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54章炎攸之争
有司马攸率领着大队的禁军,刘胤自然不用再拿何劭来做人质了,现在禁军的数量都远远地超过了何府内宾客和护卫的数量,整个何府堪称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了。
禁军排列在两边,将刘胤青儿等人护在了中间,徐缓而出。
何劭从鬼门关里爬了出来,神情萎靡,失魂落魄,若非何曾搀扶着,此刻他恐怕连站都站不住了。何曾看着刘胤等人从容地离去,一脸的愤怒之色,但他明白,在手握兵权的司马攸面前,现在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众宾客都是一脸的唏嘘之色,他们都没有想到何府的这场盛大婚礼最终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幕,和何家关系密切的,不禁是扼腕而叹,与何家关系一般的,不免露出点兔死狐悲的神色,与何家有些隙怨的,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底里已经是拍手叫好了。
司马攸的出场,让这场本来已经是跌宕起伏的好戏增加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尾,在何府发生的这一切,必将以最快地速度传遍洛阳的每条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慢着!”一声断喝,传了过来。
众人都以为这场好戏已经落幕了,但没想到还有后续,顿时都是精神一震,循着声音望了过去。
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世子中抚军司马炎。
司马炎脸色铁青,今天的这一幕,打的不仅仅是何家的脸,他司马炎的颜面上,也全然无光。
官场上的人都知道,何曾是司马炎的人,而且是炎党一系的核心人物,所谓打狗也得看主人,何况司马炎就站在一旁,何曾被虐的体无完肤,这让司马炎的脸面往那儿搁?
更何况,这桩婚事可是司马炎极力促成的,如果不是司马炎从中斡旋,婚事也肯定不会这么快地定下来,结果却是这样的结局,司马炎也的确有些下不来台的感觉。
如果再被刘胤和青儿就这样走掉的话,他司马炎的脸面岂不尽丧?今天看似何家丢人现眼,但对司马炎的威望也是一个重大的挫折,表面上看来,这只是一场婚事之争,但明眼人都知晓,这是炎攸两党的又一场较量。
司马攸面带微笑对司马炎道:“不知兄长还有何吩咐?”
司马炎冷哼一声,道:“二弟,你如此处置似乎并不妥当吧?宜阳公主的婚事,是父王钦定的,你说推翻就推翻,你的眼里,还有父王吗?还有我这个兄长吗?”
司马炎的目光锐利,逼视着司马攸,他要比司马攸年长十岁,从小到大,例来都是以兄长自居的,司马攸性格温和,以前也是很听司马炎的话,只是令司马炎没想到的事,这小子乳臭未干,翅膀却硬了,不但在背后阳奉阴违,而且在他的面前,也公然敢抗命了,这在以前,是司马攸从来不敢做的行为。
在这一刻,司马炎才真正感到了一种威胁,虽然兄弟之间为了王位的炎攸之争始终不息,但司马炎却从来没有正视过司马攸,认为他没有资格和能力与自己一较长短,但今天的事,无疑给了司马炎一个教训,看似人畜无害的司马攸也有露出他尖牙利爪的一刻。
司马攸也的确是成熟了,他很坦然地面对着司马炎充满挑畔的目光,很平静地道:“我心里当然对父王,对兄长充满敬重,但兄长也知道,我和青儿姊姊也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去伤害她,如果她喜欢,我会全力地支持她,如果她不喜欢,这世上,没有人能强迫得了她。”
“你——”司马炎压抑着内心之中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低沉地道:“二弟,你和青儿身为司马家族的一员,理当应为了家族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得失,你们这么做,将给司马家的声誉带来多大损害,你们清楚吗?”
司马攸淡然地道:“兄长何须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身为司马家的女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就该放弃自己的幸福吗,依我看来,这种利益不要也罢!”
司马炎大怒道:“二弟,你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无君无父,我定然将今日之事禀明父王,看你如何向父王解释。”
司马攸平静地道:“这个就不劳兄长费心了,我自会向父王禀明一切。告辞。”司马攸手一挥,禁军大队人马簇拥着刘胤青儿等人,向着何府门口而去。
司马炎的亲卫随从在方才的战斗之中已经是死伤大半,此刻身边也只剩下了廖廖数人,就算他有心想阻止刘胤青儿等人的离去,却也是有心无力。
这让司马炎是怒火中烧,身为世子,他有着超然的地位和无上的特权,但今天在何府,却让他的力量如此地苍白无力,明明知道刘胤在行凶杀人,却是无力阻止,眼睁睁地看着刘胤等人从容的离去,他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他不得不承认,今天对于炎党一系,又是一个极大的挫折,他甚至认为,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阴谋,表面上看来是搅黄了何府的婚事,实则是对司马炎势力的一次打击,在炎攸嗣位之争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失败,是极易挫伤军心的。
“宜阳公主——”何劭看着青儿远去的背影,他凄然地叫喊了一声,但却唤不回丽人的回眸一笑,何劭痛苦不堪地跪伏在地上,汪得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何曾心疼地扶起儿子,恨声连连地道:“劭儿,这种水性杨花的****淫娃,我们何家不稀罕!”
何劭目光迷离,凄然傻笑,经历了如此惨痛的事之后,何劭整个人都疯颠了一般。原本他以为离宜阳公主是那么的近,现在看来,却是遥不可及的。
“世子,我们该当如何?”何曾只能将无助的目光投向了司马炎。
司马炎眼中掠过了一抹戾色,恨恨地道:“我即刻便进宫,去面见父王,此事,当定给何司徒一个满意的答复。”
第555章弥留
晋王宫的寝宫之内,帷帐低垂,司马昭躺在锦榻之上,面色蜡黄,气若游丝。
王后王元姬守在榻边,暗暗地是饮泣不止。
昨天司马昭的状况还非常地好,饶有兴致地在宫中观花赏月,若不是王元姬拦着,司马昭都有心思喝上几杯,但到了后半夜,司马昭突发中风之症,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唬得王元姬急召太医上殿,为司马昭诊治。
太医们又是针灸,又是喂药,忙乎了大半天,也不见司马昭病情好转,急得太医们是满头大汗,束手无策。
因为今天是宜阳公主和何劭的大婚之日,所以大臣们都赴宴去了,此刻守在宫中的,也只有贾充和裴秀两个人,看到司马昭病情恶化,两个人也是眉头紧皱。
与王元姬关心司马昭的病情不同,贾充和裴秀焦虑的是司马昭还没有确立嗣子的人选,如今司马昭病情加重,选谁当继承人已经是头等大事,因为这关系到贾充和裴秀他们的切身利益。
王元姬守候了一宿,心力交瘁,再也支持不住,昏了过去,吓得太医们更是手麻脚乱,还好王元姬也只是劳累过度,并无大碍,只需卧榻休息即可,于她被宫女们扶了下去。
司马昭也的确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他躺在榻上,神思恍惚,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在梦里,他依稀看到了父亲司马懿和兄长司马师的身影,他大叫着:“父亲——兄长——”
但司马懿和司马师似乎都没有理会他,身影飘飘忽忽,若远若近,司马昭仿佛触手可及,但又仿佛相隔遥远,他使尽了浑身的力气,却与他们始终有那一步之遥,怎么赶都赶不上。
司马昭很累,他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突然他看到了满身血污的司马师站到了他的面前,披头散发,面目可怖,左眼呶出了眶外,模样十分地骇,司马昭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司马师将头俯了下来,那只骇人的眼珠着甚至都要触及到司马昭的脸上了,司马师阴森森地启齿道:“子上,你坐我位子都坐了十年了,怎么,还没坐够吗?”
司马昭冷汗涔涔地道:“兄长放心,百年之后,我定传位给攸儿,以承兄长之嗣。”
司马师似乎这才略带满意地后退了一步,阴阴一笑道:“很好,我便在阴曹等你,我们兄弟,已经很和时间没有叙叙旧了,莫要让我等得太久了,嘿嘿嘿……”阴笑声中,司马师的身影逐渐地幻化不见。
司马昭悠然转醒,满头都是大汗,围在司马昭身边的贾充和裴秀俱是一喜,连忙道:“晋王醒了——”
看着两个心腹之臣,司马昭张嘴想说什么,但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说话的功能,任凭他嘴唇如何蠕动,却始终无法吐出任何一个清楚的字音来。
司马昭无力地躺在锦枕之上,仰望屋顶,眼神空洞没有丝毫的光彩,虽然他口不能言,但他此刻的头脑却是无比的清楚,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地流逝,已然到了弥留之际。
司马昭的这一生,是充满着传奇的一生,跟随着父兄的脚印,一步步地踏上了人生的巅峰,虽然他还有没有最后登临九五之尊的遗憾,但司马昭的人生,也可以用完美二字来形容了,权倾四野,执掌天下,整个大魏的江山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站在权力的巅峰,有时候也是一种无言的寂莫,司马昭的内心深处,还是残留着一丝的阴影,打小司马昭就是生活在司马师的光辉之下的,司马师的精明强干、风流俊逸、阴鸷刚狠,都是司马昭所无法比拟的,司马懿对司马师的赏识程度要远比司马昭为重,所以司马懿临终之前,是将大任委于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如果司马师不是因为讨伐淮南二叛之时因为惊吓过度导致眼疾发作,很可能司马昭距离这个位置还很遥远,这一点司马昭也很有自知之明,论能力或才干,他都和大哥相去甚远,司马师比司马昭所欠缺的,就是气运差了那么一点点的。
当然,司马师还有一点不如司马昭,就是他生儿子的本事差得太远,司马昭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司马师却只生了一堆丫头片子,最后还得从司马昭的儿子之中选了司马攸来给他承嗣。
所以说,正是因为司马师的英年早逝给了司马昭上位的机会,人大大不过天,人强强不过命,天命如此,也只能说司马师气运不济。但司马昭打小就有对司马师又敬又畏,就算是司马师去世了,在他内心中留下的阴影都无法消除,司马昭此前曾说过“此天下乃景王之天下也”分明也就是他心虚的表现。
一梦醒来,司马师的话仿佛还言犹在耳,越到弥留之际,人便越发信奉鬼神之说,或许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下去,司马昭自然对司马师的托梦显灵是深信不疑。
其实对那个儿子继承王位司马昭并没有多大的偏心,不管是长子炎还是次子攸,都是司马昭比较中意的人选,长子炎英特刚断,杀伐果断,有乃祖之风,次子攸聪慧多才,温纯和善,有仁君风范,所以在嗣位的选择上,司马昭一直以来摇摆不定,踌躇未决。
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司马昭无法再拖延了,他很清楚,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要尽快地选出王位继承人来。
梦里出现的司马师,似乎是冥冥中的天意,给犹豫不决的司马昭指明一条道,一想到在阴曹地府就要和强势的兄长司马师碰面了,这几年如日中天唯我独尊的司马昭竟然心生一丝的胆怯,无论如何,他也不敢违背兄长的意愿。
这个时候,贾充凑了过来,俯身在司马昭的身前,问道:“晋王殿下,何人当以为嗣?”
第556章遗言
贾充也是看到司马昭快不行了,再不定立嗣之事,恐怕就来不及了,所以他顾不得其他,俯到司马昭的身前,急急地问道。
司马昭喉头嚅动着,努力地想发出声来,但在贾充听来,除了那几声含糊沉闷的奇怪声音之外,实在是分辨不出司马昭说的是什么,他努力地靠近司马昭,想听听司马昭说的究竟是什么。
但结果无疑让贾充很失望,就算他把耳朵几乎都贴在了司马昭的嘴边,还是无法听得清楚司马昭究竟说了什么。
“快拿纸笔来!”关键时候,还是裴秀灵机一动,吩咐宫人拿纸笔过来。
贾充握笔在手,在司马昭的眼前晃了晃,问道:“晋王殿下口不能言,能否写字?”
司马昭微微地点点了头,贾充大喜,立刻将笔塞在了司马昭的手中,扶着他的手腕,将纸塞在了笔尖之下。
司马昭左半个身子已经是完全失去了知觉,但右半个身子还勉强能动,右手提笔,虽然似有千斤之重,但在贾充的帮助之下,还是颤颤巍巍地在白纸上留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传攸儿来。”
写下这几个字,司马昭如同费尽了平生之力,颓然地扔掉了毛笔,不住地喘息着。
虽然这几个字写得太草太糟,但依然可以辨认得清楚,贾充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整个人立刻呆住了。
司马昭在弥留之际,还是选择了司马攸来做他的继承人。
这让贾充几乎有抽自己嘴巴的一种冲动,要知道,贾充原本就是司马攸的岳父,其实他只要稳稳地坐在那儿,凭借着这层关系,想不上位都难。但贾充自以为聪明,认为世子司马炎赢面很大,所以他才不惜背叛自己的女婿,来投靠了司马炎,准备为自己的前程搏上一搏。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司马昭在最后的时刻,还是选择由司马攸来继位,这不吝对贾充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贾充拿着这页纸,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晋王写的是什么?”裴秀将脑袋凑了过来,当他看清楚纸上的那四个字时,也不禁惊呆了。
虽然司马昭没有写明将王位传给司马攸,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传司马炎独传司马攸前来,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司马昭最终的选择还是司马攸。
作为炎党成员,裴秀自然也不希望王位落在司马攸的手中,可以想象的到,一旦司马攸继承了王位,那么攸党的任恺、庾纯、夏侯和等人,势必将会骑到他们的头上来作威作福,裴秀他们一干炎党派系的人物,恐怕仕途从此也就要划上一个句号了。
裴秀环视了一下四周,除了几名站在远处的宫人之外,寝宫之内也就只有几名太医了,这些都是些无关轻重的人,由于他们距离尚远,也根本无从知晓纸上面写的是什么。让裴秀值得庆幸的是,王后元姬因为悲伤过度昏厥过去,已经送到别的宫中休息了,否则这事还真是难办。
他低声对贾充道:“公闾兄,能否借一步说话?”
贾充点点头,两人相随来到了殿外,看到四下无人,贾充这才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道:“看来晋王临终之前,最终还是选择了舞阳侯!”
裴秀有些唏嘘地道:“如果真的让舞阳侯继承王位的话,我们这一干老臣可就都遭殃了,仕途黯淡无光,就连身家性命能不能保全都是一个问题。”
贾充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的确,如果司马攸继位的话,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先前他们肆无忌惮地力挺司马炎,无形之中得罪了司马攸,而自从炎攸之争以来,炎党和攸党势同水火,纷争不断。尤其是任恺和庾纯,和贾充视同仇敌,可以预见的是,司马攸上台之后,任恺庾纯这些人必然得势,而得势之后,也必定会疯狂地打压炎党一系,贾充他们的好日子,从此就到头了。
“依晋王目前的状况,这恐怕已经是最后的决定了,现在晋王口不能言,就算是你们前去劝谏,恐怕也是徒劳无功,想要劝晋王收回成命,难呐。”
裴秀眼珠一转,道:“晋王书中所言,是召舞阳侯晋见,并非是传位于舞阳侯,我们只须依令传舞阳侯进宫,就不算是违背晋王懿旨。公闾兄可先走一步,将此间消息传于世子知道,一切由世子来定夺,你看如何?”
贾充眼前不禁为之一亮,裴秀说的尽管有些牵强附会,但未尝没有道理,司马昭的四个字单纯从字面上来看,的确是召司马攸进宫的意思,并无他意,自己只需只需将消息传到舞阳侯那儿,就算是完成了司马昭的吩咐,自然也不算违背司马昭的意思。更何况司马昭现在状况非常地差,口不能言,就算他想拒绝,也是无法张开口的。
至于提前一步通知司马炎,完全可以暗箱操作,就算是司马昭只如召了司马攸晋见而未召司马炎,司马炎赶来拜见病危的父王,那也完全是人之常情,无悖孝道,恐怕连司马昭也无法拒绝吧。
至于司马攸来得迟了些,那就对不起了,路上有些耽搁,消息送的晚了些,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司马昭命悬一线,谁来的早一些,谁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司马炎来了之后,一切自有司马炎自己做主,他们这些外臣,最多也是依附在这些王子身边的,真正决断的,还是世子司马炎自已来拿主意。
贾充点点头,道:“还是季彦兄足智多谋啊,此计甚妙,就依此行事吧。”
裴秀亦点头道:“事不宜迟,世子那边还是请公闾兄亲自出面,务必请世子速来,不得耽搁半分。至于舞阳侯那儿,公闾兄也只需派人前往,能多走此弯路就多走一些,尽可能晚一些通知到舞阳侯,洛阳道路拥堵,迟上几个时辰也无人可以责怪。”
第557章事与愿违
贾充刚到晋王宫的门口,就迎面撞上了一脸怒容的司马炎。
“殿下不是前去何府参加婚宴了吗,如何这么快就回来了?”贾充有些纳闷地问道。
司马炎重重地哼一声,道:“现在还谈什么婚宴,给事中文川率人大闹何府,抢走了宜阳公主,你说这婚礼还能进行得下去吗?”
贾充不禁是目瞪口呆,这可是洛阳啊,天子脚下,竟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更何况男方是司徒何曾的公子,女方更是公主身份,竟然会遭到当堂抢亲,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这么会这样,何府想来也是戒备森严,如何能被狂徒得逞?”
司马炎脸色铁青,冷哼一声,道:“还不是你的好女婿,带兵包围了何府,强行地把闹事之人和宜阳公主给带走了,闹出这么大的事,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舞阳侯?”贾充微微地一怔,在他的印象中,司马攸向来是性格温和,与人为善的,很少也过激的行为,没想到这回他竟然闹出这么一档子事。
司马炎恨声连连地道:“我这个弟弟,还真是个扮猪吃虎的角色,表面上看来温纯友善,关键时候,却一点也不手软,这事,非得要找父王理论一番才是。”
司马炎在何府可是颜面尽失,无奈司马攸手握重兵,司马炎虽然职位在他之上,但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急匆匆赶回晋王宫,想请司马昭来主持公道。
要知道,宜阳公主的这桩婚事,虽然是司马炎力主促成的,却也是司马昭点头同意的,司马攸在何府婚礼上公然违背父王的谕意,简直就是目无尊上,司马炎当即决定将事情捅到司马昭这儿,保管让司马攸吃不了兜着走。
司马炎急着去见司马昭,也没有理会一脸错愕的贾充,道:“等我先去面见父王,其他事回头再说。”说着,司马炎急风火燎地向着宫门内走去。
贾充这才想起要紧的事来,赶紧地三步并做两步追上司马炎,急道:“世子且慢,宫里还有更紧要的事。”
更紧要的事?司马炎一怔,停下了脚步,略带疑惑地看着贾充,道:“宫里发生了何事?莫不是父王……”
贾充点头道:“不错,晋王昨夜突发重疾,病势垂危,恐怕……挨不到今日了。”
“父王——”司马炎望着寝宫方向,心焦如焚,他原本是为了弟弟的事而来,刚到宫门口就听到了父王病危的消息,哪里还顾得上告状的事,急切地呼喊了一声,直向宫中冲去。
贾充急忙扯住了他的衣袖,道:“世子勿急,容卑职把话说完。”
司马炎五内欲焚,如何还听到进贾充之言,如果不是心里对贾充还有一点尊敬的意思,恐怕一只脚早把他踹翻在地了,我家老子都病入膏盲了,谁还有工夫在这儿听你瞎BB。
“父王病重在榻,明公你这是何意?”
贾充忙从袖中取出那张纸来,递给司马炎,道:“世子先别忙着进去,且看看这个,这是晋王亲笔手书的。”
司马炎接过纸张,仔细地端祥起来,费了好半天的劲,才分辨出纸上所写的是“传攸儿来”四个字,顿时宛如一盆凉水浇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司马炎直觉得前心后背都是冷嗖嗖的,哇凉哇凉的感觉。
司马炎何等的聪明,一看到这个四字,就已经明白了父王的意思,这是父王临终要传位给弟弟司马攸啊,司马炎辛苦数载,培植亲信,网罗党羽,为了嗣位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但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如何不让司马炎痛心疾首,悲愤交加。
一只青筋毕露的大手,将那张纸揉在了手心中,司马炎面露着凶光,咬牙切齿地将那张纸撕了个粉碎,由于愤怒,他的身躯都不住地在颤抖着。
贾充走到司马炎的跟前,压低声音道:“晋王病危的消息还未曾传出去,知晓晋王写下这四个字的,只有我和裴季彦,王后由于劳累过度已经到偏殿休息了,其余宫人和太医并不知情。世子,现在便是最后的机会了。”
司马炎的眼中,掠过了一抹的戾色,他深深地看了贾充一眼,然后大阔步地向寝宫行去。
到了寝宫的门口,两名侍卫却将司马炎给拦住了。司马昭病重之后,为了静养,下令任何人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