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仙官令-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众人想到这种场景不由得直吸了一口冷气,“别说是满清一万人的精锐绿营,在稍微有利的地形中,就是一万满清精锐八旗铁骑也得饮恨败北……”

  “好,杨烈将军快人快语,那本太子也不藏着掖着了,锦衣卫的情报网我可以与将军你共享,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朱慈炤眼中流露出刻骨铭心的狠毒。

  “那就是我要将天下所有的满人,建奴上至皇帝王侯,下至八旗满民,我要将他们统统杀光,一个不留!还有那投降的、从清的大臣,本太子不但要将他们碎尸万断,诛其九族,还要将他们写成《贰臣传》,让他们遗臭万年。”

  杨烈倒是没什么反应,但三藩却是脸色一变,刚才朱慈炤的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但明显朱慈炤对这些投降之人的恨意远远大于满清,想到这,三藩世子的脸一变再变,依朱慈炤这德性,难保他不秋后算帐啊,三藩世子默默地对视了一眼。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谁是最高统帅?谁来统帅三军?”杨烈缓缓地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抛出。

  瞬间,场中的气氛凝固了。

  静,安静,非常安静。

  静的让人窒息。

  许久,朱慈炤忍受不住这让人窒息地安静,站了起来。

  “当然是本太子,毕竟本太子才是名义上的共主。”朱慈炤当仁不让地说道。

  “哼,是故前明太子,光有大义有个屁用,即使你的情报系统再发达有什么用,你手里没兵,现在这个时代有兵才是王。”尚之信立刻炸了,跳了起来。

  “就是,就是,大明为什么亡,为什么抵挡不住李自成,就是因为你们老朱家的无能,没兵,还不信任统兵大将,而且只会纸上谈兵,对军队胡乱指挥……”耿昭忠也不甘示弱。

  “咳咳,”吴应熊轻咳两声,起身拱手说道:“朱三太子朱慈炤,先不论你的身份是真是假,即便是真,我们三藩不可能将兵马操之你手,大家都是明白人,也不用绕弯子,你们老朱家的人什么德性,在座的诸位可是一清二楚,把话说白了,我们三藩不可能将兵马操之任何人之手!”

  吴应熊斩钉截铁发说道。

  “没有统一的号令,就会成一盘散沙之势,你们就不怕满清将你们逐一击破?”朱慈炤冷冷地问道。

  “怕,我们怎么可能不怕,但我们更怕你们胡乱指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们怕像你等纸上谈兵之徒只会让士卒白白送死,而且我们更怕你们将兵权大握之后,未对抗满清,反而先拿我们开刀,我们还怕你们秋后算帐,所以,不管说什么,兵权我们三藩致死不放。”吴应熊针锋相对。

  “你们这是鼠目寸光,你们这群武人,真是不知顾全大局,大明如何而亡,不就是因为你们这群兵痞,只知好勇斗狠、争权夺利……”朱慈炤跳着脚大骂道。

  “我们就是大局,我们有兵,有马,有粮草,有地盘,我们就是大局,连自己的生存都保证不了,何谈顾全大局?……你们老朱家倒是顾全大局,结果呢,大明亡了,崇祯帝上吊之时,除了太监王承恩,何尝有一人共同赴死?”吴应熊反唇相讥。

  “就是,就是,宋末崖山之殇时,还有十万臣民与宋朝官家集体跳海而亡,还有宋末三杰共赴国难,前明有吗?即使有,也让你们老朱家给杀了,袁督师何等胸才伟略、何等的忠心耿耿,就因为满清极其幼稚的反间计,你们老朱家就把袁督师给千刀万剐了,你让我们如何相信你们老朱家?”尚之信握着拳头,狂舞着狠声说道。

  ………………

  杨烈只是看着为争夺统帅权而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两方,并没有生气,也没有着急,更没有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厌恶感,而是有一种莫名的冷静,自己仿佛就像局外人一般,看着这场闹剧。

  从争吵中杨烈也看出了三藩的底限,那就是什么都可以答应,唯独在兵权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因为让了一步,就会让两步,让了两步,就会输掉全部,而且杨烈一开始也在想这个问题。

  让三藩交出兵权,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人只会相信自己,尤其是在生死抉择之际,而且这三藩,尤其是平西王吴王桂更是老奸巨滑,跟他斗,以杨烈这点水平,根本玩不转。最终,杨烈也打消了夺取三藩兵权的计划。

  因为仙官令虽然没有给杨烈发布任务,但杨烈的任务其实很明显,那就是逆转历史,夺得气运。而要想逆转历史就得消灭满清,既然是消灭满清,那最终谁来当皇帝都行,只要是个汉人就行。消灭满清跟逐鹿天下,这可是两个概念啊,杨烈的眼眯了起来,不断地沉思着。

  而朱慈炤一方则是孤家寡人,杨烈通过他的言语、动作、眼神也大概估摸出他也就是想要个大义的名份,至于兵权,朱慈炤想都不要想,即使三藩答应将兵权交于他手,他杨烈也不答应。

  两方吵了半晌,发现杨烈正老神在在地喝着茶水,像看耍猴一样看着他们在争吵,不由得老脸一红。

  “既然镇海将军敢提出这个问题,想必将军已经有了万全的计策了吧。”吴应熊凝重地说道。


第十七章 五分天下


  “吵够了吗?”杨烈淡淡地说道。

  “哼!”两方对视了一眼后,十分坦然地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果然脸皮这种东西,对政客来说根本就是多余的,争吵只是双方摆明态度与底线的方式而已,既然彼此双方都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底线,那争吵也就没有了意义。

  “不知道镇海将军有何良策来解决统帅权的问题?”吴应熊紧张地问道,万一杨烈也要强烈要求三藩将兵权交出,那这事可就麻烦了。

  “没有统帅,各行其政!”杨烈一字一字地说道。

  “这……”众人一愣,均莫名其妙,没想到杨烈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来人,上地图!”杨烈并没有理会他们,片刻后,一张硕大的地图便挂在了墙上,杨烈拿着笔沿着长江划了一条粗粗的红线。

  “吴应熊、尚之信、耿昭忠即使我杨将威名再大,想要你等交于兵权,你们也不会答应吧,即使你们答应,我相信你们的父王也不会答应对吧,既然如此,这兵权不交也罢,我所谓的没有统帅,各其其政的意思就是鉴于你们不会交出兵权,你们拥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后才做出的决定。”

  “这是长江,”杨烈指了指长江上的那条红线,“既然反清,那么就得同时起兵,这样才能声势浩大,震慑满清,长江以北由我们延平郡王府、沐王府还有朱三太子的白莲教来起事,长江以南归你们三藩。”

  “你们三藩之中,平西王府最是兵强马壮,可兵分两路,一路从昆明至CD再至汉中,最终抵达咸阳;另一路长德、岳州、夷陵,以此可为开国之基,如达成可自请封秦王,占据八百里秦川。”

  “平南王部可从广州进击桂林,再至衡阳、长沙,与平西王部会师岳州,而后攻占武昌,钉立在长江沿线,进而可以窥伺襄阳,以此为立国之基,可自请封为吴王,占尽古吴江东六郡。”

  “靖南王部,可从福州起兵,兵分两路,一路吉安、南昌,另一路直取杭州,双路其下,最终攻占南京,此片区域虽地域狭小,但自古为江南财赋重地,可自请封越王。”

  “你们三藩,三分长江以南之地!你们三藩要想从本将之处得到连发火枪,必须同时起兵,这战略意图怎么实施完成,你们自行其事即可,但有一点,千万不要有内讧。起兵之时,不一定要快,但一定要声势浩大。”

  “只要声势浩大,满清必然派满蒙八旗精锐与绿营南下,他们只要南下,你们就速度放缓,吸引他们渡江,只要他们渡过长江,我延平郡王府的水师,便会自海上入江,封锁长江,让他们有来无回,届时,我们前后夹击,歼灭其有生力量,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只要满清军队南下过江后,山东、河北、河南等华北地区的白莲教要立即起事,不求面硬抗官兵,只求断其粮道,让他们只能就地取食,这么多大军,这么多的消耗,就地取食?休想支撑如此规模的大学,饿也要饿死他们。”

  “山东、河南、河北之地,朱三太子也可以亮明旗号,昭告天下,不过本将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同时,本将以及郑啸风部直捣黄龙,借船坚炮利,从开津卫入海口上岸,一日便可抵达京师,此时清军大部已然南下,困于长江之南,京师最多最多只余八旗中一部,本将凭火器之利,三日占领京师不在话下,活捉康熙与孝庄易如反掌。”

  “而沐王府部,乘我镇海水师之舰,由天津直抵旅顺上岸,由旅顺强击盛京,攻占满清老巢,至此也可就地自请封辽王,尽占满清龙兴之地,向东也可攻占朝鲜,为立国之基,如若仍想镇守云贵,满清灭时再议!”

  杨烈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划着,三下两下便将自己的战略讲解清楚,“至于你们如何行动,如何派兵,我不管,我只要我的战略能达成,你们三藩最重要的就是将满清的大军吸引过去,你们可能办到?”

  杨烈紧紧地盯着这三藩世子,其实三藩在杨烈眼里就是诱饵,如果三藩争气,能消灭满清有生力量最好;如果三藩不争气,那么杨烈只能亲自动手了,古代战争规模宏大,死个十万八万人很难很难,天时、地利、人和俱要算计清楚。

  但近代现代、现代战争,武器威力太大、太大,杨烈敢保证,只要不犯傻,一点一点的吞食,一万手持加特林机关枪的士卒绝对能灭了满蒙八旗与绿营,这也是杨烈的底气所在,因为这个时代是火器将兴的时代。

  杨烈甚至早已经秘密派人收集火炮,准备让满清体会一下“战争之神”的威力。

  “好,很好,”三藩世子盯着地图看到,心里也在不断地盘算着,只要是声势浩大,将满清吸引至长江以南,届时,镇海水师封锁长江,以杨烈、杨镇海连发火枪之利,满蒙八旗必死无疑啊,更关键是自己并不用交出兵权啊。

  三藩世子这样想,而朱慈炤也是这样想,不用交出白莲教与锦衣卫的指挥权,便能成就大事,何其妙啊,众人的目光不由得同时看向杨烈。

  “我们三藩吸引满蒙八旗南下不难,难的是如何消灭其有生力量,杨将军可有万全的把握。”吴应熊仔细瞅了地图半天,谨慎地问道。如果杨烈能消灭满蒙八旗,自己三藩只要消灭绿营,那真是不要太简单,关键是杨烈有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有!”杨烈看着三藩世子的目光,知道他们想要保证,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稍待!”

  杨烈带着王五等人就进了暗室,立刻将天地会中的火枪搜集起来,杨烈运用等价交换法则,转换了一架加特林机关枪出来。

  “王五!”

  “属下在!”

  “给诸位世子、黔国公、朱三太子以及神龙教圣女演示一下,让他们知道钢铁的威力!”杨烈冷冷地一挥手。

  王五立刻带着两人出来,三人拉起这架加特林旋转机关枪就走到了院内,装上弹链,一拉枪栓,枪口对着假山就是一阵狂射!

  “突!”

  “突!”

  “突!”

  几个呼吸间,上百发子弹就被射出,而假山被打了个千仓百孔,碎成一地。

  众人看着被摧残成破布一样的假山,再想一想自己的血肉之躯,脸色瞬间“唰!”地一声变得异常苍白,额头冷汗直冒,甚至感觉不能呼吸,都被这加特林旋转机关枪的威力吓傻了,吓得目瞪口呆。

  “这!这!有此利器,何愁满清不灭!”吴应熊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涩声说道。

  在如此利器之前,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什么关宁铁骑,什么蒙古轻骑,什么绿营精锐,在此利器之前全是渣渣,全是****!

  “吾等必以镇海将军马首是瞻,共灭满清!”

  “本太子还有最后两个问题。其一,灭清之后,谁主天下?其二,你们延平郡王府或者说你镇海将军杨烈想要什么?天下?权势?还是?”


第十八章 何时起兵


  “谁主天下?你们以为这天下就是这九州之地吗?真是一帮鼠目寸光之徒,只会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杨烈冷冷地一哼,随即抽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开始画了起来……

  “这是中原,这是满蒙,这是俄罗斯,这是欧州……”随着杨烈手中的画笔越来越快,一幅欧亚版图跃然纸上。

  “嘶~这世界居然这么大,跟这幅欧亚地图一比,中原只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众人直吸了一口冷气。

  “弹丸之地?”杨冷冷一笑,又将大洋州的版图画了出来,而且还故意画大了两倍。

  “嘶~这是哪里?”

  “这里是大洋洲,而且这里跃野万里,处处是肥沃的土地,”杨烈看着众人,话语中带着莫名的引诱,“更重要的是,这里虽大,但仍属蛮荒,没有文明,土著更是稀少,换而言之,这么大的地方,这里没人!”

  “没人!”众人的眼睛一亮,“这么大的地方,那我们是不是可在此地开国建府?”

  “开国建府?就是立地成皇也没人管你。”杨烈还在继续往下画,“这里是美洲大陆,这里的土地面积更是庞大,大约有十几个中原这么大,而且物产极其丰富,而且最重的是也没人!这里有一种农作物,名叫土豆,可亩产万斤。”

  杨烈最后把非洲大陆给画了出来,“这里,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没人,这不是重点,这里便地是黄金,到处是珠宝,而且物产极其丰富,这里有一种树,名叫香蕉树,不用精心打理,自然生长即可,树上的果实便可充饥。”

  杨烈的话语像恶魔的低吟,将众人内心的欲望不断地引诱出来,汉人对土地有一种先天性的执念,而这种执念彻底被杨烈引诱了出来,吸引着在场的野心家。

  “谁主天下?不觉得可笑吗?这么广阔的天地等待诸位去征服、去掠夺、去占领,而你们就为了这块小小的弹丸之地争端不休,真是可笑。这中原之地的九五之尊,我们延平郡王府还看不上,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杨烈重重地一拍地图。

  “而且欧洲人已经开始行动了,”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这些在地图上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也被杨烈标了出来,“这些小国正在不断地跨海航行,去掠夺这些土地的资源,他们称这些无主之地有一个很好的名字——殖民地。”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悲哀的时代,西方人称这个时代为大航海时代,西方已然完成了文艺复兴,而我们东方却即将踏入满清的黑暗统治,这是我杨烈绝不允许的,我们终极敌人,不是满清,而是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杨烈狠狠地说道。

  “当然,先订一个小目标,先把满清这个愚昧的屠夫种族灭掉,内政安民,修养生息,然后征服大海,掠夺、占领殖民地,以番邦之资养我华夏之民,诸位,我们将永远被历史记载,我们永远将被后世传颂,因为我们就是开拓者。”

  “我愿将汉人的文明传遍天下,我愿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都是我们汉人当家作主,我愿只要有阳光的地方都有我们汉人的政权,我愿让汉人成为天下至尊,我愿让汉人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

  众人听的热血沸腾,三藩世子齐声拱手道:“我们三藩绝对支持镇海将军的战略意图,誓将满清灭掉,然后征服大海,征服天下。”

  “我要在这里重建大明……”

  “我要在这里开国……”

  “我要在这里开疆,封皇……”

  “我要……”

  瞬间,地图上广袤的土地就被在场的众人瓜分了个干净,杨烈也不管他们,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只要有野心就好,杨烈不怕他们没野心。在九州之地小小的数省之间称王,哪有在无限的土地上称皇来的舒心。

  “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说一下,怎么消灭满清。”杨烈一挥手,凝起说道。

  众人立刻肃手而立。

  “吴应熊、尚之信、耿昭忠,立刻遣你们的信使回到各自的藩属,招兵买马,锻造兵器,时刻准备同时起兵。”

  “王五,立刻写密信至郑克臧,我要他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延平郡王的宝座,要兵给兵,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而且本将不问过程,只要结果,郑克爽已死,冯锡范也亡,我镇海部全力支持他,如果他还拿不下延平郡王的宝座,那本将不介意走一趟。”

  “黔国公沐天波,立刻抽调精锐,我会派遣我镇海水师前去接引,送你部至旅顺,到了旅顺可便宜行事,本将同样也不问过程,只要结果,只要京师剧变,你部要立刻攻占旅顺、盛京。”

  “等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与本将座下郑啸风到达之时,天地会协同郑啸风部前去东郊皇陵,截取满清入关所抢夺的宝藏,以备诸位起军之资。”

  “这满清入关时所劫掠的宝藏就在东郊皇陵?”众人眼睛一亮,神龙教圣女的眼睛更是睁的很大很大,潜入皇宫数年拼命地搜寻《四十二章经》,就是为了这宝藏,没想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就在东郊皇陵,而且这正是满清八旗八部《四十二章经》的终极秘密,满清的龙脉也在那里!”杨烈肯定地说道。

  一条条命令从杨烈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随着杨烈命令的发出,不时有信鸽“扑棱棱”扇着翅膀飞出。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镇海将军,我们三藩何时起兵?”吴应熊躬身问道。

  “何时起兵?”杨烈推开地图,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出房间,抬头望着如黑幕般漆黑一片的黑夜,这黑夜犹如满清残酷的统治般,黑暗无情。

  有人说,最初的一道光明就是诞生在黑暗的最深处,杨烈就要做那一线光明,“让我们在这无限的黑暗里绽放一线光明吧。”

  “何时起兵?满清内讧、鳌拜失败之际,便是我等三藩起兵之日。”


第十九章 我的心在等待


  “满清内讧,将军是指康熙与鳌拜的对抗,鳌拜会失败?怎么看应该是康小麻子胜算不高吧。”吴应熊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不相信本将的判断?”杨烈扭头看向杨烈。

  “不是,在下不敢,只是在下总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怎么看鳌拜手握财政大权,又有镶黄旗在手,而且满清七旗旗主已被将军射杀,这正是鳌拜彻底掌控军权之际,怎么可能鳌拜会败。”吴应熊还是不解。

  “昔有汉初韩信,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战必胜,攻必克;汉初鼎立之时,被封齐王,后改封楚王,可谓兵强马壮,远远强于刘邦,那韩信是怎么被刘邦抓住并贬为淮阴侯的?”杨烈不紧不慢地说道。

  众人眼前一亮。

  “将军是说,这康熙小麻子会效仿刘邦抓韩信,只带数武功高强之士,待鳌拜入宫觐见之时,捉拿鳌拜?康熙这小麻子,有这么大的魄力与胆量吗?就算有,能成功吗?”吴应熊眉头紧皱。

  “你们太小看康熙的狠绝了,他绝对有这么大的魄力与胆量,须知狗急还会跳墙,何况是他,至于能不能成功,有我们在,他必须成功,鳌拜不败也得败!”杨烈斩钉截铁地说道,“想必你们三藩也不愿意在战场上面对鳌拜这个沙场宿将吧。”

  “确实,即使康熙再有才能,他只是个小娃娃,而且没上过战阵,对战场根本不了解。”三藩世子连连点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欢呼,“陈总舵主回来了……”

  “陈总舵主回来了……”

  “哟,是陈军师回来了,想必带来了好消息吧,王五,快请陈军师进来。”

  不一会儿,陈近南便在王五的带领下走了进来,陈近南一进门后,见到屋内的众人不由得一愣,随后向着杨烈拱手道:“禀将军,在下不辱使命,终于查询到戴梓其人。”

  “哦,人在哪里?可愿归顺我延平郡王府,为反清大业出一份力?”杨烈赶紧问道,戴梓可是清初的一代火器大家啊,毕竟是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连发火枪,最原始的机关枪。

  “戴梓,字文开,生于顺治六年,汉族,浙江仁和人,此人确如将军所说,极善火器,家中藏有大量先进火器,只可惜此人死忠满清,下官多次劝说不效,无奈之下,便……”陈近南狠狠地比划了一个下划的手势,随后将身后的锦盒给拿了出来,“这是戴梓的首级。”

  “唉,”杨烈长叹一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戴梓死忠满清,那就让他去吧,陈军师做的很好,戴梓一人,胜似满清一万铁骑,卿本佳人,奈何从贼,就麻烦陈军师将此人安葬了吧。”

  “是。”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