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达到至诚的最高境界,便可知过去未来。
  这也终于让我明白,曾子为什么被称作是圣人了。
  而对于黄一凡。
  他可能比所有人都聪明,从某种意义上来,他就是先知,他就是哲人,他就是神。


第三百零七章黄一凡本尊的真正实力
  “吓死我了,凡,还以为你一直不会醒来呢。”
  拍了拍胸口,张慧萍有些后怕地道,“不过,你现在的人气可是很高哦。同一栋宿舍楼里,还有几位学姐,托我给你送情书礼物什么的,要不要。”
  “行,全都收下。”
  “你敢。”
  瞪了黄一凡一眼。
  只是,黄一凡却毫不在意,调侃地道,“我怎能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呢。”
  “什么一棵树,整个森林,瞎扯的理论。走吧,我们去别的地方,又有人来围观你了。”
  与张慧萍一边走,一边聊。
  这些天,至黄一凡写出“至诚如神”之后,黄一凡简直轰动了整个香江大学。
  很多学子不时慕名前来围观,虽然这样的围观并没有真的将黄一凡当成是圣人,但崇拜之情倒也是真的。不过,可能是心境上的不同。以前的黄一凡对于这种围观感觉有一些头痛,他并不喜欢站在别人的注视之下,但现在对于一些同学的围观,却显得并不是特别在意。
  可能是心境上的变化,让黄一凡比起原来更为的从容淡定。
  而且,黄一凡也知道,这种围观过几天也就会散去。
  香江大学的学子最多会佩服自己而已,可绝对不会将自己当成是圣人。
  不管怎么,圣人看起来太过于虚幻。人们也不会相信,现实世界有圣人出现。
  再者,黄一凡也确确实实,没达到圣人之境。
  他只是对圣人所的“至诚”有了一丝感悟,并且将圣人感悟到的理论出来而已。
  他只是“往圣绝学”的传播者。
  特别是,这个理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太过于虚无飘渺。
  的确如此。
  华夏诸子百家每一家的理论,其实都挺好的。但是,每一家的理论达到绝顶,都是太过于神话。
  像儒家的“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内圣外王”观点。
  又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包括庄子所的“无为”,“无所不为”等思想。
  哪怕就是比较贴进现实一些的墨家观点“非命”,其实都很玄幻。
  用这些天有一些对黄一凡不太感冒的人来,黄一凡这丫的哪里是在解释至诚,分明是在给大家写玄幻呀。
  这看上去是个笑话,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而且,玄幻一系列的理论支撑,其实也是从诸子百家中的观点寻来。
  就如“至诚如神”,瞬间就有人用在了玄幻,成为了主角终极必杀功法。
  也因此,黄一凡的至诚如神观点,虽然轰动一时,但黄一凡相信,时间一久,也将淡化。
  当然,这个淡化只不过是校园里的淡化。
  或者,香江大学的淡化,是为了更好的将这一理论传播至世界。
  黄一凡相信,迟早此前自己所的观点,必会被大众所接受。甚至,影响整个华国。
  虽然,这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有可能需要十年,有可能需要一百年。
  但,智慧的种子已经播下,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
  其实,至诚如神思想,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虽然,这一个思想暂时还没有传至大众人士的眼球,而且,大众人士也未必能够接受得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体系。但是,在学术界,黄一凡的“至诚如神”观点,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著名文坛大师许颖女士表示,“至诚如神观点虽然看起来太过于飘渺,但未必不能成真。当‘诚’达到极至,或许真的可以前知。”
  香江武侠大师梁生亦同样回答,“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我想,武侠世界里最厉害的高手绝对不是武功最厉害的,而是无名,无功,无己的绝世圣人。很期待,是否有一位绝世的武侠作者,能塑造出这样的一个高手。”
  香江哲学系教授“施人诚”表示,“从哲学理论来,至诚如神未必不能达到。同时,我认为,曾子所代表的先秦诸子在古代哲学体系当中就是唯心论的坚定支持者。儒家最高境界是至诚,并且认为达到至诚境界的就是圣人。按我的理解,圣人与神其实没有太大的分别。”
  与此同时,在黄一凡提出“至诚如神”观点之后,已经有人开始对黄一凡进行研究分析。
  一位叫做“孙川”的文学评论家如此写道。
  黄一凡笔名天下第一白,水木大学大一新生,香江大学交换生。205年凭借一部坏蛋进入络文学创作平台,先后推出校花的贴身高手,剑破遮天,以及在创作络文学作品当中,又写出“世人欺我”“男儿当杀人”“我花开后百花杀”等诗作。特别要提出的是,其在龙的天空写的一首古诗“菩提本无树”,颇有佛教启世至理,心性亦开始从原来写文的锋芒毕露慢慢趋于化境。20年夏季进入水木学府,创作出两首经典乐府诗《有所思》《上邪》,文学功底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同期两月之后,黄一凡进入香江大学,解答儒家最高境界至诚思想,并提出至诚如神。虽然“至诚如神”观点并未完全得到大众的接受,但笔者认为,黄一凡的思想体系已经逐渐成型,未来可能将推出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唯一可惜的是,至诚如神观点是解释儒家经典的一个补充,并不能算是完全自己独创,稍有不如秋水先生的“内圣外王”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天下第一白以及黄一凡本尊的真正实力,只在秋水先生之下。
  另外,孙川除了评价了黄一凡及黄一凡笔名天下第一白之外,还对另一位知名作家凡尘进行了研究与点评。认为,凡尘与天下第一白实力都相当不错,实力应该差不多,难分伯仲。同时,对于凡尘与天下第一白最近在两家报纸的“名剑挑战赛”亦非常感兴趣,并且表示,他将根据这一场名剑挑战赛的胜负情况,对凡尘与天下第一白进行最终的学术排名。


第三百零八章最后一把剑
  时间慢慢滑过,至黄一凡解释何为至诚之后已过去十天时间。
  这十天时间里,香江学子由之前对于黄一凡的围观,也变得淡化起来。
  或许,还有人认为黄一凡很厉害,但是,也仅仅只是厉害而已。
  况且,很多人时常看到黄一凡,似乎发现黄一凡好像也没有长出什么三头六臂。
  最终,这份神秘,好奇,崇拜之情,也就越来越淡。
  当然,黄一凡却是不受丝毫影响。
  每天该上课还是上课。
  毕竟,虽然他解释了至诚,但并不代表黄一凡就是圣人。别是圣人,甚至是圣人的边都达不到。黄一凡只是对至诚稍有感悟,而且,这个感悟还是在诸子百家圣贤的理论基础之上,才算是总结出来的。没有这一些圣贤,恐怕一辈子也想不出何为至诚。
  另外,黄一凡在上课的同时,也开始准备写一些代表内地文学的作品。
  此前与香江大学的挑战虽然结束,但这并不代表内地文学得到了香江人士的认可。哪怕他们心服口服,也只是一部分人士的心服口服。要真正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看法,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时候,黄一凡选择了主动出击。
  与其一直被动反击,哪怕反击有力,效果也并不怎么样。
  主动出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实话,黄一凡也有推广内地文学的想法。
  香江人士为何一直对内地文学有偏见,也是因为这些年内地文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影响力。
  这一天,下了课,黄一凡回到宿舍,他在思考,自己应该写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从香江文学来看,香江文学主要有传统文学与类型文学组成,并且,以类型文学更具有代表性。武侠,科幻,言情,历史……等类型作品都比较畅销。同时,依托香江强大的娱乐文化,这一些类型作品往往可以得到其他影视动漫方面的改编。也因为这一系列作品都能得到其他版权的改编,这又进一步刺激了香江类型作品的崛起。
  武侠。
  这一块,黄一凡暂时先放下。虽然,黄一凡很想在香江开一本武侠。不过,武侠复活有待时间印证。而且,黄一凡已经与南方新闻报合作推出武侠作品,自然不会在香江推出武侠。
  在武侠这一块稍作停留,黄一凡便将目光放到了别处。
  科幻。
  黄一凡脑海里倒是有几部为数不错的科幻作品,但感觉科幻似乎与内地环境不搭。
  历史同样如此。
  最后,黄一凡选择了言情。
  言情不管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江,都有很大的市场。而且,言情比较有强烈的时代与环境烙印,写这样的作品一方面能推动内地文学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凭着言情作品里面的介绍内地的故事,环境,进而影响香江人士的观念。
  这也可以算作另一种文化反攻。
  就像香江一直拿他们的影视歌曲一直影响内地人士一样。
  定下言情类型,黄一凡仍没有这么快动笔。
  写作是一个细致活,哪怕就是定下了类型,但在这里面仍有很多的门道。
  因为,言情同样在里面有很多的分类。
  为此,黄一凡也研究研究了一下香江言情作品。
  几个时之后,黄一凡大概对香江言情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目前的香江言情作品有一些像前世的鸳鸯蝴蝶流派。
  该流派诞生于民国时期,文学主张将“文字”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为骨干,情节内容大都描写的是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
  这种流派一经产生,与当时的严肃文学产生激烈冲突。不过,历史证明了鸳鸯蝴蝶派的伟大,他的出现让文学不再严肃,他让平民参与到了文学的创作以及探讨当中,影响深远。
  虽然在五四运动期间,因为革命需要,鸳鸯蝴蝶派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新文化代表认为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太过于世俗,特别是当时处在国难关头,作家理因用文字唤醒国人的意志,而不是用娱乐世俗的去麻痹读者。最终鸳鸯蝴蝶派因为斗争的原因消失了一段时间。只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香江却是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写作手法。几十年间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言情作品,时至今日,香江言情作品不仅影响内地,甚至整个亚洲都有覆盖。
  《萧蔷》。
  这是香江言情女王,也是张慧萍师姐舒亦的一部言情作品。
  这一本作品,黄一凡在上看了一下,主要的写作手法与鸳鸯蝴蝶派基本差不多。不过,她所写的才子佳人,佳人倒是佳人,但才子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很多读者评价舒亦是男主杀手,并且认为舒亦有心理问题,动不动就将男主虐得死去活来,但因为现代女性读者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舒亦的作品也得到了很多女性读者的支持。并且坚持认为舒亦的理念是正确的,她们宣称,那些渣男,就应该没有好下场。
  不过,熟悉前世文学方向的黄一凡却知道,鸳鸯蝴蝶派的言情虽然盛极一时,但也有衰败的时间。进入2世纪以来,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因为缺乏创新,同时也不太符合时代发展,更没有体现时代感,最终被内地言情超过。
  虽然目前香江言情暂时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刚才查找了一下资料,黄一凡也觉得快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将这种步伐加快一些。
  想罢。
  黄一凡打开文档,他准备写一部与鸳鸯蝴蝶派完全不一样风格的言情作品。
  这种言情风格,叫做——纯爱。
  正准备挑出一部纯爱作品继续,这时,黄一凡却是被人打扰。
  打扰黄一凡的人是南方都市报的段永辰。不需要问,黄一凡知道段永辰找自己的目的。
  “第十把剑已经写好,一会我会发给你。”
  对着段永辰,黄一凡发了一条信息。
  “太好了,我这就去做宣传。”
  “等等。”
  “黄先生,还有什么事吗?”
  “我觉得,你们应该隆重宣传一下。”
  “隆重宣传?”
  段永辰还没有反应过来,黄一凡便道,“因为,最后一把剑,恐怕会震撼所有读者。”


第三百零九章十大名剑的真正含义
  十大名剑系列黄一凡早就写好。
  段永辰只是一问,黄一凡便将最后一把剑发到对方邮箱。
  随后,黄一凡继续开始了他的言情。
  第一次亲密接触。
  没错,黄一凡选择的第一部言情,就是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起来,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前世被封为络第一神作,不只是因为他最早在络平台创作成名,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出现,让大众开始观注了络文学。不过,以黄一凡现在的眼光来看,黄一凡会,第一次亲密接触除了是络文学之外,还是一部纯爱言情。
  纯爱是什么?
  纯爱可以理解为纯洁的爱情。
  这种爱情不会添加物质,金钱,也不会被其他一些利益所左右。
  他所表现出来的爱情,就是那么单纯,那么唯美。同样,也让人无比的回味。
  花了两个时,黄一凡将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前三万字写出。
  没有继续再写,黄一凡将三万字的正文,发到了香江各大出版社邮箱。
  不得不,香江出版社的审核非常的有效率,第二天,黄一凡便收到了三家出版社的回复。
  “您的作品很不错,请加YY号,商谈签约事仪。”
  黄一凡选择了第一家给自己发来邮箱的生活出版社,并添加“生活出版社”的编辑为YY好友。
  只是可惜,当对方一听黄一凡是大陆人之后,便再也不谈签约的事情了。
  这让黄一凡稍稍有些惊讶。
  虽然来到香江大学之后,黄一凡知道香江对于内地的确是有一些偏见。但没想到,这种偏见竟然这么深。
  一部本可以签约的,但就是因为作者是内地人,对方居然选择不签约。
  或许这可能是特例,不一定所有的编辑都是如此。
  但是,从这一个特列也能看出,香江对于内地的偏见,却有多么的严重。
  不过,黄一凡倒没有退缩。
  越是有偏见,黄一凡越是想向这些香江人士证明。
  内地不比香江差,甚至,在很多的方面,都超过香江。
  生活出版社之后,另一家三联出版社的编辑“陈修平”,却是联系了黄一凡。
  “您好,你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写得非常不错。”
  三联出版社编辑“陈修平”向黄一凡发了一条信息。
  “谢谢,不过,我是内地作者,不知道你们三联出版社出不出版内地作者写的作品。”
  有了第一次教训,黄一凡直接问了起来。
  “内地作者呀,这倒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陈修平没有拒绝黄一凡,不过,他却提了一点意见,“这一部作品很有意思,我认为很不错。不过,既然你到你是内地作者。作者方面你不需要担心,但是,能不能稍微修改一下。”
  “不知道哪方面修改?”
  一般作品出版,编辑都会提一些意见,对此,黄一凡也并未觉得奇怪。
  “我有看到您的作品背景是放在内地,不知道能不能将内地背景换一下,换成香江。”
  “不能。”
  黄一凡直接摇头。
  为什么写言情,为什么写纯爱,就是想用内地的背景,内地的故事,进而影响香江读者。
  第一次亲密接触原来的背景是在台弯,为了宣传内地,黄一凡直接将台弯改成了内地。当中如果是其他一些剧情修改一下倒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将环境背景都修改了。那么,黄一凡写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没有意义了。
  “黄先生,您考虑一下。其实,刚才你提到你是内地作者,我就明白,你其实已经了解香江民众对于内地的偏见。当然,我也认为这种偏见很不好。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香江民众包括香江读者有很强的优越性,他们认为香江比内地出色,他们认为香江的文化也超出内地文化很多。受此影响,香江民众自然而然就不会关注内地的作品。就像,我们不会去看越南,印度这一些国家的文化作品一样。哪怕他写得再好,但因为这种偏见,香江读者也会选择不看。所以,如果您的作品想在香江出版。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迎合读者的口味。这本书选择内地为背景,可能并不会受读者欢迎。”
  三联出版社编剧“陈修平”的解释,无疑没有什么问题,黄一凡也认同陈修平的观点。
  不过,黄一凡还是摇头。
  他出版并不是为了出名。
  他写也不是为了赚钱。
  不可能为了香江读者的口味进而改变自己。
  “抱歉,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不能修改作品。”
  “唉。”
  陈修平轻轻一叹,“既然如此,那么,这本我们可能不会选择签约。不好意思,见谅。”
  “没关系,也谢谢你能对我讲解这么多。”
  黄一凡回以笑容,并没有责怪对方。
  ……
  “随笔”是即将要高考的高三学子。
  高三的学习,让随笔一度感觉到压力很大。
  不过,还好,随笔有一个放松的办法。
  她喜欢读课外书,每当有时间的时候,随笔都会读一些课外书。
  起课外书,自然不是那种学校推荐的课外书,而是。
  高一的时候,随笔喜欢读香江言情。
  不过,进入高三,“随笔”已经有一些看腻了这一些作品。她总是感觉,香江言情虽然看起来的时候很好看,也很虐心,但看完之后总是发现,香江言情一直重复着那个套路。不是世家姐与才子相遇的故事,那就是豪门公子与贫民女孩的相遇。随后,又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三角恋,四角恋……等等。
  最后,随笔开始看起了内地言情。
  不过可惜,内地作者的言情水平太一般了,根本就不是香江言情作家的对手。
  看了半年,随笔又感觉书荒了。
  好在,上天让她发现了一位天才级的作家——凡尘。
  他的倩女幽魂,让随笔记住了人鬼相恋。
  他的牡丹亭少女,让青春期的随笔春心萌动。
  他的窦娥冤,更是让随笔感叹艺术的伟大。
  更不用凡尘后面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只是十八九岁的随笔读懂了女性的刚烈。
  直到最近,随笔为了追看凡尘先生的作品,特意订了两份报纸。
  一份是新民报,这是凡尘先生更新作品的报纸。
  另一方是南方新闻报,这是凡尘先生竞争对手天下第一白更新作品的报纸。
  至于为何要订南方新闻报,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手,更好的为凡尘先生加油。
  今天难得有休息,随笔拿起了南方新闻报。
  听天下第一白的十大名剑系列快结束了,也不知道最后一剑是什么。
  起来,随笔也很佩服天下第一白。
  他的几部作品也都很不错,只是,随笔总是感觉天下第一白的个性太过于锋芒毕露。
  还是凡尘先生牛,低调不失个性,内敛不失光华。
  “十大名剑之最后一剑。”
  不知何故,翻开南方新闻报,本来天下第一白十大名剑系列是放在第2版或者第3版的,今天的南方新闻报,居然在第版的显眼位置,刊登了十大名剑。
  不,准确的,是十大名剑之最后一剑的预告。
  虽然有些奇怪,但随笔还是继续看下去。
  你可曾记得,三千越甲那一位阿青的身影?
  你可曾记得,庄周舞剑的传。
  你可曾记得,名剑三座城池也不换的纯钧。
  你可曾记得,专诸之刺王僚,慧星袭月。
  你可曾记得,干将与莫邪的致情。
  你可曾记得,仁者无敌的湛泸。
  你可曾记得……
  各位读者,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一些什么。
  其实,十大名剑代表的不仅仅是剑,他代表的,还是,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所的五常,也是最基本的品格与德行。
  仁义礼智信,随笔喃喃自语。
  南方新闻报对于十大名剑的解,有一些颠覆了随笔此前的三观。
  此之前,她仅仅只是觉得十大名剑系列写得不错,每一剑都很奇特,也很让人大开眼界。
  只是没想到,当十大名剑系列整合之后,她才发现。
  天下第一白其实写的并不是剑,他写的,却是华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第三百一十章轩辕夏禹剑
  斜阳出版社。
  斜阳出版社创始人,也是斜阳出版社主编的“令斜阳”最近有些头痛。
  业内第一的三联书社得到巨额资本注入,砸重资,一度将斜阳出版社的知名作者挖角一空。这让此前勉强还是业内二流的斜阳出版社,直接变成了业内三流,甚至是不入流。与此同时,作者被挖,出版社的编辑也先后走得走散得散,本来只是甩手掌柜的他,不得不亲自当起了主编。
  当然,“令斜阳”本来就是做图书期刊出身,从老板再重回主编的位置倒是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