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股!”
李晓蕾提起这事就兴奋,举起双手眉飞色舞:“陈书记,您别看只有十股,但这十股非常不容易,当时韩博工资才500多,别人只要入一股,他要入十股,一年工资!这几年通货膨胀多厉害,当时的5000相当于现在的5万。”
历史遗留问题,很麻烦。
不过良庄的麻烦跟其它地方不一样,人家是亏空,良庄的赚钱了。
思岗县领导正在往这儿赶,陈局也不急于一时,干脆关上车门,靠在车上调侃道:“这么说虽然只有十股但意义重大,聊聊,你这位第一大股东有什么想法,你的意见很重要,举足轻重。”
“我的立场跟小股东一样,坚决不同意并入信用社。”
李晓蕾整个一“人来疯”,竟兴高采烈真聊起来:“陈书记,首先,合作基金会的股权结构跟信用社是完全不一样的。基金会是群众发起的,股本全来自个人,政府没投入一分钱。信用社群众的股份很少,主要是地方政府的。
并且在管理和运营上也不一样,从经济和法律角度讲,信用社简直乱七八糟,每家县联社都相当于一家独立的银行,去年搞改革,实际所有人是省政府,省内的县联社共同入股,组建省联社,所以省联社应该是县联社的‘儿子’。
从行政角度看,每家县联社又都是一个管理信用社的行政部门,而省联社又是最高行政部门,所以省联社变成了县联社的‘老子’,因为行政上的地位高,直接导致经济上省联社也成了县联社的实际管理者。”
“这跟你们合作基金会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我们基金会股权清晰,管理严格,风险控制得比信用社不知道好多少。他们呆账烂账一大堆,我们基金会不仅没有而且正在盈利,凭什么让一家好企业并入一家烂企业,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姓卢的退而不休,仍在“兴风作浪”。
只要让他占个理,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既然过去三年没出问题,估计接下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就让他们跟管这些的上级部门折腾去吧。
陈局不想惹麻烦,笑道:“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跟上级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组好好沟通沟通,争取早日拿出一套妥善的解决方案,毕竟法规还是要遵守的。”
推荐一本好友新书
书名:《我在三国打直播》
作者:白皮小火车
简介:我在三国打直播,收名将,纳美人,带你装B带你飞!
PS:这简介我一样叹为观止,一句话,大神风范,够毒,喜欢这个题材且毒抗较高的书友可以去试试毒O(∩_∩)O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焦汉东率领在家的镇党委成员闻讯而至,热烈欢迎陈书记来良庄检查工作,热情邀请陈书记一行参观发展中良庄镇区和工业园区。
经济建设搞得好的乡镇不少,但那些乡镇大多在城区或沿江沿海港口,相比之下,良庄地理位置实在没什么优势。
陈局对良庄印象不错,不想让埋头苦干的良庄干部失望,欣然接受邀请。
坐小车不方便介绍,焦汉东专门从长途汽车站叫来一辆豪华大巴,随行人员和陪同人员上一辆车,派出所的警车在前面开道。
王燕在李晓蕾掩护下换上警服,所长和教导员在局里待命,她这个副教导员自然要全程陪同,抱着小摄像机坐在韩博身边。
“小李总”跟老卢约好在“良庄人自己的银行”见面,接下来要忙“大事”,没兴趣凑这个热闹 。
几年来市领导第一来良庄视察,焦汉东激动不已,指着窗外汇报道:“陈书记,前面是我们良庄镇司法所,前年秋天,镇里多方筹集资金给司法所建了这栋二层楼,解决多年来司法所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
这是丁湖法庭,撤乡并镇之前法庭设在已撤销掉的丁湖镇,搬过来之后仍沿用原来的单位名称。建设资金镇里承担三分之一,土地也是镇里协调的。同志们常开玩笑说,公检法司,我们良庄就缺检察院。”
在一些乡镇司法所就一间办公室,人员干得也不是司法工作,大多被乡镇抽调去干其它事。良庄司法所不仅有自己的办公楼,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也不需要去干其它事,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陈局很满意,回头笑道:“汉东同志,经济建设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样重要,这一点你们良庄做得很不错……”
柳下历史韵味浓郁,有许多始建于民国乃至清朝的建筑。
良庄则是一个“拔地而起”的现代小镇,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现在的良庄真能作为县城。
老集市基本保持原样,西边的三条南北街一条比一条漂亮。
“兴业路”两侧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司法所、丁湖法庭、税务分局、工商分局、环保分局、电信营业厅、移动公司营业厅、广电站和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一家挨着一家,马路平坦宽阔,五年前栽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看上去真有点城区的气氛。
“乐业路”东侧是“良庄新村”,老卢搞得是一期工程,后来又一连搞了三期,一排接着一排,全六层的商品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西侧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区”,老良庄村的地被镇里征了,老良庄人可以在这里集中修建小洋楼。不是老良庄人一样可以建,不过要花十几万买宅基地,并且户型和外装修要符合标准。
“学业路”东侧是陆续搬迁过来的学校,良庄幼儿园、良庄中心小学、良庄初级中学、良庄高级中学。西侧是98洪涝时挖坑取土之后改建的良庄人民公园,好大一个“人工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再往西就是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工地,围墙已经圈起来了,跟几年前一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多少家,超过5000万的多少家,外资企业多少家,合资企业多少家,镇里今年的招商引资计划……
焦汉东正汇报得投入,后面追上来五六辆轿车,县领导到了,只能意犹未尽地让司机停车。
“红新同志,光武同志,临时变更行程,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陈书记,欢迎您来我们思岗检查工作。”
明天下午要回市里,接下来有好几个县要跑,陈局权衡了一番,回头道:“小韩,晓蕾同志正好来了,你不用再随行,回老家处理下私事,处理完之后赶快去省党校报到。”
“陈局……”
“培训结束就是春节,谁家没点事?工作重要,家庭一样重要,安居才能乐业么,就这么定。”
听陈书记语气李晓蕾也在,罗红新打量韩博一眼,暗想之前的推测不会错,油然而生起一股厌恶,若无其事朝他笑了笑,回头继续热情地跟陈书记打招呼。
确实有一点私事。
小任腊月结婚,看样子参加不了他的婚礼,晚上可以在良庄请小两口吃顿饭,表示下歉意,韩博不再坚持,转身跟曲主任等政法委处室领导道别 。
领导走了,方局亲自陪同,所里不用安排车送。
车队一走,匆匆赶回来的刘旭和老殷就忍不住埋怨道:“韩局,这么大事怎么不通个气,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方局打电话说陈书记在所里视察,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别人不好发牢骚,他俩可以。
韩博紧握着老同事手,苦笑道:“二位,不是我不想通风报信,是根本没机会。从南岗出发时陈书记才说要先来良庄看看,我就坐他身边,我能怎么办?”
“这事闹的!”
刘旭回头看看身后,又不无紧张问:“韩局,陈书记去所里视察时有没有说什么,我跟老殷全不在岗他有没有不高兴?”
“陈书记很满意,对所里各项工作评价很高,没不高兴。至于你们到底去哪儿,到底去干什么,陈书记心知肚明,能够理解。”
“哎呀,只要不出漏子就好。”
王燕扑哧笑道:“刘所,教导员,有韩局在没担心的,您二位真是杞人忧天。”
“这倒是。”
刘旭拉开车门,嘿嘿笑道:“韩局,听说晓蕾也来了。请,先去所里,中午去富嫂家好好聚聚。”
“行。”跟别人客气,跟他们用不着客气,韩博从善若流、
爬上副驾驶,王燕突然想起陈局说过的一句话,不禁回头问:“韩局,你要去省里参加培训?”
“昨天中午才知道的,刚才没顾上跟晓蕾说。”
“你双硕士,念那么多年书,还要参加什么培训?”老殷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政治学习,党校培训。”
刘旭一愣,猛然反应过来:“韩局,这么说你要进步了!”
晋升终究是一件高兴的事,韩博会心笑道:“领导关心照顾,其实我一样感觉突然,之前一点风声没有,直到现在还像在做梦。”
老领导升职,刘旭比老领导还高兴,急切问:“提副处,提支队长?”
“差不多,不过不是刑警支队,市局要设立技侦支队,我可能要出任第一任技侦支队长。你们知道就行了,任命没下来之前搞得沸沸扬扬影响不好。”
“我给晓蕾打电话,这么大事她不能蒙在鼓里。”王燕欣喜若狂,下意识掏出手机。
“别急,等会儿吃饭再说。”
四个人说说笑笑赶到所里,大厅门口站着一个人,很熟悉的人。
刘旭乐了,拔出钥匙,推开车门:“钱镇长,你不来我一样要给你打电话,中午一起吃饭。”
“吃饭是小事,迎接韩局是大事。”
去年刚晋升副镇长的钱朋,紧握着韩博手笑道:“焦书记一起去了县里,让我负责接待你和晓蕾,刚给小梅打过电话,她马上到。”
“别这么夸张,影响她工作 。”
“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当然要聚聚。刘所长,教导员,你们说是不是?”
“这是肯定的,中午我做东,别跟我抢,晚上你来。”
老朋友相聚格外高兴,可是在上楼时钱朋突然在背后悄悄拉了几下衣角。韩博一愣,抬头道:“刘所,教导员,你们先上去,我有点事打个电话。”
“行,我上去泡茶。”
“韩局,我在楼下等。”
钱朋果然刻意跟到大厅外,韩博掏出手机一边装打电话,一边不动声色问:“怎么了,什么事?”
“小梅给姜科长打电话,本来想问问他有没有时间一起聚聚,姜科长听说你和晓蕾一起回来吓一跳,他说你和晓蕾不应该这个时候回来,让你们赶快走。”
姜科长只是一个称呼,丝织总厂改制之后保卫科撤销,姜国平从保卫科长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门卫,办公室搬到传达室,看看门顺便帮着收发信件。
很好的一个人,从不争权夺利,经常电话联系。
他从来不跟别人开玩笑,不会轻易说出这番话。
韩博被搞得一头雾水,追问道:“为什么?”
“县里把丝绸集团卖给私人老板,丁总他们倒没说什么,刚开始也没什么,新锐集团的人前几天接管之后出问题了。私人老板,管理跟以前不一样,撤换掉好多干部,工作时间延长到12个小时,工资还没以前多,好像春节也不打算跟往年一样发福利。
干部有意见,职工意见更大,各种传言满天飞,听说有人写举…报信,举报罗书记收好处,把集团贱卖给私人老板。你知道的,丝绸集团不管生产,还有蚕茧收购,一些缫丝厂对县里让新锐集团垄断全县蚕茧同样不满,在后面推波助澜。”
“这跟我和晓蕾有什么关系。”
正值多事之秋,钱朋同样认为他不会回来,苦笑道:“股权出让时县里审计过丁总他们,谁都知道丁总他们是侯书记的人。在别人眼里你一样是,连我和小梅都是。搞出来这么多事情,罗书记会怎么想,会不会误会?”
最不希望出让丝绸集团股权的是谁,毫无疑问是前集团管理层,然后是辛辛苦苦把集团搞起来的侯厂。
现在冒出这么多问题,主导股权出让的新任县…委书记压力肯定不小。
他极可能会认为是丁总他们在背后搞鬼,到底是不是韩博心里真没底。
总之,只要他想到丁总就会联想到侯厂,想到侯厂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所有与侯厂有关系的人,何况晓蕾也算半个前丝绸集团高管。
随陈局视察,临时变革行程来良庄,晓蕾稀里糊涂也来了,这一切的一切太容易产生联想。
为什么不愿意跟侯厂一样搞经济建设,一是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二是不喜欢乃至反感那些有可能的勾心斗角。
没想到只要“吃皇粮”,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韩博沉思了片刻,猛地放下手机:“钱哥,让小梅姐不用过来,我和晓蕾吃完午饭就走。”
“好的,我给她打电话。”
钱朋拍拍他胳膊,劝慰道:“韩局,丁总他们的事别多想,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作为朋友兼曾经的老部下,你没对不起他们。”
第三百五十章 “接班人”(求订阅)
老卢不在良庄没关系,在良庄必须叫他一起吃饭,而且要让他坐主位,菜要让他先点。
他朋友太多,要么不来,一来几大桌,加上所里的老同事,把富嫂酒家几个包厢全占了。
他朋友其实一样是韩博的朋友,马主席、牛部长等老良庄乡干部,良中良小的两位老校长,小单的大伯…………老良庄村单支书,连几年前从东山同行手里解救过的砖瓦厂老厂长都来。
前良庄乡武装部长牛青山现在应该称呼“牛总”!
真牛,不是假牛。
撤乡并镇时退居二线,拿着建筑站资质一个人跑西疆去找老战友和良庄走出去的领导干部,在那儿呆四个多月,竟然真接到一个大工程。之后越干越大,现在手下三支施工队,早就是百万富翁了。
老卢一锤定音,牛老板请客,刘旭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却乐得让有钱人买单。
吃完饭想走,没那么容易。
曾“同甘苦、共患难”的老良庄乡党委委员难得聚一次,老卢这个“老班长”兴致勃勃,去镇政府三楼小会议室不合适,硬是把众人拉到他担任名誉董事长的“良庄人自己的银行。”
四层楼,一楼营业厅正对着税务分局。
八个窗口,三个“对公”,六个“对私”,不像信用社和农业营业厅焊钢筋条搞得跟笼子似的,跟大城市的大银行一样用防弹玻璃。一米线、液晶显示的利率表、客户休息的大沙、饮水机、摄像头里里外外七八个,门口居然还有自动取款机!
跟他们一起走进董事长办公室,韩博忍不住问:“卢书记,外面的取款机好不好使?”
“当然要使,有卡就能取到钱,不是样子货。”
“其它银行的卡行吗?”
“其它银行当然不行,我们跟他们不联网。”
老卢在老板椅上舒舒服服坐下,掏出香烟散了一圈,跟没退居二线前一样表起高论:“上级朝令夕改,要取缔我们。开银行不是做其它生意,不是想关门就能关得了的。比如放出去的贷款,人家买设备,你现在去要钱不是把人家往死路上逼?又比如储户的存款,五年期,没到期这利息跟人家怎么算?
取缔那些瞎搞乱搞的基金会,我卢惠生举双手赞成。其实早在件之前我们就意识到这些问题,丁湖李庄永阳的基金会,我当时是铁了心要取缔的。结果上级让我当副县级调研员,具体工作只能让焦汉东他们去干……”
副调研员就副调研员,又来个副县级调研员。
别人在这儿或许会笑岔气,今天在座的不会,全是他老部下,已经产生“抗体”,已经有了免疫力。
这里有孕妇,不能抽烟。
牛部长变成大老板格调不知道高了多少,起身推开窗户:“卢书记,晓蕾不能闻烟味儿,一切为了下一代,烟等会儿再抽。”
“对对对,一切为了下一代。晓蕾,你也不提醒我!”
“没关系,我站门口。”李晓蕾嫣然一笑,抱着小包楚楚动人。
“站门口像什么,门关上,坐下说,韩博正好在,我想跟你俩说点正事。”
李晓蕾坐韩博身边,饶有兴趣问:“什么事?”
人不服老不行,要考虑接班人。
老卢轻叹一口气,扶住老板桌苦笑道:“今天没外人,说几句心里话。当年搞基金会,动员全乡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入股,老马、老袁,包括老牛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丁湖李庄永阳的基金会搞成那样,看着就怕,既不能搬石头砸自己脚,更不能祸害老百姓是不是?”
“卢书记,事实证明你是对的,我们没魄力。”
“老马,我们退都退了,再说这些漂亮话有意思么。”
老卢摆摆手,接着道:“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我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没听取大家意见。不过当时确实没办法,我们良庄不吞并丁湖李庄永阳,就要被丁湖吞并,好好的一个乡就要被丁湖李庄永阳拖垮。
吞并他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经济不搞上去,三个烂摊子怎么收拾?搞经济建设要资金,资金从哪儿来?相比摊派集资,开银行融资要好一点,至少群众不会那么反感。要说怕,我比你们更怕,这些年平均两天一个电话,放出去的大额贷款我基本上全知道。”
你逼人家入股,骗人家来储蓄,要是基金会出问题,一世英名就完了。怕是对的,不怕才怪。
韩博跟妻子对视了一眼,笑而不语。
“基金会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谁说了算!”
老卢拍拍桌子,一脸严肃:“前几年镇里搞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基金会融资,除了工业园区的几笔大额贷款,基本上不存在行政干预,但说到底还是镇里管,镇里说了算。现在上级要求取缔,镇里也不需要再融资,个个怕担责任,不想再管。
相比镇里几个老企业,基金会才是真正的股份制,股本全来自私人。可现在上级既不允许私人开银行,省市县三级三天两头派工作组,一个工作组一个说法,又没个统一意见,谁也不敢做主同意我们的清算方案。
事情闹开之后群众的想法也多了,认为既然是股份制,既然股东是主人,镇里就不应该再管,最后变成我说了算,我这个名誉董事长变成实际董事长。”
“卢书记,群众信任你。”韩博习惯性的送上一个马屁。
“我知道是群众的信任,关键我卢惠生能干几年。前天去人民医院体检,医生说我得了什么什么病,这段时候确实不太舒服,总之精力大不如以前。”
李晓蕾大吃一惊,蓦地起身问:“什么病,您有没有跟赵主任说?”
“名字太长,记不清楚,没什么大碍,春节再跟他们说。晓蕾,你别急,先坐下,说正事。”
染居然能染出癌症!
到底查出什么病,老卢实在羞于出口,下意识摸摸半个多月没染的头,继续说道:“新任县…委书记罗红新这个人干其它工作怎么样不知道,作为县…委书记他比谢立华差远了,跟侯秀峰更没法比,自我感觉倒是良好,做事急功近利。
上任半年,全县乡镇一二把手,局委办一把,几乎调整了一遍。杜国强什么人,要学历没学历,要水平没水平,工作又不踏实,当年是被我从良庄赶走的,这么一个人居然能当思岗镇党委书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我不管,但要是调整到焦汉东的分工,一些工作尤其基金会我不能不管。要是调来一个瞎搞乱搞的,动不动行政干预,把基金会搞一塌糊涂,既对不起股东也对不起广大储户,我卢惠生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
他这么一个永不服输的人怎么会谈到死,韩博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有股不祥的预感。
李晓蕾同样越想越不对劲,打定主意一出去就给他儿媳妇打电话,让赵主任赶快回来问问县人民医院查出来的到底是什么病。
马主席似乎知道一些,端着杯子一声不吭。
老袁和牛青山面面相窥,欲言又止。
老卢意识到说漏嘴了,急忙道:“就是一个比方,言归正传,基金会虽然是股份制,股东大会、监事会根本挥不出什么作用,关键还是董事会,董事长说了算。这些天我一直头疼,选谁当这个董事长?
开银行不是开饭店,从手上过的钱不是成千上万,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老良庄那么多股东谁见过这么多钱,谁能抵挡住这么大诱惑。说句不中听的话,好人坐到这个位置上都可能变成贪…污腐…败分子。”
想到丝织总厂的老领导,韩博鬼使神差冒出句:“清算吧,一了百了。”
“关键清算需要一个过程,就算按照工作组提出的方案,也需要三至四年才能贷款收回来,把储户的存款偿付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