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会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四爷同样经历过很多的事情,有些时候重大的决定,就能够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既然大当家开口了,而且四爷自身也做出了判断,那就应该要赌一赌,若是总想着平安无事,那一辈子就会碌碌无为,何况四爷掌控的行会,让他不可能彻底的安稳下来。

  夜很深了,府邸的后门出现了轻微的敲门声音,一直都等候在后院的四爷,亲自去开门。

  一个黑衣人进来了。

  四爷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函。

  “这几日之内,可能还有其他的消息,到时候我会要管家送过去的。”

  黑衣人点点头,接过了信函,放进怀里之后,转身从后门离开,自始至终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眼看着黑衣人离开,四爷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脸色也变得舒缓了许多。

  一旦做出选择,四爷也就做好了应该有的准备,其实上次吴邵刚来到京城,四爷已经将行会之中十余名精干之人,悉数派遣出去,跟随吴邵刚到四川去了。

  这一次做出了选择,结局究竟会如何,四爷不知道,也不能够保证,不过他相信,吴邵刚一定会知晓这一切,也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安排。8



第二百九十一章 阻止


  李庭芝同样是脸色阴沉。??

  时间已经过了子时,四爷的信函就在他的手中,其中的内容已经看过三遍了。

  从两淮制置使的职位上面,出任吏部尚书,李庭芝就没有什么好的感觉,在两淮的时候,大小的事情还有自己做主的机会,可来到京城出任吏部尚书,几乎就难以有做主的时候,当然作为朝中受人尊重的伯乐,李庭芝也绝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近段时间以来,李庭芝与贾似道之间已经有了隐隐的矛盾。

  其实两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可以的,当年同在蒙珙的麾下做事情,那时候李庭芝帮了贾似道很多的忙,让贾似道得到了孟珙的鼎力举荐,步步高升。

  就凭着这样的渊源,按说李庭芝来到京城,贾似道至少要礼让三分,给予回报的。

  可惜贾似道变了,变得让李庭芝压根不认识了。

  朝中的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争先恐后巴结贾似道的,有些的作态已经恶心至极。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贾似道开始变得跋扈了。

  李庭芝想到了前年刚刚开始推行公田法的时候,几乎满朝的权贵都表示了反对,准备跟贾似道作对,那个时候皇上坚决支持了贾似道,让贾似道的权力与威望急剧的上升。

  人无完人,李庭芝倒是没有特别的憎恶贾似道,只是觉得贾似道按照目前的态势展下去,怕是难以善终。

  可李庭芝很快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贾似道的手早就伸进了吏部,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控制了吏部,朝中七品以上官员的任免,贾似道全部都是要过问的。

  这让李庭芝感觉到愤怒,若是如此的情况,需要他这个吏部尚书干什么,还不如让贾似道直接兼任吏部尚书。

  李庭芝在吏部进行了适度的整肃。

  这样做,有与贾似道对着干的苗头,其实更大的原因,是为了远在四川的吴邵刚。

  李庭芝知道吴邵刚的志向,也知道吴邵刚必须大量用自身的心腹,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掌控四川,也才能够真正的抵御蒙古鞑子可能起的进攻。

  数次早朝的时候,李庭芝与贾似道碰面的时候,隐晦的说到自身的要求,那就是重点关注四川一地官吏的任免情况,至于说其他地方的,不会过多的关心。

  当时的贾似道,未置可否。

  李庭芝万万想不到,贾似道会当着四爷的面,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语。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贾似道想着插手四川的事宜,亦或是皇上对四川的局势不满意了,想着毁掉四川如今大好的局面吗。

  李庭芝不会允许这等局面的出现,他会倾尽全力。

  终于,李庭芝站起身来,双手拍掌。

  一名黑衣人进入到了屋里。

  “你马上去告知四爷,暂时不要有任何的动静,贾右相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既然开口说了这些话语,那就一定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四爷绝不要乱动,否则吃亏的时候马上到来。”

  黑衣人应声出去之后,李庭芝不再耽误时间,开始给吴邵刚写信了。

  翌日,李庭芝依旧去参加早朝。

  早朝结束之后,当他朝着吏部走去的时候,枢密院的官吏突然来到他的面前。

  “李尚书,贾右相有请。”

  李庭芝面色如常,内心却起了波澜。

  贾似道很少在枢密院办公,其府邸距离大内距离很近,坐船过来不需要半刻钟的时间,故而很多的政事,贾似道都是在府邸里面处理的。

  来到枢密院,李庭芝稍稍整顿了情绪,跟随官吏进去。

  贾似道的官署,在枢密院的南面,单门独院,不会收到外界的打扰。

  进去之后,李庭芝看见贾似道站在前院,脸上带着微笑。

  贾似道的个子很是魁梧,看上去像是武将,倒不像是文官。

  “下官拜见贾右相。”

  贾似道挥挥手,失意李庭芝身边的吏员退出去。

  “李尚书,你我之间是什么关系,就不用来这一套了,今日气候不错,你我就在这院中说话如何。”

  “敢不从命。”

  贾似道看了看李庭芝,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

  “李尚书,四川吴制置使的奏折,你我都是心知肚明的,我想着其中有不合适之处,吴制置使若是理论四川府州县衙门的官吏,倒也是说得过去,可若是举荐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的军官,好似是不合适。”

  看见李庭芝暂时没有开口,贾似道继续往下说。

  “吴制置使乃是李尚书的爱婿,能力也是不一般,来日必定成为朝廷栋梁,且莫因为这些小事情,误了大好的前程啊。”

  贾似道的话语,合情合理,叫人几乎没有能够反驳的地方不过李庭芝早就做好了准备,自然是能够答复贾似道的。

  “贾右相之提醒,是为了吴制置使,也是为了下官,下官在这里谢谢贾右相了,不过下官以为,四川的情形,与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若是一味的按照之前的要求行事,恐怕会引不少的事端,甚至是危及到朝廷的。”

  贾似道是聪明人,马上跟着开口了。

  “合州御前诸军已经足够的骁勇,能够抵挡蒙古鞑子的进攻。。。”

  “下官觉得未必,那都是外界之传闻,合州御前诸军是如何打败一万蒙古铁骑,且生擒兀良合台之过程,贾右相与下官都是知晓的,要知道蒙古朝廷有近二十万的蒙古铁骑,若是抽调其中数万人进攻四川,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下官是不敢想象的,下官估计吴制置使也想到了这一层,故而才下定决心,甚至不惜违背朝廷之规矩,说及驻扎在四川的诸多御前诸军之军官调整的。。。”

  贾似道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奥妙。

  等到李庭芝说完之后,贾似道也没有客气。

  “李尚书以为,四川的事情,当如何处置,还有这云南的事宜。”

  李庭芝看了看贾似道。

  “贾右相是想着听下官的肺腑之言吗。”

  “李尚书想到什么,尽管说就是了。”

  “吴制置使是下官的女婿,故而好些话语,下官是不好说的,不过下官以为,四川一地的稳定,成都府路、利州西路等地的收复,这都是贾右相的功劳,若不是贾右相稳住了朝中的局势,给予吴制置使大力的支持,想必吴制置使与合州御前诸军,也不可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战绩,就连皇上对贾右相之努力,都是赞赏有加的。”

  贾似道的脸上,终于显露出来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李庭芝知道,讲条件的时候到了。

  “吴制置使乃是下官之女婿,要说完全没有书信往来,这是下官蒙骗贾右相,下官可以保证,四川一地取得之所有功绩,都有贾右相最大之功劳,吴制置使不过是按照贾右相之要求行事罢了,只要四川与云南等地彻底稳定下来,下官以为,朝廷将更加的安稳。”

  贾似道的脸色再次变得严肃,暂时没有开口说话。

  此刻的贾似道,内心正在抉择,皇上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了,估计也支撑不了多长的时间,如此情况之下,朝廷是不能够出现任何乱局的,否则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他贾似道,李庭芝提出来的这个条件是很不错的,一方面四川的任何功劳,都来源于他贾似道的指挥和部署,另外一个方面,也会让皇上和朝廷更加离不开他贾似道。

  左右权衡,这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四川这个地方,多年都是是非之地,朝中的官吏,压根不想到四川去,往四川派遣官吏,几乎也捞不到什么油水。

  想到这里,贾似道的神色缓和了一些。

  “李尚书提醒的是,如此道理,我都没有想清楚,颇为惭愧啊。”

  “贾右相万万不要这样说,贾右相明察秋毫,这都是下官没有主动禀报的缘故。”

  。。。

  “好好,今日这天气真的是不错啊,可惜盛夏季节马上就要到来了,酷暑季节急火攻心,还真的是难熬,李尚书可要多注意身体啊。”

  “下官感谢贾右相关心,贾右相日夜操劳国务,更是要注意身体,贾右相乃是朝中的支柱,皇上与朝廷都离不开贾右相。”

  李庭芝这样的吹捧太少,几乎就没有出现过。

  贾右相微微笑了笑。

  “李尚书,还记得蒙古使者郝经吗,也不知道现在的情形如何了。”

  李庭芝的身体颤抖,他知道贾似道清楚事情原委了,吕文德出任两淮制置使,肯定是会禀报这件事期的。

  “禀贾右相,蒙古使者郝经,已经背叛蒙古朝廷,为四川吴制置使做事情了。。。”

  “嗯,我听说郝经也是有能力之人,能够为朝廷所用,也是好事情,只不过这等的事情,日后还是让我知晓,李尚书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是,这都是下官的疏忽。”

  回到府邸,李庭芝再次给吴邵刚写信,内容很清楚,就是要求吴邵刚加强自身的力量,在李庭芝看来,他与贾似道之间翻脸的时间快了,身在京城的他,如今能够依靠的就是远在四川的吴邵刚了,一旦吴邵刚的力量足够强大了,他李庭芝就彻底安全了。8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双剑合璧


  最为轻松的就是吴邵刚了,收到了李庭芝连续两封来信之后,他笑的很是开心,就在李庭芝来信之后的第三天,皇上的圣旨与枢密院的敕书全部抵达成都府城,这几乎就是吴邵刚奏折的翻版,关键地方一个字都没有变化。?? ?

  这里面有李庭芝巨大的苦心,也有贾似道的妥协。

  功名利禄这些东西,吴邵刚的确看的很轻了,毕竟他的目标不一样了,一旦放眼天下,那些所谓眼前利益的东西,就不值得关注了。

  宣旨的时候,仅仅是吴邵刚、黄家明以及蔡思伟等人在场,其余人正在各自的地方忙碌,没有时间前往成都府城来听候旨意。

  前来宣旨的礼部官员,也是明白其中奥妙的,当然不会多说一个字。

  吴邵刚还是按照规矩,给与了礼部宣旨官员多于其他地方一倍的赏赐,这让其非常的高兴,更是觉得这一趟来的很值。

  制置使衙门,厢房。

  郝经、黄家明与蔡思伟集中在这里,等候吴邵刚的到来。

  吴邵刚进入到厢房的时候,手里还拿着文书。

  “诸位,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是秋收季节,看今年的气候,乃是风调雨顺,丰收是一定的,只是我们需要注意,防止地方上出现土匪,更是要预防蒙古鞑子趁机侵袭。”

  “大人,属下以为,四川与云南两地,都是稳定的,匪患基本不可能出现,至于说蒙古鞑子,怕也不敢轻易的进入到四川了。”

  郝经的话语,综合了黄家明与蔡思伟等人的意思。

  吴邵刚看了看众人,微微的摇头。

  “这是刚刚从蒙古方面获取到的情报,北方以及蒙古都在流传一个消息,阿不里哥已经难以支撑,其叛乱很快就要被忽必烈彻底平息了,你们想想,忽必烈一旦稳定了内部,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吴邵刚的话语,让郝经等人吃惊,他们本以为忽必烈不大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毕竟阿不里哥身边也有不少蒙古部落的支持。

  “好了,诸位也不要过于的紧张,我只是感觉到这方面需要引我们高度的关注,大意失荆州,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吴邵刚将手书轻轻的放在了桌上,接着开口了。

  “皇上的圣旨和敕书都来了,我们之前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名正言顺了,再也不会有人在背后呱噪了,诸位都知道,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自身强大起来,若是不符合这个目的,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是不会做的,合州御前诸军已经扩充到十万人的规模,其战斗力也在不断增强,现在看来,将蒙古铁骑的军士吸纳进入到军中,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蔡思伟先点头。

  吴邵刚为投降的蒙古铁骑军士鸣不平的事情,最终还是传开,传进了合州御前诸军之中,这让包括藤格勒尔在内的投降的蒙古军士大为感动,要知道若是在蒙军之中,那些投降的新附军军士,是不可能得到如此程度关注的。

  藤格勒尔等人,融入军中的标志,就是将他们掌握的骑射本能施展出来。

  骑兵冲锋的时间,弓箭射的时间,如何形成最大的冲击力等等,这都是有奥妙的,也唯有长时间征伐的蒙古铁骑,明白其中的奥妙,藤格勒尔将这些领悟带进了军中,马上引了蔡思伟、常明全和马龙等人的注意,他们一方面将这些实战的经验加以总结,在全军之中加强训练,另外一方面提升藤格勒尔为催锋军准备将。

  此举大大震撼了诸多投降的蒙军军士。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按照诸多要求训练的骑兵,行动迅了很多,战斗力也明显得到了提升,要知道这些实战的经验,都是血与火之中累积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吴邵刚专门做了提醒,要求蔡思伟、常明全与马龙等人,思虑如何在实际作战中,抓住蒙古铁骑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与其作战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吴邵刚的提醒,步卒的训练开始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他们以蒙古铁骑为对手,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有些时候的训练,是骑兵与步卒共同展开的,双方相互找到对方的弱点,展开有目的的进攻。

  藤格勒尔也参加了几次与步卒对攻的战斗,让其大为吃惊的是,有些时候的厮杀,并非是骑兵占据绝对的优势。

  当然,这样的训练都是绝密的,无关人等一律回避,训练的场景外人也是看不见的。

  这样的场景,蔡思伟等人当然是满意的。

  “京城暂时可以安稳下来,有岳父大人在京城支撑,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还是要预防出现突事件。”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站起身来,看着郝经等人,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我们的力量已经开始壮大,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总兵力达到了十四万人,比殿前司掌控的军队人数还要多数万人,战斗力更是远远强于他们,到了现在,我们不必刻意的委屈自身了,我们也需要展现自身的抱负,一定成都上面影响皇上和朝廷做出的诸多决定了。”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这是亘古不变的规矩,我们不断的强大起来,皇上和朝廷都是要侧目的,按照我的预计,最多还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就将成为一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力量,包括蒙古大汗忽必烈。”

  “我已经打算给岳父大人回信了,请岳父大人放心,我们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崛起,到时候不要说贾似道,就算是皇上,也不敢随意的对付我们了。”

  制置使衙门,后院。

  李润、李辰孙、曹文刚以及吴绍尊等人,都在忙碌。

  吴绍尊来到成都府城也快一个月时间了,同样是在制置使衙门做事情。

  吴邵刚与郝经两人,走进屋子看了看,众人都在埋头处理文书。

  这是吴邵刚的要求,凡是重要的文书,分门别类,几个人都要过目,先提出自身的见解,接着几个人可以商议,看看如何处置或者是回复最好,接下来由其中一人拟出处理的办法意见,呈奏给郝经。

  这样的署理政务的办法,闻所未闻。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办法,让李润等人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基本熟悉了政务,也知晓了该如何以最好的办法来处理问题。

  这样的锻炼,一直要持续到年底。

  年底的时候,李润、李辰孙以及吴绍尊,就要离开制置使衙门,或者到下面去做知县,或者进入合州御前诸军,至于说曹文刚,很有可能留在制置使衙门,继续做事情。

  吴邵刚与郝经没有打扰众人,两人走出了房间。

  “郝先生,评价一个对四人的看法。”

  郝经也没有客气,跟着就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四人之刚,最为聪明的是吴绍尊,最有耐性的是李润,表现最为活泼的是李辰孙。。。”

  郝经还没有说完,吴邵刚哑然失笑。

  “郝先生这是高度的概括啊,几个字就对四人做出了最为精准的评价。”

  “不敢,其实大人对他们更加的了解。”

  “现如今的了解,不代表今后的了解,一旦他们各地有了决策的机会,那个时候的表现,才算是本性之表现,能力的高低强弱,就完全能够展现出来了,人无完人,我不会苛责他们,但我对他们的要求,的确要严格很多,还请郝先生明白我之心意,对他们倾囊相授。”

  “大人之严厉,其实是对他们寄予厚望,这一点属下是明白的,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会尽心尽力教授。”

  说到这里,吴邵刚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郝先生,贾右相已经知晓你到我身边来做事情了,也没有说什么,不过恐怕蒙古朝廷不长时间,也有可能知晓此事了,毕竟岳父大人已经不是两淮制置使,这个消息很有可能泄漏出去的,不知道郝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担心的事情。”

  “没有什么担心的,都这些年过去了,以往的事情,改过去的都过去。”

  “好,郝先生也请放心,就算是蒙古朝廷想着加害郝先生,那也是做不到的。”

  说这话,吴邵刚的眼睛看向了北方。

  “郝先生,原来我以为,蒙古朝廷是无比强悍的,几乎就是不可战胜的,现在看来未必,蒙古朝廷的确是强大,的确是难以战胜,不过只要我们努力,总有彻底战胜他们的那一天,我想,只要机会合适,这一天不会等的太久。”

  “蒙古朝廷的优点是明显的,他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他们还不懂得如何经营民生,用我的话说,他们具备了马背上打天下的能力,但他们严重缺乏治理天下的能力,要知道马背上是不能够治理天下的。”8



第二百九十三章 通牒


  张文谦等人费尽气力,筹谋了算计大宋四川制置使吴邵刚的办法,可惜主管此事的蒙古亲王末哥,对于他们的方案压根就不满意,一直都没有同意,得到忽必烈授权的末哥不同意张文谦等人的方案,就没有钱去实施,张文谦等人也是无可奈何,他们按照末哥亲王的意思,数次的修改方案,可惜没有等到他们的方案彻底修改完毕,朝廷的局势突然出现了变化。??

  七月,走投无路的阿不里哥,向大汗忽必烈投降了。

  阿不里哥的投降,意味着忽必烈真正成为了蒙古大汗,意味着草原得到了彻底的统一。

  阿不里哥是被合丹与塔察儿两位亲王押解回到开平城的。

  早就得到奏报的蒙古大汗忽必烈,高兴之情溢于颜表,亲率满朝的文武大臣,到开平城外迎接。

  阿不里哥已经变得很是苍老,虽说年岁比忽必烈小了不少,可看上去比忽必烈的年纪要大,而且阿不里哥的脸色是青中带白,眼看着身体就不是很好了。

  这也难怪,足足六年的征伐,阿不里哥从开始的力量无比的雄厚,到后来的逐渐衰败,最后更是遭遇到众叛亲离的局面,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忽必烈倒是没有严惩阿不里哥,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这方面,忽必烈看上去的确比大宋的某些皇上要大度很多的。

  诸多的蒙古亲王,以及蒙古文武大臣,看向阿不里哥的神色是复杂的,要说他们也不是特别反对阿不里哥。

  阿不里哥与忽必烈最大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施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