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战歌-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忘记了制成火药的最佳比例,还有便是就算造出了火药,想跟着造出火枪,火炮甚至炸弹太难了。虽然原理很简单,可是工艺却是一个天堑,非十年以上不断演化,不可能造得出来,岐国当时战略是攻下长安城和整个关中,不可能等火药制造出来又等做出可实用的枪炮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那个财力去不断做实验。

    正因为太复杂,过程耗时又久耗费也不小,还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李元兴当时才很快将火药抛到脑后。

    现在看来,火药哪怕暂时不可能造出枪炮来使用,也并非一无用处。

    李元兴告诉了负责烧炼火药的人正确的配方,把只是含有一些碳元素的马兜铃换成完全碳元素的木炭。

    马兜铃换成木炭,和硝石硫磺一起弄出来的真正火药,虽然只是随意的比例,但点燃之后也比原先剧烈燃烧更厉害,试着点燃后泼了一铜瓢到城下,当真一片火雨,不提威力究竟如何,气势倒是无比吓人的。

    岐国这边基本上做好了准备,梁国方面,朱友贞不仅执意伐歧,还执意亲征。

    可比就要亲征吗。朱友贞喜欢看两军厮杀的战场一幕,喜欢两军血流成河的一幕,不亲征前线,他怎么看得到。至于汴州的防守,他根本不关心,也不认为汴州会有什么危险。

    三十八万梁军从汴州出发,直扑潼关。

    而潼关方面,岐国只放了二十万大军守卫,以潼关的险要,也足以仍朱友贞的梁军头破血流了,不管是李元兴还是李茂贞都不担心潼关的安危。

    李元兴更担心的是蜀国会不会趁火打劫!有十万大军不动,便是为了防范蜀国的!

    本章完

 第135章 作死的朱友贞

    潼关城下,三十八万梁军到来,顿时如黑云压城一般,黑压压的一片。

    不过潼关之所以能够称之为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因为城门前的地势,两侧要么是山壁,要么是峡谷,能够对潼关城墙发动攻击的宽度不过二十米上下,连投石车都放不了几辆,能有一两千人可以同时进攻就不错了,攻打潼关只能采取添油战术,一两千人一两千人的上,不断耗着,看哪一方兵力先耗尽。

    看着眼前的潼关,王彦章紧紧的皱着眉头,他不止一次出入潼关,很清楚这座雄关是何等的易守难攻。

    如果镇守潼关的只是一个不怎么会守城的废材倒容易许多,但此时潼关必然是李茂贞等人亲自坐镇,集结了岐国大量精锐大军,想要拿下太难了,而且伤亡根本不是梁国能够承受的,代价太大了,只是陛下一意孤行啊!

    更让他担心的是,岐国会不会拿他女儿来威胁他,届时忠爱难两全,叫他如何决择。

    当然,王彦章的担心是多余的,李元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王婉儿出来威胁王彦章的。当然,王彦章没有见过李元兴本人,只知道李元兴拐了他女儿,还不肯放他女儿回汴州,心里恨死李元兴了,自然尽量把李元兴往坏处去想。

    王彦章对于能否攻下潼关没有什么信心,只想着先攻攻看,也找个时间再劝劝朱友贞。

    朱友贞虽然也不是第一次到过潼关,但以前都只是路过,根本从未仔细打量过潼关的雄伟,现在看着如此雄伟的潼关,好一座千年雄关。

    他的第一反应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攻下潼关,而是攻打这样一座雄关,一定很爽!

    “传令下去,立刻进攻!”朱友贞兴奋着下令。也只有他不把打仗当一回事,不关心己方士兵究竟会付出怎样的伤亡,只知道自己看得爽不爽。

    “杀啊”以两千梁军士兵为一波,开始朝潼关发动进攻。

    潼关城墙上,李元兴和李茂贞都在,淡定无比的看着冲来的梁军士兵。

    “射!”李元兴手一挥,城墙上的岐军弓箭手当即弯弓搭箭,朝着冲来的梁军士兵射出箭雨。

    虽然梁军士兵适时举起了盾牌,但仍有十几人中箭。

    冲到城下,架起云梯。不过城上岐军士兵早有准备,用长枪翘翻云梯,将刚刚开始爬上云梯的梁军士兵连同云梯一同翘翻。

    滚木,砖石也不断朝城下砸去,大量杀伤城下的梁军士兵。

    梁军士兵在城下朝城墙上射箭,不过潼关城墙很高,杀伤力有限,反而这些梁军弓箭手被城墙上的岐军士兵大量射杀,横尸满地。

    潼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敢从东面攻打潼关,就必须做好死伤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攻防,平均七八名梁军士兵的死亡才换一名岐军士兵死亡,因为在城墙上中箭受伤的岐军士兵立刻便会被抬走,而城墙下受伤的梁军士兵,则很难撤出,死亡比例太大了。

    看着己方一名又一名士兵身死,许多都是百战精锐啊,王彦章心在滴血。

    反观朱友贞,看着双方士兵不断战死,鲜血不时溅洒在城墙上,或者不时有尸体从城墙上摔下来,朱友贞哈哈大笑,一副激动无比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梁军占便宜。

    关内岐军守关,游刃有余,而城外梁军进攻,除了碰得头破血流,没有任何进展。

    偶尔又一名梁军士兵幸运的攀爬上潼关的城墙上,可惜迎接他的是几杆长枪,或者几把刀同时杀来,瞬间便将他杀死,尸体坠落。

    “陛下,潼关坚固,易守难攻,这般正面进攻,代价太大了。若能先灭晋国,可绕道黄河入关更容易许多,届时灭岐便不是难事!”王彦章看着大量死伤的士兵,心里非常难受,本来他就不赞同这么贸贸然的来攻打潼关,他始终更坚持先灭晋国,而后从晋国方向绕道黄河入关灭岐,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或者另外找准时机,至少不能让岐国大军有那么多防守在潼关。

    “王彦章,大战才刚刚开始,你怎么知道攻不下潼关。你还惦记着先灭晋国呢,我大梁已经和晋国修好了,怎能轻易开战,不必多言,继续进攻!”朱友贞斜了王彦章一眼,根本不听王彦章的话,他刚刚看得激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攻打潼关的。

    “杀!继续进攻!攻上潼关者一律赏银百两!”朱友贞大笑着下令梁军继续进攻。

    “轰!轰!”梁军动用投石车,朝潼关城墙轰击,石块击打在城墙上,随时飞溅,几名倒霉的岐军士兵被石块砸死。

    然而,潼关是天下第一雄关,城门前地方狭小,能供梁军展开的地方不多,投石车也摆不了几辆,哪怕前后叠加,梁军能够一次同时展开动用的投石车也不过九辆,这样程度的投石车轰击,作用大不到哪去。

    反倒是关内,岐军能够展开的投石车比关外梁军多得多,足有三十几辆,在城墙上岐军士兵的指点下很清楚的知道关外梁军投石车安放的位置,反而关外梁军无法得知关内岐军投石车的位置,很快被关内岐军投石车头来的石块摧毁。

    总的来说,这样的攻防战,梁军是拿自己数倍的损失来换岐军的损失。

    王彦章和那些有才能的梁军将领心是一直在滴血的,这样的攻防战,他们看到的只有不值,这是在拿将士们的性命在开玩笑。

    只可惜,朱友贞看得很开心啊,不时哈哈大笑,那些溜须拍马之徒同样附和着朱友贞哈哈大笑,许多将士都在心寒。

    “轰!”岐军动用了火药。

    一大铜勺点燃的火药朝着一架云梯下的大群梁军士兵倾倒了下去,火雨漫天,声势骇人。

    被火药淋中的梁军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好似被火烧一般。

    虽然没有死人,可是声势太大,太吓人了,让人控制不住的恐惧。以至于梁军的攻城力度都因为恐惧而降低了不少。

    梁军阵营,朱友贞瞪大了双眼,满是不可思议。

    “刚才那是什么,简直太美了!”

    朱友贞的这一句话,引来了不少将领的侧目和心寒,他们的心一直在滴血。

    所谓不作死便不会死,历史上梁国亡在朱友贞手中,不是没有理由的,便是因为朱友贞这样变态的性格,寒了太多梁军将士的心了,以至于后来梁军将士作战,士气普遍低落。

    王彦章看不下去了,再一次劝说朱友贞撤兵。

    本章完

 第136章 王彦章失意离去

    王彦章的劝说自然不可能得正看得爽的朱友贞采纳,反而引起了朱友贞极大的反感。

    “攻城之战连一天都没到,将士死伤区区两千来人,我三十八万大军,你怎知就一定攻不破潼关?你心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朱友贞怒视王彦章,要不是王彦章威望太高,以他的脾气,早就忍不住砍了王彦章了。

    王彦章脸上抽搐,什么叫死伤区区两千来人,现在攻城才多久,才半天罢了,要是一整天这样进攻,一天的死伤岂不是得有四五千人之多!

    这都是大梁的精锐士兵啊!一天死伤五千,十天就是五万,足够他攻下晋国七八个州的了,要是就这样在潼关城下白白损失了,大梁的将来该当如何!

    “陛下,潼关不应该这样攻取!要精心谋划,等待时机!攻入关中也并不一定要走潼关,可以先攻商,华两州,从东南破牧护关,蓝田,直抵长安城下。也可先灭晋国,从晋国的云,朔破入河套”王彦章苦口婆心。岐国现如今拥兵三十万,守在潼关的至少十五万,想耗光这十五万岐军攻破潼关,哪怕此次出征的三十八万大梁精锐全部耗光,也不敢说能够攻得破。

    历朝历代,攻破潼关,无不是等待时机,等潼关守军人少在奇袭,或者能够策反,这样在潼关还有十几万守军镇守的情况下进攻,从来没有哪个能够攻得破过,天下第一雄关不是浪得虚名的,战国之秦便是靠着潼关可挡六国百万大军只能,紧锁关中,蚕食各国,最终逐步强大一统天下的。

    “王彦章,你太罗嗦了,到底朕是大梁的皇帝,还是你是大梁的皇帝!”朱友贞恼怒无比的大骂。

    “自,自然是陛下!”

    “那你还不快滚!朕要继续攻城!”朱友贞浑身煞气,盯着王彦章杀机骇人。

    王彦章脸色发黑,但朱友贞浑身煞气,已经露了杀机,他也不敢继续再劝下去,而且朱友贞也肯定不会听他的。

    陛下一意孤行,那将士们的性命不当回事,打仗不是这样打的啊!

    王彦章无奈退了下去,无法劝下朱友贞,不仅王彦章失望,梁军中的其他有才能的将领同样失望无比。

    一名文官眼珠子一转,来到朱友贞身边。

    “陛下,依臣看,王彦章持功生骄,有些战功却不将陛下放在眼里。从陛下做出决定伐岐之时,王彦章便一直在反对,好似陛下一定不能攻破潼关灭掉岐国一般,这是什么心态!况且,臣听说王彦章的女儿被岐王世子李元兴拐去了岐国,这么长时间下来,必定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生,说不定连孩子都有了也不一定。届时李元兴娶了王婉儿,那王彦章便是岐国的国舅了,难道王彦章一直不支持攻打岐国!”这名文官本就是靠着拍马屁混到朱友贞身边的,最擅长的就是拍马屁,主要朱友贞听得爽的话,他都能说出来。

    这名文官的话简直说到了朱友贞心坎里去了,朱友贞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对王彦章早有不满。

    “岐国先是假意称臣,实则图谋长安和关中,类乱臣贼子耳,岂能任由他们逍遥!”朱友贞一脸怒意的说道。

    “王彦章这般阻碍,心里未必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当真可恨!难不成杀了他?”朱友贞皱眉,很有些这样的想法,但王彦章战功太高,在军中威望也太高,朱友贞虽然狂,可是不代表傻,知道不可能随意动王彦章。

    “陛下,杀倒是不必,只要将他支走便可,他不是口口声声说防备晋国才是最主要的吗,那便让他回去守潞州,监视晋国。”这名文臣提议道。

    朱友贞眼睛一亮,是啊,只要把王彦章支走,就没有人在他耳边继续叨叨了,他想怎么攻打岐国就怎么攻打岐国。

    “好,你这个提议不错,朕记你一功!”朱友贞满意的拍了拍这名文官的肩膀,此人真是太合他的意了,看来还应该更加重用才是。

    这名文官大喜,他就知道朱友贞喜欢听这些,哄好了朱友贞,他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有了这名官员的挑唆,朱友贞便动了心思。

    半个时辰后,朱友贞又招来了王彦章。

    王彦章还以为朱友贞回心转意了,心里正有些欣喜,匆匆来见朱友贞。

    然而,朱友贞的话却让他心里猛地一沉。

    “陛下要调我去潞州防备晋国?”王彦章盯着朱友贞,只调他去潞州,却不提任何撤兵之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朱友贞并没有放弃攻打潼关?

    “嗯。你不是一直说晋国狼子野心,卧于大梁北疆,才是大梁最有威胁的跗骨之蛆吗?朕这便派你去潞州监视晋国,难道你不愿意?”朱友贞点了点头,板着脸说道。

    王彦章失望无比,他算是看出来了,朱友贞是嫌他碍事,想要将他支走!朱友贞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劝解,他满心无力,已经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了。

    有心想要留下,奈何君臣有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希望他离开后,其他将领能够劝解朱友贞,尽可能的减小大军的损失而撤兵。

    攻下潼关王彦章是不抱希望的,他只是不知道大军究竟要死伤到什么程度,朱友贞才会甘心撤兵。

    朱友贞只给了王彦章两千士兵。

    王彦章失意离去,临去之前,嘱咐其他梁军将领,要他们不是劝说一下朱友贞,尽可能的减小士兵的损失。

    岐国有自己的情报网络,王彦章被朱友贞调离的事情,虽然很快被岐国在关外的情报系统得知,不过一时半会还无法将消息送进潼关。

    潼关的激烈攻防战仍在继续。

    岐军士兵一如既往的杀伤攻城的梁军士兵,弓箭,砖石,滚木,开水,火药来回招呼,梁军以自身数倍的损失和关内岐军耗着。

    李元兴和李茂贞以及其他岐军将领们,没有任何紧张,更多的只是纳闷,以及心里对朱友贞的嘲弄,他们显然都无法想象得到朱友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但凡稍微会打仗的将领,又不会像朱友贞这样一味的乱来。

    本章完

 第137章 李存勖的图谋

    过了整整两天,岐国关外的情报网络才从极难通行的荒山小路,弓箭射过断崖把王彦章被朱友贞调去潞州的消息传进了潼关,于此同时,还有其他另外的消息,不过都没有王彦章的消息重要。

    “呵呵,朱友贞自掘坟墓,他真的觉得自己能够攻下潼关吗?”李元兴冷笑一声。

    就朱友贞带着大军到潼关这三天的表现,便让他不屑,看不上眼。如果说朱友贞只是冒然进攻潼关也就罢了,可是这三天的大战,朱友贞就跟闹着玩似的,毫不将麾下梁军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就如一个败家子!

    朱友贞在败光朱温打下来的梁国江山!

    历史上,梁国亡在朱友贞手中,是很有道理的!现在他又调走了王彦章这个大梁第一名将,看来是对王彦章不满了,虽然以王彦章的威望,他怎么也不至于杀了王彦章,但放着王彦章这样的人才不用,而自己指挥攻打潼关,可以看到朱友贞何等的短视。

    李元兴不管朱友贞有多么短视和无能,多么能败坏梁国的江山,他唯一关心的是朱友贞到底到底攻打到什么时候才甘心从潼关城下撤兵。

    虽说朱友贞攻打潼关,梁军每日死伤四五千人而岐军死伤不到千人,但李元兴等人可不是朱友贞那样的败家不把麾下士兵的死伤当回事,他们对岐军每一名士兵的死伤都很心痛。

    因为这对于岐国来说也是白白的损失,朱友贞每多攻打潼关一天,不管梁国损失多少,岐国都会跟着损失近千士兵,十天就是近万啊!

    太原城,晋王李存瑁同样得知了王彦章被从潼关城下调来潞州的事情。

    “朱友贞自掘坟墓,本来就不可能攻得下潼关,又调走了王彦章,损失毕竟更加惨重,梁国江山迟早必定败在他手中!”李存瑁于李元兴一样,同样不屑朱友贞。

    “不过,岐国能突然崛起,攻下关中,李元兴和李茂贞父子也非易与之辈。特别是李元兴!正是因为他的出世,岐国才一改被朱温逼得颓势不已的状态,突然崛起!岐国将来不能小觑!”李存瑁分析岐国的崛起,对李元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目了然,不得不佩服。

    虽说两国现在共同的敌人都是梁国朱友贞,但朱友贞败家子耳,梁国迟早有一天要被他晋国,被他李存瑁所灭!届时他晋国的大敌便变成了岐国,两国将来必有一番争霸。

    虽然警惕岐国,夸赞李元兴,不过李存瑁枭雄之姿,自信将来自己不仅能够灭掉梁国,更能够一统天下,所以倒也不担心岐国将来和晋国为敌。

    “根据前方传来的消息,朱友贞每日在潼关城下损兵四五千,梁国的实力一日日被消耗着。”李嗣源也在一旁提道。

    自李克用死后,做为亲子的李存瑁便继承晋王之位。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存瑁枭雄之姿,李嗣源同样枭雄之姿,李存瑁对李嗣源还是比较防备的。

    当然,面对晋国的将来,两人心有默契,无论如何也不会撕破脸皮。而且到底李存瑁才是李克用正统亲子,李嗣源哪怕有野心,也绝不敢在李存瑁面前显露,辅佐李存瑁壮大晋国江山是李嗣源唯一能做的。

    “或许我们可以趁梁岐之战,岐国帮我们消耗了梁国的实力,而做些什么!比如突袭攻破潞州,杀死王彦章。失了王彦章,梁国相当于塌了一根顶梁柱,半边天也跟着塌了,届时再灭梁国便在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了!”李嗣源提议道。

    晋国唯一忌惮的只有王彦章,梁军只有在王彦章的统帅下,才能一直压晋国一头,否则晋国实力再强一倍,以李存瑁,李嗣源两个枭雄之姿的人物,也不会忌惮。

    王彦章被朱友贞调到潞州,不过带了两千兵马,加上潞州的一万守军,也不过一万两千大军罢了,加上梁军主力全部在潼关城下,出十万晋军偷袭,不用几天,必克潞州,杀死王彦章这个大梁第一名将。

    “不!不攻潞州,应趁机南下奇袭汴州!”然而,李存瑁并没有听从李嗣源的提议,而是眼睛眯了眯断然道。

    李嗣源眼角一跳,不由得向李存瑁侧目。

    同样,他也惊骇李存瑁的话,但不得不承认,奇袭汴州还真有成功的可能。

    “汴州早已传来消息,城内只有两万守军,只要我大军能够出其不意杀到汴州城下,便有五成以上把握一举拿下汴州,真正动摇梁国基石,甚至一举灭梁!”李存瑁双眼寒芒闪烁。

    奇袭汴州,原本李存瑁应该在至少十年之后才想要做的,晋国灭梁也该在十年之后。

    不过,这个时代的五代十国本来就跟李元兴前世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有所不同,再加上李元兴的到来,朱温早死了几年,朱友贞早登基了几年,而且因为朱温早死了几年,没有能趁李克用之死真正重创晋国,晋国的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

    在加上朱友贞也早了十年倾巢而出攻打岐国,虽然只被牵制在潼关,可是潼关距离汴州也足有远,若是晋军能够突然出现在汴州城下,同样有足够的时间攻破汴州。

    “不过也不着急,朱友贞的性格一时半会不会从潼关城下撤兵的,让他继续在那里和岐军耗着,每日能损他四五千兵力,一旦我晋国真能够袭破汴州,朱友贞率军回援时也能够顺道把朱友贞给灭了,一举灭掉梁国!”李存瑁冷笑道。

    一个计划已经在李存瑁心里形成。

    李嗣源同样很聪明,不用李存瑁说太多,也大致猜到了李存瑁的计划。

    随着做出了决定,李存瑁暗中不断调动晋军和大量粮草物资,做好一切奇袭汴州的准备。

    朱友贞还在兴奋的指挥着梁军攻打潼关,激动的看着双方士兵不断厮杀,喋血潼关的美好一幕,他压根就没有想到,他自以为已经跟他梁国修好的晋国李存瑁又在打着他梁国的主意了,而且直盯他的老巢汴州!

    本章完

 第138章 提醒朱友贞

    十天!朱友贞梁军已经整整攻打了潼关十天了!

    虽然潼关守军伤亡还不到一万,而梁军伤亡更多,至少该有五万以上了,可是岐国还不打算灭掉梁国,也还没有能力灭掉梁国,占据梁国那块四战之地!

    正因为这样,梁军攻打潼关,每一天给岐国造成的损失,对于岐国而言都是白白损失的,没有任何利益。

    “进攻!”朱友贞仍旧比较兴奋的看着两军攻防厮杀的一幕。

    当然,看了整整十天,哪怕朱友贞喜欢看这样的一幕,可是迟迟攻不下潼关,也让朱友贞很恼火。

    他带着三十八万重兵出征前来,一路上还不断有王彦章唠唠叨叨的跟他说现在攻打潼关还不是时候,而且很难攻得破,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