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菜小农民-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要不我们把锦旗送他家吧,我认识路,我带你!”
ps:感谢书友“仲生”和书友“糊涂的爱”打赏,非常感谢!求收藏,求投推荐票,求打赏,各种求支持!下个星期会有大爆发,十章大爆发,敬请期待!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朴实的村民
微风拂过你的腰,却管不住你的胃。
第二天一大早,叶言就被俩狗崽给弄醒了。
俩狗崽的胃也不知道是啥做的,才一晚上的功夫,就饿得嗷嗷叫唤,俩小脑袋瓜子在叶言脑袋窝里一顿乱拱,生生把他给拱醒了过来。
与胃口成正比的,是它俩的体型又大了一圈,小萝卜腿上不再全是肉嘟嘟的,重叠的小肥肉消耗了一些,身高也长了几厘米。
“你们呀,真是俩吃货。”
叶言扶着还没睡醒的额头,抹了把脸,没办法,只能强行起来给它俩做早饭。
老妈杨萍是不会专门给俩狗崽子做饭的,用老妈的话来说,俩狗崽就不能那么娇惯,把家里吃剩的喂狗就得了。
好吧,淳朴乡下庄户人家妇女都是这样,不像城里的贵妇大妈,对狗就跟对自己亲儿子一样。
叶言一直也是奉承老妈的做法,给啥就吃啥,从来不准备把宠物娇贵着养。可是,俩狗崽和自己住一个被窝,大清早就蹭蹭往你脑袋边上蹭,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的盯着你讨口饭吃,谁能受得了。
他也只能自认倒霉,谁让自己灵乳喂多了,把俩狗崽喂出灵智来了呢!
趁着老妈还没起来,叶言在厨房里捣腾了好久,又用灵乳给添加了佐料。一大脸盆猪肉拌饭端在桌上,都不用叶言把它俩抱起来,就蹭蹭的一蹦一跳沿着矮板凳蹿上了桌,趴脸盆里面巴巴的大快朵颐起来。
抱回家才几天,一黑一白俩吃货的身板就有了明显变化。先不说个子长得如同几个月大的小狗,就连浑身毛茸茸的皮毛,也和寻常土狗不同,搞得跟纯毛狗一样锃光瓦亮,还带自动反光的。
肉嘟嘟的爪子没长齐,小短腿上面的肌肉却已经慢慢生长,小腿虽短,强健有力。
配上也不知道哪里挤出来的灵性,眼珠子滴流转悠的如同机灵鬼,可劲的知道没事在叶言面前卖萌装可怜讨好主人。
“老哥,你咋起这么早呀。”
“俩吃货饿得慌,把我给拱醒了,这不给它俩做狗食嘛。”
早上才六点半不到,从里屋走出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影来。再一看,是小妹孙婕早起上厕所路过,婀娜的身段,小巧的清秀模样。叶言突然发现,以前一直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撵都撵不走的跟屁虫,好像长成大姑娘了。
“哦,那我先回去睡觉了。”
瞧了眼桌上吧唧吧唧埋头苦吃的狗崽,小妹孙婕没多少兴趣,直接就转身回屋里睡回笼觉去了。
公鸡打鸣,等到老妈起床做饭,叶言已经带着吃饱喝足的俩狗崽出去散步消食遛了一圈。
俩狗崽子在叶言周围欢快的撒欢,对啥东西都抱有好奇感,扑通扑通的小短腿直蹦跶,却懂事的绝不离开叶言的视线。
吃过早饭,到了和帮工约定的时间,一家人收拾东西带着一黑一白俩胖墩狗崽就往地里走。才没走多远,就看到一群人往自家地里走来,有胖有瘦,不像自己找来的帮工。
等到他们走进了一看,叶言有点惊讶了,这什么情况,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秋雅姐,你们仨怎么一起来了!?”
“切,小叶子,你还真是重色轻友,我就不能来呀。”
“叶言同志,我们怎么就不能一起来啦?”
叶言一开口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这仨妹子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主,现在一次性来仨,叶言觉得头有点儿大。
“大侄子,还是我来解释一下吧。”
和仨妹子一起来的,还有村支书杨正业。此时的杨正业穿得西装革履,人模人样的,大肚皮在手工定制西服下面,倒也显得有点气势。
一抬手,老村支书咳嗽了一下,依次介绍道:“这位是上级领导给咱们村调拨的新任村长秋雅同志,这位是咱们镇公安局派来给大侄子颁发见义勇为锦旗的郭小昭警官,郭警官身边这位嘛,是一同前来表示慰问的郭小美女士。”
“大侄子,你这次可为咱们村争脸了,还不快谢谢郭警官,把锦旗领过来。”见叶言有点发愣,虽然杨正业对他没啥好感,但这个时候不能耍脸子,赶紧上前推了他一把,让他上去接旗。
“哈,那啥,谢谢郭警官。”
从郭小昭手里接过锦旗,叶言有点发呆,怎么着自己打断人一条腿,还真让自己捞到锦旗啦!?
当然,惊讶是惊讶,锦旗可不能不收。至少,有了这面锦旗,以后自己也算有了道保险。
和什么路不拾遗锦旗不同,见义勇为的锦旗可不容易颁发,每次颁发下来,就算是县级领导都不敢轻视。
毕竟现代社会信息这么发达,要是被颁发了见义勇为的三好市民都被人随便欺负了,捅到媒体上面,很容易引发社会舆论事件,县级领导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他爸,儿子得了锦旗,咱是不是该有点表示啊。”
老妈杨萍比叶言俩父子想的要深,捅了捅同样站在一旁的叶茂才,示意他说句话,拿个主意。
“哦,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被老婆一提醒,叶茂才幡然醒悟,平时找村干部干点儿事,都得送上好礼的。现在人家大老远过来,不意思意思,可不得以后被人不待见。
见儿子在和几位美女有说有笑的瞎聊着,叶茂才从兜里掏出一千块钱,觉得不太正式,又从老婆杨萍内衣口袋里掏出一红包塞上。
“那个,郭警官。大老远的辛苦您过来一趟,咱们乡下人也没啥好表示的,一点点心意,您别嫌弃哈。”
说着,叶茂才憨笑着凑过去,把厚实的红包往郭小昭手里塞。
“别,这是干啥!”
美女警官郭小昭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个情况,这不是当着大伙的面让自己受贿嘛!当下,她就来了脸子,连忙退后几步,没肯要。
“大叔,我们局发锦旗给叶言是尊重他见义勇为的人品,你转手就给我塞红包,可就是给您亲儿子脸上抹黑了!”
“郭警官,你就收下吧,哪有那么严重,这就是老叶家一点意思意思,没多大关系的。”
“就是就是,平时咱村支书帮了咱忙,也会意思意思的,正常的很。”
“是啊,郭警官,你就别嫌弃,收了吧!”
一旁笑嘻嘻准备看热闹的杨正业,此时脸都绿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群村民会这么不识抬举,这还有外人在呢,竟然把自己平时收好处的事情给抖落了出来,这不坑爹嘛!
ps:感谢书友“脸谱”和书友“舍得“打赏,非常感谢!
第一百一十五章 好大的蛇!
美女警官郭小昭看杨正业的眼神变了,从小受到的教育忠君报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尽自己的全力。
不管是警校,还是从警校出来当警察,从始至终她没有改变过自己的信念,一心为人民服务。
这也是为啥自己可以不用像其他学员一样考核等待,直接被小叔破例调入警察编制,安排到这种乡下地方磨炼的原因。
警察就是惩恶扬善的代表,从小生长在警察世家的郭小昭,此时对杨正业的态度低到了极点。当然,她不是傻子,虽然厌恶,却也不会表达在脸上。
秋雅不同,听到这些村民反映村支书受贿问题,她以不变应万变,全然当做没听见,就这么站在那里,微笑着,看待事情发展。
相比于这两人的心中有数,郭小美就不同了,这人心思单纯,完全看不出里面的道道,觉得每个人都有道理。
“好啦好啦,茂才叔叔,你就不要见外啦,她是我堂姐,又不是外人,才不要给她钱呢!”小丫头蹦蹦跳跳的,从叶言老爸手里把钱抢了过来,然后笑嘻嘻的蹦跶到老妈杨萍面前。
“嘻嘻,婶婶你看,我茂才叔可藏了不少私房钱呢,不乖哦。”说着,笑嘻嘻的把红包塞进了杨萍兜里,抱着她的胳膊咯咯直笑。
“唉,你这丫头,这么多年没见,还是一点都没变。”
“嘻嘻,婶婶也没变呢。”
这丫头嘴特甜,从小就和自己老妈亲近,现在把钱塞回杨萍兜里,她也只能哭笑不得,摸摸郭小美的头发,叹了口气,没再坚持。
“秋雅同志,郭警官,时候不早了,要不我们先回去,给几位接风洗尘!?”
村支书杨正业一刻也不想待在这,大热的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闷得难受。加上这些管不住嘴的泥腿子在这,他更不愿意多待一分钟。
“杨书记,要么你先陪郭警官她们回去,我好久没回这里,正巧想陪我婶子多唠唠嗑。”
秋雅没打算走,笑着和村支书杨正业解释,好久没回村里,也好了解一下风土人情。
不等杨正业说话,美女警官郭小昭也拒绝了他的邀请,“杨书记就不麻烦了,我这妹子没下过田,正巧今天陪她体验一下生活,你先回去吧。”
“是呀是呀,我还没下田玩过呢,婶婶可以带我,嘻嘻。”
郭小美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反倒是杨正业这位村支书,看上去更像是无关紧要的外人。
他老油条,哪里看不出这是变相的逐客令,也拉不下这个脸,索性应承下来,再挽留了几句就走了。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农家人可没那么多闲工夫,既然碍眼的人都走干净了,自然也不可能一直唠嗑下去不干活。
三十多亩地,工作量不小,虽然收割完西瓜就已经在田里放水,让田地变得松软,但想要翻动它们,不花点时间是不可能的。
说话的功夫,王寡妇带着自家的老黄牛进了田,加上从村里别家借来的另一头青壮水牛,套上铁犁就开始了翻土工作。
郭小美俩姐妹想下田帮忙,叶言没同意,老妈杨萍也舍不得。所以几人一合计,也不忍让她们积极性受到打击,就给她俩安排了一个倒水的工作。
至于包括杨洁在内的其他所有人,则是撩起了裤腿,扛着锄头下了地,开始往规整好的田垄上捣腾侍弄。
种菜不是把种子扔地里让它自生自灭就可以的,想要把菜种好,在播种阶段,就尤其需要老把式掌握好翻地的火候。
一锄头下去,如果用力过猛,那么锄头入地过深很难拔出来不说,还极有可能造成锄头楔口松开,把锄头活活废掉。
可如果用力过浅,锄头挖不进去不说,白白浪费时间还容易把规整好的田垄挖得稀稀糟糟。
幸好这批下田的都是老爸请来的种田好手,就算是叶言这位不怎么靠谱的大龄青年,也把锄头挥舞的有模有样。
夏季炎热,刚刚长出来的青草将三十亩地犹如盖上了一层薄毯。一行行梳子般的规整田垄被铁犁和锄头翻动,将里面最为肥沃的土壤从里往外翻出地面,为下一步的播种做准备。
“呀,有蛇,有蛇!”
“我靠,这里也有蛇,好大的蛇啊!”
“啥,哪呐,哪呐!”
突然,开犁还没几分钟,翻地还不到十米,就有人惊慌失措的锄头一扔,跳着脚飞快的往田埂上跑。
叶言一听有人挖出蛇来,登时就举着锄头跑了过去,要将地里的蛇打死。
乡野田间,有蛇很正常,可才刚开始犁地,就挖出几条蛇来,兆头不太好,也不太正常。
“哪呐,蛇在哪?!”
挥舞着锄头,叶言朝帮工指着的方向望去,刚准备下死手打蛇,定眼一看他就哭了。
“我说婶子,这哪是什么蛇啊,这不一黄鳝嘛。”
抹了把脸上吓出来的冷汗,只见被刨开的田垄里,一条木棍粗细的麻点黄鳝被挖成两段。一头在死命的往地里钻,一头神经反射的瞎蹦跶,扭扭捏捏的,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条蛇。
叶言再寻声往另一处发现蛇的地方跑去,同样的,依旧是一条硕大的黄鳝,估摸着得有一斤重,长得跟小蛇一般大小。
这下热闹了,众人挖出来一看,还真如叶言所说,都是贼肥的大黄鳝,哪里是什么蛇啊。
“哎哟我去,我就说嘛,这地里咋就能有蛇呢,可不就是黄鳝嘛!”
“是啊,大妹子,这下有口福了,咱中午得加餐吧。”
“是啊,他茂才大哥,这挖出来的黄鳝得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吧!哈哈!”
不是蛇,也就没有危险,大家伙盯着这大补的玩意,一个个口水直流。黄鳝这东西虽然在村里没外面值钱,但是最少也是三十块钱一斤,否则根本就买不到。
尤其是这种一斤重的大黄鳝,百八十条也遇不到一条,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乡里人也稀罕。
“好说,好说,咱中午加菜鳝片炖豆腐。”
“哎哟,大家伙快来看呐,这边还有好多大鳝鱼呢!”老妈杨萍的话音刚落,另一块地的帮工又挖出大家伙来。
ps:感谢书友“糊涂”打赏,非常感谢!
第一百一十七章 狗崽通灵叼黄鳝
一条两条三四条,五条六条七八条,条条黄鳝斤斤重,一锄一挥全是钱。
要论种田的功夫,叶言比不过这些常年与农田为伴的婶子们,可要论挖黄鳝的功夫,叶言敢说第二,在场的还真没人敢说第一。
小时候收割完水稻,耕种之前会把水放入农田,让农田变得泥泞不已。也正是这段时间,叶言总会跟着他哥,带着狗蛋和小婕往自家地里蹦跶,抬着比小婕人还高的锄头来挖黄鳝改善伙食或者卖钱攒零花。
挖黄鳝有他的技巧,不能逮着地里随便一顿乱挖,否则非得把地挖坏不可。
泥泞的农田里,撸起裤腿,光着脚丫,踩在松软的泥土上面,一脚一个脚印。倒不是贪玩,而是在这些软糯的泥土上,找黄鳝进出留下的小洞洞。
小时候只知道这些黄鳝挺狡猾,一般会在地面上留下两个下面相连的洞口,而自己则躲在里面,吞着泥巴休息。
长大了才知道,黄鳝这种动物不仅可以用鳃呼吸,而且因为鳃不发达,可以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直接呼吸空气。这才会在外面留下洞口,方便晚上出来觅食,还有呼吸换气。
按照一般的法子,找到这种牙签大小的洞口后,沿着洞口小心的顺着挖,很快就能挖出躲藏在里面的黄鳝来。
但是叶言不同,别的婶子们都是按照这种法子慢慢的挖,而叶言则是一锄头一锄头的挥舞着。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一锄头下去,就能把黄鳝连土一起挖出来,而又不会弄伤了躲在里面的肥大黄鳝。
“他茂才大哥,你家二小子也太神了吧,一锄头一锄头就没挖错过,这都咋练出来的啊。”
“是啊,瞧你家二小子挖出来的,全都整整的,一条被挖断的都没有,也忒神了吧。”
黄鳝躲藏在泥下一二十公分的土里,就算是这些婶子小心的挖,也很难保证每条都整整的不被挖伤。叶言倒好,挖得快不说,还条条整整的,这可把在附近同样是挖黄鳝的帮工婶子们看呆了,一个个笑着打趣道。
“嘿嘿,孰能生巧,孰能生巧,平时我可没少和我哥挖黄鳝的。”叶言停下手,憨憨笑道:“就我这技术,要是我哥来了,连他一根毛都赶不上。”
“那是,你哥那是吃了兴奋剂的牛犊子,比你还变态。”
“老叶大哥,你这一家小子个个都有本事,真是祖上显灵,咱们村的福气可全落你们家咯。”
“是啊,一屋子本事人,可不得让咱们这些老婆子羡慕嘛。”
“就是,还是刘娟大妹子有福气,这么好的二娃早早就定下了亲,我家二妞可没那福分呐。”
“是啊,真羡慕刘娟大妹子,捡着宝咯,哈哈哈哈。”
“小婕也有福气呢,可不也定下亲了嘛。”
“是啊是啊,这几个丫头真是走了大运咯,能摊上小言这么有本事的大学生勒。”
一个个帮工大婶子就像舌头喝了汽油一样有活力,手上的活不停,嘴里还能嘟囔个没完,愣是把老爸老妈和娟婶子逗得咯咯直笑,而叶言和几个妹子被说的满脸通红。尤其是几个妹子,羞怯的低着头,小婕和小芝俩个最甚,跺跺脚满是不依的小模样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嗷呜~嗷呜~”
“嗷呜~嗷呜~”
“啥!?你俩也要帮忙!?”这边黄鳝刚被叶言连土带泥挖出来,俩胖墩狗崽子就嗖嗖迈着小短腿跑了过来,抬着个小脑袋嗷呜嗷呜直叫,像是要表达什么。
叶言不懂狗语,也不知道俩狗崽说的啥,随口嘀咕了俩句,嘿嘿笑笑。
“嗷呜!”
“嗷呜!”
“啥子,你们俩还真要帮忙啊!?”叶言有点懵了,知道这俩狗崽通灵,可没想到这俩小吃货竟然能通灵到这种程度,还真听得懂自己说话了。
本来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一黑一白俩胖墩竟然齐齐点头,以为叶言答应了。然后嗷呜叫唤俩声,迈着小短腿一口一个,把挖出来的一斤重大黄鳝叼起来就往田埂上跑。跑到收鳝鱼的老妈杨萍面前,摇着手指长的小尾巴,蹭蹭就把还活蹦乱跳的鳝鱼放下。
“唉哟喂,不得了啊,茂才大哥你家狗崽子都能听懂人话啦!”
“我就说嘛,咱村里的福气今年全都落他们老叶家咯,羡慕不得,羡慕不得啊。”
“哈哈哈哈,就是说嘛,连狗崽子都通灵了,这老叶家怕是得光宗耀祖咯。”
幸好之前领养狗崽的时候就闹腾过一次,现在这种情况大家也就能勉强接受。倒是羡慕是肯定少不了的,一个个又多了个谈资来,嘴里满是老叶家有福气之类的。
俩狗崽子闲不住,叶言也索性由着它们,凭着自己超乎常人的六感,一锄头一锄头就能准确把大黄鳝连土带泥挖出来。挖出来之后也不用管,俩狗崽子勤快着呢,叶言挖的多快,这俩小短腿就能叼得多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叶言加俩狗崽挖黄鳝的速度,抵得上十个帮工婶子们的速度,看得田埂边上收黄鳝的郭家俩姐妹目瞪口呆,连连乍舌。
挖了半个多小时,一条田垄就被他挖了个遍,连带着田垄边凹槽地里,也被他挖了个干净。
通过这半个小时的观察,叶言发现还真就让自己猜对了,大黄鳝的埋藏地,还真就在田垄里,边上凹槽里面,别说大黄鳝,就连一条蚯蚓大的小黄鳝都没挖出来。
之前叶言就在怀疑,一亩地里面竟然随随便便就能挖出一斤重的大黄鳝来,而且还是雌黄鳝,这根本就不合常理。毕竟之前这些地里种的可都是西瓜,可不是用水量大的水稻,按理说根本就不太可能滋养太多的黄鳝来。
黄鳝生活的环境是需要泥泞的泥土,水稻田因为长期要放水,是最适合黄鳝居住的环境之一。
西瓜地不同,西瓜喜欢干燥的环境,如果放水过多,是会烂苗绝种的。平常就算收割完西瓜,放水入田弄软一下田地,这时间段最多也就能滋养三两不到的黄鳝。
可现在,西瓜地放水才没多久,竟然不合常理的滋生了这么多大黄鳝,那么唯一的解释,就只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ps:感谢书友“西北之北”打赏,感谢书友“糊涂的爱“的打赏,非常感谢,感谢你们的支持!嘻嘻……看书评区,有书友说黄鳝不是生长在水里吗?其实,水稻田里也是可以生存的,在乡下待过的书友应该了解,挖黄鳝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情送货
“你好,请问这是叶茂才家吗!?”
叶言站起身来瞧了瞧,牛车上拉着几十包肥料,把车轱辘都陷进泥路里了。
“这位帅哥,你是镇上肥料店的吧?这车肥料是我订的。”
走上前去,看了眼车上的肥料,和自己订的数目对的上号,叶言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的钱,和肥料店小哥清了账。
“叶言兄弟,来,抽根烟。”
肥料店小哥见是自己货主,清点了账目之后,给叶言递了根烟,自己则深深地吸了一口。
“我说叶兄弟,听我爸说,你们不是今天翻地种菜吗?咋地挖起黄鳝来啦,还这么大阵势。”
小哥没有直接离开,给人下完货后,坐在牛车板子上歇会儿,看着这地里一个个挖黄鳝的婶子小媳妇们,俩眼滴流转,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言有样学样的吸了口烟,然后把手放下,任由香烟燃烧,直到烧尽了也没再吸一口。倒不是他嫌烟不够档次,芙蓉王的烟几十块钱一包,在这乡里还算得上档次蛮高的。
只不过,叶言平时就不抽烟,之所以接烟,那是处于一种礼貌。吸一口任由它燃烧,也是一种处事方法,是对烟主的尊重。
“哦,这不田里之前养了点黄鳝,现在要种菜了,就给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