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有着绝对的劣势不说,遭遇到明军追杀的时候,抵御的勇气都难有。

  所以尽管决定从涟水县城撤离,可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金城镇的战斗,损失的兵马尚未统计出来,不过折损过万人是肯定的,阿术麾下的骑兵,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从头至尾都是被动挨打,到最后都是顾着逃命。

  诸多的幕僚离开厢房的时候,阿术本来是想着让吕文德留下来,详细征询一下意见,不过内心对于吕文德的那一丝反感,让阿术没有开口,此刻阿术有些后悔了,为什么没有让身边的亲卫护卫吕文焕,若是此刻吕文焕在身边,肯定是能够提出来好的建议的。

  战斗尚未完全结束,吕文焕就被带到了中军帐。

  得知吕文焕被生擒的时候,吴邵刚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吴邵刚对于吕文焕此人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襄阳之战,吕文焕的确勇猛,依靠为数不多的兵力,抵御了蒙古大军的进攻,长达数年的时间,若不是朝中的贾似道专权,这样的情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吕文焕的归降,表面上看是因为贾似道算计的原因,实际上也是吕文焕得不到任何的支援,已经不能够坚持太长的时间了。

  吕文焕若是拼死抵抗,最终也是落得城破的结局。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吴邵刚思考的是如何的处置。

  当吕文焕被带到中军帐外面的时候,有关下一步作战的安排,吴邵刚的命令已经下达下去了,他要求蔡思伟率领的大军,分为两路,一路朝着涟水县城进,若是蒙军尚未撤离,则完全的包围涟水县城,若是蒙军已经开始撤离,则顺路追杀,另外的一路大军,由张珏率领,直接朝着涟水县城南面的陈庄而去,这一路大军必须以最快的度抵达陈庄,阻止蒙军逃离海州。

  蔡思伟朝着涟水县城进的度不是很快,毕竟还有鼎坤炮需要运送,张珏率领的四万人,则是以最快的度朝着陈庄而去。

  一个合围蒙军的铁钳已经展开。

  吕文焕被带进中军帐的时候,吴邵刚已经做好了准备。

  吕文焕看上去有些儒雅的气息,虽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但没有表现的特别的颓废,反而有一丝云淡风轻的模样。

  吴邵刚没有羞辱吕文焕的意思,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选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算是他吴邵刚,也要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否则身边的心腹同样不能够安心。

  “你就是吕文焕,襄阳之战指挥的很是不错,以少量的兵力,顶住了蒙古大军的进攻,能够坚持数年的时间,不简单。”

  进入焕,内心是忐忑的,对于未来命运无法把握的感觉,让他心几乎都要死了,也正是因为绝望至极,才会表现出来云淡风轻的样子。

  吴邵刚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吕文焕就吃惊的抬头了。

  第一次见到吴邵刚,吕文焕的感觉与其他人一样,吴邵刚太年轻了,若是骤然看见,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够将天下搅得动荡不安。

  吴邵刚没有讥讽他吕文焕,相反提到了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是吕文焕的骄傲,但也是吕文焕的耻辱,很多人说到襄阳之战,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吕文焕投降了,投降了蒙军,可很少有人注意到,襄阳府城曾经坚持了数年的时间,而且是在朝廷无法驰援的情况之下出现的。

  “在下是罪人,无颜面对任何人,更是不敢面前魏王殿下。”

  吕文焕依旧称呼吴邵刚为魏王殿下,这不能不说是对自身极大的讽刺,大宋已经灭亡,吴邵刚这个大宋的魏王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吴邵刚已经是天下人共知的明王,这个时候称呼为魏王,不伦不类。

  吴邵刚的脸上却显露出来一丝的笑容。

  “大乱之中,个人做出的选择,有迫不得已的地方,不过有些选择,做出来之后,对于自身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害,说到你归顺大元朝廷,其实这件事情迟早是会出现的,我想你是不会选择让襄阳府城的百姓跟随陪葬的,毕竟后来的鄂州之战,就是最大的教训。”

  吕文焕以为自己听错了,吴邵刚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吗,正是因为没有想到,吕文焕一时间无法开口回答了。

  吴邵刚倒是没有在意吕文焕的表情。

  “吕文焕,我若是想着彻底剿灭征南大军,你认为眼下最为要紧的是什么。”

  “乘胜追击,不要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吕文焕几乎是不自觉的使出来这句话的,说过之后,他感觉到了不妥,红着脸低头。

  吴邵刚微微点头,看来吕文焕的确是有能力之人。

  “你说的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能够给阿术任何喘息的机会,若是放走了蒙军的征南大军,我怕是不会原谅自身的。”

  说到这里,吴邵刚挥挥手,示意军士将吕文焕带走。

  吕文焕看着吴邵刚,突然开口了。

  “在下罪孽深重,在殿下的面前本没有说话的资格,刚刚听了大人的话语,在下有几句话,不得不说,殿下打败了征南大军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收复临安府城,且稳固南方,如此天下一定能够归心的。。。”

  吴邵刚看着吕文焕,很认真的开口了。

  “下一步该干什么,还是等到时机成熟再说,我是想着能够收复整个的南方,就是不知道忽必烈和大元朝廷是不是配合,你的建议很是不错,就看到时候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吕文焕被带走之后,他身边的郝经开口了。

  “殿下,下官以为,吕文焕的建议是不错的。”

  吴邵刚微微摇头。

  “这件事情,我早就想过了,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若是打败了征南大军,下一步的矛头,就要对准依旧留在山东的合丹了,我早就说过,近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精力,就是剿灭蒙军的有生力量,最大限度的削弱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实力,至于说平定地方上的事宜,不必那么心急,有些时候太着急了,反而难以稳固地方。”

  说到这里的时候,袁世春进入了中军帐。

  “殿下,合丹果然从赣榆起了进攻,张枢密副使率领的大军,正在全力抵御合丹的进攻,这是张枢密副使的信函。”

  吴邵刚接过信函,拆开之后,仔细看起来。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吴邵刚就看完了信函。

  “不错,告诉张炳辉,务必抵御合丹的进犯,让其无法移动一步,若是能够将合丹死死的拖住,那就是最大的功劳。”

  郝经和张文谦两人看着吴邵刚,没有开口说话,接下来的涟水县城池,将有异常颇为激烈的战斗厮杀,吴邵刚此刻的注意力,依旧在涟水县城,至于说赣榆方向,只要张炳辉抵御了合丹驰援的大军,到时候恐怕合丹会选择忙不迭的撤离。8



第四百七十七章 辉煌一战(6)


  阿术终于感觉到了吴邵刚的厉害,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感觉。

  派遣的斥候,在陈庄一带发现大量的明军,这是蒙军撤往两淮的必经之地,也就是说明军已经堵死了蒙军撤往两淮的道路,若是这个时候强行的撤离,必定遭遇到明军前后的夹击,结局一定是大败。

  阿术不敢下这样的赌注,明知必败的结局,还没有谁会贸然的去接受和实践。

  阿术及其麾下的幕僚尚未想到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斥候再次前来禀报,大量的明军已经朝着涟水县城而来,马上就要包围整个县城了。

  听到斥候的禀报,阿术几乎就要跳起来了,原来他以为明军不过是想着打败他麾下的大军,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吴邵刚布下的阵势,就是要全歼他麾下的征南大军。

  这需要多大的气魄,需要调动多少的兵力。

  阿术感觉到自己恍如在梦中,那个吴邵刚究竟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有这么厉害的肚腹,难不成不知道他阿术麾下有十五万大军吗。

  此刻的阿术,满脑子都是愤怒,他咒骂吴邵刚的狂妄,咒骂明军的狂妄,想想他阿术也是大元朝廷的一员骁将,赫赫有名,灭掉了大宋,难不成在吴邵刚的眼里,就是能够被彻底剿灭之人吗。

  阿术决定破釜沉舟,索性不走了,就固守涟水县城池,刚刚的金城镇之战,损失的兵力不过万余人,其麾下还有近十四万人,难不成这十四万人就守不住城池吗。

  阿术也是清醒的,他迅速给合丹亲王写信了,告知了目前所处的境况,恳请合丹亲王率领大军前来驰援,这一次阿术的表现的确是低调,言辞也显得很是恭谦,因为阿术是清楚的,目前的情况之下,能够救他的也就是合丹亲王了。

  阿术分析,明军的力量不管如何的强悍,都不可能分兵作战的,既然想着剿灭他阿术麾下的征南大军,那么作战的主力必定倾斜到涟水县城池一带,而阻击合丹亲王驰援的明军,战斗力应该是一般,只要合丹亲王倾尽全力进攻,那么两路蒙军就有回合的机会,就有彻底挫败吴邵刚和明军的机会。

  这份求援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阿术派遣的不仅有斥候,还有身边最为骁勇的亲卫,嘱托他们不管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将信函交给合丹亲王。

  做完这一切,阿术开始安排部署固守城池的事宜。

  按照阿术的估计,明军进攻的重点应该是南门,其余的西门、东门和北门,放置部分的军士就能够守住了,而且城池不大,就算是明军改变进攻的城门,城内大军调集也是来得及的,故而南门部署了五万兵力,其余的西门、东门和北门,各自部署了一万兵力,其余兵力则是作为机动兵力,随时驰援。

  安排部署的过程之中,军士开始拆除城内的诸多房屋,将石块运送到城墙上面,木材则用来堵死南门的城门,阻止明军从城门冲进来,至于其余的三处城门,也运送去大量的木材和少量的石块。

  城墙上面安放了四门回回炮,涟水县城墙不大,体型巨大的回回炮不好安放,其余的回回炮,则放置在了距离城墙大约二十米左右的地方,这些回回炮,也可以按照城墙上面军士的指挥,投掷石块。

  还在部署的过程之中,斥候前来禀报,明军已经快要抵达涟水县城池了。

  阿术亲自上了城墙,看见了远处漫天的黄沙。

  这意味着明军的大军即将抵达。

  此刻的阿术,变得很是平静,既然下定了决心固守,就不需要有那么多犹豫了,死守城池等待救援,是最好的选择。

  阿术的命令随即传达下去,所有的军士都必须倾尽全力死守,不准有丝毫的动摇,违令者斩,而阿术本人,也将在最前沿指挥战斗。

  吴邵刚跟随大军前往涟水县城而去。

  斥候源源不断的禀报消息,涟水县城外没有任何的动静,城门已经完全关闭,吊桥也高高的拉起来,没有蒙军撤离,城内的动静倒是很大,隔着老远都能够听见。

  斥候的禀报,让吴邵刚更加的平静和自信,一切都是按照他预定的计划进行,这个时候,鼎坤炮将要发挥出来常人难以想象的作用。

  吴邵刚的命令也随即下达,张珏率领的四万大军,留下两万人固守陈庄,其余两万人迅速朝着涟水县城池的方向集结,如此攻打涟水县城的兵力达到了近八万人。

  留在金城镇的军士不是很多,主要负责看押蒙军的俘虏,以及警戒等等。

  中军帐设立在距离涟水县城池十里地的地方。

  军士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好了帐篷,诸多的地图被挂在了四周,供吴邵刚分析。

  郝经和张文谦等人,没有太多的事宜,他们跟随在吴邵刚的身边,至于说蔡思伟等人,则是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需要安排部署攻打城池的事宜,特别是鼎坤炮的安置,一定要选好地点,让鼎坤炮发挥出来最大的威力。

  亲卫还在忙碌的时候,吴邵刚就面带微笑的开口了。

  “郝大人,张大人,一切都按照我们的预计进行,看样子全歼阿术麾下的蒙军,是可以做大的,我希望阿术能够固守城池,放弃朝着两淮突围,想不到阿术真的是听指挥,真的死死的守在了涟水县城池之内,这样他就算是插上了翅膀,也飞不走了。”

  郝经与张文谦已经明白了吴邵刚的计划,两人内心剩下的就是敬佩。

  作战安排到如此细致的程度,对手的每一步计划几乎都在预料之中,如此作战,对方不管多么的强悍,也只有接受败局的份。

  这一次悲剧落在了阿术的身上。

  要知道这个阿术,已经成为了大元朝廷少有的骁将了,率领征南大军灭掉了大宋,剿灭了大宋数十万的大军,而且还押解大宋皇室所有人,准备到大都去请功的。

  恐怕阿术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殿下,下官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确,殿下为什么在战斗厮杀尚未开始之前,就想到了阿术会固守涟水县城池的。”

  吴邵刚看了看郝经,神色有些意味深长。

  “每一个指挥作战的统帅,内心都是有志向的,一旦取得了诸多作战的胜利,就有些自命不凡了,阿术曾经的遭遇磨砺了性格,想想其父亲兀良合台遭遇到忽必烈的排斥,且在作战过程之中被我们生擒,这对于阿术来说是奇耻大辱,其内心一定想着出头,想着证明自身的能力,不仅仅让自身能够在世间立足,也让兀良合台能够抬起头来。”

  “灭掉了大宋,让阿术变得自信,同时也变得狂妄,他不相信我们敢于围剿他麾下的征南大军,毕竟是二十余万人,如此庞大的队伍,怕是没有几个人敢于想着围歼。”

  “到了现在,我们的作战意图,想必阿术完全明白了,其实我们进入到山东作战,最大的目的就是彻底剿灭蒙军的征南大军。”

  “明白了我们的作战意图,你们想想,阿术是什么样的感觉,作为大元朝廷顶尖的骁将,居然遭遇到如此的算计和轻视,阿术内心会好受吗,他会甘心吗,不会的。”

  “既然不甘心,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拼死的抵御,就是证明自身的能力。”

  “如此情况之下,阿术会轻易选择撤离吗,当然还有一点,张珏率领的大军,行军的速度很快,其先头部队抵达了陈庄,怕是被阿术派遣的斥候侦查到了,这让阿术明白,他的退路已经被我们完全阻隔,若是大军全部开出去,怕是会遭遇到难以预料的惨败。”

  “我赌的就是阿术的自信和狂妄,若是他率领十余万大军,不顾一切的选择从陈庄强行撤离,怕是还能够突围出去不少人的,现在就不一定了,既然阿术如此的自信,相信能够守住涟水县城池,那就让阿术看看,他究竟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

  。。。

  吴邵刚说完之后,张文谦很快开口了。

  “殿下,下官预计,不超过三天的时间,大军就能够攻陷涟水县城池。”

  吴邵刚看着张文谦,没有开口说话,他都不敢预计三天时间,想不到张文谦预计了。

  “殿下,下官做出这样的预计,也是有原因的,当初军士守卫涟水县城池的时候,将城内的一切都弄清楚了,涟水县城池,最为薄弱的其实就是南门,南门的城墙,年久失修,外表看上去坚固,其实不堪一击,当初驻守的将士打算修复城池,被阻止了,那个时候下官不是很明白,今日终于明白意思了。”

  吴邵刚看着张文谦,微微点头。

  其实张文谦说的这件事情,吴邵刚还真的不知道,城墙年久失修,这样的事情很是普遍,想必忽必烈与大元朝廷,是不会拿出来大量的钱财,修葺一个无所谓的县城的城墙,换做吴邵刚,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偏偏这样的霉运,被阿术撞上了,这岂不是意味着阿术该死。u



第四百七十八章 辉煌一战(7)


  乌黑铮亮的鼎坤炮,炮口对准了涟水县城池,鼎坤军的军士,已经严阵以待。

  张珏率领的两万将士,也在以最快的度,朝着涟水县城的方向集结。

  蔡思伟率领的将士,已经排列整齐、列队等候,进攻的命令一旦下达,他们将朝着涟水县城池的南门起最为猛烈的冲锋。

  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这些军士系数都是骑兵,他们没有准别云梯等攻城的器械,看样子是准备直接冲锋的,若是不知晓内情的外人看见,一定认为指挥官的脑子出了毛病。

  中军帐,吴邵刚神色平静,丝毫看不到大战之前的紧张。

  郝经和张文谦等人,看上去就要紧张一些了。

  进攻开始的时间是卯时,所有人都在等候吴邵刚的命令。

  最为关键的一战即将来临,为了这一战,吴邵刚以及麾下的众人不知道操心了多长的时间,若是这一战取得胜利,则吴邵刚说忽必烈之间的实力对比,将要生重大的变化。

  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够输的战斗,这是一场必须取得完胜的战斗。

  涟水县城池。

  阿术同样紧张,他已经能够看到城外明军的身影,虽然说距离很远,可明军展现出来的气势,依旧让他吃惊,尽管如此,阿术还是不相信明军能够拿下涟水县城池,对于吴邵刚所拥有的魄力与气势,阿术是敬佩的,但明军没有能力全歼他阿术麾下的十余万大军。

  给合丹亲王的信函已经送出去了,合丹亲王是不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收到信函,进而做出相应的部署,这不是阿术能够决定的事宜,不过阿术相信,就在他率领大军坚守涟水县城池的过程之中,一定能够得到外界的驰援。

  阿术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更是源于对皇上的期盼。

  吴邵刚如此之大的气魄,一定会惊动朝廷和皇上,皇上肯定是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到时候肯定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说不定朝廷与吴邵刚之间的决战,就很有可能在涟水县城池这里爆,若真的到那一步,他阿术的功劳同样不小。

  做到这一切的关键,就是阿术能够守住涟水县城池。

  身边的幕僚,包括吕文德等人,都提不出来很好的建议,关键时刻,一切都需要阿术亲自做出决断,所以这个时候,阿术反而沉下心来。

  阿术的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大宋皇室之人,这些人对于吴邵刚来说,是最大的牵制,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阿术会搬出这些人,说吴邵刚谈判,不管怎么说,吴邵刚都是大宋的王爷,不可能对大宋皇室之人不理不睬。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对于阿术来说是最为难熬的,前期战略部署以及判断,几乎全部都出现失误,这样的情形,对于阿术来说是重大的打击。

  不过事已至此,沉湎在沮丧的情绪之中,只会对麾下的军士造成重大的影响,故而阿术会克服自身的情绪,沉下心来指挥护卫涟水县城池的战斗。

  心情最为沮丧的就是吕文德了。

  城外蓄势待的明军,其同龄是吴邵刚,而这个吴邵刚,在多年之前,是他吕文德的麾下,也是他吕文德慧眼识才,才让吴邵刚脱颖而出,虽说后面的展,都是吴邵刚自身努力获取的,可没有他吕文德的慧眼识才,怕是没有吴邵刚的今天。

  吕文焕生死不明,曾经因为固守涟水县城而沮丧的吕文德,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因祸得福,正是因为固守涟水县城,才得以保全,至于说接下来会如何,吕文德不知道,他也不相信吴邵刚能够率领大军,真正的剿灭阿术麾下的十余万蒙军军士。

  不过吴邵刚有了这样的气势,已经很不简单了,当初若是多多注意吴邵刚,不闹出来意见,说不定就可以投奔吴邵刚,谋取一个很不错的前程,至少生活安稳。

  卯时到了,初冬的季节,天色尚未大亮。

  吴邵刚看着身边的传令兵,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命令大军,开始进攻涟水县城池,告诉所有的将士,务必拼尽全力,拿下涟水县城,彻底剿灭驻守涟水县城的蒙军,告诉蔡思伟,我等着他生擒阿术的禀报。”

  传令兵早就做好准备,吴邵刚的命令下达之后,多名传令兵迅行动。

  郝经与张文谦等人的脸上显露出来激动的神情,他们几次都想着走出中军帐,到外面去看看,虽说中军帐距离战场还是有些远的,但走出去就能够感受到。

  马蹄声在中军帐外面响起,这是传令兵急着去下达作战的命令。

  这一幕让吴邵刚想到了千年之后,先进的通讯条件,让命令的下达特别快。

  命令下达之后,吴邵刚的神色依旧轻松,他看了看郝经与张文谦等人。

  “郝大人,张大人,我们出去走走看看,虽说看不见厮杀的场景,感受一下也好。”

  震耳欲聋的炮声出现。

  走出谦等人,看着涟水县城池的方向,就连袁世春,都忍不住看向了涟水县城的方向。

  吴邵刚倒是没有特别的表现,与往常一样,他的双拳紧握。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过去,吴邵刚再次对着郝经与张文谦两人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