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会把最高的军职交给文官。剩下作战的任务他会交给这些皇族子弟去完成,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保持赵宋皇位可以承继下去的好方法。

一大群人在草原上围成了一个圈子,听云峥滔滔不绝的讲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听云峥给他们讲述军队最前沿的一些战例和一些精彩的场景,直到这个时候,这些高傲的皇族子弟才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人家总说我是咱们大宋的不败战神。却不知道我从来就不打没把握的仗,因为我只打能打败的敌人,所以我到目前为止未逢一败。

没藏讹庞之所以败在我手上,其实我的作用只有三分,其余的七分要感谢那场史无前例的旱灾。和西夏太后的不合理用兵,是我们合伙在青塘击败了没藏讹庞,所以你们千万不敢小看这个人。

西夏军几乎是三国中军队最精悍的一支军队,不管是大宋还是辽国在军卒精悍这一条上,我们是比不过他们的,如果大宋没有出现火药武器,西夏骑兵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西夏人是天生的战士只可惜西夏太穷了,他们的军队因为穷困,所以没有办法大规模的武装,所以说想要击溃西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让商人们吸干西夏的最后一滴血,他们将不战自溃!

辽国确实在不断地衰弱,大宋朝野现在对攻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呼声很大。

但是小子我要告诉你们,在未来的三年之内最好不要轻易言兵,耶律洪基并不是一个昏聩的帝王,我总觉得其中有蹊跷。

他麾下的皮室军依旧强大,辽国的部族武装也依旧强大,我一直在等待皮室军和部族武装之间的战事,很可惜,直到现在耶律洪基依旧选择了隐忍,即便是耶律信已经在事实上自立了,皮室军宁愿跟着皇帝四处打猎也没有去对付耶律信。

所以说,耶律洪基的思维非常的清晰,他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的皮室军和部族武装起了冲突,辽国的衰落将会真正的开始。

因此来说,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他们的前进步伐是追赶不上大宋的,时间拖得越长就对我们越是有利,前提就是我们大宋的军队必须能达到让敌人不敢轻易侵犯的程度……”

云峥带着这群皇族子弟漫游了整个草原,有时候是在草地上,有时候是在雪山下,有时候是在月亮底下,有时候在阴雨霏霏的时候,云峥随时随地都会把那里变成一个课堂。

没有挑选的余地,所以云峥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后世军队发展的方向夹杂在自己讲述的内容里面,一一的说给他们听。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宋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云峥唯一的期望,只要听课的人是宋人,管他属于那一个阶级呢。

皇家的保密意识很强,赵昊等人只要听云峥授课,他们就会分批记录下来云峥说的每一个字,然后相互加以对比,补足各人的疏漏之后,最终就形成了一本厚厚的《军论》。

赵旉,赵延年终于选定了人马,也开进了草原之中,在六百名京西军骨架的支撑下,一支新的军队在快速的形成。

清明过后直到十月是大理的雨季,在这个时间段想要作战是痛苦地,这对火器比例占到很大一部分的宋军是不利的,所以赵旉和赵延年固执的将作战的时间放在十月之后,唯有进入旱季的大理,才是大宋军队火器逞威的时刻,那个时候气候凉爽最适合大军作战。

云峥把皇族子弟还给赵旉赵延年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了,自从把人交给他们之后,云峥就立刻离开了草原,至于他们想要如何作战,怎样作战云峥不闻不问,即便是赵旉他们拿来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云峥也没有看,赵旉看到送去的军略卷轴上的火漆完好无损,只好咬咬牙,和赵延年一起再一次检视自己的方略,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云峥不在豆沙关的两个多月里,豆沙关非常的热闹,训斥云峥胡作非为的天使竟然有三队,其中有两位手握金牌要云峥即刻回京述职,等候枢密院的处置。

岳飞被人家十二道金牌召回去给杀掉了,所以云峥觉得有些委屈,决定等十二道金牌凑齐了之后再说。

后来又有天使过来温言相劝云峥回京,还说京中的酒宴都已经准备好了,因为韩信就是这么被吕后干掉的,所以云峥就不可能会上当,他死活赖在豆沙关哪里都不去。

“云侯在耍赖,他不肯离开豆沙关,如今朝堂上不管是枢密院,还是皇后那里,都对他毫无办法。”

邹同卷起了纱帐,让窗外的阳光照在床上,赵祯幸福的闭上眼睛,似乎还在回味云峥给皇室子弟们讲述的《军论》。

赵祯的才华不够,因为久处高位他的鉴赏本领很强,自然知道云峥给皇族子弟们讲述的这些话有多么的重要。

第七十章死不了的皇帝

“兵家要义!”

这就是赵祯对云峥这本书的全部评价。

有了这个评价,他随后给云峥的要求是无旨意不得回京!

眼看着窗外的树叶逐渐的变黄脱落,赵祯的心再一次涌起了强大的自信,自己已经成功的熬过了大半年,那么就有信心再熬一年或者数年。前些日子因为疏忽放手的权力,他觉得很有必要再收回来。

于是一道旨意在宰相庞籍,以及文武重臣和皇后的面被邹同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在黄色的圣旨上。

看到这张圣旨,曹皇后面如土色,跪在赵祯的床前咬着牙瞅着床榻上的皇帝眼睛一眨不眨,皇帝看了一眼皇后,愤怒的神情即便是邹同这个奴才都觉得胆寒。

庞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随即就加盖了自己的平章事印信,眼看着给事中黄杰也在圣旨上背书之后,就对刑部尚书柳元邵道:“这是御笔制勘案,速速督办吧!”

“求陛下开恩!”曹皇后终于还是把这句话说出了口。

皇帝看着邹同再一次开始眨眼,邹同迅速的从说文解字中找到了相对应的文字,请皇帝看过确定之后才转过来给皇后和文武百官看。

“曹荣罪不可赦!皇后懿旨轻易不得出宫!”

曹皇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大颗的泪珠从脸上滑落,皇帝的意志不容动摇,曹荣满门六十余口只能发配岭南,遇赦不赦!

曹皇后口口声声指责云峥见死不救,后来变本加厉的认为是云峥在滇西草原的动静太大才连累到曹荣在建昌府兵败身死,强烈的要求枢密院治云峥陷友军于死地,见死不救之罪,为此不惜动用两面金牌催促云峥回京。现在,皇帝的一句话让刚刚掀起来的尘嚣缓缓落下,他为曹荣的行为做了最后的定性,无人能够推翻。

邹同见皇帝再次看向自己,立刻就心领神会的从桌案上拿起一个锦盒对文彦博道:“陛下有令,命内省司簿抄录此书一十六卷。放置内省封存,不得有误。”

文彦博接过锦盒瞅了一眼,锦盒上没有任何的字迹,知道这本书自己是没有权力看的,既然皇帝命宫中司簿亲手抄录,那就是说这是大宋皇朝的紧要机密,司簿手下有一些宦官终生不得出宫,专门就是干这些机密事情的。

老于世故的文彦博自然不会多问,这是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自己执行就是了。想的太多反而容易招祸,韩琦就是因为不满皇后的懿旨几次三番的干扰参知政事衙门,这才愤而自请外出,请皇后来坐镇参知政事,在东京引起了极大地轰动。

已经多日不见人的皇帝如今亲自下令约束了皇后的职权,这是好事情,不敢再起波澜。

他不经意,但是皇后却死死地盯着这个锦盒。她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身为惊弓之鸟的她很想知道锦盒里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庞籍见皇帝疲倦的闭上了眼睛。就带着群臣走出了这座新建的天寿宫,他非常庆幸皇帝如今还能有调整政局的能力,这对大宋非常的重要,非常的重要。

不知为何,就在皇帝休息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无数的纷乱苗头已经出现。自己如同一个补锅匠一样四处堵漏,眼看着就要堵不住了,皇帝一封旨意就斩断了祸乱的根苗。

诺大的大宋朝廷,官员的官职叠床架屋的层层叠叠,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论是宰相门,平章军国事门,尚书内省门,枢密院门,学士院门,经筵官门,使相门,中书门下,三司,哪里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整个大宋朝堂就会变得混乱,当皇帝缺少了调节左右平衡的能力,官员的相互制约就会变成相互为难,相互监督就会变成相互攻讦。

大宋的士大夫是骄傲的,没有谁能够只手遮天,即便是在吕夷简的铁腕时代,他依旧有无数的政敌,在不断地向他发起进攻。

庞籍深知自己的能力不如吕夷简,控制不来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于是在韩琦离开之后,他急切地需要一个人来帮助自己稳定朝纲,遴选过后,他认为王安石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出了宫门之后他就直接去了殿前指挥使的衙门,如今这个职位上坐的人正是狄青,他掌握着京城四十万护卫大军,东京汴梁城几乎所有的军卒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如果没有监军李常的存在,狄青在东京的权势几乎是无人能敌,即便是庞籍,也需要随时随地的找他议事。

这不是狄青权力大了之后眼光变高,从而不再给庞籍这些人颜面,他如今连他老婆的颜面都不给。

一个人住在殿前指挥使衙门,除了一位老仆之外再无旁人,自从接掌了东京的兵权,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殿前指挥使衙门的大门整日大开,路人只要从门前经过,就能看到狄青的大堂。

他见客从不关闭大门,所以来客也就失去了到他这里说阴私话的机会,他想用这种方法让世上所有的人都知晓,狄青心中无私!

庞籍走进了大门,被狄青迎着来到大堂坐下,喝了一口茶水道:“这是在效仿李靖的故智啊,他当年备受猜忌,不得已才打开家门以示清白,大宋不是前朝,你这又是何苦呢?”

狄青摇头道:“我是清清白白不是栈恋权位的人,陛下知晓,庞相知晓,别人却不知晓啊,这世道三人成虎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我才打开大门,要宵小闭嘴,要仁者放心。”

庞籍笑道:“我总觉得这个法子里面沾有云峥的无赖气息,皇后给他连发两面金牌召他回京,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金牌太少,不够路费,等金牌的数量足够支持他回京的路费再说,敢拿陛下金牌开玩笑的人,普天之下唯他一人而已。”

狄青皱皱眉头道:“这样不好,致陛下于何地?”

庞籍大笑道:“陛下还就吃他这一套,今日陛下召见,当着我们的面收缴了皇后的权柄,从此懿旨不得出宫,还下令将曹荣满门发配岭南,遇赦不赦。

至于云峥收留信王,在蜀中陷害曹荣之事陛下一字未提啊。”

狄青拍案而起怒道:“云峥怎么就陷害曹荣了?是卡死他的军粮了,还是卡死他的军械了?亦或是暗中派兵攻打曹荣了?曹荣手绾重兵驻守建昌府弹丸之地,军力占优,装备占优却被大理国的强盗把脑袋割了下来他死不足惜!”

建昌府丢掉之后,受损失最大的就是狄青属下的西军,唐蕃古道被生生的卡死,不但是他,连富弼,种諤,以及驻守府州的折家也跟着损失惨重,这些新兴的将门曹荣的意见非常大,种諤,以及折克行都曾上书皇帝要求统兵征剿那些占据建昌府的大理强盗,却被皇帝无情的拒绝了,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赵旉和赵延年。

狄青,种諤,折克行在得知赵旉和赵延年乃是京西军将领之后才平息了自己想要走一遭大理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只要去的军队和将军是敢战之士,建昌府商道迟早有打通的一天。

庞籍笑道:“莫要为云老虎担心,此人做事看来鲁莽,实际上是滴水不漏的,而且他看人最准,清楚的知道陛下想要什么,只要他给了陛下想要的东西,他自然会高枕无忧。”

狄青见庞籍说的轻松,就笑道:“是啊,人比人气死人,老夫在京师里活的战战兢兢,尘土掉下来都怕砸破头,他处在风头浪尖上居然有闲暇做学问。

武人的学问做起来艰难无比,没有一颗四平八稳的心根本就是无望,你看看这本《军论》,他写的是何等的缜密,即便是老夫也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

老夫善于总结以前的战例,他却在展望以后的战争发展方向,火器一道他已经成为一代宗师!”

庞籍接过狄青递过来的书本,只是瞅了一眼,就立刻把这本书和刚才锦盒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思付片刻之后强忍着没有打开书本,摩挲着蓝色的封皮道:“兵书战策历来都是犯忌讳的东西,如果所受非人的话就会贻害无穷,既然云老虎把这本书给了狄帅,狄帅还是小心保存为好,莫被他人借题发挥才好。”

狄青笑着接过庞籍手里的书本,小心的放置在自己的书架上,还没有回身,就听庞籍斩钉截铁的道:“狄帅,王安石必须回京城,如今京城中堪称群魔乱舞,我们需要一个能理清京城这团乱麻的人。”

狄青惊愕的道:“庞相乃是大宋宰辅,既然召回王安石是必须要进行的事,尽管去做就好因何要告诉我?”

庞籍站起来看着狄青郑重的道:“我们既然要用人,就必须给王安石重权,召回王安石老夫自然能够做到,但是要赋予他重权,就必须要狄帅在老夫的奏折上联名不可!”

第七十一章战争之神

听到皇后曹氏被剥夺了权柄,蓝蓝没有表现出半点的愉悦,依旧坐在道观里摇着手里的纺车,鲜亮的衣衫已经不见了,全身上下都换上了一系布衣。

从篮子里抓过剪刀,剪断了过长的绒线这才回头看看正趴在桌子上写字的赵旭。

只要儿子在身边,回不回景福宫对她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自从上回皇后参加了亲蚕典礼,赵旭就回到了她的身边由她亲自教养,不过这个孩子的课业负担依旧非常的重,不论是庞籍还是文彦博都不曾对太子有分毫的放松。

每日从皇帝那里回来之后,他总是有做不完的课业。

蓝蓝见赵旭好不容易写完了一张大字,就从墙上取下一个已经褪色的风筝塞给赵旭道:“出去玩一会吧,让茗香陪你放纸鸢,只是不许剪断丝线。”

赵旭怀疑的瞅瞅母亲,又看看风筝道:“真的?人人都说我现在应该好好的念书,听先生的讲课。”

蓝蓝摸摸儿子圆圆的脑袋笑道:“你学的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就是开始玩的时候,去吧,你有半个时辰可以痛快的玩。”

赵旭在确定母亲不是在试探自己,立刻就拿起风筝就朝外跑,蓝蓝一脸幸福地瞅着儿子在院子里大呼小叫的喊茗香,笑了笑,就开始收拾儿子桌案上的笔墨纸砚。

纸上的文字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章法,以字观人这孩子该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人,看他的字就知道了。每一个字都有些扁构架很宽阔,很是大气。

还没有收拾完桌子,赵旭却又走了进来,还耷拉着脑袋。泱泱的将手里的风筝放在桌子上,重新坐到椅子上面,准备继续写字。

“为什么不去玩?”蓝蓝有些奇怪,这孩子最盼望的就是玩耍啊。

赵旭低着头不吭声,蓝蓝转过头去看陪赵旭一起出去的茗香。

“回禀娘娘,太子和奴婢刚刚出了院子就碰到了太妃娘娘。太妃娘娘见太子手里拿着纸鸢就……”

蓝蓝听了茗香的话之后,就挥手让她出去,自己坐在赵旭的身边笑道:“太妃娘娘是长辈,我们不好驳她的面子,既然纸鸢完不成了,那就趁这个机会好好的说说话,你说好不好?”

赵旭抬起头,脸上满是泪水,哽咽着道:“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逼着我读书?”

蓝蓝心疼的帮儿子擦拭了眼泪之后道:“因为你注定就是大宋朝的皇帝。做皇帝需要很高强的本领才成,否则像你师傅这样的人你将来怎么统御他们?”

赵旭高声道:“师傅的学问很深,庞师傅说过,我如果想要达到他的程度,最少还需要二十年……”

蓝蓝咯咯笑道:“傻孩子,那是师傅在吓唬你,事实上根本就用不了二十年,有人在比你大不了几岁的时候就让庞师傅拿他没办法。你要学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庞师傅。”

赵旭怀疑的瞅着母亲道:“还有谁的学问比庞师傅还大?他已经是大宋朝最厉害的人了。”

“那可不一定哦。庞师傅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才做到首辅的位置上,如今不过是封了常国公,文信侯用了十年就成了我大宋的武侯第一的文信侯,如果不是他年纪不够,你父皇担心他升无可升的话,他早就该是国公了。

你说说。文信侯和常国公哪一个更厉害?”

赵旭的眼睛一亮,立刻破涕为笑的道:“自然是文信侯,孩儿知道他是我大宋的无敌统帅!”

小孩子自然是喜欢战无不胜的名将的,只要听听名将的战绩就会让人热血沸腾。

蓝蓝笑着在赵旭的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道:“不能这么算的,庞师傅是文官。文信侯是武将,他们是一样的厉害,娘要说的话其实是告诉你,不论文武只要那一样做到了极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赵旭瞅着母亲笑道:“孩儿还是喜欢文信侯!”

“因为他不逼着你写字?”蓝蓝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儿子。

“不是的,是因为他总能大胜仗!”

蓝蓝伸手搂住儿子笑道:“别看他是一位无敌的统帅,他少年的时候可是皮的没样子哦,钻狗洞,偷果子,戏弄书院的看门人没有他不敢干的,谁知道他后来竟然成了大将军!”

赵旭笑嘻嘻的跪在椅子上连忙问道:“他是怎么戏弄看门人的,母妃您快说啊。”

蓝蓝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笑道:“母妃问你啊,如果一个看门人不许别人进,却不许别人出,可是这个看门人总是打盹,有人想要从外面跑进去,还没等他跑进去,看门人就醒了,然后就会勒令这个人出去。

结果有一个家伙大摇大摆的从门外走进了院子,却没有被看门人拦住,孩子,你想想,这个人是用什么法子进去的?”

赵旭把手指放在嘴里,想了一下道:“爬狗洞!”

蓝蓝白了儿子一眼道:“看你的那点出息,人家才没有去钻狗洞,是正大光明的走进去的。”

赵旭猛地跳起来道:“他打晕了看门人,就像陈琳捆住那个不听话的奴才一样,陈琳说只要有谁不听话就把他捆起来,这样他们就会乖乖听话了。”

蓝蓝无奈的道:“这件事只能通过智慧去解决,不能依靠武力,也不能依仗自己的身份,孩子你记住了,这世上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有力量和有权力就能全部解决的。”

赵旭挺起小胸膛在上面拍一把道:“我是太子谁敢不听我的话。”

蓝蓝笑道:“很多啊,比如你父皇,比如你大娘娘,比如太娘娘,还有你母妃我,你师傅,还有大将军,还有很多,旭儿,在这些人面前你的权力是无效的,要是看门人是你父皇派去的,专门不要人进出,而你一定要进去,你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办?”

赵旭的眉头都拧成一疙瘩了,苦着小脸道:“父皇不许孩儿进去,孩儿就不进去。”

蓝蓝郑重的瞅着赵旭道:“如果母妃在里面呢,你进去不进去?”

“那自然要进去的,我一定要见母妃的,谁拦着也不成,谁拦着我我就杀谁,父皇也不会阻拦孩儿见母妃的。”

蓝蓝紧紧地抱着赵旭笑道:“真是母妃的好孩子,不过啊,我们不能蛮干,你要是那样做了,你父皇会不高兴,母妃也会失望的,文武大臣也会认为你是一个莽撞的皇位继承人,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

我的旭儿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想出一个完美的办法,既能见到母妃,也不会惹你父皇生气,更会让那些大臣们为你智慧感到惊讶,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

赵旭抬头看着母亲道:“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师傅说过,不知道的就要问,万万不可不懂装懂,问计群臣并不羞耻。”

蓝蓝哈哈笑了起来,点了一下赵旭的小脸道:“聪明,问计群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有本事的人最后总会成为你的臣子的,当年用计策进门的那个少年,如今也是你的臣子,所以说他们的智慧也就是你的智慧。

当年啊,那个少年是这样进门的,他啊……”

赵旭听完母妃的诉说之后笑的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笑完了,才看着母亲道:“那个人是文信侯吧?”

“听出来了?”

“是母妃您告诉我的,您说文信侯少年时期曾经戏弄过看门人,不是他还能是谁?

不过啊,母妃,为什么我的师傅里面没有文信侯呢?”

蓝蓝挠挠自己的头加座疑惑的道:“母妃也不知道啊,不如你去问问你父皇,为什么不让文信侯成为你的师傅。”

赵旭点点头,准备明天见到父皇就问问,眼看着已经到了午后了,父皇这时候应该已经睡着了。

报讯的龙钟凤鼓已经敲了三下,蓝蓝拉开卧榻上的被褥,脱掉儿子的外袍,看着他睡觉,今天其实睡得已经有些晚了,午睡这个习惯她也是从云家养成的,往昔那种懒散而又心无杂念的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镌刻到了她的骨子里。

看着儿子恬静的睡着了,蓝蓝从桌子下面拿出来了一本书,这是陆轻盈送给自己的礼物。

身为女子,蓝蓝看不懂这本叫做《军论》的书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