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陆泽之战后,已经一个月多月的时间了,蜀军被挡在扶柳以西和枣强以东,不得寸近,围绕着匈奴人的这个“铁三角”防御体系,蜀军也确实拿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诱敌深入不行,围魏救赵也不行,现在匈奴人仿佛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死守着“铁三角”防线就是不松手。
蜀军在扶柳这一线,动用的是中军团和左军团,除了虎骑军之外,清一色的步兵队伍,尽管此前蜀军步兵在对付匈奴骑兵上,还是有些办法的,但那是在运动战中,蜀军可以找到匈奴人的漏洞和对付他们的办法,但一旦匈奴人龟缩不出,蜀军便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了。
罗宪在枣强一带与匈奴人展开作战,由于右军团全部是骑兵而且数量上也并不逊色于匈奴人,所以罗宪取得的战果便要比中左军团要强一些。但罗宪虽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可想要完全地战胜和突破蜀人的防御,却也并不是简单的事,目前就整体的局势而言,还是一个五五之局。
羊祜在南宫一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局面,尽管晋军在兵力上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但却也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虽然羊祜竭尽全力,但晋军和匈奴在南宫一线上,仍然是维持着一个僵局。
看来匈奴人还是学聪明了,懂得了协同配合作战,互相支持,互为援助,如是在以前,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匈奴兵单兵作战能力强,骁果善战,但却疏于战阵,匈奴人之间的配合和协同作战能力要差上很多。
可这次的信都之战,却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匈奴骑兵战力的提升,当然这个提升并不是指匈奴骑兵单兵战斗力地提高,而是说匈奴人协同作战能力和反计谋能力的提高,蜀军已经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却也无法再迷惑到匈奴军了,一个月的作战,匈奴军几乎是巍然不动。
“退兵?”刘胤沉吟了一下。
张乐道:“可不是,现在匈奴人防守太严密,几乎是无懈可击,现在汉军将士顶着毒日头和匈奴人作战,却难有收获,许多的士兵在列阵等待的时候,还有被晒晕过去多人,傅都督认为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取胜地的话,倒不如暂且退兵,等到秋天天气凉爽之后再图进攻。”
傅佥在前线指挥作战,战况越胶着,傅佥理越头痛,现在蜀军不光是和匈奴骑兵在打仗,还必须要与严酷的环境做斗争,今天夏天特殊的热,在太阳底下,列车的蜀军都有点被烤化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之中,想打出漂亮一点的仗难度可不是一般般的大。
既然进攻无果,那么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傅佥还是起到了先退兵的办法。
第902章山人自有妙计
“大哥,你认为如何?”张乐见刘胤许久也没有表态,只好问道。
刘胤平静地道:“我知道现在是战局最困难的时候,但我们困难,匈奴人也一样困难,现在比得就是双方的意志,如果我们先行退兵,气势上便要弱不少,就算秋后再战,也未必能提升多少的士气。所以,我希望前线的将士可以克服困难,顽强地与敌周旋,如果不出所料,十天之后,便会有一个破敌的良机。”
张乐愣了一下,转而欣喜地道:“大哥你是说十天之后便可破匈奴人,到底是啥法子?”
刘胤微微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只是天机不可泄露。”
张乐有些失望,撇了撇嘴道:“神秘兮兮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大哥,你不是在忽悠大家吧?”
刘胤笑道:“你看我象一个大忽悠吗?”
“象。”张乐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道。
刘胤有些错愕道:“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
“我在你们的心目的,难道就是这么一个定位?”
张乐猥琐地笑了笑,道:“我这么说,大哥你是不是挺失望的,让你光辉的形象大打折扣?其实我是瞎说,大哥你做为三军统帅,言出法随,令行禁止,谁也敢有任何的意见?”
刘胤哼了一声,这家伙,还真应了一句,你认真你就输了。刘胤确实已经想好了一个破敌之策,他一直在端详地图,为的就是下一步考虑,虽然张乐是自己的义弟,没有啥再有能比他更值的信任的人了,但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便越高。
“回去后告诉傅都督,请他务必要率军再坚守十日,十日之后,一切自有分晓。”刘胤道。
张乐心中的好奇心一直在作崇,刘胤如果说有办法,那他一般是不会说假话的,历史的经验一次次地证明,刘胤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招数,很显然,这一次也不例外。
以前的行动,刘胤倒没有搞得如此神秘,因为他的许多动作,还是需要蜀军诸将士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刘胤没有封锁消息。
但此次不同,刘胤必须地严格的保守机密,也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意外,刘胤暗暗地打定主意,把这神秘进行到底。
张乐无奈,只得拱手告辞离去,返回了前线。
傅佥此刻正引军与匈奴人交战,尽管傅佥有退兵的意图,但未得到刘胤明确的指示之下,傅佥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必须要全力地赴。
但今天的作战,一如既往,蜀军想要突破匈奴人防线,何其之难?
对付匈奴骑兵,蜀军步兵唯一的有效武器就是偏厢车阵,也只有偏厢车阵,可以抵抗得住匈奴人的进攻,否则,匈奴人的一次反冲锋,步兵的阵型就有可能会被撕个粉碎。
所以在对付匈奴人的时候,要时刻地提防着匈奴人的反击,在对战偏厢车这方面,匈奴人也不是没有办法,第一次界休之战时,匈奴人便捉做机会,祭出了投石机这种武器,并一战而击溃目标。
但蜀军却没有歇着,马上对偏厢车进行了改装,尽可能地提高偏厢车的机动性性能,果然在第二次的界休之战中,蜀军大破匈奴兵,报了此前界休之战的一箭之仇。
但这一次的较量却又不同于以往,以前的历次战斗,都是匈奴人占据主动位置,蜀军处于守势,而此次战斗不同,是蜀军处于主动位置而匈奴人处于防守位置。
这样攻守逆转之后,匈奴人继续使用投石机便可形成对偏厢车的威胁,论机动能力,投石车自然是远远不及的,但只要蜀军主动地进攻,就无法避免被投石机所摧毁。
但如果不使用偏厢车的话,仅仅依靠步兵的战阵,是很难抵御匈奴人的反扑的。匈奴人的反击往往是毫无征兆,有时他们会在蜀军攻势最为猛烈的时候突然发起反冲稀,有时会在蜀军退却之时舍命地追赶击。
不过匈奴人似乎有着一个划定的作战界线,而一旦越过界线,不管匈奴兵是否占据有利的位置,都会立刻偃旗息鼓,向后撤退,不做任何的停留。
这种打法让傅佥很是伤脑筋,在这个固定的作战区域内,匈奴人都会协同作战,互通有无,蜀军很难寻找到破绽和机会。
张乐返了回来,首先去见的傅佥。
“文宣怎么说,是否同意了退兵请求?”傅佥一见面就追问道。
张乐摇摇头,道:“没有。”
傅佥比较诧异,一般来讲,刘胤都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现在信都的局势对蜀军并不太有利,面对天气和守军的双重压力,傅佥认为还是稍退一下比较明智,但意外地是却遭到了刘胤的反对。
“这是为何?”
“文宣信誓旦旦地表示,十天,再有十天他便有破敌之策了,他要我们打好这十天的仗,剩下的他自会安排。”
“那文宣说有什么妙计否?”
张乐摇摇头,苦笑道:“他现在可是瞒得好紧,谁面前都不曾透露一下,我再三问之,他也是缄口不言,至于真假,真是不得而知了。”
傅佥思忖半刻,道:“文宣一向谨慎,想必此计关系重大,不敢轻易地透露。不过既然文宣说十天,那十天之后,肯定是会有好消息的,传令下去,这十天之内,要轮流不断地对匈奴人发起攻击,尽量地把他们拖往。”
傅佥倒不怀疑刘胤的计策,以他对刘胤的了解,没有十分的把握,刘胤是不会下这种断言的,既然刘胤如此郑重其事地出言,那就证明刘胤确实有手拿把攥的把握,这让一直受困于当前局面的傅佥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至于十天的时间,傅佥倒没有在意,反正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再多打十天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能拖住匈奴人,给刘胤创造机会,再多些时日也是无妨的。
第903章匪夷所思的命令
天气一如既往的炎热,火炉似的太阳灸烤着大地,热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就连战马都喘着粗气,萎靡不振,似乎受不了这种酷热。
蜀军现在的进攻大多选择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以避开高温的时段,否则大中午的呆在太阳底下,没等开仗估计就已经给晒晕了。
好在匈奴人也是挺“配合”的,蜀军来进攻,他们就防守作战,蜀军退兵,他们也不曾理会,这几天的交战,更仿佛如同是程式化一般,双方早起晚间打上两仗,然后各自收兵,相安无事。
这样的仗,自然打不出任何的结果来,不过那个时候打仗,很少有速战速决的,一场战役拖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是常有的事,所以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反正现在的天气,也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双方的攻守都是试探性的,都在等天气转凉之后,再发动决战。
张乐掰着指头数日子,眼看着十天之期将至,刘胤那边丝毫没有动静,张乐心中不禁是犯了嘀咕,难不成这次刘胤真的是忽悠人?
按理说依刘胤的性格,不会如此啊,跟随刘胤这么多年,张乐还是见证了刘胤的不少“神奇”之处,刘胤对许多事情的预判,完全是超乎常人的,但这一次靠不靠谱,张乐却真的很难判断。
到了第九天的下午,刘胤突然地下达了命令给傅佥,让他连夜率军抢占扶柳周边的高地,并给出了详细的地图和目标点。
扶柳一带地势平坦,几乎是一望无际的低洼平原,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山丘和高地,刘胤给出的地点相当的分散,而且有严重的脱离主战场的嫌疑,真要是按刘胤给的这份地图去驻军的话,蜀军的整个阵势将会变得支离破碎。
傅佥惊讶不已,他甚至严重地怀疑这份命令的真实性,但下达命令是阿坚,却又让他无法质疑。
“不行,我要亲自去见文宣!”傅佥对这个命令无法理解,他决定赶回青桑镇亲自去见刘胤。
“傅都督,少主说了,请傅都督遵令行事,必须在明天黎明之前完成转移,否则按军法处置。”阿坚不卑不亢地道。
傅佥为之一怔,刘胤以前可是从未下达过口气如此强硬的命令,而且这个命令看起来相当地荒谬,傅佥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他必须要亲自去见一下刘胤,要他收回这个错误的命令。真如果按刘胤的这个命令行事的话,蜀军将会是必败之局,傅佥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刘胤为何会犯这样糊涂的错误。
“阿坚,我必须要去见文宣,这个命令关系到汉军的存亡,绝不能鲁莽从事。来人,备马!”
阿坚挡在傅佥的身前,郑重地道:“傅都督,请相信少主!”
傅佥愣住了,阿坚的这句话似乎在提醒他,刘胤以前那些出人意表的行动,阴平道阻击邓艾,穿越雪山草地袭取陇西,孤军深入东渡黄河,这一桩桩一件件,在世俗之人的眼中,皆都是不可想象不可理喻的,那么今天的命令,也绝不是刘胤的率意而为,而是出自他深思熟虑之后的考量,傅佥无法理解,并不代表命令就是错误的。
看来阿坚的提醒是对的,有时候刘胤的举动,绝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理解,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刘胤,全力地去支持他。
“传令下去,立刻转移!”傅佥走到了帐门口,大声地下令道。
命令很快地下达到了各军各营,而且傅佥的军令非常地严苛,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一切必须遵令行事,在指定的时间无法到达指定地点的,一律按军法处治。
诸将虽然是一头雾水,但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无条件地去执行。
一整个夜间,蜀军都在紧张地行军之中,有的地点距离比较近,他们可以很快地抵达,有的地点距离比较远,蜀军几乎要赶一夜的路。
不过所幸这些地点都是比较偏僻的,都不在匈奴人的控制范围,所以蜀军的转移相对来说顺利的多,也没有遭到匈奴人任何的阻击。
蜀军此次的目的地点全部都是山丘和高地,而这些地方相比于平原地带对匈奴人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匈奴人的大军,全部驻扎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平川地带,这样的地形才会有利用匈奴骑兵的发挥。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匈奴人不可能不察觉,为了侦测蜀军的动向,匈奴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就潜伏在蜀军营地的四周,稍有风吹草动,刘宣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接到禀报。
蜀军转移的消息很快地传到刘宣的耳中,这几天仗打得不愠不火,刘宣也一直很好奇,难不成蜀军会酝酿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蜀军夜里的突然行动似乎有些证实了刘宣的猜测,初闻蜀军夜间全体出击,还是吓了刘宣一跳,但各个方面的消息汇总过来,却让刘宣是一头雾水,原来蜀军夜间行动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匈奴大营,而是莫名其妙地将兵力分散到了各个地方。
蜀人这是搞什么鬼?刘宣打了很多年的仗,这回也真是摸不清头脑了,蜀人四散布阵,这完全是大悖军事常识的,刘胤精于用兵之道,按理说根本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刘宣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有将领提出趁蜀军乱作一团,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时,刘宣才猛然地醒悟。
圈套!这绝对是刘胤的一个圈套,故布疑阵,目的就只有一个,想引诱匈奴军出击,再上演一回大陆泽的把戏。
看来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如此诡计,充其量也就骗骗三岁的小孩吧。”刘宣呵呵一笑,下令匈奴军不可轻举妄动,原地待命,以不变应万变。
刘宣在营中下达命令之后,背着手悠然地踱回大帐去了,但他始终也没有抬头去看看天空。
夜,黑沉沉的,连一颗星都看不到。
第904章水淹信都(上)
PS:稍后更正…………………………………………………………………………………………………………………………………………………………………………………………………………………………………………………………………………………………………………估计就已经给晒晕了。
好在匈奴人也是挺“配合”的,蜀军来进攻,他们就防守作战,蜀军退兵,他们也不曾理会,这几天的交战,更仿佛如同是程式化一般,双方早起晚间打上两仗,然后各自收兵,相安无事。
这样的仗,自然打不出任何的结果来,不过那个时候打仗,很少有速战速决的,一场战役拖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是常有的事,所以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反正现在的天气,也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双方的攻守都是试探性的,都在等天气转凉之后,再发动决战。
张乐掰着指头数日子,眼看着十天之期将至,刘胤那边丝毫没有动静,张乐心中不禁是犯了嘀咕,难不成这次刘胤真的是忽悠人?
按理说依刘胤的性格,不会如此啊,跟随刘胤这么多年,张乐还是见证了刘胤的不少“神奇”之处,刘胤对许多事情的预判,完全是超乎常人的,但这一次靠不靠谱,张乐却真的很难判断。
到了第九天的下午,刘胤突然地下达了命令给傅佥,让他连夜率军抢占扶柳周边的高地,并给出了详细的地图和目标点。
扶柳一带地势平坦,几乎是一望无际的低洼平原,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山丘和高地,刘胤给出的地点相当的分散,而且有严重的脱离主战场的嫌疑,真要是按刘胤给的这份地图去驻军的话,蜀军的整个阵势将会变得支离破碎。
傅佥惊讶不已,他甚至严重地怀疑这份命令的真实性,但下达命令是阿坚,却又让他无法质疑。
“不行,我要亲自去见文宣!”傅佥对这个命令无法理解,他决定赶回青桑镇亲自去见刘胤。
“傅都督,少主说了,请傅都督遵令行事,必须在明天黎明之前完成转移,否则按军法处置。”阿坚不卑不亢地道。
傅佥为之一怔,刘胤以前可是从未下达过口气如此强硬的命令,而且这个命令看起来相当地荒谬,傅佥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他必须要亲自去见一下刘胤,要他收回这个错误的命令。真如果按刘胤的这个命令行事的话,蜀军将会是必败之局,傅佥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刘胤为何会犯这样糊涂的错误。
“阿坚,我必须要去见文宣,这个命令关系到汉军的存亡,绝不能鲁莽从事。来人,备马!”
阿坚挡在傅佥的身前,郑重地道:“傅都督,请相信少主!”
傅佥愣住了,阿坚的这句话似乎在提醒他,刘胤以前那些出人意表的行动,阴平道阻击邓艾,穿越雪山草地袭取陇西,孤军深入东渡黄河,这一桩桩一件件,在世俗之人的眼中,皆都是不可想象不可理喻的,那么今天的命令,也绝不是刘胤的率意而为,而是出自他深思熟虑之后的考量,傅佥无法理解,并不代表命令就是错误的。
看来阿坚的提醒是对的,有时候刘胤的举动,绝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理解,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刘胤,全力地去支持他。
“传令下去,立刻转移!”傅佥走到了帐门口,大声地下令道。
命令很快地下达到了各军各营,而且傅佥的军令非常地严苛,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一切必须遵令行事,在指定的时间无法到达指定地点的,一律按军法处治。
诸将虽然是一头雾水,但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无条件地去执行。
一整个夜间,蜀军都在紧张地行军之中,有的地点距离比较近,他们可以很快地抵达,有的地点距离比较远,蜀军几乎要赶一夜的路。
不过所幸这些地点都是比较偏僻的,都不在匈奴人的控制范围,所以蜀军的转移相对来说顺利的多,也没有遭到匈奴人任何的阻击。
蜀军此次的目的地点全部都是山丘和高地,而这些地方相比于平原地带对匈奴人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匈奴人的大军,全部驻扎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平川地带,这样的地形才会有利用匈奴骑兵的发挥。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匈奴人不可能不察觉,为了侦测蜀军的动向,匈奴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就潜伏在蜀军营地的四周,稍有风吹草动,刘宣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接到禀报。
蜀军转移的消息很快地传到刘宣的耳中,这几天仗打得不愠不火,刘宣也一直很好奇,难不成蜀军会酝酿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蜀军夜里的突然行动似乎有些证实了刘宣的猜测,初闻蜀军夜间全体出击,还是吓了刘宣一跳,但各个方面的消息汇总过来,却让刘宣是一头雾水,原来蜀军夜间行动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匈奴大营,而是莫名其妙地将兵力分散到了各个地方。
蜀人这是搞什么鬼?刘宣打了很多年的仗,这回也真是摸不清头脑了,蜀人四散布阵,这完全是大悖军事常识的,刘胤精于用兵之道,按理说根本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刘宣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有将领提出趁蜀军乱作一团,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时,刘宣才猛然地醒悟。
圈套!这绝对是刘胤的一个圈套,故布疑阵,目的就只有一个,想引诱匈奴军出击,再上演一回大陆泽的把戏。
看来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自认为识破刘胤诡计的刘宣下令匈奴军不可轻举妄动,原地待命,以不变应万变。
刘宣在营中下达命令之后,背着手悠然地踱回大帐去了,但他始终也没有抬头去看看天空。
夜,黑沉沉的,连一颗星都看不到。
第905章水淹信都(中)
雨下得特别地的大,暴雨如注,而且持续的时间也特别的长,整个信都一带彻底地沦入了一片汪洋,扶柳匈奴人的营地,也深受水患困扰。
“启禀左贤王,大营被水给淹了。”有兵士急报给了刘宣。
刘宣瞪了他一眼,沉声地道:“慌什么慌,不就是下了一场雨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传我军令,各营坚守营地,不得喧哗,有动摇军心者,斩无赦!”
“诺。”那军士吓得一哆嗦,赶紧领命退了出去。
刘宣斥退军士,不过他也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这么大的雨,确实是平生未所见,至少也是百年难得一遇,刘宣的大帐,是全营寨的最高处,现在水都已经没过了脚踝,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是什么个状况了,水浅之处,大多也有膝盖左右的深度,水深之处,甚至都没到了马肚子上。
怪不得蜀军会连夜转移,原来是他们已经料算到要天降大雨了,现在蜀军已经把所能占的高地全部给占据了,匈奴人迟了一步,现在暴雨连绵,兵不能进,马不能行,再想去抢夺,试比登天。
不过刘宣倒是没有太大的惊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刘宣就不信这个邪,雨下得再大,还能把他们全淹了不成,只要自己坚守阵地,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时候。
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再走也不迟,就算雨下得再大,水涨起来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