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有人端过膳食来,黑衣人道:“世子,二位大人,这里条件有限,请将就地用些膳食吧。”

你别说,奔波了一路,司马炎和贾充裴秀俱得饥肠漉漉,也就顾不得伙食的好赖了,风卷残云地吃了起来。

坦白地讲,这伙食的确不怎么样,但司马炎三人都饿极了,反倒觉得这饭菜美味可口,贾充边吃边笑道:“如果何司徒在此,不知做何感想?”

何曾那是出了名的美食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连王宫的宴会菜肴都觉得难以下箸,如果真让他到了这里,是等着饿死还是把这饭菜给吃下去,倒是令人比较好奇的。

贾充看向裴秀,道:“季彦兄怎么看?”

裴秀自离开晋王宫之后,一直就是沉默寡言,几乎没有说过几句话,贾充问他的时候,裴秀只是支唔了一声,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司马炎。

司马炎的目光与裴秀短暂地接触了一下,很快地就避开了,但司马炎的神色之间,却无半点的异样,只是很平静地将那碗饭给吃光,甚至连一粒米都没有剩下。

裴秀的心弦不禁为之一颤,他之前在司马攸的威胁利诱之下,写过一封供状,这无疑给裴秀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阴影,就连贾充也不知情,但裴秀不确定司马炎是不是看过这份供状。

司马炎的城府向来极深,喜怒不形于色,裴秀从表面上,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异常,这让裴秀心生疑惑,难道司马炎真的不知道这供状?但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在最关键时候他等于说是背叛了司马炎,可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竟然让他们给逃了出来,他裴秀可真是枉做小人了。

第580章反击

简单地用过膳,那名黑衣人——死士头目李阳进来禀道:“启禀世子,豫州都督陈骞到。”

司马炎面上便是一喜,从晋王宫逃出来之后,在一处死士据点司马炎曾做过短暂的停留,其间李阳就曾向司马炎汇报洛阳城内外的局势,司马炎被擒之后,对外界的消息自然是一无所知,连他也没有想到三路都督来得竟然会这么快,整整的十万大军,司马炎顿时觉得自己的腰杆挺硬了。

司马攸所倚仗的,不就正是洛阳城中的禁军势力吗,正因为司马攸掌控着禁军,才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京城内横行,甚至是强攻晋王宫,而现在忠于司马炎的军队已经杀到了洛阳城下,这无疑让司马炎底气十足。

十万大军呐,整整地要比禁军多出了五六倍人,虽然洛阳城的城防号称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但司马炎相信,只要十万大军展开全面的进攻,这些养尊处忧的禁军,根本就不可能是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野战军的对手,洛阳城破,也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当司马炎得知陈骞进城的消息,当即便下令,要黑衣死士不惜一切代价救下陈骞,陈骞的到来,让司马炎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老臣陈骞拜见世子。”陈骞一进来首先就向司马炎施礼道。

司马炎双手相托,含笑道:“陈将军切勿多礼,为了救炎,将军不顾自身安危孤胆入城,此份恩情,容炎日后报之。”

陈骞道:“老臣世受司马氏大恩,常思报之,为了世子,就算是赴汤蹈火,亦是在所不辞。”

司马炎请陈骞落坐,秘室之内条件简陋,也只有几个残破的草席子,几个人也只能将就地坐了,共商大计。

李阳简明扼要地讲述了现在洛阳城内的形势,包括给事中文川率禁军在洛阳城内大肆搜查的事,说到最后,李阳道:“那个文川现在猖狂地很,带着大队的禁军在洛阳城内挨门挨户地搜查,还宣称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世子。不过他估计要失望了,这儿距离地上至少也一丈开外,就算他将洛阳城翻个底朝天,也是枉然。”

贾充恨声连连地道:“这个文川,还真是阴魂不散,如果没有他,舞阳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肆意妄为目无尊长。”

司马炎的目光也变得冷峻起来,他也没有想到,这个半路横空出世的文川究然能成为他的死敌,不光是在何府婚宴上狠狠地打了他的脸一番,在接下来的洛阳事变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马攸敢如此作为,的确有文川在背后推波助澜,如果没有文川,事态绝对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就连司马炎都差点丢了性命。

好在司马炎十分聪明,利用王元姬大打亲情牌,让原本就性格温和以孝道称著的司马攸放弃了杀他的心思,这才给了司马炎一点喘息之机。

要知道,如果司马攸执意要杀掉的他话的,司马炎就算拥有营救能力再强的死士特种部队,也恐怕是鞭长莫及。

“妇人之仁!”这是司马炎对司马攸的评价,尽管司马炎能活下来,完全得益于这种妇人之仁,但似乎司马炎并不领情,在治国上,如果让司马攸继位的话,离亡国只怕还真是不太远了。

这无疑更坚强了司马炎的决心,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睿智的头脑一个强力的心脏,根本就无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之中生存,司马攸无论从能力上还是魄力上,都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君主,真正能执掌大业的,也唯有他司马炎一人而矣。

李阳提及文川,自然又勾起了司马炎的心病,司马炎虽然神色如常,但他不自觉地暗暗攥紧了拳头,此人已经是司马炎必诛之人,只要司马炎重新夺回大位,他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此人。

不过司马炎并没有吐露他的心迹,在他看来,现在言之,还为时过早,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吹响反击的号角,谋划着如何才能重新夺回王位,在此之前,就让他们再猖狂片刻,那又待如何?

司马炎的目光转向了陈骞,相比于洛阳城内的局势,他更为关心的还是城外的情形,这才是他咸鱼翻身的资本。

“陈将军,城外的情形如何?”

陈骞立刻禀报了三路大军的情况,现在三路大军合计十万人马,齐聚洛阳城下,已经将洛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所有参与兵变叛乱的人员,休想逃出城去。目前石苞和羊祜已经对洛阳的上东门发起了进攻,双方在东城墙处进行了激战,不过由于洛阳的城防坚固,短时间内想要攻克洛阳,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司马炎自然也很清楚洛阳的防御,洛阳可是魏国的都城,就算是倾国之力,也定然要将洛阳城打造地固若金汤才是,城外虽有十万大军,但想要拿下洛阳城,也绝非易事,看来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攻防较量之战,所幸司马攸的势力也仅限于洛阳城中,否则再来一支援兵,还真是不好办。现在,三路都督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对洛阳城进行长时间地围困,攻其于外,炎党的地下力量在活动在洛阳城中,攻其于内,这双管其下,就看司马攸能坚持多长的时间了。

这个策略算来也是最佳的方案了,司马炎提出来之后,也得到了陈骞的首肯,但贾充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轻轻地摇头道:“不妥,洛阳乃是国之中枢,如果长期陷入战乱,社稷不稳,蜀国在关中虎视眈眈,东吴在江南亦是磨刀霍霍,洛阳之乱拖延太久,恐怕吴蜀会趁势来攻,形势堪忧,依某之见,还得速战速决才是。”

司马炎略带疑惑地道:“贾公所言极是,但洛阳城坚兵雄,如何才能做速战速决?”

贾充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某有一计,定然可以速得洛阳城。”

第581章恩惠

伍涛是广阳门的城门校尉,负责把守广阳门,卫将军司马攸下达封闭洛阳十二城门的命令之后,伍涛当然是立刻奉命执行,将广阳门关闭的严严实实,禁止任何人通行。

做为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伍涛是没有任何资格质疑卫将军的命令的,更何况象他们这样低阶的武官,也参与不到朝廷政治斗争的派系之中。没有政治靠山和家世出身,象伍涛这样的官员,是很难获得升迁的机会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恪守命令,小心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功,只要能保住自己的这份差事,每个月就可以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俸禄。

伍涛家境贫寒,家里还有七十岁的高堂等着他奉养,下面还有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所以伍涛不可能不重视他的这个职位,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那些自视清高的酸迂文人才做的事,对于伍涛而言,有这份职务,就能保证养活他一家老小,清高有个屁用,能顶饭吃吗?

伍涛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而且伍涛也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上司命令他做什么,他就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也不会问为什么,军人嘛,服从命令是天职。

卫将军府签发下来的命令,伍涛当然更不敢打一丝的折扣,卫将军是谁,舞阳侯司马攸,如此显贵的身份,跟伍涛这个小小的比六百石的城门校尉那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除非伍涛脑子进水了,才敢违抗司马攸的命令。

城外的大军将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做为禁军一员,伍涛压根儿就没有打过仗,自然也难免有些心慌,因为不知道这场大战最终的结果将是如何,幸好初期的战斗还没有波及到广阳门,但那种战前的紧张空气已经是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了。

这两天伍涛亲自城楼上巡视着,督促着守城的兵弁加强戒备,以防备城外的军队偷袭。

巡视了一圈之后,伍涛决定下去歇歇,刚走下台阶,一位身着管家服饰的中年人突然站到了他的面前,略带微笑地道:“伍校尉,我们家老爷想见见你。”

伍涛立刻警觉起来,城门戒严之后,一般平民便不再允许靠近城门,看此人的模样,俨然是一付士家大族管事的模样,他沉声地道:“你家老爷是何许人也?”

背后传来一阵轻笑之声,伍涛顺着笑声看了过去,却是一位身着下等仆人装束的人,头上戴着个大斗笠,完全看不到脸,那人冷笑道:“伍校尉当真是好威风,真是人一阔,脸就变了。”

伍涛听得声音非常地耳熟,不禁悚然一惊,道:“你是……”

那人缓缓地搞下斗笠,微微一笑,道:“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

伍涛惊讶地几乎合不拢嘴了,失声道:“原来是贾……”话一出口,伍涛便攸地住了嘴,警惕地看了一下四周,还好此刻周围并没有什么人,他压低了声音道:“恩公怎么会来这儿,城门口可是贴着您的悬赏通缉令?”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贾允,他镇定自若地将斗笠戴回到了头上,顺便瞄了一眼贴在城墙上的那四张通缉令。

这四张通缉令上的画像分别是司马炎、陈骞、贾充和裴秀,贾充排在第三位,按上面的悬赏金额,贾充的人头值一千万钱。当然司马炎的最贵,赏格是五千万。

贾允微微一笑,道:“没想到我这颗人头也价值万金,舞阳侯可是开价不菲。”

伍涛冷汗涔涔,唯恐被别人看到贾充在这儿,连忙压低声音道:“恩公,请借步一说话。”

贾充点点头,跟着伍涛走进了签押房,跟随贾充前来的两人则没有入内,而是站到了门口。

伍涛掩上了房门,有些紧张地道:“此刻城里处处通缉恩公,恩公怎么会现身广阳门,若是被旁人瞧去了,可是大大的不妙。”

贾充平静从容地一笑道:“一千万钱可是大富贵,这等大富贵送与别人倒不如送给熟人,伍校尉如果有意,尽管拿某的项上人头前去领赏,我相信除了这一千万的赏钱,加官晋爵也不在话下。”

伍涛顿时满脸涨得通红,急急地道:“恩公这话如何说的,伍某又岂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年如非恩公施以援手,家母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这份恩情,我伍涛纵然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又如何会做那以怨报德的无耻小人!”

贾充微微一笑,点头嘉许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伍涛与贾充的渊源是在十年前,那时贾充还是担任大将军司马的时候,伍涛只是一名屯长,屯长只是掌管一百个人的低阶军官,俸禄微薄。那时伍涛的母亲得了重病,非得名医良药不能治,而伍家家境贫寒,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来,伍涛本是孝子,急得发疯了一般,向上司借钱却被冷酷无情地拒绝了,伍涛一怒之下,挥刀就欲砍了那上司。

在军营中行凶本是死罪,按律当斩,正好贾充在场,得知其原委之后,不但赦免了伍涛的罪责,而且还自掏腰包给了一万钱让伍涛拿去给母亲治病。

对于贾充而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那一万钱也不过是毛毛雨,事后贾充也把这事放在心上。但对于伍涛而言,却将贾充奉了救命恩公,自己死不足惜,贾充救了他母亲,却让伍涛一辈子感恩戴德。后来伍涛升任了广阳门的城门校尉,但对于已经是中护军的贾充而言,也丝毫没有在意,两人悬殊的地位似乎注定再无什么交集了。

但世事难料,洛阳事变发生之后,风云突变,贾充和司马炎一道沦为了阶下囚,接着又被司马炎的死士给救了出去,在反击号角将要吹响的时候,贾充忽然间想到了十年前自己施以恩惠的一个小人物居然有了利用的价值,于是他主动地向司马炎献计,前往广阳门,试图兵不血刃地赚开城门。

第582章广阳门失守

当然,这也是有着巨大风险的,毕竟现在满城都贴满了贾充的通缉令,一千万的悬赏也足以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去出卖告发。这十年来贾允也和伍涛再无什么来往,仅仅凭着当年给予的一点恩惠,贾充也无法保证伍涛不会出卖他。

所以贾充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司马炎还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事隔多年而且人心难测,一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伍涛昧了良心的话,贾充此去可就是羊入虎口。

但贾充却认为这个风险是值得一冒的,如果能利用伍涛城门校尉的身份,赚开城门,那十万大军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洛阳城。同时,贾充也对伍涛比较信任,当初伍涛因为母亲病重想要提前支点俸禄而被上司刁难之后,一怒之下,差点把那个上司给杀了,事母之孝,可见一斑,如此重情重义之人,贾充也不认为他会出卖自己。

所以贾充说服了司马炎,乔装改扮成一个下等仆人的模样,来到了广阳门,果然不出贾充的意料,伍涛并没有忘记当年曾接受过的恩惠,对贾充是感恩戴德,恩情难忘。

这也给了贾充极大的信心,看来说服伍涛的希望大增,自己这次的冒险完全是超值的。

贾充微笑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谁人不想求,只是见利忘义乃为君子不齿。某今日前来,便是有一桩大富贵送于伍校尉,事成之后,某定保伍校尉品秩二千石。”

伍涛眼前顿时一亮,二千石的高官,那可是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过以贾充的身份,也肯定不会是胡说的,他拱手道:“多谢恩公提携,只是不知恩公要在下如何做?”

贾充道:“很简单,只需今夜三更时分,伍校尉将广阳城门打开,剩下的事,就与你无关了。”

伍涛脸色为之一凝,贾充是要自己投敌叛变,做为一个军人,伍涛很难接受这样的做法,他不禁迟疑了下,道:“这……”

贾充很明白伍涛的心理变化,如果伍涛很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反倒让贾充对他不敢信任,他微微一笑,道:“此次洛阳事变,想必伍校尉也很清楚,是司马家的内部的兄弟之争,无关忠义,不管是效忠于谁,结果都是效忠于司马氏。他们兄弟之间,终竟还有一个亲缘二字,到最后,不管谁且谁负,都不可能会撕破脸面,而真正遭殃的,却是我们这些追随他们的下属。现在十万大军云集城外,洛阳城注定不保,关键时候,站到那边,才是决定你一生命的时候。”

伍涛自然也明白,此次打仗,意义并不同于和吴蜀交战,往更深处讲,只不过是兄弟阋墙,不管效忠于谁,最终的结果还是效忠于司马氏。坦白来讲,伍涛只是奉上面的命令来守广阳门的,对于卫将军司马攸,伍涛甚至都谈不上认识,他之所以恪守职责,只是尽一个军人的本份而已。

贾充的话让他不禁为之疑惑,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忠还是奸,在这场兄弟之争中,他们不过是炮灰,死的悄无声息,毫无意义,思来想去,伍涛有些动摇了,不管效忠于谁,都无关忠义,自己有一个更好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一切听从恩公的安排,如何做,请恩公示下。”

贾充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什么?广阳门失守了?”刘胤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魏军的主攻方向一直是东面,上东门一带一直承受着魏军的连番攻势,而处于西面的广阳门,似乎并没有战事发生,怎么突然间就会失守?

阿坚禀道:“刚刚接到的消息,广阳门城门校尉伍涛突然投敌变节,于三更时分打开了广阳门,城外大军很轻易地就通过广阳门进入了洛阳城,洛阳城的防线,已经崩溃。”

刘胤默然不语了,整个洛阳城,城门之多,居天下之最,城门多,防守的难点也多,十二座城门就如同是一条镶嵌有十二颗珍珠的项链,表面上光鲜亮丽,但任何一颗珍珠的断裂,都将会是致命的,结果就会导致整条的项链断裂掉,广阳门的失守,自然就导致了洛阳城整体防线的崩溃。

刘胤不清楚司马炎是用什么手段诱降了伍涛的,但毫无疑问,如果想让十二座城门的城门校尉都完全忠贞不二,那将是何其之难,不算伍涛不变节,刘胤也无法保证别的城门校尉不变节,这么一座诺大的城池,这么多的禁军将领,司马攸永完也无法保证他们会完全效忠自己。

现在再来追究谁的责任为时已晚,广阳门的陷落,已经导致整个洛阳局势全盘崩溃,而且这种崩溃是不可逆的,攸派势力的最终落败已经成为了定局,刘胤就算是再使出浑身解数,也是无力回天了。

“现在搜寻司马炎的结果如何了?”刘胤回头问陈寂。

陈寂摇摇头,道:“没有丝毫的进展,司马炎隐藏地极深,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找到。”

刘胤也明白这种搜寻的的徒劳,司马炎既然培养了大量的死士,那么在洛阳城中就有着大量的暗势力,想突破这些暗势力找到司马炎,何其之难。现在炎派大军已经杀入了城中,这样的徒劳将更加没有意义。刘胤道:“传令下去,停止搜寻,准备突围吧。”

既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留在洛阳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刘胤立刻下达了突围的命令,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也算是一个备用的计划,因为刘胤从来也没有保证他的计划可以完美无瑕地执行下去,早在进入洛阳之初,刘胤就已经制定出了一个完善的撤退计划,现在看来,是时候执行这个备用计划了。

第583章黯然而别

如果将洛阳的城墙视做大坝的话,那么城外的魏军就是肆虐的洪水,如今广阳门的陷落,让这股洪水如决堤之波,以汹涌澎湃之势涌入了洛阳城。

夜幕之下的洛阳城,笼罩在一片血腥杀戮的混乱之中。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广阳门的陷落导致了洛阳城防的连锁反应,西面的雍门和上西门,南面的津门、小苑门、平城门相继陷落,大半个洛阳城已经淹没在魏军的铁骑洪流之中。

洛阳城的城防已经是洛阳的最后屏障,一旦失守,禁军数量上的劣势完全地突显出来,何况城外魏军杀入的时机选择在了半夜三更,黑夜之中,守城的禁军更加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在城外魏军肆虐狂暴的攻势面前,禁军的阵地频频地失守,节节的败退。

此刻的洛阳城,正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煌煌都城,此刻沦为了人间炼狱。

面对着不可挽回的大势,刘胤禁不住是嗟叹不已,如果不是司马攸的软弱与仁慈,洛阳城的局势也绝对不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只可惜刘胤没有能够说服司马攸,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只上帝之手,左右着局势的发展,此乃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

刘胤也不是那种患得患失之人,他原本来洛阳的目的,就是要将洛阳城搅他个天翻地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刘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甚至是超过了预期,只是最后的结果与刘胤所希望的发生了一些偏差,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天尚缺一,何况人乎?

既然事不可为,那刘胤就没有必要在留在洛阳了,原本他就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此时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刘胤率人向东而退,正遇着从晋王宫退出来的张乐赵卓等人,张乐的脸上,身上,刀上,都沾着斑斑的血迹,看起来狰狞可怖,看到刘胤,爽朗地大笑道:“大哥,照你的吩咐,全给办了。”

刘胤自然明白张乐身上的血迹来自何处,刘胤不是那种嗜杀之人,对着手无寸铁的俘虏下手,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但形势到了这个份上,刘胤也是逼不得已,逃掉了司马炎和贾充裴秀,已经很让刘胤后悔了,如果就连最后的“战果”也丢掉的话,这趟洛阳之行岂不是白瞎了?

这个时候,是容不得妇人之仁的,司马攸的心慈手软导致的恶果,刘胤可不想重蹈覆辙,没能除掉司马炎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了,刘胤绝不容许他的这些得力手下给逃掉。

张乐拎着血迹斑斑的腰刀,道:“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