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淑华摇摇头,表示哪里也不去,就到酒店休息,明天就回家。
  “哦,对了,听那个大型话剧窦娥冤要来燕京表演了,下午好像就在燕京大剧院。”
  这时,黄远突然道。
  “爸,你也观注这个呀。”
  “可不是,这几天新闻里天天都在,是好多人都这个话剧好看。当年年轻的时候,你妈就特喜欢看话剧。不过,我们铁石口地方太,连电影院都没有,更不用话剧了。”
  “哎哎哎,凡,别听你爸乱扯,哪是我喜欢看,分明是你爸喜欢看。当时呀,铁石口没有话剧,还骗你妈我去赣市看呢。我,你羞不羞呀,怎么扯到我身上。”
  “哈哈哈,哈哈哈。”
  黄远也是哈哈大笑。
  看着爸妈这么开心,黄一凡也是乐了,“行,那就这样,下午我们不逛了。这里离燕京大剧院也不远,一会我们就去看窦娥冤。”
  “那敢情好。”
  黄远第一个赞同。
  不过,点头之后,黄远却是摇摇头,“算了,算了,还是不去看了。”
  “爸,怎么了,怎么不去看了?”
  “听新闻上,这个窦娥冤很火,前几天魔都那里买票,都排了几百米的队。有的人排了十几个时,也没买到。这会儿才来燕京,估计又是火爆的不得了。我们现在才想去看,估计什么票也买不到了。”
  “唉,你这老头子也不早。”
  李淑华瞪了黄远一眼。
  “我就嘛,你妈喜欢看话剧吧。不过,我早也没用呀。之前这个窦娥冤是在魔都表演,谁知道他们会来燕京。早知道他们会来燕京,我们提前买好票了。”
  “反正就怪你。”
  “爸妈,既然你们爱看,走,我们现在就去。”
  看出爸妈是真心喜欢话剧,黄一凡打开门,直接就要带着父母直奔燕京大剧院。
  “哎哎,凡,你干嘛,了买不到票,你去也没用。”
  母亲李淑华一把拉过黄一凡道。
  “妈,不会,既然你们想看,做儿子的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也给你们将票给买回来。走吧。”
  不由分,拉着二老上了出租车,往燕京大剧院而去。
  “这排队的队伍,也太长了吧。”
  来到燕京大剧院,母亲李淑华被排队的队伍吓了一跳。
  “这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简直像过年一样。”
  “我吧,凡,这么多人,算了,我们不排了,买也买不到票。”
  看到这翻场景,李淑华只好催着黄一凡回去。
  “爸妈,放心,我打个电话。”
  拿出电话,黄一凡打给了窦娥冤导演陆睿恒。
  十几分钟之后,黄一凡拿到了三张票。
  看着儿子像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了三张票,父母一下子傻了。
  “儿子,你,你这是从哪里买的票?”
  进入燕京大剧院,父亲黄远有些惊讶,也有一些疑惑的问道。
  “爸,有些不好意思跟您,其实,这窦娥冤的话剧剧本,是您儿子我写的。”
  黄远愣了愣,拿着票,看着上面编剧凡尘的名字。
  黄远知道,当年儿子用过这个笔名写过稿子。身体有一些颤抖,一把抱住了黄一凡。
  “好儿子,加油。”


第二百零九章天下为公
  燕京大剧院是华国最大的剧院,也是亚洲最大的剧院,一次可容纳3600多人。
  不过,哪怕如此,因为窦娥冤太过于火爆,仍有很多的人没有买到票。
  对于此,黄一凡也没有办法。
  话剧以前从来就没有人看,突然一部剧火了,这就造成人扎堆的进来。
  而且,这也是受制于话剧不能与电影可以持续重复演出,基本上,一天能演三场已经算是拼了老命。造成这样的火爆局面,也正常了。
  带着父母,黄一凡找到了自己的坐位。
  此时,燕京剧院买到票的观众也陆续登场。
  刚坐下,这时,黄一凡边上突然坐过来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男子。
  这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随时观察四周,估计是保镖之类吧。
  “唉,这个世界的人真怕死,连出门看个话剧都要带保镖。”
  心里滴沽了一句,随后不在观注这一边,静心看话剧。
  实话,看话剧的效果完全没有看电影来得刺激。
  如果位置不好,太远的地方,你完全看不到话剧演员的脸部表情。
  不过,话剧有个好处,那就是真人表演,虽然没有电影清晰,但胜在真实。
  这也倒至,越是剧情到高潮的时候,越是能调动大家气氛。
  哪怕就是身为剧本编写者的黄一凡,当剧情到达高潮时,亦是情不自禁的一度紧张。
  这亦反应出了窦娥冤这一部戏的经典之处。
  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赤地百里,三件事一一实现之后,众多观众都是惊得站了起来。
  惊天的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过了好一段时间,这才停下。
  就在黄一凡以为,这部戏到此结束之后,黄一凡却发现,后面居然还有。
  怎么回事?
  自己为了给他们写20分钟的话剧,可是精简了的,将窦娥父亲高中回来给窦娥平冤的剧情给省略了。因为黄一凡感觉窦娥父亲实在是一点都不出彩,用黄一凡写作的术语来,那就是败笔。这丫的去科举考试因为没钱,居然将女儿卖给了蔡婆婆,然后十几年都不回来。直到后来高中了,才回起女儿了。可回来一看,尼玛,女儿都死了。这样的父亲,写不写都无所谓。
  可不想,黄一凡没写这样的剧情,这波戏居然接了一段。
  接下去的一段当然不是原版窦娥冤里父亲回来给女儿平冤,却是将父亲改为了皇帝。
  皇帝得知楚州赤地百里,亢旱三年,派人严查,结果这一查,就查到了窦娥被冤一事。
  后来派了钦差,这才给窦娥平冤。
  只是,看到这里,黄一凡却是眉头一皱。
  虽然这戏接的是没问题,甚至比原版的窦娥冤接的还要好。
  但这般接法,黄一凡总是感觉哪里有问题。
  只是想来想去,黄一凡也没感觉这问题出在哪里。
  “兄弟,你觉得这戏如何?”
  正想着窦娥冤被续一事,这时,边上突然有一人换了一个坐位。
  原来一位看起来是保镖样子的人坐了过去,另一位老者却是坐到了黄一凡边上。
  因为剧院看戏灯光都关掉了,有些黑,黄一凡也没看清这人是谁,只能估计出是一位老者,但岁数应该不算很老。就是气场有些大,黄一凡眉头一皱,心里暗道,难道这一些有钱人气场就这么大。想来自己也是赚了个几千万,也算是有钱人了,怎么一点气场也没有。
  当然,这只是黄一凡的随意吐槽,对方问及,黄一凡却是脱口而出,“前面演的还是比较好的,就是后面皇帝出现了,感觉是败笔。”
  “哦,这怎么?皇帝给窦娥平冤,窦娥也算是大仇得报,这有何不好?”
  “这个,我想想。”
  刚才黄一凡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明白。
  被这老者一问,黄一凡脑海飞速运转。
  终于,黄一凡想明白了。
  “表面上来看,皇帝给窦娥平冤,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这也很符合广大民众的心愿。因为人民都希望看到那些贪官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只是,我觉得是败笔的原因,并不是皇帝给窦娥平冤不好,而是我认为,单单只靠皇帝给窦娥平冤,这远远不够。事实上,整个华国,不仅仅只有一个窦娥,还有千千万万个窦娥。可惜,皇帝只有一个……”
  “有见地。”
  老者想了想,最后点头,“的确实是,古代皇帝只有一个,皇帝能平一个冤,平不了两个冤。那你认为,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
  “一个是靠制度,一个是靠德治。”
  制度,德治?
  老者一愣,想了想,又道,“制度倒是好理解,确实,平冤不能靠皇帝一个人,必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反贪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这样才能让那些贪官,不敢贪,不能贪。”
  “老先生的也很有见地,只是,这应该是国家考虑的事。而且,国家哪怕用尽所有努力,也只能做到不能贪,或者不敢贪。但,如何做到不想贪呢?”
  “不想贪?”
  老者又一愣。
  “人都有私念,‘不敢’与‘不能’切断了他们贪的来源,但私欲一起,不能与不敢都可能越界。所以,我们才更应该重视德治。”
  “兄弟,我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如秋水先生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能提高大家的德行,自然,他们就不会想贪。”
  “是呀,也是这个理。人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只患不公。如果能让所有人明白,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的思想,那么,大同社会也不远了。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几乎不可能,也许需要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不过,如果能够多多提高所有民众的觉悟,德行,我想,不想贪的官将会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种风气,天下大同也未必不可能实现。”
  这是前世儒家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思想。
  “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
  老者反复念叨着这一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
  “客气了,老先生,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而且,也太过理想化了。”
  “兄弟不要妄自菲薄,对了,您在哪里工作?”
  “正来北上读书。”
  “读书?以您这翻见解,恐怕没几个老师能教你了吧。哈哈哈,好,今天与兄弟聊得很投机,不过,还有些事,就与兄弟聊到这。也许,我们还有机会见面。”
  “您忙。”
  着,老者与刚才那位中年人换回了位置。过了几分钟,窦娥冤话剧也圆满结束。


第二百一十章我倒是不骚,就是比较浪
  “人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只患不公。”
  “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
  离开燕京大剧院后,老者却是喃喃自语。
  “蒋平,这个年轻人的远见不一般呀。”
  “首长,这个年轻人刚才我们查了一下,他就是窦娥冤的作者。”
  “哦,窦娥冤的作者?”
  老者有些惊讶,随后却是点了点头,了一声好字。
  只是,完这一声好字,过了一会,老者不知道为何,又是了一声好。
  接着,似乎又在想什么,却是再次了一声好。
  好,好,好。
  一连三声好字。
  边上紫华阁办公室秘书的蒋平,却是内心震撼。
  老者在政坛叱咤风云几十年,哪怕再厉害的人,也只是点点头,最多一声不错。
  却没想,如今碰到一位年轻人,居然了一声好字。
  不,不是一声,是三声好。
  这般评价,当真是整个华国找不出任何一人来。
  “蒋平,听了那位年轻人的话,我总算知道我们的反腐工作哪点做得不够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老者道。
  “我们此前一直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但是,这种思想并没有根深到所有当权者,为官者的思想之内。甚至,在某些当权者眼里,这样的话反而成了空话,套话,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天下为公,得太好了,一句话顶得上我们之前做出的所有教育思想工作。我们回去,以后多关注一下这位年轻人的动向。”
  “是。”
  ……
  “爸妈,一路当心。”
  看完窦娥冤之后,第二天,黄一凡送父母两人去了机场。
  本来,父母什么也不坐飞机的。
  是坐飞机贵,儿子赚钱也不容易,其实做火车也挺方便的。
  好在黄一凡连翻劝阻,以二老一辈子没做过飞机为由,强拉着父母登上了飞机。
  与父母分别之后,黄一凡收拾了一下东西,往水木大学赶去。
  没错,黄一凡虽然在高中低调了三年,但成绩也并不差。虽然没有拿一个状元回来,但也考上了华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水木大学中文系。之所以选择水木,没有其他,一句水木清华就够了。当然,还有前世的朱自清先生,不也是在水木教书吗?
  至于女状元张慧萍,却是被特招去了香江大学。是要去香江大学拜香江著名文学大师“许颖”女士为师,回来写一篇文章打败黄一凡。
  黄一凡只是笑笑,暗自纠结女学霸怎么天天想着打败自己。
  拿着录取通知书,黄一凡前往了水木。
  此时,早有水木的师兄,师姐在那里接待新生。
  “黄一凡,你是信丰的呀。”
  接待黄一凡的是一位戴眼镜显得很是实诚的师兄,打开黄一凡的通知书,惊讶的了一句。
  “咦,这位师兄,您知道我们信丰?”
  “知道,知道,我是赣市的,起来我们是老乡呀,我叫谢雄,叫我老谢,或者雄哥都行。与你一个市,不过,我当年是在赣三中读的书。没想到,信丰也出了一个水木大学的高才生。对了,听今年西江省的女状元,也是出至你们信丰,叫什么名字来着,你认得吧。”
  “张慧萍,我认得。”
  “对,就叫张慧萍,可惜据去了香江大学,可惜呀可惜,去什么香江大学呀,我们水木大学历史才悠久呀。”
  “这倒是,不过,水木大学又不给多少奖学金,人家去了香江大学,那可是所有学费全免,还包拿几万奖学金,换作是我,我也去。”
  黄一凡的调侃了一句。
  当然,黄一凡知道,这可不是张慧萍去香江大学的原因。
  “好吧,你的对。走吧,我带你去宿舍。”
  简单了登记了一下,谢雄就带着黄一凡前往了学生公寓。
  “黄一凡,跟你,你们这届新生有福了,这一次入住的新生公寓都是套房,每个人一间,舒服的很。对了,一会棉被这一些要在学生公寓管理阿姨那里领,其他的生活用品到边上买就可以,也不贵,吃饭你可以到你们附近的3号食堂,味道不错,就是三楼的雅座贵了些,建议别经常去。我们西江省经济本来就不怎么好,更不用我们赣市了,又在西江最南边,想来你也不是什么土豪,来水木读书嘛,以后就好好读,别去整些有的没有,与人攀比。妹纸嘛……好吧,以你的长相倒是没有太大的困难,但也别当真,学校里的爱情假得很……”
  师兄谢雄是个热心肠,看黄一凡穿着随意,加之又是老乡,不免向黄一凡传授入学心得。
  黄一凡一边听,一边点头。
  “多谢师兄指点。”
  “客气,客气,师兄我别的本事没有,倒在水木混了几年,一些不懂的事儿随时可以问我,再,我们还是老乡呢,这是我的电话号码。”
  不一会儿,两人就已来到302宿舍。
  “到了,这是你分配好的宿舍,套间,一共有4人,一人一间,你看看有没有人来,没人先来你就自己随便选一间,如果有人的话,你就看哪间没人自己进去就是。我先走了。”
  将黄一凡带到新生公寓,谢雄就要打道回府。
  黄一凡连忙表示感谢,并且要请谢雄吃饭,谢雄则表示,没事没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叫黄一凡先与同宿舍的人打个招呼,他也要接待其他的新生,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呵呵,这倒是个挺热心肠的师兄。”
  看着谢雄离开,黄一凡笑了笑道。
  “兄弟们,别橹了,人到齐了。”
  刚进入宿舍,这时,其中一位块头很大的男生拍了拍手,道。
  “看来你就是我们宿舍最后一人了,我们三昨天就到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伟辉,来自东山,块头大,是个粗人。这两位分别是张家伟,周晶晶,跟你,昨天刚来,我就知道两人的德行,简直骚得不行,你看这两人的走位,以后你心点,别被坑死。”
  “日,滚蛋,李伟辉,又我们坏话了。这哪里是骚,这是秀知道不。”
  边上张家伟与周晶晶听到,都是做势要打。
  黄一凡也是呵呵笑着自我介绍道,“我叫黄一凡,来自西江,倒是不骚,就是比较浪。平时最喜欢的事做是怒送一血,要不先来橹一局。”
  “我靠,原来全是橹友呀,行,行,行,兄弟们,开黑,浪死对方。”
  这一介绍,四人瞬间找到了共同话题,什么也不了,先橹一把熟悉下感情。


第二百一十一章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四个臭皮匠,臭味相投,仅仅只是橹了几把,感情就已跟处了四年同学的兄弟一样。
  随后,大学报名刚开始,也没课,一行人等纷纷提议搓一顿。
  酒足饭饱,四人原路返回。
  “听下歌放松一下。”
  大家都吃得有些撑,回到公寓都是纷纷坐在一边,这时周晶晶打开电脑,点了一首歌。
  “各位,最近方女神新推出了一专辑,太牛叉了。”
  “方女神,谁呀?”
  “日,方钦都不知道。”
  “知道,知道,不过,方钦唱的歌一般呀。”
  “人长得漂亮就行了。再,这又不是方钦的错,国内国语歌曲这么烂,方女神哪能找到好歌。不过,这一次方女神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一首歌,大家来听听。”
  只是聊了一会,音乐就已响起。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多少会有落寞的感觉……”
  好歌就是好歌。
  虽然“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不能算是最为经典的国语老歌,但这一首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仅仅只是一唱,张家伟与李伟辉就是一愣。随后都是喊了一句,靠,“这歌不错呀。”
  “岂止是不错,这首歌在上已经传火了,大家都在唱。有专业人士宣称,这首歌恐怕会将方钦推向一线大众歌手之例。”
  “唱的一般嘛。”
  不过,边上的黄一凡听着却是不以为然。
  这个方钦是谁黄一凡不知道,但能唱这一首歌,应该是买了自己的歌曲。
  嗯,好多天没去音乐家协会官那里看一看了。
  只是,这个方钦唱出来的感觉,却总有一些不对味。
  想起前世孟庭苇的歌声,至今仍让黄一凡记忆犹深。
  可惜,世界早已变幻,黄一凡想听孟庭苇的歌声也听不到了。
  最后也只好点点头,“好吧,还算可以,还算可以。”
  “切,我凡同学,你能找到比方女神唱的更好的歌手吗?”
  看到黄一凡居然无视自己的女神,周晶晶明显不服地道。
  “这个呀,以后等我培养一个歌后给你们看。”
  “吹吧你,来橹不橹了。”
  “今天就到这了,刚来就被你们叫过来橹了一顿,我还没收拾东西呢。”
  “好吧,我们橹,你去收拾收拾。”
  离开客厅,黄一凡进入自己的房间。
  “不错,不错。”
  水木就是水木呀,连宿舍都是一人一间,太棒了。
  这还省了去外面租房子呢。
  将带来学校的衣服之类收拾了一下,又将刚才吃饭回来从宿舍阿姨那里抱回来的棉被,还有买回来的生活用品铺好,半个时之后,一个像样的窝也算是弄好了。
  打开电脑,看了看离诗歌大赛的时间还有几天,倒是不急。
  不过,个人中心里面另一个笔名的积分,却是吓了黄一凡一跳。
  凡尘:5星作家等级,350万积分。
  我草,这这这……
  黄一凡记得,凡尘刚升5星扣了00万积分之后,只剩下90万积分。
  这个350万积分,直接就涨了60万积分,这比秋水那个笔名累死累活写了童话,又写了伤仲永,还写了一篇神话出来的威力还要来得惊人呀。
  要是按这样一算,凡尘这个笔名岂不是仅仅只需要50万积分就可以升6星了?
  怎么回事?
  连翻查找,黄一凡找到了一条60万积分的解释。
  窦娥冤语言精练,内容发人深省,符合当下时代主题,在原来60万积分的基础分之上,再额外奖励00万积分,希望凡尘先生多多努力,创作出更多更为优秀的话剧剧本。
  哈哈,国家扶持的力度就是大。
  看到这个解释,黄一凡大是高兴。
  这么看来,倒可以继续写几个话剧剧本?
  不过,好的话剧剧本可不多。
  特别是,此前有窦娥冤这一颗名珠在前,若是再写一部一般的,恐怕没多少人感兴趣。而且,以现在话剧这样的情况,没有经典的话剧剧本,话剧行业还真可能难于为计。想了好一会,黄一凡才想到了另一部不错的话剧剧本。
  杜石娘怒沉百宝箱。
  杜石娘怒沉百宝箱属于短篇,是前世三言二拍中“警言通言”里面的名篇。故事讲的是京城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进而出卖了杜十娘,最终杜十娘将自己珍藏准备托付李甲的百宝箱一起投河至尽。
  其中最为高潮的,则是杜十娘知道自己被出卖,知道自己要被李甲卖给孙富之后,却是当众打开了她所藏的百宝箱,百宝箱里的金银比之孙富给予李甲的千金还要多出几十倍。并且原本是准备留给李甲的,但可惜自己看错了人,托了一个负心汉,随即便抱箱投江而死。
  道理太简单了,老娘原本拿着几亿美元跟你私奔,你他喵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