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卡-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满足的。
而且,他们拿走股份,也不可能像是其他投资人那样,给的都是现金,他们肯定会将自身的资源置换为资金,用以置换启宣的股份。
石强虽然是启宣的CEO,但遇到这样的大事,肯定还是要跟石磊商量的,也必须石磊才能拿定最后的主意。
对此,石磊道:“他们要的是我们的用户数据和用户习惯,这比他们的支付宝和微信更加准确。所以,直接告诉他们,现金融资可以接受,资源置换就不必了。这种资源置换的用户转化率太低,他们最活跃的那些用户,肯定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用户,这个时候想入场捡便宜,没可能。但是如果价码合适,我会跟痴情哥商量,哪怕需要我们单独出让股份都没问题。”
石强对此有些担心,他说:“这样会不会太狠了,毕竟,我们现在还使用着支付宝的支付渠道。”
“你现在很缺钱么?支付宝能限制我们什么?无非是三日到七日的沉淀资金。下一轮融资,至少是几十亿的资金涌入,这还不够你烧的?阿狸要是好好的谈,那倒也罢了。但凡他们露出任何一点儿想要用这一点钳制我们的企图,你告诉他们,我们会选择切断支付宝的渠道,只跟微信合作。当然,跟企鹅那边也是这么谈。这两家公司,永远都不会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互通有无的。”
石强看出了石磊的强势,只得点了点头,但石磊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担心。
石磊又放缓了语气,笑着说:“泰坦哥,你别那么担心,在D轮之前,他们做这样的工作,就表示我们的用户大数据已经足够的吸引他们。我们的数据,可以详细的统计到单位用户的每天生活习惯,这是他们的APP都并不具备的功能。通过对我们手中客户的行为分析,能做的精确推广就太多了。你放心,他们比我们更担心谈判崩塌。另外,我和痴情哥前三轮融资的套现款,如果现在公司的资金不紧张的话,就准备准备,也该给我们了。”
石强点点头,说:“这方面我已经在做了,资金充足,你和痴情什么时候想要,我们都能尽快支付。”
石磊想了想,最终道:“关于阿狸和企鹅那边,你不妨在谈判的后期告诉他们,他们用于收购我和痴情哥手中股份的那些现金,我们将会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放在公司用以运营,直到公司上市,并且市值超过一千三百亿的时候才会要求归还。”
石强一愣,瞪大了双眼道:“玩这么大?”
石磊摸了摸下巴,笑道:“很大么?现在咱们启宣的估值有多少?二百多亿?又或者接近三百亿?既然你手里的资金还充足,等到D轮的时候,能不能超过五百亿的估值?D轮再走一段时间,八百亿应该不困难吧?上市之后呢?过千亿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稍微涨上两轮,一千三百亿根本不叫事。而启宣英国也上市呢?快闪上市呢?启月覆盖所有启宣的市场呢?一千三百亿,我已经说的很保守了。真要是阿狸和企鹅较真,许诺个两千亿我也并不担心。”
石强无语,石磊的信心太足了,气势也太足了,他不由得有些怀疑,短短一年的时间,这还是他曾经认识的那个石磊么?
拍了拍石强的肩膀,石磊又道:“我为什么现在要找你要之前的套现款?因为澳洲那边有人向我明确的发出了合作的邀请。”
第1226章 去XN
石强顿时大喜,他说:“启宣澳洲?”
石磊点了点头,笑着说:“我当然希望能延续启宣这个品牌,不过,我想对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启宣英国应该可以算是大获成功了,澳大利亚对英国一向马首是瞻,当然是要延续这个品牌。否则,这么容易复制的项目,对方也没必要跟我谈合作了。只是这次的谈判如果能够达成,派谁去跟进澳洲的公司,就有点让人为难了。另外就是启宣英国没带那些股东玩儿,他们当初可以不当回事,觉得咱们这个项目在国外很可能会水土不服,所以不找我麻烦。但是现在启宣英国如火如荼,澳洲项目再想自己玩儿,只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我初步的想法,是澳洲那边,就以咱们启宣跟对方合作,所有股份都落在启宣名下,大家雨露均沾。”
石强频频点头,说:“嗯,这段时间我跟那些股东例行沟通的时候,他们也都透露出这个意思。启宣英国已成既定事实也就罢了,但如果再在海外成立新的启宣公司,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签署放弃投资的意向书。只是,这跟澳洲合作,资金上……?”
石磊摆摆手,说:“资金肯定不能挤占咱们启宣的资金,我会尽快跟澳洲那边结束谈判,搞定那边的投资以及股份的事情。然后根据新投资的数额,按照我们现有的股份进行配比。愿意掏钱的入局,不愿意掏钱的也只能说声遗憾了。”
“嗯,这倒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这样,股份由启宣行使权力,但具体的股份占比则归入各人名下。石少,您那边有什么情况提前跟我沟通,我也好跟那些股东沟通。”
“沟通的工作你已经可以开始进行了,澳洲那边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毕竟,对方是主动提出寻求合作的,无非是占比而已。而对方也是我本身很信得过的一个人,他个性比较闲散,不是个爱争权的,应该也就是把这个当成一个投资而已。”
石强二话不说,端起酒杯,跟石磊喝了之后,立刻站起身来,说道:“这饭也吃的差不多了,我还是先回公司,把初步的方案做出来,然后跟股东沟通吧。”
其实也没有这么着急,但石磊也没拦着石强,他知道,石强就是这么一个性格,做事情总是风风火火的。
石磊所说的合作方,当然就是霍成栋,这件事,也的确是霍成栋主动跟他提及的。
只是提过之后,双方也就没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但石磊相信,霍成栋既然开过口,这件事他随时去,随时应该都能谈。
但石磊也并没有着急去悉尼,这么多天都过了,也不差这几天。
他先去了趟锡城,到他买给父母的那套宅子里呆了两天。
陪陪父母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想看看,郑老先生说的那批东西,有没有可能有什么发现。
只是石仲平和高燕显然没有时间应酬他,这段时间,石仲平和高燕负责的那个公司,经过了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现在也开始大范围的扩张了。
公司的盈利相当不错,业务开展自然也就很便利,由于公司的架设也并没有除了人力成本外的太多成本,因此资金上是绰绰有余。
长三角的几个城市已经覆盖完毕,高燕和石仲平最近正准备着将公司的业务拓展到帝都和羊城、宝安这三个城市。一旦拿下这些,剩下的二线城市就更好办了。
石磊得以在那套院子里呆了两天,却只跟父母吃了一顿饭,主要是老两口太忙。
只是,这两天,石磊几乎把宅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个遍,也并没有看出什么有可能存在地道入口的地方。
这种事终归急不来,石磊也只能暂时搁置,先去了一趟春城,把此前跟孔繁东没喝的那顿酒补上了。
并且,石磊拿出三千万,准备交给孔繁东。虽说这跟他承诺投资的剩余三个亿相差甚远,但是非收益型投资的百分之三十限额,总归是要用出去的。丁宇那边还差着不到六百万,这笔钱,原本也是可以在这百分之三十的非收益型投资里拿出来的。但是石磊想了想,反正刚刚从黑卡那里弄到了一千二百万的自主资金,倒是不如这笔钱就自己出了。
可没想到,孔繁东却表示他的研究所暂时不缺资金,而由于他和石磊以及白开水的三方协议,石磊还需要支付白开水一个亿换回启月科技的股份,孔繁东表示让石磊先把白开水的钱支付掉。
石磊有苦难言,白开水那一个亿,是不能用非收益型投资的额度进行支付的,那必须用他自己的钱,因为那是启月的正常投资。
可是这玩意儿也没办法跟孔繁东说,石磊也只能暂时搁置下来。反正这个额度周期刚刚开始还不到十天,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慢慢调整。
于是,先把那五百多万打给了丁宇,具体归在额度里,还是用自己的自主资金,那就等结算日到来之前再说了。
从春城回来之后,石磊调整了两天,也跟霍成栋联系了一下。
霍成栋表示随时欢迎石磊去考察,石磊便订好了机票,把抵达悉尼的时间提前通知了霍成栋。
霍成栋大体上是个闲人,跟虞半之颇有些相似,只不过是生意规模大小的问题。他多数时间也没什么事儿,主要就是待在家里休息。
他表示等石磊到了之后,先不忙着谈判,而是会先带着石磊在澳大利亚整个儿的转一转,把有可能开展启宣单车项目的城市先确定出来,然后再进行公司股份以及投资额度的具体交涉。
石磊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毕竟澳大利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畜牧业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适合投入启宣单车,只能在像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城市里开展,石磊也想提前弄清楚,澳大利亚到底有几座城市适合这个项目。
到了澳大利亚之后,霍成栋亲自来接的机,按照他所说的,他先带着石磊将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都走了一遍。
然后,他们又去了一些相对没有那么发达的城市,他们发现,在这些城市之中,只有城市中心有可能开展启宣单车的项目,但是,由于周边都是农场,投放启宣单车也并不是那么合适。毕竟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真要是当地人把车都骑到了农场,那就是彻底闲置,直到这人再次将这辆车骑回城里,这利用率就低到可怕了。
介于这样的情况,澳大利亚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实际上值得展开项目的城市也并不算太多,似乎有些鸡肋。
回到悉尼之后,霍成栋把石磊邀请到他的家中,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跟石磊一边喝着一边聊着。
开了一瓶澳洲本地的红酒,倒是很适合石磊的口味。
第1227章 信用体系保障
举杯碰了碰,霍成栋却并没有喝,开口道:“石先生,情况咱们也都摸过了,似乎有些鸡肋之嫌啊!”
石磊点了点头,苦笑道:“这的确是有点儿没想到,点是少了点儿,铺不开。”
霍成栋喝了口酒,道:“我倒是对你们那个电动车的项目更倾向一些,如果想要覆盖更广,电动车可能会好一些。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如何保证这些车辆的使用率是个问题。”
石磊不语,低头沉思,一瓶红酒喝下去大半之后,石磊脑中有一个想法渐渐成形。
“澳大利亚的信用体系应该比较完善了吧?”
霍成栋看了看石磊,不解他的意思,便道:“这方面,比起国内应该要成熟一些,但是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石磊点了点头,说:“只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就行,但是如何跟政府方面接洽,将信用体系引用到我们的公司里来,这倒是个问题。”
霍成栋仔细的衡量了一下,说:“这个应该问题不大,我来跟政府方面交涉吧,对于这种接轨国际潮流的新鲜企业,澳洲政府还是很支持的。你知道,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并不高,不过近半年来,我看澳洲国内的媒体,对启宣单车却是宣扬的很不错。环保的主题永远是发达国家考虑的最多的问题,就凭这一点,我想跟政府方面的谈判不会太过于艰难。这是需要他们进行政策扶持的时候到了。”
石磊闻言,感觉到轻松了一些。
霍成栋又道:“石先生提到信用体系,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石磊拿起筷子,左边摆了一支,右边又摆上一支,道:“这是普通自行车,这是电动自行车,那些住的远离城市,生活在农场附近的人,应该会更愿意使用哪一种?”
霍成栋笑道:“这当然会是电动车,所以我也才更看好电动车的发展。可这依旧无法解决使用率的问题。”
“足够方便,使用率就不会是太大的问题。而且,如果骑行的成本很低呢?这个成本低到近乎没有,但需要他们支付一笔押金。押金的数额,比方说在三百到四百澳元这样。”
霍成栋皱起了眉头,他完全找不到石磊这个想法跟信用体系之间连接的点。
“押金数额可以商量,这个问题不大。石先生是想用免费骑行的方式,来促进本地人使用电动车,而只是要支付一笔押金,以盘活整个的资金用量?”
石磊点了点头,道:“这是一个方面。其实说实话,骑行产生的那一块钱费用,微乎其微,启宣从来都不是靠这种收费活着的。而澳洲的情况又比较尴尬,这笔钱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可是,如果能吸引这些人大量使用我们的启宣单车,每个人三四百澳元的押金,那会比国内沉淀的时间更长,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人使用起来,他们肯定不会频繁的支付和退还押金。”
“这有道理,但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调查。”
石磊继续道:“而且,完全免费是不可能的。我的想法是,正常当然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收费标准,但是,在澳洲的项目,可以有虚拟货币的存在。远离城市,使用率倒是未必低,毕竟,他们进出哪怕是买瓶酱油,也得使用交通工具。而电动自行车,无疑要比使用汽车方便的多。剩下的,就是维护成本的问题。毕竟,电动自行车是需要充电的。所以,我有个想法,但这需要信用体系的加入进行支撑。”
霍成栋慢慢的开始回过味了,他笑着说:“石先生具体说一说。”
石磊道:“我们的电动车,其电池是加锁的,当然不可能像家用电动车那样随意取下,否则,电动车刚投放下去,电池就全都没有了。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地方的人可以文明到这样的程度。”
霍成栋再度点点头,已经大概猜到石磊想到的解决办法了。
“损坏方面,根据我们启宣这一年多来在国内的情况来看,其实并不大,主要是如何提高利用率的问题产生的售后成本。而电动车,售后成本高,主要就出在电池召回充电这一块。而到了澳洲这种特殊的地方,这个成本就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所以,我在想,能否从软件上对电池的锁具也进行管理,这一点有待从APP上实现。我们的APP,现在只具备对车辆开锁的功能。但实现电池锁具的开启,也不会是太困难的事情,只不过需要给APP增加一个功能而已。用户在正常使用电动车的时候,当然无需去开启电池的锁具,他们只需要开启正常的锁,进行使用就可以了。但是,当他们把电动车骑到自己家附近,而电动车的电量又低于百分之二十之后,那个电池锁具的开锁功能就会被激活。如果这名用户愿意将电池取出在自家充电,那么,充到百分百的电量,我们可以在APP内,对其账户进行一定量的骑行币的充值。这些骑行币,将会优先被抵扣……”
霍成栋深深点头,笑道:“所以,这就需要引入信用机制,直接跟他们在银行以及个人征信系统里的信用挂钩,如果取下之后,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将电池归还到这辆车上,那么就会对其信用形成威胁。而这样,他们能够及时的帮助公司完成最简单的售后维护,也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其使用率。”
石磊点了点头,说:“终归还是需要信用体系足够完整,注册的时候就需要提供身份ID以及同名的信用卡。一旦确定这个人的信用出现了问题,政府部门甚至有权协助我们直接从其绑定的信用卡上扣取电池的费用。那么,即便电动车被骑到了农场里,他们哪怕是在自家的农场溜达,都可以继续使用电动车。虽然利用率还是会低于在城市里频繁转手,但总体而言,应该能满足我们公司对利用率的最低要求。”
“住在郊外的人,也是需要频繁的到镇子上购买生活用品的,这个利用率恐怕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利用用户自身对产品进行维护,嗯,这真的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解决办法。”
石磊端起了酒杯,晃了晃之后,说:“剩下的,就有赖于霍先生跟政府方面的交涉和沟通了。”
霍成栋也端起了酒杯,说:“难怪石先生能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启宣带到如今的地步,盛名之下无虚士。看来,我们的合作前景广阔。”
两人碰杯,然后相视含笑一饮而尽。
又沟通了一些细节,石磊从霍成栋家中告辞,剩下的,就几乎全是霍成栋的事情了。
只要他跟政府方面沟通顺利,这个项目就能很快开展起来。
只是,这对启月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启月也因此多了一条销售电池的路。
第1228章 印度洋上的小岛
想要得到澳洲政府在信用体系融入方面的支持,电动车的环保自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石磊跟国内联系了一番,得到了孔繁东和孔月的支持,拿到了电池的详细技术材料和标准。
就电池问题,石磊跟霍成栋也进行了一番沟通。
其间,就免不了谈到戴振兴,以及戴振兴搞得那个新能源的项目。
早在石墨烯技术取得突破之前,新能源的探索就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而其中最大的代表就是钯,利用钯做成的小型反应堆,可以提供超强的能源供应。(关于这个,作者菌承认自己不懂,这是看钢铁侠看来的,钯到底能否作为能源,我真的是不懂啊。这个就不要吐槽了,请接收一个漫威迷对唐尼的致敬吧)
可钯这东西,带来的污染也是极为恐怖的,而戴振兴搞得那个所谓新能源,正是各国都不敢继续触碰的钯元素。
“戴振兴这个人,一直很聪明,可就是聪明过头了。他总觉得,地球这么大,澳洲不让弄,非洲总可以吧?可没想到,非洲也阻挡了他的脚步。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他的母亲国,好在你把他拦在了国门之外。只是,戴振兴的死,也是我没想到的。”
“牵涉到一个欧洲财团的利益,死亡,大概就是他最好的归宿了吧!”石磊感慨道。
霍成栋点了点头,说:“不过,他那个公司,最近被欧洲的财团接手了,我跟戴振兴的夫人见过面,那个财团开出了一个让她很满意的价格,彻底买走了她手里的全部股份。而这家公司,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试验,他们甚至斥资买下了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用于这方面的研究。因为之前那件事的缘故,我也在私底下做过一些调查,我发现,这家公司现在跟印度的一家公司联系很紧密。而且,印度那家公司的背后,也站着一个体量庞大的财团。不是我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胸怀,而是两个如此大型的财团联手,这件事,我还真有点担心会贻害万年。”
石磊一愣,印度的财团他当然知道,那也是摆渡人控制的产业,可他没想到摆渡人的行动这么快,而且,他为什么就这么揪着这个新能源的项目不放呢?他应该不是为了赚钱,可他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石磊相信,摆渡人所做的一切,最终也都只是为了得到暗夜之瞳的控制权,这就让他更加无法理解摆渡人现在的行为。
原本以为之前戴振兴的这个项目,只是摆渡人为了寻找突破石磊这个点的一项工具,随着戴振兴的死亡,嫁祸不成之后,摆渡人应该会对此偃旗息鼓了。
可是,他没想到摆渡人竟然还在继续。
这段时间,石磊让魏菩提查的一直都是摆渡人的情况,他只是了解到摆渡人控制的财团,却忽略了这个似乎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就应该被放弃的项目。
“这个项目还在继续?这两家财团是疯了么?”石磊不能透露过多,只能做出这样的表示。
霍成栋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明明有许多可以赚钱的路子,这两家财团也绝不会缺乏这样一个项目,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坚持。而且,石先生,我所调查到的信息里,还有一个跟你有关联的。这两家财团联手之后,关于这个钯元素项目的负责人,似乎也是你的熟人。”
石磊当然知道那是谁,但他还必须装出很惊讶的样子,道:“您是说许志达?”
霍成栋点了点头,说:“他现在应该就在印度洋上的那个小岛上,主要负责这个项目。我查到的消息里,是表示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解决这个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方式,正在做着不断的试验。同时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小型反应堆回收的整个体系,这样,虽然在发达国家和接近发达国家,这个项目肯定还是无法继续,但在印度这种国家,恐怕就可以大量进行了。”
石磊明白了,可是,摆渡人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难道这家伙也是漫威迷,打算借着钯元素做出的反应堆,来实现真正的钢铁侠?
又或者,是钢铁士兵?就仿佛钢铁侠第二部里,那个邪恶军火巨头贾斯汀·汉默搞出来的钢铁军团?
这有点儿太科幻了吧?
或者是太玄幻了?
带着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石磊找霍成栋问到了那个位于印度洋上的小岛的具体位置,虽说许志达这段时间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