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蒲将军-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线的军队布置妥当。每天,都都会亲自确认自己军队里的牛羊是否足够,箭矢的数量是否足够,每天,他都会第一时间关注汉军的动向,汉军的行军路线他了解得一清二楚。

  细节决定成败,冒顿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的所有事情,他都已经做到,接下来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他钓到汉高祖刘邦这条金黄的大龙鱼。

  不过雄才大略的冒顿或许是忽略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战事逐渐激烈的时刻,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了他的视线。一心痴迷着宏图霸业的他也一定不会知道,有时候事情就是毁在小人物身上。

  什么样的人物是小人物呢?或许冒顿身边的侍卫算是小人物,比如曾经的戍卒娄敬算是一个,比如在投靠项羽之前的蒲将军,成名前的大侠朱家,田仲都算得上。

  这些人也许能在睡觉得时候就可以给自己一刀,也许有些不久之后就会名震天下。这些人,或许很普通,但绝对不是傀儡和木偶,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理想,不是什么称霸天下,也许就是一顿饱饭,也许就是把大人物不要的小妾压在身下爽一番,睡一觉。

  冒顿现在根本就不会去关注这些蝼蚁的想法,或许永远都不会,但是人都会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代价。

  匈奴边境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如同沙滩上的一个贝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阿兰就住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部落的一个小帐篷里,整天无所事事。

  守卫她帐篷的,是一个黑壮的汉子,穿着匈奴士兵常见的牛皮轻甲,罗圈腿,大胡子。他眼神肃穆,凡是接近这个帐篷的人,都会被他像饿狼一样盯上,眼里散发着无尽的敌意。只有看到阿兰时,眼神里才会有五分的溺爱和五分毫不掩饰的贪婪。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就是阿兰的贴身侍卫,连看到冒顿都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正因为如此,对阿兰宠爱到无以复加的冒顿,认为他是一名最可靠的护卫,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妥协,保护好阿兰。

  这个人的名字,早就被人忘记了,匈奴人大多如此,有官职的叫官职,无官职的起绰号。这个人就被其他人毫无敬意的称之为土狗。因为他的眼里就只有阿兰。他也很少上战场,很少杀敌,就像土狗护着自己的食物一样护着阿兰,除了冒顿,任何男人都不能接近阿兰。

  土狗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阿兰很信任他,但是对他也不是真正的了解。冒顿对他也不了解,更不要说身边的人,他其实就是阿兰的一个影子。但是土狗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打算。

  和阿兰一样,他是东胡人,甚至和阿兰来自同一个小部落,从小就知道阿兰是部落的明珠,最美的姑娘。男人们都不是傻子和瞎子,这么美丽的姑娘,不可能是属于自己的。他虽然爱慕,但是并不傻。

  后面的事情果然和他想得一样,连东胡都灭亡了。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默默的等待着时机。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是同一个部落的关系,他成为了阿兰的侍卫,最信任的贴身侍卫,因为其故意表现的六亲不认,接下来又受到了冒顿的重视。

  每一次冒顿将阿兰压在身下,离帐篷远远的听到阿兰愉快的呻/吟声,他都会怒火中烧,同时又幻想着自己就是冒顿,想象阿兰在自己身下婉转承欢的样子。那种羡慕嫉妒恨,已经让他变得偏执。

  他知道阿兰的秘密,当年他偷偷的看到在自家的帐篷里,阿兰死死压住自己的妹妹,两个白花花的肉体缠绕在一起。从那时起,他就对这具魅力无限的女人躯体心驰神往,一日不想都不行。后来自己的妹妹惨死在东胡灭亡的战斗中,这个秘密也就真的成为野狗心中的禁地。

  假如阿兰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了,他会觉得欣慰,一方面告慰自己的妹妹,一方面觉得既然阿兰不喜欢男人,那和女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归宿。人就是这么奇怪,当都得不到的时候,就会把一切往好的方面去想。

  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恨,为什么冒顿可以,我就不可以!他恨自己卑微的只是个小人物,只要冒顿愿意,可以用无数种方法杀死自己,但是他还是想要,即使冒顿把自己的王位给他,他还是不稀罕,他就是想得到阿兰。因为这样的偏执,趁着汉人的商队过来交易货物,他护卫着阿兰买首饰的机会,和陈平手下的间谍接上了头。定期和陈平通报阿兰的位置。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得到阿兰的肉体。因为他知道阿兰永远不会爱上自己,做着只有匈奴王冒顿能做的事情,能占有那具美丽的身体也是一样的。

  这天晚上,野狗对阿兰说,自己身边缺少一个知书达礼,温顺乖巧服侍的仕女,他要去帮阿兰在汉人那边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而匈奴这边的仕女,太过粗鄙,配不上阿兰的身份。所以自己要离开好几天,这也是和陈平很早就约定好的说辞。阿兰平静忧愁的眼睛一亮,似乎有自己的打算,欣然同意了野狗的建议。于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部落的一个毫不起眼的人消失了,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离平城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是一处大军的营寨,驻扎着汉军的骑兵部队。刘邦还是最后听从刘敬的建议,没有下令让骑兵突击平城,而是暂时驻扎起来,派出大量的斥候,探听前方匈奴的情况。

  刘邦此刻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要不是看在刘敬对自己忠心耿耿,过去又立了不少功劳。像一只苍蝇一样在自己耳边唠唠叨叨,按原来的脾气自己早就把他给砍了。现在刘邦自己劝说自己,给刘敬最后一次机会,他如果再劝阻,一定把他关押起来,待大军凯旋回来,给他一个痛快的,看看以后还有谁敢看不起自己。

  夜里,陈平的帐篷里传来阵阵男女之间的靡靡之音,久久才平静下来。自从那一夜以后,两人的关系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自我掩饰之中。小蝶保留着自己的贞操,但是其他的一切一切,全部都献给了陈平,从花样到技巧,这两位高手中的高手不断用肉体交流着。而陈平认为自己并没有进入小蝶的身体,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初衷和承诺,而干枯疲惫的内心,充满渴望的身体,都需要一个出口。两人一拍即合。

  小蝶知道自己的结果可能不会很好,也许这次任务就是最后的一个,所以她舍去了原来的坚持,睡到了一个男人的床上。大叔一样的陈平,儒雅轩昂的气质,有别于年轻男人的沉稳,对女人的了解和内心的关怀,都让她动心不已,虽然她并不会爱上男人,但是如果真只能选一个男人作为依靠,陈平是最好的选择,她能接受陈平这样的儒雅君子占有自己的身子,甚至感觉还不坏。

  小蝶不是一心求死的人,她希望自己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丝机会回来,就做陈平的小妾,寻求一个庇护。在陈平死后,用自己的智慧守护陈平的子孙后代。

  第二天黄昏,陈平就得到了消息,匈奴那边来人了,确切的说,是冒顿最宠幸的阏氏那边的内线来了,他赶紧让小蝶穿戴整齐,准备了一匹马,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送那位绰号土狗的武士和小蝶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夜色当中。

  又过了两天,夜里土狗和小蝶来到了阿兰的帐篷里。当阿兰见到小蝶的时候,整个人都定在那里,完全痴傻了。她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女人也可以如此的吸引女人,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触摸,都会让她不停的战栗,难以掩饰。她在心上包裹的一层防护,就好像玻璃碎裂,一团火焰,熊熊燃烧了她。

  小蝶对阿兰投来一个“我知道你,我也喜欢你。”的火辣眼神,阿兰彻底的手足无措,仿佛小蝶才是主人,而自己是奴仆。土狗看到了这些,又想起当年阿兰和妹妹翻滚在床上的情景,一声不吭的就退出来帐篷。

  小蝶的内心其实也很震撼,她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女人,尤其是对女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她不安分的一颗心开始蠢蠢欲动。似乎这次的任务还不坏,猎物是如此的美味可口,甚至她自己的内心都有可能沦陷。太喜欢,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如果能征服这个长得无比美艳又高贵无比的女人,将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

  夜色沉沉,谁都搞不清阿兰的帐篷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土狗依旧如同门神一样,远远的守卫着。

  而此刻汉军大营的刘邦,狠狠的踢打着躺在地上的刘敬,怒不可歇的骂道:“你给我闭嘴,要不要你来当这个皇帝!我对你实在是忍无可忍。”刘敬爬起来,一把抱住刘邦的大腿,大声说道:“平城是个陷阱,不能去啊,一定不能去啊。”

  刘邦听完怒火更盛,把刘敬踢倒在地上,恶狠狠的骂道:“你个齐国的戍卒,靠着一张嘴混到现在的地位还不知足。你怕死是不是?来人啊,给我把刘敬压到广武去好好呆着,等大军凯旋就拿他人头祭旗。大军进军平城!”说完就离开了大帐。两名卫士似乎很敬佩刘敬的人品和才能,并没有为难的拖走他。刘敬失魂落魄的也离开了帐篷。

  刘邦和冒顿,这两位王者,似乎马上就要碰撞在一起了。


第三十八章 王对王


  经过了前期无数的大战小战,阴谋阳谋,进攻与试探,防守与反击。汉军与匈奴大军,终于对上了。双方都没有任何的退路,也承受不起最终的失败。

  随着汉高祖刘邦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汉军骑兵队伍集结起来,向平城方向进发。而张晓天向刘邦请缨,说自己没有参加过这样庞大规模的混战,怕是不能胜任先锋的位置,请求樊哙担任大军先锋将领。自己则带领一支步兵和弓箭手的混合军队,迅速的机动到白登山一带策应。进可以扼守据点,截断匈奴的归路,退可以接应骑兵大军,巩固防线。

  刘邦对张晓天的建议不怎么在意,或者说他已经是认定了匈奴这次已经是在劫难逃,囊中之物而已。一万的汉军步兵而已,他这点肚量还是有,轻松就下军令让张晓天离开了,自己仍然在憧憬和匈奴大战的豪迈场景。

  由于战前要体恤马力,汉军又没有替换的马匹,于是大军行动反而缓慢了起来,准备发现了匈奴王之后再进行冲击。张晓天带领步兵一路奔向白登山。

  在白登山远远埋伏的匈奴将领石头,是一位情商高超将领,所以残忍好杀的匈奴王冒顿干掉了许多不听话的手下,他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别人都以为他笨,只会听冒顿的话所以叫他石头,而实际上,他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野心。

  冒顿是什么人,雄才大略,野心勃勃。这种人都会有个特点,控制欲极强,容不得手下人的一点反对。冒顿制作了特殊的响箭训练士兵,不按照他意思行动的人都砍光了。

  石头很聪明,冒顿只要不死,他就是忠心耿耿的属下,无论冒顿下什么命令,无论自己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会全力去执行,不打一点折扣。如果冒顿死了自己还活着,那要怎么样可就不一定了。

  这天,石头得到消息,有大约一万人的汉军士兵,来到了白登山上,在此扎营,修建工事。这件事顿时就让石头很困扰。自己歼灭掉这支偏师,就算对方能以一当十,那也绝对能吃掉。关键是这样做很有可能就会暴露冒顿的战略意图,让计划毁于一旦。

  冒顿的军令是让自己潜伏,等汉军败兵大军逃到这里的时候,将他们重重包围。但是看着不管这只汉军,那只会让对方在自己的包围圈里面扎下一根钉子,将来汉军败军若是逃到这里,有了这个支撑点,短期内肯定难以歼灭。夜长梦多就有可能成功突围。

  石头思索良久,冒顿这个人行事手段太让他害怕了。就算将来的战事不利,那也是冒顿自己的事情。而若是打乱了冒顿的计划,赢了还好,若是没得手甚至输了,结果很可能就是冒顿把所有的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到时候因为违抗了军令,自己找谁说理去啊。

  怀着自己的重重心思没有搭理这只汉军,仿佛看不见一样,继续潜伏在白登山周围。

  张晓天刚到白登山,就发现了不远处的匈奴大军。和石头一样,他也猜测到了对方的想法,不设防的一丝不苟的扎营,在白登山上建立了一个临时的据点。只要匈奴人没有上攻城器械,一时间还功不上来。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期待和指望,因为此时此刻,冒顿要做什么已经是图穷匕首见,想做的事情一清二楚。张晓天不期待刘邦能够理解,他也不想节外生枝。

  张晓天反复的查看,伏击的地点,肯定是白登山,不会是别处。他能做的,就是在这里接应刘邦退却的骑兵大军,若是没有自己手下这些养精蓄锐的这些汉军步兵接应,没有遮拦,没有粮草,没有防御的城寨,被匈奴骑兵团团包围的汉军骑兵只会在短时间全军覆没。他现在也就是尽尽人事而已。

  看到刘邦带着汉军的骑兵来了,匈奴王冒顿亲自上阵,带着自己的三万亲军,来到了离平城不远的一处高地,等着刘邦的到来。

  这一天,起了大风,卷起的沙土刮的人的脸生疼。此时正是入冬时节,太阳照在身上也不是很暖和,在大片沙地的反射下却依然刺眼。

  汉军骑兵排列整齐,不远的地方就是已经列阵好的匈奴冒顿亲军。刘邦眯着眼睛看着眼前军容整齐,气势不凡的冒顿骑兵,心里升起一股怪异的感觉,隐隐觉得冒顿不是那么好对付。

  匈奴阵内出来一个扛汉军旗子的汉子,在离汉军超过一箭的位置停下,大声的喊道:“汉军听着,放下兵器投降,可免一死,敢抵抗者,杀无赦,有如此旗。

  说完将旗子插入地下,抽出弯刀用力一挥就将汉军旗帜砍断。

  面对对方如此的羞辱,心高气傲的汉高祖刘邦如何能忍,大声对着前面的大将喊道:”樊哙,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我冲啊,汉军全军出击,把对面杀个片甲不留。“

  突然间汉军和匈奴的骑兵就冲撞在一起,如同两股洪流。樊哙一马当先,长矛瞬间就捅死一个匈奴骑兵,又大力的横扫,将另一个小头领模样的匈奴骑兵扫到马下,他伸着长矛去捅坠马的那人,却见洪流滚滚,那人被奔驰的汉军和自己人踩死的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突然远方射来一枝冷箭,噗的一声射入樊哙的右肩膀,瞬间他的右手就脱力,长矛掉在地上。樊哙顾不得拔出箭矢,左手抽出长剑,直接和迎面而来的匈奴士兵对了一刀,反手就砍下对方的脑袋,但是由于右手中箭,这厮杀极为艰苦,始终是险象环生。

  此刻汉高祖刘邦也知道匈奴的厉害了,对面无数的人马都直接冲向他这里,夏侯婴一时间感觉压力极大,身边的干将营军士虽然勇猛异常,却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此时匈奴骑兵渐渐有支持不住的迹象,毕竟汉军骑兵数量还是稍多,而冒顿有自己的打算,并未死战,战线一点点的朝着平城方向移动。

  这场大战从中午打到下午,双方都损失惨重。正在这时,苍凉的号角响起,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涌来无数的匈奴骑兵,将汉军团团包围,一时间战况急转直下。

  夏侯婴焦急的对刘邦大声说道:“陛下,往北边突围吧,北边的匈奴骑兵已经和我们厮杀了大半天,必定人困马乏了。而刚刚到来的敌人都是养精蓄锐,精力充沛的生力军,就算离我们汉军步卒更近,也没办法突围过去的。”

  刘邦来不及多想,逃命要紧,下令向北方的冒顿的大阵冲击。汉军骑兵在死亡的绝境下爆发出顽强的战斗力,无不以一当十,冒顿大阵一触即溃,如鸟兽散。后面追兵甚急,汉军也没功夫去搭理这些残兵败将。直接向北方逃奔,离汉军步卒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久,汉军收拢阵型,一齐向北而去,后方的匈奴大军也整顿了队形,大部分对汉军穷追不舍,冒顿的本部伤亡比较大加上极度的疲劳,没有参与追击。冒顿遥望着汉军奔逃的方向,几乎要仰天长啸,高兴得跑下马在地上打滚。刘邦这条大鱼已经被他拉上岸,死亡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这次战役他大获全胜了。但是他城府颇深,还是忍住没有爆发。现在毕竟还没有看到结果,战场上的事情,只要不到最后一刻,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刘邦想起张晓天事前带着步卒去白登山上扎营准备,自己当时也是漫不经心,没想到当初一个随意的布置,就有这么好的效果。于是下令大军向着白登方向逃跑。一直以来都不断逃亡的刘邦,对如何躲避灾难非常有心得。

  他心里想着,只要他自己不死,夏侯婴樊哙他们不死,那就没有关系,现在是大汉的皇帝了,拥有整个天下的资源,要对付匈奴可以卷土重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不能死,自己死了,就算汉军灭了匈奴,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汉军一路奔逃,直到眼睛都已经瞄到山的轮廓了,刘邦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就是希望能够派人去给周勃那里的汉军步卒送信,让他们来给自己解围。然后再做打算,反正军队的损失也不算很大,完全输得起。

  正当刘邦想得入神的时候,东南西三个方向出现了数不清的匈奴骑兵,看上去比之前的伏兵还要多。樊哙无奈,带着先锋与前面拦截的敌人厮杀在一起。

  这队人马正是匈奴王冒顿亲信石头将军埋伏的大军,已经休整了不知道多少天,精力旺盛到无处发泄。他喜出望外,之前那一支汉军步兵是诈唬的话,现在这个可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正主了。毫不犹豫的,石头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匈奴骑兵如洪水一般冲向汉军,仿佛瞬间就会将其淹没。

  正在这时,一万汉军步卒从白登山上冲下来,步兵方阵整齐,后方是大量的弓弩手。一时万箭齐发,北边的匈奴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两面夹击,死伤惨重,队形不能保持,便向一旁退却。樊哙抓住机会,领着汉军骑兵向这支规模不大的汉军步卒靠拢,而此时这只队伍又变阵,两侧称新月,中间留开豁口,汉军骑兵见状领会其意,鱼贯而入冲上并不陡峭的白登山缓坡。

  张晓天在后面紧张调度,最后汉军骑兵成功的逃到他的阵型后面,也可能是对面匈奴放水,大军缓缓后撤,匈奴人竟然也没有追赶。

  由于张晓天及手下一万步卒的出色发挥,汉军骑兵队伍,总算是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退到修建好的营地里休整。战局彻底的平静下来,匈奴打出了精彩反击,一举将刘邦及数万汉军围困在白登山。即使刘敬张晓天等人出色发挥,也于事无补。

  而此刻阿兰的帐篷里,她全身虚汗,一丝不挂的躺着床上,面色潮红。一个晚上的迷乱,她的脑袋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愉快对她来说都已经不能形容现在的感受。唯一能说的就是,之前的二十年,她都白活了,现在她才找到了她想要的。


第三十九章 最长的七天(上)


  汉军步军的主帅周勃心沉到了谷底,他一直担心却无力阻止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连最宠幸的谋士刘敬都因为阻止刘邦进军被送进监牢,他周勃又能有什么办法?

  刘邦带领的汉军骑兵被打败北逃,生死不知,要怎么办?怎么办?

  周勃一根根的揪着自己的长胡子,完全没什么办法。他脑子里一片混乱,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消灭匈奴了,刘邦如果出什么意外,他最好的结果就是自杀来保全家人。还有手下这二十多万汉军精锐,没剩下多少骑兵了,情报不明,很可能被分割围困,这些精锐如果没了,不敢想象国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到时候乖巧的诸侯王就会变成毒蛇猛兽。

  他听到远处隐约的喊杀声,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幻听,更不知道要怎么办,出击也不是,固守又害怕刘邦出事,心事重重的布置完营地的防务,独自一个人看着黑沉的夜色发呆。

  突然他注意到远方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周围漆黑的夜色中,格外的突兀耀眼。“周元帅,我这次去白登山布防了,若是真的有事,一万养精蓄锐的汉军也能至少坚守一周时间,到时候周帅一定要想办法突破匈奴的围困啊。”

  周勃想起张晓天临走前对他说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刘邦的指挥能力确实不敢恭维,但是张晓天是员虎将,而且有胆有识,能够拯救危局。希望刘邦的汉军骑兵去白登山能和那固守的一万汉军汇合,虽然长期来说更加不利,但至少争取了一点时间。反正情况也不会更糟了。陈平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去哪里了,刘敬被关在广武,现在手下一堆大老粗,老兄弟们多半都在骑兵队伍里,周勃真不知道要跟谁去商量解围的事。

  夜色更加的深沉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而此时的白登山上,刘邦,樊哙,夏侯婴等一堆大佬们围着篝火,周围到处坐着累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汉军骑兵,相互依靠着取暖。

  刘邦一言不发,神情颓废,浑浊的眼里没有一丝神采。他花白的胡须上粘着血迹,很明显在敌人的凶猛冲击下,死亡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