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学家的空间塔-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亩水稻一年的化肥所用的钱就不止这点了,更保况,用了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的溶液,亩产还可以增加。

    一增一减,每亩地可以多收入几百元了。

    村民们的心思,张益农他们是不知道的,他们现在正在为实验成功了一半而兴奋,为什么是一半?

    “实验进行到现在,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除了继续保持现有的成果,我们着重要做的是对蓝藻产生的后续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公司培育出来的蓝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产品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性。”

    “是!”

    尽管李昱保证他改造后的蓝藻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利的后果,但方千沫还是持谨慎的态度,让公司的技术人员把这项研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有害还是没有害,这都要靠实践数据来支撑。五年到十年,这就是方千沫准备用来研究的时间。

    但是方千沫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她的意。

    小李庄的村民们对于亲眼所见的事实是深信不疑的,他们堵住了公司在小李庄的办公处,强烈要求购买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的产品。

    张益农实在无法拒绝这些年纪大的人的要求,又联系不上方千沫,所以他就同意了村民们购买要求。

    口子放开了,就不容易扎上。小李庄的稻子大丰收,让周围的村庄眼红了,他们也要求购买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的产品。

    最后,张益农也同意了,因为小李庄有的村民们经不住各种诱惑或者是认识的软磨硬泡,把他们从公司这里购买的产品转手了。

    见事情不可控了,张益农就顺势决定扩大实验范围,以他的估计,在事情扩散到无法控制之前,有关的评估就应该可以做出来了。

    令张益农没有想到的是,小李庄以及周边村庄发生的事情,引起了辉县农业部门的关注。因为农业部门有个人的家就是小李庄邻村。

    这是天大的政绩!农业部门的头头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农业增产是政绩,但治理蓝藻爆发也是天大的政绩!

    在没有通知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的情况下,他们就把公司的产品报给上级,并在报纸上大吹特吹,而正好滇池等全国有名的湖泊又一轮的大爆发,辉县放出的这个卫星就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莫雅生物有限公司就这样意外的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在当地市民的强大的压力下,被饮用水源破坏搞的焦头烂额的政府部门,立马派人来到小李庄,强烈要求他们去治理蓝藻爆发的问题。

    张益农虽然极力强调不成熟产品的危险性,但是他们是毫不在乎的,只是渡过当前的危机,其它的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

    看要是自已不答应的话,这些人都准备把塘边湖的湖水运走的人,张益农只好妥协了。

    李昱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那此地方的蓝藻爆发危机快速的被解决了,而且水质还提升了。

    这明显的效果,让那些被蓝藻爆发搞的快要疯的政府,以极为优惠的条件与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治理协议。

    就这样,在莫雅生物有限公司成立第三年的时候,它就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生物公司。名声甚至都传到国外。

    蓝藻爆发不仅仅是在国内发生,国外也会发生的。
………………………………

第一六三章 走出去?

    莫雅生物有限公司的未来会如此快速的辉煌起来,方千沫现在是预料不到的,她只知道,这家公司在李昱不停的生物技术研究下,必定会取得不下于星环埃兰集团的成就的。

    方千沫现在的全部热情都放在新的制造中心的设计和制造中了。莫雅基地的研究方千沫也没有放下。

    林宛白的情绪也被方千沫连带着高涨起来。

    两人的精力放在莫雅基地这边,地球那边的关注就少了,没有方千沫的全力把关,莫雅生物有限公司在她便宜发展的指示下,超常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

    “千沫,公司收到一封邀请函。”

    小唯打断了全身心投入的方千沫。

    方千沫略显迷茫的说:“什么邀请函?”

    “岛国政府邀请公司去他们那里建设聚变电站。”

    “呵呵。”

    林宛白在一边不耐烦的说:“合作个屁啊,前面还打生打死的。回绝了!”

    “等下,小唯,把这封邀请函给何弘厚发过去。看国家的意思。”

    “好的。”

    这件事情在方千沫看来,只是一件小事情。

    然而,事情并不是方千沫所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她接到了何弘厚的电话:“方总,这事你得回来一趟了。”

    “合作与不合作,你们做决定了。这种战略性技术,也不是我们公司想要向外扩散就能扩散的。”

    “事情有点复杂。你上次送过来关于美帝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也攻克成功,将于近期发布情报,让我们的政策出现了变动。”

    “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方千沫也是不解。

    “美帝的技术出现突然,那么我们就必然会面对与美帝的全球竟争,争夺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域的主导地位。”

    “岛国是第一个公开主动向我们提出合作申请的。”

    “那又怎么样?”

    “他们指定与你们合作。”

    “痴心妄想,何处长你是清楚的,我们公司的聚变技术可是要比国家的要先进的多了。你确定要我们与国外合作,进行技术扩散?”

    “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国家想把你们公司与国家的两家公司确定为具备聚变电站技术出口资质的企业。”

    “让我们出口国家的技术,这中间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公司的技术再怎么下降,也是要比国家的先进,这完全不是一个体系的技术。”

    何弘厚这时很尴尬的说:“你们可以购买国家的技术,然后进行出口。”

    方千沫张大了眼睛,看着何弘厚,这个提议也亏他们能得出来,“何处长,你们的提议,我都无法说什么了。”

    “就不说,为什么我们放着更先进的技术不用,购买落后不至一代技术是有多么脑残,就说你们要是不想让我们进行技术出口,可以不给我们出口资质就好了,何必费这么大的劲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们是第一个公布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成功的公司,名声最大,如果你们不加入,会让人怀疑我们的诚意的。”

    何弘厚这么一说,方千沫就明白了。不管以后有多少家公司或者国家研究出来可控核聚变技术,星环埃兰集团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就像现在你说芯片,就绕不过英特尔。说操作系统,就绕不过微软。

    虽然是华夏是第一个研究出可控核聚变,但是美帝毕竟控制了现在的能源领域,如果他们发力,肯定是能与华夏争一长短的。

    所以国家就把主意打到了公司的身上。方千沫也是无语了,这里面这么道道,“这样吧,你们可以成立一个家公司,然后挂靠在我们公司的名底下,这样就不用我们出面了。”

    何弘厚对方千沫这个主意,却是不赞同,“国家也考虑过这个方案的,最后否决了。”

    “这种重要的事情,要是曝露出来,后果会不太好的。”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方千沫想知道国家的想法。

    “还有一个意见就是你们自已想办法处理。”何弘厚的话有点不讲道理了。

    何弘厚这么说,其实也是国家对公司的态度无法确定的结果,事关国计民生的技术掌握在了私人公司手中,偏偏国家还不能采取手段收归国有。

    星环埃兰集团在前段时间,被一些能量惊人的势力,找上门来,提出种种合作协议,总结起来,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是把公司归入囊中。

    方千沫也不是吃素的,明地里和暗地里各种手段齐下,把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打了个半残,让他们损失惨重,却无法反击。

    正常的商业手段,方千沫不怕。暗地里的手段,在东海这一亩三分地上,方千沫也不是毫无帮手的,再加上三处以及暗中的力量,这些心怀不轨的人碰了个头破血流也是正常的。

    这也让星环在某个圈子里名声大起。因为吃亏的势力里面,有京城的顶级势力,他们也是听了大亏,还连累了身后的人。

    那段时间,华夏的暗中势力也是风云激荡,进行了大洗牌。有几支老牌的暗势力被灭了个一干二净,让某些人是痛心彻肺。

    所以现在的星环,是个不可招惹的存在。这是许多人达成的共识。

    “好吧,我明白了,我们按照技术人员开发出与国家技术相同等级的技术,做为出口的技术的。”

    “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明,即使是同等级的技术,我们也是要比国家的要好。就好比同样一个刀片,有的能用三年依旧锋利,有的只用了一年就不能用了。”

    方千沫做出了妥协,但她的做法也让某些人感到一阵阵的难受。幸好,国家给三家公司划分了各自的区域,不会面对面的竞争的。

    “那我们就安排岛国的人去你们公司进行协商了。”

    “可以的。”

    挂断了通话后,方千沫就给公司的负责人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至于岛国人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来寻求合作,方千沫并不在意,岛国的那个市场,一向不在方千沫的眼中,因为星环现在从事的领域,与岛国严重冲突,是不用想着打开岛国的市场的。

    方千沫最后没有答应何弘厚返回地球的要求。这只是一件小事,并不值得专门回地球处理。

    至于公司的事情,有重要的事方千沫就返回地球处理,一般的小事,全息视频通话就可以以假乱真。

    再加上一些精巧的力场控场技术,星环的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坐在董事长办公室的那个人竟然是全息投影。

    岛国的人来公司商谈聚变电站的合作,以岛国人一贯以来的尿性,方千沫觉得岛国的人未必是心怀好意的。

    但这种事情,并不是你说了,别人就会信,更何况,国家还想借着与岛国的合作来达成一些目的,在这种大势下,方千沫也就不跳出来找不痛快了。

    星环是不会吃亏的,这点方千沫有信心。方千沫在商场上的天赋很强,是因为她的战略眼光不错,再加上现在她的思维运转速度,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可以让她吃亏了。

    “小唯,知道美帝什么时候发布他们的可控核聚变成果么?”方千沫在安排好工作后,就问小唯有关美帝的事情。

    “他们计划定在下个月,因为还需要解决一些小有问题。”

    方千沫想了想,计划让她把李昱叫来过一起商量下有关岛国与美帝的事情,还没说出口,她自已就放弃了,李昱肯定对此不感兴趣的。

    “小唯,有没有情报表明岛国这次的事情与美帝的可控核聚变取得的突破有关?”

    小唯查询了下相关的信息,摇了摇头,“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两者有关联,但是岛国的外相前段时间秘密的访问了美帝。”

    “是想要麻痹我们呢,还是想要盗取我们的技术?”方千沫也有点看不懂岛国的真实意图。

    “也有可能是国家已经看出来岛国的目的,只不过是想借机达到什么目的。”小唯分析说。

    “这个有可能。算了,既然没有证据,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吧,你注意相关的信息收集,一有情况马上给我汇报吧。”

    “好的。”

    林宛白抬起头说:“千沫姐,不要管那些闲事了,我们还是研究下怎么把莫雅这边的生物合金让熔炉成功合成。”

    “李昱之前研制的熔炉用来让生物特性的合金成形,总是不行。

    林宛白的催促,让方千沫暂时放弃思考地球上的事情,她来到林宛白的身边专心的和她一起研究遇到的困难。
………………………………

第一六四章 意外的选择

    方千沫召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招揽人才,完美的实现了。

    自从发布会召开后,许多知名科学家慕名前来加入星环埃兰集团,甚至还有国外的科学家。

    高级人才被吸引过来,中低端人才也是如此,一个如此年轻的公司,发展前景无限的公司,是个人都会选择去这个公司的。

    发布会后,星环埃兰集团的人才收得是手发软,集团公司的科研究队伍是壮大了好几倍,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公司的人才库充实后,之前由于人员不足而无法进行的一些研究项目,方千沫就可以安排着进行了。

    这也是方千沫有底气告诉何弘厚,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研究出与国家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同等级的技术的的原因。

    这其中的许多人,都被安排到了青山基地,那里的研究条件比较好,而且与方千沫以后的计划息息相关。

    当然,慕名来到星环的人中,肯定是有别有用心的,甚至是间谍的存在,这些人在小唯的目光中,是无所遁形的,所以新加入公司的人,整体气氛是非常不错的。

    不仅仅是能源方面的人才,星环埃兰集团下属还有其它的公司的,所以从事计算机,材料等方面的人才,也有很多过来碰下运气,万一星环在其它的领域也研究出了如同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样的成果呢?

    半个月后,迫不及待的岛国考察团来到了星环。

    岛国考察团对于方千沫和李昱没有亲自接待他们感到很不满,还提出了抗议,只不过负责接待的人告诉他们,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们原路返回吧,反正又不是我们求着你们的。

    这下,岛国考察团老实了下来,来到公司后,他们又提出要到已经建成的东海聚变电站参观。

    以于这个要求,接待人员请示方千沫后,也拒绝了岛国的考察团,这让他们更加的不满,认为星环方面一点诚意也没有。

    倒是东海方面得到消息后,劝说星环同意岛国考察团的要求。负责人不敢做出这个决定,她就打电话请示方千沫。

    方千沫知道东海方面的意思,其实就是国家的意志。在强调一定要做好保密措施后,负责人通知岛国考察团公司的决定,同意他们的考察要求。

    岛国考察团很高兴,认为他们取得了考察行动的阶段性胜利,然而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在进入聚变电站时,岛国考察团遭遇了史上最严厉的检查。各种他们见过的没见过的设备,让他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拒之门外,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搜出了最先进的间谍设备。

    星环的负责人几乎要把岛国考察团给赶走,最后还是在东海市政府的协调下,才勉强让剩下的岛国考察团成员进聚变电站参观。

    一行三十人的考察团,能进去的只有十个,可见星环的负责人的恼怒是多么的有道理。

    当然,这也表明了岛国考察团是别有用心的。

    预定的三个小时考察行程,在星环负责人的极力要求下,被缩短到一个小时,岛国人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聚变电站。

    第二天,星环、东海市、岛国三方举行了会谈,商谈岛国引进可控核聚变电站的技术。

    谈判的进展不太顺利,岛国人是狮子大开口,不切实际的提出以五十亿美元的价格引进星环全套的聚变电站技术的要求。

    这当然是不可能同意的,星环提出,可以帮岛国建设相关的聚变电站,并获得五十年的运营权,五十年后聚变电站无偿交给岛国。

    星环的条件也让岛国人极为不满,五十年,或许人类都可以进行星际殖民了,这个时候的技术也早说过时了。

    东海市政府一直在和稀泥,极力的协调双方的矛盾。

    “看来岛国人确实没有诚意,他们的态度可不是一个极为想要聚变电站技术的人所有的态度。”方千沫在看了谈判现场后,对李昱说。

    李昱是被方千沫硬拉着看这场儿戏般的谈判

    “小唯不是说了么,三天后,就是美帝召开发布会的时间,岛国这边倒像是在拖延华夏的行动而来的。他们想把华夏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里。”林宛白翻了下之前的情报,然后嘲讽着说。

    “还有这个,国家也不是吃干饭的,到目前为止,已经与三十个国家达到了合作协议,其中欧洲就是五个国家,包括法兰西。”

    听了林宛白的话,李昱笑着说:“最大的可能是岛国被它的主子美帝给当枪使了。”

    “不过,这与我们没有关系,聚变电站并不是我们的技术终点,由可控核聚变技术引申而来的技术才是我们以后的研究重点。”

    “我们的技术储备也进行了不错,多亏了前段时间的人才大招收,车载式聚变反应堆有望在一年内实现。”

    “这项技术一出,谁与争锋?”方千沫很是自信的说。

    '“既然如此,我们还关注这场注定失败的谈判有什么意义?”李昱不解的问方千沫。

    “我觉得这中间有问题没有搞清楚,美帝会甘心把技术共享给岛国么?岛国如此甘心为马前卒,中间一定有问题。”

    听了方千沫的话,李昱仔细的查看小唯收集来的情报,过了一会说:“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岛国其实已经与国家达到了协议,现在的表现只不过是给美帝演习看?”

    李昱的推测让方千沫有点不敢相信:“在美帝的控制下,岛国能做出如些有魄力的决定?以现在岛国的政治体制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或许,岛国把这当成摆脱美帝控制的机会呢?”李昱还是认为他的推测可能性极大。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么,在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后,最不可能的可能性有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李昱说一句他从林宛白那里听了话,这句话是林宛白看动漫时对李昱说的。

    “在岛国的安全还需要美帝来保障的时候,岛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明智的。”方千沫还是对李昱的看法有意见。

    “其实,你要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问何弘厚就可以了,他肯定知道的比较多。”李昱建议道。

    “还是算了吧,这种事情涉及到了国家战略层次的行动,我们还是不要掺和的太深,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涉及的很深了。”

    三天后,美帝按照小唯得到的情报中所说,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突破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难题,研究出了可以投入商业的聚变技术。

    美帝宣布取得聚变技术的突破,并没有让世人意外,坊间早有传闻,美帝早已经取得了聚变技术的突破,只不过一真是引而不发,极度保密而已。

    在华夏宣布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后,以美帝极具信心的人就相信,美帝肯定会在第二天同样宣布聚变技术取得突破。

    虽然时间比这些人想的要久,但是毕竟是实现了永远需要五十年突破的聚变技术,还是让这些人载歌载舞,各种庆祝。

    似乎美帝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又变得坚不可催,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美帝大大的失了面子。

    美帝最为忠实的小弟,看家犬岛国在美帝宣布突破后的第二天,宣布与华夏达成合作协议,将会引进华夏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个消息让世界一片哗然,岛国这是抛弃老主子,投入新主子怀抱中的节奏么?

    美帝的反应速度也很快,在岛国发布新闻不久,美帝的国务卿就紧急赴岛国进行秘密会谈。

    但岛国是铁了心的要采取华夏的技术,美帝的国务卿无功而返。

    “李昱你猜的很准么?你是怎么做出的判断?”

    “很简单的,你们想一想,这段时间以来华夏取得了多少技术上的突破?可控核聚变就不说了,新研究出来的隐形轰炸机和隐形战斗机,就让岛国寝食不安了。”

    “以华夏一贯以来的尿性,手中肯定还掌握着更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样,美帝还能保护岛国的国防安全么?”

    说到这里,李昱冷笑了下,然后接着说:“小唯的情报里有一条,你们没有注意到,华夏的新隐形战机歼20B,已经多次出入岛国本土了,除了意外的被岛国发现了一次,其实的入侵行为,岛国根本一无所知!”

    “这么说来,岛国的选择也是无奈的啊,美帝现在根本无法保护它的安全了。华夏即将服役的新航母,性能可是不下于美帝最先进的福特级了。到时候就不在是岛国怎么考虑封锁华夏突入太平洋了。”

    事情进行到了这里,一切都已明朗,岛国引进了华夏科学院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并有在此技术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权利。

    美帝也明白,失去岛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了。
………………………………

第一六五章 中途停留

    华夏以技术为引诱,以强势军事实力为压力,让岛国与美帝渐行渐远,从长远来看,这项交易是极为划算的。

    但李昱却对些嗤之以鼻,华夏高层的眼光还是没有打开,地球上的这点东西也值得这么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