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次醒来的吴邵刚,已经躺在帐篷里面,身边有两名随军医官正在紧张的为他疗伤。

  这两个随军医官,吴邵刚有些印象,其中年纪稍大的随军医官姓蔡,应该是专门负责照顾军中正将以上高级军官的,年轻一些的随军医官姓陈,是蔡医官的徒弟。

  军队之中的随军医官,不会为寻常的军士服务,他们的职责就是保证军中正将以上高级将领身体的健康,让他们能够从容的指挥作战。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随军医官在军中有着不一般的身份和关系。

  救治的过程之中,剧烈的疼痛,再次刺激吴邵刚的神经,已经魂归西天的那个同名同姓的吴邵刚,遗留的信息不多,却清晰的显示在脑海之中。

  南宋天庆元年,公元1259年,一个略微有些熟悉的年号蹦出脑海。

  穿越的吴邵刚,不能够说很熟悉历史,但南宋天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259年,他还是有些印象的,因为这一年在历史上有着不一般的影响。

  这一年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原蒙古大汗蒙哥率军进攻南宋四川和州钓鱼城的时候,身负重伤身亡,从这一年开始算起,十三年之后的咸淳七年,忽必烈正式成立大元王朝。

  也是这一年,南宋著名的奸相丁大全被罢官,另外一个被誉为奸臣的贾似道出任南宋朝廷的右丞相、枢密使,开始全面掌控南宋朝政。

  从这一年算起,还有十六年,忽必烈麾下的蒙古大军,就将占领南宋京城临安,且俘获南宋皇帝宋恭宗赵显,大元王朝统一中国。

  三年之后,陆秀夫抱着幼帝赵昺投海,预示南宋王朝彻底灭亡。

  历史上评价,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所谓的崖山之后,就是指的1279年,元军与南宋军队在崖山进行的一场大海战,此战宋军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南宋彻底灭亡。

  吴邵刚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到南宋末年。

  他对南宋不是特别的熟悉,记得那本很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就是写的南宋时期的事情。

  尽管对南宋不是很熟悉,可吴邵刚还是知道一些对南宋王朝的历史评价。

  这是一个偏安的王朝,一直以来都遭受到诟病。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京城开封被金兵攻陷,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获,北宋王朝覆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继皇帝位,史称宋高宗,南宋王朝自此成立。

  宋高宗在北方仅仅坚持了十一年的时间,就撤离到江南的临安,以临安为都城,自此一直到南宋王朝灭亡,临安都是南宋的京城。

  南宋王朝仅仅维持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留下的耻辱太多。

  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南宋王朝面对来自于金国、蒙古国等的进攻,苟延残喘,以割地求和、上供求和,甚至是自贬身份、甘当儿皇帝的作态,来维系王朝的统治,求得表面上的平稳,而南宋皇室与高官,则是大修宫设,尽情享受,醉生梦死,只求偏安。

  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南宋诸多著名的将领,甚至是令对手惧怕的将领,几乎都没有好的结局。

  宋高宗年间,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

  与岳飞齐名的将领韩世忠,也被解除了兵权。

  这一切,竟然是因为岳飞与韩世忠对金朝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眼看着要收复中原,让金国感觉到恐惧,于是转而与南宋求和,求和的首要条件就是杀掉岳飞,解除心头大患,而为了与金国求和,为了维系******的安宁,也是对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掌握大量军队的恐惧,在宋高宗的默许之下,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这是一段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的历史,都扼腕长叹的历史。

  宋孝宗时期,南宋军队与金兵作战失败,被迫签订隆兴和议。

  宋宁宗时期,南宋朝廷与金国作战失利,被迫签订嘉定和议。

  一个个屈辱的协议,让南宋朝廷逐渐的走向灭亡。

  宋理宗时期,南宋与蒙古联合,灭掉了金国,好像是扬眉吐气,可惜逐渐壮大起来的蒙古,已经让南宋王朝走向了末路,且是无法扭转的末路。

  吴邵刚穿越的天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259年,正是宋理宗执政的第三十五年,距离南宋彻底灭亡还有二十年。

  穿越到这样的一个年代,吴邵刚说不清楚内心的滋味。

  若是能够选择,他情愿再次穿越,哪怕是穿越到北宋去,也比现如今强了太多。

  可惜他没有机会,穿越比中彩票还要难,是不可能之中出现的偶然可能。

  蒙古国的军队,或者说元朝的军队,被誉为世界上最为强悍的军队之一,他们纵横南北,在成吉思汗以及忽必烈等人的带领之下,横扫天下,让元朝的疆域无比庞大。

  想要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作战,乍看起来,和找死差不多。

  脑海之中的记忆提醒他,穿越的这具躯体,不过十五岁的年纪。

  近四十岁的灵魂,穿越到十五岁的躯体之中,带来的应该是狂喜,可惜错位的年代,让这种狂喜消失的干干净净。

  未来如何,吴邵刚不敢去想象,他陷入到深深的迷茫和无助之中,严格说起来,还有十七年的时间,京城临安就被元军攻陷,大元王朝将统一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他这个汉人,不管如何的努力,都会被编为下等人,甚至成为蒙古人的奴隶。

  享受美好生活是不可能的,想着学习南宋诸多皇帝偏安一隅,那更是梦想。

  挑战强大的蒙古骑兵吗,这样的选择,好像会死的更快。

  愈发清醒的吴邵刚,有些不知所措,伤口的疼痛,与内心的痛苦,一并折磨他,令他禁不住轻声开始了呻吟。

  “邵刚兄弟,疼的厉害吗,要不要我去找蔡医官来看看。”

  马龙停止打盹,凑过来,看着吴邵刚,脸上出现紧张的神情。

  “不、不用,挺一会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邵刚兄弟,看不出来,你真的厉害啊,要不是你,我们好多兄弟都活不下来。”

  “不、不说这些,马龙兄弟,帮我端一杯水来。。。”

  

第六章 无所谓

  两天时间过去,大雪终于停下来,地上铺盖厚厚的积雪,道路凝结成冰,走路都很困难。

  下雪不冷化雪冷。

  气温骤降,厚重的城墙上面,出现了厚厚的冰层,不过是十一月的时间,就降下如此的大雪,出现极度严寒的气候,的确是很罕见的,也难怪张胜会说出老天保佑的话语。

  吴邵刚的身体恢复很快。

  说起来他也就是皮外伤,看着非常吓人,却没有伤及到骨骼和经脉,恢复起来比那些伤筋动骨的人快很多,接连两天的时间,他受到了特殊的照顾,每天早晚都服用临时熬制出来的玉露水,这种超强的补药,对于一个长身体的少年来说,无异于强心剂。

  相比较身体的创伤,吴邵刚的心灵遭受的震撼是更加强烈的,尽管他有着无比坚强的心智,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意志力,可是在如此重大的变故面前,他根本无法淡定。

  穿越之前的点点滴滴,清晰涌现出来,有很多的事情放不下,却又不得不放下。

  理性告诉吴邵刚,必须要面对现实,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个时代。

  那个已经逝去的少年,脑海之中遗留的信息很少,可以供吴邵刚利用的不多,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的情况,两天时间以来,吴邵刚与马龙的对话很多,盘敲侧击的询问诸多事宜,遗憾的是,作为寻常军士的马龙,了解的情况同样不多,能够说的很有限。

  穿越的吴邵刚,不知道接下来的道路该如何的选择,甚至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在什么地方。

  张胜与苏宗才进入到屋子里面的时候,吴邵刚正在小憩。

  他的脸上已经出现了血色,尽管整体看上去还是苍白的。

  坐在床边的马龙急忙站起身来,对着张胜和苏宗才行军礼,嘴里呐呐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游奕军从城中出征的时候,诸多的军士见过点将台上面的大帅张胜,也见到了站在张胜旁边的苏宗才,而且还聆听了张胜的勉励和鼓舞。

  只不过张胜不可能记住这些寻常军士的面孔。

  张胜与苏宗才走过来的时候,吴邵刚也微微睁开了眼睛。

  尽管身体的恢复是很快的,不过作为深受重创之人,卧床歇息和恢复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恢复的头半个月时间,能够不动尽量就不要动弹,让身体慢慢的恢复,如此将来彻底恢复之后,才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穿越的吴邵刚是非常清楚这个道理的。

  他知道张胜的身份,也知道张胜身边苏宗才的身份,按说这个时候,他应该是挣扎着起身、拜见张胜、感激涕零的,人家大帅亲自前来看他一个寻常军士,这可是无上的荣光。

  不过吴邵刚想到最多的,还是身体的恢复,其余的事情以后再说,没有一个很好的身体,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有着天大的志向也没有用,甚至难以活下去。

  所以吴邵刚的选择,只是微微的挣扎,脸上显露出来痛苦的表情,并没有打算真的起身。

  或许是看见了这一幕,张胜的脸上带着笑容,可眼睛里面没有丝毫的笑意。

  且刚刚马龙行军礼的时候,张胜根本就没有看,只是随意的挥手。

  倒是张胜身边的苏宗才,开口对着马龙轻声说了几句话。

  细节方面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特性的。

  这说明张胜对寻常的军士不在乎,眼睛是看着上面的,而作为谋士的苏宗才,对于主帅的习性非常了解,想方设法弥补主帅这方面的缺失。

  就凭这这一点,吴邵刚对张胜的印象,迅速蒙上一层阴影。

  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都要依靠麾下的军士去拼命,没有这些军士的浴血,就没有将军的荣耀。

  吴邵刚可以断定,张胜不可能青史留名,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仅仅依靠权位和命令,无法真正凝聚人心,细微之处的关心,才会让军士拼死的卖命,战国时候的著名将领吴起,指挥千军万马,身份无比尊贵,却爱兵如子,为寻常的军士治疗恶性毒疮,且亲口吸出脓液。

  当然这是很极端的例子,只不过张胜面对马龙这个寻常军士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冷漠与淡然,就当马龙是空气一般。

  张胜很自傲,也缺乏真正的心机,至少在凝聚人心方面,没有什么大的能力。

  穿越的吴邵刚,有着不一般的观察能力,看问题也是非常理性的。

  看见微微睁眼、慢慢挣扎、准备起身的吴邵刚,脸上带着微笑的张胜连忙走到床前。

  “不要动,今日本帅和苏先生专门来看看你。”

  “鄂州御前驻军所属游奕军守阕效用吴邵刚,拜见大帅,感谢大帅的关心。”

  吴邵刚只是躺在床上,双手抱拳,朝着张胜行军礼。

  走近之后的张胜,看清楚了吴邵刚的面容,他脸上的笑容稍稍凝固了一下,大概是没有想到,吴邵刚如此之年轻,活脱脱就是一个少年郎。

  “你是我鄂州御前诸军的壮士,作战勇猛,身负重伤依旧拼命杀敌,可谓是力挽狂澜,稳定了军心,本帅理应来看看。”

  张胜的语气,明显带着敷衍,而且在说话的过程之中,眼睛好几次看向身边的苏宗才,好像是对眼前的一切感觉到怀疑,不是特别的相信。

  “吴邵刚,大帅专门前来,一则关心你身体恢复之情况,二则是欣赏你作战之勇猛,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你可不要辜负大帅的一片苦心。”

  苏宗才刻意的补充,让吴邵刚很快明白了意思。

  苏宗才两次关键的举措,都是切切实实的帮助了张胜。

  这让吴邵刚更加注意苏宗才。

  不一般的阅历和经历,让吴邵刚对苏宗才很快有了特殊的感觉。

  “属下乃是游奕军守阕效用,到战场上杀敌,就应该竭尽全力,和那些已经捐躯的兄弟比较,属下算是幸运的,大帅如此关心,属下不敢当,属下起誓,今后一定奋力杀敌。”

  不亢不卑的话语和态度,根本没有引发张胜的注意,此刻张胜的眼神有些游离。

  不过苏宗才的眼睛里面,却迸射出来一丝的光芒。

  吴邵刚迎着苏宗才的眼神,丝毫没有退缩。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张胜和苏宗才就离开了。

  回过神来的马龙,看着吴邵刚,脸上充满了敬佩的神情。

  “邵刚兄弟,你可真的不简单,我刚刚看见大帅和苏先生,不敢开口说话了。。。”

  “马龙兄弟,我想歇息一下。”

  吴邵刚看了看马龙,微微的摇头,闭上了眼睛。

  “苏先生,吴邵刚如此的年轻,遭受重创之后,怎么还能够奋起杀敌。。。”

  张胜没有掩饰自身的怀疑,直接开口了。

  沉思之中的苏宗才,听见张胜如此说,连忙开口了。

  “大帅,属下认为,吴邵刚气质不凡,是个人才,至于说战场上的事情,如今不必去追究细枝末节,大帅竖起吴邵刚这个榜样,一定能够激励所有的军士。。。”

  “此事以后再说,我看吴邵刚也就是一个寻常的少年,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这点将台嘉奖的事宜,暂时放一放。”

  “大帅,不可啊,军中皆知道此事,若是突然出现变故,属下怕军心不稳。”

  张胜扭头看了看苏宗才,脸上的神情不是很好。

  沉默了一会,张胜再次开口。

  “苏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按照之前的安排去做,不过这如何嘉奖,我看还是要稍微调整,举荐吴邵刚为承信郎就可以了。”

  说完这话,张胜快步朝着州衙而去。

  苏宗才知趣的闭嘴,低下头,不在开口说话。

  一天之后,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鄂州刺史张胜,在点将台亲自接见军中壮士吴邵刚。

  吴绍刚得到了五百贯交子的赏赐,且被敕封为承信郎。

  军中队将以上的军官,都亲眼见证了这一幕。

  美中不足的是,吴邵刚是被军士用担架抬到点将台去的,睡在担架上面接受了赏赐。

  赏赐之后,吴邵刚继续留在单独的房间疗伤,依旧是军兵马龙陪着,不过玉露水是无法享用了,蔡医官和陈医官也来的很少了,只是偶尔的过来看看。

  马龙对于吴邵刚得到的赏赐,羡慕的不得了。

  可吴邵刚非常的冷静,五百贯的交子,听上去数目很大,其实没有多少,折算成为白银,不过九两左右,能够买下近十四石粮食,或者是二十石麦面。

  至于说承信郎,更是不值一提,从九品五十二阶的武官,所有武官之中最低等的存在,只是比使臣、效用和军兵身份稍微高一些。

  拼死的搏杀,换来的只是如此的赏赐,除开马龙这种寻常的、不知道军中奥妙的军兵羡慕,稍微有头脑之人,都能够看出其中的淡漠。

  当然,吴邵刚还是表现的很是高兴,看上去非常的满足,偶尔前来检查伤情恢复情况的蔡医官和陈医官,都能够真切感受到吴邵刚的兴奋。

  

第七章 坚持

  转眼半个月时间过去,大雪全部融化,气候也变得稍微好一些了。

  更为关键的是,道路不再是那么泥泞。

  黄州,蒙古大军军营,中军帐。

  忽必烈脸上的神情还算是镇定的,不是特别着急。

  他率领大军出征,已经足足一年时间,期间取得了无数作战的胜利。

  忽必烈此番能够率领大军出征,可不是那么简单,在这之前,他被蒙哥大汗蒙哥解除了兵权,等同于是赋闲在家,要不是郡王塔察儿进攻南宋的荆襄等地受阻,阻碍了蒙古灭掉南宋的全盘部署,忽必烈不可能有此番领军作战的机会。

  因为蒙哥已经对他有了很大的戒备。

  蒙哥此番可谓是倾尽全力,毕其功于一役,计划彻底灭掉南宋。

  去年七月,蒙哥亲率大军从蒙古大营出发,进攻四川,十一月,忽必烈率领大军,从蒙古草原的开干出发,进攻鄂州、黄州、蕲州等地,同时,万户长兀良合台则率领另外一路大军,沿路协从作战。

  一番征伐下来,忽必烈顺利拿下了黄州和蕲州等地,且将黄州作为了大军的大本营。

  同时,忽必烈派遣大将拔突儿领兵进攻岳州和潭州等地,且占领这些地方,彻底孤立鄂州,忽必烈同时要求兀良合台前往潭州接应。

  拔突儿攻陷了岳州,领兵抵近潭州,可是负责协从的兀良合台迟迟没有增援,导致拔突儿后继无力,不得不撤回到岳州。

  忽必烈得知此消息,大怒,不过兀良合台是蒙哥的亲随和心腹,深得蒙哥的信任,几番思考之后,忽必烈隐忍不发,命令拔突儿暂时驻扎岳州,就地休整,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忽必烈的目标还是鄂州,九月初,他做好一切的部署,准备开始进攻鄂州。

  也就在这个时候,宗王末哥派遣使者来到黄州,告知忽必烈,七月底,在进攻四川合州钓鱼城的时候,督战的蒙哥被弓弩击中,受伤过重不治身亡,进攻合州的大军已经撤回蒙古草原,末哥同时建议忽必烈返回草原,继承汗位。

  麾下的诸多心腹将领,也劝忽必烈回到蒙古去,继承大汗的职位。

  不过忽必烈没有同意,在他看来,这蒙古大汗的位置非他莫属,不管是从个人的实力威望方面,还是从军功方面,没有谁能够与他争夺。

  在经过了认真的思索之后,忽必烈毅然决定继续进攻鄂州,他不愿意放弃如此好的机会,只要能够拿下鄂州,那么他麾下的大军就可以剑指南宋京城临安。

  忽必烈命令驻扎在岳州的拔突儿,迅速赶赴鄂州,沿路阻击南宋驰援鄂州的各路援军,同时命令麾下大军,发起对鄂州的总攻。

  鄂州之战于天庆元年十月全面打响。

  进攻鄂州的战斗,没有忽必烈预料的那么顺利,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大军遭遇到南宋鄂州御前诸军殊死的抵抗,没有能够抵达鄂州城池,没有能够展开对城池的直接进攻。

  同时,南宋朝廷派遣的援军,从四川以及潭州方向朝着鄂州而来,拔突儿正在全力阻击南宋大军的驰援,外围的阻击战,同样异常的激烈。

  偏偏在这个时候,气候骤然变化,天降大雪,道路结冰。

  忽必烈不得不命令大军暂停进攻。

  张柔、严忠范、董文炳等人看着坐在下首,看着面色从容的忽必烈。

  三人以前都是金朝的大将,金朝灭亡,他们归顺蒙古,在忽必烈的举荐之下得到重用。

  此番他们跟随忽必烈出征,拼死效命,都能独当一面。

  张柔领兵攻陷黄州,严忠范领兵攻陷蕲州,董文炳则是领兵打败了南宋的水军,让大军抵近了鄂州城池。

  一年多时间下来,三人被忽必烈的气魄和胆识折服,早就成为忽必烈的铁杆心腹。

  得知蒙哥阵亡的消息,三人多次苦劝忽必烈,迅速回到蒙古,继承汗位。

  关键时刻,忽必烈表现出来自信和从容,决定继续进攻鄂州,剑指临安,三人对忽必烈的远见深深折服,他们不再提及此事,而是指挥军队,展开了对鄂州御前诸军不断的进攻。

  尽管说进攻不是那么顺利,可三人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们坚信,只要按照忽必烈的要求作战,最终是能够取得完胜的。

  忽必烈看了看坐在下首的三人,终于开口了。

  “拔突儿遣使来禀报,南宋两路增援的大军,进攻的态势很是猛烈,一路大军由四川承宣副使吕文德率领,从江陵的方向前来驰援,一路大军由鄂州御前诸军统领、催锋军指挥使高达率领,从潭州的方向驰援。”

  说到这里,忽必烈指着地图,神情忽然变得严肃。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个吕文德,就是他阻止了蒙哥大汗的进攻,让我大军主帅汪德臣,以及蒙哥大汗先后重伤身亡,高达也算是南宋比较骁勇的将领,作战有一套,驻守鄂州的张胜,以前也同我大军有过交锋,不算昏庸,所以我们进攻鄂州城池的战斗,或许会延续不短的时间,你们都要打起精神,坚持下去,绝不能够退缩。”

  “我蒙古草原的健儿,必定要在蓝天之上翱翔,不管是吕文德,还是高达和张胜,最终都会被我蒙古健儿踩在脚下。”

  忽必烈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柔忍不住开口了。

  “大帅,属下觉得,若是能够阻止南宋诸军的驰援,鄂州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不知道拔突儿大将是不是能够完全阻止吕文德和高达的驰援。”

  忽必烈摇摇头,紧跟着开口。

  “不要期盼拔突儿能够彻底阻止南宋诸军的驰援,我们必须要有准备,就算是南宋援军全部进入到鄂州,我们一样不会放弃进攻,只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