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咨询商-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原因就在于张须陀的强势,使得流民和义军比其他地方少很多,所以山东这个时候可是一个香饽饽,不要说我们自己,单说卢明月、王薄几人,他们难道没有想要进军山东的意思?有,肯定有,但是山东我们是不能放给他们的,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派一支军队,袭击博城,这里是历城南边的门户,也是齐鲁之地的要害位置,背靠着岱山,进可攻,退可守,城中守军人数不多,只有三百多郡兵,几乎没有什么战斗来,而我们可以派一支骑兵过去,人数不多,三千人即可,只要博城一被我们拿下,那么山东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李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出兵博城,引诱张须陀率军回援,然后半路上伏击他们吗?”

单雄信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想是不是跟李密心中的想法相吻合。

“单将军你的这个计策也是可以,不过以张须陀的谨慎,他在行军之中必定是万分小心,我们想要伏击到他,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密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却还是否定了单雄信的想法。

他看了众人一眼,众人都没有开口,显然是没有想到他心中的想法。

李密看了看站在单雄信身边的徐世绩,只见他闭目思沉,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徐军师,你的看法呢?”

李密知道徐茂公的才华,几次三番的想要拉拢他,不过徐世绩跟单雄信的关系很好,而单雄信忠心于翟让,所以他的拉拢并没有奏效,但是李密却并不放弃,他早已看出,徐世绩对翟让并没有什么信心,想必他也和自己一样,早已看穿翟让此人胸无大志,不是一军领袖的合适人选。

“既然李大人问到了,那徐某也来谈一谈自己的浅薄之见,徐某以为,以张须陀的个性,他不会率军回救,而是会主动向我们求战,力求击溃或者重创我们,这跟围魏救赵是一个道理,只要打败我们,那么博城的军队将不战而退,必然不可以就留,不然就有后路被断的危险,不知道这是不是李大人心中的想法和计策!”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李密笑着说道:“徐军师所言不差,正是我心中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如果是徐军师的话,你会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呢!”

·······

几天以后,一封山东的求救战报到了张须陀的手中,战报的内容是瓦岗军绕过泰山,进攻了博城,博城守卫空虚,守军坚持不住,城池被瓦岗军占领了,而且战报里面还说,瓦岗军有进一步东进的意图。[? <〔

这个消息让张须陀烦躁不安,他本来并不像率军来到河南的,只不过因为翟让在瓦岗举事,隋军在河南一块并没有太多的军队,大部分的军队都被调到了洛阳去保护洛阳了,这造成了河南东部的空虚,而张须陀之前在山东威名赫赫,战功累累,在对付各地的义军的时候很有心得,几乎没输过,所以杨广便一纸调令让他率军西进,帮助剿灭瓦岗的乱军。

张须陀不想拖久,于是一入河南便主动寻求交战,瓦岗军之前连战连胜,士气大振,各地的义军纷纷响应并且加入了他们,使得瓦岗军的气势一下子就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须陀却丝毫不惧,依旧主动求战,瓦岗军不知深浅,想要一举歼灭他们,结果双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历经大小三十余战,瓦岗军损兵折将,无一胜绩,士气也跌落到了谷底,只能退回了山寨严防死守,不打算出兵交战了。

张须陀于是派罗士信进攻金堤,这里是瓦岗大将新礼驻守的地方,有五千多人,金堤对于瓦岗寨来说十分的重要,张须陀的本意是借着打金堤的机会,将瓦岗军的主力骗出来,然后趁机击败他们,最好是全歼他们,结果罗士信金堤打的挺快,瓦岗寨上面却没有什么动静,直到新礼被罗士信阵斩,金堤失守,瓦岗寨也没有派出援军,这让张须陀的计划只能是泡汤了。

而眼下瓦岗军居然偷偷的派兵去袭击博城,这让张须陀感到更加的焦急了,如果秦琼没有前去盐城的话,那他倒也不是很担心,但是此时山东腹地根本就没有多少军队驻扎,所以想要挡住甚至是剿灭这支瓦岗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须陀知道眼下自己必须要尽快击垮瓦岗军,才能化解被动的局面,只是瓦岗军一味的只知道坚守的话,那他要怎么打垮敌军呢?

“将军,有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将一封信送到了张须陀的手中,张须陀很好奇,他打开了看了看,对信的内容有些吃惊,但是却不大相信,只是这信是谁送过来的呢?

他向士兵询问,士兵并不知晓,来的那人只是城中的一个平民,他说是有人给他钱,让他送信的,因为是给官军送信,所以他不大敢接,那人便给了他双倍的价钱。

张须陀点了点头,既然对方不想让他知道身份,那么他自然是很难查出来什么的。

他再次打开了这张纸条,看了一眼,上面只有一句话: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这信是什么意思呢?单单就只有这四个字,张须陀想不明白这送信的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他翻过信纸看了几眼,只见背面有一个红色的小戳,着应该不是对方故意留下来的,因为一般都是在信纸的正面盖章,而不会在盖在背面。

他见举过烛台仔细的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刘志,只是这刘志是谁呢?他感觉有些印象,但是却又很奇怪的想不起来。

瓦岗军终于是出动了,而且是倾巢而出,想着荥阳方向杀了过来。

张须陀听到消息之后不忧反喜,他盼望着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不怕敌人来的人多,就怕敌人缩在山上不下来,那才是让他感到头疼的事情。

张须陀点齐兵马,带着一万人离开了荥阳城,向南杀去,双方大军很快就撞见了,然后各自射住阵脚,摆下大阵,准备一决生死。

此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琅琊山上,刘志负手而立,远远的眺望着北方,远处山涧升腾起的雾气将这一片山脉点缀的有如仙境,令他看不透彻。

“信送出去了吗?”

刘志对身后的侍从问道,侍从点了点头,“遵照阁主的吩咐,我们的人已经在翟让率军下山之际,将您的亲笔信交给了张须陀,只是属下有一事不知。”

刘志没有回头,淡淡的说道:“你是好奇,我既然想要出手帮他,为什么不适用琅琊阁的名义,而是以私人的名义,而且他还不一定能够现这信是我写的,对吗?”

侍从点了点头,显然他心中所想的跟刘志所说的不差。

“我敬佩张须陀的才华,说他是旷世奇才也不为过,普天之下,有他这样用兵才能的将领,也不过只有李唐的李世民而已,只是相比于李世民,我更喜欢张须陀的狠辣劲,所以不忍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只是我不愿意用琅琊阁的名义出手帮他,若是他听我的话倒还好,日后还落得一个人情,若是他不听,那我岂不是得罪了魏王?”

侍从疑惑道:“魏王?”

刘志轻哼了一声,说道:“魏王就是李密,这个人胸有城府,不过只是短命之相,可谓是生不逢时,算了,不提也罢,传我密令,让前线的细作密切监视战场上的动静,随时准备用飞鸽传信给我们!”

“是!”

侍从缓缓退下,只留下张扬一人在这里对着大好的山河低声叹息。

他的本意是不想改变历史,只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改变了太多的历史了,他对历史的脉络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大隋灭亡,还是希望它继续保存下去,如果大隋的皇帝换一个人的话,他或许会选择前者,只不过现在是一个荒淫无度的暴君,使得他对隋朝也就喜欢不起来,既然下一朝代是李唐,那就让李世民来管一管这破碎的天下,看看他能有一番怎样的作为!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翟让在李密的劝说之下,硬着头皮摆下大阵,准备跟张须陀的军队硬碰硬,张须陀自然不会惧怕他,双方一交战,瓦岗军就在隋军凶猛的攻势之下抵挡不住,纷纷向后败退。

张须陀大喜过望,他远远的见到翟让要逃,于是立刻带兵追了上去,想要将瓦岗军的这个主要人物结局掉。

翟让武功稀松平常,哪里是张须陀的对手,见他带兵杀过来,吓得屁滚尿流,撇下大军转身就跑。

瓦岗军见主将逃跑了,士气一下子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再也无心抵抗了,纷纷跟着翟让的步伐,向东逃去。

隋军在身后紧追不舍,连追六七里地,斩获无数,而正当他们追到荥阳城外的大海寺附近的时候,瓦岗军早已埋伏在此的两支骑兵一左一右,从树林里面突然冲了出来。

只见人似天神马似龙,左边的那一员大将手中一杆一仗长的马槊一路冲进隋军阵中,犹如狼入羊群,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隋军左翼的阵型瞬间便被打乱了。

而右边的那一员大将手中一柄追风弯弓,背上一壶追弧箭,三箭连发、例无虚发,每出一箭必有一人应声而倒,而这支瓦岗军也在他的带领之下势如猛虎,冲入隋军大阵,隋军的右翼也被切断了。

这两支骑兵来的好快,只几个呼吸之间,便已经将隋军从中间一分为二,切断成两截,首尾不能相顾,前后难以呼应,而在这骑兵出来之后,四面八方一时间旌旗遮天,人头攒动,无数的瓦岗军从四面八方加入战场,隋军陷入了重重包围。

而之前士气崩溃,还在败退的瓦岗大军,见到自己援军来了,敌军被包围了,一下子士气大振,提着武器高呼酣战,重新加入了战场,隋军一下子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困境之中。

张须陀吃了一惊,知道自己过于着急,这才中了对方的诱敌之计,只是这个时候多想无益,自责无用,必须马上带领大军突围出去,他立刻调兵遣将,令一员偏将前去拦住那一员使弓的将领,自己带人前去拦住那一员使马槊的将领,眼下必须先将军队拢在一起,不然的话肯定会被对方各个击破。

使马槊的这员猛将正是瓦岗寨大将单雄信,他见一员银甲金盔的大江提刀杀向了自己,立刻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于是舍了身边的隋军,催马直奔张须陀而来。

两人更不搭话,一上来便是以快打快,走马观花一般杀的天昏地暗。

张须陀被称为张疯刀,说的是他的刀法完全是不顾性命的以死相拼,刀法奇快,力道雄浑,而且全然不计防守,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这样的打法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却会给对手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交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忌惮,害怕受伤所以畏手畏脚,十成功力可能只能发挥出六七成,因此跟张须陀过过招的人,基本上没有几个能够全身而退。

但是这一次,张须陀遇到的是同样不计生死,胆气过人的单雄信,单雄信混迹绿林,练就了一身惊人的胆气,此时面对张须陀的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他也丝毫不惧,甚至也放弃了防守,也采用以命搏命的打法,所以在外人看来,这两人的打斗实在是太过于惊心动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决出生死,完全不像是那种正常交战中的势均力敌。

张须陀越打越心惊,他的武艺不输给单雄信,甚至还能够压制他一筹,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胜利,而此时他的军队显然支撑不了多少时间,这使得他的内心焦急起来,人一急,手上的动作也就自然加快了一些,单雄信脸本来就黑,此时全力应付之下血气上涌,逼得他脸色通红,看起来像是要炸裂一般。

在远处安全地方观战的李密一直在看着战场上的局势,见到单雄信居然在张须陀这样猛烈的攻势之下不落败相,他的心中也感到十分的诧异。

使弓箭的那个瓦岗大将自然就是神箭王伯当了,他见到张须陀跟单雄信两人恶斗正酣,而单雄信似乎落了下风,于是觅得时机,嗖的一箭射出,直奔张须陀的身位而去,张须陀听到风声,急忙向前低身躲避,想要避开这一箭,只是怎奈王伯当这一箭角度刁钻,正是奔着他的腰眼而去的,他这一低身,不仅没有躲过这一箭,反而将自己的肩膀送了过去。

王伯当这一箭又快又狠,张须陀只感觉到自己的肩膀上传来一阵剧痛,跟着整个左半边身子都使不上力气,而此时单雄信一槊刺到,眼见着就要将他刺死,只是谁也没想到,单雄信突然收手,马槊的枪尖停在距离张须陀心口一寸的位置,并没有往前递进。

“老将军,投降吧,不要在负隅顽抗了!”

单雄信也很是佩服张须陀的人品,知道他在为官清廉,爱护百姓和士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因此不忍心就这样杀了他。

“逆贼,要杀便杀,又何须多言!”

张须陀一刀拨开他的马槊,几名亲兵一拥而上,护着张须陀向后撤退,并且将单雄信追击的路给堵住,不让他追击。

单雄信叹了一口气,砍翻了这几名士兵,并没有继续追击张须陀,而是奔着其他隋军士兵去了。

士兵们将张须陀护送到大军之中,将他身上的箭头拔出,然后把伤口包扎好,想要护着他逃走。

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弃了长刀,换了一把短刀,带着士兵们冲进敌阵,准备拼死力战。

隋军此时已经被包围成了一个铁通一样,瓦岗军士兵开始利用盾牌组成盾墙,再辅以长枪兵刺杀,逐渐将隋军士兵逼到了一个非常小的位置。

“预备,放!”

在大军的身后,已经下了马的王伯当,指挥着大批的弓箭手,不停的朝着隋军人堆之中放箭,隋军因为空间狭小,避无可避,中箭者无数,想要向外冲却根本冲不出盾墙,逐渐的剩下的士兵人数越来越少,战场上的尸体越摞越高,最终这支隋军全部战死,无一幸免。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阁主,这是荥阳的探子发回来的最新消息!”

侍从将一个用青竹筒做成的信筒放在了刘志的案上,正准备离去。

“仗打完了?”

刘志随口一问,旋即失笑道:“你也未必知晓,算了吧,你下去吧!”

侍从张了张口,最终还是了一句:“是!”

然后就退出了房间了。

刘志伸手打开这个竹筒,将里面的一卷纸卷倒了出来,打开来看了看,微微叹了一口气,自己已经出言提醒过他了,可是他依旧犯了同样的错误,还是在同一个位置,被同一个对手打败,这或许就是命吧!

这则消息上面还传来了另外的一个消息,那就是瓦岗大军似乎是分裂了,这几日不断有人马散兵从山寨上撤走,看起来像是寨内出现了变故。

荥阳的情报人员还在想办法看看要怎么样派人渗入到瓦岗寨中去,以打探到更加确切的消息,不过刘志却已经猜到了瓦岗寨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一定是翟让在杀完了张须陀之后,顺手就被李密给解决了,不过这个李密也确实让刘志有些刮目相看,他进入瓦岗寨的时间不长,还不到两个月,居然就已经能够取得这么多人的支持,王伯当一排的北魏系率先支持于他,接着徐世绩也保持中立,不再给翟让出谋划策,渐渐的淡出了翟让的核心圈子,而翟让身边的大将也被李密设计一一的剪出了,金堤关的新文礼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杀掉的,而此时,翟让身边就只剩下王儒信和单雄信寥寥数人,李密知道单雄信忠义,不愿他卷入这场纷争,于是趁着单雄信不在的机会,派兵包围了翟让,并且率先动手,将他杀死,而翟让并非完全没有布置,他之前也曾设计想要除掉李密,只不过并没有得逞。

翟让一死,瓦岗寨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很多人都是翟让在荥阳和汴水一带拉拢起来的部下,对翟让是怀有很深厚的感情的,但是此时他们已经不可能给翟让报仇了,瓦岗的绝大部分兵力已经落入了李密的手中,于是他们纷纷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瓦岗,准备各自归乡或者去投奔他人。

而李密也没有准备拦阻,这些人跟他不是一条心的,留着也没用,他需要组建自己的军队,组建自己的势力。

不过有一人的去留他却很关心,那就是单雄信,单雄信本来跟徐世绩两人已经下了山,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去哪里,不料李密带人又追了上来,想要留住他们两个。

徐世绩看穿了李密的手段,那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是心意已决,不会跟着这样的人继续走下去了,而单雄信则显得十分的犹豫,翟让待他不薄,但是李密对他也很客气,这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抉择,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答应李密的邀请,而是选择了回到山西老家,回到他的二贤庄去。

李密虽然很失望,但是这对他的大计倒是没什么影响,在占领荥阳和斩杀张须陀之后,瓦岗军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李密也趁机大肆的扩充实力,河南一带自古以来都是人口重镇,因此他很快便招募到了十几万士卒,这使得瓦岗军的实力一举超过了占据长安的李唐,成为了隋末农民起义军里面实力最强的一支。

三个月之后,李密带着整备一新的瓦岗军向兴洛仓进军,一路上隋军各地的守军望风披靡,根本不敢正面抵抗,可见瓦岗军在击败了张须陀之后,在隋军的心中造成了怎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大海寺山脚下那一片战场,去过的人都知道隋军的惨状,上万人全部被弓箭射死,尸体摞成了一座山,连张须陀也被埋在尸体堆里面在,荥阳太守杨庆带着郡兵足足清理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才将尸体全部掩埋,据因为时间过长,尸体高度腐烂,结果吸引来了数万只乌鸦和好几百头野狼在一旁窥视,还好这个时候天气还不是很炎热,不然的话这非要产生瘟疫不可。

兴洛仓是隋朝时期修建的一个全国最大的粮仓,根据史料记载,它的容量超过了2400万石,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的话,是120万吨,240亿斤,这个数量有多么惊人!就算是拿到现在来,全国十三亿人口吃这些粮食,也足够吃半个月,而在隋朝时期,当时的人口只有五千万左右,也就是单单一个兴洛仓的粮食就足够全国人口吃上一年的时间,这该是有多么恐怖!

而这个粮仓是在大业二年,也就是杨广刚刚继位的时候修建的,之所以要修建这个粮仓,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但是战事结束,而在隋文帝治国的二十年时间里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各地的粮食都得到了极大的丰收,粮食吃不完,收上来的粮食原有的府库堆积不下,只能重新挖几个粮仓来装这些粮食,因此炀帝便派人挖了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诸多粮仓,这其中除了兴洛之外,剩下的粮仓也都是能够容纳百万石粮食以上的大粮仓,唐朝之所以能够开创一片盛世,其实跟隋朝的粮食储存不无关系,根据魏征后来在隋书里面的描述,唐朝立国几十年之后,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粮食这才终于吃完,可想而知,当时究竟是储存了多少粮食。

有时候想想杨广败掉了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就会感到很心惊,隋文帝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结束乱世,开创了一片盛世,囤积了足够全国百姓食用好几年的粮食,历朝历代都麻烦不断的粮食问题,在隋朝完全是不存在的,而杨广却只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将这样一个大好王朝,可能是比唐朝更加强盛的王朝败得一不剩,这真是一件叫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如果历史能重演的话,或许会有很多人想要改变这一悲剧吧!

兴洛仓被围,杨广大为震动,这可是天下粮仓,要是落入了瓦岗军的手中,那么他们立马就能将人数扩充好几倍,而且也完全没有粮食的担忧!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为了应付瓦岗大军,杨广派出了虎贲郎将刘长恭带领三万大军驰援兴洛仓,此时杨广将主要的重心都放在了西线战事上面,他派出了裴矩、屈突通、宇文述几人进入关中,绕过潼关威胁长安,而为了拖住潼关的唐军,不让他们回防关中,杨广派出了洛阳守将王世充,带领七万大军进逼潼关,意图将唐军钉在潼关这里。

为了布置这个局,设置这个计划,他几乎出动了目前隋军超过七成的兵力,而在张须陀的兵败身亡之后,整个河南河北甚至是幽州和山东都已经脱离了朝廷大军的掌控了,杨广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了,之前他还将这些农民起义视作是不痛不痒的小事,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对这样的小事已经难以处理了。

兴洛仓守军人数不多,瓦岗军几乎没费多大工夫,就占据了这座天底下最大的粮仓。

此时追随着瓦岗军的平民百姓人数众多,为了拉拢人心,李密决定开仓放粮,大仓连开三天,向外放出了数百万石的粮食,而瓦岗军也声势大震,影响力随着这一次的放粮时间达到了顶峰。

刘长恭对瓦岗军不是很了解,但是在这之前因为张须陀兵败身亡的缘故,所以他对瓦岗军稍有忌惮,一路上行军十分小心谨慎,他的人数不多,不敢跟瓦岗军硬碰硬,只是这兴洛仓不救也不行,刘长恭知道兴洛仓对于大隋而言意味着什么。

李密趁着瓦岗大军声势大震的时候,趁机自封为魏公,改瓦岗军为魏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