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情文化。
  第二,窗外是一部青春文学作品。准确的,窗外还是一部有关于师生恋的青春文学作品。
  窗外的女主角最先读的是高三,喜欢上了她的任课老师。光是这一点,就可以让该作品产生无数的话题性。当年琼瑶的处女作窗外一经发布,也因为当中提到师生恋的问题,在台弯引发轰动,让琼瑶一炮成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窗外其实是瑶琼的自传。
  你没有听错。窗外虽然属于,但也是自传体的。年轻时候的琼瑶就是窗外中的女主角江雁容,因为她理数很差,就国文很好,家里人一直不理解她,只有她的任课老师才懂她,关心她,呵护她。最终,年轻时候叛逆的琼瑶居然喜欢上了她的任课老师。曾经一度要与任课老师私奔,甚至是自杀……幸好自杀是没自杀成,要是自杀成,又怎出得了瑶琼这一个人物呢。
  也因此,窗外不但文笔上佳,而且还是青春文学类作品,更有话题早恋与师生恋。最为难得的是,这还是一部自传式的,非常有真实感。如此,她要是不火,还有谁人能火?


第一百四十五章白杨礼赞
  二中多媒体课堂。
  二中多媒体课堂一般是用来上音乐课,以及一些多媒体课程。不过,这一些课相对较少。大多时候多媒体课堂都是空着的,不过,又因为多媒体课堂比较大,很多时候二中的不少节目都会到多媒体课堂进行排练。
  这一次全县组织的高一年级朗读大赛,二中很重视,还特别组织了教师辅导。此时,苏静茹带着全校20多位参赛的学子来到多媒体课堂。
  “嗯,各位,相信这些天大家也准备得差不多了。那么,今天,你们就当做是真正的朗读比赛,老师会对你们每个人的朗读都给予评价。然后你们回去之后自己参考一下,再多练一会。再过几天,就正式比赛。好了,第一位郭月英。”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带来的是伟大的祖国诗歌朗诵。”
  前排一位叫郭月英的女孩走上前,向众人弯腰敬了一个礼,然后正式开始朗诵。
  “每当我在深夜临近时候,看着海的那一边,我总是能想起你的名字……”
  几分钟之后,这位郭月英的女孩朗诵完毕。
  一边的辅导老师苏静茹则是给予了评价,“郭月英,你今天的表现不错,比之此前进步多了。不过,你的感情还是放得不够开。你还没有融入到诗人的情感当中,我希望你能回去的时候看一看诗人的个人介绍,以及创作这一首诗时诗人当时所对应的社会情况。”
  “谢谢苏老师。”
  “好,第二位,王英英。”
  大概一个多时过后,苏静茹喊到了张慧萍的名字。
  “张慧萍,该你了。”
  “是,苏老师。”
  听到喊自己的名字,张慧萍有些紧张,脸微红。大概是看出了张慧萍的紧张,苏静茹向其微微一笑,“没事的,就当早上朗读课文一样。”
  “嗯。”
  轻轻点头,张慧萍走向前台,深呼吸三口气,张慧萍开始朗读。
  “各位老师好,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散文,名字叫做白杨礼赞。”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这篇散文,自然是黄一凡写给张慧萍的。
  此时张慧萍一开口,这一篇散文就表现出了他的不凡。
  不管是散文当中的用词,就是字词之间相合所发出来的声音,亦是无比的忧美动听。当然,更为难得的是,仅仅只是一句话,一席黄土高坡的画面却是扑面而来。站于台下的苏静茹亦是被张慧萍这一句如诗歌般的散文给陶醉了,她微闭着眼。跟着张慧萍朗读的声音,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又一幕多彩的画面。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麦浪一词出现,苏静茹脑海真的如散文中所写的一样,翻起了一轮绿波。这比之电视画当中拍摄出来的,还要美极了。
  只是,就在这时,苏静茹却是咦的一声。
  她睁开眼睛。
  看着前台上还在朗读的张慧萍,眼睛中却是无比的不可思议。
  这篇散文,她怎么从来没有读过呢?
  要知道,大凡知名的作品,身为中文系毕业的苏静茹又怎么可能没有读过呢。
  而这一篇张慧萍朗读的散文,不用,比之她此前读过的大部分散文都要经典。
  只是,暂时苏静茹却没有去打扰她。
  这一篇散文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至她哪怕心中疑问万千,也不忍心就此破坏眼前的美景。
  张慧萍的声音继续进行。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听到这里,苏静茹却是皱了皱眉头。
  奇怪。
  刚才还好好的铺开了一幅黄土高原的美景,怎么一下子就给破坏了呢?
  单调?
  有吗?
  这么美的地方,哪怕是没去过黄土高原的人儿,也被此前描绘出来的画面给吸引住了。可是,谁也不能想到的是,笔锋却在这时一转。直接起了刚才看到的一切,哪怕你会生出一丝伟大,雄壮之类的词,但却免不了单调。
  太奇怪了,有这样的写作手法吗?
  苏静茹暗暗感觉到可惜,如此惊艳的一个开头,却被这几句话给给破坏了。
  难怪自己没有看过这一篇散文。
  想来也是因为在这个地方破坏了整篇散文的韵味,给整篇散文打了巨大的折扣。
  然而,苏静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在笔锋一转之后,该作者又是来了一个更为惊天的转折。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声音朗读到这里,已经渐渐变得高亢起来。
  苏静茹也被朗读的声音带动,眼前瞬间浮现出了一棵树。
  哪怕,前面所的只是一颗看起来很普通的一种树,一种很平凡的树。但是,因为那一声惊讶,因为那一句耸立,因为那一句像哨兵似的描写。一颗挺拔,昂首耸立的树就此出现。
  这样的一棵树,或许并不普通,也或许并不平凡。
  果然,就在这时。
  朗读的声音呼啸传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一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这一篇散文哪里又是什么落了下乘,分明是上上乘之杰作。
  而且,笔锋两转的写作手法,更是衬托了这一颗白杨树的不平凡。
  高。
  太高明了。
  这一篇散文,写的真的是太高明了。
  不由得,苏静茹却是想起了前几天文坛大战所提出来的“形散神聚”,亦想起那一首为之落泪的背影。这一首散文,不也是“形散神聚”的代表作品吗?哪怕没有达到背影这般的高度,但亦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只是,这一篇如此经典的散文,到底是谁写的?
  还有,这一篇散文,又怎么会由张慧萍给念了出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金瓶梅
  “拍,拍,拍……”
  带头鼓掌的不是苏静茹,反倒是边上一起参加朗读比赛的同学。
  “张慧萍,你这篇散文朗读的太好了。”
  “是呀,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怎么从来没读过。”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我现在都能记起这一句词,太有意境了。”
  几位女同学连忙道。
  “嗯,张慧萍,确实朗读的不错。”
  苏静茹这时也是点头,“不过,之前你报名参赛的朗读题目好像不是这一篇散文吧。”
  拿着两页写着《白杨礼赞》的朗读稿,苏静茹将刚才心中的疑问问出。
  “对不起苏老师,我临时换了一篇一个题目。”
  张慧萍道歉道。
  “没事,这篇散文确实不错,你选的很对。想问一下你,这篇散文是谁写的。”
  “这个……”
  张慧萍摇摇头,再次抱歉道,“苏老师,这篇散文是一位很厉害,很厉害的人写的,不过,我不能透露他的名字。”
  “哦……”
  见如此,苏静茹也不再多问,“没事,苏老师只是好奇问问,你就用这篇散文参赛吧。我相信,你这篇散文一出,到时候一定会震惊很多人的。”
  “谢谢苏老师。”
  “不客气,我们继续。”
  轻轻将张慧萍的朗读稿子放下,苏静茹准备继续排练。
  只是,将稿子放下之余,苏静茹却是隐隐想到什么。
  “好奇怪,这字感觉很熟悉的样子。”
  再次拿起朗读稿,苏静茹开始回忆。
  这篇散文上面的字应该不是张慧萍写的,她也教班张慧萍的语文,对于张慧萍她还是满喜欢的,自然了解张慧萍的字体。可是,不是张慧萍写的,这字怎么感觉很熟悉的样子?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又记不起来?
  算了,先排练,回家后慢慢想。
  没再细想,随后苏静茹便将心思放在了朗读排练中。
  ……
  “我从何处来,没有人知道!我往何处去,没有人明了!”江雁容躺在床上,仰视着天花板。一整天,她没有吃,没有喝,脑子里空空洞洞,混混沌沌……
  窗外讲的就是琼瑶的成长故事。
  事实上,黄一凡对于琼瑶,谈不上喜欢,毕竟他是男的,他喜欢的是金庸古龙。不过,对于琼瑶取得的成就,黄一凡还是无比佩服的。也因此,不管对琼瑶这个人喜不喜欢,很快黄一凡就将琼瑶的处女作《窗外》前万字给码了出来。
  虽然对于琼瑶的作品很有信心,但现在时代不同,再加上时空也不一样。这个世界的华国,是否会完全接受琼瑶,黄一凡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登上TT,给红豆发了一条信息,“红豆,在不在,我写了一篇青春,窗外,你看看。觉得好就出版,觉得不好也别勉强。”
  “行喽。”
  红豆很快给予了回复,“我马上就看。”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红豆发了一个震惊的表情过来。
  “凡尘巨,这是你写的?”
  “是呀,怎么了?”
  “你别告诉我,你是女的。”
  “汗,不是,我是男的。”
  “那你居然写以女性为主角?”
  “这个,这个,难道男的不能写女性为主角?”
  “这个,可以是可以,但你这……怎么呢,凡尘巨,你就直接告诉我吧,你不会是找了枪手吧。”
  “没有,怎么可能,我怎么会干这种事。”
  黄一凡泪流满面。
  不过,此前写倩女幽魂,这会又将琼瑶的作品给搬出来,确实会让人误会。
  “好吧,凡尘巨,相信你。不过,你能不能听我帮你分析一下你的作品。”
  “当然,你们编辑就是用来审书的嘛,怎么,还怕给我提意见?”
  “汗,我是怕你一听不好的话就跑去别的地方。现在这样的作者太多了,玻璃心,我们这一些当编辑的也没办法。”
  “哈哈,看来当编辑的也苦逼呀。不过,放心,我不是那样的作者。你尽管,有什么样的批评也尽管提,别担心我不能接受。”
  “看来凡尘巨是心胸够宽的,既然如此,那我就了。”
  “来吧,来吧。”
  黄一凡洗耳恭听。
  他可是混文圈出身的,用一句话来,那就是被骂大的,怎么会被编辑的建议给吓退呢?
  “实话,凡尘巨,您的这部窗外,文笔相当的不错,写得很好。比之郭城,韩进之类的文笔牛多了。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将目标放在出版的话,一点儿也没有问题。不用给上面汇报,我就能做主出版这一部作品,而且我相信,这部作品上市之后的销售有可能还不错。”
  “红豆大,这么看来,你是看好这部作品,但怎么看你的意思,又好像有什么话给我建议?”
  “确实,如果是普通的作者,我二话不,什么建议也不用,直接就出版。但是,凡尘巨,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写这一部作品?”
  “你不是青春文学卖得火嘛,众的灵异哪怕写得再好,也卖不到哪去。而且,我看郭城与韩进不顺眼,想与他们较量一下。就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的书卖得好。”
  “坑,凡尘巨,原来就是因为这个,你才写青春文学类作品?”
  红豆打了三个惊叹号,想来被震惊到了。
  “是呀,你不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有创意吗?”
  “创意个鬼。凡尘巨,跟你。如果你要与郭城韩进PK,未必要在青春文学这一块与他们较量,在另一个类型同样可以。”
  “哪个类型,不会还是叫我写灵异吧。”
  “不不不,不要写灵异了,你写古言,也就是古代言情。”
  “古代言情?”
  “是的,凡尘巨,您想想,您有写古代灵异志怪类型的经验。而且,我在您的倩女幽魂里面也发现,您在对古代言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看看你写的男女配角,什么三角恋,四角恋呀,不知道虐了多少读者。如果抛开灵异这个皮,专门去写古代言情,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出彩。”
  “这个,好像这个古代言情不能与郭城韩进他们PK吧,而且这个类型也是比较众。”
  “这只是表象。其实凡尘巨,你别看青春文学类型作品现在表现较火,但这都是虚的,他随时都有可能无人问津。特别是现在络的崛起,青少年已经跑去看络了,未来这一批人群会不会购买青春文学类作品,还是一个问题。反倒是言情,不管是现代言情还是古代言情,一直以来都是出版界销售最佳的类型之一。之所以现在没有什么表现,只不过是近期没有特别好的言情类罢了。”
  到这么一,黄一凡倒是点点头。
  结合前世的经验来看,确实,络的崛起,确实给青春文学带来的巨大的杀伤力。
  以前郭敬明与韩寒还经常在作家排行榜上转悠,后来也慢慢隐退。
  除了一方面他们各干各的事,有的干导演,有的选择演戏之外,青春文学的退步也是一大重要的原因。
  “还有,凡尘巨。现在购买书籍的主力军中,最有实力的还是成年人。你别看他们平时不怎么买,可一旦他们发现一部好的作品,那么,他们的购买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这么看来,言情比青春文学更有前途?”
  黄一凡总结道。
  “大大的有前途呀,当然,前提是能有一部不错的言情作品。凡尘巨,你有这个实力,我很看好你。”
  “等等,我想想。”
  黄一凡脑子有些乱。
  他刚准备抛出琼瑶的作品,转眼,编辑红豆就表示并不是特别的看好。当然,也不是不看好,而是有一个更为适合自己写的类型。
  言情,而且还是古代言情。
  古代言情有什么作品,好像自己没有什么印像?
  正纠结着,突然,脑海中一阵阵信息却是不断的涌来。
  西厢记,牡丹亭,金瓶梅,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
  我靠,这个脑洞略大呀。
  黄一凡一下子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黄一凡的一篇作文
  “这个,红豆,我先静静,到时候决定好了我再告诉你。”
  “行,写书这事急不来,你慢慢想,想好了试着写一些。我虽然写书的本事没有,但对于市场的把握还是有点心得的。”
  “好,没问题,到时候联系。”
  退出TT,黄一凡暂时没有这么快下决定。
  古代言情读者喜不喜欢?
  虽然红豆很有把握,但黄一凡仍是想了解一下市场。
  当然,如果从倩女幽魂与聊斋系列来看,古代言情也有比较大的市场。
  特别是脑海里这一些古代言情系列,每一篇都是无比之经典。
  只是,这到底是自己的预测,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黄一凡不太清楚。
  黄一凡可不想写出来之后无人问津,或者哪怕有人看,但却很少一部分喜欢。
  若是这样,还真对不起这一些经典。
  当然,除此之外,面对这一些经典,到底该选哪一篇,也是个问题。
  不管是西厢记,还是牡丹亭,还是梁山伯……等等,都是无比之经典的故事。这一下子要决定选哪篇,还真是有些困难。当然,其实黄一凡是比较中意金瓶梅的。他还真个想直接将金瓶梅给写出来,不过,考虑到金瓶梅独到的剧情,黄一凡只能让自己先淡定一下。
  这样的巨作,这样的文学瑰宝,得找个合适的时间放出才对。
  现在还是先缓缓。
  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看看时间,已经快6点了。
  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双休,答应的,双休将参加他们的写作训练营。
  匆忙出门,搭了一个摩托车,还好赶上了6点20分的火车,一路往魔都而去。
  ……
  “白杨礼赞。”
  没想到,除了秋水先生的背影之外,还有一篇如此不可多得的散文。
  当天培训完,回到教师公寓的苏静茹却是不住的念叨。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它不美丽……”
  仅仅只是听了一遍,苏静茹仍是能记住这一些幽美的句子。
  是的,她虽然没有背影如此的感人,摧人泪下。
  也没有背影那么的深刻,直透肺腑。
  但是,这一篇散文的美妙,简直如一首欢快的歌曲一样,如此的令人记忆犹新。
  如果背影是朴实的写照,那么,白杨礼赞就是辞藻的尽情洋溢。
  朴实能感动心菲,华丽的辞藻虽然有秀文彩之嫌,但却不得不,这样的词句听起来很让人觉得舒心。就像下午张慧萍朗读一样,听张慧萍朗读,就好像听了一首优美的曲子。
  能将文章写到这般境界的,当真是了不起。
  只是,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显然不是张慧萍。
  张慧萍的水平,苏静茹还是知道的。
  虽然她很喜欢张慧萍,觉得张慧萍如她的名字一样,秀外慧中,安静如萍,但张慧萍却并不是天才型的女孩。不过,在苏静茹眼里,张慧萍却比那些天才型的女孩更有潜力。
  当然,张慧萍也过,这篇散文是一位很厉害很厉害的人写的。
  可是,张慧萍只是普通的一个女学生,她能认识多厉害的大人物?
  难道,她还能认识出“形散神聚”,用自身浩然之气打败诸多名家的秋水先生吗?
  既然不能,那她这篇如此上成的散文是哪里来的?
  对了,还得从那个感觉很熟悉的字里下手。
  那篇散文的字写得一般,不过,虽是一般,但却比一般中学生的字更有个性一些。因为他看起来并不是中规中矩,但也并不显得潦草。带有一丝工整,但也带有一丝狂劲。或者,不能是狂。从整篇字来看,狂只不过是表象,内里似乎又是无比的内敛与深沉。
  到底是复大的高材生,虽然苏静茹没觉得那字有什么书法上的造诣,但对于字的评价还是有自己的一翻见解。
  是了,想起来了。
  一翻分析,苏静茹想起这字是谁写的了。
  “黄一凡。”
  对。
  此前黄一凡一直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如其他同学一样的活跃,也没有显得太过于内向沉闷。这般表现苏静茹一度是没有太多映像的,如果不是一次上课他突然睡觉,随后出的一句芈月,估计苏静茹对黄一凡仍不会有太多的印像。虽然,苏静茹知道,黄一凡这家伙长得很帅气,班上不少女生时不时都会往他那看上一眼。
  黄一凡的字,就是这样。
  当时看到黄一凡的字时,苏静茹只是的感觉与其他同学的不太一样。但当时是在改作文,也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这字哪里有什么不同。现在想来,黄一凡的字与张慧萍朗读稿上面的字体,完全是一模一样。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苏静茹匆匆离开教师公寓,往高一年级组办公室走去。翻开自己位置上已经改好的作业本,苏静茹找到黄一凡的本子。
  果然,字体一模一样,那篇散文稿就是黄一凡写的。
  只是,虽然心下已经知道了答案,但苏静茹又是愣住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