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纨绔-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将领命而去,没到掌旗之人喊到二十,上百门火炮就会在倭人那低矮的城墙上破坏一些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物,总之,让整个倭国都城没法安宁,这个时间果然有人想从其他城门溜出去,随即就被大唐将士用箭矢赶得狼狈逃回了城中,闭门不出。
“不能再等了,你们没看到外面的唐军已经准备攻城了吗?告诉你们,就在鸟取,就在那里,唐人一下子就屠杀了我们五万足轻!”
小泉纯一郎声嘶力竭的对着大极殿内的皇族贵族们吼着,要是在平时见着这些人,他都要卑躬屈膝的,可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唐人已经在外面布下了天罗地网,想要逃根本就逃不掉,小泉纯一郎又不想跟着这些该死的皇族公卿们一起死。
“汉人或许只是虚张声势!”一个皇族小声说着,他是皇极天皇的三儿子,如今天武天皇已经被杜荷俘虏,这厮居然做起了天皇梦,在大军到来之前,他就开始了串联,希望公卿们可以立他为新天皇。
他的话自然被人给无视了,天武天皇不在这里,能主事怎么也轮不到他,毕竟还有凡海氏皇后在。
看着大殿上一阵吵吵闹闹的,凡海氏皇后,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的持统天皇,也是一阵皱眉:“都不要吵了!小泉大人!你来说说,明帝国的条件还能不能再谈一谈,怎么也要保住大和的国祚啊!”
小泉纯一郎苦着一张脸,道:“皇后陛下!您大概是不知道明主的性情,那杜荷……看着像个文弱的书生,可实际上,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侩子手,死在他手里的人,不下百万,要……是当真激怒了他,大和全体上下人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当年吐蕃虽然偏居西域,但也强横一世,可现在这天下还有几个吐蕃人!”
小泉纯一郎的话,狠狠的敲打在了凡海氏皇后的心里,她知道小泉纯一郎没有夸大其词,对于杜荷的传说,她也曾听过,知道杜荷就是个十成十的侩子手,屠夫。
外面的炮击还在时不时的继续着,甚至有的炮弹都直接落在了里居的四周,惊得众人一阵吼叫。
&
nbsp;“受不住了!”凡海氏皇后长叹一声,突然说了一句。
三皇子还要再说,却被凡海氏皇后狠狠的给瞪了回去,垂头丧气大的坐在了大殿上。
“传令下去!投降吧!”终于,就在杜荷的耐心几乎被消耗完之前,被轰得七零八落的城门上,终于再次出现了人影,城门也终于被缓缓的打开了,城中走出来不少的人,杜荷抄起了望远镜看了过去,两边是倭国的士兵执刀护卫着,而中间的那一批人,看起来都是非富即贵之人,衣袍华丽,面带戚容,脚步也都跌跌撞撞的,而那位叫小泉纯一郎的贵族也赫然在列,看来,他们已经丧失了所有的希望,甚至连抵抗的意志都不剩了。
倭国宗室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在登记造册之后,全部被杜荷投入城内的一座监牢当中看押起来,待以后班师回朝之日,带回长安一并请功。
至于城内归降了的兵马共计有两万余人,也都被缴了械,蹲守在城外。杜荷在率军进入藤原京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冯照立即清点藤原京内所有的有用的东西,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地理图册,又或者是户口典籍,一律统统收集起来严加看守。
接下来的十余天,杜荷一真都很忙,首先下令让人把各地的矿藏进行汇总归纳成册,以便日后交予给户部备案,有些矿藏虽然现在没多大用处,但是以后可都是无价之宝。
而这一段时间以来,倭人对唐军的骚扰似乎仍旧没有停歇的意思,虽然破刀烂剑,对大唐将士并没能造成多少的伤害,但是,这已经让杜荷感觉到了出离的愤怒,看样子,有些手段,必须要使用了。
“陛下,您这么做,怕是会激发民变的。”在听了杜荷的决定之后,一个年岁稍长的老将军面带难色,劝谏道,“倭人悍勇,而且这里毕竟是倭国,一旦激起民变,到时候我军兵少,恐怕难以支应!”
杜荷冷笑一声,道:“民变,老子不管那些,我只是不希望再看到我大唐将士受这些倭人的突然袭击,更不希望他们因此而失去生命,只要那些倭人胆敢反抗,老子就敢杀,杀到他们再也兴不起反抗的念头为止,我就不相信,这些倭人当真都是硬骨头,没有被杀怕的时候。”
“陛下之言,末将也觉得有理,我将士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冯毅也站了出来,对杜荷的决定表示支持,倭人死多少,他根本就不在乎,要是杜荷肯下命令的话,他甚至都想从南向北,从东向西这么一直杀过去算了,也省的麻烦。
这几天,他的手下可是被那些无耻的,埋伏在野地里的倭人伤了好几个,若不是后边的人发现得快,及时作出了反应,怕是他的那几个手下会给倭人残余部队给包了饺子,丢了性命。
程鸾儿也跟着起哄道:“就是,那些倭人都是犯贱,杀光了才好,何必心疼他们!杀光了,还能剩下不少粮食,把粮食给那些倭人吃,都是浪费!哼!看他们老实不老实!”
“那就这么决定了,你们把本帅的命令,告知方圆百里之内的倭人村落、城池,对不怕死的倭人,又或者是倭国军队残余,就给本帅立即进行清剿,但凡敢于反抗我军的倭人,不论是平民百姓,又或者是倭国贵族,一村当中,有一人犯罪,满村诛杀。”
杜荷也是被倭人无休止的骚扰勾起了肝火,不过现在的情形也真是让人够无语的,历史上日本侵华,当时中国的国力太弱,只能通过游击战来消耗日本侵略者,现在被侵略的轮到了倭人,结果这些矮子居然还自主发明了这一战法,用来对付明军。
不过杜荷可不管那些,他的命令在下达之后,又等了数日,周边终于安宁了,在清剿了两个村落之后,再没有一个倭人敢朝大唐将士挑衅了,因为只要挑衅,他们要付出的可就是生命。
和不屈不挠打了八年抗战的国人相比,倭人显然要脆弱的多,历史上,美军在大面积轰炸之后,登陆日本本土的时候,倭人也是不厌其烦的反抗,但是在大老美绝对的实力面前,倭人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了屈服,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杀了一阵之后,当倭人知道,反抗可是掉脑袋的活计之后,立刻就安分了下来,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倭人显然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
正文 第428章 :征讨东瀛
更新时间:10…10 13:54:36 本章字数:3674
而扫荡完了倭国主力的刘仁轨并没有急着来与杜荷汇合,而是亲率精骑三万,携带了小型火炮,在水师的配合下,登录四国岛,沿着海岸狂飙突进,数日内,连破四国岛毫无防备的数座小城,夺得粮草补给之后,顺势突击四国岛守护上杉家的主城一本城。
水陆夹击之下,一木城甚至连主将上杉由纪夫也被大炮轰杀在城头之上,只一天,一木城陷落。
上杉由纪夫的长子上杉五十六闻听自己的父亲战死,一木城陷落,大急之下,亲自率领所部步骑两万从川之江城出发,前来复仇,意图把刘仁轨的部队消灭在丸龟附近。
不过,程鸾儿和刘仁轨这俩人可不是好对付的,两人攻下一木城之后一合计,都决定改变原本各自为战,陆路攻城略地,水路封锁四国岛的战略,决意水陆同时朝着川之江城进击。
一路上,也不乏难啃的硬骨头,比如抚养城,就是一座坚城,周围还有数坐岩寨拱卫,程鸾儿虽然极擅用兵,但是为了奇袭川之江城,所以他所统帅的全是骑兵,虽然小型火炮对付城墙也有摧毁能力,但是,抚养城外的胜瑞城,该城地势险要,又为抚养城的咽喉所在,全城将士誓死不降,薛仁贵在狂轰半日,眼见事不可为,只得绕行而去,继续往鬼丸上游而去。
刘仁轨的水军倒是有大炮,可是却够不着这两座城的城墙,只能在沿岸封锁,所以在程鸾儿退兵之后,他也不愿意为了半路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城浪费时间,所以,几成废墟的抚养城和胜瑞城得以保全,不过城中居民倒也倒了大霉,被大唐的火炮送上天的不在少数。
而且程鸾儿的部队嚣张的朝着川之江城挥师挺进之时,四门皆尽被轰踏的胜瑞城守军只能眼巴巴的瞅着大唐的铁骑远去干瞪眼,毫无办法。
绕过了抚养城与胜瑞城之后,程鸾儿的部队也没有理会在丸龟严阵以待的上杉五十六,在第二天夜晚出现在了川之江城外,刘仁轨的水师也在第三天清晨之时到达,大唐水陆两路大军同时对川之江城发起了疯狂的攻势。
仅仅花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刘仁轨统领的大唐水师便轰破了水门之后,直接突入了川之江城的内河道,用炮舰把川之江城里搅了个底朝天,然后派遣了一支精兵登陆城内,配合程鸾儿的部队夺取了城门,这个时间,已经没有东西能再阻拦大明的胜利了。
而这时,得到了消息的上杉五十六,才顺着程鸾儿的脚步,刚赶到川之江城下,眼见事不过为,上杉五十六也没有死拼,而是领着他的部队往北而去,欲投天雾城,再作打算。
岂料,上杉五十六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天雾城下,上杉五十六竟然被守将拒之于门外,原来天雾城守将眼见无法抵抗大明兵锋,程鸾儿军队还没到,就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企告无果之后,心灰意冷的上杉五十六挥刀自刎。
而现在,程鸾儿正与刘仁轨的水军一起,朝着本州岛的鸟取方向赶来。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全军上下都激动得不得了,九州,四国皆以平定,本州岛攻取也就在眼前,而这一切仅仅就花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可以说,是一场绝对的胜利,日后,倭岛不仅仅不会在衍生出一群威胁华夏的敌人,而且将会成为大唐的新开发土地,从此以后,大唐东部及东北部,再没有一个对大军形成威协的势力了。
程鸾儿等人的到来,也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杜荷手中兵力不足的窘境,毕竟倭岛孤悬海外,补给不易,不像在林邑,往往杜荷打下来之后,立刻就会有人负责占领,处理后续事宜,而且倭岛之上,小豪族势力林立,多不胜数,这边刚刚平定,那边又有了****的苗头。
“目前,我大军虽然擒下了倭国国主和着一干王族,不过,还是有王族余孽和部份高官逃了,另外,近畿附近虽然业已平定,可本州岛的中部,北部等处依旧有大批的倭人拒不投降,而我部精锐因为要控制鸟取至藤原京一线,防备北部未归顺倭国的各族部落,所以,兵力守成有余,攻击不足。”
程鸾儿闻言,知道杜荷的意思,杜荷说自己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这全都是虚的,实际上杜荷这么说,分明就是想要将功劳让给他这个妹婿,虽然这样有些不大合薛大将军的脾气,可是杜荷的一番好意,他也不能辜负了,当即拱手道:“杜郎莫忧,薛讷此次率精骑三万渡海而来,定然能助大帅踏平本州岛。”
 
;“好,有了鸾儿的精锐,必然能使我更为容易扫平倭国的一干反抗势力。”
刘仁轨道:“老弟尽管放心便是,剩下的这些倭人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这一次,老刘明日便进兵,定然要在最短的时日内,扫平一切还敢拒降之敌,早日班师,向国会呈报喜讯。”
次日杜荷召集全军将帅,开始针对倭岛目前的情况做出了部署,随即下达了第二阶段对倭岛之敌的作战命令。
杜荷扫了诸将一眼,道:“冯毅!”
“末将在!”冯毅大声应道。
“本帅令你二人率精兵三万,沿本州岛北岸向西进击,一定要把本州岛西部之敌尽数诛灭,本帅会传令赵勇,孙胜两人与你一同进兵。”
“谨遵将领!”冯毅面现喜色立即接令而去,这次的倭岛战争,他表现的机会还不多,他也知道,这一次杜荷如此安排是为了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接了将领,欢天喜地的去了。
杜荷接着道:“程鸾儿,你统本部兵马三万,沿本州岛南岸朝东挺进,扫荡东面倭人。”
“谨遵将领!”最后,刘仁轨统兵三万,由南朝北,往本州岛北端而进,扫荡北部那些尚未走出奴隶社会的野蛮部落和倭国残敌。
而剩下来防守两地的大明军队除了五千镇守藤原京地大唐将士外,就只剩下两千余重伤员,和受了轻伤经过疗养已经恢复了行动健康的四千精锐,杜荷也只得从水师中再抽调了一万水师精锐走上了岸,加强对已经征服的土地的控制,也是为了防备数量众多的倭人战俘叛乱。
半月后,冯毅那一路率先传来了好消息,冯毅亲率步骑二万经若狭直扑备中,一路上摧城拔寨二十余座,后被阻于天神山城。
天神山城也是倭国在本州岛上的一座要塞,有七万倭国军队在此镇守。冯毅虽然兵仅两万,但是半分惧色都没有,与倭人在天神山城进行了激烈的鏖战。三天之后,大明水师赶到,在水师的有力支援下,终于击破了天神山城这一要塞。
随后大军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把本州岛西部的各股小势力完全拔除掉,冯毅这个战争狂,可没有杜荷那么多顾忌,只要一座城市稍稍有些反抗,破城之后,便尽数诛灭。
程鸾儿同样也是一路疯狂突进,击破了南岸倭城近十数座,后又折身返往东行,在水师的帮助之下,经由鸟羽渡海登陆三河。这个在未来诞生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忍者神龟的地方,在程鸾儿的一番铁血镇压之下,紧紧三日的光景,就变得寸草不生。
至于刘仁轨,他先是向南,直取了自立为倭国新国主地倭国三皇子,于大圣寺城击毙伪倭王,后挥师北上,连拔倭国残余贵族镇守的城塞数十座。破倭地原驻民部落百余,苏我氏一族残余在尾山城招集了苏我氏一族子弟兵和倭兵数万,意欲阻敌,可倭国的精锐尚且不失大明的对手,更何况这些东拼西凑起来的部队了,一战之后,苏我氏被彻底灭族,消失的干干净净。
最后刘仁轨又趁势登录北海道,歼灭了虾夷人之后,将这个岛屿也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之内。
战争总共持续进行了五个月之久,倭岛之上的烽烟才总算平静了下来,倭岛上的男丁足足给消减了三分之一还要多,除了一部分被留下来,在倭岛之上开采金、银、铜、硫等大唐急需矿产之外,余下的只等入冬之后,将全部被运往琼州,成为永无翻身之日的奴隶,在澳洲从事最危险的工作,为他们的子孙赎罪。
至于倭国的那些皇族公卿,同样将全部被押解往琼州,献俘于国会广场。
终于,在到达了十月中旬,已经没有了台风威胁之后,在倭岛上征战了五个多月的将士们才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在杜荷,任命冯毅成为了倭州刺史,治理倭岛,并且开始提前为日后的移民工作作出准备。
在海上颠簸了数日,杜荷总算是回到了阔别大半年的琼州,上岸之后,略作休整,便一路向西,回到都城。
回到了国土的将士们,也总算从嗜血狂战士的角色当中剥离了出来,一路上嘻嘻哈哈的,要是让旁人看见,很难相信,在倭岛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手上至少都有几十个倭人的性命。!^!
正文 第429章 :开发南美
更新时间:10…10 13:54:37 本章字数:3473
此时的杜荷已经彻底拿下了东瀛,现在已经彻底在自己手中了。那么按照他的打算,东瀛连接南美,是很不错的航线。东瀛就是最好的跳板了,到时长途跋涉的确是需要一个广大的区域来做补给。
但这还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宣传,现在只能慢慢的来了!
不过刘仁轨的话倒是提醒了冯石介,只见他双眼一亮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干脆我把头发剃光算了,这样就算是身上生了虱子,也能很快的去除干净。”
“呃?”刘仁轨听到冯石介的话却是一愣,他虽然是海盗,但却也知道身发体肤受之父母,除了出家做和尚的人外,还从来没听说有人剃头发的。
刘仁轨本来以为冯石介只是说笑,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再见到冯石介时,对方已经剃了一个光头,而且还是拜托船上的大厨下的刀,人家也是玩刀的出身,手法自然十分的精湛,至少刘仁轨头上就没有出现一个伤口。
“石介,你还真下的了手啊!”刘仁轨看着冯石介那颗光溜溜的脑袋,一脸无语的道。其实他忘了冯石介虽然是汉人,但却是在倭国长大的,一些汉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行为,冯石介却并不怎么在意。
“嘿嘿,这多凉快,而且还不怕生虱子,幸亏是船长你提醒了我,否则我还真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冯石介着淡青色的头皮笑道。而从他旁边走过的船员看到他的样子,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在他们眼中,这位在船上仅次于船长的刘测量官,也算是一个读过书的人,没想到他竟然贪图一时凉快,把头发全都给剃了,难不成他想去做和尚?
不过也有人对冯石介剃光头这件事十分赞成的,比如那位外号叫和尚的船员,他对此可是举双手赞成。以前因为不长头发的事,他可没少受到其它船员的嘲笑,现在终于有人和他一样是光头了,而且还是船上地位仅次于船长的冯石介,这让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甚至还四处宣扬光头的好处,比如干净不长虱子之类的。
不过也不知道是冯石介起了带头作用,还是和尚宣传的光头好处起了效果,过了没几天,竟然真有几个胆大包天的二愣子把头也剃了,用他们的话说,反正这一次去美洲还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大家呆在船上也不见外人,暂时光着头也没什么,而且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头发已经长出来了。
上面的这种说法还真让不少船员心动,毕竟他们都是常年跑船的人,接触过不少异国的人,知道有不少国家都有剪发的习俗,另外他们也都是些粗人,没受过什么教育,对礼法什么也不是很看重,再加上又有冯石介等人带头,因此船上的船员们一时间蠢蠢欲动,竟然都起了剃头的心思,毕竟身上跳搔和虱子咬起人来,也不是件好受的事。
不过刘仁轨在发现船员们竟然都有剃头的苗头后,立刻吓了一跳,为此还特意召集船员们开了个会,会议内容倒不是不让船员剃光头,而是让大家暂时先忍一忍,等到这次回到台湾,然后正式起航后,再剃头也不迟。毕竟只是冯石介几个光头还不显眼,但若是船队带着一群光头回到台湾,那绝对是一件可以引起新闻轰动的事,甚至还可能引来一些人的批评,他可不想船队还没起航,就引来一片骂声。
刘仁轨的船队很快就到达台湾,然后受到李的亲自接待,只是当他看到光着脑袋的冯石介时,却也是一愣,他以前也觉得长头发很难打理,不过却没敢像后世那样剃成短发,毕竟以他的身份,再加上身处这个年代,若是他敢这么做的话,那简直就太离经叛道了。后来慢慢的习惯后,李也就不再觉得长头发有什么不好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冯石介竟然因为不堪跳搔和虱子的烦恼,竟然主动自己头发剃光,而且刘仁轨还向他禀报,船上的船员大都有这个意思,所以希望他不要怪罪。
对于这种事,李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怪罪?毕竟船员们剃了光头后,身上的寄生虫也就少了,而这也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机率,要知道在海船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若是爆发传染病的话,那很可能会让整船的人都死绝,海面上不少无人的
泶就是这么来的。
甚至李还在想,自己是不是该出一个法令,鼓励出海的船员剃发,也不用全都剃成光头,只要是短头发就行,即省事又干净。不过他在考虑再三后,却还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剃发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却标志着中原几千来的传统,这种传统只可以让人们自发的、慢慢的改变,并不适合官方的力量介入,所以剃发这件事还是任其自由发展吧。
海试回来的刘仁轨,向杜荷禀报了一下情况,同时船只和各方面遇到的一些小问题,也提交给有关方面负责解决,结果又花费了月余时间,终于将所有事情全都准备完毕,船队随时都可以起航。
本来船队预备是在九月起航,不过那时正值夏秋之间,也正是台风的高发季节,所以最后李将起航的曰期又向后推迟了一个月,到那时已经进入初冬,极少有台风会在这个时期形成,正是刘仁轨他们起航的好时机。
贞观二十年十月十一号,八艘美洲号组成的探索船队在基隆港口起航,杜荷携皇后长乐为船队送行,而早已经得知这一消息的百姓自发的来到港口为他们送行,整个码头上站满了人,事后估计应该在万人以上,而且这还是因为空间有限,码头外面还有许多人挤不进来,而且港口中的其它船只上,同样也站满了来送行的百姓。
这些送行的人中不但有基隆本地的居民,更有从登州、上海、台南等地赶来的商人和士绅,虽然他们未必知道此行的意义,但是人们却感觉到,这次探索将会是航海史上的一个创举,如此有意义的事,他们自然想要亲眼来见证一下。
而就在石头他们跟着大船队西去的时候,在遥远的太平洋上,一支不大的小船队正在艰难的向东方前行,整个船队只有八艘船,正是已经离开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