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傅鹰在发动人手调查了许久后,却未发现己方军营中有任何可疑的人……
大唐向王世充进攻,目标自然是东都洛阳了,而洛阳周围的战略要地,则有八处。
一为北邙山,此山位于洛阳的北郊,自新安而东,直至巩县,横亘于黄河南岸,俯瞰洛阳,有高屋建瓴之势,现在北邙山的东、北、西麓,都已为李世民在去年攻占,只南麓仍为王世充据守。
第二出要地,则是孟津桥,在孟县与孟津渡口之间,为洛阳北郊的重要战略桥梁,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三为虎牢关,此地即为今天的汜水县,古又名汜水关,因周穆王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得名虎牢。此地南濒嵩山,北临黄河,中间只一隘道,自古以来,便是洛阳东方的最为险要的地方,王世充镇守于此,则可招东方之兵进援。
四为河内郡地区,此地控太行山南面诸要道,也是洛阳的北面重要屏障之地,李隐现在屯重兵于此。
五为洛口仓,这是洛阳最主要的粮仓,六为轩关,此关在今登封市西北,为洛阳东南方的险要关隘,七为阙塞关,在今伊川县北,为洛阳的南方重要关隘,八为新安、宜阳,位于洛阳之西,为洛阳西面的战略要地,但早已在李隐当年攻下河东郡的时候,就已乘势攻下了。
洛阳八大战略要地,现在已有接近一半为大唐所占,接下来大唐的目标,便是攻下其余的要地,而当八大要地都为大唐所攻占的时候,便是大军合围洛阳之时。
三月末,为了夺得北邙山南麓的控制权,李世民让部将秦叔宝带兵两万,向慈涧进军,此地是新安至北邙山南麓之间的一处重要险道,王世充在此驻有五千士兵防守。
秦叔宝很快率领先头部队包围了慈涧,王世充亲自带领三万兵马救援慈涧。
三月二十八日,秦王李世民亲自带领轻骑前去侦察王世充军情,突然遇到王世充的部队,双方人数相差悬殊,道路又很艰险,于是被王世充包围。
李世民策马飞奔并左右开弓,敌人应弦而倒,抓获了王世充手下的左建威将军燕琪,王世充于是退军。
李世民返回营地,满面灰尘,部下认不出,要将他拒之门外,世民摘下头盔发话,才进了军门。
次日,李世民亲自率领五万步兵骑兵开赴慈涧,王世充因刚刚受挫,不愿再与李世民交锋,于是撤除在慈涧的防守,返回洛阳。
李世民军于是夺得了北邙山的控制权,大军驻扎在北邙山南麓,连营进逼洛阳。
四月,王世充在青城宫列阵,秦王李世民也列阵相应。
王世充隔着河水对李世民说:“隋朝灭亡,唐在关中称帝,郑在河南称雄,我王世充未曾向西侵唐,而秦王您却忽然率军东来犯郑,这是为什么?”
李世民让宇文士及答复道:“普天之下均仰慕皇帝的声威教化,唯独阁下阻止皇帝声教,我们就为此事而来!”
王世充道:“我们互相息兵讲和,不是很好吗?”
宇文士及又回答:“奉诏命令我们攻取东都,没有令我们讲和。”双方对峙许久,因未能找出对方的破绽,所以一直没有接战,一直到了傍晚,双方才各自带兵回营。
……
四月十四日,李隐骑马至河内温县,此地位于黄河边上,在温县的对岸,就是重要的渡口孟津。
李隐到温县,是为了视察位于这里的大唐水军。
李隐占据着河内郡,隔着黄河攻略王世充,水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部队,所幸的是大唐的水军并不弱。
大业十三年,李家自晋阳向关中进军,抵达壶口之时,壶口河边的百姓纷纷向李渊献船,大唐水军开始建立,到现在已有数年的时间。
数年间,大唐水军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现在单是善于造成的巧匠便有四五千人,为大唐制造着各种先进的船只。
温县的黄河边上,便有一支五千多人的大唐精锐水军,归属于李隐麾下,李隐这时到这里,就是为了查看水军的战斗力,然后下达进攻任务。
李隐对水军自是一点都不陌生的,大业七年他初入军职的时候,便是为孟津渡口的水军旅帅,之后更是一直从东莱郡,从大海杀去了高丽国。
视察了温县水军后,李隐便派水军校尉张夜叉用水军袭击回洛城,攻克城池,捉住郑守将达奚善定,切断河阳南桥后回军,又收服了郑二十余处堡垒、聚落。
王世充命太子王玄应率领杨公卿等人攻回洛城,但没有攻克,于是在城西修筑月城,留兵戍守。
………………………………
第255章 窦建德饮恨蓟城
今年二月末的时候,窦建德再次率领二十万兵马攻打幽州罗艺。
这次窦建德有备而来,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消灭罗艺,向全军言道:“不破罗艺,誓不退兵!”
罗艺迎战窦建德,每次都是实行坚壁清野之策,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蓟城之中,凭借蓟城的坚固防守,再寻找窦建德的弱点,一举将其击退。
窦建德的二十万大军很快又来到了蓟城之下,在准备了两天的器械后,立即对蓟城发起猛攻。
在双方血战一月有余后,窦建德的士兵已经登上城墙,眼看这蓟城已是岌岌可危了。
就在危急之时,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率领三百多人的敢死队从地道中出城到窦建德军背后,突然出现袭击窦建德中军所在,窦建德猝不及防,顿时大乱,军队溃败逃走,被罗艺军斩首一千多级。
窦建德在易水河畔收拢部队后,感到既懊恼又无奈,感慨蓟城若不是有这薛氏兄弟的存在,他只怕几年前就已将其攻下了。
窦建德也曾派人去试图拉拢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但所派去的人却被他们兄弟个当场杀死了。
这是因为当年薛氏兄弟的父亲薛世雄带三万兵马南下救援洛阳的时候,被窦建德大败而归,不久后便去世了,薛氏兄弟认为父亲的死跟窦建德脱不了干系,将其视为杀父仇人,故而誓与窦建德不共戴天,自是不会投靠窦建德。
罗艺见窦建德吃了败仗后,便不顾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的劝阻,带来军队乘胜迫近窦建德营地,窦建德在营中列阵,填平壕沟出营奋力还击,结果大败罗艺军,又追击逃敌到了幽州城下。
这时罗艺的士兵人数虽损失了不少,但窦建德军中的攻城器械,因之前的大败而全部被毁,且士气较为低落,所以再次攻城时,已没之前的声势,许久仍未能攻克蓟城。
窦建德见军队已疲,只得无奈的下令退兵,,只让将军高士兴屯军于易水南岸,继续寻找战机。
五月,高士兴在幽州袭击罗艺,没有攻克,撤军到了笼火城。罗艺袭击了高士兴,重创高军,斩首五千级。
在这么多次攻打罗艺的战斗中,窦建德手下的大将,基本都是毫无功劳,但唯独大将军王伏宝勇猛机智,多有战功,每次军功都是全军第一。
窦建德的众将领于是都嫉妒王伏宝,觉得因为他的存在,而凸显了自己的无能,于是一起向窦建德诬告王伏宝要谋反。
窦建德杀了王伏宝,刑前王伏宝大声吼道:“我没有任何罪过,大王怎么能够听信谗言,自己断了自己的左右手!”
当窦建德带兵从幽州返回都城的时候,接到了王世充的救援信,原来这时在唐军的攻伐下,王世充渐感有些难以招架,于是便派了使者向窦建德请求支援。
窦建德看过王世充的救援信后,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当初,王世充刚击败李密的时候,兵威甚强,以洛阳为中心四处攻城多地,与窦建德也交上了手,所以双方的关系并不太好。
去年大唐正与刘武周交手的时候,王世充还出兵侵占了窦建德的黎阳,窦建德之后也攻破殷州报复王世充,从此郑、夏两国关系恶化,不再互派使节通信。
鉴于彼此的关系,窦建德并不想救援王世充。
不过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却劝他道:“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唐起兵攻郑,从去年秋到今年夏,唐军日见增多,郑国地域日益缩小,唐强郑弱,势必不能支撑,郑灭亡,夏也不能单独存立了。不如放弃仇怨,发兵救郑,夏从外袭击,郑自内反攻,一定能打败唐军。唐军退兵后,再慢慢观察形势变化,如果郑可取就取郑,合并两国的兵力,趁唐军疲劳,可以夺取天下!”
窦建德听从此论,派人见王世充,答应出师援救。窦建德又派遣礼部侍郎李大师等人赴唐军,请求唐停止进攻洛阳,李世民留下了使者,但不予答复,窦建德于是准备召集军队救援洛阳。
五月十五日,李世民派行军总管候君集袭击并攻拔了王世充的硖石堡,之后李世民让候君集尽快回军北邙大营,但候君集贪功,又继续包围了千金堡,并勒令堡中之人投降。
堡中的人不仅没投降,还对候君集破口大骂不休,让候君集大怒不已。
随后,候君集连夜派一百多人怀抱几十个婴儿到千金堡下,让婴儿啼哭呼叫,诈称“从东都来投奔候总管”,然后又互相道:“这是千金堡,我们搞错了。”随后那百来人便立即离去。
堡中人以为候君集已经离去,来的那些真的是从洛阳逃亡出来的人,然后立即派兵出堡追赶。候君集在途中设下埋伏,待千金堡门一开,猛地冲入,堡中所藏之人屠杀殆尽。
李世民对候君集的屠堡行为,大肆批评了一番,警告他以后不许再犯,否则严惩不贷,候君集虽口头上答应了,心中却仍是不以为意。
前阵子乘小船渡过黄河投降了李隐的那个杨庆,曾为王世充的管城总管,管城地处虎牢附近,利于窥伺虎牢,于是李隐让杨庆配合李世绩,重新攻取了管城。
这个时候,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镇守虎牢关,驻扎在荥泽与汴水之间,听说了管城被唐军攻占了后,便带兵开赴管城,但被李世绩击退了。
李世绩让郭孝恪写书信劝说王世充的荥州刺史魏陆,魏陆秘密地请求归顺,当王玄应派大将军张志到魏陆处征兵时,魏陆活捉张志等四员将领,举州前来投降。
魏陆让张志伪造王玄应的信,命王玄应的东路兵马停止前进,命令将领张慈宝暂且返回汴州,又秘密通知郑汴州刺史王要汉让他杀了张慈宝,王要汉斩了张慈宝投降了唐。王玄应得知各州都已反叛,大为惊恐,逃回洛阳。
不久后,李渊下诏任命王要汉为汴州总管,赐爵国公,王世充所面临的形势这时已是岌岌可危。
………………………………
第256章 攻伐
五月,王世充的郑州(治虎牢关)司兵沈悦,派人到唐行军总管、左武侯大将军李世绩处请降。
李世绩自从被李隐派来夺得管州后,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夺取虎牢关,不过虎牢关易守难攻,要想强攻,难于登天,而沈悦的请降,让李世绩看到了其中的希望。
夜晚,李世绩带兵攻击虎牢,沈悦作内应,一举夺取了虎牢关,抓获了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及其长史戴胄。
五月十五日,李世民派骠骑将军段志玄与唐州总管王君廓,带兵两万攻打孟津桥,孟津桥守军感到吃紧,向孟津渡的王世充水军请求救援。
孟津渡水军共有八千人,接到求援讯息后,即出兵五千赶赴孟津桥,但行军到一半的时候,忽然远远的见到孟津渡口燃起了冲天浓烟,顿时大惊,连忙调头返回。
然而当孟津渡水军返回到渡口的时候,却猛然发现水寨大门上的旗帜,已然变成了唐军的了。
原来此次进攻,是李世民与李隐多次书信来往后,决定一同发动的,李世民派兵马从陆地上攻打孟津桥,而李隐则派水军校尉张夜叉待其主力离开孟津渡后,迅速出击,攻取了孟津渡。
由于水军的家属许多都是在水寨之内的,于是那五千士兵不顾将领的阻拦,纷纷划船至水寨投降,孟津渡将领无奈,也只得向张夜叉请降了。
而因为没有孟津渡口水军的支援,孟津桥在段志玄和王君廓大军的猛攻了两日后,便告沦陷了。
至此,洛阳八处战略要地,已为大唐夺取了其中六处,仅仅剩下东南方的轘轩关和南面的阙塞关尚在王世充手里,而由于轘轩关和阙塞关两地所处的位置,并不处于唐军主力进军洛阳的路线上,所以这时合围洛阳的话,时机也已成熟。
李世民于是与李隐一同写了奏折,派宇文士及长安,请求进军包围东都洛阳。
李渊对宇文士及道:“回去传谕晋王与秦王,这次攻打洛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攻陷东都之际,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除去各人所必须的,就都委托你收集起来,其他的男男女女玉器布帛,都用来分赐给将士们。”
五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将军营转移到青城宫,尚未修好壁垒,王世充就率二万兵马从方诸门而出,凭借旧马坊的墙垣沟堑,靠近水抵御唐军,唐诸将全都惊慌。
李世民让精骑在北邙山列阵,自己登上高地观察郑军,对身边的人说:“贼子的处境已窘迫了,倾巢而出,想侥幸打一战,今日打败他,以后他再也不敢出战了!”
李世民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过谷水进击王世充,并告诫屈突通道:“军队一交锋立即放烟火。”
待到起烟,李世民带领骑兵向南冲击,身先士卒,与屈突通汇合兵力奋力战斗。李世民想了解王世充军阵兵力分布情况,率几十精锐骑兵冲入敌阵,一直冲到敌阵背后,不可阻挡,杀伤很多敌人。
不久因长堤所限,李世民和众骑兵走散唯有秦叔宝紧紧跟随着李世民,几名王世充的骑兵追上来,李世民的坐骑中箭倒毙,秦叔宝调转马头向回骑,射击追赶的郑兵,箭无虚发,追兵不敢向前。
于是秦叔宝下马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在马前步行,手执长刀跳跃大喊斩杀几人,冲出王世充军阵,得以回归唐军大部队。
王世充也率领部下殊死战斗,军队几次三番打散后重又集合起来,从早晨直到中午,王世充的军队才退军。
在最后的交战中,段志玄奋力与王世充的士卒交战,深入敌阵,坐骑倒下,段志玄被王世充的士兵俘获,两名骑兵夹着他并抓住他的发髻,准备过河,段志玄奋勇跳起,那两名骑兵都掉下马来,段志玄骑上马奔回唐军,后面有几百名骑兵追赶,但不敢靠近。
李世民于是下令让大军朝洛阳进发,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行营屯,突然与王世充遭遇,交战失利,节节败退。
眼看着屈突通、窦轨的大军将要溃败之时,李世民带领其三千玄甲军救援,王世充大败,唐军俘获王世充的骑将葛彦璋,俘虏歼灭了六千多敌人,王世充仅带着数百人逃跑回洛阳城,阻挠唐军朝洛阳进军的计划再次失败。
每次作战,李世民都亲自披上黑甲率领玄甲军作为先锋,乘机进击,所向披靡,令敌人畏惧。
击退王世充的兵马后,李世民继续率大军向洛阳进军,最终包围了洛阳宫城,城中王世充的防御十分严密,大炮可以射五十斤重的石头,投出二百步远,有八个弓的弩,箭杆像车辐,箭镞如同臣斧,可以射五百步远。
李世民四面攻城,昼夜不停,十几天未能攻克。城中先后有数十人想以城倒戈唐军,均没有来得及发动,就被王世充杀死。自从王世充到洛阳以来,还没人能够在他眼皮底下发动过阴谋。
苦战多时后,唐军将士都疲惫不堪想回关中,总管刘弘基等人请求班师回朝,李世民道:“如今大举而来,应当一劳永逸。洛阳以东的各州已望风归服,唯有洛阳一座孤城,其势已不能持久,成功在即,怎么能放弃而回朝呢?”
于是下令全军:“洛阳不破,决不回军,再有胆敢提起班师的一律斩首。”
众人才不敢再提班师一事。高祖听说后,也下密敕让李世民还军,李世民上表说明洛阳必定可以攻克,又派参谋军事封德回朝面陈军前形势。
封德彝对李渊道:“王世充得到的地方虽然多,但都不过是略有联系的部属,实际号令所能管辖的只不过洛阳一城而已,他已经智尽力穷,克城之日就在近期之内。现在如果回师,他的势力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再加上各地互相联合,以后想要消灭他就难了!”
于是李渊听从李世民的建议。李世民写信给王世充,晓以祸福利害,王当世充没有任何回复。
………………………………
第257章 镇虎牢
唐纪五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辛巳、621)
唐纪五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
'1'三月,庚申,以渠帅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1'三月庚申(初二),唐任命首领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2'太子建成获稽胡千余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余党,刘成亦降。建成诈称增置州县,筑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围而杀之,死者六千余人,成觉变,亡奔梁师都。
'2'唐太子李建成俘获一千多名稽胡,释放了几十名稽胡酋长、首领,授予他们官爵,让他们返回部落,招降同党,刘成也投降。李建成假称增置州县,要修建城邑,下令投降的稽胡年纪在二十岁以上的集中起来,然后派军队包围全部杀死,共杀死了六千多人,刘成发觉情况不对,逃跑投奔了梁师都。
'3'行军总管刘世让攻窦建德黄州,拔之。州严备,世让不得进。会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让还。
'3'唐行军总管刘世让攻打窦建德的黄州,夺取了黄州。但州却严加防备,刘世让不能推进。恰值突厥准备进犯,高祖召刘世让回师。
窦建德所署普乐令平恩程名振来降,上遥除名振永宁令,使将兵徇河北。名振夜袭邺,俘其男女千余人。去邺八十里,阅妇人乳有者,九十余人,悉纵遣之,邺人感其仁,为之饭僧。
窦建德任命的普乐县令平恩人程名振前来投降,高祖任命程名振为永宁县令,让他带兵攻略河北。程名振于夜晚袭击邺县,俘虏了一千多男女。离开邺县巳八十里,看见有九十多名妇女乳汁流出,就全都将她们放了回去,邺人受他仁义之心的感动,为他施僧求福。
'4'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妻隋义成公主,公主从弟善经,避乱在突厥,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昔启民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赖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颉利然之。上以中国未宁,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请无厌,言辞骄慢。甲戌,突厥寇汾阴。
'4'突厥颉利可汗继承了父兄的兵马,势力强盛,颇有侵辱中原王朝的志向。颉利的妻子是隋朝的义成公主,公主的堂弟杨善经在突厥躲避战乱,杨善经和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一同劝颉利道:“过去启民可汗遭兄弟逼迫,脱身后投奔隋朝,全靠文皇帝的力量,才拥有了突厥的领土君权,子孙后代享用不尽。现在唐天子非隋文皇帝的子孙,可汗您应当立杨政道为帝并伐唐,来报答昔日文皇帝的恩德。”颉利也深表赞同。唐高祖因为中原尚未平定,对待突厥十分优厚,而颉利可汗要求无度,言辞又很傲慢。甲戌(十六日),突厥侵犯汾阴县。
'5'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十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戴,往往馁死。
'5'唐军包围洛阳,挖沟筑垒困守。洛阳城内缺粮,一匹绢才值三升粟,十匹布才值一升盐,服饰珍玩,贱如土芥。百姓把草根树叶都吃光了,就一起澄取浮泥,放入米屑作成饼吃,食后都得病,身体肿胀脚跟发软,饿死的人交错着倒在路上。当初皇泰主迁百姓入宫城时,有三万家,到这时不足三千家。就是地位高贵的公卿,这时连粗糠都吃不饱,尚书郎以下官吏,需自己亲自参加劳动,还往往饿死。
窦建德使其将范愿守曹州,悉发孟海公、徐圆朗之众,西救洛阳。至滑州,王世充行台仆射韩洪开门纳之。已卯,军于酸枣。
窦建德命他的将领范愿守卫曹州,调孟海公、徐圆朗的所有兵马,向西救援洛阳。到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己卯(二十一日),军队到酸枣。
'6'壬午,突厥寇石州,刺史王集击却之。
'6'壬午(二十四日),突厥侵犯石州,石州刺史王集打退了进犯的突厥兵。
'7'窦建德陷管州,杀刺史郭士安;又陷荥阳、阳翟等县,水陆并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