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申城地区决赛一过,叶梓就将“申粤香”这场赛事暂时抛到了脑后。香江总决赛要到明年年初才举行,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用着急。
不过,他还是早早就请电视台开出了前往香江比赛的盖章证明公文。这个年代,去香江是需要办理护照的,手续还非常复杂。需要邀请方(香江电视台的邀请公文早已送达申城电视台)、承接方(申城电视台)、被邀请人户籍所在的小区居委、街道、警察局、民政局等等一一出具证明文件。公文行走的速度那是可想而知的,等到护照办下来,他们差不多也要动身前往香江了。
还好有老沈这尊大佛在,叶梓的护照非常顺利的就办了下来。
——————————
胜者公司很快就按照合同向组委会支付了第一期50%的冠名费,不过佣金倒是全额转账到了紫光公司的账户上,这一点也是合同规定的。这一下,叶梓和崔正光有钱了。
钱一到账,叶梓马上去银行开出了一张二十万元的现金支票,准备了结叶莺这边的事情。
原先为了成立公司将孙云和老沈拉进来的时候,叶梓就与叶莺商量好了各自的收益分配,现在算下来,应该支付叶莺二十万元的“信息费”。结果叶莺只肯收两万元,其余的她宁愿入股紫光,不愿直接收取。
叶莺绝对不傻!这件事情从头至尾她都看在眼里,叶梓、崔正光两人在各自擅长领域的那份潜力让她怦然心动。她决定赌上一把。
叶梓想了想,将支票收回,自己又去银行取了两万元现金出来交给叶莺。
第二天,叶梓再次找到叶莺,将自己昨天回去后与崔正光还有孙云、老沈商量的结果告诉叶莺。叶莺将以十八万元现金入股,占股10%。
至此,未来的紫光文化传播公司五巨头就此成型。
叶梓、崔正光两人共同占据75%的绝对控股权。其中叶梓占40%、崔正光35%。叶梓考虑今后在合适的时候,将自己的部分股份慢慢转交到崔正光手里。
老沈为公司保驾护航,不用出资,独享10%的干股分红。但是十年之内,这些股份是不允许转手卖出的。即使今后需要转手,叶梓和崔正光也将拥有第一个接手的权利。老沈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
孙云是叶梓的老师,同时也是紫光公司的法人。公司注册由他出面,肯定比叶梓和崔正光这两个半大小子合适的多。他也不用出资,但是在紫光公司今后的唱片制作上,他的工作室将会给与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孙云占股最少,只有5%。
公司内部的事情理清,叶梓很快就将陆续购进新的器材,制作第一张个人专辑的事情可以开始着手进行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尽全力去争取,那个内地歌手还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荣誉!
这——不仅是叶梓自己的意愿,更是陈子墨老师期盼了四年多的心愿!
——————————
《流行音乐排行榜》是属于申城电台103。7兆赫的名牌栏目《百丽音乐万花筒》当中的一个子栏目。这是国内最早的一个专业流行歌曲排行榜,1987年7月25日开始正式播出。(ps:行文所需,提前了两年,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不要喷我!)
这也是内地音乐人最难打榜的排行榜,没有之一。播出的前两年,内地歌手、内地流行歌曲竟然无一进入前十,最高也只能在第十一名~~第二十名之间徘徊。在其它榜单上很有效果的花钱买位次,在这个榜单上也失去了效力。
这种情况让人尴尬的同时也让人不解,不过,也许从榜单的评选机制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与其它榜单主要是由节目组来控制榜单名次不同,这份榜单的名次排行,主要是根据听众的投票数据统计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这个榜单花钱也买不到名次的特殊情况。
还有一些特定的情况,也造成了这个榜单的与众不同。
80年代末正是国内歌坛西北风最红火的时期,造就了胡悦、杭天琦、历娜等一大批西北风的代表人物。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香江、台海流行歌曲大肆涌入内地的时候,大量的香江、台海歌星凭借着一首首经典歌曲,迅速占据了歌迷们的内心。
两者相比,在歌曲的流行性、传唱度方面双方不分轩轾、各具特色。但是在歌星的包装、宣传以及唱片发行方面,无论是西北风诸将也好、刘幻韦薇这些巨星也罢,相比江、台歌星,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这个排行榜是在北方,比如燕京,西北风诸将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刘幻和韦薇等人的号召力更是强大,他们都有足够的底气与江、台歌手分庭抗礼。但是在地处南方的申城,西北风歌曲的影响力大减,在榜单上仅凭实力拼不过江、台歌星,那就显得理所当然了。如果到了粤省,那更是江、台歌曲尤其是粤语歌曲的一统天下。所以《岭南新歌榜》便将江、台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分成两榜来分别处理,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申城电台这个《流行音乐排行榜》是将所有的流行歌曲放在一起评比,内地流行歌曲占不了上风那就显而易见了。这是当时流行歌坛的整体态势决定的。
直到1989年8月初,这个榜单已经开榜足足两年之久,才有国内摇滚先驱崔剑凭借着一首《浪子归》第一次杀入榜单前十,这才打破了这个排行榜对于内地音乐人的完全“封锁”。崔剑是第一个在申城举办演唱会的内地摇滚歌手,他在申城的歌迷极多影响很大。不过他的这首歌曲也仅仅只在前十呆了两周,一周第九,一周第五。
在这之后,内地流行歌曲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涉足这份极具权威性的榜单,其中成绩最好的就是那首《asia雄风》。
但是无论是哪一首内地金曲,也无论它在其它榜单上的势头多么凶猛,在这个与粤省《岭南新歌榜》齐名的“南方双榜”之一,它们几乎都会落得个折戟沉沙的结果。
看看常年盘踞在榜单前列的人选就可以知道,要想在这个排行榜冲到榜首登顶,将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谭咏林、章国荣、成百强、钟真涛、张雪友、林依莲、叶倩玟、赵川、安哥、汪杰、周桦建、江玉衡、高明俊······
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是横亘在所有内地流行歌手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新人新作,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高兴的、叹气的
(今天有10个新增收藏,总数360。哈哈,这可真的是好事情。能有更多的朋友阅读这部作品,高音非常感谢!!!)
——————————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星期。
——————————
最近,张晓海的心里有点小纠结。
自从在《每周新歌推荐》这个节目里听到了《涛声依旧》这首新歌以后,他立刻就成为了叶梓的歌迷。这一阵子,他每个星期都要寄出十几张选票,就为了支持叶梓的这首新歌。
但是这两个星期,叶梓的新歌已经逼近了往日他最喜欢最崇拜的香江巨星谭咏林,他的心里就有点纠结了。
排行榜本周前三甲的排名次序跟上周完全一样:冠军歌曲,来自台海齐青演唱的《柔情主意》,亚军是谭咏林谭校长的《不灭的爱》,叶梓的《涛声依旧》排在第三。
让张晓海纠结的是,下一周的选票上他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榜首歌曲?是依然维持原来的想法,谭校长永远第一?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改变,将叶梓推上榜首?
这样的“难题”,让这个十七岁的高中生已经纠结好几天了。不过无论叶梓和谭校长谁先谁后,有一首新歌他是肯定要选进前十的。
《想唱就唱》,多带劲儿的名字啊!
一想起《想唱就唱》这首新歌,刚刚踏入青年时代的张晓海,耳边似乎就响起了十六岁少女那清纯甜美的嗓音。
真是一首好歌啊!这样的好歌,一定要上榜!
——————————
曾纯的心里就一点都不纠结,她高兴都来不及。
《想唱就唱》这首歌在上周的《每周新歌推荐》中已经播放,据叶梓哥哥说,这首新歌的反响很不错,这几天也有不少点歌出现。不出意外,这一周的《流行歌曲排行榜》上应该就能看见这首新歌的踪迹了。
想想最近几个星期发生的事情,小姑娘的心里真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先是被叶梓哥哥推荐演唱了这首《想唱就唱》,接下来,好事就是一件接着一件。
电视台拍摄的mtv真的很棒,自己,真的有镜头里那么漂亮吗?天天在电视上看着自己,说起来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看到了这首mtv,都夸自己唱得很好,可是,哎呀好害羞啊!明明是叶梓哥哥的歌写得好才对嘛,跟我的演唱有什么关系啊!不过,听起来还是蛮开心的哦!
再后来,凭着这首歌曲的演唱,自己居然在决赛上轻而易举夺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即将在明年奔赴香江参加总决赛。哎呀,到时候还要跟叶梓哥哥比赛哦,我怎么比得过他啊?
紧跟着这首歌就上了电台的推荐,下个星期还有可能登上排行榜!
我······我这是要出名了吗?
天哪!这一切······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小姑娘开心的遐想着。
——————————
张磊最近老是悄悄的叹气。
看着叶梓的《涛声依旧》在电台的各个节目不断播放,在排行榜上也是越战越勇,这些倒也算了。毕竟这首新歌歌好词好,叶梓的演唱也无可挑剔,张磊虽然羡慕,但是并没有什么可以多想的。自己的新歌也已经做好,只等电台的推荐了。
可是小姑娘曾纯的那首《想唱就唱》上周就上了电台推荐,这几天也是每天多次点唱,还很有可能冲进本周榜单,张磊的心里,不免就有点酸酸的。
不过这怪谁呢?谁让一向大胆的自己临场退缩了呢?
如果当初决赛的时候听从叶梓的建议,也许上周的推荐里面,也会有这首《爱要怎么说出口》的一个位置吧?陈子墨老师可是非常欣赏这首歌的。可是谁又会知道决赛的影响力居然会有这么大?早知如此,自己就是拼着进不了总决赛也会演唱这首新歌的!这种影响力,可不是进入一次总决赛可以相比的,除非自己能够在香江夺冠。夺冠?这可能吗?不说叶梓,就是刘琦自己也比不上啊!
现在,这首歌要等到本周六才能播出,足足比别人晚了一个星期啊!
唉······
——————————
叶梓心里也有一点小纠结。
连续两周排名第三,按理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如果自己的专辑歌曲已经全部录制好了的话,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上几次电视台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再继续打一下榜,接受几次采访,两三个月内,专辑就可以送到唱片厂开工生产面世了。销量也不会差,上百万肯定达不到,但是一二十万的销量是有保障的。单凭《涛声依旧》这一首歌在申城一地就能卖出去几万盒磁带。
叶梓有这个自信!
但是,叶梓现在只有两首歌的成品,其他新歌也只做了两首伴奏,这还全都是为了香江总决赛做出的准备。这会儿就想着出版专辑,实在是太早了一点。
而且叶梓也知道,如果现在就出专辑的话,对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自己的根基尚未夯实,歌迷的接受度也还不够广泛。草率出版专辑,即使首首都是精品,即使现在是唱片业的黄金时期,歌手的基础不扎实,歌迷分分钟就会把你抛到脑后。也许这些经典歌曲不会消失,但是歌手的名字会被人渐渐淡忘。“歌红人不红”可不是叶梓所希望的!
所有这一切,都还需要叶梓继续努力,继续花费大量时间慢慢累积。
不过叶梓纠结的不是出不出版专辑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专辑,叶梓的认识还是非常清醒的。叶梓现在有点纠结的是《涛声依旧》这首作品。连续两周第三,根据陈老师的内部消息,这一周的选票数目反而下跌了一点,离着第二名更远了。
要想个什么办法,让这首歌的选票能够更多一点呢?要是能够冲到榜首的话,对于接下来的所有事情,那份助力就太大了!内地歌曲首次登顶这个名头,太诱人了啊!
叶梓一直在仔细地琢磨。
mtv无论如何要尽快作出来,这是一点。电台的电话采访和直播采访还是要请陈老师费心一下,最好在近期就安排个三四次,那样影响就出去了。这是第二个。
这一周,各地的其它榜单应该也要陆续上榜了,这也是很有利的一点。如果有几个榜单能够冲上榜首,反过来也能影响一下这个排行榜。
还有一个约好的采访这几天就赶紧完成吧。那本杂志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
唉,还是要尽可能抓紧时间啊!不能再像这个星期这样逍遥了。今天晚上就将这一单的活儿赶紧完成,明天就把新歌考虑起来,先做好了放在那里,随时都能用上。
——————————
陈子墨还是非常看好叶梓的,这几天他也一直在琢磨怎样帮着叶梓,将这首《涛声依旧》推到更高的名次。
近年来,那件事情几乎成了他的心结!看着一首首他很喜欢很欣赏的内地流行歌曲在榜单上纷纷倒下,他的心里绝不好受。但是,如果让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内地流行歌曲硬生生“变到”榜首,这又与他的为人原则不符。他宁可榜单被江、台歌曲大肆占据,也不愿将还不具备实力的歌曲硬推上去。当然,适当的倾斜照顾那是完全可行的。他和电台的确需要一份“干净”的榜单,但是他也不是油盐不进的那种“圣人”。
去年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推动那首《asia雄风》,他就几乎将手上所有的资源全部用了上去。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最接近的一周,《asia雄风》的选票仍然差了榜首歌曲近一百票。这样的差距就不是人为因素可以随意抹去的了。
现在,叶梓这首《涛声依旧》让他再次看见了一丝曙光,陈子墨不淡定了。
拿起电话,陈子墨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欧阳,我是陈子墨。”
“老陈?”对面的女声有点惊讶。
陈子墨靠在椅背上,笑道:“我刚看了台里最近的数据综合汇报,欧阳,你们那个栏目真是越来越出色了,要表扬啊!”
欧阳在电话里笑了:“老陈,你这是在表扬你自己吗?这可是你一手策划的栏目,我可只是监制哦。”
“栏目是在你手里发扬光大的,我可不敢贪功啊。”
“呵呵······”欧阳轻笑了几声,问道:“老陈,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不用这么虚头八脑的。”
“行,那我就说了。”几十年的同事之间的确不需要太多的转弯绕圈子:“是这样,那首《涛声依旧》不是已经连续两周第三了吗?我想······再给他加把劲儿!”
欧阳在电话里停顿了一下:“······老陈,你是又想······”
“对!”陈子墨的态度很坚定:“我觉得这次······有希望!”
“那行!这首《涛声依旧》我也很喜欢,那就给他再加一把劲儿吧!”欧阳也不废话,她是这个栏目现在的监制,她也早就希望能够打破江、台歌曲对于这个榜单的封锁:“老陈你说吧,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好!那你这样,节目直播中的电话采访先做起来再说,然后······”
电话里,陈子墨跟欧阳仔细地商量起来。
(新人新作,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七十四章 采访
(惊闻历史大神“贼道三痴”因患肝癌离世,高音不胜唏嘘。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朋友们,真的要千万千万当心自己的身体啊!!!)
——————————
第二天,叶梓带着两把吉他和一大把软盘去了孙云那里。
一方面是每周的回课,孙云的指点也是叶梓现在非常需要的。虽然叶梓拥有系统里的大师教程,在古典吉他的专业科目上,孙云教不了叶梓太多东西。但是他在欧美古典乐坛活跃了二十几年,阅历、眼光、经验、人脉都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在古典音乐修养方面,直接传承于贝多芬这一脉的孙云更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叶梓的古典吉他演奏来说,这也是他急需培养的“外功”之一。
同样类似的还有倪俊那里的钢琴课程。虽然内心并不钟爱钢琴这样乐器,但是叶梓仍然坚持在练。这——同样也是“外功”积累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叶梓需要用到孙云那里的专业设备来录制这一次的电吉他音轨,并且将这些伴奏在调音台上全部做好分轨。剩下的事情,就是哪天录唱的时候再来一次,将需要他演唱的部分录制完毕。
制作卡拉ok伴奏这份工作,叶梓不会再做太长时间了。不过在他的个人专辑出版之前,这仍然会是叶梓最稳定的一份收入。就现在整个华夏的情况来看,月入几万的工作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
——————————
10月31日,星期四。
上午九点,叶梓再次来到电视台南门边上的1937咖啡馆。为了今天的这次采访,叶梓特意跷课而来。
《音像world》这本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华夏唱片总公司主办的一份音像刊物,面向全国以及海外地区发行。这也是国内第一本以音像、娱乐为主的月刊,每月十号出版。在国内歌迷心中,这本《音像world》杂志就是他们心中的流行音乐“圣经”!
这次采访,仍然是来自陈子墨的关系,本来应该在月中就进行采访的。不过那一段时间叶梓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挤不出时间,所以将采访往后推了一个星期。结果一周后采访记者另有任务,只能再往后拖。这一次人家记者主动再次邀约,叶梓也不想继续再拖下去,所以宁可跷课,怎么着也要在今天就把这次采访做完。
要不然,采访内容就要等到十二月的那期杂志才能刊登了。到那时,黄花儿菜都凉了!
叶梓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跟服务员说了声还要等人,请她拿了一杯清水过来,点上根烟,静静地等待着采访记者的大驾光临。
——————————
吴小颖走的很急。
昨天的电话里,她跟对方约的是上午九点见面。可是这该死的公交,慢腾腾的比走路快不了多少。
申城正在同时修建环城、南北两条高架,她从北区的家里赶往市中心必然会经过一条。通往市中心的那条原先双向四车道的大路,现在只剩下一根车道通行,而且还要听从交警的指挥,让双向对开的车子间隔着通过这段路程,这公交车开起来那就更慢了。等到终于磨磨蹭蹭到达电视台北门公交站,吴小颖手上的手表已经指向九点半,这一路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
早知这样,还不如直接去他学校做这个采访了。吴小颖下了公交之后,暗暗懊恼的想道。
急匆匆地从电视台旁边的一条小路穿过赶往南门,吴小颖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再次捋了一遍等会儿的采访内容。
五分钟后,站在1937那扇厚重的大门外面,吴小颖挽了挽头发,等疾走的喘息平复下来,这才用力推开了那扇大门。
咖啡馆里播放着音量很轻的钢琴曲,淡淡的香气氤氲。因为现在还是上午,客人并不多。大门斜对面靠窗的那张桌子上,一个年轻人的身影立刻吸引了吴小颖的注意。
那是一个坐姿笔直的年轻人,短发,鬓角留得很少,显得非常精神。上身穿着一件松软的白色棉质衬衣,看不出是什么牌子,领口随意的敞开了两颗扣子。他的双手修长光洁,右手自然地放在桌子上,左手微弯,轻轻握住剩了一半清水的宽口玻璃杯。年轻人半转着头,视线看向窗外。秋日的阳光从木制的格扇窗棂投射进来,在他的发角眉梢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光圈。
阳光的层层晕染下,年轻人的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微笑,就这么沉稳地、宁静地坐在那里。虽然他正看着窗外,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仿佛窗外的车水马龙和城市喧嚣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自己并不参与其中,就像是个旁观者。
这幅画面很静,很有一丝禅韵。
福至心灵!
吴小颖立刻从包里取出自己的海鸥df—1单反采访相机,迅速调好光圈、快门,镜头对准了窗边的那个年轻人。为了寻找到最好的逆光拍摄角度,她甚至直接坐到了地板上。她敢肯定,镜头里的这个年轻人,一定就是她今天要采访的对象。
“吱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吴小颖一口气连续卷了四张胶片,按了四下快门,这才长出一口气,松开了手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