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八十四章 希望

  

  吴邵刚没有打算见那个藤格勒尔,穿越的他,前世就是特种兵教官,很清楚军中的事情,既然是蔡思伟等人直接负责合州御前诸军的具体事宜,他就不要过多的插手。

  三天后,蔡思伟和马龙一起来禀报,他们没有斩杀藤格勒尔,训斥一番之后,让藤格勒尔自己做出选择,要么留在军中,要么离开,藤格勒尔最终选择留在了军中,包括被关押的那五十名蒙军的军士,也悉数释放,这些人同样选择留在了军中。

  如何让进入合州御前诸军的蒙军军士融入其中,蔡思伟与马龙等人,也想了一些办法,首要的一点是尊重这些蒙军军士的习惯,特别是他们的民族习惯,在此基础之上,要求他们遵循合州御前诸军的军纪军规。

  此事在军中引发的震动很大,有一些军官表示了不满,认为藤格勒尔以及部分的蒙军军士违背了军纪军规,应该要从重处罚,以儆效尤,若是按照这样的办法处置,那今后其他的军士岂不是会效仿。

  蔡思伟和马龙专门做出了解释,同时告诫了这些军官,以前军中存在对蒙军军士的侮辱和欺凌的情况,逼迫人家离开,今后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平等对待这些蒙军军士之后,再次出现叛逃的情况,则会毫不留情的处罚。

  对于藤格勒尔的处置,吴邵刚未置可否,他告诉蔡思伟和马龙,基本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军士,给与他们一定的尊重,这才是领军作战最为关键之处,只有让每一个军士感受到了尊重,他们在战场上面才会爆发出来最大的力量。

  李涵薇的预产期到了。

  女人生小孩,等于是过鬼门关,吴邵刚是清楚这一点的。

  异常忙碌的他,推开了很多的事情,留在后院,专门陪着李涵薇。

  产婆早就在府邸等候。

  吴邵刚的安慰,给了李涵薇很多的安慰,也让李涵薇完全平静下来。

  正月十八,李涵薇发作了。

  吴邵刚在成都府城有专门的府邸,距离府衙不过百米的距离。

  产婆进入了卧房,玉环负责调遣人员,府中的丫鬟来回进入卧房,有的端着一盆盆的热水进出,有的拿着保暖的棉衣棉絮等等。

  吴邵刚只能够站在卧房的外面。

  屋子里面,李涵薇的叫声传出来,在外面听的很是清楚。

  阿珂察站在吴邵刚的身边,双手抱着吴邵刚的左臂,显得很是紧张。

  青娘和玉环都在卧房里面,阿珂察尚未成婚,进去不合适,故而留在了外面。

  吴邵刚强力平复自身的情绪,其实内心之中是很紧张的。

  这个时代可不比千年之后,女人生产的意外是很高的,哪怕是富贵人家或者是官宦人家,一旦出现难产的情形,上下都是束手无策的。

  穿越之后的吴邵刚,是异常坚强的,不过也有独自落泪的时候,那就是想到前世女儿的时候,这是吴邵刚最为柔软的地方,他异常的疼爱甚至是纵容妹妹吴绍岚,也就是将思念女儿的情绪,寄托到了吴绍岚的身上。

  现如今,穿越之后的他,要有孩子了。

  “哥哥,是不是很紧张啊,身体都发抖了。”

  吴邵刚轻轻拍了拍阿珂察的手。

  “阿珂察,你也有这一天的,到时候我一样紧张的。”

  阿珂察很自然的点头,头靠在吴邵刚的臂膀上面。

  “哥哥,将来我一定要生一大堆的孩子。。。”

  李涵薇的叫声已经小了下来,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呻吟。

  一盆盆的洗过的血水以及纱布被端出来。

  吴邵刚的眼睛眯起来了,他知道应该是到了关键时刻。

  果然,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一声清脆的小孩哭声传出来了,卧室里面爆发出来了笑声。

  产婆终于从卧房里面出来了。

  “恭喜大人,是一个胖小子,很是富态,今后一定大富大贵。。。”

  “辛苦你了。”

  吴邵刚随手递过去了一锭黄金,这是打赏给产婆的。

  产婆稽首行礼感谢,转身进入到卧房里面去。

  紧接着出来的是抱着包裹好的孩子的玉环,以及跟在她旁边的青娘。

  小孩子还在大声的啼哭。

  “夫君,一切顺利。”

  刚刚出生的婴儿,脸色是红嘟嘟的,皮肤异常的娇嫩。

  吴邵刚伸手,准备接过婴儿,这让玉环有些吃惊,夫君是大男人,怎么会抱小孩子,再说小孩子还在哭泣。

  不过玉环还是将婴儿递给了吴邵刚。

  吴邵刚抱过孩子,仔细端详了一番。

  “小子,不要哭了,来日要跟着老子做很多事情的。”

  吴邵刚的话语刚落,小孩子停止了哭泣,且睁开了眼睛。

  吴邵刚连忙将头伸过去,挡在了小孩子的双眼前面,刚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够遭受强烈光线刺激的,这样对眼睛不好。

  看着小孩子舔了舔嘴唇,吴邵刚将小孩子递给了玉环。

  “玉环,青娘,若是夫人身体不适,就喂小孩一些水喝,等到夫人身体恢复之后,就要喂小孩了。”

  “夫君,奴家和青娘姐姐已经专门请了乳娘。”

  吴邵刚摇摇头。

  “夫人若是能够亲自喂小孩,那是最好的,小孩子睁开眼睛,第一个看见的应该是母亲,第一个喂小孩的更应该是母亲,今后你们就会明白的。”

  小孩子抱进去之后,产婆再次出来,说是里面已经收拾好了。

  吴邵刚点点头,朝着卧房里面走去,阿珂察跟在他的身边。

  卧房里面还有隐隐的血腥味道,弥漫在空气之中,地上已经拖干净了。

  李涵薇躺在床上,头上过着白色的布巾,脸色有些白。

  小孩子放在李涵薇的旁边,玉环和青娘坐在床沿,其余的丫鬟则垂手站在床边不远处。

  吴邵刚进来之后,玉环和青娘站起身来。

  吴邵刚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抚摸李涵薇苍白的脸。

  “夫人受苦了。”

  吴邵刚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涵薇的眼泪就落下来了。

  “夫君,奴家一直都盼着这一天。。。”

  “好了,不要多说话,好好的补补身子,平安就好。”

  鸡汤已经端上来,一股香味传开,压住了空气中的血腥味道。

  吴邵刚端起了鸡汤,用汤勺轻轻搅动,同时试了试鸡汤的温度。

  “夫人,喝一些鸡汤,身体能够很快恢复的。”

  玉环与青娘两人轻轻的扶起了李涵薇,在背后放了一床棉套。

  吴邵刚开始给李涵薇喂鸡汤。

  屋子里面很是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吴邵刚。

  就算是在府邸里面,众人都认为吴邵刚是大英雄,是了不起的人物,是勇敢和睿智的化身,没有人想到,吴邵刚居然会亲自做这些事情。

  青娘、玉环与阿珂察的脸色,此刻变得很是柔和。

  李涵薇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一口一口的喝下鸡汤。

  就连产婆都呆住了,看着这一切。

  “你们记住,屋子里要通风,地龙也要保持温度,不能够太热,更不能够冷,夫人若是觉得烦闷,可以在屋子里面走动,外面很冷,没有特殊情况,夫人就不要出去了。”

  “外面的窗子可以敞开,卧房的窗子也要透气,稍稍开一些。”

  “夫人三天之内不要下床,三天之后,你们扶着夫人稍稍在屋内走动。”

  。。。

  吴邵刚的叮嘱,再次让众人吃惊了,这些事情,大人怎么知道,而且说的如此的仔细。

  “夫君,管家在外面等候。”

  吴邵刚点点头,扭头嘱托李涵薇好好歇息。

  抱着孩子再次看了一眼,吴邵刚起身离开了。

  吴林已经等候在外面,脸上带着笑容。

  看见吴邵刚走出来,吴林连忙跪下行礼了。

  “小的祝贺老爷。。。”

  “管家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客气。”

  吴林站起身之后,再次稽首禀报。

  “蔡都统制、郝先生、黄先生和马统领等人,都在前院的大堂等候。”

  “哦,他们也来了。”

  “他们早就来了,只是不愿意打扰大人,一直都在大堂等候。”

  吴邵刚来到大堂。

  蔡思伟、郝经、黄家明、马龙、杜小七、谭常轩等人全部站起身,给吴邵刚行礼。

  “属下等恭喜大人,特来祝贺。”

  开口的是郝经。

  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那是很真切的笑容。

  吴邵刚稍稍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其中意思了。

  作为志向远大的吴邵刚来说,有了儿子就有了希望,一切的奋斗有了寄托,而作为众人来说,日后也有了依靠,吴邵刚创立出来的基业,有了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在吴邵刚以及众人的影响之下,一定能够延续这一份伟大的基业。

  说的更加的直白一些,此事牵涉到国运了。

  吴邵刚面带笑容开口了。

  “让你们操心了,一切都好,管家,备下酒宴,今日我与诸位不醉不归。”

  吃饭的时候,吴邵刚来者不拒,好些年过去,他从未如此豪放的饮酒,好在郝经等人,知道吴邵刚的事情很多,没有专门的灌酒,不过吴邵刚显示出来的酒量,还是让众人很吃惊。

  这一夜,府邸里面灯火通明,后院断断续续传来小孩子的啼哭声音,让整个的院落,瞬间增加了不少的生气。

第二百八十五章 奸商


  春节之后,一直到秋收季节,这几个月的时间,青黄不接,是最容易出事情的时节,一旦遭遇到战争或者是灾荒,老百姓很难熬过这段时间。

  成都府路也遇见了这个问题,老百姓却粮食。

  成都府路以前是蒙古统治,刘黑马与刘元振在这里经营多年。

  蒙古朝廷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蒙古铁骑作战厉害,被誉为世上最为骁勇的军队之一,可惜他们治国理政的能力实在一般,一直到景定三年,也就是1262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才正式确定蒙古朝廷官吏的俸禄,同时按照大宋朝廷的模式确定内外官制。

  在这之前,蒙古朝廷官吏的俸禄,全部都靠劫掠获取,劫掠获取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出征伐的时候,掠夺的财富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官职越高获取的越多,领军作战的蒙古王爷,每次征伐能够获取巨额的财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征集粮草的时候获取,征集粮草的数目,由官吏决定,数额很高,最终都是强行征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着远大志向的忽必烈,现了其中的问题,故而成为大汗之后,开始确定下来诸多的规矩,而确定官吏的俸禄,以及大致确定征收的赋税,是其最大的贡献。

  被蒙古朝廷占领的中原地区,基本都推行了官吏的俸禄制以及赋税的额度,可唯独成都府路,没有推行。

  刘黑马身为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的时候,还知道体恤百姓的疾苦,大致确定了征收赋税的额度以及范围等等,刘黑马病逝、刘元振上任之后,赋税突然加重,而且很多地方出现了掠夺大户的情形,导致老百姓的日子愈的艰难。

  刘元振造成的混乱局面,在景定五年春节之后爆出来了。

  制置使衙门。

  桌上摆着很多告急的文书,几乎都是成都府路以及利州西路所辖的府州县的告急文书,也有部分云南送来的文书,上面提到的都是一个问题,缺乏粮食,老百姓已经熬不下去。

  刘元振征伐巴州的时候,征集了大量的粮草,而且在征集粮草的过程之中,下面的官吏暗自加重税额,从中获取钱财,秋收之后征集粮草的力度更是加大了。

  春节期间,老百姓缺粮的情况已经有了零星的反映,但还不是特别的突出。

  春节之后,问题彻底暴露出来。

  成都府路自古以来都是粮仓,这里是产粮之地,若说这里缺粮食,没有谁会相信。

  吴邵刚同样不相信,毕竟这些年以来,成都府路并未遭遇到什么灾荒,每年种下的粮食都收获了,刘元振征集的粮草,自身没有消耗很多,就彻底被打败了。

  那些被征集的粮草,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才是吴邵刚关心的事宜。

  只有找到了这些粮食的去向,才能够真正的解决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等地缺粮的问题。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若是没有粮食,任凭你说什么,都是稳不住局面的。

  向朝廷开口的可能性不存在,朝廷早就难以为继,要不然贾似道也不会强行推行公田法,从潼川府路等地征集粮食,也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等地需要太多的粮食,潼川府路以及重庆府路等地根本无力承担。

  吴邵刚在等,等情报署的情报。

  袁世春进入屋子的时候,吴邵刚微微点头。

  袁世春的手里拿着几份文书,这些文书,应该就是情报署调查的结果,而这些情报,应该是指出了粮食在什么地方。

  “袁世春,简单说说,粮食在什么地方。”

  “是,大人,根据掌握的情报,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去年征收的粮食,已经无法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不过具新附军部分军官的交代,以及地方官吏的证实,征集的粮草,只有少部分进入到军中,其余绝大部分都被暗地里交易给商贾了。。。”

  吴邵刚微微皱眉,尽管他对刘元振的能力有所怀疑,但生这样的事情,还是令人感觉到吃惊,这完全可以说是刘元振的失控。

  “成都府、汉州、简州、眉州、茂州、雅州、黎州以及嘉定府等地,诸多的商贾囤积的粮食,至少过了百万石,具体的数目,还需要时间去摸清楚。”

  “利州西路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凤州、沔州、成州、阶州、文州、龙州以及西和州等地,商贾也是大量的囤积粮食,具体的数目尚不是很清楚。”

  “这些商贾囤积的粮食,没有拿出来交易,且具侦查,还有部分的商贾,私自与吐蕃交易,以高价卖出粮食,赚取大量的钱财。”

  “属下认为,打击这些商贾,就能够获取到大量的粮食,就能够解决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等地缺粮的问题。。。”

  吴邵刚微微摇头,显然是否定了袁世春的建议。

  郝经与黄家明两人先后进入屋子。

  “郝先生,黄先生,为什么缺粮的情况,目前已经弄清楚了,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郝经看了看黄家明,慢慢开口。

  “大人,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只能够征收粮食了。。。”

  黄家明没有开口,负责民生事宜的他,知道这样做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大宋的商贸是异常繁荣的,朝廷也是支持商贸展的,吴邵刚更是看重商贸的展。

  或许是一段时间主要负责军事上面的筹谋,郝经想的简单一些。

  “大人,商贾本应该体谅官府的困难,如此关键时刻,他们若是故意的囤积粮食,而且私自与吐蕃交易粮食,这明显就是奸商的作为,官府完全可以打压的,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完全征收他们囤积的粮食。。。”

  郝经依旧顺着自身的思路说话。

  等到郝经说完,吴邵刚看着黄家明开口了。

  “黄先生,你是什么看法。”

  “大人,属下暂时还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

  黄家明没有肯定郝经的建议,明显就是不同意。

  粮食这东西是实在的,凭着一张嘴说不来。

  吴邵刚叹了一口气,再次开口了。

  “郝先生,你可曾想过,若是我们对那些囤积粮食的商贾动手,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不错,凭着这些粮食,我们可能度过这段灾荒,可以后怎么办,商贾怎么可能再次信任官府,他们就知道财之后,就会遭遇到官府的清算。”

  “不要说商贾,恐怕日后百姓都不会相信官府了。”

  “我也承认他们是奸商,如此关键时候,他们居然还囤积粮食,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但我们不能够贸然的动手,不能够完全依靠打压。”

  “我看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从潼川府路、重庆府调集一些粮食,合州御前诸军也拿出一些粮食,制置使衙门拿着黄金白银,从南方购买一些粮食,量必须要足,至少能够维持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其二,让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的商贾,主动将粮食拿出来卖,而且不能够无限制的提高价格。”

  “各地官府要成立专门的粮署,就是卖粮食的,开始大规模的卖粮,同时对于那些没有办法购买粮食的农户,给与一定的粮食,度过这个难关。”

  “我们采取了如此的行动,若还是有商贾囤积粮食,甚至是从粮署购买粮食囤积,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商贾赚钱我们不反对,不过他们若是只想着赚钱,眼睛里面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商贾,我们不要也罢。”

  。。。

  吴邵刚刚刚说完,黄家明就开口了。

  “大人,这个主意好,府衙存有一些黄金,都是与吐蕃交易赚取的,属下建议拿出来,到南方去购买粮食,成都府路所辖的府州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成立粮署,至于说合州御前诸军的粮食,属下建议不要动,军中的粮草,不能够轻易的调配。”

  郝经也明白过来了,跟着开口。

  “大人说的是,属下亦觉得,不应该轻易调配军中的粮食。”

  吴邵刚摇摇头。

  “还是调配一部分,度过目前这个难关,合州御前诸军的消耗太大了,数万的将士,数万的战马,若我们不能够让四川与云南迅稳定下来,不能够让老百姓安心下来,那合州御前诸军也难以维持。”

  “此外,与吐蕃交易的事情,务必严查,特别是那些私自与吐蕃交易的商贾,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与吐蕃的交易,必须由制置使衙门做出决定,商贾与吐蕃的交易,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准许,但缴纳的税赋额度是很高的。”

  吴邵刚一锤定音,郝经与黄家明没有什么可说,剩下的就是落实了。

  接下来,吴邵刚要求郝经与黄家明两人,认真思索商贸的事宜,管理好商贸、顺利的征收商贸赋税,同时让商贸大幅度的展,不是简单的事情。

  吴邵刚创造性的提出了定税的办法,也就是根据商贾经营额度的大小,固定税额,除开特殊情况可以减免一定的税额,其余时候完全按照定税制征收。

  这是最为简单明了的管理办法,从目前情况来说利大于弊。8



第二百八十六章 百日庆贺


  时间转眼到了四月,粮食危机终于彻底化解。

  按照吴邵刚的安排,李思琦、郝经、陆秀夫和黄家明等人,四处调集和购买粮食,蔡思伟等人也从合州御前诸军的军粮之中,压缩出来一部分,四川所属的府州县悉数都成立了粮署,专门往外售卖粮食,同时各级的府州县,根据地方耆老、里正和甲首的禀报,详细调查了真正缺粮的农户,给与一定的粮食补助。

  在这个过程中间,有少部分的商贾,没有能够看清楚形势,依旧囤积居奇,甚至是大量的购买粮署出售的粮食,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制置使衙门发布了命令,合州御前诸军直接对这少量的商贾动手,不仅仅是抓获了商贾本人,其全部的家产也被官府没收。

  此举震撼了在四川境内的所有商贾,也让他们明白了,想在四川做生意,那就要按照官府的要求办事,否则官府下手可不会心软。

  借此机会,制置使衙门再次下达了命令,各地成立由官府主导的商会,代替过去的行会等等,官府通过商会与本地的商贾沟通,告诉他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够做,同时官府也通过商会,告诉诸多的商贾,在四川做生意赚钱是可以的,但绝不要和官府对着干,否则一定会遭受到惩戒。

  商会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为商贾在四川做生意创造好的条件,商贾若是遭受到了难以忍受的敲诈,可以寻求商会的帮助。

  这些举措,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几乎没有什么商贾离开四川。

  合州御前诸军也开始了再一次的队伍扩充。

  按照吴邵刚的要求,合州御前诸军的总人数达到了十万人,其中骑兵七万人,步卒三万人,军中单独划出了执法营、斥候营和亲兵营等等。

  执法营与斥候营,其军官皆由统领出任。

  有关四川各地官吏以及军队军官的调整,吴邵刚也陆续给朝廷写去了奏折。

  李思琦出任重庆府路防御使,兼任重庆府知府,陆秀夫出任潼川府路防御使,兼任泸州府知府,张珏出任利州东路防御使,兼任兴元府知府,张炳辉出任利州西路防御使,兼任利州知州,黄家明出任成都府知府。

  知州与知县调整的人员不是很多,但重要地方的知府,几乎都调整了。

  合州御前诸军的军官,也进行了适度规模的调整,蔡思伟依旧是合州御前诸军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