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皇上-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说,说不说?不说我今天就弄死你!”律香川尽显凶狠的霸气。
“粗,粗……,大,大……”
伏皇后是闭上了眼睛,把头垂了下去,屈服地对律香川说道。不说不行呀,律香川对她太凶狠了。
啪!
律香川满意地在伏皇后的玉臀上,又轻拍了一章,这是表示他对于伏皇后的赞赏。对伏皇后的动作,他随即也就是变得轻柔了起来。
“那宝宝喜不喜欢本将军这么粗,这么大呢?”律香川又是向伏皇后发问。
“嗯……”
啪!
可怜的小皇后回答的稍显迟疑,律香川又已经在伏皇后雪白玉嫩的娇臀上,用力的拍击了一掌了。吓得伏皇后是赶紧回答:“喜欢,喜欢,姐夫,别再打人家了。”
伏皇后知道自己现在是在伺候律香川,如果她现在有一丝让律香川不满意的地方,律香川都一定是不会放过她的。
于是她是只有处处逢迎律香川。
看到伏皇后处处都是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律香川也是心满意足,征服了一样绝世珍宝般的感觉浮上心头,让律香川是战斗力大增。
紧搂着伏皇后,大战了数百回合,律香川才是渐渐地缓下了劲来。
“我要给我的两个儿子,再送去一个小弟弟!”律香川的身体轻颤,在把自己的种子撒播出去。
伏皇后感觉着律香川身体里面传播出来的温暖,娇躯也是连连地颤抖。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你怎么知道是两个,又怎么知道是儿子?”伏皇后用手轻轻擂了律香川一拳,问道。
她是已经怀了两个胎儿了,宫里的太医已经诊断出来了。可是这一切律香川怎么会知道?律香川上次就对她说了,他给了他两个儿子。
他又是怎么会知道她怀上的两个婴儿,是男还是女呢?他真有这么厉害?
“我就是知道。”律香川用手拧了一下伏皇后的鼻子,说道。这事说他知道,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他就是这么觉得。
伏皇后看他这样回答,只道他是心里更喜欢儿子,因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这世上么,所有的人都是更喜欢生儿子的。律香川当然也不会例外,这事很正常啊!还要问为什么吗?
原来他也只是一时意气,才是这样说的啊!伏皇后心里想。看来律香川也并不具备未卜先知的能力。
她放心了。
把这事放在一边,伏皇后又对律香川娇嗔的说道:“我已经怀了两个婴儿了,就不会再怀孕了。你哪里还能够再给他们送去一个小弟弟。”
律香川这句话,当然是他自己胡说的。看伏皇后这么说,他也没有反驳。两人又缱绻了一阵,交缠在一起的身体才分开。
穿好了衣服后,律香川忽然问伏皇后道:“御医是不是说,肚子里怀了两个婴儿,就让你尽量少和皇帝行房,甚至是根本不要去行房?”
伏皇后脸色一红,说道:“御医的话,你会听吗?”她以为律香川这是要讥讽她。
其实完全不是,律香川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而她这话,让律香川想了一想,觉得可能的确不会去听。因此他也是没说话。
“我回去了。”伏皇后过来,也不过就是为律香川带来那个消息的。现在既然她是完全多操了心,那她就可以安心的回去了。
律香川又是恭敬地把伏皇后送出了将军府外。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六百八四章 辩论
一“律将军,听说咱们安邑的粮食,很快就要喜获丰收了!是不是这样呢?”安邑县衙的议事殿里,国舅董承终于是就军令状的事情,向律香川发起了责难了。
县衙原本门面太小,但是皇帝总归是要议事的!那就没办法,只能揉吧揉吧,把这县衙的大堂,改成了皇帝临时的议事厅。暂时就这么凑和着用吧!
“律将军当初说,律将军的新粮食,亩产能达到三千斤。如今,律将军的话,可实现了吗?”董承是得意洋洋地继续向律香川说道。
……
……
安邑县衙的议事厅衙门外,很多的老百姓已经在议论纷纷,品头论足。
董承要和律香川兑现当初立下的军令状的承诺的消息,已经散布满了大街小巷了。大家都知道,这次律香川,恐怕是要输。但很多人又不希望律将军输掉。
毕竟是律香川给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给了安邑最广泛的温饱。律香川没来之前,他们这些人,现在都还不知道要在哪里吃土呢!
如今安邑安定了,成了一个真正安定的郡邑,有人又要用什么所谓的军令状去为难律将军,这还有没有天理呀!
“不行,如果这次的军令状,国家判律将军输,我们大伙儿一定要联名上书,替律将军讨个公道回来。”在一处的集会之上,有一个壮汉,发出了大声的疾呼!
这时的安邑城中,可是有好多地方,都是有这样的集会,普通百姓都在关心着这事的进展,大家纷纷都是在对此事,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处而已。
而这个人这么一开口,其中的另外一人看了他一眼,说道:“赵四,你认识字吗?就说要联名上书。上书可是要会写字的呀!我看你,连你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吧!还上书。”
他这么说那个赵四,倒是的确没有说错,赵四的确不认识字,也不会写字。但是赵四说道:“陀五。我赵四不会认字,那是确实的。可是你陀五,难道又认识字了?你在我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
他这么一说,听者哄堂大笑,因为无论是这赵四,还是这陀五,俱都是不认识字的。就是他们围拢在这里的这许多人,也大多是不认识字的。
而陀五敢说赵四不认识字,他是凭什么这么去笑话赵四的呢?
陀五原想取笑赵四,不料被赵四这么一反杀,倒是把他弄了个面红耳赤。赵四看他如此,他也不再和这陀五浪费口舌,只是又说道:“而且,谁说上书就一定要会写字的?我只要在联名书上按上一个自己的血手印,既可。我赵四虽然不识字,但是满腔的热血,却还有的。”
说到这里,赵四挥了挥自己的手臂,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他这话也不错,联名上书,只要请一个识字的先生,把他们请求的事情,在上面写清楚就行。然后,其他的地方,联名的人会写字的写上自己的名字,不会写字的,按上自己的手印。这样就行了。
血手印吗,倒也不必要,不过如果有人真的认为需要这么郑重,那倒是也可以留血手印的。
只不过留了血手印,就算后面联名请求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完美的解决,但写这封联名信的人,也有可能最终会获罪的。
用血手印联名上书,这是有威逼上驾之意呀!长此以往,如何得了?所以一般情况下,倒是也没有多少人,会敢于去留血手印的。
“其实这事倒也未必会这么严重。”赵四慷慨激昂的那么一番话讲完,有人就是说道,“律将军虽然军令状是输了,可是,功劳还是在那里摆着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就治律将军的罪的,这个大家伙儿,我看倒也不必操这么大的心。”
这人的这么一番话,自然是得到了更广泛人们的认同。大家都是以为,军令状的事,虽然应该重视。但是,律香川这回做出的这件大事,无论怎么讲,军令状都是比不过的。
皇帝不可能因为这个,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律香川下令惩罚的。这样做完全不得民心,皇帝肯定也会三思而后行。
“这也不一定,圣人之心,谁能摸得清呢?我看还是做好两手准备为好。”赵四依然说道。
他这话,又把一部分人的心,说得提了起来了。皇帝行事,向来喜怒无常,这样的故事,小老百姓也是听过一些的。本朝的时候,不是有很多将军,也是功劳很大,然后最后被皇家给杀掉的吗?
殷鉴不远,他们也不能说,这次就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所以面对皇家,其实所有人都是要多留个心眼的。
……
……
而在衙门里面,此时的律香川,却是在和董承诡辩。
“董将军,你此刻和我重又提起这军令状之事,大概是以为,我这回是已经输了吧,是也不是?”律香川是对董承说道。
董承微笑着说道:“难道不是吗?”
现在一切几乎都是已经尘埃落定,董承可是不会相信,还会有什么意外。因此他是表现得气定神闲。
律香川说道:“但国舅难道就没有看到,我这第三季的粮食,可还没有真正收割吗?”
他这话倒是大实话,安邑现在第三季的水稻,倒是的确还没有收割进来。
不过,董承听了他这句话,却是哈哈一笑,他道:“律将军第三季的稻谷,虽然还并没有收获,只是,难道律将军以为,将军那第三季的水稻,能够达到亩产三千斤么?将军如此自信,那要不要你我二人,再来一次军令状呀?哈哈……”
第三季的粮稻,大家有目共睹,虽然说比之旧稻种,依然是大丰收特丰收。可是,以此就说这第三季的水稻,亩产就能达到三千斤,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产量到了粮食快要收割的时候,基本是已经可以预估出来了。律香川这第三季的粮食,虽然比之第一季,第二季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减低,但是说想要亩产达到三千斤,那依旧是没有可能。
第一季第二季的产量,只有一千三四百斤左右,那么这第三季的粮食,就算再丰收,产量也依然只是如此,根本达不到三千斤的。
这是所有有常识的人,都能够判断出来的结果。
“可是我说的粮食亩产三千斤,也不是只说的一季呀!而是说的一年的总共三季。”律香川是对董承慢慢说道。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六百八五章 话不是这么说的
一什么,亩产量还能这样算?听到律香川说出来这话,董承下巴都差点掉到地下去了。
一季一千三四百斤的亩产,三季就是差不多就是四千多斤的亩产。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律香川当初和他签立的军令状的亩产量了,董承如果想用军令状的条款来约束他,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呀!
难道说,董承的阴谋,这一次就这么样失败了?
……
……
“听说当初律将军也在燕老六的投注档口,买了一千石粮食的他自己赢,你们说,如果律将军这次军令状输了,燕老六能得着这一千石粮食吗?”
在安邑城里的另一个角落,有人又是讨论起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律香川和董承的军令状的事情,当初城里的一些无赖子们,可是开了很大的一个赌盘的。如今,这军令状的结果,快要揭晓了,那么,所有人的投注的结果,自然也快要揭晓了。
那些之前垫付出去了赌资的人,如今都快要收回成本和收益了,一个个自然都很兴奋和高兴。
押对了的人,兴高采烈。押错了的人,垂头丧气。在这里,大约也能看出赌徒们的百态图吧!
“难!”
有人提出疑问,自然就有人作出回应。这人说道:“听说律将军当初到燕老六的投注档口去买自己赢的时候,可是并没有实拿一千石粮食去呀!只说是先挂着。那这分明是就是想搞猫腻的嘛!如今,律将军权力这么大,就算是军令状输了,燕老六敢上门去问律将军要这一千石粮食?”
“说不定他这么一去啊,律将军反倒把自己输了军令状的火气,都撒在他身上去了呢!那,事情可就好玩了。我看燕老六这回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反正无论如何呀,燕老六这回,都是不可能从律将军手里,拿到这一千石粮食的了。”这个人是最后作结论道。
旁边一个人听到他这么说,他是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然后说道:“那依你这么说来,如果这律将军要是买赢了,二百五的赔率,他是实打实的要从燕老六的投注档口拿走。输了,他却是一毛不拔,那他这个将军,岂不是稳赚不赔?”
这人是认为这事也太不合理了。你要不许人开投注档口,你直说,颁布法令禁止也行啊!
但是你买卖没禁止人做,在档口上投了注,却首先就保证自己稳挣不赔,这也太不公平了吧!而且也不合理呀!
之前说话的那人,看他一副傻不楞登的样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轻蔑地看了这人一眼,然后一撇嘴,说道:“要不然你以为呢?你以为将军坐上了那样的高位后,就是天天给你们这些街头的无赖送钱送粮来的吗?你以为这些武将们就一个个这么好心?”
这人的一番话,把刚才不服气的那个人,说得一愣一愣的。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现在这些当兵的,有几个是好心的?大家都是追逐利益的。看到钱粮,当兵的都是像苍蝇追着臭鸡蛋一样,会紧追不放的。有谁看到当兵的,会把利益分散给别人的?
这个律将军就是把燕老六的一千石粮食都昧掉了,那又怎么样?燕老六难道还能找地方说理去?
他心里正这样想着,可是,忽然,就听得另外的有一个人的声音,是响了起来,这个人说道:“别的将军是怎么样的,我是不知道了。可是说到律将军,那可是真的会把利益往外分发给大家的。律将军的第一季的粮食,就全部分给手下的小兵,和他们军队上的庄农手上了。”
“等到第二季的粮食播种,律将军又把他的新式稻种,无偿地分发给了一些小农户,让他们也是全面引种这种新稻种。我自己就是这样子得了律将军的利的。今年的粮食,也是多打了六百多石。你们说,若不是律将军,我能多得这么多石的粮食?律将军如此分利于民,你们能说,律将军是逐利的将军?”
他这话这么一说,这里的很多人,都是无言以对。因为这人所说的每一件事,虽然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都是真的。
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大家都能看到,很多人都看到了,而且,实打实的都得到了利益。这样,谁还能否认律香川和其他的将军,是并不相同的呢?
众人一时默然,看这个说话的人时,却只看到一张普通的脸,还有一身有点破烂的半旧不新的麻衣。
看来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户。
这人看众人一时都是不再说话,他便又是说道:“况且此时,律将军和董国戚的军令状赌约,结果还并没有出来,那律将军就仍有获胜的可能性。而你们此时就认为律将军军令状一定会输,那可是有点说的太为时过早了。”
他这话一出,人群大哗,有人就站出来反驳他道:“这位老哥,你前面的话,虽然是很有道理,可是这句,就毫没有道理了。律将军和董国舅的赌约,毫无疑问,律将军已经是输了。将军的稻种,比之从前的稻种,产量升高太多,那是没有疑问的。可是他和董国舅所订的军令状,却是说他的亩产,能达到三千斤。”
“那这样的话,实际怎么样呢?这个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的,所有人都看到了。那请问,律将军要怎么样,才能赢回他和董国舅所立下的军令状赌约呢?”
这反驳的人话一说完,周围的人全都是纷纷点头,人家所说的确实是有理有节,全都是有证据的。谁能够反驳呢?这一切,可都是靠证据说话的。
那个支持律香川的人,也听完了这人的话,看大家都是对这人表示了赞同,他是说道:“你说律将军的赌约,大家有目共睹,可是说律将军种下的新稻,每次的亩产,都是只有一千三四百斤么?所以据此就认为律将军铁定已经是输了?”
那人看他还在就此说事,他是说道:“难道不是么?”
支持律香川的那人道:“你看到的当然是没有错,可是。你难道忘了,现在还有一季,可是还没有收割呢!你们的结论,可是否是下得太早?”
反对的人呵呵笑了一下,说道:“现在这一季,虽然还没有收获,可是,结果难道不是早已经注定了吗?从现实情况来看,第三季水稻的亩产,也不过就是一千三四百斤吧!这样律将军还是没赢啊!”
支持的人道:“但这样就够了呀!一季的亩产,虽然是没有三千斤,但是三季的亩产加起来,可不就是有三千斤,甚至是远远超过。若是这样算的话,将军可不就是赢了么?”
什么,三季亩产相加?
在这里周围听他们几人辩论的人,听到这人这么说,一时都是有些呆愣了。一季的粮食产量,确实没有达到标准,可是三季相加,那可就达到了呀,而且还远超。这个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因此一时都是有些失语。
但是,在这众人失语的时候,却还是有人开口,对那支持律香川的人说道:“老哥,虽然你说的这话,好像很有道理。不过,亩产量,可不是你这样算的……”
……
……
“律将军,虽然你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理。可是,亩产量,可不是你这样算的呀!”
县衙的议事殿里,在律香川抛出了自己的论调之后,忽然有一个人,是站了出来,对律香川说道。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六百八六章 妇女大会
一“律将军,虽然你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可是,亩产量,可不是你这样算的呀!”
县衙的议事殿里,在律香川抛出了自己的论调之后,忽然有一个人,是站了出来,对律香川说道。
众人循声看去,这个人却是胡邈。律香川看着他,淡淡说道:“不是这么算的,那要如何算?”
胡邈说道:“亩产量,当然是一季粮食打下来,所确定的一亩土地打下来的粮食。这个才算是亩产。你这三季叠加,如何能算得上是亩产?如果如此可行的话,那不是每种粮食种类,亩产都是可以达到三千斤吗?因为一年不行,那就十年,十年不行,那就二十年。”
“以数十年的亩产产量相加,我想,就是再低产的粮食种类,亩产也能够加到三千斤的吧!然而,这样算,能算是一亩地的亩产吗?”
“不错。不错。正是这样。”胡邈的话一说完,大殿之中,立时就是获得了众多的赞同之声。大家都是认同胡邈的说法。亩产,当然是当季的亩产,怎么能够数季叠加呢?
如果数季叠加可以,那么数年叠加,不照样可以?要这么算的话,那律香川的军令状,岂不是根本就不会输?
董承一开始听到律香川那样说话,本来是瞬间失神的,但这时得到胡邈替他解了围,他就是又神气活现了起来。
就见他是上前一步,不再与律香川说话,而是面对皇帝,对他说道:“皇帝陛下,臣请皇帝陛下休要再听律香川的狡辩,替臣裁决臣与他之间的这次军令状,倒底谁输谁赢。……”
“皇帝陛下,小人还有话说。”董承的话还没有说完,律香川就半路把他截下了,就听他是说道,“平时土地的亩产,虽然是只算一季,但也就是一年。如今小人的粮食,一年能种三季,但算亩产,却是只算一季,这公平吗?若是算一年,与其他粮食相较,小人的这种粮食,确实年亩产量能达到三千斤,甚至可以说是以上。皇帝如何能判董将军赢我这军令状?……”
“咳,咳……”
他二人正在争辩不休,这时,韩融是忽然咳嗽了一声,然后他是说道:“小律将军,亩产就是亩产,并不是年产。这次打赌,可算是你输了。不过,输虽然是输了,可是功劳却是很大。所以,臣恳请皇帝,律将军军令状虽然是输了,但是请皇帝免去律将军的所有责罚,并应当适当加以奖赏。”
嗬,他这个和事佬,做的漂亮。律香川听到韩融说这话,立时就退了下去了。
他知道自己的说法,是错误的,他那样,不过是诡辩罢了。亩产,当然是单季产,不是年产,怎么能叠加起来算呢?
他那样说,只不过是故意那样惺惺作态而已,好提醒大家注意,他就算是军令状输了,但是,对皇帝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现在,终于是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了,他当然就不再需要自己去表演了。
所以,他是选择了沉默。
董承当然也是知道,他这次提请圣裁,是不可能将律香川怎样的,他只是为了制衡一下律香川。
所以,听了韩融的话,他也没有再多言。
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知道,律香川输了,可是,支持律香川的人,却是一定会比反对他的人,多很多的。
董承知道,如果这时候自己再多言,对律香川咄咄紧逼,那大家就会认为他是对律香川,是有故意加害之意了。这样的话,他就会成为群臣的公敌。
这对他来说,可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他也是选择了隐忍。这件事情,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