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智健笑着谢过叶梓,放开手靠在了沙发上面,随后婉拒了叶梓的这番好意。

    “算了吧小叶子,你看你现在这个忙得,你就别为我们再多费那个心思了。反正现在备选的曲目已经有十五首,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再商量吧。”

    不想更多麻烦叶梓,这当然也是一句客套话,最主要的是黄智健并不想接受叶梓的这份儿好意,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和创作者,黄智健觉得接受了叶梓的这份好意,有点面子上下不来。

    这可是我们乐队的专辑,而且备选曲目已经准备完毕,叶梓你再写两首出来,我是用呢……还是不用呢?那都是麻烦事儿。干脆直接拒绝也就得了,我们自己的作品已经足够。

    当然,黄智健这话说的也很客气,是从叶梓的立场出发为他考虑。不过这些话里隐隐的骄傲,叶梓也能听得出来。

    但是这才是正常的情况,都是做音乐的,谁的心里没有一点儿骄傲呢?黄智健要是也跟张磊他们一样没口子的答应下来,叶梓心里反而会觉得奇怪呢。要是那样的话,黄智健和他的“白玉兰乐队”这些年也不可能在申城歌坛闯出偌大的名声来。

    “好,那我们就先这么走着,有事情我们再商量。”叶梓轻轻一句揭过这段:“对了老黄,时间上你可不要一个劲儿的催我啊,我会尽量把你们的专辑录制时间安排得紧凑一点。”

    “暂时我是这么考虑的,我的第二张专辑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全部选用全真乐队来进行录制,那我会把你们的专辑录制跟我的安排在一起,这样可能每次录个一两首,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也就录得差不多了。”

    “你觉得呢,老黄?”

    黄智健稍微一想,就觉得这个安排还是蛮合理的。摇滚类型的歌曲大部分也需要录制全真乐队,跟叶梓的第二张专辑刚在一起进行套录非常合适。叶梓录歌他们就录歌,这样也就免去了一直催促的必要。

    叶梓自己的专辑总是要尽快完成的,特别是在第一张专辑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之后。

    “行,那就照你说的办,你给我一个大致的时间表,我也好安排我们乐队的演出和排练的时间。”黄智健点了点头。

    “嗯,这没问题,今天我就会把这些安排好,明天交给你,不过这一周恐怕没时间帮你们录。一来我的那首歌电台那里盯得紧,录完了我就马上要做出来送过去。二来谢云的专辑刚录完,后期也要在这个星期里全部做完,没有多余的时间剩下来了。第三个是我今天刚刚拿到你们这些谱子,我也要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来给你们录制,这也要花点儿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老黄,你们这张专辑就从下周开始进行吧。”

    叶梓考虑的这些问题都是事实存在的,尤其是第三点理由更为黄智健看重,这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没问题,那我们就下周开始。”黄智健当即同意:“小叶子,我建议我们先来录制这两首,我把谱子找出来……”

    ……

    第二天上午8点,“白玉兰乐队”的五位主要成员就已经到齐了,另外的两位主唱兼伴唱并没有过来。

    今天是录制乐队,用不到他们。

    “老黄,昨天忘了问你个事儿,你知不知道申城有谁会吹布鲁斯口琴的?要吹得好的那种。”叶梓忽然问道。

    给乐队成员分派完了各自的乐谱,叶梓看着手里还剩的两份,这才突然想起这件事情来。这两份谱子一份是弦乐组的乐谱,另一份就是口琴乐谱。

    弦乐组当然没什么问题,叶梓已经通知了缪俊凯,他们下午在团里排练,晚上会过来录音。

    口琴的事情却是真的忘记了。

    对于这首《同桌的你》来说,口琴的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这是营造歌曲情绪和氛围最重要的一样乐器,跟钢弦民谣木吉他的分量几乎相同,缺了什么都不能缺了它。而且还必须是布鲁斯口琴,不能用常见的重音口琴、复音口琴来代替。

    叶梓要的,就是布鲁斯口琴特有的那种悠扬之中带着一点忧郁的别致味道。

    “布鲁斯口琴?你怎么想起要用它来了?这个……可有点不太好找啊。”黄智健有点愕然的看着叶梓,藏在眼镜儿后面的一双小眼睛微微眯起,脸上的神情却有点似笑非笑。

    这个表情有点怪异。

    叶梓心里着急,没顾上观察这些:“老黄,老杨,你们在申城圈儿里人面熟,知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大拿,我可以出高价请他。”

    “哦,高价啊?”鼓手杨正明笑嘻嘻的搭腔了:“小叶子,你准备……出多高的价格啊?”

    杨正明的声音有点懒洋洋的,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1000一轨,怎么样?”叶梓急于找到合适的人选,直接就开了一个真正的高价。

    键盘手“小铃铛”、贝斯手老戴以及节奏吉他手“小老鼠”邹成都在奇怪的看着叶梓,也不说话,他们脸上的神情同样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

    “才1000一轨?”杨正明啧啧了两声,随即摇了摇头:“小叶子,你刚才都说要请大拿了,这个价格……好像还不够吧?”

    “1000一轨还不够啊?”这一下,叶梓急了。

    按照申城圈内的报价,这个价格足够请到水平极高的乐手了,类似于缪俊凯这样乐团声部副首席的那种。

    没想到杨正明居然还说不够。

    “那就……那老杨你说要多少才行?”叶梓刚想再报一个价格,不过随即忍住,问道。

    杨正明依然笑嘻嘻的:“小叶子,我倒认识一个吹布鲁斯口琴的,水平那真的是很棒,不过人家的叫价也高,没有2000一轨我也叫不动人家。”

    “2000?”叶梓惊诧:“这个价格……”

    这个价格真的就有点太高了,高得离谱!

    现在是1992年,平均工资只有三四百元的情况,2000元一轨真的让叶梓都有点无语了。就算是他现在出去帮人家录制一首歌曲,比如电视剧插曲、主题曲之类,开价也不过就是2000左右,录制一轨布鲁斯口琴就敢叫到这么高的价格?

    这位口琴大拿也真是太牛了一点。

    不过叶梓随即转念,既然这位敢叫这么高的价格,说不定真的是有自己独到的本事,要不然申城歌坛的这些制作人也不是傻子不是?

    那就行了。

    “算了,2000就2000吧。”叶梓立刻做出决定。

    对于自己第二张专辑来说,多出2000元左右的开支,那真的是就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只要真的能派上用场,不要说2000,哪怕是20000叶梓都敢答应下来。

    “老杨,麻烦你赶紧跟他联系一下,请他现在就过来,车费我给他另外再加200。”

    2000这样的大头都已经出了,200的车钱更不在话下,还能给别人留下个好印象,叶梓当然会做。如果能够就此结识一位口琴大拿,那对叶梓来说这份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擦!小叶子你牛x啊!2200一下子付出去眼睛都不眨,怎么就没人对我这么大方呢?”键盘手“小铃铛”怪叫起来。

    “小叶子,要不你就请我算了,我也会吹布鲁斯口琴,就是……那个水平稍差一点。不过我便宜啊,我也不要什么1000一轨2000一轨了,给个800我就干。”

    “怎么样小叶子,考虑一下?”

    “小铃铛”搂着叶梓的肩膀,一脸贼特嘻嘻的说道。

    

 第八百十八章 鼓中极品——DW

    “一边儿玩儿去!”

    叶梓轻轻推开“小铃铛”搭在自己肩上的手,笑骂道:“大人说事儿呢,你个孩子插什么嘴?”

    “小铃铛”今年十七,的确还是个孩子。可是……可是叶梓自己也才十九岁而已,这话听着,怎么听都怪异的很。

    乐队哥儿几个全都哄笑起来,“小铃铛”的年龄也是他们平时拿来打趣的最好目标。

    “我擦!小叶子我(告诉你)……”

    “叫叶子哥,小叶子也是你叫的吗?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记吃不记打。”叶梓一板面孔,轻轻拍了拍“小铃铛”的脑袋,随即又放缓下来,揉了揉他的长发:“乖,听话,啊?一会儿哥哥出去给你买糖吃。”

    控制室里一阵爆笑。

    “小铃铛”顿时暴走,嘴里哇哇叫着冲着叶梓就过去了,叶梓赶紧笑着逃跑。

    “好了好了,都别闹了。”老戴拦住了气呼呼的“小铃铛”,回头看向叶梓,故意“责备”道:“小叶子你也真是的,就不知道让着点儿?你可是做哥哥的。”

    “行了,赶紧说正事儿吧,记住了啊,等会儿不要忘记买糖。”

    “老戴!”

    “小铃铛”大声叫道,不过他的这点儿“怒吼”完全冲不破笑声的层层阻扰。

    ……

    笑闹了一阵,叶梓再次催促:“老杨,赶紧帮着打个电话,我给你买烟,成不?”

    “买……烟?行啊,那就……来一条牡丹吧。”杨正明大大咧咧的开出价码。

    “没问题,我给你两条,你现在就帮我打电话吧。”叶梓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翻倍。

    杨正明挠了挠头发:“哎哟,小叶子你现在真的是牛了啊,行,那就两条牡丹,说好了啊。哎,我说……你们就不趁机要点什么?好机会啊。”

    杨正明笑眯眯的向着四周看了一圈儿。

    “行了老杨,你也别再撩拨大家了,我给每人买上两条牡丹,行不行的你就给句痛快话。”

    叶梓也知道杨正明只是跟自己开开玩笑而已,不过在这次的条件交换当中叶梓已经占到了大便宜,几条香烟根本算不上什么。些许小钱换来大家工作起来心情愉快,叶梓当然不可能吝啬。

    杨正明满意的点了点头:“好,痛快!那我把他的电话给你,你自己直接出面邀请他好了,报我的名字,他一定会给面子的。”

    这当然好。

    转一道手跟自己亲自接触,当然是后者更加有利。

    不过……乐队这哥儿几个的神情……怎么越发奇怪了啊?

    “小叶子,电话号码是9xxxxxxxx,你现在就打过去好了。”杨正明直接报出一个大哥大号码。

    叶梓坐到沙发上面,拿起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就开始拨打,才拨了两个数,叶梓就有点迟疑起来。

    咦?怎么……这个号码……怎么有点怪熟悉的呢?

    这是……

    “老杨,你给我的电话不对吧?”叶梓手里还拿着话筒,拨号的右手却停了下来。

    “哏儿”一声,“小铃铛”忍不住笑了出来。

    经他这一提醒,叶梓一下子就想起这个大哥大号码是谁的了,怪不得老觉着有点熟悉的感觉呢。

    “老杨,你把老黄的大哥大号码给我干嘛?我要的是布鲁斯(口琴)……”说了一半,叶梓忽然之间就完全反应了过来:“我擦!老杨你说的那个布鲁斯口琴大拿,不会就是老黄吧?”

    “对啊,就是阿三啊,他是我们申城布鲁斯口琴吹得最好的,我当然要推荐他了,你不是要好的吗?”杨正明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

    这时,乐队几个全都笑了起来。

    黄智健往兜里掏了一下,随手就拿出一只极其细巧精致的布鲁斯口琴来,一看做工就知道价值不菲。能够随身携带这样的一把口琴,至少证明黄智健的确是会吹布鲁斯口琴的。怪不得叶梓刚才问起布鲁斯口琴的时候,他的表情会有点怪异。

    冲着叶梓晃了晃手上的口琴,黄智健龇牙一笑。

    “我擦!玩儿我呢是吧?”叶梓愤愤的放下电话:“老杨,老黄,你们俩都给我等着!”

    “等着不等着的再说好了,”杨正明笑嘻嘻的一伸手:“2000一轨,小叶子,这可是你自己答应的啊。”

    “阿三,这个钱咱们必须向他要,录完了晚上吃宵夜去。”

    “对,小叶子你得给钱,要不然……阿三阿哥可不会帮你录制布鲁斯口琴,哈哈哈~~~”这下子“小铃铛”可就来劲儿了,起哄着就嚷嚷起来。

    黄智健站在一旁不言不语,两指捏着那把细巧的口琴轻轻摇晃,面带微笑。

    老戴和“小老鼠”邹成也笑嘻嘻的凑了过来。

    “老杨、老黄、小铃铛、老戴、还有你小老鼠,”叶梓伸手指着这帮家伙,一个一个的指过来:“没一个好东西!”

    “2000一轨?切!一分没有,要命一条!”

    ……

    十分钟之后,录制工作正式开始。

    “老杨,你的鼓先来,你先进去看看那套鼓合不合适。”

    在任何时候的全真乐队录音当中,鼓的录制都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一件事情,也是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鼓录好了,全真乐队的录制就已经至少成功了一半。

    叶梓肯定也是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杨正明按照叶梓的指引,懒洋洋的晃进了最大的那间录音室,那里是录制成编制的中小型管弦乐队的时候使用的,面积最大,有100平方左右。晚上,缪俊凯带来的弦乐群就会在那里进行录制。在这间录音室的一角,专门为录制架子鼓搭建了一间全吸音的小房间,只有十几个平方,孙云老师当初购置的套鼓就放在那里。

    进去了还没有三分钟,刚才还是懒洋洋的杨正明一阵风儿似的跑了出来。

    “小叶子,你这儿这套鼓是什么牌子?我怎么从来没见到过?”杨正明急急的问道。

    “怎么了老杨,那套鼓的声音不好?不太可能吧?”叶梓故意这么问道。

    他当然知道里面那套鼓的声音究竟多么出色多么优秀,但是孙云老师当初定制的时候就把品牌logo藏在了鼓里,鼓的外表没有任何铭牌,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叶梓同样不知道它的品牌。

    杨正明这个鼓手果然也认不出来,不过这套鼓的声音他当然一听就知道好坏。

    “小铃铛”奇怪了:“杨哥,还有你没见过的鼓啊?”

    “别打岔。”杨正明挥手止住了“小铃铛”的继续发问:“小叶子,赶紧说说。”

    “老杨,那套鼓的声音还行吧?”叶梓顾左右而言他。

    “很棒!真的很棒!还没调试声音就已经棒极了!”杨正明的眼睛里开始冒出点点火花:“我从小到大还没用过声音这么棒的鼓,小叶子,这套鼓到底是什么牌子的,啊?”

    “你觉得这套鼓跟tama和珍珠相比,哪一个更好一点?”叶梓还是没说,继续问道。

    “小叶子你故意的是吧?tama和珍珠的顶级系列也就这样了。”杨正明有点恼怒,不过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黄智健一惊:“老杨,真的假的?你那套tama的'超级明星'也比不上?”

    “比不上比不上,完全比不上。”杨正明极其肯定的说道:“我那套'超级明星'只是tama里面的中档系列,这里的这套鼓我估计是顶级系列,声音真的很棒。小叶子,这到底是什么鼓?”

    “嗐,老杨,声音好你用着不就完了吗,管它究竟是什么牌子的,是吧?”叶梓还在逗他。

    谁叫他刚才故意整叶梓来的。

    “哎呀~~~”杨正明被叶梓惹恼了:“小叶子你这是想找尅是吧?再不说我可翻脸了啊!”

    叶梓终于绷不住了:“哈哈哈~~~老杨,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时候,真是难得啊。可爱,真可爱,哈哈哈~~~”

    一看杨正明真的摆出一副就要发火的样子,叶梓连忙说道:“好了好了,我说还不行吗?”

    “老杨,难道除了tama和珍珠,你就没有听说过其它鼓的品牌?里面那套鼓就是鼓中的极品……dw啊。”

    “老杨,你不会告诉我没听说过dw吧?”

    一听到dw,杨正明就像被利箭射中了一样,呆了好一会儿,这才长出一口气喃喃自语起来。

    “我就说嘛,这声音简直好到没治了,原来真的是dw,原来这就是dw啊。”

    “我也碰过dw了,我tm终于也算是个人物了啊!”

    杨正明已经痴了。

 第八百十九章 录鼓

    听到dw这两个字母,乐队的其他成员也全都坐不住了。

    哪怕不是鼓手,不过只要是玩乐队的,对于这个鼓中的极品、唯一一个全部只接受定制而没有成品套装的品牌,乐手们就没有不知道的,而且越是出色的乐手越知道dw的优秀。跟dw比起来,世界上销量排在前两位的tmam和珍珠,也许在商业性上是大大的成功了,但是在乐器的平均品质上,那真的相差很远。dw采用的全定制策略,让他们出品的每一套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更不用说dw套鼓音色之美那更是震撼无伦,超群绝俗。当然话说回来,tama和珍珠的顶级套鼓那也是极其优秀的,这一点无可否认。不过相比之下,dw就根本没有差的东西,出来的就是最好的。

    这是乐队圈子里大家的共识,只是dw套鼓价格高昂,现在这个年代也要至少15000米元起价,华夏大陆平常难得一见罢了。

    没想到叶梓的录音棚里居然藏着这样的一个宝贝。

    “dw?小叶子你确定里面那套鼓就是dw?真的还是假的?”黄智健拉着叶梓,悄悄的但却急切的问道。

    “小铃铛”他们也全都目光炽烈,看向叶梓。

    叶梓撇了撇嘴:“切,我骗你们干嘛,我又拿不到什么好处,不信自己进去看呗。”

    “是要去看看,是要去看看。”黄智健喃喃的说道。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吧。”最着急的每次都是“小铃铛”。

    “走走走,去看看去。”老戴平时不声不响,这个时候却是相当积极的催了起来。

    “小老鼠”邹成根本二话不说,直接就向录音间走去。走了几步,这才一回身喊了一句。

    “走啊。”

    好嘛,这一下子控制室里的乐手们立刻走得干干净净。杨正明是最晚起身的,不过进到录音室他又变成了第一个。

    别人用走,他是用跑的。

    ……

    “老杨,你再踩几下底鼓……”

    叶梓站在调音台前,极其认真的听着监听音箱里传来的底鼓声音,不时的拿起监听耳机戴上,听一会儿再摘掉,再听音箱里的声音,比较着两者的不同,仔细的调整着底鼓的各项参数。

    一句句要求从调音台上的对讲话筒传到杨正明的监听耳机里。

    “老杨,你把底鼓话筒稍微再往上翘一点,距离拉近一公分……好了吗?好了你再踩两下我听听。”

    “好,声音不错。老杨,打两下军鼓……不要停,继续再来……好,很好。”

    “现在你把底鼓和军鼓同时用起来,我听听声音的平衡性。”

    “啧,老杨,不好意思,你还要把底鼓话筒再拉远一点,半公分左右吧……好,再来一次。”

    “好好,你试一下嗵鼓,一个一个过来,从大嗵开始。”

    “好了,老杨,底鼓、军鼓、嗵鼓同时来一下。”

    “我擦!居然不平衡!我@%#^*……”

    “抱歉啊老杨,还要再调整一下,麻烦你再把底鼓话筒推进去一点点,真真一点点就够了。另外,你把军鼓话筒稍微歪一下……向外歪,也是一点点就够了。”

    “好,老杨你再来,我听听效果。”

    “哎,这才对嘛。”

    “老杨,你打一下吊镲。”

    “现在是踩镲……”

    “老杨,现在你来整套鼓,不要停啊,我来做一下平衡。”

    嗵嗒咚……咚咚……咚嗒嗒咚……

    杨正明不间断的打起鼓来,叶梓在调音台上认真的做着各项参数的调整,该低切的低切,该高切的高切,切除多余的那些不需要的额外声音。不过eq(声音频率)和压缩的调整并没有就此进行,那是要等到所有乐器全部录制完毕才能同时进行的,这方面的调整需要考虑各种乐器之间的平衡。

    录鼓真的是相当困难相当耗费时间的一件事情,最困难的就是在做好整套鼓声音平衡的基础上,让鼓的本身音色完全显现出来,同时又能与各种乐器极好的协调起来。

    为了做到这些,不说别的,在录鼓之前光是一个录音话筒的安放,叶梓和杨正明就一起忙了半个小时才搞好。底鼓要放话筒、军鼓要放话筒、吊镲踩镲都要安放话筒来收音,有时候嗵鼓也要安放话筒。

    以为这些话筒就够用了吗?

    呵呵,还不够哦。

    在整套鼓的前方,还会安放一到两只话筒来收音,收集整套鼓打击时最自然的那种声音。有时在鼓手的头顶稍高的位置上,也会再安放一只收音话筒。

    这样加起来,录鼓的时候至少需要七八只话筒,用上十几只话筒也毫不稀奇。而且这些话筒的特性又都各不相同,选择上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底鼓的动态最大,只能使用动圈式话筒来收音,如果用上娇。嫩的电容话筒,那就等着给电容话筒“收尸”吧,它们绝对承受不了底鼓那样的瞬间大动态大声压的冲击;军鼓上最好使用那种细长的铅笔状话筒,通过斜伸过来的支架“挤”到军鼓上方,留在鼓头的边缘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