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做事特认真,不会说什么“你们跟着我干”,却能让人不由自主跟着他干。并且确实有水平,除了法医检验,技术这一块似乎没他不懂的。

  想到经侦大队那些人对他的尊敬乃至崇拜,万鹏赫然发现跟他后面干或许真有前途,至少能学到点东西。

第三百二十一章 现场勘查(求订阅)

  凌晨5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吃饭。

  港口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来比预料中更早,把昨晚在现场搜集到的物证全部移交给技术大队。办完移交手续,直接编入01。01案专案组现场勘查组,在大厅待命,等会儿一起去勘查现场。

  韩博三口两口吃完饭,来到大厅前,命令副大队长陈其文整队。

  “向右看……齐,向前……看!”

  “报数!”

  三十多人,按高矮个排整整齐齐。

  李佳琪昨晚没能跟着一起去现场,回李家别墅刚躺下睡着,接到值班室紧急通知连夜赶回单位备勤。

  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这种事不是第一次遇到。

  本以为兄弟省市发生了什么恶性案件,没想到南港发生大案,具体什么案件不清楚,但从港口分局同行一大早送来的“破铜烂铁”上可以猜出是什么性质的案子。

  果不其然,“少帅”走到众人面前,异常严肃说:“同志们,昨晚8点20许,我市局辖区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两人死亡,九人受伤,市局已成立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指挥部。从现在开始,我们全是专案指挥部现场勘查及物证检验组成员,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援。”

  爆炸案!

  没看见“破铜烂铁”的民警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南港会发生这样的案件。

  韩博从韦绍文手中接过一把电线似的东西,举起来道:“大家不用担心,我手中这些全是教导员连夜制作的雷…管‘模型’,有同志见过实物,有些同志可能没见过。我介绍一下,这是火雷…管,这是电雷…管,这是纸壳的,这是铜壳的。

  之所以给大家看这些,是想让大家对雷…管有一个直观印象。

  刚接到指挥部通知,专业排爆的武警官兵6点整准时进入现场,他们确认现场没第二颗炸弹,没有危险之后,我们就要进入现场展开全面、细致的勘查,收集一切能够收集到的证物,尤其疑似雷…管残留物的证物。”

  一个个面面相窥,显然被这个案子吓住了。

  陈其文干咳一声,冷冷问:“韩队的话听见没有?”

  “听见了。”

  “明白。”

  “是。”

  ……

  终究是搞技术的,回答什么的都有,没法跟侦查比,更没特警那么整齐划一。

  陈其文有些尴尬,韩博一心想着案子,压根儿没在意,继续说:“考虑到正常工作一样不能耽误,接下来由陈大分一下工,留部分人员备勤,在备勤的同时研究稍后送来的空调,并与港口分局同志昨夜在现场搜集到的证物进行比对。

  为避免打草惊蛇,也为避免群众恐慌,我们的勘查行动以南港市人民政府安全事故调查组名义进行,以安监、技术监督、建委等部门干部身份为掩护,陈大分完工之后请大家立即回寝室换便服。”

  “报告!”

  “讲。”

  “报告韩支队,我们没带便服。”

  港口分局的,人家在技术大队没宿舍,自然不会有便服,韩博笑道:“你们就穿警服,事故调查组是由多部门人员组成的,其中一样包括我们公安。”

  “是!”

  下达完命令,陈其文宣布完分工,开始紧张准备。

  李佳琪换上便服回到大厅门口,院子里来了一辆大客车,韩博穿着一件军大衣,手持对讲机第一个上车。

  全市人民欢度元旦,沿街商户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氛。

  唯一与往年元旦不同的是,街面上多了一些巡逻的公安民警、武警和治安员,警察警车随处可见,尤其闹市区。

  车多人多,赶到海工集团已经6点48分,排爆的武警官兵已进入现场。

  内紧外松,为避免打草惊蛇,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他们一样穿便服,正在昨晚发生爆炸的工地仔仔细细排查隐患。

  如果有第二颗炸弹怎么办!

  昨晚在现场呆那么长时间,万鹏心有余悸,趴在车窗上自言自语:“他们怎么不采取点防护措施,难道没排爆服?”

  “排爆服?”

  韩博遥望着爆炸现场,淡淡地说:“我们是搞技术的,别说外行话,让人听见笑话。排爆服管用么,其实给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遇到威力极强的爆炸装置,强大的冲击波可摧毁一切,三四十公斤的排爆服,只能保证排爆手留一个全尸。”

  教导员韦绍文感叹道:“对他们来说,每次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赌局,赢了,平安回家,输了,后果不堪设想,真正的生死考验。”

  “所以说一个不成功的排爆手,一生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错了职业,二是剪错了导线。”

  一个技术民警好奇问:“韩队,您会不会排爆?”

  “不会,不怕诸位笑话,让我干排爆手,我不一定有这个勇气。”

  正聊着,对讲机里传来排爆指挥员的声音:“勘查组勘查组,我排爆组,听到请回答,完毕。”

  “勘查组收到,勘查组收到,排爆组请讲,完毕。”

  “勘查组勘查组,爆炸现场检查完毕,没发现第二个爆炸物,我们继续检查其它区域,你们可以进场勘查,完毕。”

  “勘查组收到,请排爆组注意安全,完毕。”

  ……

  现场安全,行动开始。

  两人一组,地毯式搜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是工地,是生产船舶配件的企业工地,不是广场也不是野外,钢筋头、螺丝螺帽、小铁片到处都是,要一个一个捡起来辨别。

  韩博没给自己安排搜寻任务,再次来到昨晚发生爆炸的活动房前,看着爆炸留下的痕迹,回想昨夜询问到的情况,在脑海中模拟整个爆炸过程。

  韦绍文不是很懂技术,一样没勘查任务,走进被炸得一片狼藉的活动房,看着歪歪扭扭、坑坑洼洼且被熏黑的彩钢板内墙,忍不住问:“韩队,爆炸威力这么大,屋顶怎么没被掀掉?”

  “爆炸点不在里面,在这儿。”

  韩博指着空调室外机原来的位置,用手比划起来:“炸弹应该安放在外机里面,炸弹先爆,将外机炸得四分五裂,空调使用的32冷媒易燃易爆,冷凝器或空气压缩机发生二次爆炸,金属碎片四处横飞,其中一大半朝前面去了,工人正好在施工,工地上的一死九伤就是这么造成的。”

  “把炸弹安放到外机里面要有点技术。”

  “不可能安放在外机外面,如果安放在外机与活动房外墙之间的空隙里,外机会整个被炸飞,残骸会比现在相对完整,活动房损毁程度会比现在更严重。就像你说的,嫌犯应该懂一点电器修理尤其空调修理。”

  韦绍文想了想又问道:“活动房租过来多长时间,租过来之后有没有修过空调?”

  “我询问过,施工单位租过来不到两个月,空调外机的架子焊在活动房底座上,连同活动房一起用吊车吊上平板车来过来的。前段时间不冷不热,从来没使用过。并且活动房的电线线路有问题,里面的灯和插座是临时拉的,没安装第二个空调插座,想使用也使用不了。”

  “有没有可能昨晚太冷,技术员坐在里面受不了,想办法接上电,结果稀里糊涂把炸弹给引爆了。”

  “有这个可能,不过想以这种方式引爆,嫌犯对电器修理可不止懂一点。”

  韩博顿了顿,分析道:“修空调正常,修一台不用的空调就不正常了。安装炸弹要拆开外机壳子,接线路一样需要时间。工地24小时有人,不可能没人注意到修空调这个异常。炸弹很可能施工单位租过来之前就在里面,这起爆炸极可能是一个巧合。”

  韦绍文不懂技术但懂侦查,若有所思说:“只要搞清楚怎么引爆的,就能推测出是不是巧合。”

  “差不多。”

  话音刚落,一个民警突然惊呼道:“韩队,有发现!”

  “来了,你别动。”

  他在活动房后面,不是在工地,走过来要从南边绕一圈,来回不方便。韩博跑进炸得歪歪扭扭的活动房,伸手接过一看,赫然是一个带着一截电线的空调插头。

  空调挂机安装在活动房西墙窗户上面,东墙同样位置一样一窗户,插座线正好悬在窗口位置,外机爆炸,冲击波把线扯断,连同插头一起往与工地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出炸碎的玻璃窗,飞到活动房西边的草坪上。

  胶木炸裂了,但没完全裂开,三个电桩看上去很新很光滑,上面没有电弧造成的焦痕。换言之,应该没人用“土办法”把电线缠绕在电桩上通过电。

  这是一个重要发现,韩博回头道:“要是找不到空调插座碎片,那么空调通电引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韦绍文反应过来,同意道:“要是技术员自己准备了一个空调插座,应该很容易找,在活动房里面又不是在外面。”

  “我早上看过分局同志送过去的物证,没发现空调插座或插座碎片。要是后面只找到插头,找不到插座,麻烦可就大了。”

  不是已身亡的技术员无意中通电引爆,就意味着不太可能是巧合,也就意味着炸弹是嫌犯引爆的,意味着他就在附近,手中极可能有第二个炸弹!

  韩博越想越担心,将插头塞进证物袋,跑进工地跟同事们一起搜寻起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求订阅)


  南港的生活自在悠闲,节奏远没BJ和东海那么快。

  元旦不能让工人加班,今天没“工程”,中午不用管饭,李晓蕾摇身一变“为向导”,元旦同样不用去公安局帮忙的田学文成为司机,先陪韩妈李妈游览琅山风景区。

  琅山是南港有且有的几座小山丘之一,海拔1o6米,没东海的一栋摩天大厦高,用海拔来衡量其高度有些夸张。

  总之,山不高,风景区不大。

  韩妈李妈根本不用人搀扶,也不需要什么拐杖,很轻松地爬到山顶。

  她们在山脚买了许多香,来到山顶的寺庙又捐好几百香油钱,在观音菩萨像前跪拜好久,求什么不言而喻。李晓蕾压力山大,也迷信起来,跟着一起磕好几个头,许下生一个大胖小子的愿。

  从琅山下来去市区,游豪河、爬钟楼、尝小吃、逛商城……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城市建设搞得不错,气候特别好,夏天没BJ那么热,冬天没BJ那么冷,李妈打心里喜欢上这个江边小城。

  地方好,人更好。

  田学文不只是喜欢南港,更喜欢南港的女法医,死心塌地要留在这儿跟女法医双宿双飞,见房地产开商搞展销活动,居然凑过去咨询近半个小时。

  韩妈李妈正好走累了,坐在活动现场的塑料椅上休息。

  李晓蕾放下手机,回头看看仍在向售楼小姐打听情况的田学文,笑道:“妈,晚上不用做饭。难得休一次长假,丁总、古总、李工、钱总几家全来了市里,侯书记请客,叫我们一起去。”

  “侯书记是你单位老领导,丁总他们是你单位领导,你们单位同事吃饭,我们去算什么,再说我们也吃不了多少。你去吧,我们不去。”

  “给小博打个电话,问问他什么时候下班,你俩一起去。”

  “家庭聚会,不是单位聚会,侯书记亲自打电话,梁老师紧接着又打,人家说了,您二位必须得去,不去会不高兴的。”

  李晓指指刚从身边走过的两个警察,接着道:“逢年过节警察最忙,别人休息他们不能休息,韩博电话打了也白打,他肯定去不了。”

  “这倒是。”

  李妈回头看看俩公安的背影,感叹道:“南港治安比BJ还好,今天出来遇到多少警察,还有武警。”

  儿子出息了,调到市公安局。

  韩妈有子万事足,不禁笑道:“以前就指望他考上大学,转户口,能端上铁饭碗,当个党员干部。没想到他能当上派出所长,考上研究生,从农村调到市公安局。村里那么多孩子,数他最出息。”

  ……

  母亲聊儿子,丈母娘聊女婿,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

  等田学文咨询完,再逛逛附近的几家商场,买一大堆宝宝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把奥迪后备箱塞满满的,一家人驱车赶到已承包给私人的前南州市政府招待所。

  侯书记请客,梁老师掏钱。

  不光要掏钱,还要早早过来迎接客人。

  七八家聚会,大人小孩个个认识,很难得聚一次,好不热闹。

  “晓蕾,你家韩博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活动怎么能没他?”

  “不能喝酒喝饮料,我们什么灌过?”

  老总们跟两位老太太打完招呼,装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埋怨起来,李晓蕾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侯秀峰走过来笑道:“老丁,小韩不是不给面子,今天他确实来不了。”

  “侯厂,他给您打过电话?”李晓蕾忍不住问。

  “没有,不过我知道他在干什么。港区生一起大案,我们南州说是区,但离真正的市区还有一段距离。这是离得远,要是离得近,我跟他一样抽不开身。”

  丁总一愣,下意识问:“侯厂,倒是什么案子?”

  今天元旦,马上春节,稳定压倒一切,绝不能引起市民恐慌,搞得人心惶惶。

  海工集团爆炸案只通报到三个区的区委书记和区长,公安机关要破案,知情人可能多一些,其它党政部门连一把手都一无所知。

  老部下正在破的案太敏感,侯秀峰自然不会轻易泄露,紧握着老同事手苦笑道:“不能说,别问了,别让我犯错误。”

  “没关系,当我没问。”

  “好了,我们早点开始,吃完饭要去区委值班。老丁、老古,我招呼打在前面,今天不能喝酒。”

  “我一样不能再喝,前天去体检,医生说肝有问题。”

  “这方面我们应该跟韩博学,烟酒不沾,多好!”

  “老侯,别站着,快招呼大家坐。”

  七八家,三十多号人,不是在宴会厅,一个大包厢坐不下。

  为了让大家伙吃好喝好,侯秀峰一锤定音,男士一个包厢、女士一个包厢、小朋友一包厢,侯晶晶变成了“大姐大”、“孩子头”,在小朋友包厢里负责带孩子。

  “晓蕾,你不能过去,韩博不在你要做代表。”

  “钱总,我现在也不能喝,我去对面,我去陪我妈。”

  丁总探头看看她身后,低声道:“我们有一件事很重要的事向侯厂汇报,事关集团未来,你最好参加。”

  “事关集团未来!”

  “嗯。”

  集团七八个分厂那么多事,他们一个比一个忙,就算元旦也不可能全休假,李晓蕾猛然意识到他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接下来要谈的肯定大事。

  “好的,我跟我妈说一声。”

  跟婆婆和母亲打了个招呼,走进大包厢,轻轻带上门,古总已经开始汇报起情况。

  “县财政紧张,再紧张能有前几年紧张?我们的意见罗书记根本不听,我们交上去的材料他根本不看,整个谈判过程我们一无所知,直到杨县长把人带到集团考察,我们才看到一份兼并重组方案。”

  “说是兼并重组,其实是卖,把集团打包卖给新锐集团。”

  谢书记调走了,思岗去了一位新书记。

  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想到第一把火居然烧向丝绸集团,要把全县效益最好的企业卖掉!李晓蕾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对集团最有感情的绝对是侯秀峰,他沉思了片刻,倍感无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现在既不是集团领导也不是思岗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没任何言权。”

  “侯厂,集团是你一手搞起来的,你怎么就没言权了?”

  “老钱,你别激动。”

  “说句你不高兴的话,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怨不到别人,只能怨你们自己。过去五年,你们干了些什么,要不是晓蕾拼命拿外贸订单,丝织总厂那点老本儿早被吃完了。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有盈利,关键股份制改革都不彻底。

  看看人家良庄建筑站,政府要钱没问题,继续出让股份。动员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工长乃至工人入股,砸锅卖铁,一点一点完成控股。前段时间见过老卢,听说镇里只剩下8%股权。”

  侯秀峰顿了顿,接着道:“罗红新为什么要卖丝绸集团,思岗经济在全市九个区县中倒数第一,他要改变这个局面,需要大量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招商引资展经济。县国资办控股,他为什么不套现,并且套现之后集团利税依然留在思岗。

  他玩的是资本运作,看得很准,集团多少有盈利,现在卖能卖出一个好价钱。一旦集团不能再盈利乃至亏损,他想卖都卖不掉……”

  缫丝厂太多,竞争太激烈。

  现在的丝绸集团不再是曾经以丝绸为主的企业集团,变成了一个拥有数千女工的服装加工企业。

  有外贸订单,什么不用担心。

  万一拿不到外贸订单,效益可想而知。

  老领导显然不看好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丁总点点头,无奈地说:“既然罗书记想卖,我们就让他卖。反正又不是我家的,他早点卖掉,我早点退休。”

  兼并重组,集团账目是要进行审计的。

  以前不知道提醒过多少次,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收的绝不能收,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进去。

  多少年的老同事,侯秀峰真担心他们没管住自己,没能抵挡住诱…惑。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干脆什么不说,侯秀峰夹起一筷子菜,半开玩笑说:“晓蕾,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跟韩博一样,属于不管单位生多大变化,领导怎么调整都需要的人才,毕竟工作终究需要人去干。集团兼并重组,你有什么打算?”

  消息来得太突然,李晓蕾哪有什么打算,苦笑道:“侯书记,我,我不知道,我要好好想想,要跟韩博商量商量。”

  “好好想想,想好跟我说一声,我帮你参谋参谋。”

  正说着,手机响了,韩博打来的。

  李晓蕾很不好意的道了个歉,当着众人面接通电话,韩博很急很忙,真是长话短说,不等她开口便急切说:“老婆,对不起,晚上回不去,明天估计也回不去。我要去开会,你帮我跟妈说一声。”

  正准备开口,手机里传来嘟嘟的忙音,李晓蕾苦着脸欲言又止。

  “理解一下。”

  侯秀峰笑了笑,劝慰道:“生大案要案,嫌犯一天不落网,他这个刑警副支队长一天别想回家。其实不光他,市公安局领导日子全不好过,估计公安厅已经来人了。”

  …………………………

  ps:第三章,求订阅。

  在创世或QQ客户端订阅的书友把书删掉重新下载就能看到修改过的正式章节,不会造成重复订阅,不会让各位多花钱。开防盗实属万不得已,再次恳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8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争分夺秒!

  万不得已,敬请见谅。

  8点45分,真相大白。

  崔副局长走出办公楼,握着手机兴高采烈:“陈局,破了!东港县局同志汇报,嫌犯看到我们民警找到他家,找着他人。主动交代,老老实实交代,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生活不容易,心怀怨恨,又不懂医学常识,典型的报复性作案。

  他交代归交代,该做的检验还得做,东海县局同志已抽取其血样送过来检验比对。我跟张宝利同志交代了,既要给死者亲属一个交代,也要给社会一个交代,要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

  DNA实验室首战告捷,几百万没白花。

  陈局非常高兴,哈哈笑道:“好,很好,老崔,请帮我向小韩、田医生及技术大队所有参战民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请他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现在祝贺不成,交警三大队有一起死亡二人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小韩受交管局委托,刚带人去港南路停车场勘查嫌疑车辆。以前没DNA检验设备和人员没办法,现在有当然要利用起来,争取把这个案子也在元旦前破了。”

  “连续检验好几天,现在又去出现场,小韩很辛苦啊。”

  “检验人员暂时没培训出来,他只能亲自上阵,过两个月就好了。我问过,小李小王已学会基本操作,检材采集过来之后的提取还需要锻炼。”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小伙子是要“挑大梁”的,不是检验员。

  现在有一些省市公安部门把技术独立出来,有的设立刑事技术中心,有的设立技侦支队,不过他们的技侦支队主要是技术侦察,同刑事科学技术有一定区别。

  以前只是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单位编制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