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仙官令-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巾军却如一片海中的礁石,死死地钉在了那里,而先锋神机营中的将士们早已经准备完毕。

  “升血战旗!不死不休!”杨烈的大纛旁缓缓地升起了血色战旗。

  裴元绍看着中军升起的血色战旗,眼中闪露着嗜血的光芒,狠狠地往地下吐了一唾沫,手中长刀起指苍天,大吼一声,“神机营!齐射!”

  “呜!”

  铺天的箭雨像一片乌云不间断地射出,狠狠地笼罩住邪马台国、狗奴国两国的士卒,箭雨覆盖之下,无一人可以站立,无一人可以生存,进攻的两国士卒死伤殆尽。

  “风!”

  “风!”

  “风!”

  黄巾军将士们齐声厉喝,为神臂弩的威力喝彩!

  “秦”字旗下的军队再次爆发出喝彩声,“这是,这是王师的箭阵!秦军箭阵世无敌!”

  “风!”

  “风!”

  “风!”

  “快!快!全力攻击,他们没箭了,他们的箭上弦需要时间,只要冲到近前,我们就赢了……”邪马台国、狗奴国两国的国王再次发出大喊,催促着手下的士卒再次冲锋。

  但现实给了这帮倭奴狠狠地一巴掌,两国的国王感觉到脸上火辣辣地疼痛,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脸正在被黄巾军狠狠地抽,而且还是用鞋底抽~

  “吱嘎~”伴随着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声音,神机营再次快速地给神臂弩装上了箭支!

  “神机营!三段射!教这帮孙子们怎么做人!”裴元绍再次发出一声怒吼。

  “呜!”

  箭雨再次疾射而下。

  “啊!”伴随着一阵阵凄惨的叫声,邪马台国、狗奴国两国的军队死伤严重,隐隐又要有掉头就跑的念头了。

  “不许跑,违令者斩!他们没有箭枝了,他们没有箭枝了,这波箭雨明显比头一波少多了,冲上去,我们就赢了!”倭奴的将领们跳着脚大声吼叫道。

  “停!”裴元绍也是艺高人胆大,“放近了再射!”

  三百步,

  黄巾军神机营严阵以待,没有丝毫动作。

  “哈哈哈哈!他们果然没有箭枝了,快,再快点,冲上去,他们的兵甲任你们抢,谁抢到归谁。”

  两百步,

  黄巾军依然纹丝不动,倭奴的军队跑得更快了。

  一百步,

  黄巾军还是不为所动,倭奴的军队再次加速,准备最后的突击。

  五十步,

  双方都已经能够看清对方的眉目了,裴元绍高举的长刀猛地往下一挥,“第一列,平射;第二列,仰射;第三列,自由射击。”

  排在第一列的黄巾士卒,端稳神臂弩,猛地一抬扳机,长箭“呜~”地一声射了出去。

  平射!

  这一平射的杀伤力最大,远远大于前两波的杀伤总和,如此近距离的平射,每一只箭至少都能射死倭奴三四人,甚至更多,更有甚者,直接连人射飞……

  倭奴潮水般的攻击为之一顿,神机营所对正前惭愣是被打出了一片大大的空白。

  空地、空白,无一人站立,约有数千尸体倒在地上……

  倭奴被彻彻底底地杀怕了,发出一声怪叫,转身就跑,任凭将领怎么阻拦都无济于事,甚至倭奴将领都湮灭在溃败的乱军中。

  “檑鼓!全军出击!此战我军大胜!”高坐中军帐的杨烈猛地站起身来,传令道。

  杨烈望着被倭奴尸体铺满地关东平原,望着这片被倭奴鲜血渗透的土地,喃喃说道:“明年这里的庄稼一定特别的旺盛。”

  邪马台国、狗奴国两国的军队已经组织不起任何的抵抗了,黄巾军全军掩杀,战场上喊杀声一片。

  甚至在战场上发生了极其搞笑的一幕,远看还不觉得,等到短兵交击之时,黄巾军才愕然发现这倭奴的士兵太过于矮小了,最高的比黄巾士卒也要矮上一头多。

  这帮遍山便野的小矮子像老鼠般逃跑之时,黄巾军愣了一下,然后发出一声爆笑,顺势追了上去。

  像周仓这样的巨汉直接比倭奴高了足足两头,追击斩杀这帮倭奴之时,在杨烈看来有一种打地鼠的感觉。

  “抓活的!”杨烈将血色战旗降下,升起了黄色的黄龙旗。

  “抓活的!”

  “抓活的!”

  “抓活的!”

  漫山遍野响起了黄巾军的呼喊声,黄巾将士也不在死命地追杀,而以什为单位,追上溃逃的倭奴后,上去就是一脚,一脚踢在他们的膝盖上,将他们踢倒在地,然后用绳将他们窜成一串,押送回营,说踹他们都是抬举他们了,毕竟他们的个子太矮了,像一群野猴子。

  溃逃的倭奴发现追击的黄巾军并不在一味地杀死他们,反而松了口气,不再死命地追杀,甚至直接跪倒在地,等着黄巾军前来收押。

  这次追杀整整追杀了数个时辰,等到太阳落山,各部才押送着大量的俘虏缓缓而归,营帐内处处笑声一片。

  这是一场大胜!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

  黄巾军未死一人,便歼灭倭奴邪马台国、狗奴国精锐,抓捕俘虏无数。

  黄巾军自起事之初还从未有过这么畅快淋漓的大胜,心中被逼着远离故土的郁闷之气终于狠狠地吐了出来。

  “军师万胜!”

  “黄巾万胜!”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到处都是黄巾军的欢声笑语。

  “报!”

  “报!”

  “我军大捷!”

  “报军师!波才部已擒邪马台国国主,正在押解路上。”传令兵疾步向前大声禀报,声音之大,甚至整个大营都听得一清二楚。

  “为军师贺!为我黄巾贺!”中军帐内的波才脸上异常光彩。

  波才还未说完,外面又传来了传令兵的通报声。

  “报!”

  “报!”

  “我军大捷!”

  “报军师!彭脱部擒住狗奴国国主,正在押路上,片刻即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为军师贺!为我黄巾贺!”彭脱同样喜上眉梢,大嘴一咧,忍不住地哈哈大笑!

  黄巾众将俱是大笑!

  突然,波才、彭脱、周仓、裴元绍和刘辟对视了一眼,波才、彭脱、周仓、裴元绍厉害人一齐扑上,死死地按住杨烈,然后刘辟猛地从身后拿出一件黄色龙袍,然后快速两步,走上前来,七手八脚地披在杨烈身上。

  随后众人跪在地上猛地磕了九个响头,“军师万岁!”

  “万岁!”

  “万岁!”

  “恭请军师登基称帝!”

  杨烈直接就愣住了,心中暗暗嘀咕,“这就是黄巾版龙袍加身,不知后世怎么记载这次兵变?关东兵变?……”


第四十六章 杨烈登基


  “混帐!汝等欲陷吾不义乎?”杨烈大怒,厉吼一声,“大良贤师、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尸骨未寒,尚未择风水宝地厚葬,汝等就想着争权夺利。再若弄出蝇营狗苟之事,我必军法从事!”

  杨烈还有解气,上前就狠狠地踹了波才一脚,而波才滚了三个跟头,跪倒在地,众将一看杨烈发怒,不由得瑟瑟发抖,不敢吱声。

  “说!谁的主意?”杨烈的脸涨得通红,活生生一副被气急的样子。

  “军师莫怒,正是我等的主意,正因大良贤师、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尸骨未寒,所以吾等才肯请登基,现在教众百万,政令不一且军心不稳,更兼之在这扶桑岛国尚有不服王化之草莽,波才不才,特肯请军师登基!诏王令,以伐不臣!”

  不过这次,黄巾众将却没有附和,实在是被杨烈的愤怒吓倒了,“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万里”可真不是说着玩的,不过在心底却也佩服波才,说他是不知死活呢,还是傻大胆,在这种情况下还敢劝进,没看到军师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了吗,真是不知道死亡。

  波才本来也被杨烈的愤怒吓破了胆,只是杨烈的那一脚却让波才犹如守得云开见月明,让波才心头一亮,军师虽然脸色狰狞、气愤异常,但那一脚杨烈根本没有用力,波才也是顺势滚了几个跟头,正是这三个跟斗让波才明白了杨烈的心意,所以才立即进言。

  因为但凡皇帝登基,必须有个三劝三让的过程,杨烈也想早早的完成“黄巾开国”的任务,但也得有个流程不是,正巧波才等人来了个“关东兵变、黄袍加身”,杨烈也乐得陪着他们把这“三劝三让”的戏演下去。

  “自己是不是过了?”杨烈看到周仓、裴元绍在自己的淫威下瑟瑟发抖,不禁有些后悔,幸好波才还算聪明,要不这场戏可演砸了。

  “此事勿需再提!我黄巾海外前来,初立于此,诸事多而凡杂,且立足未稳,当前,先修兵备、再修农事,汝等再勿有此类心思,否则吾定斩不赦!”杨烈一甩衣袖,厉声喝道。

  “军师,不,陛下,正因如此,吾等众将,才肯请军师即刻登基,昭告天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吾等黄巾原本名为贼军,现今自神州迁徙此地,本属客军,若想开国成就黄巾大业,必须则名正言顺,波才特协众将肯请陛下登基,以安军心,以正我华夏正统。”

  波才再次拜倒在地,沉声说道。

  杨烈的脸涨得由红变白,显然已经气极,甚至被气得手指哆嗦,按住剑柄的手在发抖。

  “波才,你妈比的,以前没有看出来,你他娘的真是胆大啊,没看到军师已然气急,手已经按上剑柄了吗,你还毅然决然地劝进,一口一个陛下叫着,叫得真他娘的顺嘴啊,你想死别搭上我们啊……”黄巾众将心中对着波才一阵咒骂。

  “波才,你真以为不敢本军师不敢斩你吗?”杨烈狠狠地瞪着波才。

  “波才不敢,现下整个黄巾都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十万将士、百万教众皆为陛下一人之力而得以存活,陛下威势无双,波才岂敢倒捋虎须,只是初来扶桑,吾黄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所以波才才敢斗胆进言。”

  波才坦然地与杨烈对视!

  “竖子安敢欺我?”杨烈猛地抽出腰中利剑,剑尖直指波才,波才并不为所动,依然坦然地与杨烈对视着。

  气氛变得沉闷、肃杀、压抑,黄巾众将额头冷汗直冒,甚至已将后背打湿,生怕杨烈一怒之下将波才给斩了,毕竟大家都是同时起家的兄弟,但话又说回来,波才真是大胆,惊得众将的小心肝现在还“噗通噗通”直跳。

  良久,杨烈貌似无奈地将手中利剑往地下一扔,“吾有何德何能,能劳汝等天下英豪拥戴?”

  “陛下此言差矣,自陛下自南阳起兵,孤身一人入黄巾,力挽狂澜,收集败兵,练成精锐,一路攻城拔寨,百战百胜,礼、毅、仁、智、勇名扬大汉!率军转战千里,挺入冀州与大良贤师会盟于钜鹿,吾等黄巾看似有倾天之势,但实已危若累卵;”

  “陛下力排众议,只手挽天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施神仙手段,做马车、造巨舰,劈手成渠,聚石为城,名动天下;更有草船借箭、气伤何进,计谋无双!如何不得吾等众将拥戴?如何不能问鼎至尊?如何不能逐鹿天下?”波才信誓旦旦地说道。

  “唉!罢了,罢了,此事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就依汝等所言罢,”杨烈故作无奈地说道,“只是杨奉、何仪两将还在后方……”

  “杨奉、何仪两人早已到达,来人!请杨奉、何仪进帐!”波才立刻冲营帐外喊道。

  “勿须派人来请,末将已至!”杨奉、何仪两人同时来到大帐,进了大帐,纳头便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唉,只是朕不知有何面目面对大良贤师,唉!”杨烈再次沉重地叹息道。

  “无妨,大良贤师、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以及吾等阵亡的将士在天看到,必然欣喜万分,吾黄巾后继有人!”波才大喜,遂暗暗拽了拽周仓等人,躬身拜倒在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带头喊道:“末将恭请军师登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仓、裴元绍、彭脱、刘辟这才看出,原来这哥俩一直在演传说中的“三劝三让”的戏码,不由得心中大呼:“驴日的波才,你早说啊,吓得哥几个的小心脏现在还噗通噗通直跳”。

  众将见大势已成,刘辟急忙上前几步,将黄色龙袍郑重地、一丝不苟地穿在杨烈地身上,遂后众将再将齐声喝道:“恭贺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帐内黄巾力士也是同时跪倒在地,仰天齐声大喝。

  尔后中军帐、各个军帐、整个大营,所有的黄巾士卒同时跪倒在地,齐声大喝:“恭贺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十七章 黄巾开国


  震天的吼声震耳欲聋,如海啸般在这关东平原上传出很远很远……

  俘虏营中,邪马台国、狗奴国的国主及听得懂汉语的高级将领听到这海啸般的呼声,不由得骇的脸色发白,他们明白汉人的势力终于延伸到这片岛国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已经不言而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杨烈及黄巾众将也是这么想,杨烈也是准备这么做的。

  登基之事以成定局,但毕竟黄巾诸事草创,一切程序一应俱减,具体怎么操作,说实话众人也不懂,毕竟以前都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杨烈倒是知道后世一些领导人宣誓就职的情景,但那些场景明显与现下时代不同,所以杨烈也无法进行指点,只能任凭波才他们按照自己的臆测来操办。

  经过一晚上的折腾,波才他们绞尽脑汁总算定下了一份章程。

  第二天,天刚光亮,黄巾军众将士临时搭了一个大大的校场,校场中央有一个高高的点兵台,点兵台上放着一座龙椅。这龙椅是熔掉敌人投降时仍掉的利剑所制,这是一张满布尖刺、利角和扭曲金属的铁疙瘩,坐上会令人感觉到异样的清醒与肃杀。

  长时间久坐,会让人感觉到不适,但却会让人感觉到异常的清醒,这是杨烈特意要求的,因为此刻黄巾军虽然兵强马壮,但人生地不熟,且周围诸多土著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形势一触即发,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为皇为将者要时刻保持清醒,杨烈才特意要求这么做的。

  但波才众将觉得这龙椅警示意味有了,但不够威严,总感觉让人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遂在铁王座上披着金黄色的虎皮,王座两个把手俱是雕成龙头,其后面又简单地雕出了七个龙头,合共九个,汉人以九为极数。

  待准备完毕,黄巾众将士便排成整齐的方阵,站在校场之中,此时,晨曦初明,太阳的光浑洒满人间,在场的众将士身上洒满了金色的光辉,天空中隐隐有金色的龙形云彩出现,为杨烈的这次极其简陋的登基大典凭空添了几分色彩,有几分君命天授的意思。

  大秦以黑色为尊,汉承秦制,也是以黑色为主,但黄巾却是以黄色为尊,黄巾军刀出鞘,枪刺天,军容鼎盛。

  “呜~”沉闷的牛角声响起,连响九次……

  “咚!”震憾的牛皮大鼓也被檑响,连响九次……

  然后,杨烈在波才等黄巾众将的陪同下缓缓地从中军大帐走出,一路走来,凡是走过之地,黄巾将士众是纷纷看倒在地,直至走到点兵台上。

  但杨烈并没有立刻坐上龙椅,而是波才先行一步跨出,大声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众将士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波才双手微微向下一压,示意众将士安静,随后一躬身,退后半步,示意杨烈上前。

  杨烈看着军容威武的众将士不由得热血澎湃,“这是我的军团,这是我的臣民!”

  清了清嗓子,杨烈沉声说道:“大良贤师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为汉室苍天,兵强马壮,吾等势孤,不得不远遁海外扶桑,以保全黄巾香火。吾等初入扶桑,人地生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贤师之殊遇,欲报之于贤师也。”

  “吾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大良贤师不以吾卑微,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贤师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数月矣。

  大良贤师知吾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保黄巾香火,为保诸位生命之安危,吾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贤师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已至扶桑,关东平原初定,且吾等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鼎定扶桑,彻底实现大良贤师之遗愿,誓保黄巾香火,世代相传,然名不正、则言不顺,为师出有名,诏王令以伐不臣,吾在此血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杨烈说完,猛地抽出长刀,在手上一划,“今吾等黄巾,受天命,在此海外异域开疆扩土,秉承大良贤师之遗志,在此开国,名黄巾天国!”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众将士再次由衷地发出震天的吼声。

  “祭天地!”波才大吼一声,“来人,押倭奴邪马台国国主、狗奴国国主上台,斩敌头颅、祭祀黄天!”

  波才话音刚落,黄巾力士直接将两国国主像提小鸡仔似的提了上来,一脚将两国国主踢倒在地,双手一押,将他们的头颅狠狠地摁倒在地上。

  两国国主仿佛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并没有挣扎,而是仿佛死狗般软软倒在地上,众将连看都不看一眼,在他们身下分别摆上一道黄巾军的战旗。

  “斩!”杨烈狠狠地一挥手,对这些小日本鬼子杨烈根本没有一丝的同情心。

  环首刀高高扬起,“唰!”地一声,狠狠落下。一刀斩落,人头落地,殷红的鲜血染满了黄巾战旗。

  “祭旗!”

  波才和彭脱缓缓地将两旗升起。

  杨烈带领黄巾众将士,缓缓地跪倒在升起的血色战旗之下,高声喊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今吾等黄巾欲在此地立国、开府建衙,吾等虽被迫离开神州,但亦为华夏之民,此地亦为华夏这土,诸事草创,无以为祭,特斩敌国国主之头颅,上祭皇天,下祭后土。”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请庇佑吾黄巾天国,万世永昌!万胜!”

  “万胜!”

  “万胜!”

  “万胜!”

  震天的吼声从黄巾将士们的口中喊出。

  “祭祀完毕!”

  “礼成!”

  “黄巾天国立!”

  “万胜!”

  “万胜!”

  “万胜!”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杨烈缓缓地朝着龙椅走了上去。


第四十八章 分封天下


  杨烈缓缓地坐在了龙椅之上,波才郑重地将冠冕戴在了杨烈的头上。

  “万胜!”

  “万胜!”

  “万胜!”

  黄巾士座们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声,黄巾开国,就意味着他们有了家;杨烈登上至尊之位,就意味着他们有了主心骨,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杨烈戴上冠冕之时,脑中倏然恍惚了一下,明显地感觉自己与黄巾众将士有了一股莫名的联系,心脏“突突”直跳,杨烈的手不由得抚上心脏,发现原来不是自己的心脏在跳动,而是仙官令在跳动,杨烈感觉到原本如死灰般枯寂的仙官令,略微有了些光润。

  等杨烈清醒过来的时候,杨烈的的思维莫名地在发散,脑海中莫名地多了一幅地图,杨烈一看就知道这是倭奴岛国的地图,而唯有自己脚下的关东平原以及东京湾是异常清楚,别处俱是呈灰色,模糊的看不清楚。

  杨烈明白自己所占的区域还是非常地狭小,而仙官令也没有表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看来自己的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就在杨烈坐在龙椅之上接受黄巾众将士朝拜之后,一声响亮的声音传来:“故先秦帝国始皇帝陛下之方士徐福、第七十五世嫡系玄孙徐斌,恭贺黄巾天国陛下登基。特协倭奴国地图前来拜贺!”

  杨烈果然没有猜错,“秦”字旗下的军队果然是方士徐福出海带领的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后裔。

  “陛下大喜,这是万国来贺的征兆,大喜,大喜!”波才兴奋地说道,黄巾众将俱是大喜。

  杨烈轻轻一点头。

  “宣!故先秦帝国始皇帝陛下之方士徐福、第七十五世嫡系玄孙徐斌,觐见!”波才大声吼道,没办法,黄巾天国实属草创,根本没有太监,杨烈也不想要有太监,所以仓促之下,只能让波才充当传声之人。

  在黄巾众士卒的刀枪剑林之中,徐斌缓缓地走向前来,双手手持一卷轴,高举过头底,来到点兵台下,龙椅之前,用清脆的声音恭声说道:“故先秦帝国始皇帝陛下之方士徐福、第七十五世嫡系玄孙徐斌,恭贺陛下登基,为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