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地反攻,力主夺回关陇雍凉。

很显然司马炎更符合他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君王的标准,所以司马炎得到了朝廷重臣的一致首肯,在司马昭面前反复地劝说,立司马炎为嗣主。

同司马攸的短暂接触,刘胤也已经了解到了司马攸的确无意争嫡,对王位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要求,可以说是随意而安,继承王位也罢,不能继承王位也罢,对于司马攸来说,都不是特别紧要的事。

这样的淡泊心态显然不利用争嫡之事,如果任由形势这么发展下去,司马炎必然会上位,那么刘胤此行的目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是要有所动作的时候了。

尽管司马攸是否上位对刘胤而言没有什么意义,但一个鹰派的人物上台和一个****的人物上台,对时局的变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刘胤虽然没有见过司马炎,但对司马炎的强势略有耳闻,如果没有后来的骄奢淫逸纵情享乐,司马炎完全可以称得上一英明的开国君主。

很显然,这们的强势人物上台,对整个天下形势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刘胤此来就是给司马炎上位制造点困难,给他添点堵,消耗一点魏国的力量,从而在与魏国争夺关中的战斗中居于有利的地位。

但是直接去劝说司马攸的话,似乎效果并不大,而且让人感觉到有挑唆他们兄弟关系的嫌疑,看来也只能走别的途径了,刘胤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攸身边的司马——嵇喜。

第521章于无声处

提起嵇喜,可能很多人都会比较陌生,不过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之兄,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人物,初举秀才,后任卫将军司马攸的司马。虽然他是嵇康的兄长,但由于过于注重官场,不为清流所重。

关于嵇喜,还有一段轶事,曾任步兵校尉的阮籍母亲去世,嵇喜前去吊唁,阮籍素来不喜嵇喜,以白眼相对,嵇喜只能尴尬而退,后嵇康至,阮籍才以青眼相对,从此世人才有青眼白眼之说。

嵇喜是司马攸的重要幕僚,也是司马攸争嫡的最有力支持者,当然仅仅是一个嵇喜,份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刘胤考虑的是通过他将处于一盘散沙的攸派势力凝聚到一起。在昨日的何府宴上,刘胤便看到司马攸带着嵇喜前来,显然司马攸对嵇喜的信任不单单是自己的僚属那么简单,司马攸将嵇喜是视为心腹的。

更重要的是,青松与嵇喜有着不错的私交,由于公务往来的关系,青松与嵇喜有过交集,其后青松曾刻意地接近过嵇喜,两人在私底下的交情还是不错的。

对于一名成熟的间谍来说,只有广撒网才能多捞鱼,虽然当初与嵇喜相交对获取情报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这层关系,到现在便用得上了,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青松现在担任的是中书侍郎主记一职,所用的名字是方石,籍贯是豫州汝南郡人。

“方石?”刘胤略带疑惑地道,“这个化名不错,不过你为何要将籍贯写成豫州汝南郡,这可是曹魏的腹里要地,万一被追查的话恐怕会露出破绽。”

青松道:“卑职的原籍就是豫州汝南,这倒是不是做假。”

刘胤一听便来了兴趣,在蜀汉朝中原籍来自荆襄的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来自汝南的却相当的稀少。“原来青松校尉是汝南人,却不知令尊是何人,怎么到的益州?”

本来做为间谍真实姓名籍贯出身这些资料都是属于高度保密的,就算是同僚之间也是不允许相互打听的,但刘胤一时兴之所至,把中尉府的这条纪律给忘记了,而青松似乎也是迟疑了一下,旋即直言道:“先父乃是前永安都督陈到,先帝在任豫州牧的时候,先父即已追随,后随先帝入川,祖籍本就是豫州汝南人,故而卑职在履历上所填的便是汝南。”

陈到?刘胤不禁眼前为之一亮,陈到在蜀汉也是一位极其重要的大将,与赵云是齐名的存在,不过他长期担任刘备帐下亲卫部队白毦兵的统领,为人低调,当五虎上将声名赫赫之时,陈到就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了,不过陈到后来担任永安都督,为蜀汉镇守东大门,以忠勇称著,方为世人所知。

刘胤知道陈到有一子名叫陈寂,只是没想到他就是青松,想来陈到一直担任刘备的亲卫部队的统领,也就是中尉府的前身,克尽职守,忠烈勇嘉,陈寂继承父业,也一直活跃在隐蔽战线上,为蜀汉王朝立下赫赫之功。

无论是内保还是外谍,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都是无名的英雄,出于职业的需要,无论他们立有多大的功勋,都不为世人所知,这种难言的寂寞远不是一般人的可以承受的,尤其是象陈寂这样周旋在敌人心脏之中的间谍,时时刻刻地都处在危险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落得身死灰灭的下场。

所以身为间谍,心智是非常地坚定,不为世俗所动,不为名利所动,于无声处听惊雷。陈寂做为蜀国最优秀的间谍,巧妙地穿梭于敌人的腹心之地,一次次地传递回极具价值的情报,刘胤在关中的胜利,其中也包含着陈寂的功劳,但若不是今天无意中提及,刘胤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寂寂无名,这也许就是陈到给其子命名时的无奈吧。

这个时候,黑木突然地在外面低声地道:“青松大人,世子府那边有最新的消息。”

陈寂向刘胤点头示意了一下,起身出去,不多时他返了回来,神情严肃地对刘胤道:“负责在世子府盯梢的间军回来禀报,贾充昨夜在世子府停留了一宿,与司马炎彻夜相谈,虽然无法得到他们谈话的确切内容,但毫无疑问,贾充已经彻底地投靠了司马炎。没想到最关键的时候,贾充竟然出卖了自己的女婿。”

深知贾充为人的刘胤丝毫没有诧异,淡淡地道:“贾充谄谀陋质,不过是一个奸佞小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没有什么不能出卖的。不过贾充倒向司马炎,势必让司马炎的势力大涨,看来司马攸确实是处境不妙。”

“那大人以为该当如何?”

刘胤沉吟片刻,道:“贾充与裴秀、荀勖、王沈等人朋比为奸,又深得司马昭信任,如果贾充一党倒向司马炎的话,整个争嫡形势便不容乐观,就算司马昭意属司马攸,但也绝对经不住这些人的游说。但是凡事皆有利弊,贾充结党营私,在朝中也是树敌颇多,侍中任恺、中郎令庾纯、中书郎张华等刚直守正之臣对贾充也是甚为不齿,只要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亦不逊色于司马炎的幕僚。”

“任恺、庾纯、张华等人虽然与贾充不睦,但其政见也非统一,想要让这些人转而支持司马攸,却也非易事。”陈寂有些担忧地道。

刘胤微笑道:“事在人为,其实任恺等人应当很清楚,一旦贾充等人得势,他们在朝中的位子就难保了,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他们明白,他们的利益和舞阳侯司马攸是休戚相关的,如何敢不尽力。走吧,今天我们便先拜访一下嵇喜,希望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突破口。”

刘胤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贾充在朝中树敌颇多,只要将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为我所用,阻止司马炎登位还是有机会的。

第522章登门拜访

嵇喜的家座落在广阳门内大街的一条胡同里,与那些达官贵人门阀世家相比,嵇喜的家显然要小一些,里外只有一进,虽然不是草屋庵棚,但也只是土坯青瓦,委实简陋。

嵇喜的父亲名昭,字子远,官至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不过在嵇喜年幼之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嵇喜嵇康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家境贫寒。虽然嵇喜嵇康极有才华,但仅仅依靠微薄的俸禄日子过得依然很拮据,尤其是三年前嵇康因为吕安之事被平时就有仇怨的钟会进谗言陷害为司马昭诛杀之后,嵇家似乎更为落魄。

以致于刘胤跟随陈寂到了嵇喜家门外的时候,不禁是心生疑惑,以为陈寂走错了门。

“嵇喜家境清贫,而为人正直,对贪渎之事深恶痛绝,故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象样的居所。”陈寂向刘胤解释道。

刘胤默然了,与嵇康的旷达狂放拒不入仕相比,嵇喜似乎世俗了一些,对功名也是相当地热衷,以致招来吕安的嘲弄,阮籍的白眼,但和贾充这类投机钻营不知廉耻的政客相比,还是显得清高了许多。

陈寂上去轻叩柴扉,一门人上前道:“何人敲门?”

“嵇司马在家吗?”

“我家老爷在的,阁下何人?”

“烦请通传一声,就说中书侍郎主记方石请见。”

门人应了一声,不多时,就听得门后响起一阵脚步声,旋即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之声,嵇喜开门而出,含笑作揖道:“原来是方主记,贵客盈门,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这位是?”

刘胤拱手笑道:“嵇司马真是贵人多忘事,昨天我们在何府宴上,还曾见过一面。”

嵇喜恍然大悟,以手抚额地道:“惭愧惭愧,恕嵇某眼拙,昨日确实在何府见过,只是不知先生高姓,如何称呼?”

昨日嵇喜是陪同司马攸前往何府的,参加宴会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官二代,一大群的纨绔子弟,自然与嵇喜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司马攸周旋与其间,嵇喜只是远远地在一旁相观,所以当时在场的刘胤并未给嵇喜留下什么印象,嵇喜不认识他也在情理之中。

陈寂介绍道:“嵇司马,这位是门下给事中文川文大人,昨日与嵇司马在宴间相见,只是未曾交谈,今天专程前来拜访的。”

嵇喜虽然对那些世家子弟不感兴趣,但他和陈寂却是趣味相投,此刻自然对随同陈寂而来的刘胤颇有好感,呵呵一笑道:“原来是文大人,失敬失敬,里面请。”

进入到了堂屋,还是一如既往的简陋,就连就坐的草席都略显残破,嵇喜略显尴尬地道:“寒舍破蔽,怠慢贵客了。”

刘胤背负双手,打量了一下四处,微微一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就连夫子都曾曰:‘何陋之有?’”

嵇喜大喜,刘胤这话将他直比诸葛亮和杨雄,简直就是无上的荣耀,嵇喜连声地道:“谬赞谬赞。”

双方闲聊了片刻,刘胤话锋一转,便直入主题,看得出,几句赞誉之辞已经将嵇喜给侃晕了,也在无意之中,将双方的关系拉近了一些。

“嵇司马深得舞阳侯的器重,想必对时局也了解至深,不瞒嵇司马,昨日在何府宴上,在下与舞阳侯相谈甚娱,舞阳侯温良谦恭,乃正直之君子,无愧于仁君之誉。”

嵇喜听闻有人赞誉他的主子简直比称赞他更令他心花怒放,面露喜色地道:“舞阳侯温敦纯厚,明德至亲,实为明主。”

刘胤却轻轻地摇摇头道:“舞阳侯的性格温纯,与人为善,但这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只怕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嵇喜脸色一变,隐然有些不高兴地道:“文大人何出此言?”

刘胤正色地道:“舞阳侯在朝中的名望和口碑,是远远在诸王子之上的,就连王世子司马炎都望尘莫及,但名望和口碑并不等于是实力,想要继位大统,仅仅凭名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坐稳江山,还是要凭借实力。”

嵇喜不以为然地道:“文大人过虑了,关于嗣位此前晋王早已表态,百年之后政归攸公子,此事天下人皆知,难不成晋王会反悔不成?”

刘胤冷然一笑道:“不到最后关头,谁敢轻言胜败,嵇司马可曾知道中护军贾充已然投效世子司马炎了吗?”

嵇喜悚然一惊,贾充和司马炎暗通款曲的事,他还不知道,毕竟贾充是司马攸的岳父,有这一层的关系,人们很难相信贾充会弃司马攸而转投司马炎门下。

“这……不可能吧?”

刘胤道:“昨夜有人瞧见贾充夜入世子府邸,彻夜与世子相谈,值此晋王病重,争嫡之关键时刻,难不成贾充还有如此雅兴与世子秉烛闲谈不成?”

嵇喜闻刘胤言之凿凿,已然是确信无疑,在这个时候贾充夜入世子府,傻子也明白贾充的用意,嵇喜不禁大怒道:“匹夫,尔敢如此?”

刘胤道:“嵇司马,现在可不是动怒的时候,贾充为人阴险诡诈,他既然能背攸归炎,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司马世子已然得势,这嗣位之争,恐怕世子那边已经是稳操胜券了。”

嵇喜犹然未信地道:“天下原本就是景王的天下,此言乃是晋王亲口之言,舞阳侯身为景王之后,接掌王位自然是理所应当,晋王如果传位世子的话,岂不要失信于天下?”

刘胤悠然地道:“传位于何人,自在晋王的一念之间,但他也不得不考虑朝中大臣的意见,如果诸臣都支持世子的话,晋王未必会一意孤行,从善如流,只怕舞阳侯最终是镜花水月,竹篮打水。”

嵇喜脸色已经大变,急得直搓手道:“这……这该如何是好?”嵇喜也不是那种可以掌控全局大刀阔斧之人,如今事急,他也全然没有了主意。

刘胤微微一笑道:“某有一计,可定乾坤。”

第523章在商言商

嵇喜忙道:“愿闻其详。”

刘胤从容不迫地道:“舞阳侯温敦宽厚,身居卫将军要职掌控京畿兵马,但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举,甚至在立储争嫡之上,也是一付随遇而安的模样,反观世子司马炎,勾连内外,居心叵测,豢养死士,图谋嗣位久矣。如今,世子司马炎已获内外诸臣的支持,对晋王形成逼宫之势,如果继续听之任之,舞阳侯之王位必不保矣。不过司马炎在朝中虽然培植势力无数,但他还是无法做到只手遮天,尤其是是重用贾充裴秀之流,深为清流所不齿,只要舞阳侯肯出面,相信朝中的有识之士还是会出来鼎力相助的,中郎令庾纯、侍中任恺、中书郎张华这些忠直之士素来与贾充等人不和,正可以引为奥援,太傅司马孚,乃是晋王之叔也,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能行到他的支持,此事便是事半功倍。”

嵇喜深有顿悟,刘胤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与司马炎进行全面的对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司马攸的态度,只有他肯全力以赴,此事才有机会能成。

做为司马攸的心腹司马,嵇喜的政治前途和仕途命运,都是和司马攸绑在一起的,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如果司马攸可以上位,那么嵇喜的地位必将是水涨船高,如果司马攸失败的话,嵇喜的官场仕途也估计就会止步于此,再难晋进。

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命运,嵇喜对司马攸的上位也是抱着极强的期待,但他也知道,世子司马炎可不是吃素的,为了夺嫡,手段是层出不穷,以司马攸谦让温和的性格,很难与之相争。

嵇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还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他也曾几次劝说司马攸要小心司马炎的小动作,但司马攸似乎丝毫没有在意,或许他把手足之情看得太过重要,忽视了司马炎的口蜜腹剑。

就在嵇喜一愁莫展之时,刘胤的突然出现,让嵇喜看到了希望,只是嵇喜对刘胤本身存有一定的疑虑,毕竟他不是舞阳侯一派之人,如何会主动地出面来帮司马攸。

“文大人为何会对舞阳侯继位如此上心?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此前文大人和舞阳侯并无任何的来往。”嵇喜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必须要搞清楚刘胤的动机,官场险恶,嵇喜并不能保证刘胤此举不是别有所图。

刘胤微微地一笑,道:“在商言商,文某只是一介商人,只知道追求利益最大化。嵇司马可以查看我的履历,十天之前,文某还并非是官场中人,这门下给事中的位子,还是刚刚花了上千万的钱才捐来的,此事履历上皆有所载,嵇司马尽可查之。文某也不仅仅只想做一名给事中,还请嵇司马在舞阳侯面前美言几句,将来事成之日,朝堂之上,当有文某的一席之地。”

面对嵇喜的诘问,刘胤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真正用心坦然相告,这个时候,他尽可能地表现地市侩一点,摆出一付商人逐利的嘴脸来,相信也可以蒙混过关。

果然刘胤如此说后,嵇喜的态度顿时大为好转,道:“文大人尽管放心,将来舞阳侯登临大宝之时,必不会相忘文大人的功劳。”

刘胤故作满意地点点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舞阳侯心性温和,顾念亲情,此诚乃是大害矣,世子司马炎那边已经是磨刀霍霍,准备动手了,舞阳侯切不可以以妇人之仁对之,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全无亲情二字,舞阳侯如果不想王位旁落,此刻就必须要有所行动才是。”

对司马攸性格很了解的嵇喜重重地叹了一声,道:“舞阳侯为人笃厚,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到仁慈,把亲情看得太重,正如大人所言,此乃败亡之道也。文大人字字矶珠,在下是获利良多,如果大人不嫌弃的话,在下想请大人面见一下舞阳侯,当面向舞阳侯陈述此中厉害,希望可以警醒于他。”

嵇喜明白司马攸的性格,就算自己去劝说的话,估计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如果刘胤肯出面的话,则成功的希望略大一些。

“诚如遵命。”这次刘胤答应地倒是挺爽快,其实时间紧迫,刘胤也不想再多做耽搁,自己此来洛阳是来搅局的,不是来参与司马炎上位观礼的,所以此次刘胤必须要主动出击,通过嵇喜这一层关系,取得司马攸的信任,帮助他和司马炎一争到底。

嵇喜很是高兴,眼看着王位继承一波三折,形势对司马攸来说越来越不利,朝廷重臣几乎都倒向了司马炎那边,而朝中的那些势利小人更是见风使舵,尤其是贾充,身为司马攸的翁婿竟然主动地叛逃,这无疑让人寒心不已,不过现在有这位给给事中文川的加入,让嵇喜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好,文大人请随我晋见舞阳侯吧。”嵇喜也明白时间的紧迫性,再也不容许有丝毫的耽搁了,决定立刻安排刘胤同司马攸见面。

在前往舞阳侯府之时,刘胤刻意地让陈寂回避了,做为蜀国驻洛阳的头牌间谍,此番的作用也仅仅是起穿针引线,刘胤并不希望陈寂卷入的太深,不管此事的成败于否,如果陈寂卷入的太深,便很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一个优秀的间谍,只有更深地潜伏下去,才能发挥他更大的作用。

陈寂心领神会,找了一个借口向嵇喜告辞了,嵇喜倒没有在意,毕竟此事主要看重的是刘胤的能力,做为引荐人的陈寂,已经是完成了他的使命。

嵇喜和刘胤即刻驱车赶往舞阳侯府,匆匆行驶的车子在洛阳的街巷上轧出几条浅浅的车辙,穿梭过了洛阳城的大半个街区,他们来到了位于城南的舞阳侯府。

第524章开诚布公

介于司马攸的地位特殊性,他即是晋王司马昭的嫡次子,又是景王司马师的继子,舞阳侯府建造的气势恢宏,就是司马炎的世子府,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从中似乎也可以看到司马昭对司马攸的钟爱,给司马攸赐下了如此一大片的宅邸,规格和待遇远超其他王子。

门口的侍卫和嵇喜很熟,远远地笑着打招呼道:“嵇司马,今天该你沐休怎么也不肯休息啊?”

嵇喜自然不能和这些侍卫多说什么,只是含混地随便敖衍了几句,问道:“君侯何在?”

侍卫道:“不巧的很,君侯刚刚离开了。”

嵇喜心中一紧,急忙地道:“君侯去了那儿?”

侍卫道:“君侯去了景王妃那儿,听说是景王妃生病了。”

景王妃就是司马师的未亡人羊徽瑜,司马昭成为晋王之后,尊父亲司马懿为宣王,兄长司马师为景王,司马师的夫人羊徽瑜自然就是景王妃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之后,羊徽瑜便成为了他的继母,司马攸事母至孝,对羊徽瑜极为尊敬,虽然不在一府居住,但早晚请安,侍奉地相当地周到,方才刚刚听说羊徽瑜身体有微恙,司马攸二话不说,立刻动身前往景王府去探望。

嵇喜很是无奈地和刘胤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急急地赶来,可还是差了一步,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见到司马攸。

刘胤倒是显得不慌不忙,坦白来讲,此事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程度,既然司马攸不在,那便多等等他也是无妨的。

嵇喜深受司马攸的器重,所以舞阳侯府的人对嵇喜也是礼让有加,嵇喜在舞阳侯府邮局能充半个主人,他请刘胤到门厅稍坐,吩咐下人奉上茶来,边喝边聊。

还好,等了大半个时辰的光景,就听得府门外鸾铃响起,司马攸已经是纵马而回。

司马攸似乎已经听到了下人的禀报,知道嵇喜在等他,便兴步入厅,大声地道:“嵇司马,何事如此之急呀?噢,这不是文先生吗,未曾远迎,失礼失礼。”

昨日在何府宴上,刘胤气度不凡,谈吐儒雅,给司马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今日在自己的府上一看到刘胤,倒是让司马攸有些喜出望外之感。

刘胤拱手道:“在下冒昧前来,唐突君侯,还乞恕罪。”

司马攸哈哈一笑道:“文先生过谦了,你可是我求之不来的贵客,怎能说唐突了。嵇司马,文先生乃是贵客,怎好让他坐在前厅,还不快快请到中堂。”

嵇喜见司马攸对刘胤是如此地尊崇,心中也是一喜,赶忙将刘胤请至中堂。

双方分宾主落座之后,司马攸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