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之父-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的剧本不也是他和另外三个编剧一起创作的吗?”

  “听几位这么一说,似乎很值得期待啊!对了,我也重磅好消息,金梁先生新作也正在筹备中!”

  “算了,骚年,这次我原谅你……说实话,这是我这个月来第五十次听到这种虚假消息,完全麻木,不想再揍人了!”

  “这次千真万确。昨晚千度金梁吧的小吧‘雨落起风兮’私信金梁先生,金梁先生亲口说的,不过可能还需要等一小段时间!”

  “我靠……真的?!这么说,接下来既有‘坊珠四侠’的合着作品,又有金梁先生的新作。卧槽槽槽槽槽!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书荒了!”

  “画面太美……光想想就幸福得快要掉眼泪了!”

  “你们至于嘛。要我说,抛开作品中庸的大缺点不谈。金梁江郎才尽的征兆很明显,要不然为什么每逢一三五在围脖上热炒的剩饭?还不是想多卖点书!再加上他年纪轻轻的。积淀肯定早已掏空,所以我目测所谓新书‘跳票’的可能性很大,即便硬着头皮子出了,也别抱太大希望,能达到五成水准就算ok了!至于这什么‘坊珠四侠’,都是多少年前的旧黄历了,为老不尊的,不在家里遛狗奶孙子,一群老腊肉还出来蹦哒啥?而且吧。说起四人的作品,合琴生匠气太重、李热**太浓,王侯格局太小,马诗赋文青无救……就这四个,能指望写出盖世经典来?能达到四成的水准就算他们厉害了……”

  “楼上惊现键盘狗!草,劳资生平最鄙视键盘狗!键盘狗是我这一生中见过最博学却又最无能的群体。他们在国家上马大型水利工程时是水利专家,是地质专家,是气候专家。在地震的时候又化身救援专家,建筑专家。逃生专家。现在尼玛人家写个书,又摇身一变,成了小说写作家、艺术赏析家、文学评论家。就没有一个领域他们不擅长,没有一项公众事物他们不指手画脚。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个卵用!他们这么牛逼,却名声不显,哪怕一个专业着作都没有。只能搬砖。相对他们的高屋建瓴与指点江山又是多么的无能。我给键盘狗们指条发家致富的明路,既然你们这么博学无所不精。那也别费神挑领域了,赶紧整本书出来。不说别的,只用比金梁先生和‘坊珠四侠’写的东西强那么一丢丢!保证名利双收,明早不用再起来搬砖!”

  “说得好,忍不住粉你了!”

  “就是,死键盘狗还不赶紧去搬砖,唧唧歪歪个毛线!”

  合琴生四人准备为武侠小说协会十周年庆典合着长篇武侠的消息传出后,广大侠迷奔走相告、激动不已。

  尤其是自原来侠客小说时代走过来的那一批数量庞大的老粉,内心深处,还是很有怀旧情怀的。

  随后,金梁新书也正在筹备中的消息不胫而走,瞬间彻底引燃了众多武侠迷的热情!

  千度金梁吧里,邓铮回复“雨落起风兮”的那条私信内容,更是直接截屏置顶。

  最让武侠迷们欣慰喜悦的是,这次双方似乎没有什么火药味儿,虽然发书期重合,到时候暗战、比较是肯定的,但这样一来,倒不需要再撕破脸地逼着大家非黑既白地站队了。

  ……

  至尊畅销庆功宴后没几天,邓铮和谈薇她们一起应邀参加了和琪的家庭聚餐。

  刚刚结束的高考中,和琪考得很好,以可以冲击水木、首都大学的超高分数,填报了一所全国排在十名左右的文科名校。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最近这几个月里,她除了必须出席的已经签约的活动外,基本没怎么露脸,都是谈薇她们四个在撑着。所以这次家宴既是庆祝考试顺利,又有几分感谢的意味在其中。

  邓铮也获得邀请,倒是有些意外。

  五人组中,原本姜妃、和琪是跟他最不熟的。最近因为那两次解围,姜妃倒是慢慢熟悉了起来,而和琪还是交流很少。印象中,偶尔有联系,除了逢年过节的礼仪外,基本上都是小学霸在平时课业中遇到解不透的难题了。

  不过,于情于理,他还是抽空跟谈薇她们一起过去坐了下。

  和琪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家里书香四溢、学术氛围很浓。当然也听说过金梁大名。

  尤其是和琪父亲,见他能来,自然兴致更高,拉着邓铮兴致勃勃地小酌了几杯,和琪母亲怎么使眼色都镇压不住。

  果不其然,这位文质彬彬的和叔叔,小二两下肚,已经舌根儿发颤,飘飘渺渺地摸去里边卧室,呼噜噜躺下了。

  饭后,邓铮稍坐了下,便起身告辞。

  谈薇也跟了出来。她刚领了一笔不菲的薪水,便想趁着有空,拉着邓铮给他买衣服鞋子。

  “以往都是铮哥哥你送我东西,这次总该我送你了!”

  少女说这话时,脸上满是自豪和希冀,漾动着一层耀眼的谧光。

  邓铮自然不好拂了她的好意,便笑着点头,跟她一起沿街逛了起来。

  衣裳架子好买衣服,从头到脚搭配好,时间才是下午四点一刻,不尴不尬的。

  这时,刚好走到心花书店一处分店外,逛了一下午却依旧容光焕发的少女,看出来邓铮有些疲惫,便果断提议:“铮哥哥,进去坐会儿,翻翻书?”

章183 存继



  邓铮的张丹枫当初虽火,但毕竟播出已将近一年,而且古装扮相跟现实真人状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頂點說,。。如今大墨镜脸上一罩,自然没人认得出来。

  谈薇更不必。

  人气本来就尚弱,而舞台上的演出装束跟平时生活中更是天差地别,加上又是黑框眼镜帆布鞋,平时蓬松舒散的披肩中长发,在脑后拢起一个简单的发髻。任谁也瞧不出来这就是那个新晋歌唱组合的队长。

  二人方才在商场溜达的时候,虽然有一些人因他们的气质不凡频频瞩目,但还真没认出来是谁的。

  到了书店里更不用,所有人都在翻书,二人于是更加自如。两层的书店晃悠了几圈,邓铮搬了一大摞书,谈薇则随便拿了两本。

  在阅览区坐下后,邓铮就笑着感慨:“唉,人还真是有意思的动物。你有人认出来吧,怕又是签名又是合照的麻烦,可是晃荡了一下午硬没一个人认出来,心里却又不是味儿,隐隐泛着一股子悲凉。”

  谈薇噗嗤一乐,十指交叠,美美伸了个懒腰,翻开手里的书,耸肩,俏声道:“总的来,还是不被认出来的好。”

  “又看游子寒?”

  “最近觉得她写得还成。”

  邓铮了头,从搬来的一堆书里翻开一本后,却又忍不住转头,交待道:“……她的书,看看可以。可别硬往现实生活里套。”

  谈薇那个窘啊。她知道邓铮的是她上次看完红颜白发后的那番“人生残缺论”,林璐这个叛徒兼地下党成员第一时间就出卖了她,搞得铮哥哥这段时间无比关切她的身心健康成长。不止一次迂回地开导提过。

  嗯。少女赧颜,瓮声瓮气地应了声。

  邓铮就不再话。低头认真翻阅了起来。

  得益于“学霸邓铮”自到大的锤炼,邓铮现在读书时专心程度很高。翻阅速度也很快。

  不到一时,手里拿的这些今年以来截止五月份为止所有上过图书畅销月榜的武侠,便被他粗粗浏览了一遍。

  当看到一半时,眉头便皱了起来,等到全部翻完,神情已经是相当凝重。

  回过头,发现谈薇已经安详地趴在书桌上,面朝着他睡着了。

  身侧的大玻璃窗外,阳光已夕。

  橙柔的晕色斜洒在少女娴谧的面庞上。仿佛日色下的一块羊脂白玉。莹润白皙,清丽通透。甚至于,连那层细细弱弱的幼绒都纤毫可辨。

  谈薇招牌式的很与众不同的黑睫,长长垂垂,随着她平稳的呼吸,嫩柳儿般,一漾一漾的。

  红菱般的唇角微微勾起,似是美梦正酣。

  至于姿势,依然是她从到大习惯的那奇特的姿势。书本垫在桌面,侧脸,脑袋直接搁在上面。然后,两条手臂自然垂放在桌下……

  “手臂啊!”

  邓铮心中忽然一动。低头朝下望,果然,跟之前每次自己在读书学习。她在旁边玩耍时一样。一旦睡着,她紧挨着自己身体一侧的那只手。就会牢牢抓住自己的衣角。很用力,用力到细细的淡青筋络都有些浮起……

  印象中。那是自己从到大最勇敢的一次。

  谈叔叔喝完了酒又在发酒疯,打砸东西,打骂徐莹阿姨和谈薇,骂得超级难听。自己刚好跟母亲介绍的老先生学了两个月的“拦手门”拳法,入门当日老先生的那番关于习武之人的敦敦教导还在耳边激荡,顿时血气上涌,第一次鼓起勇气在谈叔叔化身妖魔时踹门冲了进去,一把将呆呆的谈薇扯到自己身后,霹雳怒吼:“够了,你住手——”

  当然,那次也是自己从到大被人揍得最惨的一次。

  然而从那次后,谈薇便喜欢呆在自己书桌旁玩耍了,不到徐莹阿姨晚上来找,她基本不回去。

  那时候自己的书桌很,也只能给她留一个角,所以便训练出了这种独特的睡功,还留下了手臂垂在桌下抓衣角的习惯。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邓铮心里暖暖的,沉沉的。好半响,才长吁了口气,示意走过的书店员工将旁边空调的吹风口朝上翻一下。

  然后,轻手轻脚地拿出纸笔,收敛心神,趴在桌上勾勾画画了起来。

  从他刚才看到的这些武侠的情况来看,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整个畅销市场的这些武侠作品,百分之九十都摆脱不了这种正气凛然的历史武侠的范畴。但可惜的是,并不是谁都有金、梁两位先生的宗师水准。所以很多作者为了跟潮流,强行往大了些,导致作品很苍白、很孔洞,不仅故事中后期完全控制不住,人物塑造更是差强人意。

  今天看到的所有书中,就只有那位一直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凌风上人”的、,善写邪魔外道,风格阴冷凌厉、杀伐果决,自成一派。

  还有现如今正准备跟合琴生一起合著武侠的原“坊珠四侠”中的李热,他的作品诸如着眼于江湖一隅,在诙谐荒诞中夹杂着一些佛道双修思想,风流但不下流。

  另外,就是半个合琴生。他创作时,被狠狠打击过,中期开始尝试大江湖,临结尾前的后四分之一更是糅合了之前旧派侠客的一些好的方面,隐隐有自成一派的趋势。

  除了这三位的作品外,其他好几十位畅销武侠名家,都还活在的阴影下讨饭吃,甚至有些不止世界观架构和故事内核,连遣词造句的习惯都要学上一学。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目前阶段走现成套路的成本代价低,不用劳神费力另辟新径,何况还不一定能成功;另一方面也是受困于自身实力和眼界。

  但无论如何,眼下这种情况,都不得不让他很担心。

  现在看来,随着武侠、武侠电视剧的慢慢推广开来,市场是不用担心了,而且肯定会越来越大。

  但如果不能百家齐放,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那么之后的存继问题就会相当严峻,甚至要比前世地球上还要严峻!

  

章184 千里马来投



  邓铮记得很清楚,前世记忆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金庸先生几乎是独领的。

  不仅作品一再版行,相关专业评论在北大几位教授力撑和“金学研究”的名目下,陆续出笼。

  甚至在很多大学中,学生纷纷成立“金学研究社”,更有研究生直接以金庸为硕士论文题材。

  此外,影响力最巨的电影、电视传播媒体,也推波助澜,争先恐后地改编金庸作品。

  这一点,就金庸先生而言,肯定是实至名归的。

  不仅他的作品的质量足以说明,就是环绕在金庸先生作品周围所架构出来的金学“体系”之宏伟,也可见一斑。

  金庸先生的备受瞩目,就武侠的定位而言,无疑为它步上文学的殿堂筑下深厚的根基,从此,武侠大可昂首阔步,挺立于文学天地之间了。

  但是,挟着一片望风披靡架势而在侠坛创建霸业的金庸先生,在“天下归心”之下,也往往被后来的无数评论家和重磅粉丝过分夸大了他的影响力,甚至衍生出“先有香港的金庸武侠,才有其他武侠”的误解。

  导致后来读者出现严重的“排他现象”,非金庸不读,非金庸不说武侠,不但违背了武侠发展的事实,更忽略了与之同时期上百位武侠名家独立自足的努力成果,也为后世武侠大没落写下了注脚……

  实际上,这个“其他”如果仅指中国大陆武侠倒还说得过去。

  改革开放前,因为金庸先生所创“北望神州”版块存在严重政治倾向问题,他的在内地是*中的*。

  所以老先生1972年封笔,但一直到1981年。南巡伟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接见,并称“欢迎查先生回来看看。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你的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是历经磨难才终成大事。这是人生的规律。”

  随后,金庸武侠才在内地“开禁”。并很快成为畅销书。

  需要注意的是,“开禁”是十几家出版社的“自觉行为”,既没有官方的“解禁令”,也没得到金庸先生本人的授权。

  因此,整个80年代,除了一家出版社的外,其余让一代青少年在租书摊前如痴如醉、欲仙欲死的近百种金庸武侠,皆为盗版!!!

  一直到1994年正式出版的三联版。才是内地第一套正版金庸武侠全集。

  但是绝不能说“先有香港的金庸武侠,才有台湾武侠”。

  事实上,四九年前后,大陆文人纷纷流亡于港、台二地,其间不少深受民初武侠影响的作家,藉笔耕糊口,开始以武侠创造个人写作的生涯。

  台湾的武侠,其实是与香港同步成长的,甚至严格说起来,比香港还来得早。

  在1954年梁羽生先生开“新派武侠”之先河。创写之前,台湾那边,夏风在1950年已经连载了54期的。孙玉在1953表了,太瘦生在1954开始连载……

  这些作品,虽然无法摆脱民初武侠的影响,仍属于旧派的范畴,但毫无疑问地,却为台湾的武侠缔造了一个新的契机。

  金庸先生的“新派”武侠,对台湾的武侠界的确产生相当大的刺激与影响。

  但是,同样由于政治性因素的掣肘,它传入台湾。远比一般人臆想中的要晚,一直到1970年后才“改头换面”地悄悄流传。

  比如:改成古龙所著。名为;改成司马翎所著,名为等等。总之。不能“正名”。

  而早期的台湾名家,如郎红浣、成铁吾,及中期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等,包括另一位天才宗师级人物古龙的早期作品,在金庸作品传入台湾之前,基本都是独立自足发展,沿袭的“民初旧派”路线。

  一直到1962年司马翎的、1964年古龙的,则代表着台湾武侠也走上“新途”……

  即便这样,因为政治原因的隔阂,导致台湾武侠可以独立发展,同时期可谓名家辈出、百家齐放,却依然出现前文所说的“金庸一出,天下归心”之现象。

  那么现在这个世界呢?

  诚然,这个世界因为传统文化继承得相对较好,文学底蕴、素养深厚的作家极多,由于自己的提前介入,直接开辟崭新道路,所以在适当时机出现堪比金、古、梁的名家几率很大,而且自身土壤也远比前世广阔肥沃。

  但却也没有了避开自己独立自足发展的空间,大部分人一上来就被自己的和劈头盖脸地镇压在身下不敢妄动。

  到现在快两年了,也才冒出一个“凌风上人”,一个李热,半个合琴生!

  自己以为自己是引路人,但这个路引得好吗?眼下情况发展下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念及此,邓铮额头冷汗涔涔。

  正在他神游物外,有些茫然之际,电话响了。是李海洋的。

  接通电话后,他立即得到了一个很突然的消息:顾伟元、李海洋他们几个跟北方传媒集团闹翻,已经集体离职了。

  至于原因,李海洋没有细说,只交待老顾心情很差,暂时也不要问他,缓几天再说吧。

  邓铮知道他打电话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过年时在那次他们跟北传集团出现裂痕的晚宴后,三人喝茶时虽未说明,但也有过半真半假的“君子约定”,顾伟元、李海洋离开北传后直接来找邓铮,大家一起干一票大的。

  李海洋因为义气陪着顾伟元离职,事后想想,心里总归还有些不踏实,所以就打电话来探探邓铮的口风,也算提前告知一下,毕竟这次离职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邓铮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表示双手欢迎。

  但挂完电话后,却是苦恼揉眉。

  长期打交道,他自然知道,顾伟元、李海洋二人及其团队能力极强,堪称业界千里马,能拉过来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是却比之前的原定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年,哎呀,烦啊,把他们放在眼下的“侠之大者”有些屈才可惜了,可是,又该如何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呢?!

  

章185 千头万绪


  “铮哥哥,出什么事了?”

  “你认识的秋雨文艺出版社的那位顾伟元顾哥,还有的李海洋李哥,今天一起离职了。”

  邓铮说话时,眉头还是皱起的。

  谈薇哦了声,便没再问,起身帮助邓铮一起将他搬来的那一大摞书还回去。

  一起出了书店,邓铮开车将谈薇送回了和琪家。晚饭后等她们闹够了,经纪人于国昌和许玲自然会来接的,不用他操心。

  目送谈薇进了和家,邓铮想了想,试着给顾伟元拨了个电话。

  电话一直在响,但就是没人接,最后是被挂断的。

  “这个老顾,就知道会是这尿性!”

  邓铮摇了摇头,先给李海洋发短信约了个地点,然后径直驱车赶到了顾伟元家。停好车后,在小区门口的水果店买了些水果。

  开门的是顾伟元的媳妇戚芳,眉宇间隐有愁容,一见是邓铮,立马招呼他进来,急声道:“小邓,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嫂子正想问你呢,老顾这是怎么了,回来闷不吭声地钻进书房里,一直到现在都没出来。你快帮我劝劝,他最听你的。”

  邓铮放下水果,咳了下,一脸不好意思,但嗓音洪亮道:“嫂子,这事儿都怪我!我应该提前跟你商量一下的。我嘛,关于传媒出版行业这块一直有些想法,所以怂恿着顾哥出来跟我一起干。纠缠他也差不多有大半年了,顾哥迈不下脸面直接拒绝,然后就一直拖着。刚好北传集团那边最近干得也有些不愉快,就在今天辞职了。准备跟我一起干。嫂子,那个。虽然说我这边现在条件差不多都成熟了,待遇肯定比他之前要好,但顾哥看来还是有些舍不得之前的工作啊……”

  戚芳听完,直接转身冲进了书房,把顾伟元给拽了出来,恨铁不成钢地斥道:“顾伟元你翅膀硬忘本了啊!没有小邓你那都快撑不下去了,哪里做的了后来的出版社社长?亏你还对那破集团感恩戴德,脑袋根本就是榆木疙瘩,也不看看究竟谁才是你平步青云的恩人!再说。人小邓这么厉害的人,三番五次拉你过去一起做事业,屁颠屁颠就去了呗,矫情个什么劲?!”

  顾伟元正愁愤然离职不知道该怎么跟媳妇儿解释呢,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顿时有些愣神儿,吞了口唾沫,不确信道:“芳,你的意思是,赞成我……离职?”

  “离!果断离!”

  戚芳大喇喇说完。又咕哝道:“再说,你最近在之前岗位干得很不愉快,我当然都看出来了,要不然。碗也不用你洗地也没让你拖过……别以为我一个教幼儿园的,就只能猜到小朋友的心思,谁还不是从小朋友长大的?!”

  顾伟元最大的心病解除。顿觉神清气爽,激动之下。一把拉住戚芳的手:“媳妇儿,多谢……”

  “咳。咳。”邓铮揉了揉鼻子,插嘴道:“嫂子,我这边还有些紧要的筹备工作要向顾哥请教一下,你看?”

  “啊!小邓,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在这儿吃饭啊?”戚芳对邓铮印象特别好,就想留他在家里吃顿便饭。

  “不了,下次吧。我还约了李海洋李哥。”

  戚芳一听丈夫的忠耿老下属李海洋也离职一起干,顿时心中最后的一点点小顾虑也烟消云散,笑着推了顾伟元一把,“老顾,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跟小邓去商量大事。哎呀,这下好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错了,是一个篱笆三个桩……”

  ……

  “谢了,老弟。还是你厉害,三言两语就把形势逆转。亏我拍桌子离职的时候潇洒得不行,可回了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正愁得不行呢!你说,我怎么事先就没想到这种法子呢?”

  车上,顾伟元摩挲着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