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完全以选手的演唱实力来作为评分的标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某位选手拥有着压倒性的实力优势,也难免在比赛的时候遭到暗算。
这一点,是叶梓一定要小心提防的。
没有了各自地域的集体诉求,评委们自身的利益就占到了上风,比赛时他们彼此之间的各种明争暗斗,比起三方达成协议之后的那种状态,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情况下,有没有评委在背后力挺就很关键了。
比如刘琦,李怀同是绝对会给他打偏分的,刘琦获得再高的分数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还有粤省和香江的十位选手,保不准就会再跳出一两个破坏平衡的家伙来。
比赛当中一旦出现这样的选手,其隐蔽性和杀伤力都是极其强大的。
在这一点上,叶梓没有任何优势,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超强的个人实力。
当然,叶梓也绝不是毫无反击的余地。担任本次赛事监审的孙云,就是叶梓的保障之一。至少在比赛当中,孙云的存在将是叶梓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一份额外的保险。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现在,叶梓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这一次风险与机遇共存的挑战。
1992年1月18日,上午十点。
在电视台特意挑选的这个日子,周芳率领全体成员,包括五位选手,三位评委老师、张文亮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及某些顺道旅游的“亲朋好友”,一行二十余人飞赴香江。
申城代表团团长一职落在了朱辰的身上,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他是申城电视台常务副台长,公事繁忙,要到总决赛开始之前才会抵达香江。
叶梓挑选了靠窗的座位,身边是兴奋得坐立不安的张磊。
曾纯与金巧贞坐在叶梓他们前排,两个脑袋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据说女人之间的友谊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此言不谬。
刘琦一上飞机就不见了身影,也许是去了头等舱?
叶梓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想了一下。
叶梓的身后坐着朱枫泊老师和申城最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之一、来自申城师范大学声乐系的徐琅教授,他们都是本次总决赛的评委。
另一位申城评委李怀同,并没有坐在叶梓视线可及的地方。
周芳和代表团的其它成员各自散坐在机舱四处,周芳已经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眼打起了盹。对她来说,这次的香江之行同样是一场严峻的战役。
强烈的推背感将叶梓猛地压进了座椅,飞机起飞了。
这一刻,叶梓心里出奇的平静,没有任何波澜。
刚刚重生的时候,从在《申城晚报》上看到这个大型比赛的消息开始,叶梓就将这次比赛视为自己通往歌坛的一块最好的踏脚石。没想到这才刚刚过去半年多时间,这次比赛对于叶梓来说,已经成为“得固欣然,失亦无悲”的一场锦上添花似的赛事了。
现在的叶梓,在申城流行歌坛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一定可以踏上前世未曾踏足的巅峰之上。
这次比赛对于现在的叶梓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的那份重要意义。
胜了,当然会在他的经历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让他的歌坛之路走得更畅快一点。但是即使失败了,对于叶梓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一次的失败根本不会动摇他在歌迷心中的地位。
这样的地位,是通过叶梓不懈的努力,通过一首首佳作的传播才得到的。
这,才是今后叶梓立足歌坛的根本所在。
这一次,叶梓会拼尽全力去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荣誉,但是拼搏的目的却与以前所想不同。这一次的比赛,叶梓更多的将她当成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窗口、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实力,也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的作品。
为此,叶梓必将奋勇争先。只是心态上,现在他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不会再像上一世那样患得患失。
这是最好的迎接比赛的状态了!
轻松地看着机舱外面掠过的朵朵白云和底下的青山绿水,叶梓微微一笑,靠着椅背闭上了眼睛。
两个半小时以后,飞机稳稳的降落在齐德机场。
香江——到了!
(新人新作,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一百零五章 什么叫做专业
香江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是对于80、90年代的内地人士来说,香江那就是真正天堂一样美丽富饶的地方。
叶梓他们下榻的宾馆是位于桐罗湾薇多丽雅公园旁边的伊东酒店,五星级。
这是一家开业了很久的老宾馆,不过除了客房面积不大,chuang铺稍嫌窄小了一点,其他就没什么可以太过挑剔的。
对于前世住过各种豪华酒店的叶梓来说这家酒店也就那样,虽然号称五星级,各项设施比起二十年后那可是相差太远,放到以后能不能评上四星级都是个问题。但是对于首次来到香江的张磊、曾纯等人,那可就真是长见识了。
自从踏进宾馆那富丽堂皇的大堂,张磊的一张嘴就没有合拢过,他甚至下意识的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这才从电视台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了房卡。
这次的住宿都是两人一间,叶梓当然是和张磊住在一起。
教会了张磊用房卡开门、插卡取电,两人走进房间,张磊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叶子,这酒店真是豪华,我看跟申城的hilton有得一比。”
张磊放下背包,将自己狠狠地摔到chuang上,眼光来回巡视着屋内的装饰,感叹道。
叶梓在置物架上放好随身携带的合成器和电吉他,这才有空打量一下自己将要居住十天的这间客房。
很小的一间客房,总共不到二十平方,是一个接待两位客人的标准间。电视机倒是不小,二十五寸的岛国品牌彩电,端端正正的安放在旋转式电视柜上。
房间的墙壁贴着ru白色暗花纹墙纸,挂了几幅赝品静物油画。配上深咖色的写字台和电视机柜,幽静的窗帘、chuang罩、台灯、射灯,房间的整个格调还是蛮有一点温馨的感觉。
“这就是个标准间,哪里算得上豪华。”
随手将手里的外套扔在了chuang上,叶梓一边回答着张磊的感叹,一边坐在了写字台前。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看了起来。
“咦?这是什么?”
张磊只是躺了一下就立刻起身了,他也同样来到写字台前,一眼就看见了放在写字台上的另一份文件。
叶梓目不转睛,嘴里答道:“是这次总决赛每位选手的详细赛程安排,那一份是你的,你也看一下吧。”
“哦?那是要好好看一下。”张磊立刻拿起了另一份文件。
对于所有参赛选手来说,这份文件都是相当重要的。
“太详细了吧?精确到几分钟之内?”
自从进了房间之后,张磊在短时间内第二次感叹道。
叶梓笑着纠正了一下他的说法。
“这不叫详细,这叫专业。”
“专业?”
“对。这就叫做专业!”
被叶梓称为“专业”的这份文件,厚厚的一沓,装订整齐,全称叫作《申粤香三地歌手大赛参赛选手赛程安排细则》。
每份文件的封面右下角都会打印着一行选手信息。比如叶梓这份,右下角印着的就是“申城代表团叶梓选手”,其中“叶梓”这两个字使用了变形加粗显化处理,一看便知。
选手还未入住酒店,赛程安排文件就已经全部放置到位毫无差错。仅仅这一点就已经称得上“专业”这两个字。
这份文件,将每个代表团、每位参赛选手以及每日的行程都做了极为详尽的安排。就像张磊所说。这样的安排是以分钟作为时间计算单位的。
举例说明。
1月19日明天下午,这是申城代表团去录音棚与乐队合乐排练的时间。在这份文件中,就已经将申城代表团的五位选手按照姓名的笔画顺序排列好了次序,同时按照每位选手报上的参赛歌曲的时长,加上一定的余量,确定了每位选手与乐队合乐时间的长短。
再举个例子。
1月21日下周一。这是申城代表团去演播大厅走台的日子。这一段行程就从代表团从酒店出发的时间开始计算,包括每位选手走台时段安排、午餐安排、下午的试妆试衣安排、化妆师发型师造型师分配安排、回程用车安排等等全部包括在内。
在这份文件中,除了在23日进行的半决赛、27日进行的决赛这两场比赛的选手演唱顺序还有待抽签决定,其它各项事宜都已提前做好了详尽的安排。
对于选手来说,在刚刚入住酒店的第一时间就能看见这样的一份文件。心里一定会安心很多。这至少让选手们对于接下来这十天内每一天的具体行程安排都有所了解,这样也方便选手们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以便更好的应对本次赛事。
这样的安排当然非常专业。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专业”是否太过于刻板,缺少必要的灵活与变通?
这个问题也许存在。
意外总是随处可见。可能某位选手在与乐队合乐的时候一下子找不到状态,迟迟无法完成计划;也许某一位选手并不喜欢安排好的化妆师为他(她)整饬的发型,需要调换一位更合心意的发型师;或者更有另外一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临时事件,打破这份计划的时间安排;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这样可能发生的意外并不意味着这一份文件毫无用处,恰恰相反,有了这样一份精心安排的计划,才能在出现意外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这份计划就相当于整个总决赛期间的一个时间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出现任何问题或是意外情况,都可以随时灵活调整。如果没有这份框架的约束,出现问题的时候反而容易失控。
就好像与乐队合乐,有迟迟进不了状态的选手,那就一定会有状态非常出色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的选手。那么将这两者的情况加以互补,就可以将整体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其他情况也是大抵如此。
灵活与变通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否则,所谓的灵活与变通不过是散漫与低效的代名词罢了。
不客气地说,在当时华夏内地的电视节目中,极少见到这样详尽周至的时间安排细则出现。所以在叶梓参加的申城赛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临时发生的意外状况,并且很难及时解决。
这正是古语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专业与非专业的差别,也正在于此。
要知道制作这样一份详尽到每一位选手每天行程都做出安排的计划书,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代价都是极大的。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保证这一次比赛能够正常的顺利地进行。
香江无线电视台作为本次赛事总决赛的主办方对于这项赛事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下午五点,申城代表团的所有成员齐聚周芳下榻的套房客厅。
“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尽一切可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周芳的态度非常严肃。
“还有。这一次在香江比赛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次来到香江,你们并不仅仅只是代表自己来参加比赛,你们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电视台和整个申城的形象。这一点,希望大家时刻都要牢记在心。”
“好了,现在大家回去分头准备一下,五点三刻准时到我房间集合,参加今晚的欢迎酒会。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着装。不要奇装异服,也不要太过随便。”
“行了。散会吧。”
——————————
“刚才我都要被周老师说得睡着了,说来说去也就那些意思反复强调,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就跟以前我们厂里开会一样,一发言就是一大通。”
房间里,张磊一边照着镜子系领带,一边随意地吐槽道。
叶梓早已收拾好了自己。他还是一身简单清爽的装扮。
棉质衬衣、小直筒牛仔裤加球鞋的配置,没打领带,衬衣的袖口拉倒了手肘的位置,解开了领口的两颗扣子,腰上系了根质感粗砺的宽边金属头皮带。让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更硬朗一点。
“香江不是还没有回归嘛,我们这次来比赛也算是出访了,周老师总是要小心一点的。”叶梓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替周芳解释了几句。
“这个我也知道。”
张磊系好了领带,坐在另一张沙发上,也点上根烟:“还好我们这次是来香江,要是去米国的话,恐怕周老师要当保姆了。”
“哈哈哈,有这个可能。”叶梓笑道:“对了张磊,在申城排练的时候我就想问你,怎么想起来要升调演唱的?”
张磊挠了挠后脑勺。
“这不是都已经来了香江了吗?既然来了,我就想冲一下试试。”
“有把握吗?你这调一升上去,最高音要到高音升c的保持音了,有点高了吧?”
叶梓有点担心。
张磊自己倒是很有信心:“应该没问题。前几天排练你不都听到了吗?”
“嗯,排练是没问题。”叶梓点点头:“我就怕你比赛时”
“放心吧小叶子。”张磊信心十足的打断了叶梓:“你不是一直说我是典型的‘人来疯’吗?人越多场面越大我会唱的越好的,哈哈小叶子,你可不要输给我哦!”
“哟,叫板是吧?那就比试一下?”
“比就比,谁怕谁啊?”
“张磊,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再仔细考虑一下。”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高楼里的STUDIO
晚上六点十五分,组委会安排的欢迎酒会便在文件中确定好的时间准时开始了。
这次酒会的规模并不大,除了三个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参加的其它人员包括了十位评委老师、三位监审组成员、组委会成员、赞助商的代表以及部分香江的娱乐记者,加在一起也超不过一百人,租用了酒店的一个中型宴会厅。
酒会的程序非常简洁,只安排了三个人上台发言。
首先上台的就是本次大赛组委会主席、香江无线电视台的一位副台长俞奇。他的发言简简单单,代表组委会向全体选手表示了欢迎,并且预祝大家在总决赛上取得最好的成绩。
第二个上台发言的,是来自冠名商香江华茂集团的一位代表,他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
发言时间最长的,是第三位登台的评委代表——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香江节日管弦乐团投资人之一、终生名誉指挥、著名指挥家蔡清德爵士。
蔡爵士是香江乐坛名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仍然活跃在香江以及世界乐坛。他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指挥大师之一,与岛国的小泽正尔、天竺的祖宾美塔齐名。蔡爵士的指挥风格严谨细腻,尤其以擅长演绎贝多芬的作品著称于世。
虽然成名于古典乐坛,但是蔡爵士并不看低流行音乐。相反,他在粤语歌曲浮出水面登上香江流行歌坛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与顾嘉烣、黄占等词曲大家相交莫逆,他也提挈过谭校长、章国荣等歌坛巨星。
在香江乐坛,蔡清德蔡爵士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大腕巨擘之一。
这次赛事能够邀请到蔡清德爵士来担当总决赛的评委会主席,仅此一举,就足以奠定本项赛事在香江歌坛的至高规格。
蔡爵士的发言实际上并不长。不过,介绍十位评委以及三位监审组成员,总还是要花上一点时间的。
本次赛事的十位评委是由三地各自推荐三人联合组成。
代表申城的三位评委便是朱枫泊老师、徐琅教授以及李怀同李院长。
代表粤省的也是闻名遐迩的知名人士:著名作曲家徐建强、享誉华夏的内地歌坛巨星陈洳佳、以及粤省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白鹭唱片公司的副总金博文。
香江这边,除了蔡清德爵士这位主席以外,另外三位评委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们是有着香江歌坛jiao父之称的著名作曲家、编曲家顾嘉烣先生,以独具慧眼、提携后进著称的天王级制作人欧鼎玉先生。以及去年刚刚宣布暂别舞台的香江歌后梅雁芳小姐。
这样的评委阵容几乎囊括了三地歌坛各方面的顶尖高手,强大无比!
监审组的三位成员同样是每家一位。
代表申城的便是叶梓的老师孙云先生,粤省推出的则是《岭南新歌榜》的著名主持人成时先生,而香江的代表更是鼎鼎大名的词坛圣手黄占先生。
由他们三位组成的监审组将在本次大赛期间负责监督整个比赛的走向、解决赛事中间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以及对于评比结果中可能出现的差池进行仲裁。
监审组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这样的职位设置也只有在“申粤香”这样规模的赛事当中才有可能出现。
虽然在正常情况下,监审组的职位仅仅只是一个摆设,但是像“申粤香”这样众人瞩目的大赛能够安排这样的一个“摆设”,不也是一件好事情吗?
从周芳那里的消息可以确认。这一次总决赛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变成了“放羊比赛”。在这样形势的比赛当中,监审组的地位可就不是原来可有可无的“摆设”了。
欢迎酒会进行的时间不长,连同发言加在一起,也就一个多小时。
酒会之后,三个代表团的十五位选手、十位评委以及三位监审便正式开始了这一次“华茂杯”申粤香三地歌手大赛香江总决赛的十天旅程。
——————————
香江的高楼很多,无论是商用建筑还是居民小区,二十层以上的电梯高层占了绝大多数,高楼林立也就成为了香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点。也是让当时前来香江的内地人士最为羡慕的地方之一。
在他们心中,这随处可见的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代表的就是现代和富裕,那可是真正的高大上。
二十年后回过头来再看,人们才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香江地窄人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筑用地日趋不敷而造成的必然结果罢了。
这些高楼未见得就是现代和富裕的象征,高大上那就更加谈不上了。
不过对于当时前去合乐的申城代表团一行来说,穿梭在遮天蔽日的高楼组成的钢铁丛林里。那还真是一种非常新奇的感受。而选手们在得知今日合乐的地点居然是位于一栋三十层高楼din楼的一座录音棚的时候,包括叶梓在内,大家集体表现出了惊讶与兴奋。
叶梓的表现当然是伪装的,不过他也很想再次探访一下那个高居楼din、拥有诸多香江之最的“the/one/studio”。
这家录音棚位于蚬壳路一座商业民用混合大厦的三十层,是香江海拔高度最高的一座录音棚。它的位置距离酒店很近。开车过去十分钟足够了。
这座大厦建成已经很有些年头,里面的电梯破旧而又窄小。代表团一行五位选手、一位老师加上一位组委会工作人员就已将它占满,但是随着电梯的上行,仍然会有乘客陆续进来,轿厢里就更加拥挤了。
人数渐多,电梯运行时就会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一些杂音来,这让选手们心里都有点担心。还好一直上到三十层,电梯都是稳稳当当的。出了电梯脚踏实地。大家的心里这才彻底安定了下来。
这样的大厦与电梯,多少破坏了一点大家初到香江的美好印象。
不过这样的失分,很快就被三十层上的这家录音棚挽回了不少。
这是一家历史不长的录音棚,建成于十年之前的80年代初期。
这也是香江第一家面对市民开放的专业录音棚。虽然录制一首歌曲的费用并不便宜,但是仍然吸引了很多歌唱爱好者前来录音。尤其是一些具有演唱天赋并且向往着明星生活的爱好者,来到这里录制几首翻唱歌曲。然后拿着小样跑到唱片公司自荐,几率总要大过什么都没有准备。如果能够录制一两首原创作品的话,这样的自荐成功率将会更高。
所以这家录音棚的设备虽然算不上最高级,价格也并不便宜,但是生意的火爆程度在香江却是数一数二的。
在其它录音棚都还端着“专业”的架子不肯开放给普通市民的时候,这家录音棚的举措让它彻底赢得了歌唱爱好者的信任。
直到二十年后,这家the/one/studio仍然是香江最受市民欢迎的录音棚之一。
这一次,录音棚的经营者看中了“申粤香”歌手大赛的规模与影响力,特意联系了组委会。成为了本次大赛的赞助商之一。
这次赞助并没有花钱,而是以免费提供选手与乐队的合乐场地作为交换。组委会认为在录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