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峥说一大通话,只觉得神清气爽,多日以来压抑在胸口的大石头不见了踪影,举起酒杯,邀请文彦博共饮。

文彦博的面孔抽搐着道:“文信侯为何要对老夫说起这些?”

云峥笑道:“这块大石头我从进入广南就开始背负,背到现在实在是背不动了,幸好您来了,在下可以将这块大石头送给您,从今往后,我就不考虑这些事情了,该是您考虑的问题,至于您是不是打算将这些事情放到朝堂上商议一下,和我无关,东京繁华,拙荆马上就要携带幼女进京,我如今已经封侯,该有的都有,也为大宋放马血战过,就算是醉生梦死也是应该的,无人能说出个不字来。”

文彦博艰难的将杯中酒一口吞下黑着脸对云峥说:“老包说你刁滑无比,老夫还以为他言过其实了,谁料想,你比老包说的还要恶劣。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文贵武贱这种风气可不是我等文臣确定的,自从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之后就已经定下了这个调子,宣武门外的铁券尚在,你要老夫与天下为敌?”

“简单,您和平章事说说,谁反对您就派他去领兵,然后我扮作强盗和他作战,估计来上两三次,就没人反对了,毕竟能够像广南安抚使余靖那样的慷慨之士太少了,也让他们尝尝“十万铁甲皆束手,更无一个是男儿”的滋味。”

文彦博呲着牙道:“这首诗有问题,以后不要念了。”

云峥笑着点头,又喝了一杯酒之后问文彦博:“武胜军你要不要?要的话拿走,我就带走甲子营,他们准备和我一起去东京享福。

按照大宋军律,一旦天使到来,将主自动卸甲,您算是天使吧?将主带走亲兵这也是大宋的惯例,兵符印信我已经准备好了,您尽管接手,我打算骑着大象立刻回京,当然还有一点点的私囊,您就当没看见,反正没有犯忌讳的东西。”

“你舍得?”文彦博再一次眯缝着眼睛盯着云峥看,没有半点推让的意思。

“这就是了,你确实带着这样的诏书来的,三司使,把诏书给我,我这就擂鼓聚将接旨,武胜军于我来说,也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如今能卸下来,我求之不得。”

云峥伸出手问他要诏书,一旦接受了诏书,云峥打算立刻就走,一刻都不停留。

文彦博轻轻地啜着杯中酒瞅着云峥道:“诏书有,却在大内,不在我手上,你想要诏书,就等老夫谈判完毕之后,我们一起回京你问陛下要吧!”

ps:第二章

第十四章大家长分赃

和文彦博谈话是愉快的,既然没有直接的冲突,谁也不愿意得罪云峥这个依靠大功走到勋贵群中的人,既然已经封了开国侯,云峥和大宋的命运就是一体的,适当的表示一下自己忧国忧民之情表示自己不是尸位素餐之辈就足够了,没必要因为国家的事情,闹得个人之间有什么矛盾,云峥就是这么想的,只有蠢货才会为了赵祯去得罪天下人,忠臣这种事大宋人能干的出来,放在云峥身上那是万万行不通的。

抬棺死谏之类的事情云峥不会做,哪怕今天你不谏言皇朝明天完蛋云峥也不会去冒头,当然,这是在老百姓不受损伤的情形下。

人总是要站队的,云峥以为享福的时候和皇帝站在一起没问题,倒霉的时候就算了,带着自己在乎的人能跑多远跑多远,从黑夜里看光明,从荆棘丛里趟路这种伟大的事情应该是庞籍,韩琦,文彦博,富弼,老包,张方平,欧阳修,司马光这些人的事情,璀璨的星空下,大宋人才何其多,只要不被偏见蒙蔽了眼睛,这些人干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

富贵事站在皇家一边,生死事站在老百姓一边,这样简直太稳妥了,老百姓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富贵生活,皇帝可以,同样的,皇帝给不了自己绝对的安全,而甲子营的那些老百姓可以,只要把富贵和生死分开来看,这件千古难题就非常的容易解决,前提就是你需要装疯卖傻。安享富贵就能活的比王八还长。

天明之后,听野叟说交趾现在很乱,大城王和少城王之所以敢叛乱,是因为接受了蒲甘国阿努律陀国王的支持,所以李日尊如今正在和自己的两个弟弟打仗,听说打的很艰苦,按照野叟的说法,这场仗没有个十几年是分不出胜负的。

李日尊既然忙着和弟弟打仗,那就没工夫理会大宋,现在轮到他担心自己两个弟弟和大宋联合起来和自己作对。云峥相信。自己这次的南征给了李日尊最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该是文彦博这种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这种人虽然打起仗来一塌糊涂。但是论到谈判。一百个云峥都不是文彦博的对手。估计这一次李日尊不可能讨到什么好处,只要看看文彦博派了一位礼部郎中去和李日尊谈判就能看出端倪。

最近的敌人都在千里之外,广源州的边境上只有几百人守卫。他们起的作用其实就是哨探的作用,不仅如此,李日尊将东面的军队全面收缩,凉山玉龙关仅剩的六千军队是交趾国在东方的全部防卫力量,如今,交趾国没人再关心以前的国王李德政了,因为新皇帝李日尊早就说过他父亲死了,胆敢怀疑这句话的人也都被他杀死了,百姓其实是健忘的,一个死人确实没必要再记挂在心上。

李德政在得知自己已经被宣布死亡之后沉默了足足三天,等云峥再见到李德政的时候,他却自称为黄德政。

云峥很恼火,文彦博却一点都不生气,从那一天起就称呼李德政为黄先生。

“云侯,你就算不理解一个皇帝的心思,你总要理解一个大家长的心思,你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大家长,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会理解李德政的一片苦心。

这个时候如果他自己承认是李德政会对自己的儿子李日尊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咱们也会把他的身份利用到极致,交趾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李日尊的无情虽然让人愤怒,但是在李德政看来这样做是没错的,当然这需要割舍掉父子之情。

李德政当了多年的皇帝,他自然会理解儿子的做法,他如今能做的就是隐姓埋名,永远不出现在交趾人的面前。”

文彦博很健谈,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剖析的底掉,云峥很同意文彦博的看法,既然他都不在乎李德政的改变,自己没有任何必要多管闲事,自从文彦博到来之后李德政的监押权就到了他的手里,对这种跟常态性质的处理方法,云峥没有反对。

交趾人不敢来广源州了,武胜军留在这里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将士们出征时日已久现在也该歇歇了,趁着这个机会,云峥打算将赏赐颁发下去,颁发完赏赐之后自己就不欠这些将士的了,当初出征的时候自己承诺过,每个人至少会有十贯钱的收益,这些将士为了十贯钱的赏赐确实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极致,早点把钱发下去他们也好早点安心,也早点为自己作打算。

云峥已经告诉余靖,如果想重建广南军队,拉拢一些武胜军军卒是最好的办法,这些人虽然距离云峥心目中的精兵相差甚远,但是在广南他们绝对能算得上精锐。

有家口的自然不愿意远离蜀中,或者环州,但是那些光杆士兵听说对余靖开出来的条件很动心,广南的军官被狄青砍了一大批,这次溃逃之后,余靖也不再对剩余的人留情,凡是在自己权限之内的官职,他通通的许诺给了武胜军军卒,至于原先的那批军官,被余靖给赶走了,请他们速速离开广南,如果想要官职,就去找兵部去要。

老头子这回谁的面子都不给,甚至包括皇帝,那些人中间还有一些世家子弟和皇族远亲,不管是谁被自己的部下抛弃在战场上,都不会容忍那些抛弃自己的人,这样的状况之下,估计也没有会厚着脸皮再来求情,只有有人求情,就说明这个人打算把余靖往死里逼。

老头子像模像样的在乌巢举办了一次小型的摸底考试,对象就是武胜军中那十二个军侯,阅卷的时候,他不但亲自操刀,还邀请文彦博参与其中,有他们俩人坐镇,这场科考的层次和东京大比的区别就不大了。

其中有三人被余靖和文彦博一致裁定不合格,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参加大比也会被黜落,等不到那三个家伙开始伤心,余靖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接踵而至。

邕州的宅子,六品的武官,还有丰厚的承诺,都一一摆在他们的面前,如果不是因为余靖和文彦博尚有文人的傲骨,美女这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礼物也会出现在他们在邕州的大宅子里。

云峥不在乎,自己一路远行,一定会有很多人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如今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退路也不错,至少在广南,他们将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文彦博一直在冷眼旁观余靖的挖墙脚行动,他不在乎余靖能挖走几个人,他只想看看云峥的反应,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在乎武胜军。为此,他不惜替余靖背书,确定只要去广南的军侯都会在原先的职位上官升三级,他只要回到东京,就会立刻亲自帮着留在广南的军官办理官凭以及封诰的事情。

厢军的去留大部分都是将主一言而决,他们和禁军不同,在管理体系上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只要从厢军去另外一支厢军那里,手续简单的令人发指。

于是,云峥在擂鼓聚将准备开始全军大分赃的时候,军帐里的军官少了三个人,云峥很奇怪彭九的反应,这家伙才是余靖强力拉拢的对象,想不到这家伙竟然第一个回绝了余靖的拉拢,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留。

武胜军发钱是有规章的,军法官笑林将功劳簿分发给了那些商贾,商贾们连夜按照武胜军的规矩开始计算赏赐,武胜军军卒见商贾们的帐房里灯火通明的就知道这些人在计算自己应该得到多少钱粮,其实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赏赐,自从进了武胜军开始参加剿匪,那些简单的计算方式他们很清楚,就算有一些愚笨些的,也自然会有同伴帮他计算的清清楚楚的。

文彦博皱着眉头站在大场子里,瞅着红榜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好几次想去质问云峥,一个军卒怎么可能会得到八十三贯五百六十文这么夸张的数字。

还以为红榜公布出来武胜军中会一片欢腾,谁知道那些人只是瞅了一眼红榜,拿写在手上的数字对照一下红榜的数字,见两行字没什么区别,就该干什么去干什么了,多余的反应都没有。

二十万四万六千八百余贯钱的总额让文彦博的心中流血不止,如果把这些钱堆起来,那是一座快两百万斤重的铜山!大宋每年新铸造的铜钱不过三十三万贯……

“出钱的是商贾?”文彦博听到仆役听来的消息后,吃惊的合不拢嘴巴,云峥是如何让这些满身铜臭的商贾心甘情愿掏这笔钱的?

白日里他看到了,那些掏钱的商贾没有半点的不愿意,和军卒们互相拱着手不断地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笑的就像是一尊弥勒佛。

坐不住的文彦博似乎没看见铜山的存在,赶紧走出去来到商贾发钱的地方仔细观察,他不相信云峥会用金子或者银子来付账。

发钱的地方很平静,军卒们一个个笑嘻嘻的,从脖子上取下自己的军牌递给账房,账房查验了军牌之后,就会有七八张不同面额的交子装在一个草绿色的锦囊里递出来,军卒检查了交子之后就高高兴兴的挂号军牌,藏好锦囊去找同乡饮酒……

ps:第一章

第十五章武胜军的军费由来

“原来是交子啊!”

文彦博小声的嘀咕一句。

苏洵见文彦博在人群外面站了好久,连忙起身走过来笑道:“三司使有何疑问之处,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十四万贯这样的巨资那些商贾真的能够掏出来?”

既然已经担任了三司使,文彦博对大宋财政和天下库藏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笔钱几乎比得上蜀中半年的财赋了,这包括了盐铁税,酒税,茶马税,农税,商税的总和绝对不可能是十一家商贾能够承担的起的。

苏洵笑而不答,邀请文彦博去自己的帐篷叙话。

仆人给上了一壶茶,就躬身退了下去,苏洵亲自给文彦博斟满茶水这才说:“十一家商贾,其实就是十一个集团,蜀中商贾不下六千家,基本上都在这十一个集团之中,二十四万贯分散到六千余家商贾身上,每家不过四十贯钱,这样解说过后,三司使还以为二十四万贯钱财很多吗?

您也不要以为这些商贾真的已经联合在了一起,他们只是联合一次而已,就是为了这次南征他们才捐弃前嫌走到一起来的。

他们按照股份缴纳的钱财,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些钱其实就是进货的款项,您也看到了军营中络绎不绝的驮队了,商贾们将货物日夜不停地运往柳州水路,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到现在不过运走了三成而已。

早在出兵之前将主就和商家有一个合约。那就是一旦攻取升龙城,交趾的国库,皇家宝库,以及官库里的东西归武胜军,因为大宋需要这些红利。

而其余的财货,武胜军不管,也不拿,是那些商贾们自己带着人从升龙城辛辛苦苦搬回来的货物,所以武胜军也不得触碰,事到如今。这个合约已经圆满完成。到了商贾们开始为这次进货行为付款的时候了。”

文彦博端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啜了一口香茶称赞一声道:“本官听说广南如今遍植茉莉,就与这杯中茶有关?”

苏洵笑道:“正是如此。都是那些商贾在等待出兵的日子里闲来无事发现广南最适合种植茉莉。所以才有了这个提议。广南安抚使也大力的推荐,商贾和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已经签订了收购茉莉花的合约,并且还先行支付了一部分钱粮。”

“据本官所知他们大部分都是空手而来。何来如许多的钱粮?”

“商贾在武胜军出川的时候已经垫付了大量的钱粮,三司使难道以为没有商贾我武胜军也能自己迅速的出川,并且装备的如此完整?如果是这样,您就高看武胜军了,我们一样需要钱粮的支持,如果没有钱粮,武胜军现在能不能出川都说不好,朝廷给厢军的粮饷您是知道的,不需要下官多说吧?

既然武胜军使用了商贾的钱粮,当然需要按照市价赔偿,来源就是武胜军从侬智高身上得来的缴获,这一点下官身为参军无需向任何人隐瞒。”

文彦博听玩苏洵的解说之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六千家商贾!这些人一旦聚合到了一起就能支撑起一次大军南征,而且还准备的如此的充分,武胜军中的装备和衣食,连东京的禁军都远远比不上,只是,军国大事风波险恶,这些商贾凭什么相信云峥一定能完成偷袭升龙府的壮举,凭什么会定下一场二三十万贯的赌注?

苏洵低着头没看文彦博脸上的神色变化低声说:“武胜军给蜀中商贾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如今大宋疲敝,生意难做,如果没有一场大变革,很难有一夜暴富的机会。

而武胜军就给商贾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武胜军的前身甲子营只要出征就会斩获无数,后来的武胜军能凭借一己之力将蜀中所有的匪患全部平定,将主又是一个传奇人物,见过大世面,能从西夏人的魔掌中安然无恙的回来,并且把那个国家搅得周天寒彻。

这样一个人,统带一支像武胜军这样的军队干出什么事都不奇怪,您或许不知,武胜军在蜀中百姓中口碑非常好,所以商家既然找不到好生意可做,不妨掏出一部分钱财来做一次冒险,结果证明,他们的冒险是非常成功的。

升龙城的富庶名扬南方大陆,如今几乎被那些商贾给搬空了,您可以猜想一下他们的收入会有多少,事实上这一次得利的其实是商贾,他们获得的利益,不少于武胜军劫掠回来的交趾皇宫库藏。”

“此事为何不早早上报户部?如果……”

文彦博本来想说如果户部做这样的一次投资,此时大宋的财政危机已经解除了,说了一半他就意识到大宋户部根本就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投资。

怅然若失的文彦博已经无心再听苏洵给他讲述武胜军分钱的规矩了,厢军将主的自主权利很大,他不能对此指手画脚。

走出苏洵的军帐之后他看着夕阳下的武胜军军卒,发现这些人极其的陌生,这里的世界和他认知的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

别的军卒领到钱之后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了,那些瘸着腿,或者浑身依旧裹着白纱的伤兵们也没有露出自己见惯了的那种绝望,而是三三两两的说着笑话,独眼龙调笑着瘸子,一只胳膊的笑着骂只剩下一条腿的,看样子他们并不为自己未来的生计发愁,在大宋,有钱就是大爷,现在,那些伤兵都是财主,一个手里有着五六十贯钱的富户买一个小户人家的小子,闺女来伺候自己算不得什么事,人牙子手里好一些的仆役,一个十贯钱都不到……

军营里还有一处堆满瓷罐子的地方,是云峥最常去的地方,今天大家都在领钱,云峥自己再一次来到了这个满是战死将士骨灰的地方骂骂咧咧的。

“都是一群混蛋,早就告诉你们平时多流汗,打仗的时候才会少流血,现在完蛋了吧?别人都在高高兴兴的拿钱,你们却冷冰冰的躺在这里,很好玩啊?

明知道老子最怕告诉你们父母妻儿你们战死的消息,这下好,老子要写将近三千封阵亡文书,死一个人十四贯钱,一百二十斤,这是老子在花钱买你们的肉,他娘的,比猪肉贵多了。”

云峥盘腿坐在地上,发愁的看着面前近三千个瓷罐子眼睛有些湿润,不管和这些军卒有没有感情,这也人也是在自己的命令下前赴后继的顶上战场的。

“都不听话啊,如果你们把武技练得再高明一点,把军阵配合练得再熟练一点,无论如何也不会丢掉性命啊,说实话,老子在梦里无数次的想过一种可能,那就是把你们全部带战场,再全部安全的带回家,哪怕多付出些钱粮,我也愿意啊。

狗日的,你们迟早会成为我的心魔,我不在乎很多事,却不能不在乎你们,如果你们活着,过一阵子我就会忘记你们,我是一个忘性很重的人,记不住那么多无所谓的人,现在你们死了,却定格在我的脑子里了,赶都赶不走。

死了就算了,你们的钱粮我会交到你们父母妻儿手里,一个子都不会少,如果是光棍,那就便宜我了,逢年过节我会给你们烧纸,如果在阴曹地府没了血食记得托梦给我,我给你们烧,文信侯府的血食啊,便宜你们了……”

笑林瘸着一条腿走过来,陪着云峥坐在地上,喝了一口葫芦里的酒,就把葫芦塞给了云峥,云峥嫌弃的拿袖子蹭蹭葫芦口子,猛猛的灌了一大口。

笑林对云峥爱干净的臭毛病早就忍了好久,劈手夺过酒葫芦盖上塞子不打算再给云峥喝了。

“你打算怎么办?还要当道士?你已经有闺女了,能不能好好地过日子啊,你们两口子一个是道士,一个是老鸨子,都不算什么好人,以后不要登我文信侯府,被人看见了丢人啊!”

笑林无所谓的躺在地上将手放在后脑勺上当枕头,瞅着漫天的云霞笑道:“难道我还俗了,花娘不当老鸨子了,就能登你侯府的大门了?”

“这是自然,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穷小子了,而是官居三品的侯爷了,我的朋友当然要与时俱进才成,话说按照你这次的功绩,以及你和皇帝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弄个子爵或者伯爵不成问题吧?

我打算回去之后就努力生孩子,生个儿子把你闺女娶过来,侯爷的儿子起码要娶一个伯爵家的千金才成,这就叫做门当户对,如果是野道士和老鸨子的女儿,那就算了,不够丢人钱。”

云峥前面的话笑林就当放屁,但是听到后面关于自己闺女的话,他一咕噜就坐了起来,看着云峥道:“此话当真?”

“当然算数,只要我生出儿子,这门亲事就算数,生不出来你不要怨我,这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也不是我聪明些就能解决的问题。”

笑林摸摸自己乱糟糟的胡须问道:“如果我生出儿子来,你能不能把你闺女嫁给我儿子?”

云峥瞪大了眼睛道:“我那是亲闺女!”

笑林勃然大怒道:“老子的也是亲闺女!”

ps:第二章

第十六章发了,发了!

云家紧闭多日的大门今天开了两侧的小门。

早早等候在大门口商贾们恭敬的朝大门上“文信侯府”四个御赐金字施礼之后就从侧门走进了云家。

如今能让云家打开大门迎接的蜀中人不多了,除了几位长辈之外,就剩下刘玉成这个敷文阁大学士了,而刘玉成在今年开春之后病的很重,大夫说能不能熬过今年都难说。

老廖站在大门里面迎客,这些商贾最熟悉的侯府人物就是老廖,所以一见到老廖就匆匆的打听消息,武胜军大破交趾升龙城凯旋而还,这件事已经传遍了蜀中。

蜀中的商贾们狂喜之下大庆了三天,云峥被天使加官封爵,更是让蜀中的商贾们狂喜,什么样的功劳才会一战封侯?

大宋的爵位非常的珍贵,想让皇帝给自己升官容易,想要爵位基本上没希望,好多名臣勇将只有死了之后才会有侯爵这样的爵位赏赐下来,这不过是一种荣耀非真正的爵位,一世恩爵是皇帝赏赐给那些功勋卓著的老臣最后的一点哀荣。

像云峥这样二十一岁封爵的人在大宋是头一回,除却继承爵位的人,云峥这位文信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