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恋爱[出书完结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吗,谢谢。”

“所以你不用太勉强自己。”

虽然温静的短信很简单,但是杜晓风还是很快就回复了,然而他的话里好像另有所指,让温静疑惑起来。

“什么意思?”

这次间隔的时间长一些,大概有一刻钟,温静的手机才再次响起。

“如果只是因为杂志的事,你没必要一定去找江桂明,我听薇薇说他在业内的名声并不好,挺花的一个人,不怎么靠谱。”

温静看着这条短信有点哭笑不得,上次江桂明的事他居然当了真,甚至以为她是为了杂志才和江桂明交朋友的。这大体上市金薇薇的猜测,因为温静和江桂明都找过她,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杂志。温静有点生气,觉得金薇薇还在用另一种方式瞧低她,为了几本过期的杂志,她就至于找个男人去奉献身心?虽说杜晓风的关怀让她稍感安慰,但是反过来想,他还是信了金薇薇的臆断。而且他就靠谱吗?如果没有分手,温静又怎么会尴尬道如此境地?

“谢谢关心,我的事我自己能解决。”

温静赌气地回复,杜晓风又隔了一会才回过来。

“什么是你的事?孟帆的杂志?那不应该是苏苏的事吗?你至于吗?”

温静觉得杜晓风莫名其妙,他当初不愿意帮忙也就算了,现在还好意思拿这件事来责问自己?

“老同学最起码的情谊,我不像某些人那样,怕这怕那的。”

杜晓风好像一点都没看出温静的讽刺,回复的内容毫不相干。

“温静,你的初恋不是我吧?你是不是最先喜欢孟帆的?”

温静愣愣地看着手机,胸口微微喘息着,她愤愤地关了机,把手机使劲扔到了床上。

杜晓风怎样都无所谓,不喜欢自己也就算了,喜欢上自己不喜欢的金薇薇也就算了,甚至说一些不中听的话,这都可以。但是他就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他们的感情。

那毕竟是存在过的,是她最难舍弃的青春爱恋,明明是两个人的爱情,却只剩下一个人怀念,真的太可悲了。仰躺着的温静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她想,自己那七年算是白过了。

3到了7月份,温静终于又开始上班了,在西边的一家挺大的手机卖场,做销售员。

用保洁布擦着柜台的时候,温静想起了幼年经常被大人问到的那个问题。

“长大想做什么呀?”

“科学家!”“律师!”“外交官!”

小孩子的回答基本上千篇一律,他们都觉得自己未来会是这么厉害的角色。而长大后,千千万万个想当科学家的人渐渐变成了打工仔、司机、厨师、售货员、小白领……悲观地说,这就是理想与现实。

乐观地说,世界大概不需要那么多的科学家。

只不过在城市中奔波的人们,在某一天也会停下来想起幼时的话,当然,随着一身叹息,最终还是要任由这些遥远的憧憬消逝在现实的缝隙里。

比如望着光可鉴人的玻璃柜的温静,她一直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做服务行业,一是因为她不喜欢,无法忍受跟各式各样的人赔笑脸,二是她看不上,尽管她也学了经济学,知道第三产业是多么重要,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她还是有着“那是伺候人的活”这种观念。

可是真正穿上制服,站在柜台旁,温静也不觉得怎么样了。拼命招揽顾客,向他们推荐一款款手机时,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卖出去拿到提成,至于她娇嫩的小心思,早就被生活的厚障壁挡得严严实实。

或许有哪个激愤的年轻人跳脚说过成长是埋葬青春与梦想的元凶,但是认认真真投身于这个世界的人们很少会关注这个了,也许没什么目标,努力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无聊,但这就是生活。

刚开始上倒班温静还是有些不适应,晚上回来通常会感觉很累,趴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什么杜晓风,什么江桂明,都统统扔在了梦乡之外。

渐渐空闲下来,温静便又继续寻找孟帆的杂志。倒不是说她还有多大的热情,只是目前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别的事让她去忙,而这件事微妙地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是她乐意去做的。

苏苏和男朋友去了香港,临走前她来温静家住了一宿,她微微有点婚前恐惧,因此又讲了一遍过去的那些事。半睡半醒间,温静彷佛听见她提起孟帆,结束语是一声长叹,至于为什么叹气,温静记不清了。

第二天送走苏苏时,苏苏还是挺高兴的,她答应给温静带一长串的化妆品清单,并且很慷慨地答应会选面膜做礼物。直到转过身去,温静才觉得苏苏的背影有些寂寥。

如果孟帆活着,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吧。

能帮助温静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让她更加坚信依赖别人不如依赖自己。想来想去,温静用了个最笨的方法,在网上发帖子。

温静于是写好了一篇文章,在人人网上发了上去。

她没什么文采,上学时语文一直中游,费尽心思也不过凑够了短短一段话:

《初恋爱——寻“孟”之旅》

这其实是一个寻人&寻物启事,所以请看到的人帮忙继续转帖下去。

我要寻找的梦是一个叫孟帆的男孩,但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要行走的旅途是一本叫《夏旅》的杂志,但是只想要过期的那些。

请别误会,这不是个玩笑。

孟帆是我同学,他的初恋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是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的,留给我们的只是他作为记者在《夏旅》杂志上刊登的文章。

(附:孟帆的《又见槐花飘香时》)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初恋?

我就想起了,或者说我从来没忘记过。

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

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

坏的事,我往往失去了他。

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

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

好的是,不管是谁他一定记住了我。

看到这里的人,如果你有《夏旅》这本杂志,请发邮件,我会和你联系。

如果你没有,但只要你有过初恋,能体会这种心情,请帮我把这个帖子转发给另一个人。

这是给天堂里的那个人的回信。

是真正的寻梦之旅。

4温静的帖子又引起了老同学的一阵唏嘘,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是温静意料之中的事,网络很大,大到看过的东西转瞬就忘了,大到谁也不愿意在哪里停留下来,大到什么心意都可以沉入深海。

从每天登陆几次邮箱,到几天登陆一次邮箱,慢慢的温静几乎不抱期待了。尽管也会不甘心,但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态度,对死去的人,对消逝的爱,仅仅是浏览的时候在心里打了个旋,然后马上就忘记了。所以当在超过对方发送日期五天后,温静在自己的邮箱里看到一封关于《夏旅》的来信时,她惊讶极了。

发信的是一个高中生,她在附件里放了几张杂志的图片,以确定是否就是温静需要的那些。

信的最后,她有些疑惑地问:“我妈妈说也许是个骗局,但是我没发现这个杂志有什么地方能让你骗到我,既没有抽奖也没有要我的手机号码。

(PS:取杂志的邮费可要你出!)我就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才给你发邮件,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人吗?”

温静修改了好几遍,生怕把这个女孩吓跑,总算措辞说清了她不是骗子,孟帆确有其人,她会承担往返邮费等等问题。

发出了邮件,温静立刻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邮箱附件中的照片。那里面有一篇孟帆的文章,是她从来没看过的。大概是在做关于博物馆的相关专题,所以那篇文章的大标题是《北京?馆》。前面写的都是行走于北京各个特色博物馆的介绍。而在中国科技馆那篇的最后,温静看到了属于孟帆的别致文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原先来这里参观的那些设备因为都已不稀奇而被替换下来。

抛物面传声装置是少有几个留存下来的。拍照这天,我对准焦距的时候,还有一个孩子在和她妈妈做远距离的对话。我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是看到那孩子欢快的笑颜,我想传来的一定是很美妙的声音。

这个像大锅盖一样的橘红色物体使相距50米的两人能够说着悄悄话。我曾经也站在它面前,有点紧张地对着中心点。那我们中学时的一次旅行,遥远的另一边站着我喜欢的女孩。有那么一瞬间,我想通过它说“我喜欢你”,但是胆小的我最终什么都没有做,只一愣神的功夫就被其他男同学拉了下来。

那时明明很认真地喜欢,却不敢面对面地说出来。

而现在面对面可以说出无数爱,却不能很认真。

这是只有我一个人感悟到的事吗?

我想不是,这只是所有人最初的憧憬和最终的遗憾。

那个传声器不能存储,否则在转瞬即逝的声音里,大概可以寻觅到很多爱。

5孟帆笔下的旅行其实是一次团日活动,由校团委组织三个年级的团员去做的学习考查。

不过对于温静他们来说,这样的活动基本上就和出去郊游一样,因为只要是同学们一起从教室里走出来,那么去哪里都一定是快乐的,所以辅导员还没训完话,他们作为中间年级就先一步偷偷溜走了。

这种事情通常是杜晓风带头,他们几个男生先叽叽咕咕地商量好,再给女生一个眼色,大家就瞅准机会躲在低年级同学的后面跑出了老师的视线,连老实的孟帆也被他们拉了出来。

“团委老师会不会生气啊?”温静怀着亢奋的情绪紧张地说。

“不会!咱们又没到外面去!科技馆嘛,就是要多动手,少动口!”杜晓风毫不在乎地说。

“那咱们去哪儿?”苏苏还缩手缩脚地低声问。

“去二层呗!别让老师撞见咱们!”杜晓风直直楼上。

“老师看这边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他们这些做贼心虚的人“轰”的一声一起往楼上跑去。

纷踏的脚步声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挤作一团,人群中的温静突然觉得谁抓住了自己,她抬起头,看见杜晓风朝她露出了狡黠而羞涩的笑。

在那么多人中间,杜晓风牢牢地牵住了她的手。

到了楼上他们再不忌惮,即使没有现在科技馆里那么多有趣的高端设备。他们仍然被眼前新奇的仪器所吸引。这就是电脑时代之外的快乐。

从倾斜的小屋出来,温静和苏苏看见孟帆独自一人站在一个器械旁,拉起了一个很大的泡沫。他的样子很认真,手稳稳地扶着拉杆,肥皂泡在他的操纵下闪烁着微光,衬着他的模样更加显得清秀。

温静瞄了眼偷偷看着孟帆的苏苏,一把拉住她,笑着说:“走!我们也过去玩玩!”

苏苏扭捏地跟温静走到那个器械跟前,看见她们的孟帆紧张起来,手一晃,拉杆就掉了下去。

“难吗?”温静兴致勃勃地拿起拉杆问。

“还成。”孟帆简单地回答。

“咱们一人一个,看着谁的泡泡最大!苏苏,你用那个杆,快点!”温静有意开他们的玩笑,苏苏不好意思地拿起拉杆,瞪了温静一眼。

“手要放平。”孟帆提示苏苏。

“哦。”苏苏脸红了起来,温静在一旁看着,嗤嗤地笑。

她们和孟帆分别拉起了很大的肥皂泡,尖叫着让别的同学过来看。男生们一涌上前,有淘气的还故意比划出捅破的姿势。温静他们忙大喊不要,玩得格外热闹。

杜晓风站在温静对面,温静透过七彩的泡沫看着他,熟悉的眉眼蒙上了一层透明的光芒,梦幻得不近真切。

而另一边,在苏苏的位置上也能清楚地看见孟帆,但是苏苏一直没好意思抬起头。知道周围人发出惋惜的叹声,她才看向孟帆。

原来孟帆撑起的泡沫破了,高高的架子上只剩下滑落的水滴。

肥皂泡美丽却易碎,那时大家不过笑了笑,可是现在想起来,总有点宿命的预兆。

那个少年最终如同他手中的泡沫,轻轻地升上了天空。

抛物面传声器在屋子的两端,大家商量好,男生站在一边,女生站在另一边,然后一组一组地站上去说话,等下来的时候,再告诉对方说了什么,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那么灵。

最开始大家还只是说“听得见吗?”“你好!”“有人吗?”之类的,后来越玩越开心,就出现了“恐龙特级克塞号!”“舒克舒克,我是贝塔!”“乱马变身吧!”这样的搞笑台词,他们都争着说出无厘头的话,然后惹得其他人一起大笑。

轮到温静和苏苏时,对面站着的恰巧是杜晓风和孟帆。

就像他自己写的那样,孟帆站在橘红色抛物面前,仍然局促着。

温静和苏苏使劲把耳朵贴着中心点,期待听到什么特别的话,等了很久,那边才悠悠传来一声呼唤:“在吗?”

“在!”温静笑着替苏苏回答,苏苏捶打着她,却又偷偷摸摸地朝传声器靠近。而空气中再没有传来一丝波动。据说能聚拢细微声音的仪器,却始终静悄悄的。

“孟帆!行不行呀!”杜晓风嘻嘻哈哈地推开孟帆,走上来喊,“温静!” “叫你呢!”这次换作苏苏嘲弄温静。

温静不好意思地走过去,别别扭扭地小声说:“干嘛?”

“听见声音就说是!听得见吗?”杜晓风笑着说。

“是!”温静应道。

“现在呢?”杜晓风放低了声音。

“是!”温静凑近了点。

“这样呢?”

“是!”

杜晓风的声音越来越小,当周围人都几乎听不见时,他突然轻轻地说:“喜欢我吗?”

“是!”温静下意识地回答,等清楚地明白过来他的意思时,声音已经先于思维飘到了另一边。

杜晓风高兴地朝她挥起了手,大声说:“我也是!”

那时的他们距离50米,但是依然可以确定彼此的心意。

6关上那张图片的浏览界面,温静觉得 心里空落落的。孟帆的话彷佛从远方传来,她真的想再回到科技馆看看,即使已经知道那个传声器不能存储,但是站在它面前,是不是在另一个人心中死去的过往里会鲜活起来?

温静鬼使神差地查了114,找到科技馆的电话拨了过去。

“你好,是中国科技馆吗?”温静礼貌地说。

“是的,您好。”接线员小姐的声音很温和。

“我想问一下,现在科技馆每周什么时候开放?”温静翻翻桌上的日历,看着这周的倒班休息日问,“周四会开吗?”

“很抱歉,我们已经闭馆了。”

“闭馆?为什么?”温静惊讶地问,日历被她一下子弄倒了,标满时间的纸哗啦啦翻过。

“现在在集中建设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科技馆新馆,所以从7月1日起现馆终止开放,9月份新馆会完工,欢迎您届时到新馆参观。”

接线员小姐温柔的回复没能抚慰温静的失落,她喃喃自语:“关了?”

“是的,非常遗憾,如果您6月底打来电话还可以参观,闭馆之前我们曾经向社会免费开放了8天。”

“新馆里还有抛物面传声装置吗?”温静怔怔地低语。

“这个……我不太清楚。”接线员小姐对已这种古怪的提问没了应对的办法。

“即使有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温静自己说出了答案,她叹了口气,勉强笑着说,“谢谢你,再见。”

挂断电话温静随意地靠在了椅子上,她仰望着天花板,觉得好像过去的所有事都在跟自己作对。她越想找回来,它们就越急于退出历史舞台。也对,新鲜的总是好的,过去的总要消亡,哲学的真理,在生活中也一样用得到,只是人的感情不甘心就这么接受罢了。

两日后温静收到了女孩寄来的杂志,因为不是很珍爱的东西,所以保存得并不完好。好在属于孟帆的那一页还是干净整齐的。温静郑重地把杂志放在书柜最中间的位置,看着那薄薄的一点书脊,她满意地觉得,自己还是做了件成功的事的。

从那以后,温静开始每天都打开邮箱看邮件,即使没有人给她发信,她也不再沮丧。那本寄来的杂志给了她信心,让她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某些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东西微妙地联系着的。

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怀念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遗忘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执着着,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感动着。

这是孟帆在天堂给予她的力量。

于是温静的帖子被一个个陌生人转载到她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地方,网络中逐渐流行起关于“初恋爱——寻‘孟’之旅”的讨论,在仅有一点点的质疑声音消失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对初恋的感怀,而孟帆和他的杂志,反而变成了一个符号,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含义。

“说起初恋,不管多小的事都会记得吧?”

“后来又去过很多次那个公园,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和她在一起看到的那个美丽的湖,我看着脚下泛绿的是谁,恍然大悟,有些景色是只有初恋时才能看到的。”

“我初恋的那个人只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是XX得妹妹吗?”

“我想我大概不会忘记他,即使有人为我奉上钻石,但是都比不上他掰给我那半块橡皮的感动。”

“那时我们明明不大,也没发生过什么事,但为什么会记住彼此那么久呢?”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到底该跟她说谢谢,还是对不起。”

“放学后,他吻了我。”

“和孟帆一样,我最后只说了拜拜。”

类似这样的评论渐渐蔓延开来,飘散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7江桂明将最新的稿子交给主编之后在办公区溜达,平时与他相熟的小编辑们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笑着。

江桂明走过去,搭在她们肩膀上说:“又在淘宝上看到什么了?”

女孩们一起回头,笑着说:“不是淘宝,是人人网!你玩么?我加你!”

“不玩,”江桂明摇摇头,“挪挪车位、种种庄稼、偷偷菜,有那么好玩吗?”

“还有别的呢!你看这个转帖,是《夏旅》他们家的真人真事哦!”女编辑把江桂明推到电脑前。

看到估计是温静绞尽脑汁才起的题目,江桂明不自觉地弯起了嘴角,略显稚嫩的文字却显露出她的真诚与坚定,她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就这么轻易地感动了很多人。

“这事是真的吗?不会又是骗人的吧!后面倒是没加什么看过此贴不转,30天内死者的灵魂就会来看望你什么的。”女编辑说。

“那是她笨!”江桂明笑了笑。

“嗯,行文倒是有点傻气,但是很感人啊!大记者,你认不认识《夏旅》的人?去打听打听!”女人们一向八卦,更不会放过这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我认识啊,不过他去世了。”江桂明淡淡地说。

“啊!”他的回答引起一阵惊呼。江桂明指了指电脑屏幕说:“就是这个人,孟帆,是我大学时的师弟。”

“不会吧!那就是真事了!”

“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什么样呀?”

“真可怜!感觉是现实版的莎士比亚悲剧!”

“大记者,你还不去采访一下这个发帖子的人,第一手资料哦!”

“我直觉凭这儿,《夏旅》就要火了!”

江桂明笑着摇摇头走开了,只剩下身后更加匪夷所思的猜测。

他没想到温静会以这种姿态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比起别人所关注的背后的故事,他更在意的是这个人。

不知为什么,他好像一下子就能想象出温静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的样子,一遍遍打开电子邮箱期盼的样子,因为里面空空如也失望的样子,再继续不甘心地发帖的样子。

很奇怪,这么多天来,他明明没怎么想过温静,但是那些画面就如同放小纪录片一样精确地一帧帧在他脑中翩然播出,然后就让他的心柔软下来。甚至刚刚看到“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这句话,有那么一瞬间,他想义无反顾地去温静身边帮助她,哪怕她真的只是因为声音和杜晓风相似而对自己有好感,也还是想去接近她,为她做一些事。

这样的想法令江桂明深深皱起了眉,而心里却有一点轻松和雀跃。

任谁都想好好去喜欢一个人,偏偏又总会患得患失。但是不管多么精明的人,一生中总会为爱无私一次,会有一种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冲动,没办法让对方爱上自己,那么能为对方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退出。即使深爱着对方,也会微笑地祝福,然后独自一个人承担对方圆满背后的失落与遗憾。徒劳的爱化成对方的幸福,那也是值得的。

WWW_UMDTXT_COM……UMD/TXT電孖書下載电视剧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一脸沧海桑田的人对自己心爱的人说:“祝你幸福!”然后一边是美满的生活,一边是舍得的伟大。

从前江桂明对此十分不屑,他坚定地认为,如果自己不是男主角,就没必要继续这出戏目。他才不会像孟帆一样,默默去做痴情第二号,因为他觉得,不是握在自己手中的幸福就不是幸福。

然而遇到温静,却让他真的动了这种念头。

江桂明眯着眼睛看向天空,心想,自己没准被她传染了“孟帆病”。

8在江桂明还没准备好怎么再次出现在温静面前的时,他们却意外地见面了。

那天温静穿着统一的制服,正往货柜里摆放着手机模型,她梳了条简单的马尾巴,就像年级不大的打工妹,让江桂明看了既心疼又好笑。

温静感觉到有人过来,忙站直身子,礼貌地说:“先生……”

看见江桂明的脸,“选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