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巅牧场-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忘记了。”连续喝三碗面疙瘩汤?估计就没有剩下多少肚子来装其他东西了。

    东尼毫不在意地拍了拍肚子,“放心,今天可是饿坏了,一头牛也吃得下。”

    陆离翻了一个白眼,直接无视了东尼的吹牛,然后看向了雷蒙德,抬了抬手里的大汤勺,示意了一下,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雷蒙德却是微笑地摇了摇头,拒绝了陆离的好意。不过,陆离也没有强求,只是给自己打了一碗汤,重新落座,正式开始享用晚餐。

    这样的结果,着实有些出人意料。看似挑剔麻烦的罗宾森,不仅品尝了一碗,而且还敞开心扉,加入了大家的讨论之中,得知姜汤的真相时,活灵活现的表情却是让众人大小不一;反而是看似平易近人、友善亲切的雷蒙德,却固执而保守,拒绝品尝新鲜事物,摆出了一副敬而远之的姿态。

    由此可见,有的人是外冷内热,有的人则是外热内冷,那种发自内心的疏离,井然有序地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起一道藩篱。看似亲近,但彼此之间的距离却永远不会拉近,就这样不近不远地保持着客套。

    晚餐的气氛渐渐火热起来,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待用餐结束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时间的流逝真是太过迅速,欢乐的时光尤其飞快。

    牧场的小伙伴们经过抽签,最后是兰迪和杰西卡两个倒霉鬼被抽中,今晚的洗碗工作就交给他们了,虽然理查德跃跃欲试地想要参与,不过被布兰登和陆离阻止了,总不能让客人帮忙洗碗,理查德只能表示扼腕。

    随后大家来到了大厅,陆离为他们亲自展示了中/国式的泡茶。考虑到众人的口味,陆离没有选择铁观音,而是选择了不久之前宋令仪寄过来的白毫银针,这种甘甜清香的茶叶在西方国家其实也没有市场,但比起苦涩的铁观音来说,白毫银针无疑要受欢迎多了。

    当初茶叶漂洋过海传入西方的时候,是作为类似于咖啡的兴奋剂使用的。茶叶和咖啡之中都含有碱物质,而且发酵完善的茶叶,含量还更高,这使得茶叶成为提神醒脑的利器。

    正是因为如此,西方世界里,相对更加喜欢口味重一些的茶叶;但同时,类似于铁观音这样太过苦涩的茶叶,接受起来又有些困难,于是他们还是添加牛奶、糖块来饮用。另一方面,水果茶和花茶也大受欢迎。

    马克等人都是在英国、爱尔兰文化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下午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白毫银针对他们来说,味道太清淡了;铁观音又太重了,适应中/国茶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相较于茶叶的味道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茶的泡制方法。和英国的茶包相比较,中/国茶的手续就繁琐了许多,却也儒雅了许多,每一道工序都隐藏着特有的禅意和诗意,让品茶真正地成为一种享受。

    罗宾森和雷蒙德兴致勃勃地询问陆离,关于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区别——在西方人眼中,区分亚洲各个区域的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陆离好好地为他们讲解了一堂茶文化的历史传承课。因为自己知识的不足,陆离在现场还询问了一下度娘和谷歌,确保自己的讲课准确无误。

    转眼之间,午夜的时钟就已经敲响了,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准备回去睡觉。

    户外的暴风雨还在继续,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狂风之中,那细雨看起来就像是一团雾气,无法分辨出雨丝,只能看到朦胧的一片,整个牧场都笼罩其中,视线里捕捉到的所有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粗犷的西部风光此时也变得诗意盎然起来。

    在睡觉之前,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

    陆离和柯尔、布兰登前往了别墅,先点燃了一楼的壁炉,确保室内的温度回暖起来;而后到每个人的房间里,分别确认了一下缺少的生活用品,尽可能在仓库里找到相对应的;最后还确认了一下别墅的窗户,全部都关严实,谁也不知道今晚的暴风雨是否会更加猛烈。

    除此之外,他们还再次确认了一些牛栏、羊圈和马厩的情况,希望今晚的暴风雨不会造成意外的出现。

    忙完了一切之后,陆离这才回到了主屋,却看到了马克站在门廊里,仰起头静静地看着在狂风之中叮当作响的木制风铃,在风雨之中,坚定的身影平添了一抹萧索,似乎这样的马克才是最为真实的。

    “是不是出生在那一片岛屿上的人,总是特别适合风雨的天气?”陆离半开玩笑地说道,抬脚走上了台阶,在马克旁边停了下来。

    马克双手背在身后,微笑地说道,“生活环境所铸就的气质,这是融合在血液之中的,挥之不去。”

    陆离抿了抿嘴角,调侃地说道,“难怪今天你们如鱼得水。”

    马克没有回答,只是安静地站着,过了一会,“这风铃是从哪儿来的?”

    “一位吉普赛人。”陆离的视线也再次落在了风铃之上,在狂风之中激烈地摇摆着。

    当初宋令仪买下这个风铃,根本没有多想,现在却已经成为了牧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听到风铃声,反而会觉得不安。

    两个人沉默了一小会,谁都没有说话。最后还是马克主动开口,“感谢今晚的晚餐,这绝对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经历。”

    “欢迎前往中/国,随后你就发现,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经历。”陆离别出心裁的回答,让马克耸了耸肩,然后摇了摇头,“我去过中/国。拜访过很多座城市。我的意思是,在德州的牧场,品尝了中餐,而且还是前所未闻的料理。这是独特的。”

    “我想,这就是云巅牧场如此特别的原因。”陆离微笑地说道。

    如此直白、如此坦然的回应,成功地让马克的嘴角上扬了起来,“今晚的那一道汤,叫做什么来着?”

    “面疙瘩汤。”陆离朝着马克投去了疑惑的视线,“如果你想要在餐厅里寻找这道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晚马克喝了两碗面疙瘩汤,可以看得出来,他喜欢。“这就是一道家常料理,更多时候是在家里简单制作的,放在餐厅里,摆放在请客的餐桌上,这就显得太简单了。”

    马克轻轻摇晃了一下肩膀,“放心,我没有这个打算。它虽然不错,但没有那么不错。”这直接的反驳,让陆离轻笑出了声,“我只是想要知道一下名字。它很特别,今晚很特别。”

    今天的一切,唤醒了马克脑海里关于家的回忆。

    不是自己在伦敦那个空荡荡的公寓,而是童年时期,母亲制作的炸鱼薯条散发出的香气,打完棒球之后随手将满是汗臭味的上衣丢在房间里的气息,父亲站在阳台抽完香烟之后残留的淡淡烟味……那些好的不好的,却如此温暖、如此熟悉、如此亲切的回忆。

    “家”,伴随着成长,这个词的意义似乎越来越多,但感受到的温暖却越来越少。但今天,他却在云巅牧场感受到了,可以称之为魔力,也可以称之为巧合,可是一切都如此真实,无法否认的真实。

    “也许我应该感谢今天这场暴雨。”马克沉声说道,而后对着陆离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是时候休息了,晚安。”


………………………………

385 万圣鬼节

    陆离从车窗探出头去,试图看一看后面还剩下多少空间,可以让自己继续倒车。猛禽的块头特别大,每一次停车的时候,占据的空间总是比别人更多一些,所以需要更加小心。

    “倒退,继续倒退。”路边传来了呼喊声,指挥着陆离倒车,“还有足够的空间,你可以倒进来。”

    陆离笑呵呵地朝对方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打着方向盘,准确地将车子倒进了停车位里,然后熄火,走下车,对着路边的陌生人扬声喊道,“谢谢!”

    对方爽朗地挥了一下手臂,整个动作的幅度规格就与众不同,顶了顶耷拉下来的牛仔帽,“小事。”粗粝的声音显得干脆利落,“专门到镇子来购物吗?家里最好多准备一些糖果,今年估计云巅牧场会特别热闹。”

    这友善的提醒让陆离畅快地笑了起来,“没问题,绝对会做好准备的,欢迎整个小镇里的所有孩子过来。”那豪气云天的口吻,成功赢得了对方的一记口哨声,不仅仅是他,街对面还传来了一个起哄的声响,“小心隔壁镇子上的孩子们也都跑过来!”

    紧接着,街道上的路人一片哄笑。

    现在的陆离,俨然是新布朗费尔斯的名人了。一来,他是镇子上唯一一个外国来的牧场主,这一身份本来就引人注目;二来,之前力擒小偷的事迹着实是让不少人都听说了他的名号;三来,牛仔大会之上,云巅牧场的展台收获了无数好评,H…E…B超市那些备受好评的蔬菜,全部来自云巅牧场,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本来就是一个小镇子,名人效应的传播速度超乎想象。现在的陆离,走到哪里都有陌生人会主动打招呼,兰迪甚至调侃地说,就连奥斯汀都有陆离的传说。没有冷漠,没有恶意,也没有排斥,新布朗费尔斯正在渐渐地接纳陆离成为镇上居民的一份子。

    再过两天,就是万圣节了。

    和中/国一样,每一年的年末,美国都将迎来辞旧迎新的时刻,先是万圣节,而后是感恩节,然后是圣诞节和元旦,新年也就到来了。

    关于万圣节的由来,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个地方的古西欧人叫做德鲁伊特人。

    德鲁伊特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合,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提着刻好的萝卜灯——在早期的古西欧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秋收的庆典。

    也有一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且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以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是为鬼魂照亮路线,寻找到回归的道路。

    中世纪的欧洲,曾经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却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当代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把、黑猫、咒语等痕迹的原因。

    事实上,经过数个世纪的传播,万圣节现在已经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逐渐成为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由头。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不少人都把这一天当做庆典进行狂欢,享受着万圣节的独特氛围——这不是感恩节,不需要全家团聚;这不是圣诞节,没有了宗教的仪式;这不是新年前夜和元旦,缺少了辞旧迎新的特别,这就是一个属于派对的日子。

    严格来说,万圣节并不是一个节日,因为感恩节、圣诞节、元旦都是放假的,但万圣节却没有。即使是学校也不放假。取而代之的是,学校会组织晚会,学生们也会不甘寂寞地自己主办小型晚会,更为重要的是,社区之间、家庭之间也会举办特别的派对,化装舞会总是最合适的选择,一起欢庆这个节日。

    现在,万圣节更像是一个季节性的标志,因为它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当万圣节结束之后,这也意味着,新年就不远了。

    和其他节日相比,万圣节的庆祝氛围是最浓厚的。人们会按照风俗,带上面具、穿上特殊服装打扮成鬼怪的模样,家家户户都会用南瓜挖空雕刻成为灯;而孩子们则会装扮成为鬼怪,提着南瓜灯,拜访街坊邻居。

    不仅如此,伴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打扮不再局限于鬼怪,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挥,许多地区每年都会组织举行大型的化妆游行活动,热闹非凡。

    万圣节最赫赫有名的活动,莫过于“捣蛋还是请客”,逐渐已经演变成为这一节日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不过,这一习俗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当时的十一月二日,被基督教徒们称为“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乡间小道,挨家挨户地乞讨用面粉和葡萄干制作而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高兵的人家都相信教会信徒的祈祷,期待因此得到上帝的庇护,让死去的亲人能够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演变成为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各式各样鬼怪模样的孩子们,扬声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如果主人童心未泯,他们不仅会使用声音特效和干冰机器营造恐怖气氛,并且自己也化妆装扮成为鬼怪,迎合当晚的气氛,招待那些天真浪漫的孩子。很多时候,小孩一个晚上取得的糖果,往往能够以袋计,整袋整袋地搬回家。

    比起糕点来说,糖果更加易于保存,也更加易于发放,于是现代的万圣节里,各个家庭渐渐都养成了习惯,以糖果来当做“请客”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捣蛋还是请客”,翻译过来之后,渐渐演变成为了“不给糖就捣蛋”。

    关于“不给糖就捣蛋”的传说起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他们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怪的服装,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贡品,期待好运。

    人们带上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服装,挨家挨户收集贡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收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则会受到威胁,等待鬼魂拜访。

    所以在万圣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大量糖果,希望可以博得一个“慷慨”的名声,这也使得孩子们每一次都满载而归。

    一般来说,孩子们十四岁以后就不会参加“不给糖就捣蛋”了,长大之后,糖果的吸引力就不再那么强烈了,而且挨家挨户地讨要糖果,似乎也太过厚脸皮了。但万事都有例外,如果愿意的话,高中生乃至大学生,也会盛装打扮,敲响陌生人的房门,讨要糖果,就当做是另外一场派对。

    在纽约读书的时候,陆离前后参加过三次万圣节,每一次都是化装舞会,真正让他看到了外国大学生们对派对的狂热,还有化妆的热情。

    其中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跑到了上东区的高级住宅区,敲门讨要糖果,那不是享受,而是惩罚,每一次猜拳输掉的人就要上前敲门,然后卖萌装可爱。居住在那片区域的全部都是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人们,即使诧异,也还是会给予糖果。

    只是,场面就有些尴尬了。

    相较而言,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家庭的团聚,陆离的家人都在国内,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他终究无法感受到这两个节日的精髓;而跨年夜的话,纽约无疑是全世界最盛大、最精彩的跨年场所,陆离亲身经历过时代广场的沸腾和汹涌,那种震撼用语言难以描述,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

    只有万圣节,这个属于派对、属于狂欢、属于孩子、属于全世界的节日,是如此与众不同。而且,生活在美国,万圣节的氛围远远比其他国家要更加浓厚。这让陆离有些跃跃欲试,就好像孩子一般,期待着节日的到来。

    更何况,以前,陆离没有自己的独门公寓,也就意味着没有“家”,所以他只能扮演上门的那一个,又或者是参加派对的那一个;但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了,陆离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家,而且还拥有了整个牧场,这将是他第一次作为主人,招待上门的孩子们,赠送糖果。

    这一次的万圣节,必然是全新的。

    今天,陆离就是专程到镇上来购物的,第一次装扮自己的家,他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不仅仅是更换一套衣服而已,他准备把整个牧场都装扮起来,把牧场变成一个冒险乐园,欢迎所有的孩子——乃至成人都过来,一起狂欢。

    装扮整个牧场,这可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大工程。陆离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

386 小丑商店

    离开停车位,眼前的商店堆着一个南瓜灯组成的金字塔,镂空的鬼脸似乎正在挤眉弄眼,做出各式各样的表情,栩栩如生;门口的招牌上悬挂着蜘蛛网,浩浩荡荡地垂掉下来,布满了整个窗户,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橱窗里的女巫模特,还有塞满了古怪物品的箱子;大门旁边放置着一张桌子,上面郑重其事地放着一个架子,摆放着一把乱糟糟的扫帚,前面的牌子写着,“光轮2000”。

    任何一位熟悉“哈利…波特”的读者,立刻就可以捕捉到这个笑点。细节之处,就可以看出这间商店主人的黑色幽默和恶趣味。

    这样的商店在美国着实不少,即使是像新布朗费尔斯这样的小镇也不例外,由此可见他们对化装舞会的执着,即使是灰姑娘的故事里,辛德瑞拉和王子的相遇也是在化装舞会之上。这就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陆离第一次参加万圣节的时候,那是大二,他收到了同系同学的邀请,参加一场化妆舞会。在此之前,他仅仅只是在电影上看到过化装舞会,突然自己就要参加了,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甚至就连去哪里购买服装也不知道,完全手足无措。

    即使询问了老乡,大家也都是一头雾水。最后还是弗雷德帮了忙,带着他前往道具商店。

    他至今都还是记得,第一次进入商店里面的时候,那激动澎湃的心情,就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真正得大开眼界。最后,他租赁了一套弗兰肯斯坦的装扮,不仅换上了服装,而且还找系里的同学帮忙化了妆,盛装出席化装舞会。那样的经历,着实难忘。

    想到这一次万圣节的特别,陆离的脚步不由就轻快了起来,快步走了上前,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采购。

    推开大门,挂在门框之上的铃铛响了起来,“欢迎光临。”一个浑浊而温暖的嗓音从层层叠叠的服装背后传了过来,“有什么需要,喊一声就好了。”

    陆离的视线粗粗打量了一下四周,琳琅满目的服装、花样百出的道具、稀奇古怪的物件,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可以看得出来,不同的区域摆放了不同的物件,但一时之间却无从下手,更不要说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了。

    “事实上,我需要一点帮助。”陆离没有客气,直接提出了要求。

    “当然没问题,亲爱的。”话音落下之后,稍稍等待了一会,可以听到龙门架上的服装不断被摩擦、碰撞的琐碎声响,越来越近,最后出现在视线之内,“啊哈,欢迎来到’小丑之家’,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站在眼前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女人,一头银白色的微卷长发,自然而然地垂落下来,长度已经到了腰部的范围;一袭亚麻色的长袍,看起来就像是宗教里的僧侣,但陆离觉得更像是“魔戒”里的巫师,就好像甘道夫一样;脚底下穿着一双布鞋,即使是深秋了,她依旧露出了脚踝,没有穿袜子;袖子卷了起来,手腕上挂着丁零当啷的手链,至少有十几条……

    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也并不稀奇,有些波西米亚风就会选择这样的装扮;但重点就在于,她带了一顶帽子,硕大而夸张的帽子,看起来就像是“加勒比海盗”里杰克…斯派罗船长所带的那种海盗帽。

    不仅夸张,而且不搭,帽子和服装之间产生了强力的撕裂感,格格不入,甚至显得有些诡异。

    女人似乎注意到了陆离的眼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扮,随后流露出了不解,但随即她就反应了过来,“啊,帽子!”她将帽子摘了下来,“甘道夫的帽子被借走了。昨天刚刚到了这顶海盗帽子,我试试看尺寸,现在看来,有些太大了,如果是孩子带的话,估计就要把整个小脑袋都盖住了。”

    她的说话节奏始终保持着随意自如的风格,脸上始终带着亲切和善的笑容,虽然眼角爬满了皱纹,诉说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有着孩子般的童真,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朝气和活力,连带着陆离也不由勾勒起了嘴角。

    说完之后,女人终于回过神来,“啊,抱歉,我刚才正在思考问题。”她再次看向了陆离,笑呵呵地说道,“我是梅勒妮,怎么样,你喜欢我的这套装束吗?你可以看得出来,我装扮的是谁吗?”

    陆离不由莞尔,“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甘道夫?”

    刚才梅勒妮自己都已经说出来了,猜测自然是没有任何难度。但她却仿佛没有发现一般,惊喜地拍了拍手,“对,就是甘道夫!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阿不思…邓布利多。”梅勒妮上下指了指自己的服装,“怎么可能会认错呢?这怎么会是邓布利多呢?真是太离谱了,对不对?”

    陆离抿了抿嘴角,这才避免自己直接笑出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