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器时代-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蕃佛国廓尔喀雇佣兵队长哈里里等,这些大人物的背后,都站了三四个威风凛凛,扶刀叉腰的马弁,哪个都不想在这种场合失了面子。
  现在这个会议是商讨刘猡猡的归属问题,马戈比、卡马拉两位黑叔叔和招商局船丁团的意思是让陛下回国,淡马锡远离大明,朱由校就是想抓也有心无力,而旅宋水师特遣队的任务则是将护国公的家眷送往新汴京,吐蕃人的计划是从上海乘船,一路驶往天竺孟买港,然后从天竺翻越大山抵达吐蕃,扶法王陛下正式登基,天地会、斧头帮、丐帮的意思则是迅速将家眷们送去和刘子光会合,让人家合家团圆。
  意见不统一,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者,大将们炒成一片,甚至要拔刀相向,下面彭静薇和刘小猫却自顾自地聊开了。
  “死猫,这些天你咋过的?好像过的挺滋润呢,你看你,二下巴都出来了,再看看姐姐我,瘦了好几斤呢。”彭静薇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捏刘小猫的二下巴。
  刘小猫很大方的从胸前的兜兜里掏出一支油纸包着的鸡腿递给彭静薇道:“给你吃这个,吃胖点吧。”
  彭静薇接过鸡腿奇道:“死猫,你不是爱吃鱼的么,怎么改吃鸡腿了?”
  刘小猫晃晃脑袋道:“偶素丐帮中人,不能吃鱼吃鸟,要么吃鸡腿,要么吃狗狗,你懂不?”
  彭静薇道:“不懂,你咋就混成了丐帮帮主呢?”
  “偶也不清楚,老帮主说偶素什么黄蓉转世,非要把这个小棍棍给偶,还要教偶练什么掌,偶不愿意那老头子就寻死觅活的,偶才不理他呢,玩两天就扔给他,爱找谁招谁去。”
  “死猫,你不愿意练找我啊,我愿意啊。”彭静薇急得抓耳挠腮。
  第四十五章 保卫大上海
  原来半个月前刘小猫和曾橙她们一起逃出皇宫以后,因为半路上贪玩而失散,刘小猫本来就是野猫出身,野外生存能力超强,玩了几天乐不思蜀,早把家里的变故给忘了。
  不知不觉流落到镇江附近,一天夜里出外行窃的时候,正遇到几只恶犬围攻一个醉酒的邋遢老头,刘小猫这辈子最恨的就是狗,当即上前救了那个老叫花子,并且将偷来的河鱼丢给他吃,老头感激的了不得,拿出刚才偷的大公鸡,用荷叶包了,外面裹上黄泥烧熟了请刘小猫品尝,丐帮帮主亲自做的叫花鸡,那手艺可真不是吹出来的,连吃惯了珍馐美味的刘小猫都差点把舌头给吞下去,从此跟定了老头,让老头专门负责做烧鸡伺候自己。
  哪知道老头存了别的心思,非要把手中的绿玉杖传给刘小猫,还要教她一套降龙十八掌,刘小猫天资极其聪颖,漫说是降龙十八掌了,就是九阴真经都不在话下,可是她极其不爱学习,记性又差,丢三落四的,练了半个月一招都没学会,而且开始烦躁不安,几次要打老头,老帮主无奈,只好又搬出好玩的招数,召集丐帮子弟,正式传位给刘小猫。
  丐帮内部纷争激烈,几个九袋长老都憋着劲准备竞争帮主的大位子呢,一听老帮主要传位给一个陌生女子,纷纷跳出来反对,老帮主只好说这位女侠是宋末时期丐帮帮主黄蓉转世,特来拯救四分五裂的丐帮的,可是长老们根本不买账,说这傻大姐哪是黄蓉啊,分明是傻姑转世,继而非要试试刘小猫的武功,老帮主赶忙阻止,可是人家已经扑了上去,要说这丐帮长老们也真不讲究,五个顶级长老一同出手攻击一个弱女子。
  可是戏剧性的场面竟然出现,被逼急了的刘小猫耍出一招神龙摆尾,这可是降龙十八掌里面最后一招,也是最难的一招,降龙掌法乃是丐帮神功,宋朝前期还是二十八掌,后经乔峰简化成为十八掌,由此定名,南宋末期郭靖将其发扬光大,名震四海,但从此降龙十八掌也从巅峰走向没落,到了元末时期,就连丐帮长老也只能练到第十二掌,明朝时候就更逊了,一般来说,能练到第四掌就能当九袋长老了,就连现任帮主也只是会第十掌而已,刘小猫胡乱学了几天,竟然能耍出神龙摆尾来,虽然功力还不大够,但已经足够震撼大家了,被震翻了的长老们心悦诚服,纷纷下拜,承认了刘小猫的帮主身份,但谁也没注意到,老帮主在一旁都看傻了,显然没意料到自己胡乱找来的这个小女孩居然还真是武学奇才。
  刘小猫的帮主位子算是坐实在了,整天拿着个绿玉杖吆五喝六的,大过帮主瘾,帮主弟子来报,说是江湖上的朋友请求丐帮协助搜寻镇国公家眷的下落,刘小猫这才想起来这是自家的事儿,当即下令全力配合,啥时候消息落实了,帮主还要亲自出马,这才有了后面刘小猫解救少公爷的故事。
  再说总督衙门里,乱哄哄的已经演起了全武行,谁都想把刘猡猡给接到自己那里去,等将来刘子光回来,也算是大功一件,争吵不下就来硬的,不过大伙还算有分寸,谁都没有动家伙,直接拿拳头上,在座的可都是各方面的好手,打起来谁也占不了上风,倒把曾橙吓得抱着孩子躲进了后堂。
  正闹着呢,忽然有军士来报,大队明军从苏州方向开过来,兵分五路,起码有五六万人,另外浙江水师也出动了,局势相当危险,众人这才停止斗殴,鼻青脸肿的开始商议对策。
  虽然这里人才济济,但是仔细盘算起来,没有一个能担得起防御上海的重任,要论品级的话,最高的就是淡马锡的兵部尚书马戈比了,可是黑叔叔们的战术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旅宋的赵靖倒是真正科班出身的军官,可人家是水师将领,打陆战勉为其难,吐蕃国的廓尔喀兵更不行了,初来乍到上海,方向都辨不清呢,第一线拼刀子还行,指挥的话,还是歇了吧,天地会斧头帮丐帮这些江湖组织更不靠谱,打群架还行,两军对战实在是派不上用场……
  算来算去,最终众人把目光落到了讲武堂讨逆军两位将军的身上,夏完淳和梁士贻同是京师讲武堂高级班的学员,今年就面临毕业,他俩一个是指挥系的,一个是参谋系的,加入讲武堂之前就曾熟读兵书战策,入学之后还跟着刘子光远赴西域,打过几场恶仗,算是有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京师一役更是名满天下,以一千名手持木棒的学兵突入京城,把半个南京闹翻天,最终在十万京营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全身而退,这是何等的战绩,再说夏完淳本身就是松江人,对上海相当熟悉,由他指挥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讲武堂的学兵确实厉害,千年以来还没有哪个朝代开设过这种全方位系统化的军事院校,可以说经过了讲武堂的培训,随随便便哪个学员拉出来都能在禁军里当个千户,还干的绝对不差,何况是刘子光重点培养的这两位人才了,刚才的斗殴,夏完淳和梁士贻就没有参加,冷眼看着这场闹剧,现在轮到他们收拾残局,已在意料之中。
  “各位将军,大敌当前咱们就不废话了,且看地图吧。”夏完淳将总督公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然后让手下将一张小比例的上海地图摊到了桌子上。
  “上海乃大明第一工业重镇,人口众多,资源也充足,还有上好的深水良港,上千艘海船,海路交通发达,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敌人纵然兵多将广,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夏完淳扫视众人,侃侃而谈。
  “我军人数虽然不多,但贵在精,上海建筑密集,不适合大军展开,朝廷军队只能和我们打巷战,就凭那帮酒囊饭袋,恐怕十年也攻不下。”
  “若是官军使用大炮轰城呢?”
  “若是朝廷动用天启战车和飞艇怎么办?”
  听到有人质疑,夏完淳微微一笑,把问题转给了参军长梁士贻。
  “上海人口多达百万,朝廷若是动用大炮轰击,岂不是陷万民于水火?再者说了,到处都是工厂作坊,这可是朝廷赋税的来源,轰烂了招谁收税去?”
  “对付战车和飞艇,我们有的是招数,不过这些属于军事秘密,暂且不能泄露,不过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天启战车所用的精密轴承只有上海才能生产,朝廷一共也没有几辆库存,打光了看他们怎么办。而我们的军械粮草则完全不用担心,江南造船厂有的是舰载大炮,搬下来就能当要塞炮用,码头上还堆着几十万担从安南运来的大米,吃到明年都够,不要说明年了,只要再等几个月,大帅怕是就要领着人杀回来了,这上海工业如此发达,乃是大帅的一片心血,咱们务必要把上海守住了,才好对大帅有个交代,各位以为如何?”
  听梁士贻说得头头是道,众人纷纷点头,情愿接受他俩的指挥,守住上海就等于扼住大明的钱袋子,这一招甚好。
  于是夏完淳和梁士贻当仁不让,指挥起在座的各位英雄来,讲武堂讨逆军和招商局船丁作为正面防御力量摆在松江一线,天地会和丐帮深入敌后破坏交通、运输、通讯,暗杀敌人将领,旅宋水师负责驾驶潜艇抵御浙江水师的骚扰,保护海上交通。斧头帮负责安抚民众,招募义军,收集粮草器械,而黑叔叔们和廓尔喀兵则作为巷战时候的生力军。
  安排完毕,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将江南造船厂里的半成品都搬了出来,舰载小炮装上轮子就成了步兵炮,大炮则用吊车吊到制高点上作为要塞炮,各个路口用沙袋堵上,形成路障和火力点,各个米店都被斧头帮控制,严格控制买米的数量,更严格控制价格,以免造成民心波动。
  城中则竖起了招兵旗,“讨逆除奸”的大旗迎风招展,上海城内吃不上饭的苦力多的是,这一开仗码头上更没有活可干,吃粮当兵怕是最好的出路了,于是各招兵点上都排满了长龙,其实招募这些人并不是为了冲锋陷阵,而是当民夫使用,运送弹药物资,抬伤员,架大炮什么的,都需要人力,至于银子方面根本不用担心,上海道的银库里,市舶司的仓房里,堆的满满当当都是银子,拿出来撒就是了,上海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在是太充足了,怎么花都花不完。
  一场热火朝天的上海保卫战就这样红红火火拉开了序幕。
  第四十六章 骡子皇帝
  “废物!全是废物!饭桶!”随着一阵咆哮,几个小太监诚惶诚恐的从乾清宫退了出去,门口几个老臣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短短二十几天时间,天下就大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谁也谁不清楚。
  派往江南搜寻长公主的钦密司人马全军覆没,上海道总督马士英挂印出逃,将偌大一座城市拱手让给了叛贼,朝廷紧急调遣了五万大军进攻上海,却被拦在了城外,整整五天寸步未进,而派去封锁海路的浙江水师则被不明来历的潜水艇击沉了若干艘,吓得灰头土脸逃回了宁波港。
  坏消息还不止这些,西部战乱又起,西夏皇帝噶尔丹倾全国之兵五十万,大举攻明,七日之内连下数城,已经打到了嘉峪关,甘肃守军全是刘子光的部下,最近正闹腾的厉害,为了防止他们倒戈,袁崇焕已经下令禁发一枪一弹前往前线,生怕他们有了武器对付朝廷,这些叛贼死在西夏人手里正好。
  南边也不太稳定,前年叛乱的宁王居然又杀回来了,带着一票人马在云南出现,叫嚣着自己才是大明正朔,现在正招兵买马准备北上呢。
  当然最让朱由校恼怒的是刘子光居然全身而退,而且跑到高丽闹了一通显示了自己的存在,这下散布出去的谣言不攻自破,等于给刘子光的那些老部下吃了颗定心丸,彻底打乱了皇上的安排,有心派遣水师杀到高丽去生擒此贼吧,可是一盘点自个手上这些力量,根本没有远洋水师,有能力出海的北洋水师那是刘子光的嫡系,台湾水师也不听话,浙江水师、长江水师没有大型艨艟,只能在内河和海岸线上使用,根本出不得洋,这让朱由校十分心烦,大明朝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富国强军的成绩哪里去了?还不是都强到刘子光自己身上去了!现在再回想这个家伙的所作所为,真是其心可诛啊!
  跪在乾清宫丹陛下的上海总督马士英连皇上的面都没见到就被锦衣卫拖下去了,几个老臣联名担保马士英的奏折也被摔了出来,皇上现在怒火万丈,谁也不愿意见。
  面如死灰的马士英被拖下去之时,忽然看到年轻的魏公公走了过来,擦肩而过的时候,魏忠贤给了马士英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马士英惊惧的心这才稍微平静了些,心说但愿魏公公是个讲究人,看在老夫孝敬他那一百万两银子的份上,尽心搭救于我。
  虽然皇上说谁也不见,但是魏公公却是例外,待魏忠贤走进乾清宫后不久,就听见里面传出朱由校爽朗的笑声:“好!这差事办得好!朕有重赏!”小太监们面面相觑,还是魏公公本事大啊,一会儿就把皇上的雷霆震怒给熄了。
  其实魏忠贤也没说啥,就是带了一个好消息,巡视山东钦差孙启超不负重托,不费一兵一将,单人独骑赶赴青岛,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竟然将这座刘子光派系最坚实的堡垒给降服了,自此山东全境皆服王化,实乃大功一件啊。
  朱由校心情大好,魏忠贤又趁机进言,言明上海境况之凶险,若是轻易刀兵相见,则会将这座大明的赋税重镇给彻底毁掉,马士英爱民如子,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弃城而去,而且人家一介文官,让他带兵和叛贼战斗有些勉为其难,不如网开一面赦免了马总督,外放他一个学政啥的,也好显出吾皇仁慈。至于上海方面,只消派遣一员儒将,不用多久就能收复。
  朱由校点头称是,道:“依小魏子所看,派谁去比较好呢?”
  魏忠贤道:“兵部尚书、总理陇西三边军务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可担此任。”
  朱由校一拍脑袋:“瞧朕这记性,怎么把袁爱卿给忘了,他可是朕的一员大将啊,运筹帷幄不在乃父之下,比起某人来更是强出不知多少倍。”说着说着,显然是想起了刘子光,朱由校的脸色又黯淡下去,恨恨地说:“没有了张屠夫,朕还不见得就的吃带毛猪!”
  魏忠贤道:“陛下圣明,袁少帅出马,定然旗开得胜,这一路是不用担心了,浙江水师方面,陛下只管下旨催办,让施琅尽快出兵封锁上海,再赶贻误战机的话,定斩不饶便是。”
  朱由校打了个哈欠:“小魏子办事很有一套嘛,这事儿你操办去了,朕倦了,去后花园玩一会,有好事便来禀报,有坏事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魏忠贤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赶忙跪下道:“谨遵圣谕。”
  朱由校刚准备移驾,刚走到宫门口,忽然有个宫女喊起来:“陛下,皇后娘娘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魏忠贤大怒,喝道:“哪个宫的奴婢,敢来胡言乱语,拖下去打死!”几个太监这就要扑上去抓人,坐在步辇上的朱由校却喝止了众人,对那宫女道:“你过来说话。”
  那宫女胆子颇大,是原先为国公府的丫鬟,跟着皇后一起进宫来的,现在主子被打入冷宫不吃不喝,做丫鬟的跟着着急,这才冒死前来劝谏,见皇上愿意听她说话,赶紧上前跪下,倾诉起皇后娘娘的苦楚来。
  朱由校听了一阵子,脸上的肌肉渐渐松弛了,一双眼睛似乎也湿润了,仿佛想起多年前在玄武湖和皇后认识的时候,魏忠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赶紧说了一句:“万岁,北京那边,魏国公的进展可非常不利啊,怕是和反贼起了沆瀣一气的意思……”
  朱由校猛醒,一拍步辇的扶手怒道:“贱人你也有今天!谁叫你心向着外人,谁叫你生不出皇子!这都是你自找的!走!”
  步辇走了,那苦命的宫女还想追上去哀求,被几个膀大腰圆的侍卫拖到一旁,一顿乱棍下去就香消玉殒了。
  朱由校生气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中兴明君,他的后宫并不充实,只有七八个妃子,但是五六年过去了,这些妃子一个怀孕的都没有,没有子嗣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最难受的事情,朱由校也曾让太医看过,哪知道却看出一个天大的秘密来,原来朱由校根本没有生育能力!
  这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砸在朱由校头上,仔细查找根源,原来是幼时被李太后下了毒,表面上是正常男子,也能行房,但是无法养育后代,和骡子是一样的。
  朱由校杀了那名太医,这个秘密只有他和魏忠贤两人知道,从此皇上性情大变,经常无端发怒,猜忌这个猜忌那个,并且疏远了皇后,远离了嫔妃,整天忙于国事和科研,表面上成了一代明君,其实骨子里已经性格变态了。
  偏偏还有一帮不开眼的大臣和宗室,非说什么国不可无储君,要总宗室子弟里选个才俊出来过继给朱由校当儿子,魏忠贤集团的大臣当即反击,说皇上春秋鼎盛,不需要立储,可对方回击说当年武宗皇帝也是春秋鼎盛,还不是到死也没儿子,最后不得已过继了一个,现在国家动荡,有个储君总比没有好。
  大臣和宗室们说得在理,朱由校说不过他们,气得直跳脚,还是黄宗羲有办法,秘密建议朱由校玩阴的,现在天下宗室子弟都汇聚京城,京城繁花似锦,声色犬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宗室子弟无不乐在其中,纵情声色,安排钦密司人员寻找他们的把柄,制他们一个品行不端的罪名实在是太容易了,实在找不出罪名的,就派人暗杀,反正不能让他们选出储君来。最近云南边患,宁王再度起兵,这倒是个好机会,设计几个圈套,给宗室们安上一个私通宁王,意图谋反的罪名,那不是想怎么处置都行了。
  朱由校自幼生活在阴冷的皇宫中,只有两个至亲………母亲和姐姐,还被人从宫中赶走,流落民间,因为他的小皇子身份,多少人千方百计的想杀他,李太后保全了他的性命,但只是想利用他当傀儡而已,甚至还下毒破坏了他的某些器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骡子。
  所以,朱由校对朱家的人一点感情都没有,心里只挂念着自己的生母和姐姐,可是当母亲和姐姐被接来之后,他却发现这两个自己至亲的人也变了,她们心中只有刘子光,到最后居然连自己的皇后都帮着刘子光掩护家眷,这一切都让朱由校的感情世界崩塌,他心中人性的一面渐渐的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君王的冷酷无情。
  第四十七章 袁少帅
  南京城外,两万大军顶盔贯甲向南开进,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数里,这是皇帝从京畿驻军里调拨出来的精锐之师,专程开往上海平叛的。
  袁承志带着十几个牙将骑着战马,站在一座小土坡上注视着队伍的前进,他身穿金甲,外罩天青蓝战袍,威武中带着一丝儒雅,颇有乃父之风,此时袁承志心中壮怀激烈,澎湃不已。
  “这就是我的大军啊。”年轻的元帅手持千里镜,将队伍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不禁感慨良多。
  袁承志乃是将门之子,虽然身子不是很壮健,但熟读兵书战策,自幼颇有谋略,可是生不逢时,等他刚完成学业的时候,刘子光横空出世,一个人把大明朝所有能打的仗全给包圆了,而且这厮又少年英俊,一时间竟成了大明朝万千百姓的偶像,在这样的光辉下面,哪还有袁承志展现自己的机会,他又极其心高,不愿意在父亲麾下为官,所以一直在家读书,直到有一天,朱由校组建西苑八校尉,才将袁承志从默默无闻中发掘出来。
  京城一战,虽未将贼首刘子光正法,但是也能算是圆满了,袁承志的能力得到证实,更得皇上信任,此次上海有事,朱由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承志,故委任他为平叛招讨大将军,总领江南水陆禁军,扑灭上海暴乱。
  大军的重装备已经从铁路运走了,可袁承志非要搞一次阅兵,所以让部下们都穿上全套的盔甲,拿着长枪大戟从他面前过一趟,然后再上车上船,向上海进发。
  最近几年火器发展迅猛,再厚实的盔甲在火铳面前也是渣,所以人家红衫军除了铁盔之外,基本上不怎么穿甲了,可是袁少帅不认这个,非要部下们穿上四十五斤的制式盔甲,顶着阳光走给他看,当兵的们没辙,只好遵命,嘴上不敢说,心里也骂开了娘,没办法,谁让人家少帅喜欢这个做派呢。
  京城郊外的百姓们惶恐的看着这支军队,和以往北伐西征所不同的是,这支大军前进的方向是东南,大伙儿都知道,前些日子上海道那边不太平,没想到已经闹到这个份上,需要成千上万的大军前去平叛,这大明朝到底是怎么了?
  江南交通便利,不消两日,大军便到了上海,袁承志先把原先那五万人马的指挥权接了过来,然后斩了四五个参将、千户级别怯懦畏战的将军,军中风气为之一震。
  “区区一个上海城,几千乌合之众的叛军,凭我十万虎贲,平叛只在朝夕之间,从现在起,三军将士务要尽职用命,务必在三日之内拿下此城。”
  帅账之内,袁承志的马鞭狠狠指在了地图上的上海。
  “启禀大帅,叛军构筑了数层防线,火力密集,实难突破,我等前日进击,折损了七八百兄弟才拿下一个前沿小村落,打进去一看,叛军才死了十几个人,这样下去,拿下上海恐怕需要用十几万条性命来填,还请大帅三思啊。”一员将军说道。
  “荒唐!损失了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