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钻进了无人烟的茫茫丛林之中,这样的环境对于山越人来说,就象回到家一样。

韩信本部步卒对于山地作战缺少经验,在看到一个又一个山越兵钻进密林之后,也有胆大想急着立功的追了进去,结果是进去的多出来的少,就算有幸运逃了性命的,也是浑身带伤,面露惊恐之色。

在这场逃亡的竞赛中,唯一逃脱的只有梅涓的山越残兵,韩信的十面埋伏计策网住了梅牛犊,却没有将更有威胁的梅涓给留下来,汉军右翼多达六千的败卒堵塞在道上,让秦军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

虽然逃了刘邦和梅涓,但从战役的总体来看,秦军在这一场大决战中的收获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彻底打垮了刘邦势力先不必说,单单超过六万的汉军俘卒就足以让人兴奋的了,这些青壮劳力对于人丁不丰的秦国来说,就是推进国家机器隆隆运转的助力器。

把俘虏作为奴隶来使用。

这不是李原的发明创造,而是古己有之的做法,只不过,后来的历代统治者或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或者觉得养这么一群白眼狼还浪费粮食,所以,更多的采取杀掉俘虏这样的简单有效的方式。

对于俘虏,李原有信心改造他们。

这其中的思想工作是关健,对于被强征而来的汉军士兵来说,姓秦还是姓楚或汉其实不重要,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活命,家人安危能不能保全,在这一点上,有强大军事力量支撑的秦国无疑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除了俘虏这种人力资源外,解决掉刘邦这个威胁汉中、三川郡的大麻烦,秦国的疆域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西部拓展到了中南部一带,也就是说从渭水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种地域上的开拓,无疑会给秦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第二百五十一章 胜利宣言

秦汉决战。

以秦国大捷、汉国兵败而结束。

二十万汉军灰飞烟灭,汉王刘邦仅以身免,汉国数员将领和部属或被擒,或被杀,随着刘邦势力的瓦解,汉国的都城郢都就象一个敞开怀抱的妇人,毫不设防的面对如狼似虎猛扑过来的秦国大军。

这一仗前后共历时一个月二十三天,双方共计近三十万将士在江汉平原的北部撕杀,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也是自巨鹿之战以后最大的一次。

胜利归功于全体将士。

在获悉左中右三路大军均取得进展的消息后,李原也是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对着各军将领发出了胜利者的宣言。

“杀刘邦,破郢都,灭汉国。”秦军各部将领在这一口号的刺激下,也是争分夺秒,率领麾下士兵进军再进军。

郢都。

这座汉水畔的汉国都城,在秦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已经陷入到了惊惶失措无序的状态,大批逃亡的汉国勋贵将通向码头的水门堵得严严实实,就连平素只是打渔的小舟也被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家属出了高价,逃难,已经成为这个夏天郢都百姓最流行的一个词。

秦国大军已经南下。

郢都的守卒也不过三千余人,这城池要是能守得住那才是怪了,而在逃亡的人群中,那些在汉国政权中有官职有地位的无疑占了大多数。

郢都令吕泽冷冷的站在郢都城头,城门口的拥堵原因。他一清二楚,这些逃难的汉国勋贵携带着这些年搜刮来的全部家当。就象一头头肥羊一样,任由吕泽手下的士兵为所欲为。

要是以往,吕泽还要喝止士兵的举动,但现在他却不想这么做,这种大乱的局面下,士兵心中的狂噪是最危险的。

一个处理不慎,就有可能激起兵变。

十余万汉军大败,各军将校死伤不计其数。就算有逃回来的,也不再有什么地位可言,所以,抢了就是抢了,吕泽手里又掌握着郢都唯一的一支力量,根本不用惧怕什么?

更重要的是,汉王刘邦生死不明。吕泽有一种直觉,这位大妹夫死于乱军之中的可能性不大,但回到郢都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以刘邦的眼光,自然能看到郢都即将陷落的危险,他又怎么可能再逃回郢都来再被追杀一次。“将军,夫人有请。”一个亲卒急跑着从城下上来。凑近吕泽跟前禀报道。

吕泽皱了皱眉头,示意前面带路,亲卒说的夫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妹子吕雉,这位汉王的原配夫人在最近一年间。与小三戚姬斗的你死我活,现在刘邦跑了。吕雉终于在这一场名义婚姻争夺战中占了上风。

汉王府。

门口空空荡荡的,不见几个人影,与平素车来车往的热闹场面截然不同,那些巴结汉王夫人、美姬的官员内眷现在早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吕泽下马进府,早有小婢在门口迎候领了进去,东厢偏厅,吕雉穿着一身很随意的淡黄色绸缎长衣,披着一头乌发,正在梳妆。

“大哥,你来了。”吕雉也不回头,听着脚步声问道。

吕泽看着铜镜中吕雉细腻光滑的面容,道:“阿雉,你唤我来,可是为了离开之事,放心吧,三艘朦冲战船已经停在了汉水南边的码头上,守卫的人都是我们吕家的人,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吕雉从镜前缓缓转身,问道:“汉王有消息吗?是生还是死——。”问这句话的时候,吕雉的眼梢有些微微的翘起,平添了几分诡异的煞气。

一代吕后。

这位在历史上掌握汉国大权二十余年的奇女子,她的成就也仅比则天皇帝逊了一筹,至于那位大清的太后则连排第三都轮不到。

吕泽对这个大妹其实也有几分发怵,他低了下头,老老实实道:“汉王的去向还不知道,不过,没有听到秦人抓住汉王的消息。”

“这个老东西,一定是跑了。”吕雉冷笑一声,道。知夫莫如妻,刘邦是什么心性,没有人比吕雉更清楚的了。

名存实亡的婚姻,其实吕雉也已经受够了,要不是想着儿子刘盈,她无论如何也忍不下戚姬得势的那一口气。

“大哥,明日晚上子时,我们从水道出城,另外,你再给我调一百可靠的人,我有急用。”吕雉眸中厉色一闪,急道。

“大妹,你要有什么事情,吩咐大哥就是,何必亲自去操劳。”吕泽不解道。

“哼,刘季跑了,他养的那个小贱人还在城内,还有那个小杂种,我不能便宜了她们。”吕雉恶狠狠的说道。

听到吕雉从牙缝里说出的这句话,就是她的亲大哥吕泽也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戚懿,也就是吕雉说的小贱人,刘如意,这个刘邦的小儿子,也自然成了小杂种。

作为吕家人,吕泽对吕雉的要求自然不会不应,在调拔了一百名亲卒给吕雉之后,吕泽从汉王府离开,他还要去联络汉军舟师战船,商定具体的时间,以便早一些从郢都这个火坑里撤离。

六月二十日,夜晚。

吕泽、吕雉带着亲信趁着暮色从水道离开郢都,与此同时,一场大火在郢都城内烧起,将这座早早恢复了一点生机的城池再度化为一片废墟。

戚懿和刘如意在这一场大火中葬身火海。不过,她们还是要感到幸运,因为相比历史上被制成人彘,直接被火烧死还是很人道的死法。

吕泽、吕雉逃亡。

按照计划,他们准备从汉水一直向南。然后转入长江水道,再一路向东。到达下游的东郡、会稽郡一带,如此绕一个大圈之后,再回到沛县一带。

不过,这一条路上并不太平。

在九江郡一带,曾经的楚军大将英布在被项羽击败之后,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江贼们将这条水道堵得严严实实,每一条过往的船只都有可能遭到打劫。吕泽的三条小舰能不能安然通过还很难说。

万一时运不济足够倒霉的话,吕泽吕雉很可能被淹死在长江之中,这和戚姬的下场也没有什么两样。

郢都也彻底成了一座没有汉国官员管理的废城,当蒙虎的边骑第一个进抵城外时,秦军将士面对的,是两列跪在城门外的南郡父老,他们一个个头顶着象征土地与地位的礼器。向秦军表示自己的臣服心意。

“大秦武侯在上,吾等贱民受刘贼所惑不得已为之——!”一篇告罪的文白里面,这些墙头草一般的父老们将罪责统统推到了刘邦头上,现在,他们对这位曾经夹道欢迎的汉王无比的忿恨。

原因不仅是因为刘邦败了,还因为汉军中有许多的俘卒就是他们的族中子弟。这个时候,他们上表臣服之心就是希望李原能开开恩,放了这些子弟回来,不过很显然,他们的这一算计绝不可能实现。

对于与自己作对的人。李原一向毫不手软,这些楚地的俘卒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只要是汉军士兵,那就必须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秦新历四年,七月。

天下震动。

秦汉大战的结果迅速的传遍关东大地,各路诸侯闻之,个个面如土色,心中惊惧,仅仅用了二个月不到的时候,秦军就打败了号称诸侯第二的刘邦,这也实在太过于惊人了。

昔日。

秦将白起号称常胜将军,在长平之战中与赵军对峙,也足足用了二年时间才分出胜负,巨鹿之战,双方更是打了有大半年时间,而现在,秦军只用了五十三天。

难道说,李原比白起还厉害。

一起到这里,各路反秦的诸侯就在心里打鼓,他们开始不约而同的派出使者分别前往长安和彭城游说和打探情报。

同样的消息传到彭城,刚刚从齐地围剿田氏残余回来的霸王项羽面向西方,长久无语。就在二个月前,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张耳两次来到彭城,试图游说项羽出兵合击秦军,结果都被项羽给拒绝了。

这一次的坚拒对于项羽来说,很是艰难,因为他还背负着诸侯之王的声誉,但救援刘邦,项羽却是怎么也不会上当了。

前一次,楚军在虎牢关前损兵折将,不仅项庄、季布吃了败仗,就连大将钟离昧也因此脱离了楚军,而刘邦却借着秦楚大战的空隙,一举出兵南阳郡,重新壮大了汉军的力量。

吃一堑长一智。

项羽不是弱智之人,在历史上,他更多的是被虚名左右了,尤其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项羽渐渐的听不进一些忠言了。

现在,一切都已改变。

人,是需要竞争对手的。

虎牢关隘上,那个敌兵临近却依然死战不退的年轻人,就象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迫近的强劲对手,让一直以来的领先的项羽感到了重重压力。

在项羽的命令下,楚军在这段时候也是动作频频,先是平定楚地,稳固后方,活跃在东郡、砀郡、陈郡、会稽郡等地的诸多小股势力,在这段时间几乎被楚军剿杀一空,只有象彭越这样以秦国为后台的大盗才堪堪逃过追杀。

在此之后,楚军又以迅猛之势再度出兵齐鲁,在城阳一带再次将田横、田广的部队打得大败,这一次,项羽亲自披挂上阵,一直追杀田横到即墨外海,本想着逃到海岛上以图东山再起的田横被楚军舟师一战而没,田氏自此不复存在。

第二百五十二章 西楚群雄

大秦新历四年,公元前204年的这个夏天。

秦国复兴的号角在江楚平原上的旷野响起,这号角声如同秦军的战歌一样,深沉而有力,充盈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在诸侯称王的地盘上,战火继续连绵不休,诸侯之间的钩心斗角依旧,今天是兄弟,明天拔剑相向,是家常便饭。

五、六月间,西楚大军突然向北,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即墨一带大破田横的五万乌合之众,这一次,项羽没有再心慈手软,他亲率大军一路尾追。

在楚军的追击下,田横,这个田氏最后的悲剧人物,在大海之畔自刎而死,数名田家宾客死士陪同着他一道自杀,具体的人数有没有五百壮士,则已经不可考了。

西楚的国策由扩张转为内剿,让历史走向了未知的不一样的方向。

在史上的楚汉争霸四年中,齐地的田横势力就象依附在楚国身上的蛀虫,不停的啃食着楚军的肌体。

现在,田横身死,西楚国占有了齐、楚、吴、越的广阔地区,这些地方平原密布,出产丰富,加上不断从中原逃亡过来的充沛人力,使得西楚的国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每一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

有许多的选择,就如同一场迷宫游戏一样,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不同的结局,田横如此,刘邦如此,项羽也是一样。

他们所不同的是,除了年龄之外。还有能力、坚韧,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

田横四十二岁。他的一生事迹到这一年划上句号。

刘邦五十一岁,他的汉王生涯也在这一年基本结束,出逃到颖川的大山之中,凄凄惶惶的守着一万多残兵败将,要想再东山再起,就已经不是高级难度,而是超高级的部分了,在李原和项羽的两面夹击之下。刘邦已经没有机会。

与老骥伏枥,烈士暮年的刘邦不一样的是,霸王项羽刚刚三十而立,这位曾经被逼得自刎乌江的悲剧英雄在这一年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这种转折,起始于楚军兵败虎牢。

那一仗给项羽的震憾,要远远的超过其他任何一场战役,在项羽的亲自率领下。一直战无不败的楚军撞得头破血流,精锐兵员直接战损超过一万人,其中更有象季心一样的年轻将校,而更令项羽痛心的是,大将钟离昧的离去和另一员大将季布的消沉。

西楚五虎上将:龙且、英布、钟离昧、季布、虞子期。

龙且阵亡、英布叛逃,钟离昧自立。还留在楚军中的只剩下了后面两个,不过,季布在其弟季心被秦军俘获之后,心情一直郁郁,好几次都是托病不朝。项羽开始还怀疑季布是故意推脱,等到了季布府上探望。看见的却是一个形容削瘦只剩个空架子的汉子。

心理上的折磨已经催垮了这个铁打的男人,在季布这个死结没有解之前,季布基本上是废掉了。

至于最后一个大将虞子期,更多的靠虞姬关系上位,就能力来说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有感到军中将领的青黄不接,在此次平齐的战事中,项羽大胆的启用了一批年轻将领,项庄、桓楚、周兰均被提拔到了独领一军的偏将军位置。

新五虎将的排名如下:项庄、虞子期、周殷、桓楚、周兰。

项庄已经今非昔比。

这个性格粗鲁直率的项羽堂弟,在近一年里,表现得让人刮目相看,以往只懂得直来直去的家伙,现在也是粗中有细,偶尔的使出一个计谋,倒也象模象样,让项佗、项声等长者很是欣慰。

周殷是西楚国的大司马,一直在江东一带主持军政,这一次也被项羽征调到了北方,并取代季布成为楚军中的中流柢柱。

桓楚与周兰则是一直跟随在项羽身边的两员年轻将领,他们的提拔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项羽的意志。

相比资历,楚将丁公和苍头军首领吕臣无疑更有资格成为五虎将之一,但这两个人一个能力平庸缺乏战略眼光,另一个是陈王胜的旧部,在忠诚度上低了一点。象桓楚、周兰等一批年轻将领得到重用和提拔,为楚军的壮大提供了可能。

到目前为止,在这场实力比拼的赛跑中,项羽依然是领先者,只不过,先前他领先的多一点,而现在只堪堪领先李原半个身位罢了。

彭城。

楚王宫。

西楚国的朝会正在进行。

楚霸王项羽居中而坐,多日的征战让他的神情略有些疲惫,一对重瞳也是低敛着,看不到昔日杀气腾腾的气势,当然,没有谁会居此认为项羽的霸气削弱了,一个内敛的项羽比一个霸气外露的项羽更难以对付。

在两厢就坐着西楚国的一众文武,与刘邦手下人才越来越少相比,项羽这段时间倒是新收了不少的关东名士。

文臣方面,范增、叔孙通、安期生、蒯彻分居左右,代表了外臣一系,项佗、项声、项伯代表着项氏一系。

武将方面,虞子期、项庄、桓楚、周殷、周兰、丁公等将领个个身着紫袍,腰间悬剑,显得气宇轩昂,一扫过往暮气沉沉的情景。

范增这个曾经倍受项羽器重的亚父,年有七十有三,在这个年龄段上,范增更多的作为象征人物摆设在那里。

真正为项羽出谋划策的是叔孙通、安期生和蒯通三个人。这其中,蒯彻这个项羽在齐地收下的谋士,甚至比叔孙通、安期生更要得项羽的重用。

蒯彻是范阳人,在史书中一般称他为蒯通,他曾经游说齐王韩信自立,并向韩信谏言刘邦可能会对他不利。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庸说客,果然。在项羽把诸侯来楚、请求得到庇护的意思说出来时,蒯彻就第一个站了出来。

“霸王,依彻之见,诸侯的请求我们根本不必理会,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迅速的遣人来关中,与秦国和谈——。”蒯彻语出惊人,一直以来都是反秦先锋的楚国与和死对头和谈。真不知蒯彻是天真还是太过聪明。

“蒯先生在说梦话吧,这秦与楚,百年仇怨,此恨难消。当初,霸王也有壮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话尤在耳,先生是要霸王食言吗?”众臣之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急声而起,冲着蒯越叫喝起来。

“哼,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项伯,你这种二面三刀的匹夫。除了误国之外,还能有什么用处?”蒯彻一翻白脸,冲着那酸儒冷笑道。

项伯被蒯彻一句话说中软肋,张了几次嘴,也没有想出辩驳之言来。只能涨红了脸悻悻坐下,心里却是把蒯彻恨入骨髓。

“蒯先生。项氏子弟如何,还不劳你来评说?”项佗脸色一变,沉声道。

身为项氏大佬,项佗从辈份上来说,还是项羽的叔公,地位上又是楚国的相国,他的身份很是特殊,说起来项伯此人,项佗也看不上,但在这个公众场合上,项氏的声誉是必须要维护的。

鸿门宴之后,项伯为刘邦做说客的“光荣”事迹被秦国暗间曝光,大为震怒的项羽差一点要下令将这个贪财误国的便宜叔父给就地处决,后来还是项佗、项声等人苦苦相劝,才始留了项伯一条性命。

地位一落千丈的项伯这二年来很是落魄,现在也只是勉强能够站在项氏一系的末尾,这次本想着能够抓住蒯彻的语病翻身一次,却不料蒯彻张口就骂,而且还说得极为难听。

“蒯先生,有事说事,不需多言其他。”项羽微皱了下眉头,道。

对于蒯彻的能力,项羽还是很认可的,这位安期生的弟子在辩才和眼力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就比如在论及西楚的战略时,蒯彻不假思索的就提出了“灭齐固楚”的主张。当然,有才能的人都是有些脾气的,蒯彻的张狂也让项羽很是头疼。

“霸王,秦国的再度强盛已经不可改变,我们的选择无非就是两种,一是对抗,二是和谈,若选择第一种,那就是效仿昔日关东六国伐秦的事例,合纵各路诸侯,再举兵与秦决战,彻以为,此路看似正途,但其实并不是最理解的选择;第二种是和谈,我大楚与秦国相互敌对,能谈什么,彻以为可以谈的内容有许多,比如:燕、赵之地的归属、西魏的存亡,甚至于刘邦残余势力的处置,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的本钱。”

听着蒯彻这些出格的言辞,楚国众臣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知说什么才好。蒯彻之言完全颠覆了以往反秦阵营的立场,直接赤裸裸的提出了与秦国共同瓜分弱小诸侯势力的主张。

在国家利益面前,实际的得利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感情,什么友情,都随风而去。蒯彻在二千年前就领悟的这条真理,在二千年之后,依旧光彩煜煜。

“霸王,这和谈之人,除了蒯先生之外,没有人更合适的了,安某以为,楚国的利益是最重要的,诸侯吹捧的那些虚名,并不重要。”作为蒯彻的老师,安期生也站了出来,为弟子的说法增加底气。

以往,楚国朝会的决策过程很和谐,项羽在这些大方向上,多采纳范增的谏议,而这一次,范增隐性淡出,以蒯彻为代表的新加入势力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之心,这让以保守态度为主的项氏势力感受到了威胁。

朝会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这一种紧张不同于剑拔弩张,而是更高层面的交锋,比拼的是人的智力与眼光。

西楚政权,在经过了初创时期的不成熟之后,渐渐的开始迈出走向强大的第一步,在不久的未来,它将无可争议的成为秦国最大的对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困守一隅

名与利。

到底要哪一个?

在朝会的一番争执之后,项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采纳蒯彻的意见,就意味着完全否定过去所做的一切,当初起兵反秦,分封诸侯,就是为了在天下群豪面前赢得声望,就是为了让项氏成为辅佐楚国的重要支柱。在过去的三年里,虽然诸侯之间的争伐让项羽屡屡感到烦闷,但同时,他也很享受被追捧的滋味,如果楚与秦和谈,可以想象,项羽会被一连串的痛骂声淹没。

可是,不纳蒯彻的意见,就等于是放弃迅速壮大楚国的机会,联合那些不靠谱的私心极重的诸侯与秦国对抗,项羽心中又不无担心。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一句后世的名言,项羽不知道,但其中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项羽犹豫不决。

对于政事和权谋,这位在战场上杀戮果断的霸王并不擅长,他的性格中英雄成份过多了点,同时,又有几分的妇人之仁。

几天之后,朝会上本来应该严格保密的内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