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咨询商-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充足,但是他们却缺少被服,由于此时没有棉衣,所以士兵们一般御寒都需要携带行军毯,这种毯子很厚,裹在身上也不是很暖和,而且它很容易受潮,所以士兵们往往到了冬天就会躲在军营里面烤火,基本上都不愿意出去,就连每次的操练都不愿意去做,如此一来军队的士气和训练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让李密感到十分的担心。

而更让李密感到窝火的是,他手底下有一个叫做魏征的谋士,在这个时间不停的劝他撤兵,让他放弃攻打洛阳,只是此时大军已经鏖战多时,此时撤兵岂不是前功尽弃了?所以李密心里面很不甘心!(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魏王殿下,眼下凛冬将至,大雪封路,大军时期低落,如果我们继续进攻的话,一旦南方的隋军支援过来,我们很有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还请殿下三思啊!”

魏征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太执拗了,他的进谏让李密心里很不爽,只是他不能像袁绍对付田丰那样对付魏征,之前瓦岗内讧期间,他已经伤了很多人的心了,此时如果再对魏征动手的话,只怕他手下的那些部下都会弃他而去。

李密转身就走,不想再听魏征在这啰嗦了,他既然不能轰魏征走,那就自己走好了。

李密心烦意乱,在营中闲逛,想要巡视一下大军的情况。

他麾下的大将王伯当陪在了他的身边,两人一路上眉头紧锁,整个魏军大营的防守十分的空虚,除了站岗和巡逻的士兵之外,剩下的士兵基本上都躲在了大帐里面,根本就没有人露头。

李密心中很是生气,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情况的话,那么一旦敌军了解情况,抓住机会派兵偷袭,那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王伯当说道:“伯当,最近隋军那边的情况如何?”

王伯当想了一会,回答道:“隋军士兵分为两路,主力部队留守在洛阳,是隋军的精锐,人数有八万人,这支军队是由越王杨侗直接控制的,而王世充的麾下也有七万军队,不过这支军队里面除了魏文通的三万人是隋军精锐之外,剩下的军士都是不久之前招募入伍的,都还是新兵,不足为虑,怎么了,魏公,您想向隋军发动进攻吗?”

王世充此时驻守在洛水西侧的偃师,而魏军驻扎在河东的河阳,双方之间隔着一条洛水,洛水上原本只有几座桥,都被隋军控制住了,但是此时大雪封山,洛水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即便是不用过桥,他们也可以直接从冰层上走过去,所以大军过河是非常迅速的,这对于突袭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李密看了王伯当一样,见他神情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问道:“怎么?你很想打仗吗?”

王伯当点了点头:“在营中闷了好长时间,早就闷坏了,这直娘贼的鬼天气,要是再不出去活动一下,那人就要生锈了!”

李密笑了笑,说道:“仗有的打,不过不是现在,我之前听说隋军的粮草所剩不多,你多派人去盯住他们,如果他们一旦后撤,你立刻率军掩杀,我们大军随后就到!”

王伯当依言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只不过奇怪的是,王世充的部队不仅没有丝毫的后撤迹象,反而是还在大肆的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一边犒赏三军将士,还搞得声势浩大,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李密听了,略一思索,勃然变色,对王伯当说道:“王世充这个狗东西,我差点儿中了他的奸计!”

王伯当一脸不解,问道:“此话怎解?”

李密说道:“隋军的粮食明明已经耗尽,王世充不会不知道,而他却还要大肆的扩充军队、犒赏将士,目的就是要鼓动士兵们的斗志,提升他们的士气,而他们粮草不足的事情却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此一来他不能退,只能进,一退,他的整支军队都会垮掉,而只有和我们急战,只有打败我们或者打退我们,隋军才有一线生机,所以王世充的这个举动明显是想要来和我们决战的,不过他知道我知道他粮草不足的问题,所以不会光明正大的向我们发起挑战,肯定会趁黑前来偷袭,而我军最近防守松懈的事情他肯定已经知道了,我预测,就在这两天,隋军必定会向我们发起进攻!”

王伯当听了之后也吃了一惊,赶紧问道:“魏公,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否立刻安排下去,加强我军的防守,以防止隋军的偷袭!”

李密轻哼了一声,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如此,营中的防务一切照旧,我们就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就好了,到时候只要隋军敢来,那就让他有来无回!”

魏军这边识破了隋军的阴谋,王世充却毫不知情,他此时确实是粮草已经快要断绝了,由于大雪封路,导致从洛阳城运出的粮食迟迟不能送到军中,而魏军则不一样,他们背靠洛口仓,手中的粮食绰绰有余,就算是再在洛水这边对峙一年,他们的粮草估计也不会出问题,而隋军却不行,在丢掉了洛口仓和回洛仓之后,洛阳城中的粮食就失去了主要的来源地,城中的粮食本来就所剩不多,还要供给上十万的军队,一时间洛阳城中的粮食已经从年初的斗米三十文,上涨到了斗米一千文了,米价上涨了三十多倍,城中却还是一米难求,家家户户都缺粮,而从江都出发的粮船此时却在通济渠一段受阻,无法及时运到洛阳城中,越王杨侗勉勉强强的给王世充的七万人马运来了一点的粮食却还在路上,不能及时送到,而就算是这批粮食送到了,隋军也不能坚持下去了,冬天结冰之后,洛水就会变得一马平川,以前只要守住桥梁和渡口就好了,但是此时却不行,魏军的进攻可能来自任何方向。

所以王世充决定不能再等了,与其再拖下去,不如趁着之前战胜魏军给大军带来士气上的提升,向魏军发动一次袭击,这已经是必败之局了,如果侥幸得胜,那自然很好,就算是败了,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是夜,王世充果然趁着夜色偷偷地摸了过来。

而他们的行踪天知,地知,李密知,王伯当知,魏军全军上下都知,只有王世充不知。待到全军都摸到大营以后,王世充立即指挥士兵准备举火烧营,却突然发现这是一座空营,里面的士兵全都是披着魏军铠甲的草人,哪里还有一名士兵在这里啊!

王世充大喊一声:“不好,有埋伏!”

只是这个时候却依然迟了,魏军的火箭万箭齐发,一齐射向营中,而营中早已准备了数量很多的干柴和草料,此时遇火一点就着,疯狂的燃烧了起来,而隋军想要往外冲,却突然被魏军左右两支骑兵截断了退路,王世充定睛一看,左边那支军队的主将是王伯当,右边那支军队的主将是单雄信,他哀叹一声:“我命休矣!”

而隋军阵中也立刻出来两员大将,对王世充说道:“大将军勿忧,待某杀散敌军,可保将军无恙!”

这两人是王世充麾下的两员大将,魏文通和费青奴,他们各自迎战王伯当和单雄信。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这魏文通是琅琊榜上排名第八的勇将,而王伯当却只是排名第十六的武将,所以按照纸面实力分析的话,肯定是王伯当不如魏文通,所以王世充见到自己麾下的这两员大将出阵之后心里面稍微的安定了一些,而这时,身旁的士兵趁机劝他后撤,王世充摇了摇头,对部下说道:“我要在这里等着两位将军凯旋!”

眼下隋军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士兵被困在魏军的大营之中,一部分士兵被分割在大营之外,而且大营里面的士兵遭到了对方的流矢和大火的双重攻击,情况岌岌可危,而大营外面的士兵也遭到了魏军骑兵的冲击,局势也不容乐观,所以一时之间隋军士兵都心里慌了神,很多人在黑夜之中分辨不出魏军到底有多少人,所以只听见四周魏军的杀喊声就已经胆怯了。

此时他们都巴不得赶紧逃走,不过主将不愿意走,那他们也自然不能临阵脱逃,隋军的军纪对付逃兵可是十分严厉的。

王世充何尝不想逃走,但是眼下他的军队的处境十分的凶险,士兵的士气和军心就全在他这个主将身上了,如果他表现出了胆怯的迹象的话,那么这支军队立即将会崩溃!他知道败局已定,但是他想收拢军队,尽量减少损失。

王伯当见到一员黑脸猛将提着一柄大刀朝着自己冲了过来,立即认出来了这人就是魏文通,他对于魏文通的排名比自己高那是非常的不屑的,虽然是排名比他高两名的单雄信的武功确实比他强,但是如果给他拉开距离,他的神箭依旧会让单雄信头疼不已,并无必胜自己的把握,所以见到魏文通提刀冲了过来,他第一时间就弯弓搭箭,一箭快如闪电,已然从他的弓弦上射出。

高手对敌,从来都不是仅凭视力防敌的,对他们来说听觉也十分的重要。

王伯当的这一箭射出,在黑夜之中几不可见,若是寻常武将,只怕在没有发觉的情况之下就会被这迅猛的一箭射死,但是魏文通毕竟不是草包,他可是琅琊榜上有名的武将,自然不会被这王伯当一箭就射落下马。他听到风声,面色大变,知道有东西急速的朝自己靠近,于是挥刀凌空一砍,不偏不倚正好砍在这根羽箭之上,羽箭应声而断,只不过前面的那半截箭头却不变方向,依旧朝着魏文通射了过来,魏文通大吃一惊,连忙在马背上做了一个铁板桥,身子急速平躺,这才堪堪的躲过了这致命的一箭,而他也被吓出了一身凉汗,这人的箭术果然精妙,力道不在箭尾而在箭头,他的那一刀虽然砍中,但是却并没有化解掉这根箭上的力道,这才使得他颇有些狼狈。

魏文通心中凛然,知道自己遇到了对手,于是勒住战马,不敢继续前冲了,他看了王伯当一眼,大声喊道:“来人可是玄弓神箭王伯当?”

王伯当哼了一声,大声应道:“区区不才,正是在下,魏将军,某在这里恭候你多时了!”

两人利于战场之上,互相之间虎视眈眈,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像是静止的一样,王伯当身后的骑兵已经跟魏文通身后的隋军混战到了一起,但是两人之间却出现了一大片空地,没人会向他们这里靠近,两人的对军一时间成为了战场上的焦点,王世充、李密两人都在密切的关心这里的战斗。

“魏将军,你是天下排名第八的好汉,为何要甘为朝廷鹰犬,为这个腐朽的朝廷效力,我家魏王对魏将军你可是心仪已久,魏将军不如改投我家魏王殿下的麾下,将来定然能博得一个好前程!”

高手交战,比拼的不一定全是武功,魏文通既然被排到了第八位,那说明他的实力确实很强,琅琊榜的公信力在经过了潼关和四平山两次交战之后,已经没有人会去怀疑了。

魏文通身长八尺,生得紫面长髯,细腰扎肩,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颇有当年关羽的遗风,而他是使用一口长刀,于是被人称为赛关羽,他手中的那一柄金背砍山刀重达九九八十一斤,而他的刀法更是犀利,被称为花刀,这并不是说他的刀法太花哨华而不实,而是说他的刀法变化繁多,令人无法招架。

魏文通见王伯当出言替李密招降他,不由冷哼一声说道:“区区反贼,早晚是我大隋将士刀下的亡魂,又何足道哉,尔不必再说,要战便战,我魏文通不惧一战!”

既然魏文通已经识破了自己的攻心计,王伯当也不在多言,伸手从背后的箭篓之中取出三根羽箭,这三根羽箭比平常的羽箭略有不同,它们的长度更短一些,而且没有羽尾,通体漆黑,都是由生铁打造,这些箭都是铁箭,而取消羽尾主要目的是让它们的飞行速度更快一些,而且不会旋转,且在黑夜之中更难分辨,这样的弓箭才是王伯当的杀手锏!

魏文通神情凛然,他在计算着距离和方位,要怎么样才能在王伯当射箭的空档杀到他的身边去,不然的如果两人的距离一直这样远的话,那么他就一直是被动的防守,而不能给对方造成丝毫的威胁,这就很不利了。

“魏将军,看好了,这一招叫做追风弧箭!”

王伯当话音刚落,只听见嗖的一声响,这三支铁箭迅速的从他的弓弦之上消失不见。

魏文通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危险气息正在逼近,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双手握住长刀,大喝一声,舞动起来,这把九尺长的长刀迅速在他的正面形成了以免密不透风的刀幕,只听见叮叮两声脆响,两支羽箭已经被弹开,魏文通大吃一惊,他察觉到自己的左侧有一道疾风正在逼近,他挥刀自救,险之又险的砍飞了这一箭,还好这是铁箭,如果是寻常羽箭的话,他这一刀砍下去,势必还会断成两截,到时候他还是难以躲避,因为他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再做铁板桥躲避了。

“王将军的追风弧箭果然厉害,在下领教了!只是···”

魏文通的话说道一半,便停了下来,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身体里面的力量正在快速的流失,他低头一看,之间自己的心口位置不知道什么时候插上了一根铁箭,此时汩汩的鲜血正在往外冒,而随着这鲜血一起流出的,就是他的生命精华。

“魏将军,你一定很奇怪吧,你明明弹飞了三根箭,为何还是会被我射中?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说过箭中箭,你砍飞的前两根羽箭,不过只是一根箭罢了!”

“什么!”

魏文通大喝一声,身体从战马上坠了下去,琅琊榜上排名第八的好汉居然被排名第十六的王伯当一箭射死,隋军士兵顿时一片哗然,士气迅速下降!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魏文通一死,隋军顿时一片混乱,在另一边,费青奴迎战单雄信,两人只用一招,费青奴就已经被单雄信斩于马下,而单雄信此时已经率兵杀入了隋军中间,将隋军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将军,快逃吧,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王世充身边的亲兵十分着急,隋军此时已经溃败,士兵们的都在各自溃逃,之前勉强聚集在王世充身边的那几千军士此时正在遭受围攻,如果他们不赶快突围的话,再耽搁一点时间,那他们就走不了了。

王世充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对身边的一名士兵说道:“快,把你的衣服脱下来,我们交换一下,我穿你的衣服,你骑上我的马,穿上我的盔甲向西撤退!”

士兵愣了一下,立刻发现了他的企图,不过谁叫他是王世充的亲兵,亲兵就要有随时为主将牺牲的觉悟,所以他也没有说什么,迅速的将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穿上了王世充的衣服,然后骑上了王世充的马,带着十几名隋军士兵朝着西边的洛水疾驰而去。

王世充自己则跟一群亲兵朝着南边逃去了,他不敢走北边,北边靠近黄河,要是逃到黄河边上被追上那就无路可逃了,而向东就是河阳,这是魏军的地盘,他也不敢去,所以朝难逃跑是最合适的。

“将军,王世充逃跑了!”

单雄信此时正在隋军阵中冲杀,一名士兵追了上来,告诉他王世充正在逃跑的消息,抓住王世充可是大功一件,于是他立刻带领一千骑兵,向着王世充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单雄信一连追了十余里地,这才在洛水边上追到了隋军,不过令他感到十分失望的是,这个“王世充”并不是真正的王世充。

“王世充往哪里逃去了?”

单雄信显得十分愤怒,自己亲自带兵出来追击,不过却直追到了一个替身,这要是回到营中,只怕是要遭到很多人的嘲笑。

王世充带着亲兵一连向南逃了二十多里,确定没有追兵之后,这才折道向西,准备向洛阳靠近,等他回到偃师的时候,隋军的败兵也陆陆续续的逃了回来,王世充一边收拢败兵,一边上奏越王杨侗,向越王请罪,他还自己革掉了自己的大将军职位,将自己关在偃师城的监狱里面。

王世充是在做戏,天知地知他知越王杨侗也知道,但是眼下洛阳城之中已经没有其他的将领可用了,所以他只能重用王世充,越王杨侗一边派出使者,前来询问大军的损失情况,一边又将王世充从监牢里面放了出来。

王世充将自己关在监牢里面,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自己惩罚自己,让朝廷知道自己很自责,这样是以退为进,朝廷就不好另行责罚了,而他自己革除了自己自己的军职,越王为了让他重新站出来抵抗魏军的进攻,不仅不能责罚他,还要想办法哄着他,王世充已经将越王的性格摸的清清楚楚,知道他离不开自己,要是自己撂挑子不干,洛阳朝廷就要乱套。

果然,越王的使者来了之后,丝毫不提责罚的事情,而面对越王的使者,王世充筒子一个劲儿地倒苦水,说自己兵力如何如何薄弱,说将士们连续作战如何如何疲惫不堪。说了一大通,中心思想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儿:速派援军。

使者将王世充的意见回禀越王,杨侗咬咬牙,将手中的八万军队调遣了七万人给了王世充,寄希望于王世充能够一战击溃魏军,化解洛阳城的危机。

而有了军队之后,王世充又像是满血复活了一样,开始重新规划来年开春的进攻了。

魏军在击败了王世充之后,并没有跨过洛水进逼洛阳,李密的本意是跟魏征建议的一样的,他是想要撤退的,只不过之前因为处于跟王世充的对峙阶段,所以他还不能后撤,眼下解决了王世充的军队,那魏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后撤了。

王世充之前七拼八凑,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八万人,但是一次偷袭中计,就损失掉了六七万,不过此时有了杨侗提供的七万隋军补充之后,他的实力不降反升,原因在于这七万大军都是隋军之中的精锐,是他之前招募的那些杂牌军没办法比的。

不过由于严冬酷寒,加上大雪一直就没有停过,所以即便是知道了魏军已经从河东撤到了河阳,他也没有贸然的派兵追击,而是加紧时间安排自己的心腹,彻底的控制住这七万精锐的隋军,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军队。

双方都在等待时机,不过这个冬天他们也不准备闲着,虽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交战,但是互相派出小股军队劫劫粮道,进行破坏等等也还是可以做的。

王世充准备在开春之后就向魏军发起进攻,他知道时间紧迫,他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一旦等到唐军从河西收兵,到时候他们就很有可能会腹背受敌,东边的魏军,西边的唐军,这两股势力都十分的强大不好对付,王世充手中的七万大军倒是自信可以挡住李密的二十多万人,毕竟对方的军队人数虽然多,但是却并不怎么精锐,但是如果把他交战的对象换成唐军的话,那么王世充就没有这么自信了,因为唐军在拿下了长安城和太原城之后,从晋阳宫仓库里面获得了数不清的军事装备,包括武器铠甲等等隋军的制式装备。

李唐跟李密不一样,李密的魏军是瓦岗起义军出身,可以说是出身草莽,这样的军队江湖气息比较重,训练和装备都不如正规对军,跟自己的八万杂牌军都打的不可开交,要不是自己的粮草耗尽,自己就不会冒险前去偷袭,也自然不会中计,如果他不中计的话,隋军就不会败得那么惨,但是眼下他的军队又恢复了过来,甚至可以说是比之前更加强大,张须陀敢带着一万军队就前去挑战瓦岗寨,他王世充虽然没有张须陀那样大的胆子,但是他的实力却比张须陀要强大不少,所以面对魏军这样缺乏训练装备比较差的军队他不畏惧。

但是李唐的军队不一样,李渊是关中贵族,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他的军队粮草充足,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所以一旦自己跟他们交手,那就几乎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隋军自己跟自己打仗,谁的人数多,谁的主将的谋略好,谁就占有优势,而王世充虽然自诩为名将,但是他却从来不会轻视自己的对手,尤其是李唐的李世民,这个人在经过了几次大战之后,已经崭露头角,主将显露出自己在军事上的天赋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在潼关,李世民接到洛阳的隋军和李密的魏军交战的消息之后,冷笑了起来,这两人都是李唐将来的敌人,这个时候他们自己自相残杀,那真的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样正好给了他们时间去解决北边裴矩的隋军,这支隋军不解决,始终让他们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而裴矩此时也在等待,他带等待来年的开春,此时北方草原都被大雪封了山,阴山脚下到处都是绵延的积雪,有些地方的积雪甚至有一丈多深,人要是不小心踩到上面,甚至可能被埋在里面出不来,就更别提是牲畜和物资车辆了。

而唐军在这个冬天也没有向他们发动进攻,这使得裴矩可以安心的准备他自己的计划,现在最困扰他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粮食不解决的话,大军的行动就会处处受阻。

在洛阳,江都朝廷派来的援军总算是赶到了,隋炀帝派来的是裴仁基,他还带来了三万隋军。

越王杨侗见到裴仁基到来,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们和江都之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联系了,而这个时候裴仁基的到来不仅缓解了洛阳城的危机,而且还让越王杨侗的心里面安心了不少,他本来就只是一个半大的小孩,将一城的守土之责压在他的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