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那一天之后,云峥每天都会用梯子爬上墙头和狄青私会,直到有一天天上下雨,在墙头待不成了,陆轻盈就找来一队木匠,在墙头盖了一间阁楼。

狄青家也不示弱,也在自家的那部分也盖了一间空中阁楼,于是不管云家人,还是狄家人都会看到难以让人忘怀的一幕。

一位公爷和一位侯爷,坐在自家的阁楼上对骂,有时候还会像两只猴子一样的互掷瓜果,天底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当那些红着眼睛找云家和狄家麻烦的御史将这一幕禀告给皇帝之后,皇帝却费尽心思的找来无数的瓜果,让邹同亲自分赠给云家和狄家。

这一天比较特殊,云峥坐在一张虎皮上趴在桌子上不断地书写一些东西,头也不抬,最可疑的是邹同还站在一边监视。

狄青收起看完了拿卷一丈多长的卷轴见云峥好像没有抬头的意思,就扔过来一个橘子怒道:“说话,我昨日给你的卷轴你还没看呢。”

云峥一伸脚踢开那个橘子道:“少打扰我,你不知道今日是大考的日子吗?我正在参加大比,等我写完这篇策论再和你计较。”

狄青一抬腿就走了过来,伸长了脖子瞅了一眼云峥的策论眯着眼睛念道:“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这句话你说的太过了,陛下仁慈之名遍天下,你却在劝陛下重拾刑赏杀伐之论,你的策论一出,恐怕世人会说你是独夫!”

云峥厌恶的瞅了狄青一眼道:“你才念了几本书,我读过的书汗牛充栋,乃是奇才,你总是拿老范头劝你读的那本《春秋》说事累不累啊?一家之言,去休,去休。”

邹同同情的看了一眼狄青。这些天他总是会来到云家或者狄家。不过他更喜欢来云家,一来云家的饭食比较可口,二来,他也喜欢云家的氛围。从家主到小厮每个人似乎都是懒懒的。可是办事的效率却不低。云侯想要一座城池的模型,不到两天时间,一座中等城池的模型就出现在木屋里。惟妙惟肖,连上面店铺的酒幌子都清晰可辨。

如今见云峥说话说得刻薄,还以为狄青会生气,没想到狄青叹息一声就背着手回到自己的木屋,重新坐在一张黑熊皮上道:“没吃过猪老夫总见过猪跑路,你写这样尖锐的文章,恐怕到了考官那里并不讨喜。”

云峥丝毫不管邹同尴尬的站在一边,一边写一边道:“我就算是在考卷上骂庞籍他们家的祖宗八代,他也会给我一个制科头名,拿走了我抢来的钱财,拿走了我的功勋,还把我一手组建的武胜军拆分的七零八落,这是他们欠我的,没在考卷上画鸭蛋已经是给他们颜面了还敢挑三拣四?你听听这段怎么样啊。

“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狠狠的拍陛下的马屁,给我一个头名不算亏吧?”

邹同决定从这一刻起自己就是聋子,瞎子,抱着拂尘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眼观鼻,鼻观心,神游物外,如果仔细论起来,这二位早就因为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给斩首八十次了,既然陛下都不在乎,自己没必要多嘴惹陛下不高兴,能把他们俩每天讨论的结果拿回皇宫,自己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千万不敢节外生枝,陛下每天研究这些讨论结果都会到二更天左右,有时候甚至会在深夜召见一些相关的官员进宫一起讨论,有时候会讨论到天亮。

云峥写完了策论,就小心的吹干了墨汁递给了邹同,邹同将试卷塞进一个竹筒里封上火漆让一个小宦官将策论直接送到陛下手里,自己依旧抱着拂尘等候接下来的讨论结果,这东西可比什么策论重要的多,孰轻孰重邹同总是能分辨的很清楚。

不过看样子云峥现在不打算和狄青讨论,因为他那个妖媚到极点的小妾又来给丈夫送吃的,看到那个袅袅婷婷攀着梯子上来的妇人,邹同总是习惯性地拿她和皇宫里的那些贵人们作个比较,最后沮丧的发现,皇宫里或许有面貌比这个妇人精致的贵人,但是那种纯粹的妇人风情,皇宫里的贵人们拍马都赶不上,也不知道这样的人儿文信侯是从哪里找来的。

欣赏美丽的事物,太监也有权力,云峥并不在乎邹同失礼的一幕,反正看了也是白看,从朱红色的食盒里端出来两个巨大的碗,给了邹同一个,自己一碗,然后从里面弄出几碟子五颜六色的小菜,他和邹同二人就端起巨碗吃里面的面条。

狄青面前也堆满了饭食,都是些大鱼大肉,满满的摆了一案子,自己吱溜一口酒再吃一口菜,显得极度的惬意。

他不是没有和云峥换过,可是云峥就是不答应,他吃过云家的饭食,食材不怎么样,但是那滋味确实让人难忘,云峥早就说过,他家的饭食就是养人的,不是害人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生痰气,也不利于养生,五谷杂食才是养人的好东西。

“呵呵,老夫家里今日送来了“熬烂”,小子,这东西可是绝世美味,东京城里只有宋三娘做出来“熬烂”才是上品,你看看,今天的“熬烂”可是以猪头为主料,抹上香料上笼屉蒸煮,皮酥肉烂,再配上上好的莲子,白果……”

云峥抬头瞅了一眼那一锅烂糟糟的猪头道:“香料的出现原本的作用就是防止食物腐烂变质,是储存食物的一种方法,我辈吃饭,怎能舍弃食物的本味,却去追求那些其他的味道,如果你喜欢香料的话,可以组织一支舰队,从广州出发,沿着海岸线走,一路横推过去,屠城灭国,总能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香料。”

狄青放下手里的筷子,拿起一张地图看,指着地图道:“过了北海就到了交趾,那就要先干掉交趾,然后再去干掉高棉,干掉暹罗,再干掉柔佛,最后干掉狮子国,不成,苏丹国势力强劲,听说人家国内的战象就有八万头,打成持久战对我军不利,就算是就食于敌,也不成,火药这些东西没办法就地补充,让将士们拿着刀剑去和战象战斗就为了几口吃食?不划算啊。”

云峥吃完面条,把碗扔在桌子上道:“香料的贸易额非常大,你没见那些走海路的大食商人都富成啥了,一两银子换不来一斤香料,那些人还专门要咱们的铜钱,不精美的还不要,一个赛一个奸猾,回去的时候还能赚一笔。

在我看来,朝廷开什么海市啊,招安几支强大的海盗,给他们颁布允许劫掠外族人的旨意,朝廷找个小破港口允许他们在有限的地方上岸活动,每年需要上缴一半的财富给国库,告诉你们,绝对不比蜀中贡献给国库的财富少。

邹同,要不你去和陛下说说,让我去南海当节度使,要不了几年我就能给咱大宋弄回来一座金山,而且还不要朝廷花费一个铜子。”

邹同好像没听见这些话,把脑袋埋在大碗里吃东西,和这两个人在一起需要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狄青以前还不错,还知道顾忌一些脸面,但是和云侯在一起混的久了,武人的本性完全就流露出来了,两人在谈论中一旦发现少了什么东西,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那里合不合适用兵,用兵之后能不能占到便宜,如果入不敷出,他就会立刻将这个念头扔进垃圾堆里。

快日落的时候,邹同回到了皇宫,见官家正在审阅云峥的策论,平章事和参知政事都在,就闭上嘴巴,乖乖地抱着拂尘站在柱子后面。

“陛下,云峥的《刑赏治国方》确有可取之处,彭蠡先生说他机变无双,博学多才他确实当得起,尤其是这一句:“古者郎官出为邑宰,公卿外领郡符,所以重亲人之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兴扇,此道稍消。颉颃清途,便至显贵,理人之术,未尝经心,欲使救百姓之艰危,通天下之利病,不可得也。”道尽了自古以来的选材弊病,算得上掷地有声。

只是微臣怀疑,这样的雄文真的出自云峥之手?他有一幕僚名苏洵者,最是喜欢作论,他的《六国论》曾经显赫一时,所以微臣以为……”

赵祯见邹同回来了就张口问道:“邹同,这篇文章真的是文信侯自己作的?”

邹同从柱子后面走出来道:“卷子是奴婢亲自拆封的,文信侯就在奴婢眼皮子底下一边和狄公谈论海疆之事,一边匆匆写就,用时不到一个半时辰。”

ps:第二章

第三十六章出逃

“自古以来演变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我们的老祖先在茹毛饮血,如今我们却有数不尽的美食可以享用,有精美的绫罗绸缎可以穿,这就说明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没有改变这回事,你我如今应该是坐在山洞里,裹着野兽的皮毛握着一根粗大的木棒互相咆哮才对。”

云峥用银质的叉子往嘴里填了一块切好的梨子,仔细的品尝之后才对狄青道。

“老夫听闻自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五帝定伦以来,人间界的命数就已经恒定,就如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可更改!”

狄青用刀子插了一块胙肉塞进嘴里嚼的满嘴流油,鄙视的瞅了云峥一眼,又大口喝了一碗酒这才出言反驳。

“老倌,无可更改这种东西你永远都不要说,我们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有些是宏观上的,有些是微观上的,宏观上的东西傻子都能看到,伤春悲秋就是你们这些无聊的人突然出现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

就拿你刚才吃下去的那块肉来做个比喻吧,我刚才看了,你总共用牙齿嚼了十一下才吞咽下去的,这些肉糜通过你的喉咙进入了胃袋,在胃袋里被一些酸性物质溶解成一些恶心的糊糊,然后进入你的小肠,小肠里面有无数的小绒毛,这些绒毛和小肠的把你吃下去的肉块变成我们身体行动所需的动力,然后残渣进入了大肠进一步吸收。一部风动力用来支撑你身体的活动,另外的一部分变成了油膘储存起来,你的肠子足足有三丈,如果吃的太多,就很自然的成了一个胖子,这种变化日积月累之后,一个新的狄胖子就会出现,这就是一种变化。”

狄青拍拍自己有些发福的肚子大笑道:“你这种把食物变成大粪的人有什么资格指责我这种把食物变成肥肉的人?

你总是拿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来说事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老夫不信。”

云峥瞅瞅脸色发青的邹同遗憾的说:“我们如今正在禁足中。要不然去东京城抓一个作恶的西夏人或者一个看不顺眼的契丹人。一刀划开肚子,把肠子取出来量一下就能证明,我还能给你讲述一下心肝脾胃肾的是怎么干活的才支撑起我们日常的各种活动。”

邹同强忍着呕吐的**插话道:“文信侯,这种亡国之言不可说。当年殷纣王和妖妃妲己打赌。砍断老者和少年人的腿辨查骨髓。才招来亡国大祸,您和狄公万万不可如此,否则我大宋的颜面就会荡然无存。”

狄青大度的挥挥手道:“此事以后再说。上了战场有的是尸体供我们查看,东京城的人没见过尸横遍野的大场面,看个人的肠子会吓死他们,到时候我们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云峥挥手拂去落在桌案上的黄叶有些落寞的道:“彭蠡先生带着我弟弟和苏家的两个小子去探查黄河,一去就是两个月,也不知道他们如何了,都是我做事不周密这才害的他们到深秋时节都不能回家。心里烦闷,你说我们干什么比较好?”

狄青叹口气将刀子撇在桌子上道:“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去相国寺和主持玄苦大师谈论一阵子佛法,他会为我诵经祈福,消除我满身的杀孽。

我少年时最喜欢去相国寺偷食佛祖座前的供果,被当时负责佛前洒扫的玄苦大师擒住,还以为一顿打是跑不掉的,谁知,他却把替换下来的供果分赠我等,告诉我们佛前供品乃是有缘者得之,进入我等腹中,就是有缘,算不得偷。

呵呵,所以我只要身在东京,每年必定要去吃一顿相国寺的供果,其中有些带素果馅的大馒头最是好吃,我一顿能吃五个。”

云峥点头道:“我的一个老友也在相国寺挂单,最喜酒肉,不如我们结伴去相国寺访友如何?就是邹同在这里有些麻烦。”

邹同见云峥狞笑着看自己,连忙后退道:“云侯,你不能这样,咱家可是亲耳听见你的那个和尚朋友请求陛下早点杀掉你,可见他不是你朋友,不见也罢!”

云峥一手擒住邹同大笑道:“你知道什么,我本身就是杀才,想杀我的朋友才是真朋友,你今日老老实实的在木屋里大睡一天,估计你平日里要伺候陛下,也没有这种大睡一天的机会,便宜你了。”

云峥三下两下已经将邹同用腰带捆了一个结实,拿手试探一下绑绳的松紧,觉得还行,绑的太紧会妨碍血脉的流通,这样子正好,找来一件大氅盖在邹同的身上,这才从墙上跳到了两墙之间的甬道里,狄青早就在那里等云峥了。

“两位爷爷,你们一定要在落日前回来啊……”邹同在大氅之下悲鸣道。

狄青将自己的大氅留在木屋里没带下来,身上就穿着一身细布制作的长辍,他手长腿长,衣襟习惯性的向两边分开,露出大半个雄壮的胸膛,这是武人的普通打扮。

云峥的衣服讲究些,一身天青色的文士长袍,脑袋上没戴帽子,一根青玉簪子绾住满头黑发,从后腰上抽出一柄折扇,摇晃两下,还真有两分翩翩佳公子的模样。

狄青鄙视的瞅了云峥一眼道:“小心被人家当成兔儿爷给抓了去,我们是去和尚庙又不是去青楼,打扮成这样子做什么?”

云峥无所谓的道:“我这种人材根本就是黑夜里夜明珠,就算是穿乞丐服也掩饰不住我的良才本质,快走吧,从这里去相国寺还有好远呢。”

和狄青匆匆的上了宣武门外巷子,云峥这才有机会认真的瞅瞅大宋的都城,不过两边的华丽的楼阁都非常的安静,只有不多的几个卖朝食的摊贩在卖力的招揽食客。

“别看了,谁家青楼大清早的开门,姑娘们昨晚累了一晚上,现在都在睡觉呢,想逛青楼老子晚上带你来。”

狄青腿长,走了几步之后发现云峥没跟上来,烦躁的回头招呼。

跟着狄青走了一阵子,云峥就发现和这家伙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功夫看别的,狄青这种人办事情一向目标明确,既然目的地是相国寺,东京城其余的繁华就是浮云。

“呀,这里有卖锅儿湖的,听说里面夹得全是鹌鹑肉,脆生生的好嚼头……”

“快走,没有相国寺的素馒头好吃……”

“呀,你看啊,那个女人大冷天的就穿一条亵裤,屁股扭得如同车轮……”

“快走,相国寺对面的姑子比这妖娆。”

“你说相国寺对面就是尼姑庵?”

“国子监对面还是青楼呢,有什么好奇怪的。”

听了狄青的解释,云峥感慨的摇摇头,对大宋人这样巧妙地安排钦佩不已,想当年,自己的学校也算是国子监一流,他娘的连网吧都不敢开在五百米以内,更不要这样开放的安排了。

走了一路感慨了一路,这只是东京城一个普通的早晨而已,从巷子里出来,就看到了一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东京城,看到这样的繁华,云峥的眼泪差点飚出来,以前厌恶至极的庞大人群,此刻竟然是如此的让他思绪万千。

不知道狄青是故意的,还是在迁就云峥这个初到繁华之地的土包子,竟然没有雇佣马车,而是雇佣了一辆牛车,两个人坐在牛车上,晃晃悠悠的向城西的相国寺走去。

狄青坐在牛车的前面,拿手掸掸靴子上的尘土,堂堂的国公爷,刚才因为车行的恶霸想多要十文钱,他就大打出手,把四五个粗豪的恶霸打的抱着脑袋趴在地上直哼哼这才满意的住手,还不忘朝四周欢呼的人群抱抱拳头,云峥觉得这家伙的英雄好汉的名头就是依靠自己的一双拳头打出来的。

“刚才应该用弩弓的,一人给一箭不就完了,非要动拳头干什么,没得辱没了身份。”这句话一出来云峥就发现了不妥,自己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居然在提醒一个封建王朝的公爵主意身份,看样子自己已经被大宋灿烂的文化习俗彻底的给同化了。

“嘿嘿,你懂个屁,东京城在很多时候就只认拳头,拳头打死人了也只会进开封府,你要是那弩箭射,那就是大事故,要进五城兵马司说清楚弩箭来源的。”

说到这里狄青愣了一下又道:“你带了弩箭?”

云峥从后腰拽出一把精巧的小手弩道:“我这人没什么安全感,要是不带这东西就没办法出门,很多时候我奉行的都是先发制人的方略。只要情形不对,我就会先把对方干掉再谋思脱身的办法。”

“你说你现在被战争弄疯了,难道是真的?”

“那倒不是,没参加真正的大战之前,我比现在还疯!”

狄青给了犍牛一鞭子,犍牛立刻就小跑起来,大宋的租车行业非常的发达,最让云峥无法接受的是狄青就告诉人家自己是国公府的人,那个傻乎乎的狡猾老板就立刻给狄青选了最好的一辆牛车,连第二句话都没问,也不怕被骗。

“你以前的事情我听说过一些,确实够疯狂的,乘烟观真的被你给炸掉了?”

“这种事我的标准回答是不关我事!”

ps:第一章

第三十七章可以信任的朋友

“那就是你干的,小小年纪开始杀人,这一点我望尘莫及,古时候秦舞阳十三岁当街杀人,你比他强的多。”狄青笑了起来。

“别把我和那个无胆匪类相提并论,他杀人只是为了一时畅快,我杀人是为了救人,这两者高下立判,这一点你要分清楚。”

云峥把玩着手里的扇子瞅着街道两边的人群争辩道。

“你有抗争的勇气,也有抗争的智慧,这让老夫非常的佩服。这次回京如果没有你相伴,老夫此时一定过得凄惨无比,先谢过了,有人陪伴老夫的胆子就会非常大。

你我都是军阵上厮杀惯了的人物,只要还有一个同伴可以背靠背的战斗,就算是刀山火海也敢去闯一闯,如果只有一个人和敌人作战,对面的敌人老夫从不在乎,老夫只是担心后背射过来的冷箭,想想都让人心寒。”

云峥认真的对狄青道:“那就不要死,别留下我一个人孤军奋战,将门里面只有你能成为我真正的队友,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皇帝让我带着一群猪上战场,那就太凄惨了。”

狄青哈哈大笑起来,长胳膊伸出去就从街边密密麻麻的小贩手里捞回来一坛子酒,小贩也不惊讶,笑嘻嘻的跟着牛车跑,云峥手指一弹,一块小小的银锭就飞了出去,小贩手疾的捞住,很快,谢客官赏赐的声音八条街都能听到。

就不错,看样子真的是上了年头的米醴琼。只是后来叫做状元红,也不知道是哪家的规矩,狄青拍开上面的封泥,喝了一口就递给了云峥,云峥伸手进去从里面果然捞出来两颗荔枝,这种酒在广南的时候没少喝,看样子蜀中的商贾们已经渗透到了东京,这东西以前在东京应该没有的喝才对,他在广南的时候就喜欢捞酒里面浸泡的荔枝吃。

沿着瓦市子很快就到了大相国寺,这座寺庙很厉害。东京城最中心的位置不是皇宫。而是相国寺,当然,东京城经过历代皇帝整修,已经变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模样。早就不是长安城那种四四方方的模样。如果从天上往下看。东京城已经快要变成一个椭圆了。

想在东京城闹中取静,相国寺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去处,抱着酒坛子进庙门不太好。这里红墙碧瓦,殿宇巍峨,霜锺远振,有“汴京八景”之“相国霜锺”、“资圣熏风”,再加上吴道子亲手绘制的文殊菩萨像,只是“吴带生风”这一条就让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声名远播。

庙门口有很多家仆和家将,不知道是谁家的,诺大的相国寺今日似乎只招待这一家人,别的香客只在面门口的巨大铁香炉里上了香之后就离开了。

“杨家的人在上香,估计还是女眷,看马车的仪制该是杨家的老太君,也就是杨无敌的老婆,折家人就是长寿,她今年八十岁是有的,我们不妨回家算了,不好去打搅,就算是给先辈一点面子。”

狄青说完话一回头,就看见云峥兴致盎然的的指着大相国寺对他说:“你说里面是佘老太君?我老婆在京城参加聚会的时候拜见过这位老夫人,我对她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啊。”

“如雷贯耳?此话怎讲,她不过是一介妇人而已,虽说她是名将折德扆之女。杨无敌之妻,名将杨延昭之母,也不应该让你这样的人物动容吧?”狄青瞅着云峥激动的发红的脸问道,在大宋可不兴动辄和人家的内眷相见,即使这位折老太君已经八十几岁了。

云峥当然没办法说自己就是听着这位老太君的评书长大的人,如今见到真人了,哪有不去见见的道理?

“杨文广随你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