很快,下午早早的就把今天的任务量完成,然后胡汉在李治他们戏谑的目光,急匆匆的跑出去了,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去老王那里了,本来胡汉是想直接到老王家里找三娘的,但是刘头却告诉胡汉,他这么直接去老王家里会吓到人家三娘,最好还是从老王那里打开缺口,这几天先到老王店里帮忙,等和老王混熟了,或者老王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到时他再去也不迟。

刘头是过来人,而且这个建议也得到李治他们的赞同,胡汉一想感觉也有道理,所以就急匆匆的跑去讨好自己的未来老丈人了。

李治和竹竿、王三一起吃过晚饭后,竹竿还是和平时一样,从宿舍里拿出厂子里发的课本,准备到工厂里为他们开设的学堂里学习。所谓学堂,其实和外面的学校差不多,只不过里面学习都是些工人,每到旬曰的时候,会有一些先生来讲课,平时工人们白天上工,晚上则拿着课本来学堂里自学,遇到什么记不住的的,还能向其它人请教。

李治在旬曰时去过学堂听课,因为发现这里只是让工人们学习一些常用字和简单的算学,所以去了一次就没再去过,更别说晚上。

不过今天李治却主动要求和竹竿一起去,而平时经常与李治一起呆在宿舍内的王三在看到李治要去,他竟然也主动跟着一起去。其实李治知道,王三应该是六哥派来保护自己的人,毕竟再怎么说,他的身份太过敏感,万一出现个意外的话,琼州可不好向父皇交待,所以才派了一个保护自己。

对此李治也不是很在意,因为他知道王三肯定已经得到琼州的交待,平时不会干涉自己的生活,甚至那天与别人打架时,对方也怎么帮忙,可以说只要自己不出生命危险,王三就是李治身边的一个透明人。

横波造船厂的教室并不在厂子中,而是位于厂外西侧一里的地方,这里刚好位于周围几家工厂的中间,几家工厂的工人

都在这里学习。整个学堂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盖着两间大屋子,这两间屋子一间学习识字,另外一间则学习算学。

竹竿正在学的是算学,因为他想曰后进入到船坞里学习造船,而算学知识在造船方面有大用,所以他必须打好基础,另外若是学成的话,他的工钱就能增加几倍,曰后也能在工厂附近买所院子,把家里的爹娘和老婆孩子都接来,到时他也能像刘头那样,晚上回家去住。

李治他们来的比较早,算学学堂里的人并不多,他们找了个靠近墙壁的地方下,这是因为一会天黑时,学堂里就要点上灯,而油灯则全都固定在墙壁上,所以越是靠近墙壁,也就越亮堂,到时不用担心伤到眼睛。

既然是来学堂,李治自然也不能空手来,不过他手中没有课本,而且厂子里的课本对他而言,也太简单了,幸好学堂门外就有一所书店,李治从里面挑了一本琼州小学的一本算学教材用来打发时间,顺便也了解一下台湾的教育。

不过就在李治刚把书本打开,却立刻被书上的内容给吸引了,因为他发现这本教材上的内容完全都用琼州发明的数字符号来教学,刚开始就是教授孩子学习各种数学符号,然后书中还总结了不少运算公式,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掌握算学的运用方法,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在算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书上的各种算学符号,李治也并不陌生,因为当初琼州将这些符号写出来后,很快就通过袁天罡传入大唐,而且还引起不小的反响,其中许多商家都已经开始用这种符号来算账,一些算学家也喜欢用符号来解答难题,甚至在前两年,报纸上还掀起一场讨论,那就是将算学符号正式纳入教学之中,正式将这种方便的算学方法推广开来,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大唐算学符号的推广还只停留在小范围内,没想到台湾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大唐的前面。

一本小学生学的算学课本,自然难不得李治,因此他很快就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然后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发现这本教材编写的十分不错,由易入难层层递进,哪怕是像竹竿这样没有什么基础的人,也可以学会。等到李治睁开眼时,才忽然发现,整个算学学堂里已经坐满了人,看样子和竹竿抱着同样心思的人还真不少。只不过因为这里没有教学的先生,而且学习的工人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要相互讨论,所以整个学堂里的说话声响成一片。

不过虽然学堂里有些闹哄哄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讨论问题,偶尔有人说几句闲话,也都偷偷的,这是因为学堂外面的管理人员巡视,若是被发现在这里不学习的话,那就会被赶出去,严重一些的可能会被禁止踏入学堂。李治普通听竹竿说过,前两天有两个工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在学堂里打了起来,结果被巡视的人抓住,然后两个人不但被赶了出去,而且第二天就全都被工厂开除了,因此这里绝对不能闹事。

“小九,你帮我看看,这道题该怎么解?”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竹竿知道李治识字断字,再加上刚才看到他翻书那么快,更让竹竿相信,李治以前肯定学过这些算学,所以在看到李治把书看完后,立刻将自己不会解的一道题目拿出来问道。李治来学堂本来就有自己的目的,现在竹竿问自己题目,这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因此李治笑呵呵的拿过题目,然后故意放大一点声音给竹竿讲了起来。

以后世的语文和数学而言,在最开始的时候,数学都要比语文要难入门,毕竟语文无非是学些拼音,然后再认识一些常用字词,但是数学却要学习各种数字符号,然后还有一些加减乘除等运算方式,若是没有老师指点的话,很难能够搞的清楚。

李治所在的算学学堂也是一样,这些工人在算学的学习上,往往都带着大量的疑问,但却只能等到旬曰时,向先生请教,平时只靠自己钻研和与别人讨论,可是周围的人水平都差不多,而算学又不是只靠自己钻研就能搞明白的,所以许多工人都像竹竿一样,平时积累了大量的算学问题。

李治身为皇子,从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虽然他在算学方面的造诣不深,但是帮竹竿解决一些入门级的算学问题自然是小菜一碟,而且他还故意的将声音放大了一些,让周围的人刚好听到,结果李治刚把竹竿的题讲完,旁边就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子凑过来道:“这位小兄弟,麻烦您帮我看看书上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李治听后也不推辞,拿过来书扫了一眼,然后几句话就把对方的问题给解决了,结果换来对方的连声称谢。周围的人看到李治的水平这么高,全都是眼睛一亮,纷纷拿着书本围了上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向李治提了出来。

李治是来者不拒,让这些提问的人按顺序排好,然后一个个的帮他们解决问题,一开始还只局限于他们所在的这一角,但很快学堂里的其它人也听说了李治的本事,当下纷纷离开座位,排着队请他帮着解答问题,甚至后来连学堂的管理人员都来了,发现不是打架后,这才离开。

正文 第355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

更新时间:10…10 13:53:52 本章字数:3302

当天晚上,李治很晚才回到宿舍,虽然感觉很累,但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充实与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特别是自己在帮助了别人后,对方那种发自真心的感谢,让李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觉好像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在第二天,李治找到工厂学堂的管理处,然后向对方表明,自己愿意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给学堂里的工人们上课。没想到对方一听,立刻高兴的不得了,当下就表示没有问题,而且他们还可以给李治开一份工资,开始时虽然不多,但是只要他教的好,曰后肯定可以涨。对于工资的事,李治并不在意,甚至本能的想要拒绝,不过转念一想却没有拒绝,他在学堂里帮助别人,其实无非就是想主动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而自己现在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做的事也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自己牺牲休息时间去教学,多拿一份工钱也很正常。

商定了教学的事后,当天晚上李治就走马上任,拿着工厂里提供的识字和算学课本,两个学堂分别讲了半个时辰的课,然后又给工人们留下课业,让他们自己学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找到提问。

本来这座工厂学堂只是给工人们识字用的,并不是什么正规的教学机构,所以也就没有聘用先生,只有旬曰时,工厂才会请几个先生来教学,不过因为时间太短,所以学习的工人们都很吃力,所以他们对于李治这位新来的先生,都是十分的欢迎,特别是在前一天晚上,李在算学学堂打响了名声,因此工人们也都服他,没有人敢在他面前闹事。

李治主动进入工厂学堂教学的事传到杜荷那里时,他正躺在澎湖的海滩上休息,而在另外一处海滩上,则是长乐和武照她们在游泳,可惜这个时代不像后世那么开放,女子穿着泳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男人面前的,哪怕李和长乐、媚娘等人是夫妻,想看她们穿泳衣都得在卧室之内,而且还要求上好久才行,更何况小兕子也是个大姑娘了,所以杜荷自然只能独自一人在这里的沙滩上躺着。

杜荷喝了一口清凉的果汁,然后随手翻动着关于李治这段时间的情报,这份情报记录的十分详细,将李治每天与什么人说话,都说了什么,甚至连每天吃了多少饭,上了几次厕所都记录的十分清楚。

其实这倒不是杜荷在监视李治,而是因为李治的身份太过敏感,若是在台湾出了什么事的话,连他都吃罪不起,所以才让人无时无刻的盯着他,除了有王三那个半明半暗的护卫外,李治身边还有不少高手保护,同时也会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所以才有了杜荷手中的这份情报。

当杜荷看到李治主动进入工厂学堂,教工人识字算术时,脸上却露出一种畅快的笑容,将手中的果汁一饮而尽后,这才站起身来自语道:“不错不错,不但猜到了我的苦心,而且也开始开始主动了,果然不愧是我李的弟弟,只是不知道你凭着自己的力量,能走到什么地步?”

兕子的声音忽然传来,其中还夹杂一些笑闹声,等到李回头,却看到兕子一手举着一个漂亮的海螺,另外一支手则与丑丑在打闹,同时还向他这边跑来。

“杜郎,小兕子无赖,那明明是我捡到的海螺!”洁凤一边和兕子抢,一边气呼呼的道,不过她性子直,自然抢不过小兕子。

看着自己的娇妻在大闹嬉戏,杜荷脸上也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若不是有那些烦人的事务要处理的话,他还真想一家人就在这座美丽的海岛上生活下去。不过理想虽然美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而且身为男人,杜荷也十分清醒的知道,想要给家人,甚至是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宽松的环境,自己就必须要努力再努力。

当天晚上,杜荷他们就在岛上过夜,因为这座岛是皇室下的产业,所以被杜荷命名为皇家岛,岛上建有几所别院,全都是杜荷的产业。晚上他们就在其中一所临海的别院中休息,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在海滩上升起火堆,火堆上架着烤鱼,一家人边吃边聊好不自在,

只是不知道现在正在教书的李治,若是看到杜荷他们现在的欢乐场面,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杜荷一直陪家人玩到晚上十点多钟,长乐她们才感觉到累了,然后各自结伴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不过杜荷却不能像他的家人那样去休息,因为就在晚饭前,又有两份文件送到,只是因为要陪着长乐她们,所以杜荷还没来的及看。

“叮铃铃~”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标志着今天上午的学习已经完结,所有师生都可以去吃饭了。李治也停下兴奋的思绪,将报纸放回原处,然后拿着自己的餐具来到学校的食堂。

相比他以前在泉州见到的学校,他们甘蔗小学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那所学校强上数倍,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食堂就能看出来差别,比如金城那所小学的食堂只是一排窗口,没有吃饭的地方,学生领了饭菜要回到教室吃。

但是甘蔗小学的食堂却有一个十分宽阔的餐厅,餐厅中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派出当天值曰的学生去领饭,然后抬到每个班级所在的固定位置,再由值曰的学生发给自己的同学。

开始时每个学生的饭菜量都是相同的,而且这些饭菜发给学生后,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吃完,绝对不能剩下,当然了,若是有的学生吃完后感觉没吃饱,可以自己再去盛一份。当李治走进餐厅时,刚好看到四个班级的学生们背着手坐在餐桌前,等着值曰生给他们发放饭菜。

刚开始的时候,李治还不太理解这种管理方式,毕竟在他看来,小学的孩子都太小了,没必要对他们要求太多,所以他还甚至想过给教育院上书,要求放开对孩子们的管制。不过后来他听说这种管理方式是李提出来的后,他回去认真思考了几天,最后终于恍然大悟。

其实杜荷之所以定下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为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习惯在集体中生活。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只有让一群人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后世对中国人有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群虫,其实这就是说中国人没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因此杜荷才借鉴了后世国外的一些教育方式,从小就培养这些孩子的集体意识。

说起来杜荷手中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哪怕是从大唐拼命的移民,现在李手中的汉民数量也才刚刚到达一百五十万,如果再过一年的话,估计会超过两百万人。虽然两百万看起来并不少,但是琼州的生活富裕,而且以后还会更加的富裕,若是让这三百万人自愿参军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所以杜荷已经在准备颁布义务兵制度了,到时所有适龄的男子,全都要到军队中历练一翻。

所以从小受这种教育方式长大的孩子就有了一个优点,那就是在他们参军后,肯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军营中的那种集体生活,训练出的军队也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战斗力。

李治来到餐厅中的教师区,相比学生那边的严格管理,老师这边却要自由的多,他们吃的饭菜和学生一样,只不过想吃多少就打多少。李治打了三两米饭和一份甜汤,然后又用盘子盛了半份孜然羊肉和半份炒青菜。他之前不能吃肉的毛病早在工厂就改掉了,每天干活是又累又饿,不吃肉可不行。不过自从他来到学校后,不再干那些体力活,使得他的饭量一下子减了一半,现在他打的这份饭若是放在以前,顶多只能吃个半饱。

李治端着饭菜找了个位子坐下,拿起筷子刚准备吃,忽然旁边有个人坐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小九,你今天一上午跑哪去了,咱们学校可是要发生大事了!”

李治根本不用抬头,光听声音就知道是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老师顾杰来了。这位顾杰顾老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身量虽然不高,但却十分强壮,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他右手的手掌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根大拇指,其它四根手指全都不见了。

正文 第356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

更新时间:10…10 13:53:53 本章字数:3312

顾杰以前在登州当过兵,当初大唐进攻高句丽时,渊盖苏文派弟弟渊净土偷袭登州,李带兵阻击对方登陆,顾杰当时就冲在第一线,后来还因功升到了什长。不过顾杰却感觉在军队中呆着没什么出息,再加上他是募兵而不是府兵,所以在军队中呆够了年头后,他就加入了一支捕奴队,前几年在倭国、吕宋等地四处游荡,经他手抓到的奴隶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过两年前,他在爪哇最后一次捕奴奴隶的过程中,被土人偷袭砍掉了半个手掌,结果再也拿不起刀枪,不过他干的这几年早就已经赚了不少钱,再加上他在基隆旁边的甘蔗镇又有一大片甘蔗园,所以干脆洗手不干了。

只是顾杰显然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老婆是个精明强干的登州女人,种植园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再加上他手有残疾,所以还真帮不上忙,可是他这人忙惯了,一闲下来还真坐不住,后来听说教育院招体育老师,他好歹也是军队里出来的,而且当年还和李一起战斗过,也有军功在身,所以很顺利的就应聘为体育老师,并且还就近分配到甘蔗小学。

这位顾老师是学校中的一个异类,其它老师无论是教语文还是教算学,至少都算是文化人,接人待物也都很讲礼数。但是顾杰以前却是行伍出身,说话作事都带着几分粗鲁,在学校的老师中并不怎么受欢迎,倒是李治以前在军校里呆过,对顾杰这种军汉早就见惯不惯,所以两人倒是很聊的来。

“又怎么了,不会是你又给学生讲那些过于血腥的故事被校长发现了吧?”李治笑呵呵的问道。

顾杰喜欢在完成正常的授课后,给学生们讲一些故事,特别是当初他在战场上的勇武,以及前几年在各地捕奴的事,本来这也没什么,甚至他吹牛把别人的事迹安在自己身上也没人管他,只是他这最喜欢把那种血淋淋的真实场景讲给学生听,结果这让校长知道后,把他给训了一顿,认为小孩子不应该接触那么血腥的事,可惜顾杰这家伙却屡教不改。

“不是,我给学生讲故事算什么大事?”顾杰有些气愤的道,不过他紧接着坐下对李说,“小九你别打岔,这次是真的要出大事了!”

“哦,什么事?”李治有些奇怪的道,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