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江节日乐团当然是一支极其优秀的管弦乐团,所以他们的演奏在无声无息之间就变得异样的、特别的精彩,远超他们本身水平的那种精彩。
除了,极个别的某个人之外。
第八百六十章 一脚(完)
不用多说,这个极个别的某个人当然指的就是乐团首席孟莱了。此刻的?24??莱,坐在自己的演奏位置上几乎如坐针毡。
开始正式的演奏之前,孟莱心里始终坚定着这样的信念,那就是孙云的演奏状态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恢复,他绝不相信这种骗人的“神话”。但是令孟莱感到遗憾的是,骗人的“神话”在第十五秒的钢琴加入之后——竟然奇迹般的真的出现了。
孟莱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边演奏,孟莱一边下意识的晃了晃脑袋,想把刚才听到的那种可怕的“幻觉”从自己的脑海当中彻底赶走。可惜的是,这是绝对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
随即,孟莱深深的失望了、沮丧了。
那一刹那,孙云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演奏当中,尽情释放着自己压抑已久的演奏才华。舞台下的叶梓和澹台文慧都在为孙云的状态恢复而心中高呼,舞台上的蔡清德已经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指挥情绪,乐团成员也随即跟了进来。孟莱心里却是一阵又一阵的开始不停地抽搐,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把抓住了他的心脏,同时狠狠的、使劲儿的搓揉了起来。
听着孙云越来越出色、越来越优秀的钢琴演奏,孟莱的一颗心渐渐地沉入到了水底。绝望的感觉,犹如潮水一般向他漫漫侵袭过来。
一瞬间,孟莱就失神了。
忽然,孟莱的眼角觉得有两道眼神利剑一样唰的射向了自己,抬眼一看,蔡清德正在一边指挥,一边怒视过来,左手的手势也在有意无意的带向这边。
原来刚才一失神之间孟莱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演奏,让手里这把小提琴的声音凸显在了整支乐团的外面,跟孙云的钢琴演奏形成了“交相辉映”,几乎将这首乐曲变成了钢琴、小提琴的双重协奏曲。
这种情况,在管弦乐团的演奏当中是绝不允许的!
管弦乐团的演奏要求的是共性、是各种乐器声音的粘连融合,并不需要单独一种乐器的个性凸显,即使是乐团首席也不例外,乐团首席反而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将自己的个性融合在乐团的共性当中。当然乐曲当中需要独奏的地方,需要的就是演奏家的个性了,这种情况并不算在正常的演奏范围之内。
刚才孟莱手里的小提琴就从弦乐群当中凸显了出来,虽然仅仅只有两三个小节,并不影响整首乐曲的大局,但是这仍然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演出失误。
蔡清德第一时间就用最严厉的眼神向他发出了严重警告,如若孟莱胆敢再犯,蔡清德肯定马上就会停下这一次的排练演奏,向着孟莱尽情施展自己的毒舌和咆哮技能。那时候,孟莱这个首席的脸面可就完全丢尽了。
蔡清德心里甚至隐隐的希望孟莱再犯,那口气,憋在蔡清德的肚子里也有整整一天了。
孟莱心头巨震,立刻小心的收敛起了自己的小提琴,将它的声音融合进了弦乐群的整体当中。
……
演奏按部就班的继续着,孙云手下的钢琴时而气势如虹,时而沉稳如松;时而狂放的宣泄,又时而细腻的倾吐;钢琴在孙云的十指掌控下,显得那样的听话、那样的顺服,她就像孙云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一副喉舌,正在娓娓的诉说着孙云对于这首乐曲的理解,以及来自于孙云的全新阐释。
观摩席里安静极了,每一位记者全都聚精会神的聆听着这首极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名作。
如果孙云演奏的是其他作曲家的其它作品,比如勃拉姆斯这样的德奥系古典作曲家的作品,也许很多记者并不会静下心来仔细欣赏,无它,听不太懂啊。但是聆听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通俗”协奏曲,听着经常在电影当中、电台里面听到的熟悉旋律,这对于每一位出现在现场的记者来说,都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愉快经历。
同样无它,足够熟悉啊!
没有人走神,没有人交头接耳,当然更没有人大声喧哗。就连偶尔一两声捂着嘴巴的轻轻咳嗽,都会招来身边熟悉或是不熟悉的同行的一抹瞪视。
那些专跑古典音乐的记者们已经彻底听傻掉了,尤其是黄胖子他们三个。几天之前他们还在蔡清德的邀请下前来观摩孙云的排练,并且撰写了打响第一枪的那几篇评论文章。一直到孙云开始演奏之前,他们三个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绝不会错。
但是跟孟莱一样,孙云奏响的第一个音符、第一个和弦就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识。
那是一种充沛着怎样激情的辉煌演奏啊!
在依然精准如手术刀一般的演奏之下,流淌着孙云作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对于这首作品的所有感悟和演绎,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明了,也因此那样的感人至深。
对于这几位古典音乐方面的资深记者,解析这首作品和孙云演奏的能力在现场这些记者当中绝对数一数二,可就是这三位听过无数优秀演奏版本的资深记者,对于孙云现在的演奏和阐释,只能打心底说出一个“服”字。
不同于里赫特将钢琴演奏的所有细节纤毫毕现一览无遗的精致,也不同于阿格里奇以四射的激情支撑起了作品庞大的结构,孙云的这次演奏既没有里赫特的精致也没有阿格里奇的气势,但却兼具了这两者的优点。他用出色的分句架构起了作品内部的层次结构,同时用足够细腻而又丰富的音色变化,赋予了这首协奏曲与众不同的来自东方的色彩。
新颖而又别致——这便是孙云这一次的演奏给这三位绝对内行的资深记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当然,这首作品本身就具有的恢弘壮阔的磅礴气势,在孙云的演奏当中同样毫不缺少。
乐曲尚未终章,这三位资深记者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孙云的演奏状态不仅彻底恢复如初,更比十年之前再上了一层楼。
这,将是香江古典乐坛无与伦比的一次盛事啊!
……
大排练厅的一角。
随着演奏的继续,叶梓不得不忍痛再次戴起了监听耳机。这样优秀这样出色的一次演奏没能完整的现场聆听,这对于叶梓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甚至非常残酷的事情。但是,如果没能将这一次的演奏完整无缺的完美录制下来,不仅叶梓将会抱憾终身,记者们的口诛笔伐就会把他给彻底淹没。
就连排练之前还在肚子里打着小算盘小九九的主席易丰,对于这样的结果也会大失所望。演奏进行至此,易丰这一次的进攻又华丽丽的失败了,如果给他机会的话,他一定会将心中的这股怨气施加到叶梓身上。
这么优秀的演奏,事先做了这么多的准备都没能录好吗?那就不要怪我痛下辣手了。
真要到了那样的时候,恐怕就连蔡清德和澹台文慧都不会帮着叶梓说话分辨,他们的气儿肯定也不顺。
所以……没办法,叶梓只能忘我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
bravo!
bravo!
bravo!
35分钟以后,随着一长串急如暴风骤雨一般的钢琴音流狂飙突进一样的倾泻,整首乐曲重重的画下了一个休止符。
喝彩声立刻便在乐曲的尾音当中毫无停歇的响了起来。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大师、加演
bravo!
bravo!
bravo!
10月10日晚上9点45分,经历了整15整一个半小时的演奏之后,孙云终于轻轻抬起了双手,嘴角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此时大会堂音乐厅里的1400位现场乐迷已经全体起立,每一位乐迷全都站在自己的座位上为孙云刚刚结束的演奏送上最热烈的掌声,“bravo“的高喊声更是震耳欲聋。
孙云从琴凳上站起身来,先是走到指挥台前跟蔡清德紧紧地拥抱了一下,随后来到台口,面向着台下的乐迷们深深一鞠躬。
掌声和呐喊声更热烈了。
渐渐的,“bravo“的呼喊被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整齐的“encore、encore“的声音取代了。
孙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重新走回了钢琴那里。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
当天晚上的第一场复出音乐会,以孙云连续谢幕11次,并且加演了三首曲目、整场音乐会的时间也拉长至两个半小时之后,这才最终宣告结束。
第二天的香江媒体上面,包括跟古典音乐并不怎么搭界的流行音乐版块、社会新闻板块都在纷纷谈论孙云这场完美的复出音乐会,古典方向的乐评更是观点一致的交口称赞了孙云的表现。
《诚报》上的《留声机乐评》专栏这样写道。
……这便是复出乐坛的孙云先生在精心准备之后,为我们奉献的一场音乐会——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
香江古典乐坛一直有一个隐痛,我们拥有一位世界级的指挥大师蔡清德爵士,但是至今都还没有出现一位真正世界级的演奏大师,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
十年之前,香江古典乐坛失去了一位最有希望达到大师境界的钢琴家,这样惨痛的损失甚至使得整个香江古典乐坛为之黯然失声,整整沉寂了十年。但是在昨晚的大会堂音乐厅里,全场1400名现场观众和笔者一起亲眼见证了一位钢琴演奏大师的冉冉升起,这位大师在经历了十年之久的病痛折磨之后凤凰浴火涅槃重生,终臻真正的大师级境界。这是属于我们香江古典乐坛、属于我们香江1000万民众、同样也是属于我们所有华夏人的真正的钢琴演奏大师。
他,就是我们香江的骄傲……令人尊敬的孙云大师!
《诚报》的这篇评论极具代表性,得到了众多媒体的肯定和支持,孙云“钢琴演奏大师”的名头从此便在香江古典乐坛正式树立了起来。当然这样的大师还并不为世界古典乐坛认可,不过香江媒体却形成了一个共识,孙云达到世人公认的大师境界甚至都不是一个时间问题,只要他再次出现在世界古典乐坛,几场音乐会举办之后,以他现在强悍无比的演奏技巧、越发深邃的思想境界、以及更具特点的个人风格,钢琴演奏大师的头衔必然会归属于他。
这是观赏聆听了第一场复出音乐会的所有乐评人士得出的一个共识,钢琴演奏大师这个称呼在香江这里现在就提了出来,那只是提早一步罢了。
对于香江古典乐坛来说,这样的称呼实至名归,无可置疑。
……
第一场复出音乐会的完美演出,立刻引爆了香江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早已售罄的第二场音乐会的门票即使是有价无市的情况,也在转瞬之间就飙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有人甚至拍出10000香江币的天价来求购一张门票。
但是……即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市场上竟然没有任何一张门票外流或是转手。
在香江任何一个种类的演出市场上,这都属于极其难得、极其少见的一个异数。黄牛们纷纷对此哀嚎不已,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囤积一些这种门票才对,搞什么演唱会门票嘛。
于是,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乐迷们不干了。他们纷纷致电音乐会的主办地点香江大会堂音乐厅,售票处、外联部、办公室的所有电话都被打爆,音乐厅方面立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音乐厅感受到了压力,作为主办方的香江节日管弦乐团当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包括蔡清德这位指挥和易丰这个董事局主席在内的所有高层,都被前来求票的各色人等搞得苦不堪言。这些人座机打不通就打传呼打手机,传呼、手机若是还找不到人,人家就亲自上门来了。与此同时,香江的众多富豪们也都纷纷致电跟自己交好的乐团高层,只求一票。
一时之间,剩下的这一场复出音乐会立刻就成了所有人眼里的香饽饽,而这场音乐会的门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了一种另类的身份象征。
就连叶梓这里都受到了不少人的“骚扰”。
昨晚,keny哥已经带着梅姐和陈义臣特意前来捧场祝贺过了,不过今天下午他却又再次打来电话,花星的付凌天总裁希望能够携同夫人一起前来欣赏聆听孙云大师的精彩演奏,这样的事情keny哥当然要先找到叶梓头上打探消息。keny哥的电话刚一挂断,梅姐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她的朋友也想要门票。随后,雪友哥、小宝哥、唐奴哥、阿坤等等一干叶梓的好友全都打来电话,希望能够一睹香江唯一的演奏大师一展风采。甚至就连跟叶梓曾经发生过龃龉的pg制作总监林文杰都打来了电话,说的还是这件事情。
可是……门票早已售罄了啊,叶梓能有什么办法!
跟大家一一解释清楚,叶梓心里不无恨意的暗暗腹诽。
哼,这帮家伙,早干什么去了!
这个时候,叶梓可不会管什么流行跟古典之间的区别,哈哈,他可是有点儿小心眼儿的。
……
这样的形势让节日乐团始料未及,不过同时却也欢欣鼓舞,谁都希望自己参与的演出受人欢迎不是?所以,加演的设想立刻放上了蔡清德、澹台文慧以及易丰等人的案头。
第二天下午稍晚时间,孙云和蔡清德、澹台文慧、易丰以及大会堂音乐厅的高层等人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商量加演的事情。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确认从明晚开始,孙云将继续跟节日管弦乐团合作加演三场复出音乐会,这件事情便算基本上定了下来。唯一阻碍完全确定下来的一个难题是,音乐厅方面需要想办法推掉成立不久的青年交响乐团早就已经预定好在12日晚上举办的一场音乐会,同时承担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事情就卡在这个地方。
在这当口,通过蔡清德的牵线搭桥,孙云跟对方的音乐总监亲自通了一个电话,答应在年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跟青年乐团合作两场音乐会之后,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圆满得到了解决。新鲜出炉的“演奏大师”还是相当令人尊敬的,青年乐团方面不仅非常干脆的答应了此事,他们甚至减少了音乐厅需要支付的大部分赔偿。
几方面皆大欢喜,这件事情也就正式确定了下来。
不过此时谁都没有想到,加演的这三场根本就满足不了已经“饥。渴”很久的香江古典乐迷,以及希望近距离聆听并接触孙云这个演奏大师的达官贵人们。三场共计4200张门票,从开售到售罄仅仅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创造了香江古典音乐会的一个崭新的记录。
于是……加演就从三场变成了五场,随即又变成了七场,不过七场很快又变得不够了。孙云的这次复出音乐会最终竟然创纪录的足足加演了十三场之多,加上原定的两场共计举办了整整十五场。
这又是一个香江古典乐坛的新纪录。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流行歌星举办的演唱会的数字,这里面就包括孙云的学生、仅仅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而且还不是完整版演唱会)的叶梓。
叶梓羞愧无地,立刻就再次发愤图强起来。
再怎么着,也不能比不过孙云老师吧?
第八百六十二章 焦点
第一场复出音乐会的成功和轰动刚刚引爆,第二场音乐会过后,叶梓这?24??孙云的学生又继孙云之后成为了香江媒体重点关注的第二个焦点人物。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却是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情。
第二场音乐会上,叶梓在上半场结束之前作为特邀嘉宾被孙云亲自邀请上了舞台,当然,带着的是他的吉他而不是平时使用最多的演唱话筒。
就在所有观众心里因为年龄的原因稍微有点看轻这个大男孩的时候,叶梓用一首完美技巧的《阿斯图里亚斯》震住了音乐厅里的所有乐迷。一曲奏罢,现场观众几乎忘记了这是孙云的复出专场音乐会,可见叶梓的演奏多么深入人心。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么叶梓的这场嘉宾演出会被所有媒体称赞被所有乐评肯定。不可能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叶梓的演奏技巧放在那里,这是任何人都质疑不了的事实存在,至少在香江古典乐坛,还没有哪一位古典吉他演奏家能够像叶梓这样,将那么多超级难度的演奏技巧表现得如此举重若轻。经过塞戈维亚大师大半年来的传授和叶梓自己每日不辍的刻苦练习,叶梓的演奏技巧已经臻于化境,足与任何真正的演奏大师并肩媲美。至于乐曲内涵的处理和阐释,叶梓演奏的这几首乐曲也都至少中规中矩,甚至在某两首乐曲当中还能听出属于叶梓自己的独特韵味儿。
这就极其难得了。
叶梓演奏的这几首乐曲,博得了所有观众的满堂掌声,于是……观众们要求叶梓加演两首乐曲也就顺理成章了。
让叶梓成为媒体焦点的也就是加演的曲子。
叶梓加演了一首《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之后,面对观众再次加演的喝彩声灵机一动,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居然就在孙云这场复出音乐会上唱起歌来。
唱歌其实也没什么,这里是音乐厅,古典音乐也拥有海量的曲目可供叶梓进行选择。可是……叶梓怎么可能演唱美声歌曲?他又不会美声唱法!所以他能演唱的当然就是流行歌曲,具体的说,他灵机一动演唱的就是那首使用一把古典吉他就能承担伴奏任务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
没有使用乐队和任何话筒、音箱之类的扩音设备,仅仅依靠吉他的伴奏和音乐厅本身的声学效果,叶梓竟然就直接演唱了这首歌曲。虽然这是一首轻yin浅唱的校园民谣,不过在全场观众寂静无声凝神静听的状态下,加上叶梓运气将声音完全送出,他演唱的每一句歌词仍然能被最后排的观众听得清清楚楚。
说实话,在古典音乐会的现场演唱流行歌曲,叶梓的胆子,呃……那个,真的很大。
不过幸好,当时在场的观众们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一看就极其年轻的男孩子,他们仍然给予了这首《同桌的你》不亚于前面那几首著名古典吉他曲目的热烈掌声鼓励,甚至……还有年轻观众的呐喊声从音乐厅的各处传来,叶梓灵机一动加演的这首校园民谣同样获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于是,在第二天的媒体上面,叶梓就因为这个偶然的因素成为了仅次于孙云的第二号焦点人物。
对于叶梓的胆大妄为,始终站在侧幕关注他的孙云和澹台文慧全都是苦笑着摇头,蔡清德这个指挥家和音乐总监倒是哈哈一笑,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
现场观众接受了叶梓的演唱,蔡清德更是没有放在心上,但这并不代表媒体记者也全都接受这样的举动,更不代表古典音乐的乐评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的各种媒体上面,叶梓昨晚的“壮举”被单独拎了出来,围绕着叶梓的行为,记者们、乐评家们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而且这一次,专门跑流行音乐方面的娱记们也正式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事件”当中,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评论从四面八方扑向了叶梓。
舆论漩涡就此形成。
对于叶梓昨晚的表现,记者们和乐评们分成了好几派。
最主流的评价来自专跑古典乐坛的那些资深记者,黄胖子就在他的专栏里专门就此事发表了一篇评论:《出类拔萃的演奏能力和奇葩无比的演出方式》。
黄胖子说。
……对于香江古典乐坛来说,当然非常愿意看见孙云大师能够传下自己的衣钵。如果这个弟子并不以钢琴演奏见长,而是选择了古典吉他这种不同种类的乐器,我们虽然有些不太理解大师的选择,也觉得这样的师生关系稍微有些怪异,但是在叶梓出色的完成了诸如《阿斯图里亚斯》这样高难度的古典吉他名曲的演奏之后,对于大师的选择我们只能深表赞同。
这是一个拥有超级优秀的演奏天赋的年轻天才,古典吉他在他的手里似乎拥有了生命,他在古典吉他演奏方面的未来无可限量。至少这么多年以来,笔者在香江乐坛还从未在古典吉他演奏方面见过这样的天才。而且笔者坚定的认为,演奏家绝不应该是这个年轻人的极限——他现在就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如假包换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了,他的目标应该更高,应该向他的恩师靠拢。
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笔者正在脑海里回味叶梓当时的演奏,那真是绕梁三月回味无穷的出色演奏啊!
如此天赋和演奏能力,当然值得孙云大师将他收入门下加以细细传授,钢琴与古典吉他都属于和声乐器,两者之间有着足够多的相通之处,孙云大师自然担当得起传道授业的重任。
但是……说真的笔者很不愿意写下这个“但是”,不过没有办法,笔者还是要写下这个“但是”。但是叶梓昨晚的演奏进行到最后,他却用一种最奇葩的演出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