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瓜水相比,恒水的水流速度较缓,但河面却要比瓜水宽上两到三倍,恒水的水深状况和瓜水也差不多,不过由于河面较宽,想在恒水找出一条可以横渡的路线,几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晋军即使最普通的士兵,也明白现在军队所处于的困境,如果不能杀出一条血路的话,他们所有的人,都会埋骨在此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死亡的面前,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保留,就算是恒水的水很深很刺骨,那些晋兵也都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几十丈宽的河面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
但他们刚一落水,就遭到了蜀军密集的箭雨招呼,虎骑军装备着的元戎弩箭直就是大发神威,一发十矢,都可以射中九个目标了,几百具元戎弩同时射击,场面极为地壮观。
惨叫声不断地恒水之中发了出来,许多的晋军沉入到了河中,再也没有机会站得起来,整个宽阔的河面上,飘浮着的,全部都是晋军的尸体,河水都被鲜血染成了赤红色。
傅著很是悠闲地呆在北岸上,这次引晋军八万人马入包围圈,傅著是居于首功的,相对于在恒水的北岸阻击,后者这个任务更轻松简单,只要守住恒水大堤,就可以彻底将晋军困死在此处。
做傅著下手的是陇西军的邓忠,相比傅著一脸轻松的样子,邓忠还是稍微有些紧重,他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正在渡河晋军,沉重地达命令,命令陇西军死守北岸,严加防范,阻击一切企图的渡河之敌。
“邓将军,放轻松点吧,晋人现在插翅也难逃了,别看恒水瓜水并非是大江大川,但晋军想越过,却是痴人做梦,看吧,今天的恒水,就是他们葬身之地!”傅著哈哈一笑,劝邓忠道。
邓忠抱之以微笑,没人没理由会相信晋军还有机会,在蜀军严密的防守下,他们根本就是无路可走了。
晋军投入的兵力再多,似乎也满足不了恒水的胃口,吞掉这些晋兵,对于宽阔的河水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浮尸越来越多,几乎要将河道淤塞了,但晋军还没有一个人可以踏上北岸。
第939章等待援兵
到了第三天,不甘心束手就擒的司马骏再次发起了突围之战,不过结局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司马骏这回是撞得灰头土脸,折损了一万多人之后,不得不哀叹突围无望。
更惨的是,晋军所携带的粮草已经吃光了,军无粮必乱,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当晋军断炊的消息传来,全军一片哗然,让本来已经是身陷绝境的晋军雪上加霜。
被围三天以来,晋军将士们最初还是抱着极大的信心来参与到突围之战中,背水一战,众志成城,晋兵们的表现还是相当地出色,士气高昂,信心十足,没有人认为突围会失败。
但三天的突围战打下来,再有信心的人现在都动摇了,士气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寒流席卷而至,晋军的士气也随之跌落到了冰点。
现在司马骏再想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已经是相当地困难了,天气寒冷,口无果腹之粮,身无御寒之衣,饥寒交迫之下,晋军的战力可想而之,更重要的是,上至带兵将领下至普通士卒,都对突围行动彻底地绝望了,许多的士兵竟开起了小差,连夜弃营而逃,投奔蜀军去了。
这一夜正巧是解系在巡营,看到几名晋兵鬼鬼崇崇地溜出了营地,当即上前盘问,那几名士兵支支唔唔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解系便将他们带回营中,交给了司马骏处置。
司马骏是勃然大怒,立刻将这几名士兵推出营门斩首,并将其首级悬挂于营门之上示众,并下令任何胆敢叛逃者,一律斩首示众,绝不轻恕。
但严刑峻法,却未必能挡得住求生的欲望,在明知突围无望极有可能战死沙场的时候,这样的人头示众威言恐吓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反而让那些心怀二志的士兵萌生了逃亡的念头,在司马骏处斩掉逃兵的当天晚上,诸营之中又连续地发生了好几起的士兵逃亡事件。
少数几个运气不佳的士兵被解系给擒住了,营门处又多了几颗悬挂着的人头,但大多数的逃兵还是幸运地逃出了晋军大营,逃到了蜀军的那边。
司马骏暴跳如雷,但却也无济于事,现在他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倒胡狲散,墙倒众人人推了。
那些个零散的逃兵逃亡成功之后,更是助长了晋军的逃亡风气,在接下来的时间,晋军的逃亡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整队整曲的人马弃营而逃,解系是奉命行事,捉回来的逃兵他杀得都手软了,但却也无法禁止住晋兵的逃亡之势。
司马骏脸色苍白,无力地瘫坐了席上,晋军的军心散了,败亡之势已经是无可挽回,司马骏想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突出重围,已经成为了泡影,现在他已经是无力回天,将突围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另外的两路大军身上。
尽管司马骏的军队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现在司马骏就算是想派出一个送集的给文鸯或马隆,都是一种奢望。不过司马骏倒不用太担心文鸯和马隆得不到消息,毕竟司马骏的大军只是轻兵突进,没有带多少粮草,整个八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全部指望周旨的后勤辎重营来支持,按照事先的约定,周旨每隔两天都会向大军运送一批粮草,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周旨一定会在前两天就得到了消息,并派人通知了文鸯和马隆。
而文鸯和马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势必会派兵来救援,谁都可以不救,唯独司马骏不一样,他是当朝皇上的叔父,位高权重的汝阴王,又是统御三军的主帅,讨逆大都督,一旦司马骏有失,文鸯和马隆都是难辞其咎。
现在司马骏两眼一抹黑,被蜀军困在安国,外面的情形完全不知道,现在他除了等待之外,也只能是等待……
┄┄┄┄┄┄┄┄┄┄┄┄┄┄┄┄┄┄┄┄┄┄┄┄┄┄┄┄┄┄┄
“愚蠢之极!”周旨暗暗地嘀咕了一声。
不过周旨可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说这话,只能是暗暗地在心中腹诽,毕竟司马骏的地位摆在那儿,一言不慎,他恐怕就得人头落地。
不过周旨虽然不敢明说,但肚子里却把司马骏给骂烂了,周旨在羊祜都督冀州的时候,那是当值无愧的正印先锋,颇得羊祜的器重,但司马骏一来,却把周旨调去押运粮草,这样的落差,让周旨不禁是心生怨愤。
但权大一级压死人,周旨惹不起司马骏,只能是乖乖地去做押粮官,负责给司马骏的大军提供粮草及后勤物资保障。
司马骏过了漳河之后,进军的速度也是极快的,让司旨明显地有些跟不上节奏,毕竟辎重营全是运输大宗物资的辎重车,行动缓慢,想要追上司马骏的大军很是困难。
不过周旨倒不是太担心,根据约定,周旨必须要隔一日向前线的晋军运送一次粮草,周旨只要按照时间完成任务,就没他什么事。
但这一次还是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周旨的运粮队在通过漳河浮桥的时候,浮桥突然地垮塌,导致运粮队的几十辆粮草掉入了漳河,而且由于浮桥断裂无法通行,周旨的粮队前行受到了耽搁。
抢修浮桥,打捞辎重车,整整地忙乎了一天,总算才将意外给排除了,不过时间上也耽搁了一天。
周旨有些忐忑起来,要知道司马骏本来就和自己不铆,这回运送粮草耽搁,如果司马骏要按军法处置的话,周旨便要倒大霉了。
负责浮桥的偏将何均道:“周将军勿须担心,事出意外,相信汝阴王也不会追责的,在下也可以为周将军证明,耽误粮草运送的,是浮桥出了故障,怨不得将军。”
周旨闻言,点了点头,拱手谢过了何均,立刻是押解着粮草辎重,奔北面而去,误了一日已经是大罪,倘若再耽搁了,那可就是死罪了。
第940章援兵难至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
被围三天以来,晋军将士们最初还是抱着极大的信心来参与到突围之战中,背水一战,众志成城,晋兵们的表现还是相当地出色,士气高昂,信心十足,没有人认为突围会失败。
但三天的突围战打下来,再有信心的人现在都动摇了,士气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寒流席卷而至,晋军的士气也随之跌落到了冰点。
现在司马骏再想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已经是相当地困难了,天气寒冷,口无果腹之粮,身无御寒之衣,饥寒交迫之下,晋军的战力可想而之,更重要的是,上至带兵将领下至普通士卒,都对突围行动彻底地绝望了,许多的士兵竟开起了小差,连夜弃营而逃,投奔蜀军去了。
这一夜正巧是解系在巡营,看到几名晋兵鬼鬼崇崇地溜出了营地,当即上前盘问,那几名士兵支支唔唔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解系便将他们带回营中,交给了司马骏处置。
司马骏是勃然大怒,立刻将这几名士兵推出营门斩首,并将其首级悬挂于营门之上示众,并下令任何胆敢叛逃者,一律斩首示众,绝不轻恕。
但严刑峻法,却未必能挡得住求生的欲望,在明知突围无望极有可能战死沙场的时候,这样的人头示众威言恐吓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反而让那些心怀二志的士兵萌生了逃亡的念头,在司马骏处斩掉逃兵的当天晚上,诸营之中又连续地发生了好几起的士兵逃亡事件。
少数几个运气不佳的士兵被解系给擒住了,营门处又多了几颗悬挂着的人头,但大多数的逃兵还是幸运地逃出了晋军大营,逃到了蜀军的那边。
司马骏暴跳如雷,但却也无济于事,现在他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倒胡狲散,墙倒众人人推了。
那些个零散的逃兵逃亡成功之后,更是助长了晋军的逃亡风气,在接下来的时间,晋军的逃亡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整队整曲的人马弃营而逃,解系是奉命行事,捉回来的逃兵他杀得都手软了,但却也无法禁止住晋兵的逃亡之势。
司马骏脸色苍白,无力地瘫坐了席上,晋军的军心散了,败亡之势已经是无可挽回,司马骏想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突出重围,已经成为了泡影,现在他已经是无力回天,将突围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另外的两路大军身上。
尽管司马骏的军队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现在司马骏就算是想派出一个送集的给文鸯或马隆,都是一种奢望。不过司马骏倒不用太担心文鸯和马隆得不到消息,毕竟司马骏的大军只是轻兵突进,没有带多少粮草,整个八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全部指望周旨的后勤辎重营来支持,按照事先的约定,周旨每隔两天都会向大军运送一批粮草,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周旨一定会在前两天就得到了消息,并派人通知了文鸯和马隆。
而文鸯和马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势必会派兵来救援,谁都可以不救,唯独司马骏不一样,他是当朝皇上的叔父,位高权重的汝阴王,又是统御三军的主帅,讨逆大都督,一旦司马骏有失,文鸯和马隆都是难辞其咎。
现在司马骏两眼一抹黑,被蜀军困在安国,外面的情形完全不知道,现在他除了等待之外,也只能是等待……
┄┄┄┄┄┄┄┄┄┄┄┄┄┄┄┄┄┄┄┄┄┄┄┄┄┄┄┄┄┄┄
“愚蠢之极!”周旨暗暗地嘀咕了一声。
不过周旨可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说这话,只能是暗暗地在心中腹诽,毕竟司马骏的地位摆在那儿,一言不慎,他恐怕就得人头落地。
不过周旨虽然不敢明说,但肚子里却把司马骏给骂烂了,周旨在羊祜都督冀州的时候,那是当值无愧的正印先锋,颇得羊祜的器重,但司马骏一来,却把周旨调去押运粮草,这样的落差,让周旨不禁是心生怨愤。
但权大一级压死人,周旨惹不起司马骏,只能是乖乖地去做押粮官,负责给司马骏的大军提供粮草及后勤物资保障。
司马骏过了漳河之后,进军的速度也是极快的,让司旨明显地有些跟不上节奏,毕竟辎重营全是运输大宗物资的辎重车,行动缓慢,想要追上司马骏的大军很是困难。
不过周旨倒不是太担心,根据约定,周旨必须要隔一日向前线的晋军运送一次粮草,周旨只要按照时间完成任务,就没他什么事。
但这一次还是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周旨的运粮队在通过漳河浮桥的时候,浮桥突然地垮塌,导致运粮队的几十辆粮草掉入了漳河,而且由于浮桥断裂无法通行,周旨的粮队前行受到了耽搁。
抢修浮桥,打捞辎重车,整整地忙乎了一天,总算才将意外给排除了,不过时间上也耽搁了一天。
周旨有些忐忑起来,要知道司马骏本来就和自己不铆,这回运送粮草耽搁,如果司马骏要按军法处置的话,周旨便要倒大霉了。
负责浮桥的偏将何均道:“周将军勿须担心,事出意外,相信汝阴王也不会追责的,在下也可以为周将军证明,耽误粮草运送的,是浮桥出了故障,怨不得将军。”
周旨闻言,点了点头,拱手谢过了何均,立刻是押解着粮草,奔北面而去,误了一日已是大罪,倘若再耽搁了,那可就是死罪了。
第941章双雄战文鸯
文鸯的军队是步骑混杂,而且是步兵居多,所以无当飞军也就没有排出偏厢车阵来,而是以纯粹的步兵战阵迎敌。
无当飞军擅长于山地作战,那就说明无当飞军对寻常的那些步兵战阵是并不熟悉的,对于一支大部分由羌族士兵组成的组成的军队,单兵作战能力是优势于其他军队,个人素质之高,在蜀军之中那是拨尖的,同理,在步兵协同作战阵型阵法方面,自然也稍逊一筹。
文鸯骁果善战,悍勇无双,他所统率的军队无疑也深受其影响,文鸯率军作战,也是勇字当头,他也不并擅长布阵列阵,而且文鸯着急着进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列阵,然后再交战,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快速地突破蜀军的阻截,赶往安国。
所以晋军的进攻完全没有什么阵型可言,好似打野战一般,一窝蜂的便冲了上来,不过那悍猛的气势,倒是比排好阵型按步就班的进攻气势强多了。
张乐一看就乐了,这调调不错,文鸯采用混战的方式,完全正中他的下怀,无当飞军不擅长战阵,混战却是它的强项,张乐精神大震,大叫一声:“来得正好!”拍马绰枪,迎着晋军就冲了上去。
身后的无当飞军更是个个热血沸腾,奋力争先,跟随着张乐冲上去,和晋兵混战在了一处。
张乐是暴喝连连,一人一骑,好似旋风一般,如入无人之境,手中的钢枪如疾风暴雨,挡者必死,张乐杀得性起,冲入了晋军阵中,杀挑带刺,力斩晋军数将于马下。
文鸯见状大怒,天下谁人不知文鸯乃是第一勇将,居然有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是可忍孰不可忍,文鸯当即拍马挺枪,冲了上去,拦在张乐的面前,喝道:“蜀军休得猖狂,文某在此,还不授首纳命。”
张乐呵呵一笑道:“原来你就是文鸯,十五年前或许还算得上一条好汉,不过现在恐怕是过时背气了,司马骏已经为我哥所擒,你不下马受降,还待何时?”
文鸯不禁怒道:“信口开河!汝阴王统率八万大军,皆是吾国精锐,如何又会轻易被尔等所擒,如此妖言惑众,不过是想动摇我军心,今日不斩你于此,文某誓不罢休!看枪!”
一枪疾如闪电,刺向了张乐的胸口。
张乐确实也不太清楚安国那边的战况,刘胤是否擒了司马骏,他当然不知道,不过张乐如此说,就是想要激怒文鸯,这一招果然有效,文鸯看起来是怒不可遏,含愤出手,使得正是夺命杀招。
张乐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就是要激怒文鸯,人在盛怒之下,是很难保持理智的,乱中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至于和文鸯交手,张乐倒是不惧,正如张乐所说的,十五年之前,文鸯或许称得上是英雄,但十五年之后,英雄也会有迟暮之时,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时代,终究是更年轻一辈的舞台。
文鸯的枪,轻灵而快逾闪电,枪法刁钻百变,舞动如灵蛇,而张乐的枪,却是厚重有力,古朴无华,虽然招式简单,却是实用的很,往往势沉力大的一枪,就能迫使文鸯撤枪应对。
两人是旗逢对手,将遇良材,连斗了三四十回合,也未分胜败。
不过场面上看,却是文鸯占据着主动,他的枪法精妙,招招致命,一条长枪在他的手中,使得如八方风雨,直接将张乐罩着了枪雨之中。
张乐却是以不变应万变,见招拆招,虽然看起来险象环生,张乐却是一无惧意。
和文鸯战得正酣之际,斜刺里冲出一骑,一将大喝道:“文鸯休得猖狂,常山赵某来会会你!”一枪如影而至,向文鸯刺来。
文鸯不慌不忙地接架相还,呵呵一笑道:“常山赵子龙是你何人?”
赵卓沉声道:“那是我爷爷!怎么,怕了吗?现在下马早降,还来得及。”
文鸯曾在淮南单骑匹马,魏军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如此卓绝的战绩,也只有赵云在长坂坡的神勇能与之相媲美,世人也有把文鸯称着“小赵云”的,如今这位“小赵云”在战场之上偶遇真赵云的后人,自然比较关注,才会有此一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鸯对于自己屈居于赵云之下颇为不服,不过赵云乃是几十年前的人物,早已作古,文鸯就算是有心与一较长短,也是无法实现,现在能在战场上遭遇赵云的后人,倒是激发起了文鸯年轻之时的那股豪气。
文鸯冷笑道:“赵子龙一世英雄,却生出了赵统赵广两个窝囊废,今天能遇着他的孙子,不会让我失望才是。”
赵卓一听,双目皆赤,其实赵统赵广在蜀军诸将之中,也绝非是无名之辈,也算得上是跤跤者,只是赵云的光辉太耀眼了,人们对他的后人期望值比较高,赵统赵广皆非那种百万军中可以取上将首级的猛将,世人才难免对他们有失偏颇。赵卓的父亲赵统死的比较早,也没有机会在军前效命,至于赵广,战死疆川口,堪称一个壮烈。现在文鸯用窝囊废来侮辱赵卓死去的父亲叔父,怎不令他怒火中烧,欲生啖其肉。
“好贼子,纳命来!”赵卓将全身的力气都贯注到长枪之中,然后一枪爆发出来,直取文鸯的要害。
“还不错!”文鸯轻易地化解了赵卓的攻势,以一敌二,他全然无惧,舞动长枪,与张乐赵卓二人战在一处。
文鸯方才的话确实是激怒了赵卓,赵卓势如疯虎,一枪枪刺了过去,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简直就是同归于尽的拼命打法。
看得张乐直皱眉,方才他试图激怒文鸯,现在反倒被文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法泡制地奉还在了赵卓的身上,让一向沉稳坚定的赵卓乱了方寸,张乐不禁是暗暗心急。
第942章马隆的智谋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成的组成的军队,单兵作战能力是优势于其他军队,个人素质之高,在蜀军之中那是拨尖的,同理,在步兵协同作战阵型阵法方面,自然也稍逊一筹。
文鸯骁果善战,悍勇无双,他所统率的军队无疑也深受其影响,文鸯率军作战,也是勇字当头,他也不并擅长布阵列阵,而且文鸯着急着进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列阵,然后再交战,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快速地突破蜀军的阻截,赶往安国。
所以晋军的进攻完全没有什么阵型可言,好似打野战一般,一窝蜂的便冲了上来,不过那悍猛的气势,倒是比排好阵型按步就班的进攻气势强多了。
张乐一看就乐了,这调调不错,文鸯采用混战的方式,完全正中他的下怀,无当飞军不擅长战阵,混战却是它的强项,张乐精神大震,大叫一声:“来得正好!”拍马绰枪,迎着晋军就冲了上去。
身后的无当飞军更是个个热血沸腾,奋力争先,跟随着张乐冲上去,和晋兵混战在了一处。
张乐是暴喝连连,一人一骑,好似旋风一般,如入无人之境,手中的钢枪如疾风暴雨,挡者必死,张乐杀得性起,冲入了晋军阵中,杀挑带刺,力斩晋军数将于马下。
文鸯见状大怒,天下谁人不知文鸯乃是第一勇将,居然有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是可忍孰不可忍,文鸯当即拍马挺枪,冲了上去,拦在张乐的面前,喝道:“蜀军休得猖狂,文某在此,还不授首纳命。”
张乐呵呵一笑道:“原来你就是文鸯,十五年前或许还算得上一条好汉,不过现在恐怕是过时背气了,司马骏已经为我哥所擒,你不下马受降,还待何时?”
文鸯不禁怒道:“信口开河!汝阴王统率八万大军,皆是吾国精锐,如何又会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