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胤的目光锐利,当即道:“邓将军有话不妨直言。”
邓朴迟疑了一下,道:“依末将之见,如果无法前行的话,倒不如暂且退兵,先回汉嘉,筹措粮草,再行北上。”
邓朴的话音刚落,立刻遭来吐槽无数。
张乐率先发难道:“回头再爬五座雪山?这跟脑子进水有什么区别!千辛万苦地爬过来,然后再折回去,难道我们是吃饱了撑的吗?”
傅佥亦摇头道:“翻越雪山之艰辛诸位都深有体会,彼时士气正旺,一鼓作气尚可为之,如今要走回头路,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雪山凶险莫测,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发生雪崩?这回头路绝不好走。”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不赞成返回。
邓朴也是大窘,低声嚅嚅地道:“末将也仅是建议而已。”
刘胤摆摆手,并没有责怪邓朴的意思,既然是议事,那就要畅所欲言,何况邓朴虽言的也是人之常情,前方路不通,折返回去就行了。但雪山之路不同于寻常之路,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惨重代价才走到这一步,如何能轻易地回头,更何况就算是回头,也须得付出同等的代价甚至是更为惨重的代价才有可能重返汉嘉。
退回汉嘉就代表先前所有的努力化为了无有,更为重要的是,一旦退守汉嘉,很可能偷袭陇西的计划就会为魏国所知,再想出奇不易地攻取陇西就成为了泡影,这对刘胤而言,是不能承受的结果,走到这步田地,刘胤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差点被雪活埋的黄崇此刻也缓了过来,道:“依某之见,退兵乃是下策,我们既然能战胜亘古无人能过的大雪山,区区草地沼泽又有何惧?粮草不济虽然是个难题,但这点困难我们紧紧裤腰带就可以解决,大军能走到这一步已属不易,切不可半废而途功亏一篑。”
刘胤点点头,看来大家的心思和他都想到一块儿了,跨越雪山何其的不易,如果此刻回兵蜀中,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代价,结果却变成了雪山一月游。这不光是原地踏步那么简单,整个兴复汉室的计划都要落空,后退就意味着失败,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蜀汉王朝,再也经历不起这样的失败了。
前途虽然艰险,但前进就有希望,世上没有走不过去的路,也没有过不去的坎,走到这儿,就必须要咬紧牙关,下定决心,万人同心,众志成城,誓死走出草地沼泽。
“今日休整一夜,明日五更,继续前进!”刘胤沉着地下达了命令。
离开了苍茫巍峨的雪山,大军一路向北,逶迤而进。
在到达草地之前,刘胤下令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从之前每天五六十里的增加到了八九十里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蜀军必须每天提前一个时辰起身,日落之后再行宿营,而且刘胤也放弃了深壕高垒的扎营方式,一到宿营地,只是简单地立好帐蓬即可。虽然这是大悖行军常规的,但在这荒蛮苍凉渺无人烟的地方,立坚寨安铁营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刘胤只是多派一些轮哨在周围警戒便是。
这样的宿营方式至少可以节省士兵的体力和行军的时间,把多出来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行军途中。
雪山以北虽然没有什么高山大川,但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荆棘遍野,穿行在这样荒凉之地上,想寻找出一条快捷的路来,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当营担任着先登之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当营的士卒似乎都有着永远也不会衰竭的体力,他们的精力永远都那样的旺盛,在荆棘丛中,为大军开辟出一条可以通行的大道来,连刘胤也禁不住地感叹,无当飞军,果然是名不虚传。
第304章住在草地边缘的人
越往北走,便越发地荒凉起来,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零星的树木和低矮的灌木,深秋季节,半人高的野草变黄枯萎,大地愈发显得苍凉起来。
在这片区域,野兽都很少出没了,原本以为可以猎些虎豹狼虫充当食物的蜀兵很是失望,运气好一点可以猎得些野鸡野兔,就算是有些收获了。但大军行进的速度极快,除了极个别时间短暂停留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急匆匆地赶路,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停下来打猎,更何况三万大军每日的开支用度都是一个惊人的数目,仅凭几只野鸡野兔什么的,连塞牙缝都不够。
其实此次大军北进,一直是贴着蜀国的边界向北而行,翻越雪山之时,与蜀国的汶山郡也相隔不过二三百里,此刻行军北上,距离阴平武都二郡,最多也不过是三四百里的路程,如果此时大军转向东北方向而行,便可以绕过草地,翻越岷山,抵达阴平郡的沓中。
可惜现在汶山和阴平都已经陷落了,在其险要关隘之处,魏军都驻守着人马,想要通过,绝非易事,更何况绕行阴平,势必会打草惊蛇,对奇袭陇西的计划有很大影响,所以刘胤只能是率军向正北而行,穿过茫茫草地。
这几天走的路虽然艰险,但好歹它也坚实的路面,有无当营在前面开路,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保持的不错,九天的时间,赶了七百多里的路,慢慢地接近了草地的边缘。
松潘大草地处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缓冲地带,为西倾山、岷山、巴颜喀拉山之间的山原,纵横三百多公里,海拔3500米以上,河道迂回摆荡,水流滞缓,叉河、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络而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气候变换无常,就算是在一千八百年以后,这里都是人迹罕至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禁区。
刘胤在后世走过的的草地已经是修通了公路,虽然徒步而行,但却是沿着公路而走,根本就没有感受到生死的威胁,更何况一千八百年后和现在草地的状况,有着天壤之别,刘胤清楚地感觉到,现在的草地面积,要比后世的范围更广,想要走出草地,对蜀军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大军在草地的边缘地带扎营安寨,为最后的冲刺做着准备。
粮食全部分发到了个人的手中,所有该丢弃的物资都统统地丢弃了,现在的蜀军,必须要轻装上阵,踏上这片生命的禁区。
乘着这个时候,刘胤和张乐赵卓亲自前往草地去查看。
远远地望去,但见前方水道迂回,河网密布,除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灰黄色低矮的草甸之外,看不到任何的树木,鸟兽绝迹,荒无人烟,整个的草地笼罩在苍茫的白雾当中,一片死寂。
“哇靠,”张乐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大哥,这前面有路吗?我怎么光看到大片的沼泽地,连半条路都找不出来。”
刘胤目光凝重地道:“草地既是有路,也是无路,只有从这儿杀出一条血路,才可能抵达陇西。”
张乐正想说些什么,忽然他注意地了左侧很远的地方升起一阵炊烟——没错,就是炊烟,虽然草地周围雾气腾腾,但炊烟和雾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雾气是白茫茫的,炊烟则是淡黑色的,特别的醒目,张乐惊讶地道:“唷,这儿居然有人,大哥,我们过去瞧瞧如何?”
刘胤也看见了那道炊烟,不禁是大感好奇,按理说越过雪山之后,一路行来,几乎没有看到半点人烟,没有想到来到了生命禁区的草地边缘,居然看到有人在此居住,实在是大大出乎了刘胤的意料。
为了探个究竟,刘胤等人策马向西,奔着炊烟升起的方向就赶了过去。
很快地几间草屋就映入了眼帘,虽然简陋,但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人造的房舍,毫无疑问这里面居往的定然是人,不过刘胤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的有这样的胆量,敢生存在草地的边缘。
急骤的马蹄声显然也惊动了草屋内居住的人,未等刘胤等人接近,他们已经是出了草屋,驻足观看,看其衣着装束,正是羌人无疑,突然地来了这么多骑马佩刀之人,这些羌人很是惊慌。
刘胤跳下马,含笑地道:“老乡勿惊,我们乃是大汉天子的军队,为了讨伐逆魏,途经贵地,多有打扰,还请多多包涵。”
那些羌人根本就听不懂刘胤的话,露出怪异的神色。
还好阿坚懂得羌语,上前和那些羌民交流,将刘胤的话翻译成羌语,转述了一下。
为首的一个羌人将信将疑,又与阿坚说了半天,阿坚向刘胤禀报道:“他极是怀疑少主的话,因为从来就没有军队来到这里过。”
刘胤饶有兴致地问道:“这里既无人烟,那你们是从何而来?”
羌人解释称,他的祖辈们一直生活在雍州陇西郡和凉州西平郡一带,后来受官府的压迫和别的部族的欺凌,他们所在的部族才被迫南迁,从陇西迁移到草地南方。对于刘胤提出的问题为何他们会居住在草地的边缘,而没有选择向南的地方,羌人答曰,临近草地虽然条件艰苦些,但这里绝少虎狼等猛兽,越往南走,猛兽出现的概率便越高,所以他们还是居住在这儿比较安心。
苛政猛如虎,这些羌民之所以居住在草地之侧,显然是因为受到魏国陇西地方官吏的欺凌而被迫搬迁的,他们宁可生活荒无人烟的草地附近,也不愿意生活在陇西、西平等地,显然魏国的暴政比狼虎再可怕。
不过知他们是从陇西郡迁来的,刘胤不禁露出满脸的喜色,他们既然能从陇西跨越草地来到这儿,那就证明他们经越过草地,刘胤的大军正缺向导,能遇到有横穿过草地有经验的人,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第305章向导
不过听说刘胤要想穿过草地到陇西去,那羌人面露出惊骇之色,连声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去不得!去不得!”
刘胤微笑着道:“为什么去不得,你们不就是从陇西那边迁移过来的吗?”
那羌人用羌语告诉刘胤,他叫桑达,他们原本是居住在陇西郡洮水河畔的钟提,魏人挑动羌人之间的内斗,他们的部族在内斗之中失败,被驱逐出了钟提,为了避免灭族之祸,他们首领被迫率全族男女老幼越过草地,向南迁徙。那可怕的草地沼泽,吞掉了他们部族近九成的人命,就连部落酋长也死在泥沼之中,当初他们部族从陇西出发,尚有三百多人,越过草地之后,只有三四十人幸存了下来。桑达说,这草地就是吃人不吐骨头恶魔,人一旦陷到泥坑之中,就会被恶魔吞掉,这草地是万万也不能过去的。
刘胤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桑达是被过草地时的惨状给吓坏了,一提起过草地,脸就变得煞白。不过刘胤倒是认为,不管他害怕与否,他总是活着越过草地的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你告诉他我想请他做向导,需要多少钱只管开价就是。”刘胤对阿坚道。
阿坚用羌语转述了一遍,那桑达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示意给多少钱也不干。
张乐火了,刷地拨出刀来,架到了他的脖子,威胁道:“他娘的,敬酒不吃吃罚酒,让你当向导是看得起你,在老子面前摆谱,信不信我一刀剁了你。”
桑达虽然听不懂张乐的话,但张乐凶神恶煞一般的模样着实把他吓坏了,跪倒在地上,不住地叩头讨饶。
刘胤瞪了一眼张乐,现在是有求于人,张乐也居然如此盛气凌人,就算是强迫他来当向导,谁又敢保证万一他起了歹心,将几万大军引入歧途,那岂不要坏事。
刘胤喝退张乐,亲手将桑达给搀扶了起来,道:“老乡勿怕,我这位兄弟的脾气是火爆了一些,但绝无恶意。某乃大汉镇北将军是也,此次统率大军征伐曹魏,途经草地,绝无后退之理,老乡曾走过草地,这方面的经验肯定要异于常人,某诚意聘请老乡来当向导,有何条件你只管提便是。”
阿坚将刘胤的话翻译给了桑达,时又指了指不远处的军营,等于是让确认了一下刘胤的身份。
桑达只是一个卑微的羌族汉子,在陇西之时,他们经常要受到魏人官府的欺凌和杀戮,让他天生就对汉人的高官酷吏很是畏惧,刚才张乐持刀要挟他之时,让他仿佛又回到了陇西之时,吓得他战战兢兢,不过还好刘胤的态度温和,和霭可亲,倒是让他宽慰不少,不过听那个可以讲羌语的同胞说这个态度亲善的可是大汉的一个大官,他也瞧见了那边蜀军的营地,气势森然,畏惧之心也加重了几分。
刘胤和张乐的恩威并施显然已经起了作用,桑达也没有胆量再来拒绝,只得答允了刘胤的请求,不过他倒是有一个附加的条件,那就是向刘胤张口索要了十把钢弦弩和一百支弩箭。
这个举动让刘胤好奇怪,桑达不要金钱也不要粮食,偏偏索要弓弩,这弓弩大军里多的是,只要不是诸葛连弩,再多个几十把刘胤倒也不会心疼,只是他很好奇这桑达要拿这么多弓弩干什么?
桑达知道今天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很可能会给自己和族人带来灭顶之灾,虽然草地真的很可怕,真要是再折返回去,估计也是九死一生,自己死了不打紧,他们的部落现在只剩下了三四十人,必须要保全下来才是。
迁徙到草地的南面,桑达及族人才体会到了这里生活的严酷,草地附近荒凉偏僻,鸟兽罕至,除了一些野菜之外,他们几乎找不到可以生存的东西。再向南迁移的话,就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充斥着无数的狼虫虎豹,他们族人只有简陋的自制的一些弓箭和刀,想要对付这些大的猛兽很困难。桑达是见识过汉人的弓弩的,用那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来对付猛兽,再合适不过了,此刻他提出这个要求,就是想用自己的一命来换十弩。
有了这些弓弩,他们就不必再惧怕些那些狼虫虎豹了,可以更大范围地去捕猎,获取食物,也可以离开草地的边缘,寻找更为理想的住宿点。
从这一点上来讲,桑达感觉到自己就算是付出了生命也再所不惜,他看着刘胤,生怕刘胤不答应。
刘胤笑了笑,也很快明白桑达的意思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鱼好比是金钱粮食,而弓弩则中以理解成为一种渔具,看来这个桑达倒是精明的很。
刘胤当即同意了这笔交易,承诺给羌人十把弓弩并多给他们一百支弩箭,虽然这些弩箭可以反复地利用,但损坏却是常事,一旦没有了弩箭,这些弩便全部成了废品。所以刘胤很是大度地多给了他们一百支弩箭,让桑达好生地感动。
和可以穿过草地和向导,这十把弓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而桑达也没有辜负刘胤的期望,还未过草地,就给刘胤提供了几条极为有价值的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多备木棍和木板,木棍是来在草地之中探路用的,而木板的作用就更大了,一方面一些轻薄的木板可以让士卒绑在脚面下,相当于滑雪板一样,可以踩着水草前进,不致于掉到泥坑之中,其二是穿过草地需要的时间很长,不可避免地要在草地中宿营,能找到比较高和干燥的高地机会渺茫,大多数的时间,只能是在草地上留宿,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不留神就会被草地吞没,而长长的木板并排铺下,士卒们就可以坐到木板上,避免意外的发生。
刘胤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周围伐树制作木板,不过草地附近已经没有多少高大的乔木了,在草地间休整的这一日,也只搞到了一部分的木板,为了应对严峻的粮荒,经过短暂的休整,蜀军各营人马,全数踏入了茫茫的草地之中。
第306章过草地(一)
不亲身踏足草地,是永远也无法体会草地的险恶,对于刚刚翻越五座大雪山的蜀军将士们而言,眼前的一片无垠无际的大草地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比过了雪山的这一段荆棘密布的路还要平坦许多。
但方甫踏入草地,蜀兵就明白了其中的厉害,这草地和雪山相比,其险恶程度似乎还更胜一筹,雪山之路不好走,但好歹它也是有路的,这苍茫的草地沼泽,根本就是无路可寻。
草地之中,只是长着一些低矮的杂草,远远看去,一片灰黄之色,似乎水草很密,进入草地之后才发现,这里的草长得很稀疏,东一丛,西一丛,构成一个个的草甸,而草甸之间,却是黑乎乎散发着一股恶臭的黑色淤泥。
进入草地之前,各营已经接到了来自上面的指示,在草地行军,必须要踩着草甸子走,绝不能擅自在草地上乱走乱行,许多相隔较远的草甸子,必须要跳过去才行。
虽然说军令如山,绝大多数的将士还是能按照上峰的命令来执行,沿着前面踩出来的足迹顺着草甸行军,但总有个别心存侥幸的士兵为了贪图少走几步路而绕行的没有草丛的泥塘之中。
沼泽的可怕就在于它的吞噬能力,那怕你是再身强力壮的勇士,一旦陷入泥潭之后浑身再大的力气也使不上,而且越挣扎下觉的越快。一名虎步营的士兵就陷到了泥沼之中,很快淤泥就没到了他的膝盖部位,他挣扎着想要跳出去,但无疑这是一种徒劳,眨眼工夫就没到了腰身。另一名士兵伸手去拉他,但很不幸地他也陷入了淤泥之中,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两条鲜活的生命就被草地沼泽吞噬的一干二净,甚至在他们死去的地方,看不到一丝的痕迹。
远远看着两人被泥沼吞没,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太可怕,不过是转眼的工夫,两个人就消失了。
有了前车之鉴,接下来的行军自然是变得小心翼翼,但可怕的草地并没有因为蜀兵的小心就变得安分,它总是在出人意料的时候扮演着食人兽的角色,草甸子上既湿且滑,许多的士卒稍微一个不留神,脚下一滑,就掉出了草甸的范围,被死神拖进了沉不见底的泥潭之中。
这几乎是最困难的行军,脚下湿滑难行,道路迂回曲折,为了寻找安全的路径,先头部队必须要做出多种尝试,在草地上斗折蛇形,沿着草甸走出一条条诡异的路线来。
桑达进入草地之后,不光是充当着引路的向导,而且成为了草地生存自救的专家教授。为了更直观地让蜀军士兵学会草地的生存技能,桑达故意地踏入一块足可以没过人顶的泥沼,亲身示范脱困技巧。
桑达告诫士兵,陷入泥沼之中首先不能慌,更不能乱动,要保持足够的镇定,一旦发现没过了脚踝,要立刻伏倒在地,将整个身体全部爬在泥潭中,慢慢地在泥浆中打滚,尽可能地滚到有草丛的地方。
如果下沉的过快,没过了臀部,则打滚的方式就无效了,这个时候,就必须地利用手中的一切工具,木棍或长的兵器横置在泥潭之中,与身体呈九十度的角度,尽量地延缓下沉的速度。这个时候,已经是很难自救了,必须要借助袍泽的力量。但切忌不可直接用手去拉,因为泥沼的周围也是相当的不稳定,正常行走时可能陷不下去,但一旦发力,救人的人也会陷入其中不可自拨。
想要救助陷下去的同伴,必须要借助于绳索之类的东西,将绳索系在被困者腰间,合两三个人之力将被困者拉出来,而救援者亦不可采用直立站位,须得确定脚下有草丛比较坚实,然后匍匐于草甸之上,才可以用力地拉扯。
而被困者一旦没到胸口位置,这个时候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周围的人默哀即可,千万不要再试图去救了,否则非但不能挽回被困者的生命,也使救援者身陷险境。
张乐瞧着从泥浆之中爬出来的桑达,除了一对眼睛之外,整个人都同泥雕一般了,不禁是哈哈大笑道:“看来草地也不过如此嘛,只要掌握点技巧,过草地也不会太难。”
桑达看了张乐一眼,在阿坚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便径直离开换衣服去了。
张乐莫名其妙,便问阿坚道:“他说什么?”
阿坚没有隐瞒,道:“桑达说了,草地的险恶可远远不止这些。”
张乐愣了一下,道:“远远不止?除了泥沼之外,草地还有啥可怕之处?”
刘胤上前拍了拍了他的肩头,道:“桑达既然能活着走出草地,肯定有着丰富的经验,至少也经历过无数的死亡危险,在这草地之中,人家可是老师和前辈,乐弟你得虚心学习才是。”
张乐嘟囔了一句,道:“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刘胤无奈地一笑,张乐的性格他是很清楚的,纯粹是属驴的,你还真没办法和一头倔驴还争个长短。
草地之中,长年累月雾气弥漫阴云沉沉,几乎看不到太阳,不过刘胤手头有指北针,倒也不怕迷失方向。指南针是中国石代的四大发明,也并非是刘胤所创,不过司南太过精密,携带不便,刘胤只是简单地找来几根磁针,磨成细细的长条,使用时放置在水中,等水平之后,所指的方向便是南北方了。刘胤将指北针配发到各个部队,以防他们会迷路,只要指北针在手,就无论如何也能辨别出陇西的位置。
看着天色暗了下来,刘胤轻轻地叹息一声,草地行军果然是艰难至极,整个蜀军的行军速度迟滞了下来,第一天入草地,连二十里路都没有走完,看来接下来的行程,对蜀军而言,都有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纵横三百多公里的草地合七百余汉里,如果按这个速度前进,蜀兵就变得很危险了。
第307章过草地(二)
就算是再急,草地之中也是不可能夜间行军的,在黑暗之中,草地就如同是一个洪荒怪兽,张着血盆大口,等待吞噬着一切进入它领地的生物。
所以在黑暗到来之前,各营人马必须就近找好宿营地。
在草地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