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器时代-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继皇上大婚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集会,身为领侍卫内大臣的刘子光肩负安全保卫的重任,丝毫不敢懈怠,现在京城大局已定,像样规模的兵变已经不可能发生,兵符分别掌握在袁崇焕和徐增寿手里,没有他二人同时签发命令,任何超过一百人的兵力调动都属于叛乱。而这两个人都是新晋的权贵,绝没有谋反的可能。
  大规模的军事政变不可能发生,那就要当心刺客了,阉党虽然被剿灭,但是漏网之鱼也不在少数,谁能保证哪个丧心病狂的武林高手不趁着中秋之夜潜进皇宫闹事啊,有刘子光贴身护驾,刺杀皇上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刺伤了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好,都是他这个领侍卫内大臣的失职。
  以前负责后宫安保的是内操,现在这批人已经被发配山东了,新换的大内侍卫们由红衫团、大汉将军、羽林卫的人马组成,大家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幸亏有内操留下的详细规程可以参考,依样画葫芦就是了,负责仪仗的侍卫身穿纸板仪甲,手持斧钺肃立在御道两旁,其他侍卫是一水儿的飞鱼服、左边绣春刀,右边鱼服袋子里装着小型的手弩,还有背着火箭筒,穿着铁甲的侍卫藏在屋里待命,随时准备扑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不是刘子光小题大做,而是他隐隐觉得有一丝不对劲,可就是说不出来原因,还是防范于未然吧。小心点总没有坏处。
  几个干粗活的扫洒太监扛着锄头从远处的长廊下慢慢走着,“问问他们干什么去?”刘子光吩咐身边的侍卫。
  “站住!”侍卫大喊一声把那几个太监叫住,然后跑过去问了几句话,又回来禀告刘子光:“大人,是御膳房派这几个人去御花园的桂树下挖埋藏多年的桂花酒的,宫里的老规矩了,每年中秋都要取十坛子桂花酒出来饮用,再埋十坛子下去。”
  “是这样啊,让他们去吧。”刘子光觉得自己真有点疑神疑鬼了,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不过话说回来,刚才那几个太监的体格真不错,膀大腰圆的和红衫团士兵有一拼。
  “去给我查查那几个太监的底细,什么时候进的御膳房,以前是做什么的。”刘子光盯着几个太监远去的背影道,看起来活像个多疑的特务头子。
  刚把这个命令传下去,一个小太监跑过来说,皇上请刘大人去乾清宫观灯。
  好戏就要上演了,刘子光矜持的一笑,跟着小太监去了。
  晚宴还没正式开始,乾清宫里,朱由校正在欣赏大臣们献上来的各种礼品,现在摆在大殿上的就是工部员外郎齐典敬献的九十九展八宝紫金莲花琉璃灯,这些灯具采用紫檀木做托架,下面的烛台用铜铸成莲花状,上镏紫金,灯罩用的是透明的玻璃,上面绘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人物场景,工笔绘制,人物栩栩如生,而且玻璃灯罩的外面蒙着颜色不同的轻纱,轻纱上用丝线精心绣着月宫、山水、等场景,玻璃罩是圆形的,沙罩是用银丝撑成的方形,每个沙罩都有四个场景,配合着琉璃罩上的人物形成不同意境的画面,当真是精美绝伦。
  在场的大臣们都啧啧称奇,到底是工部人才辈出啊,这样精美的东西也只有皇家才有资格拥有,听着众人的赞誉,齐典不禁得意地看了大哥齐振铭一眼,后者投来一个满意的眼神,就连钱谦益的嘴角也漾起了微笑,有了这九十九盏宝莲灯,齐典侍郎的位子算是坐稳了。
  朱由校瞪着这九十九盏宝莲灯,半天没说话,好像在找着什么东西,刘子光知道,皇上这是在捉摸:宝莲灯的电源和开关在哪里呢。
  看了本天,朱由校还是放弃了这种努力,宝莲灯上上下下都没有装电池的位置,也没有任何安装了先进发光装置的迹象。
  “齐卿,你给朕掩饰一下如何点亮。”
  “遵旨”齐典喜滋滋的拆开一个纸包,取出两只蟠龙的大红蜡烛安在烛台上,然后掏出火柴点燃,随着烛火的点亮,一股香气在大殿上弥漫开了,有见多识广的大臣耸了耸鼻子说道:“是龙涎香。”
  确实是龙涎香,齐典更加得意了,这种蜡烛在浇注的过程中加入了龙涎香,所以才会发出香气,他很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自豪,多年制造司的工作经验可不是白给的,齐典环顾左右拱手致意:“大人过奖了,过奖了。”却全然没有注意到朱由校越来越冷的面庞。
  “好一个八宝紫金莲花琉璃灯,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工部都有份吧?”朱由校问。
  “回陛下,宋尚书虽然执掌工部时日不多…嗯,也对为臣进行了很多指点,这里面有宋尚书一半的功劳。”齐典说道,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他的意思:这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别人什么事。
  “老臣对雕刻绘画这些技艺没有涉猎,指点万万谈不上,这都是齐大人一个人的功劳。”宋应星赶忙和他撇清关系。齐典还以为宋应星风格高尚不和他抢功呢,特地递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过去。
  “这么多宝灯,得花多少银子啊?”朱由校问。
  “献给陛下东西臣下们自然不敢怠慢,每盏灯的原料是五百五十两银子,手工是八十两银子,每支蜡烛是一两四钱银子,九十九盏宝莲灯外加一千支龙涎香蜡烛,总共造价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纹银。比起去年上元节.....”齐典滔滔不绝的讲解着,看得出来他早有准备,甚至连总价都搞成一个全是六的数字,在这件事上可花了不少心思。
  大臣们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赞扬:“齐大人真是花小钱办大事啊,这样的宝灯居然成本才几百两银子,成本控制的真好。”大家却都没有注意到皇帝的脸色已经变成铁青色了。
  “啪”的一声,朱由校的手掌重重的拍在龙椅的扶手上,“朕花六万两银子就是让你们点灯玩的?!”
  重大臣一惊,乾清宫内立刻平静下来,只听得朱由校稚嫩的少年声音还在咆哮:“满清、西夏、台湾,朕都没有钱去打,原来银子都被你们用来点灯了!一盏灯就要六百多两银子,你们知道朕乾清宫顶上那些彩灯一共才多少钱吗?三百两银子!!还便宜....来人啊,把这些灯都给我烧了!”
  “皇上息怒....”重大臣全部跪下,谁也不知道小皇上怎么突然发怒,大明朝虽然不如以往那么富裕了,可是皇家宫灯花各几万两银子也不算很奢侈啊,只有刘子光知道朱由校为何恼怒,人家根本不好这一口啊,如果齐典进献的是先进技术制造的灯,别说六万两了,就是十六万两他也不会生气,可是齐典花了大把的银子就弄出来这样一个毫无新意的玩意,玻璃罩子里面点蜡烛,每盏六百多两,真把皇上当冤大头啊,刘子光献的电灯一共才三百两银子,连宝莲灯的单价都不到,而且电灯泡都是抽成真空的,电线也是采用了最新拉丝技术的银丝电线,朱由校是个制造业的内行,原材料、工艺方面的价钱很难能瞒过他。
  “皇上请息雷霆之怒”刘子光也跟着劝道,“吾皇心系江山社稷,不沉迷于声色犬马,有此明君,我大明幸甚啊。这些宝莲灯怎么说也是齐大人的一片心意,也是用百姓们的赋税造出来的,如此付之一炬未免可惜,我看不如折价给各位大人吧,刚才大人们不是交口称赞宝莲灯便宜么?”
  “刘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就依爱卿所言,大家每人领两盏灯回去吧,价钱从大家的俸禄里扣。”朱由校想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痛快地答应了。
  “皇上圣明。”大臣们松了一口气,御宴没吃上,先花千把两银子弄两盏灯回家,这算哪门子事儿,这灯最多也就值二百两银子,看来这个齐典从中没少捞啊,还好银子不算多,花也就花了,总比皇上暴殄天物当众焚毁这些灯要好。
  宝莲灯这茬事就算过去了,没献礼的大臣继续献礼,只是在关心物价的皇帝问到价格的时候总要少说一位数字,只剩下面如死灰的齐典龟缩在人群后面,虽说皇上没有办他的罪,可是侍郎的位子算是泡汤了,戳了这么大的篓子,谁还敢保举他啊,躲都躲不及。就连堂哥齐振铭都装做不认识他的样子,献宝结束,皇帝移驾殿前与众人赏月饮酒,皇后那边也在坤宁宫前和众位诰命夫人举行赏月品菊会,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经过改造的电灯泡在宫殿的屋檐上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宛如天上的晨星....
  “走水了~~”一声尖厉的惨叫打破了和谐的气氛,大家抬头望去,只见西六宫方向冒起了滚滚浓烟,随后是一片杂乱无章的锣声,大批的太监拿着刀枪从四面八方出现。
  “保护皇上!”刘子光最先反应过来,火枪和佩刀同时出手,内操不是都发配山东了么?怎么还有这么多的武装太监。
  第四十九章 长刀之夜
  造反的正是内操太监们,先前被发往山东的三千内操中只有两千人是武装太监,而最精锐的一千人则被换了身份,巧妙的隐藏下来,反正本来都是太监,从内操转成黄门、扫洒之类的工作也是顺利成章的,而且这个工作早就开始实施了,内宫如同铁板一块,这些高级的秘密连经常出入宫禁的胡懿敏也不清楚。
  武器都是藏在宫殿的夹层里,或者埋在地窖里,先前那几个所谓御膳房的太监去御花园挖桂花酒其实就是挖兵器去的,太后忍到今天才爆发,就是因为中秋佳节群臣都要入宫夜宴,正好来个一锅端。
  计划的虽然很周详,但是李太后忽略了一点,现在警卫皇宫的换了人,那可是鼎鼎大名的红衫团,起火的时候士兵就发现了,紧急预案马上启动,保护皇上的,救火的,镇压的,各司其职,立刻出动。
  刘子光一声令下:“保护皇上”,身后立刻蹿上来八个身材高大的壮汉,每个都有将近两米高,身穿厚实的板甲,手持钢盾,前后左右把朱由校团团围住,这是刘子光安排的人肉盾牌,不靠武艺,全靠块头大保护皇上不被刺客突袭,这么一圈人墙围住,恐怕刺客就是有机关枪也无济于事。
  皇宫中突然燃起战火,到场的大臣们无不惊慌失措,不到二十天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大家的心头,难道又要上演乾清宫血案?他们慌头慌脑的想四散奔逃,却被刘子光一声大吼吓住了:“所有人坐在原地不要动,妄动者以谋逆论处!”一群大内侍卫跑过来将大臣们围住,也不知道是保护还是监视。
  “是要被遣散的太监们闹事而已,大家不必惊慌,静坐片刻即可。”刘子光安抚大家道,然后转身对人墙中的朱由校说道:“为臣去去就来。”
  这场宫廷政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首先是武器的悬殊太大了,太监们没有盔甲,只有手上的红缨枪大刀,而大内侍卫们则派出了浑身铁甲的防暴大队,这个名字还是刘子光给取得,士兵们全身罩在铁甲里,只露出眼睛的一条缝,前排的士兵手持巨盾,后排的士兵将长枪架在前面人的肩膀上,组成严密的阵形当在内操面前。
  疯狂的内操们豁出去了,不要命的冲过来,防暴队纹丝不动,先从队伍后方投过来十几枚小型炸弹,负责投掷这种被称之为手榴弹的士兵都是身高臂长的大汉,被称之为“掷弹兵”。
  装填了黑色火药的手榴弹轰然爆开,密集的破片和气浪撂倒了冲在前面的一群太监,然后防暴队开动脚步,踩着整齐的步子向前压去,如同一座铁山一般的势不可挡,没死的太监嚎叫着冲过来,却被长枪捅成了血葫芦。
  太监们主要是从东六宫和西六宫发动的攻击,还没有进入中宫就被防暴队压了回去,暴动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东西宫和中宫之间是长长的防火巷道,并不宽阔,只能供七八个并排前进,两边的宫墙极高,正适合防暴队发挥威力,铁甲军从两头杀入,把造反的太监堵在狭长的巷道中。
  “降不降!降不降!”一声声怒吼炸雷般响起,太监们正在惶恐,突然有人喊道:“太后待我等厚恩,正当以死相报,大家拼了!”于是太监们的斗志又被激发出来,呐喊着向防暴队的铜墙铁壁杀去。
  “大人?”防暴队的指挥官是身高力壮的安东尼,他用探询的眼光看向刘子光。此时两人正趴在高高的宫墙上观望着下面的形势。
  “杀!一个不留!”刘子光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这些家伙造反也不挑个好日子,纯粹是给自己添乱。
  安东尼拿起一面血红色的令旗狠狠向下一挥,防暴队后面的鼓手看见信号后敲动了敲出一阵震人心脾的鼓点,这是杀戮的号令,铜墙铁幕跟随着鼓点向前迈进,一丈八长的铁矛紧随着巨盾推进,把太监们挤压到了一个相对更加狭小的空间内,然后从中宫一侧的宫墙上出现了一列掷弹兵,面无表情的将手榴弹投进拥挤的人群,一阵爆炸之后,能站着的人几乎没有了,残存的几个内操也满面鲜血,兵器都抓不住了。
  防暴队前列的盾牌分开,一队手持御林军大刀的铁甲兵从后面鱼贯而出,一阵乱刀送完了太监们的最后一程,巷道里只听见一阵阵利器入肉的声音,鲜血漫过了士兵们的脚踝,石板地面变得粘腻不堪,防暴队员们慢条斯理的收获着自己的成果…………一颗颗没有胡须的太监头。
  刘子光把脸转了过去,他没有兴趣去看屠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们几个,带一队兵去把太后控制住,不要伤了她,只要皇上一天没废她,她还是咱们的皇太后。”
  安东尼带着兵径直去了春和宫,刘子光刚松一口气,坤宁宫方向又传来杀声,原来是一队忠于太后的健硕宫女和御膳房的太监们拿着匕首、菜刀、擀面杖等物突然发难,这是太后安排的一支奇兵,预想抓住皇后作为人质,以便在事变失败后手上有点筹码。
  奇兵的效果果然明显,在坤宁宫赴宴的诰命夫人们吓得花容失色,尖叫声此起彼伏,五大三粗的宫女们满脸横肉的狰狞面孔上浮现出了得意地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柔弱的皇后娘娘在自己擀面杖下痛哭求饶的场景,她们有理由这样想,毕竟当今皇后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娇小姐…
  大错特错!宫女们不清楚当今皇后的背景,那可是魏国公的妹子,徐达的嫡传玄孙女,天生就喜欢舞刀弄棒,虽说只是票友级别,可对付一般的街头痞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上次奉天殿事变的时候,对手都是成建制的正规军队,当然没有皇后陛下发挥的机会,为此她还懊丧了好几天呢,可是今日不同往时,前来叫板的都是些泼娘们和大厨子,这么好的练手机会真是盼都盼不来呢。
  更何况的是,旁边还有彭静薇这个惟恐天下不乱的惹祸精,那也是经常打架的主,两个丫头看见又有叛乱,顿时面带喜色地对视一眼,取出藏在坤宁宫的兵器,带着手下一帮受过严格训练的前国公府丫环杀了出去。
  战斗是一边倒,并且毫无悬念的,大明朝的皇后娘娘雌威大发,一根熟铜棍舞的泼风一般,彭静薇手中的长弓更是箭不虚发,骠悍的国公府宫女们也是人手一根镶着铜头的大棒子。熟铜棍对擀面杖,可想而知这场战斗的结果了。悍妇们被打得满头大包,还有几个严重脑震荡昏死过去。
  刘子光带着一对人火速赶过去以后,战斗已经结束了,皇后手扶熟铜棍,脚踩一个悍妇,正摆造型呢。
  “为臣救驾来迟,死罪!”刘子光慌忙请罪,这确实是他的疏忽,如果刚才那帮宫女太监得手了,现在的情形就不好说了。
  “爱卿何罪之有,免礼。”徐媛慧一本正经的说。
  “嘻嘻,姐夫你要是来早了才是死罪呢,耽误皇后姐姐和我玩打仗。”彭静薇一脸坏笑的说。
  “原来如此…”看到皇后这里基本是零伤亡,刘子光的心才放下来,不过好像少了一个人。
  “二小姐,刘小猫呢?”
  “是啊,刘小猫呢?”彭静薇这才发现一直跟在身边的刘小猫不见了,赶忙转身跑回坤宁宫去寻找,不一会,宫殿里便发出二小姐的惊唿:“这么多大闸蟹都是你一个人吃的?!”
  原来刘小猫趁人家出去打仗,把大闸蟹里面的黄都给偷吃完了…
  这场政变闹剧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就被严阵以待的大内侍卫们平息了,刘子光来到乾清宫向皇帝报告道:“启秉陛下,只是一帮被开革出宫的太监索要什么青春损失费而已,纯属恶意讨薪,已经被臣的防暴队劝说回去了,那把火也只是宫女焚烧落叶,现在真相已经清楚,皇太后、皇后都安然无恙,还请皇上继续饮宴。”
  “这样啊,爱卿做得好,来来来,大家继续赏月饮酒。”朱由校一边对群臣说着一边都刘子光暗挑大拇指,夸他事情办的利索。
  妈的,太监恶意讨薪,也只有镇武伯这样的大忽悠才编得出来,有拿着兵器讨薪的么?还劝说回去了,那么多声的爆炸当我们都是聋子啊,还有两侧飘过来的血腥味,分明是屠杀!当然大家心里的话不能表露出来,只是彼此轻描淡写的说一句:“唔,皇宫大内也欠薪啊。”
  坐在席间的钱谦益和齐振铭有些不快,这么大的事竟然不和他们商量 ,就让他们像普通大臣一样坐在这里,刘子光难道想独揽大权么,不过对大内侍卫的组织和反应能力他们还是很赞许的,这么快镇压叛乱。这个刘子光有一套。
  夜宴在祥和的气氛和血腥的空气中继续进行着,而且一直进行到顺利闭幕,重大臣辞别以后,朱由校笑容可掬的脸才逐渐变色,对刘子光说:“走,去看看那个老婊子去!”
  第五十章 惊天秘密
  朱由校带着刘子光来到春和宫前,这里一片狼藉,宫殿的一角已经烧塌了,飞檐上的神兽遍体焦黑,地上都是水迹,这里的战斗并不激烈,太后的精兵都死在外面了,只剩下十几个老宫女在太后身边拱卫,大内侍卫杀到的时候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
  一队侍卫围在春和宫外面,朱由校怒气冲冲走到宫门口,刘子光却忽然停住脚步道:“皇上,为臣就不进去了。”
  朱由校愣了一下,然后赞许地点头道:“爱卿果然是性情中人,太后待你有恩,看着她悬三尺白凌而死,确实伤感,既如此卿家就在宫门等候吧,朕亲自去问问这个老婊子,害死了我母妃和皇姐,拿我当了十年的傀儡,她还想怎么样?朕本来还想让她在冷宫中安度残年的,现在也免了,直接赐死!”说完带着侍卫们走进了春和宫。
  刘子光却是不好意思再见太后,毕竟他的无间道角色不是那么光彩,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只见朱由校匆匆走了出来,面色复杂,看见他也不说话,径直会乾清宫去了,刘子光赶忙跟在后面,难道皇上和太后见面之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搞得小皇帝表情这么复杂。
  回到乾清宫,朱由校挥手让侍卫们退下,只留下刘子光和魏忠贤,开口道:“有一件大事交给你们做。”
  “请皇上吩咐,我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刘子光和魏忠贤感到皇上的严肃口气,立刻激昂的回答。
  朱由校道:“刚才在春和宫中,朕本想赐死太后的,可是太后身边一个宫女却扑过来苦苦哀求朕,说只要放太后一条生路,就告诉朕一个惊天大秘密,朕岂能受她们要挟,喝令侍卫将其拖开,那宫女立刻高喊道:南妃娘娘还活着!”
  “南太妃还在人世?”刘子光和魏忠贤惊奇的对视一眼,这确实是个惊天的大秘密。
  “是的,不光母妃还在人世,朕的姐姐长公主也活着,十年前太后派人放的那把大火并没有烧死她们,有人看见她们被人就走了,只是不知道被何人所救,去往何方?”
  “会不会是太后的缓兵之计?”魏忠贤说。
  煞笔,刘子光心中暗道,就算是假的也要当成真的来办,这种事情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臣认为这件事应当慎重处置,把十年前那批宫女太监集中起来好好询问,说不定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刘子光一脸的庄严。朱由校自幼没有得到过父爱,唯一有真情关爱的母亲和姐姐的丧身火海给童年的皇子带来多么刻骨的伤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在突然知道亲人尚在人间,即使这消息再不可信,也给了他一丝希望。
  〃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无论如何都要给朕一个明确的答案。
  “遵旨”二人一起答应,南厂和东厂现在都具备侦查力量,皇上让这两个机构联合办理此事,分明是让他们互相竞争。
  “没有眉目之前不要大张旗鼓,朕丢不起那个人。”朱由校接着说,当朝皇帝发皇榜寻找民间的亲娘,找到了还好说,找不到或者弄一大堆假的出来,那可成了千古笑谈了。
  “宫里的事情小魏子比较熟,你去办吧,现在就去!”朱由校说,魏忠贤赶忙领命去了,这件事如果办好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劳,不由他不积极。
  乾清宫里只剩下朱由校和刘子光,外面的月色皎洁,想必天下百姓此刻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幸福之中了。宫殿中这两个无父无母的男子相对无言,各自想着心事…
  “刘兄,你的娘亲在哪里?”朱由校沉默了一会,换了称唿问刘子光。
  “我的娘亲…”是啊,我的娘亲又在哪里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