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超级公子-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著名的就是端午节这个包容浓重文化氛围的节日归属上的纷争,南韩抢在华夏之前申请了与端午有关的非物质因文化遗产项目,导致了两国文化界的纷争。

  再还有,就是汉字的发明权,南韩人也想抢走,他们还认为明代名医李时珍是韩籍,本草纲目版权应该归南韩所有,活字印刷、造纸、风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也归他们。

  这些全世界公认属于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韩人来争来抢,华夏当然不会忍让。

  于是,文化上的纷争一直持续。

  谁都知道,这次所谓的文化交流,就是两国的文化较量和争执。但谁也没想到,华夏交流团刚刚抵达南韩,南韩官员就提了这样一个非常尖锐也非常敏感的问题。

  随团翻译犹豫着,不知道要怎么将这个问题翻译出来。

        

第335章 数典忘祖


  “这位先生所言错了,”就在翻译犹豫间,曹越站了出来,用流利的韩语回敬:“谁都知道,端午节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存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起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喝雄黄酒、插艾草等习俗。对于华夏百姓来说,端午及其他传统节日的存在,比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年节、立春等节日,就像日常穿衣戴帽吃饭喝水一样被大家习以为常了。”

  “把我说的意思,翻译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听,”曹越吩咐了一句翻译。

  他没办法说韩语的同时,再把相同内容用汉语再说一遍,那样就少了气势。

  随团翻译这才回过神来,马上把曹越刚才用韩语说的话,翻译给了华夏访问团的其他成员听。

  曹越继续说道:“这些节日,源于汉民族悠久的古代发展历史,是灿烂辉煌的汉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华夏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至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受汉文化熏染的国家,习俗也相似,都会在同一天过节。”

  “从古到今,即使遭遇天灾或者战乱,华夏百姓从来不会忘记过节。即使颠沛流离中,遇到端午、中秋或者除夕,百姓们依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一下。这些节日,在华夏百姓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不会忘记,都会想办法庆祝一下。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百姓也是一样,他们也把这些华夏传统的节日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节日。”

  “我们从来不认为,华夏以外国家的百姓过与我们相同的节日,被他们认为这是属于他们生活中的节日,这些节日就不属于华夏百姓了。”说到这里,曹越的声音变得高亢,“许多国家的百姓过华夏的传统节日,只能说明汉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广泛到影响了很多国家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我们是骄傲,是汉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受同一文化熏染的那些国家百姓共同的荣耀。”

  “这份骄傲和荣耀,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归属,从来不会随着一些组织或者机构的认定归属而发生变移,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纷争也是一样。当然,谁先获得某一组织的遗产认定,能说明一点的是,这个国家的政府对文化方面比较重视。这一点,南韩政府做的不错,但”

  曹越语气一变:“却是不地道,就像一个人成功从邻居家里偷窃了一件宝贝,最后拿着这件宝贝到处显摆。请恕我直言,我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比喻。”

  随团的大部成员,都懂英语,但懂韩语的没几人,能流利用韩语交流的更少。

  连朱朝阳都认为,除了两个随团翻译,其他人应该都不会用韩语交流。

  谁也没想到,曹越能听懂韩语,并用能用非常流利的韩语和对方交流,很多人惊呆了。

  两位随团翻译也是一样,他们吃惊地发现,曹越的韩语比他们说的顺溜多了。

  如果曹越说汉语,他们用韩语翻译他所说的话,无论如何都翻译不出他自己说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番气势。对,就是气势,曹越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份自信的气势是他们没办法模仿的。

  许菲眨着漂亮的大眼睛,非常留神地看着侃侃而谈的曹越,越加对这个学生刮目相看。

  她听不懂韩语,只是从翻译所说的汉语中了解了大概,但她能看到曹越说这些话时候脸上的神情和气势。光这份神情和气势,她已经理解了曹越所说话中的意思。

  能让曹越表现出这般气势的,还会是什么?肯定就是让所有人自傲的华夏传统文化和历史。

  一再吩咐摄像师把精彩一幕记录下来的丁佳,也用一双美目,一眨不眨地看着曹越。

  她做梦都想不到,这个被闺蜜骆小宁认为是混蛋的家伙,竟然能说出这样有气势的话,并且是当着很多的人面,不客气地回敬南韩官员。这份豪气与胆略,就足以让她对曹越刮目相看。

  郑含同样震撼。

  这家伙,就喜欢给人以惊喜,虽然她已经有点习惯了他时不时给人惊喜。

  她也想不到,曹越会说这么流利的韩语,甚至让南韩官员插不上嘴。

  但想想也很正常。

  在那个特殊的部队呆过,会多种外语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他们要到不同国家执行特殊任务。

  如果不懂这些国家的语言,执行任务时候肯定会多很多麻烦。

  曹越贬低了一句南韩政府的做法后,继续说道:“江陵端午祭,其实和华夏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在南韩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

  “南韩政府在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华夏的节日,传到南韩已经有1500多年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南韩政府还没有不地道到让人寒心的程度,你们的官员都清楚,端午节原本就是华夏的节日,只不过后来随着文化的传播传到了南韩。在传递的过程中,许多习俗变了味,一些习俗也因为当地的风俗发生了改变。但有一点不能改变的是,南韩的端午节文化和习俗,就是源自华夏。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了很多本地的文化理念。”

  “我相信,所有人都明白华夏才是正宗的端午文化发源地,只是一些人不愿意承认而已,”说着,曹越眼睛瞪着朴正泰这位南韩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副司长:“朴先生刚才所言,实是太没常识。我们能想象的出来你说这话时候的心态,那就是,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好东西,不小心窃取到手了,非常开心,就像天上掉了馅饼一样。拣了这个馅饼,还看不起暂时没顾及馅饼被人抢走的那个主人。”

  “我觉得,用我们华夏一句古话来形容你的想法非常合适,这句话是一句成语,叫数典忘祖,不知道朴司长有没有听说过?如果没听说过,我可以给你详细讲讲这个成语典故。”

  曹越的话,顿时引得华夏交流团的成员哄然大笑和大声喝彩

        

第336章 气势上压倒对方


  “数典忘祖”这个成语,曹越是用汉语说的。

  华夏的成语和诗歌,用外语翻译根本没办法将其意思和韵味完全展露。

  而且曹越也相信,南韩的翻译官,及这位副司长应该或多或少懂一些华夏典故。

  对方既然恬不知耻,他就顺势反击一下,不客气地给他们上一课。

  他不并担心与对方起冲突,他也清楚这个国家官员的性格,那就是你表现的强势一点,霸道一点,他们就会服软。如果你处处陪着小心,怕与他们起冲突,他们会看不起你会更加的盛气凌人。

  在隐龙的时候,他曾多次到南韩执行任务,与南韩秘密战线上的特种作战人员交手过多次,甚至曾负过伤。原本他就对这个国家没好感,今天对方的官员主动挑衅,他根本不打算客气。

  交流团是南韩方面邀请的,他们总不至于因为有了观点上的冲突,就礼送华夏方回国吧?

  如果真的这样,那曹越倒是乐见其成,因为这样能说明韩方的失礼,气量极其狭窄。

  朴正泰的级别并不高,只负责接待交流工作,即使与华夏方发生冲突,礼送华夏代表团回国,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曹越也知道,当官的人都有一种心态,那就是怕惹到事情。

  如果两方发生了冲突,那朴正泰的处境也会很尴尬,因为是他主动挑起冲突。

  当然,曹越觉得自己说的并不过分,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

  刚才飞机上,陈柏坤所说的那些事,包括汉唐时候,现在南韩所在的地方也曾属于华夏。

  正因为历史上南韩曾属于华夏,因此华夏的很多习俗,都传到了辽东半岛,留存到现在。

  说不定很多朝鲜人或者南韩人,其祖上就是根正苗红,血统非常纯正的汉人,面前这个朴正泰,祖上也可能是汉人。当然这些,他是不会说,说出来的话,对方可能恼羞成怒了。

  一句数典忘祖,其实已经把这些意思表达了,只是比较含蓄而已。

  曹越的话,通过那名女翻译的嘴说成了汉语,交流团的所有成员都听明白了,她的翻译还是挺地道的,基本是曹越的原汁原味的表述。当然数典忘祖这话不需要翻译大家都听明白了。

  没听曹越前面那些话,光听这个成语,大家也都明白曹越到底讲了什么。

  曹越讲完后,交流团的所有成员都鼓起掌来。

  朴正泰非常尴尬,他想不到,华夏交流团成员中,竟然有一位能把韩语讲的如此顺溜,而且对历史典故这般熟悉的人。

  他是听的懂汉语,并且对汉语颇有研究。

  文化方面的高级官员,怎么可能不懂汉语?

  毕竟朝鲜文出现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北朝还是南韩,他们的历史都是用汉字记载的。

  历史上,辽东半岛所采用的官方文字就是汉字,所有的历史典籍都是用汉字记叙。

  如果不懂汉语,看不懂汉字,根本就没办法研究自己的历史。

  数典忘祖这成语什么意思,他非常清楚。

  当然,他也非常恼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一个华夏学生说成数典忘祖,无论怎么样,都是落了面子,甚至丢了南韩国家的脸。

  他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但想了想后,却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但又不能不辩驳,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位同学所言错了。我相信,你的知识来自学校,而你们历史教科书上讲述的内容,可信度很低。你觉得正确的东西,说不定就是错误的。你认为是这样的历史,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们南韩的历史教科书,与你们华夏的并不一样,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南韩的教科书可信度,比你们华夏高多了。”

  “我觉得朴先生应该为自己刚才说的话脸红,”曹越一副鄙视的样子看着朴正泰,“当然,我也挺佩服你们的勇气,连风水、印刷、造纸、火药这些公认属于华夏古代的发明,都敢说成属于自己,还有什么不敢说的?我想全世界的人,从这些方面也能明白你们的教科书上究竟会写些什么。”

  这时候,华夏方面的团长朱朝阳开口说话了:“朴司长,我觉得,学术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争论,我们可以安排到交流的行程当中。这些辩论,我们就交给同学们来完成吧,作为官员,我们只要负责日常事务的安排和管理就够了,不然就变成了官员层面的交流,不是学生的交流访问了。我们这位同学挺爱激动,说的话比较冲,还请朴司长别往心里去。很快就到酒店,今天的争论就到此为止。”

  “朱校长说的也是,”朴正泰也顺势借坡下驴,没在车上继续和曹越争辩。“还是让同学们去辩论交流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吧。”

  他的韩话说的还没曹越顺溜,这位华夏学生对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的了解也不比他差,今天他也没好好准备,刚才只不过随口一说,想羞辱一下华夏交流团的成员,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没想到会闹成这样。要想反驳曹越的话,肯定要有所准备,至少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上肯定要这样。

  辩驳曹越的事,还是交给其他人吧,今天他把交流团成员迎到酒店,就算完成任务了。

  当然,朴正泰没有声色俱厉地反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被曹越的气势压迫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曹越的眼神注视下,他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有一种很重的压迫感。

  这种感觉,在面见他们的女总统时候曾有过,他想不到今天在一个普通的华夏学生面前也有。

  芒刺在背的感觉,让他失去了所有底气,因此就此闭了嘴。

  见曹越一席话唬住了南韩官员,坐在曹越边上的许菲,冲他伸出了个大拇指。

  丁佳也是,竖大拇指的同时还报以一个甜甜的笑容。

  郑含也冲他灿烂一笑,还附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学弟,你又给我惊喜了。”

  曹越不禁有些得意:“只要你一直呆在我身边,你会继续收获惊喜的。”

  郑含又给了他一个甜甜的笑容

  感谢心有所属、挪威的森林书友的打赏!

  书友们放心,答应过的爆更,肯定会兑现!

        

第33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车子很快就驶进首尔市区。

  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陪同的几位南韩官员,在快进入市区的时候,又开始活跃,很有兴致地为大家介绍起首尔的情况来。

  “南韩这些年发展确实很快,而且有不少支柱产业,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跨国企业,比如三星、现代,首尔也成为世界知名城市,但是,”曹越笑着对坐在边上的郑含和许菲很实际地称赞了一番首尔的现代化后,也说起首尔的不足,“与燕京相比,首尔在气势上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燕京毕竟是多朝古都,它的文化底蕴也不是首尔这个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再重新建立的城市可以相比的。”

  “精致有余,大气不足,是这个意思吗?”许菲笑问。

  “应该说,燕京古城的设计,非常大气,处处体现了皇帝的威严。但新开发的那些扩展区域,却把燕京的大气抹去了不少,今人的眼光竟然不能和古人相比,唉,这也是我们被人家看轻的一个重要原因,”曹越叹了口气,“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不争气,毁了太多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

  曹越的话,让身边听到的那些人,都沉默不语。

  确实是这样,老祖宗留下太多非常宝贵、让世人称道的精华,但却被新时代的人们当作糟粕抛弃,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汉城、汉江,多富华夏韵味的地名,可惜,这里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变成华夏的国土了,”看着车外掠过的一幢幢高楼,曹越心里悲叹。

  交流团的成员被安排在五星级的世纪大酒店。

  世纪大酒店为坐落在汉江边上,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就能看到汉江两岸的大部景貌。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曹越被安排了一个单人房间,许菲和郑含同居一个套间。丁佳和自己的一位助理,名叫小曼的美女住一起。

  这安排挺让曹越满意,说实在,他不太愿意和自己不熟悉的人同住一个房间。

  简单用了中饭,进入自己的房间放好行李后,曹越就去串门。

  敲响了郑含和许菲所住的房间门后,郑含很快就过来开门。

  “要不要和你换个房间?”看到曹越进来,许菲没好气地问道:“这样你们卿卿我我也方便点。”

  “好啊,”曹越马上答应,“许老师这个主意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许菲狠狠地瞪了曹越一眼,马上准备收拾刚刚打开的行李。

  郑含红着脸马上阻止:“许老师,曹越他在开玩笑呢,你怎么当真了?”

  “许老师,我和你开玩笑呢,”曹越也马上解释,“我过来,只是来串串门,和你们商量一下午和南韩学生交流时候的应对策略。”

  他们乘坐的是早上七点四十分从燕京起飞的航班,抵达首尔的时候才十点钟,进了市区,才不过十二点钟。

  根据车上时候和南韩方面的商量安排,下午交流团成员将有一场与南韩学生的互动活动。

  虽然说是互动活动,但谁都知道,这是两国学生第一次真正的交手。

  来的路上,南韩官员就表现出了“战斗”的姿态,那下午的互动活动,华夏交流团成员肯定要做好准备。

  曹越知道,他和郑含、许菲是主力成员,说不定很多场合要他们上场,所以就先过来和他们商量一下对策。

  “你觉得,我们要做什么准备?”郑含歪着脑袋问曹越。

  今天的郑含,依然是一身汉袍服,那种适合出行的汉家女子的穿着。

  随团成员中,有多名女生都是和她一样的穿着。

  原本许菲也想穿一套汉服,但她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不穿。

  并不是不喜欢汉服,而是她知道,即使她穿上汉服,也比不过郑含的美丽。

  她不想当个陪衬,所以就选择了毛衣牛仔裤的休闲穿着。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们干吗要怕高丽棒子,”曹越明白郑含的意思,笑着道:“凭我们几个对汉学的研究,那些没领会汉文化精髓的高丽棒子,想和我们比试汉文化的高低,只能自取其辱。”

  “你还真什么时候都不忘臭美,”许菲依然没好气。

  看到曹越和郑含眼神时不时含情脉脉对视,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但又没办法发泄。

  “许老师难道不觉得我优秀吗?”

  许菲翻了个白眼,又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问曹越:“曹越,你怎么会说韩语?”

  “我不只会说韩语,我还会英语、倭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可是通晓多门外语的人才也,”曹越忍不住打趣了许菲一句:“许老师,你有点失职哪,你的班长这么优秀,你都没有发现。”

  “真的?”许菲和郑含几乎同时发出了惊叹。许菲还直接无视了曹越的调侃。

  曹越不会真的会这么多外语吗?难道他到外国语学院进修过?

  “这是一项技能,”曹越冲郑含笑笑,“上次你碰到过的蝴蝶,她通晓的外语更多,而且精通程度更甚。掌握这一门技能,有时候能救命。”

  许菲和郑含都没应声,她们明白曹越话中的意思,她们也能理解曹越这样说的意味着什么。

  特殊战线上的战士,到国外执行任务的时候,如果不精通那国语言,或许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她们马上就不怀疑曹越所说,接受了他是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天才学生这个事实。

  曹越陪着两位美女聊了不久,就接到通知,说交流团成员跟着南韩官员去首尔大学参观交流。

  首尔大学坐落于首尔市冠岳区,是南韩最高等的大学,也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及多位国家元首都从这里毕业。

  这是一所美丽的院校,这一点得到了所有走进校区的交流团成员的共识。

  这所大学的实力也非常出色,这一点同样得到世人的承认。

  首尔大学副校长金成西,负责接待华夏交流团成员。

  金成西致了简单的欢迎辞,表示他代表首尔大学欢迎华夏代表团访问交流后,就向朱朝阳说了南韩方面的安排。

  今天下午,将让华夏代表团的成员,和首尔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朱朝阳自然答应。

  只是谁也没想到,今天下午与首尔大学历史系学生的交流,会变成一场涉及诸多历史问题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大辩论,大比武。

  感谢羁絆愛书友的打赏

        

第338章 针锋相对


  首尔大学的历史系非常有名,出过不少知名学者和非常有影响力的专著,其主要研究方向有南韩史、东洋史、西洋史。

  有一点无论南韩人承不承认都改变不了的事实,那就是研究南韩史就避免不了去了解与华夏历史的关系,毕竟辽东半岛上的政权,自古以来都是附属于华夏,华夏是他们的宗主国,直到清朝时候都是这样,汉唐时候更是直接成了华夏的国土。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纠葛,他们研究的本国历史,怎么可能少得了与华夏的关联?

  只不过,他们写的历史,却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

  交流团成员来到历史系三年级教室的时候,学生们正在上一堂南韩近代史的课。

  明朝时候,辽东半岛上的政权依然是华夏的藩属国,朝王要大明朝廷册封后才算正统,不然就是名不正言不顺。那时候,大明军队直接驻扎在辽东半岛,助朝抵御倭**队的入侵。

  交流团成员进入教室的时候,课堂上的老师正在讲的就是华夏明朝时候的历史。

  听了随团翻译官传译的一段讲课内容后,陈柏坤举手请求发言,并得到了允许。

  “老师,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