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猴子!敲鼓!敲鼓!老子要擂鼓升帐!”

猴子不明白刚刚还云谈风轻的大帅现在为什么会发疯,拿着自己的宝剑四处乱砍,旗杆都被砍断了一根。现在依旧在疯狂的举着宝剑乱砍城墙,宛如发了羊癫疯一般。

被吓坏的猴子犹豫不决,此刻大帅身边只有自己一个侍卫,不知道该去传令还是该去擂鼓升帐,两件事同样的重要。

安静下来的陈琳冲猴子吼道:“快去擂鼓升帐!你家大帅老夫来照顾,速去!”

陈琳避开云峥乱挥的宝剑,捉住他的双手道:“云侯镇定!云侯千万镇定,天塌不下来的!”

已经丢掉头盔披头散发的云峥恶狠狠地看着陈琳道:“你知道个屁,老子这时候要是能镇定下来,老子就是圣人!

狗日的没藏讹庞,狗日的没藏讹庞把老子和天下人全都耍了,老子这就提兵进攻西夏……”

“什么?”陈琳听云峥这么说只觉得后背一股寒气从脚后跟顷刻间就窜到了头顶,他不明白为什么远走上京道的没藏讹庞会有什么阴谋诡计,不过,能让云峥这样的人失态,一定是天大的麻烦。

“咚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升帐鼓响了起来,西京城里所有的军卒全部丢掉手头正在干的事情,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自己的驻地开始顶盔贯甲,做好出征的准备,

西京城里所有偏将以上军官,全部火速的向白虎节堂狂奔。

西京城的四面的城门也在第一时间扯起了吊桥。

值守城墙的军卒第一时间点燃了城墙上的火把,铅锅底下的柴草已经点燃,石灰瓶,滚木礌石迅速的到位。

八牛弩的弩机已经张开,弩炮的炮衣已经褪去,后面的皮兜子里已经加装了石块,三门架在城头的火炮,也迅速的昂起头,黑洞洞的炮口指向早就设定好的地域。

一顿饭的功夫,西京城已经做好了全部的防守准备。

忐忑不安的王安石从城守府来到了白虎节堂,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文彦博也来到了白虎节堂,就连一脑子糊涂账的郑彬也来到了这里。

诺大的白虎节堂上站满了人,除了偶尔有两声铠甲相撞的响动外,节堂里所有人都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候主将的到来。

云峥提着宝剑披头散发的从外面走了进来,跟在后面的陈琳怀里还抱着他的头盔,眼见云峥面色阴沉的能拧出水来,诸将的心头不由得一凛,能让平日里悠闲自得的主将脸色难看成这样,定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云峥咣当一声将宝剑丢在桌案上,一屁股坐在帅位上开门见山的道:“我们上当了!上了没藏讹庞的恶当!”

王安石瞅瞅苏洵,苏洵翻出最新的一张关于没藏讹庞动向的文书重新瞅了一遍起身对云峥道:“启禀大帅,没藏讹庞大军已经翻越了莫干山,抵达了辽国上京道的乌伦古河,这道文书是我大宋留在辽国上京道的密谍探听得来的,来源是辽**报!”

云峥嘿嘿笑了一声道:“是啊,他必须要绕一个大圈子才成,如果不绕这个大圈子,他如何让耶律信的兵力全员收缩回达尕海子?如果不绕这个大圈子,从西京道收缩回去的辽国人如何能够进入他在中京道布置的大圈子,如果不绕道,他如何将辽国数百万的百姓裹挟去西域?

没藏讹庞好手段啊,老子成了他的帮凶,耶律洪基成了他的帮凶,狄青成了他的帮凶,甚至远在达尕海子的耶律信也成了他的帮凶。

我们这一群人,包括我们大宋正在全力的帮助没藏讹庞收集人手,西京的辽人被我们干掉了,南京,中京,甚至上京的辽人被狄青牢牢地拖住了,如今,空虚的中京道却有数百万的辽国百姓,你觉得这些人会便宜了谁?”

王安石皱眉道:“大帅认为没藏讹庞兜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宁愿放弃辽国大片的土地就是为了乘机掠夺辽国的人口?”

云峥不耐烦的怒道:“西夏人要那么大的土地做什么?他们总共只有不到三百万人,土地再大,没有人有什么用?

他们现在的人口连自己国家的土地都填不满,土地再大留着养野兽不成?介甫,你也不看看西夏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

擒生军,捉奴军,听听这些军队的名字你就该清楚西夏人最致命的地方就是人口。

这些年,在我大宋的威逼之下,他们不得不将早年间捉走的大宋子民还回来,有在青塘丢失了远寨六部,大灾荒的时候又死了一大批。

如今,他们在努力的向西拓展空间,南方因为有大宋的存在,他们知晓已经没有了向南拓展的可能,向西拓展有需要大量的人口。

如果让西夏人拥有了辽国的数百万人口,没藏讹庞的下一步行为就有了一万种可能,即便是辽国被大宋打垮,他们也能继续留在西边和我大宋对峙下去。”

文彦博派一下大腿道:“老夫从东京的文书上看到一个消息说,如今西夏正在大力的鼓励百姓生育,为此他们还有专门的钱粮拿来补贴,还鼓励西夏将士多多的纳娶外族妇人。

这条消息在东京被当成笑话来说,没想到没藏讹庞用心如此的深远,这是老夫所没有想到的。”

云峥拿起桌案上的宝剑仔细的大量着刃口,慢慢地道:“只要是大宋人都不会想到这一点的,人口太多,已经成了我大宋官员的负担,厢军就是因为人太多,官府无法一一照顾到这才弄出来的怪胎。

我们之所以北征,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贪图一两次的胜利,而是出于大宋最迫切的需要才发动的北征,我们需要北方险峻的山地成为我们的屏障,我们需要燕云地广袤的原野来安置百姓,百姓也需要更加广阔的土地来生产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

因此我们是没有办法体会西夏人小国寡民的那种旦夕危机的忧患心思,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忘记了西夏人到底需要些什么。”

ps:第一章

第七十七章为辽国担心的云峥

“我们的大军已经制定好了军略,那就是得到燕云十六州,想要转而对付西夏,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

当初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不是已经考虑到西夏坐大的因素了吗?全部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云帅为何还要忧心忡忡?

事已至此,朝令夕改恐怕断无可能!”

王安石见云峥似乎非常的激动,连忙将当初的计划合盘推出。

云峥放下手里的宝剑叹息一声道:“当初我的想法就是先灭掉西夏,先易后难才是一个好的作战顺序。

只可惜燕云地乃是大宋心头百年的创伤,每个人都急于收复燕云,而忘记了西夏这个危险的敌人。”

陈琳皱眉道:“云帅认为西夏比辽国更加的危险?”

云峥瞅了一眼陈琳解释道:“这是自然,其实辽国已经半汉化了,他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已经非常的弱了,我大宋和辽国能和平相处数十年就是一个明证。

西夏不同,这个国家刚刚成型,他们心胸中的野蛮之气依旧未曾蜕化掉,人人以作战为荣,人人以抢掠为荣,他们把抢掠当做一种天经地义的谋生方式,这样的国家是最危险的,信义,条约之类的东西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约束,对他们来说什么样的国家信誉都比不过一头牛的利润实在。”

文彦博摇头道:“这是云侯的一家之言,大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四千里,而他们占据高位,一旦冲破我大宋的边境防线,就会来到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他们的铁骑会直逼东京。先帝当年之所以会想到迁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因此老夫以为辽国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至于西夏不过是疥癣之疾耳,只要遣三两员悍将就能将西夏禁锢在边陲之地,他们难有作为。”

云峥哑然失笑,不再争辩。那连鞘的长剑敲击着背后的地图道:“多说无益,介甫兄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只能继续沿着早就制定好的方略进行作战。

但是西夏之地不能不顾,我以为,富弼不应该再来辽国,他的注意力应该指向西夏,既然没藏讹庞的目的在于人口,那么他就不会在土地上多加计较。我以为,横山必须攻夺,而后与青涧城形成一个新的防线,同时榆林之地,会州,割踏寨,赏移口,绥德的防线也必须向前压迫。我们既然抽不身来对付西夏,那么一定要保持对西夏的压迫。乘早做好战争的准备,我以为,大宋和西夏之间免不了有一场恶战。

没藏讹庞在抢人,我们就去抢地,虽说没了先手,却能为将来打下厚厚的基础。”

文彦博沉声道:“这需要陛下和中枢下令才行。两面作战恐怕京中不会同意的。”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苏洵沉默了很久出声道:“大帅。既然西夏人如此缺少人手,没藏讹庞为何还要断送委哥宁令所部,要知道那可是整整两万人啊。再加上先前的远寨六部,虽然是西夏后族,也是实打实的西夏人。他为何对本族人大肆的坑害,却一定会要那些和他不是一条心的辽人呢?”

云峥忽然大笑出声,拍着桌子道:“十余年之前老子还在为晚上拿什么来喂养幼弟发愁,现如今却在盘算天底下的大事,想想都有些可笑,都说为稻粱谋,可是本帅早就脱离了这种低级趣味,手掌翻覆间万贯家财可分可聚,行动间隐隐有金钱撞击之声如雷贯耳。

这时候的本帅应该留在东京坐拥美姬高歌畅饮,回家后再骗老婆说自己拗不过一群无耻友人的蛊惑才去的青楼,然后抱着闺女给她讲故事充当一会称职的父亲,最后就能全家和美的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第二天接着骗老婆,哈哈……”

文彦博并不觉得云峥的笑话有多好笑,冷冷的道:“既然您已经占据了高位,那就该为天下人谋,尸位其上的人大宋数不胜数,但是大宋前进的方向始终握在我们这些人的手中。

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劳心劳力是应该的,只要你做好了战场上的事情,其它的都好说。

打完仗之后你想要美姬,容易,回东京之后老夫亲自帮你挑选,你老婆要是多话,老夫亲自上本让你们和离……”

云峥失笑道:“滚蛋吧!好老婆难找,将就着过吧,既然你们已经做好了承受西夏坐大的准备,我也就不多说废话了。

只是必要的防备还是需要做的,没藏讹庞掳掠到的人口越多,人家的实力将来就越大,所以我们以后不能再把辽人向中京道驱赶了,不论赶过去多少,都会被西夏人弄去西北方的。

呵呵,宋辽之战没有三五年结束不了,人家正好趁这个机会收编人手,最后趁我们和辽国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好收渔翁之利。

因此,赵旉的骑兵这时候就该启程了,不是向东进攻,而是向中京道进发,阻断西京道和中京道的联系,同事威逼中京道的辽人向上京道迁移,宁愿便宜耶律信也不能便宜了没藏讹庞。”

赵旉知道此事体大,也不推辞,拱手之后从云峥这里拿到了调兵的军令,而后就匆匆的出门准备去了

两万大军想要快速的出动,最少需要准备三天时间,尤其是骑兵,辎重犹多,云峥其实很是佩服那些辽人和西夏人,他们只需要带上随军的牧群就可以劳师远征了。

不论**都可以找牧群来供应。一路过去,吃点牛羊肉,吃点奶酪,喝点马奶,就成,至于找零食的时候飞禽走兽全部倒霉,过份的时候连地里的虫子都不放过……,能打仗,能送死,还不太管他们的吃喝,不用管什么抚恤,只要给点破烂战利品他们就非常的开心,这样的部下云峥也很想要。

行军四千余里,还要翻越高山,跨过大漠,没藏讹庞这一次的赌注下的很大。

以前的时候云峥就怀疑,走了这么远的路之后他麾下的将士到底还能有多少战力?更何况耶律信并非是什么昏聩的人物,他可以心胸狭窄到不理睬辽国的边患,在达尕海子的事情上,耶律信绝对不会含糊的,甚至来说,为了达尕海子他送命都不是什么问题。

这样的情形下,没藏讹庞为何还要执着的进兵?现在终于想通了,这家伙根本就没有想着和耶律信打仗,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中京道羁留的辽国百姓。

此时的中京道不但人多,牲畜也一定非常的多,但是军队却很少,这是最好的偷袭时刻,当所有人把目光盯在耶律信身上的时候,他会在中京道和上京道之间的边塞上转一个弯,派出大量的骑兵将中京道包围的严严实实,然后就会有擒生军这种习惯性掳掠人口的军队分成无数的小队渔网一样的把中京道捞一遍。

当耶律洪基还沉浸在坐山观虎斗的美梦中时,没藏讹庞已经带着大批的辽国百姓回到了罗布泊……

这是一个把所有人都戏耍了一遍的军略!

云峥算是目前醒悟最快的一个人,但是现在已经晚了,破西京的时候,西京辽人的撤退工作就已经完成了,狄青攻桑干河的时候宋辽边境的百姓也已经撤退完毕了,勃勃在渤海打家劫舍的时候东海的辽人也已经撤退完毕了,而他们撤退的目标都是辽国中京!

云峥不去想耶律洪基知道这个念头之后到底是一个什么心态,反正他自己已经有一股极其浓重的羞耻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重新校正了一下军队的前进方向之后,云峥就给辽皇写了一封长信,仔细的阐述了一下自己对于没藏讹庞一行的看法,这封信写的情真意切,不但从战略层面讲述了没藏讹庞此行会对辽国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还从战术层面向辽皇进言,如何做才能把没藏讹庞对大辽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至于自己正带着大军侵略辽国这件事,自然是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说的好像是疥癣之疾一样……

信笺写好之后当然要找陈琳瞅瞅,要不然会被人家误解成自己准备投降了。

陈琳的见识和眼光不足,当然会找文彦博和王安石苏洵一起来参详一下,因此,五个人又坐在一起讨论这封信的命运。

“如果云侯不是正在率兵入侵辽国的话,这份奏折完全可以当做大宋和大辽一家亲的有力佐证!”

文彦博看完信之后就毫不犹豫的在这封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大宋和大辽之间的恩怨根本就无法说清楚,藕断丝连的让人非常恼火,有时候国朝做事实在是让人想不通,明明是敌对之国,每年的岁赋陛下却没有少交一点。

除了前些年被云侯劫走了一部分之外,大宋和大辽堪称信义往来不绝,两国国君的生辰纲堪称天下典范。”

都是聪明人,王安石也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名字签署在上面,陈琳是宦官,他的名字还没有资格上这封信,但是他非常小心的将这封信重新抄了一式三份,然后请云峥,文彦博,王安石在上面签名,最后小心的收藏起来一份,其余的两份派遣了心腹亲卫连夜送往京师,一份供皇帝御览,另外一份归档。

ps:第一章

第七十八章蒙尘的赤子心

个人再大的事情在国家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正确,每一个人都应该照顾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是孤独一人为所欲为,这样的法则是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了。

当尼安德特人想要避开智人捕杀的时候,往往会派出一个尼安德特人去引开那些准备吃掉他们的智人,而这个尼安德特人绝对不会有什么怨言,只会竭力去完成这个任务,直到自己被智人捉住活活的吃掉,或许在他临死之前都会非常开心,因为他的族群再一次避开了智人的绞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有自我牺牲的人越来越少,当初随便抓一个出来都可以为了种族牺牲的人,如今稀少到需要在他们的身上冠以圣人的称号才能表达我们的敬意。

通过《竹书纪年》云峥知道古代的权力并非是通过禅让来完成接替的,权力这东西从他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是血淋淋的,从来都未曾圣洁过。

只要看看狮子和其它野兽是怎么争夺交配权的,就会知晓权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想多吃一口东西,好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加的强壮,每一个人都想获得次数尽可能多的交配权来延续自己的基因。

这是一种本能,人类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利用道德和知识来约束人内心的这种嗜血的本性。

结果呢?效果并不好,这就像是用屁股把火山口堵住,然后产生更大的压力,当道德这个大屁股再也压制不住火山喷发的**的时候,大屁股就会被崩飞,也就出现了人们所说的道德沦丧时期。

这个时期往往会有军阀混战。也会有大规模的灾难降临,和平时期抗抗就过去的小灾难,因为灾难的缘故,抵抗能力变得很小,小灾难就会变成大灾难,造成非常和怕的后果。

于是人们就会说道德沦丧的结果就是天地会发生剧变。没有道德,上天就会惩罚所有的人类。

这本身就是一句吓唬人的话,随着人们好像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样吓唬人的话也就变得苍白了,当所有人都认识到道德和灾难其实无关的时候,改朝换代也就不可避免的降临了。

在云峥和王安石两人充当哲人的时候,陈琳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他发现找一个人把云峥的那封信送去辽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

走遍的营寨他都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把信送过去,同时还能活着的人回来。经过数次血战之后,陈琳如今舍不得将自己的部下白白的派去送死,谁都知道如果将大帅这封情真意切处处为辽人考虑的信笺送到辽皇的手上,连一丁点活着回来的可能性都没有。

如今那个差点众叛亲离的皇帝陛下暴躁的就像是一头发情的公牛,任何一点小小的刺激都会让他彻底的爆发。

奚谷潵人的人头就被王安石收在营帐里,那个固执而骄傲的老人带着三千余妇孺还没有回到中京,就被狂怒的耶律洪基下令剁下了人头,还专门派人送来了云峥营中。还说什么,宋国奸细死有余辜!

云峥不敢想象那三千多妇人被贬斥成营妓之后会有什么下场。也想不出那些不到十岁的孩子被弄成娈童之后人生会有什么改变,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是奚谷潵人看错了他的皇帝,于是就把所有他想要救援的妇孺全部送进了十八层地狱。

奚谷潵人的人头云峥看见了,虽然被香料和盐巴腌制过,云峥他们还是能从那张脸上看到奚谷潵人临死前是何等的愤怒和绝望!

王安石觉得奚谷潵人的人头非常的有教育意义。所以他就重新找了军中的高手匠人,用上好的蜂蜡将奚谷潵人的脑袋封存了起来,而且还弄得栩栩如生。

开始王安石问云峥要匠人的时候云峥还说那些匠人都是李常弄来的,这一次李常去了唐县,军中一定没有这么变态的家伙。

谁料想。王安石不到一盏茶的时分就弄来了四位专精的高手匠人,让云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从王安石鄙视的眼神中,云峥知道自己想要洗清蜡人狂魔这个名声,恐怕没有什么可能了。

奚谷潵人好心办了坏事,他以为自己人就一定比敌人善良和宽容,他以为回到自己人身边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温暖,他这个迂腐的老夫子唯一不明白,权力倾轧之下,野兽都比人有温情。

老家伙临死前的心态云峥不想去想,也不愿意去想,自己和王安石,苏洵,哪怕是陈琳都知晓他回去之后将要面对什么,老家伙却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去了,他以为自己四不要紧,以为自己的生命能够平息皇帝的怒火,结果,不太好。

赤子之心最要不得的地方就在于他将所有人都想的过于善良,都从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都会有非常大的偏差。

奚谷潵人自己不知道的是,当萧打虎死去的同时,他就该迅速的自杀,自杀的越是痛快,皇帝对自己的成见就越少,而不是去宋营摇尾乞怜带着一大群毫无用处的妇孺回来。

三十万大军都烟消云散了,你为何能够苟活?这恐怕才是耶律洪基心头真正的写照。

文彦博不得不承认,当他和云峥,王安石,苏洵,陈琳一起围着火盆吃火锅的时候,确实是一种诺大的享受。

尤其是当云峥拿出一种晶莹的丝状物扔进火锅的时候,气氛就更加的热烈了,人人都伸长了筷子去捞这东西,这东西不仅仅是绿莹莹的好看,吃到嘴里也极为美味。

“这是拙荆用绿豆弄出来的好东西,叫做粉丝,这时候拿出来煮食最是去燥去火,这两天大家的肝火都旺盛,弄点出来降降。”

文彦博吃了一碗这东西之后擦擦嘴笑道:“都说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虽然老夫清楚这东西一定是出自你手,不过你这么说,还是要夸赞一声,尊夫人有这样的手艺,确实难得。”

云峥笑道:“其实这里面有个典故,我这人最是好吃,而且是什么都敢吃,什么东西稀少我就越是喜欢,所以在家里的时候,我大半的时间其实都是耗在厨房的,家里的小儿女也喜欢,于是就多出来很多新鲜东西。

拙荆担心传出去对我的名声不利,说什么一位大将军整天在嘴上抓挠,天下人怎么放心把数十万子弟兵交到我手上。

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所以从哪以后,只要我弄出来的东西,都成了我老婆弄出来的。”

文彦博哑然失笑道:“尊夫人也算是一代奇女子,京中一番话把我辈骂的丢盔弃甲,只说全大宋就你一个人是男儿,别人都是鹌鹑!”

王安石皱眉道:“云夫人发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军报捷乃是何等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