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换上女友的脸-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喝一口水吧。”妈妈端着水,又走了过来。
我赶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接过水来。
“阿姨,您别动了,我看您的腰好像不好啊?”
“哦,是啊。那是以前下地干活,太劳累了,落下的毛病。不过,也不碍事,我现在还是可以下地去。就是天冷的时候,会感到这里有点不舒服。不过,我也习惯了,不碍事。”妈妈还是微笑着看着我。
“哦。”我端起了水,喝了起来,看着妈妈,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起来。
那热水暖暖的,喝下去,我的心头也暖暖的。
这是妈妈给我倒的水啊。
不知道,我已经有多久时间没有回到这个家里了。
而今天,我居然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
可是,我又该怎么告诉我的妈妈,她的儿子,现在怎样了呢?
………………………………
一百八十六、表姐的照片
一百八十六、表姐的照片
“姑娘,我儿子他自己怎么没回来啊?”果然,妈妈还是问起了我的事情。
“哦,子建他,他工作很忙啊,所以,所以一直没时间回来看您。他让我代他回来看您。”我又说了一句谎话。
如果妈妈知道我现在正被警察通缉,那她该会有多担心啊?她已经这把年纪了,根本就受不了这种打击。
“哦,工作忙啊?”母亲的眼里还是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她刚才还饱满的精神,仿佛一下子就颓废了下去,“子建他工作还是这么忙啊,这么忙啊。”
她反复地念叨着。
此时,我真想对妈妈说上一句:妈妈,儿子我就在你面前啊。
但我却说不出口。
妈妈的念叨,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一个信息:我这个儿子,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家了。
“阿姨,您放心,他这次忙完一件事情后,就一定会回来看您的。”我宽慰道。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忙完?也许很久很久。
这一次,无论那个案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决定以后每个周末都要回家来看一看妈妈。
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以前没有回家的那种罪恶感。
天下的父母,希望儿女事业有成,但更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啊。
“哦,是吗?”妈妈那淡淡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这样的话,她已经听惯了,麻木了。
“姑娘,你回去以后就跟我儿子说,让他不要惦记家里。我这里挺好的,身体也好,最近我们这村里还给我办了农村社保了,这以后看病啊,有有的报了,也不用他寄钱来了。他那里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不要每月都给我寄钱来了。”妈妈说道。
“阿姨,我,我男朋友每月都寄钱给您吗?”我问。
“哦,是啊,他每月都给我存折上打上一笔钱,这些钱我都存起来了。这钱啊,以后等你们两个结婚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给你们用啊。”妈妈很诚恳地看着我,又拉住我的手,“姑娘,你们两个,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这”我无言以对,心中是酸楚的。
“姑娘,你怎么了?你好像不大开心啊?”细心的妈妈似乎觉察到什么了,问道。
“没有,没有。我挺好的,挺好的。”我赶紧强装起笑容。
“姑娘,你应该是城里人吧?”
“是啊,我就是江南市里的人。”
“城里好啊,不像我们这边,在山沟沟里,没吃没穿的。”妈妈叹了口气。
“阿姨,子建他为什么没把你也接到城里去呢?”我问。
“这孩子倒是有想把我接到城里去生活,可是我去了你们那个江南市啊,我还真是生活不惯。子建去上班的时候,我一个人在那楼里,孤孤单单的,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啊。走上街,那道啊看上去都一样的,差点都迷路了。后来,我跟我儿子说,我还是回去住吧。这不,我就又回来了。”
“阿姨,那这里,就您一个人住啊?”我看了看这房子。
“是啊,子建他爹命短,在子建十岁的时候,就先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啊。”妈妈唏嘘不已。
原来,我的父亲早已经去世了。
难怪,在育才高中的学生档案里,并没有记载我父亲的名字。
“子建他到城里上高中后,我就是一个人在这里生活。”妈妈继续说道,“就是到周末啊,逢年过节啊,他会回家来一下。上大学的时候,他想家了,还经常从上海那里回来,还经常带点东西回来。我跟他说,孩子,别浪费钱了,买这些东西给我干吗?可是他呀,就是喜欢给我买点好吃的,还有一些好衣服给我。哦,那些衣服啊,我都没舍得穿,就一直放到柜子里了。”
母亲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我却很认真地听着她说的每个字,每句话。
母亲一天天变老了,白发爬上了她的头,皱纹印上了她的脸,但她心中对孩子的那份牵挂与思念,却一分也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
“哦,对了,姑娘,你想不想看一看子建以前的样子啊?我这里还有一些照片,我每天都会拿出来看一看。看着这些照片啊,我就好像看到我儿子就在我的面前。”妈妈说。
“好啊,阿姨,我还没见过子建过去长什么样子呢。”我很高兴。
自从出事以后,我唯一见过的自己的样子,就是那张与梦影的合照。
今天,能看见自己的老照片,看见一家人的合照,我当然是很开心了。
等了一会儿,妈妈从里屋拿着一本发黄的相册,走过来了。
她坐在我身边,翻着那相册,不厌其烦地给我介绍着这些相片。
“喏,这就是我儿子小时候的样子,你看,多可爱啊?”她指着一张照片说道。
照片上的这个小婴儿,大概有一岁大,胖嘟嘟的脸,根本看不出我后来那张瘦脸的样子。但我的嘴角还是轻轻地撅着,这嘴角,像极了我和梦影合照中的样子。这一点,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看见小时候的自己,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相册一页页翻了过去,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记录着过去的我,和过去我们这幸福的一家人。我在其中,一点点地寻找着过去的记忆,但这些记忆总是模模糊糊的。
这些照片上不仅有我和我的母亲,还有很早就去世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的长相也很普通,穿着和母亲一样的俭朴。看得出来,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很憨厚,很地道的乡村农民。
这时候,我突然注意到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大概是我上初中时拍的。照片中的我,还是一个大男孩的样子,个子很矮,身材偏瘦。而我的右边,则站着一个比我高出了半个头的女孩子。
这是一个长相清丽,面容姣好的女子,大概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
这个女子虽然穿着很简单,白衬衫,黑裙子,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学生的穿着。
但她的脸上却带着一种笑容,一种很纯很真的笑容,这与照片里正在抿着嘴唇,表情严肃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扎着马尾辫的她,正双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仿佛是我的姐姐。
“阿姨,这个女孩子是谁啊?难道是子建的姐姐吗?”我问。
在印象中,我似乎没有姐姐啊?
“子建是我的独生子,他没有姐姐的。”妈妈笑了。
“那她是谁啊?”
“哦,我来看看。”妈妈似乎有点老花眼,她凑过来,仔细地看了看,“哦,那是子建的表姐啊。”
“表姐?”
“是啊,她是我弟弟,也就是子建舅舅的女儿,她叫吴梦雪,比子建大三岁。哦,这后面,还有我们家和我弟弟他们家的合影呢。”
妈妈翻到了后面的那一页。
果然,有一张多人的合照。照片上,妈妈身边站着一个个子比她高许多的男子,应该就是我的舅舅,舅舅身边的另一个女人应该就是舅妈了。前排,站着几个小孩,除了我和那个女孩子之外,还有几个男孩子,想必是舅舅的孩子们,也就是我的那些表哥表弟了。
那女孩虽然比前面那张照片里的年龄小了些,可能是之前拍的,但那俏丽的模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而她的手正牵着的男孩子,那就是我了。
“子建的表姐啊,一直都跟子建很要好,真把子建当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啊。不过,后来我弟弟一家都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也好久都没看到他们了。前几年,我弟弟也得病走了。”妈妈又唏嘘不已。
我的目光还停留在这张照片上,停留在这女孩子上。
不知道为什么,当见到我这个表姐的照片的时候,我的大脑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动了一下,记忆好像闪了一下。
恍然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一束灯光,朝着自己照了过来,但只是这一闪而过。
在我回过神的时候,我发现妈妈不在我身边了。
原来,妈妈见我水杯空了,又去帮我倒水去了。
我快速地翻动着这相册,就在这相册的最后一页,我又惊奇地看到了我这个表姐的照片。
这是一张半身的单人照,应该是用来做什么证件的照片。
照片上的表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而是一个大姑娘了。
她那张美丽的瓜子脸,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柳叶眉,一头乌黑长发,都凸显出这个女子的美丽。
她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很纯,很纯,就好像是来自天外的仙女,一尘不染。
看着她的这张照片,我居然有点发愣了,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我将这照片从那塑料薄膜后面取了出来,又仔细地对着灯光看了一下,好像后面有什么字。
于是,我将这照片的背面反转过来。
照片的背后,竟然写着两个小字“婵娟”。
“阿姨,这照片后面怎么还有两个字啊?”我忍不住问了一下已经走过来的妈妈。
“是吗?我看看。”妈妈有点吃惊,看了下,“哦,这照片是子建舅舅离开这里的时候,他表姐送给他的,这字啊,大概就是她写的吧。我不没明白这字是什么意思,大概是吉利话吧。”
我的母亲没有太高的文化,对这个比较文学的词语,并不是很了解。也许,在她看来,这两个字就是个吉利话,与家门口的那个对联里的字,没什么两样。
可是,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词中的一句。
当然,这词中的“婵娟”指的是兄弟之情,手足之情。在一定意义上,表姐送照片给我,写上“婵娟”这两个字,从姐弟之情的角度上,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这个叫吴梦雪的表姐的照片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很奇怪的,说不出的一种感觉
………………………………
一百八十七、母子团圆
一百八十七、母子团圆
突然,我想去见一下我的这位表姐。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自己也不清楚。
“阿姨,子建这个表姐她现在住在哪里呀?”我问。
“哦,她已经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好像是南方的一个什么城市吧,叫什么门的,我想不起来了。离这里好远呢。”妈妈努力回忆着。
“厦门?”在中国的地图上,可能也只有这个城市是以门作为市名的吧。
“哦,没错,是厦门。我也搞不清楚这地方是在哪里。反正,我就听人家说,那地方老远的了。”
“哦,那子建表姐她在厦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是做老师的。哦,她丈夫,就是子建的表姐夫好像也是个做老师的。去年,子建表姐还打电话给我呢,向我要子建的手机号码。也奇怪,他们表姐弟过去关系这么好,她居然没有子建的手机号码?我后来把子建的手机号码告诉给她了,才知道她在做老师。”
“哦,他们夫妻两个都是老师啊?”
“可不是吗?做老师,那是相当的好啊。”妈妈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老师工资高,福利也好,而且每年放寒暑假的时候,都可以回家来。子建他在公司上班,一年到头都说忙啊,忙啊,也很少回家来看看我啊。唉,当初他要是也去做老师,该多好啊。”
妈妈叹了口气,没有见到儿子,她还是很失望。
妈妈,您不要失望了,儿子我已经回来了,您知道吗?以后,我每周都会回来看您的。
“阿姨,您能把子建表姐的电话号码告诉给我吗?您有没有她的家庭住址?”我急切地问道。
刚才,妈妈说的那番话,又增加了我对这个表姐的好奇心。
“哦,有啊,有啊。”妈妈拿出了一部小灵通,就找了起来。
她找到了表姐吴梦雪的手机号码,就给我看。
“喏,这个就是她的电话号码。不过,我不知道她住在哪里,我没有问过她。”
“哦,没事,我有这个电话号码就可以了。”我赶紧用手机把这个号码存了下来,“那阿姨您自己的这部电话号码呢?”
妈妈也把自己的小灵通号码告诉给了我。
“姑娘,你这次过来,怎么不先给我打个电话呢?子建没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给你吗?”妈妈有点奇怪。
“哦,阿姨,是这样的。我这次来,走的时候比较匆忙,都忘记问了。”我也只好撒谎道。
“哦,是这样啊。”妈妈点了点头,“前几天,我打电话给子建,他那电话都停机了呀。那几天,可把我急死了,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啊。我这眼皮子啊,一直都在跳啊。还好,你今天来了,我可放心了。”
真是母子连心。
母亲的每一分牵挂,都让我更加的愧疚。
“妈,你以后就打我这个电话好了。”我说。
我一激动,居然脱口说出了一个“妈”字。
“姑娘,你说什么,你叫我‘妈’?”妈妈愣住了。
“阿姨,我,我叫错了。”我有点发窘。
“没错,没错。”妈妈却很欣慰地笑了,“你以后嫁给子建,就是我的媳妇了,也就是我们丁家的人了。你没叫错,就是叫早了点。”
“阿姨,干脆我以后就叫你‘妈妈’,好吗?”我激动地说道。
“好啊,好啊。”妈妈很开心,“不过,你这还没过门,就要叫我这未来的婆婆‘妈妈’了,你的亲妈要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呀?”
“没事。阿姨,我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我说。
“什么?”妈妈愣住了。
“我是个孤儿。”我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我有点别扭。
眼前的人,就是我的亲妈,但我只能以梦影的身份说这句话。
“是吗?姑娘,你,你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啊!”妈妈叹了口气,用她那长满厚厚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双手,“孩子啊,那我就,我就给你当一次妈妈吧。”
“妈妈!”我扑进母亲的怀里,痛哭了起来。
这一声“妈妈”,是我压抑了这么久的情感的一次爆发。
这一声“妈妈”,把我心中这么久的思念之苦,都一股脑地宣泄了出来。
“从今以后,你也就是我的女儿了啊。女儿,你别哭啊。你这么伤心,妈妈我也会哭的啊。”妈妈抱着我,也已经是老泪纵横。
这一刻,我们母子二人再次重逢在一起。
这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最深厚的情,就是这母子之情。
今天,我终于又回到了这个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姑娘,别哭了。”妈妈轻轻擦去了我眼角的泪痕,“我想起来了,这么半天,我都没问过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许梦影。许多的许,做梦的梦,影子的影。”我拿起纸和笔,就写了下来。
妈妈很认真地看着我的名字。
“哦,许梦影,嗯,这名字不错。这些字,我都认得。”
她这句话,让我笑了。
原来,她说的“不错”,就是她也认得这几个字的意思啊。
不过,我不计较妈妈会认得几个字,我只希望以后和妈妈这样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就好了。
“梦影姑娘啊,真是难为你了,还这么大老远跑过来。唉,其实我应该去城里看你和子建才是的。可是啊,我一走,这地里就没人种了。所以我也很少出门。我打算过一阵子,就去城里看你们两个。”妈妈说道。
“阿姨,哦,妈妈,您不用去的。我和子建会过来看您的。您是长辈,应该是我们做晚辈的过来看您才是。”我说。
“我今年也才六十五岁,还不算老。至于这身体,除了这腰疼,倒也不碍事。我只是怕自己这一过去啊,让你们还要腾出时间来照料我。我知道你们都有工作要忙,我啊,也不想去麻烦你们两个人呀。”
多么善良的母亲啊,凡事都先想着自己而儿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妈妈,还是我们下来看您吧。这大老远的,您就不用跑来跑去了,当心身体啊。”
“梦影啊,你回去后,跟子建说,让他也多保重身体吧,别太忙工作了。哦,还有啊,你们两个人啊,年纪也不小了,早点结婚吧。”妈妈叮嘱道。
“好的。我一定会转告给他的。”我点点头。
“妈妈,我今天晚上能住在家里吗?”我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
“住在这里?”妈妈突然皱了眉头。
“妈妈,不方便吗?”
“方便,当然方便了。”妈妈说,“可是,这家里太简陋了,姑娘你是城里人,你这细皮嫩肉的,我怕你住不惯我这里啊。”
“妈妈,不碍事的。您不是叫我女儿了吗?那我就是您的亲女儿了,这里也就是我的家了,今天,我就想在自己的家里住着。”
“是啊?”妈妈看着我,好像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
也许,在妈妈心目中,一个城里来的“准媳妇”,最多就是来这里看一看这个未来的“婆婆”,然后就走了,怎么会喜欢留在这里呢?
可没想到,这个“准媳妇”还要住在自己这简陋的农家小房里。
“这可使不得啊。”妈妈还是劝阻着,“梦影,我要是让你住这里了,子建听说了,可要怪我了。”
“子建会怪你?”
“嗯。子建以前跟我说,这农村的地方有什么好呆的,还是搬到城里来吧。他还说,他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自己的妈妈在农村,只说是在镇里。梦影姑娘啊,你能来我这里,我已经很高兴了。我怎么能让你在这种地方住呢?梦影啊,不是妈妈我不留你啊,我是怕子建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什么?过去的我居然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
心高气傲的我,也许根本就看不上一个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的母亲吧。
以前的我,一直想将母亲带到城里,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母亲并不喜欢城里的生活,重新回到农村后,我也很少回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就是我并不想回到这个在我自己看来就是个落后的农村的老家吧。
我的这种心态,和大多数从农村进到城里的人,是一样的。
过上了城市生活,就厌恶了自己的老家,忘记了自己的根。
可是,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自己的根,我还能去哪里呢?
在一定意义上,我要感谢吴子豪和叶天明。
他们赶走了我,却让我回到了家,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也找回了久违的亲情和自己的良心。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亲情更重要的呢?
“妈妈,我还是决定住下来。您不用管子建怎么想。您放心,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他一定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我坚持着。
“这”妈妈犹豫了。
“妈妈,您不用考虑太多了。如果您的儿子因为您是农民,住在这农村,就看不起您,那他也不是您的儿子。他再发达,再有钱,又有什么用呢?妈妈,来,我来帮您收拾屋子吧。”
“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呀?你是客人,这些事情,你不要做啊,这是我做的呀?”妈妈紧张了起来。
“没事的,妈妈,我既然做你女儿,当然也要为自己的家做点事情啊。”
“姑娘,你,你真好!”妈妈唏嘘不已。
妈妈见我态度这么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后来,我们娘两个,干脆一起收拾了一下这屋子。
屋子整理后,我们娘两个又聊了一个晚上。
这是一个难忘的晚上。
睡到半夜的时候,我梦到了我的那个表姐——吴梦雪。
在梦中,她的长相就跟那相片里的长相是一模一样,那么清晰,而她正朝着我微笑呢。
我朝着她走了过去。
可是,无论我怎么走,却总是走不到她的身边,而她的笑脸还在那里。
正在我诧异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吹过,那张笑脸瞬间变得模糊了,消散在了风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