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立,至少小范围内能够独立,能够独当一面,解决诸多问题,若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他来思考,那估计累死了戏也不好看。
沉默的时间达到了小半个时辰。
吴邵刚一直都没有开口,等着众人,蔡思伟等人的额头上面,已经冒出大颗的汗珠。
终于,蔡思伟开口了。
“禀报大人,属下刚刚想了好一会,此番的征伐,的确有很多的困难,若是能够获取到更多蒙古鞑子的情报,方能够做出更好的部署。。。”
蔡思伟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自己都听不见了。
吴邵刚的脸上没有表情,他也知道蔡思伟等人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想到很好的应对策略,他自身也是经历了足足三天的时间,才想明白和计划好一切的。
不过今日众人开口,表明的是一种态度,今后作战,不可能总是获取那么完备的情报,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多的时间思考,所以集合众人智慧,在短时间之内做出最好嘴角的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蔡都统制已经表明了态度,其余诸位怎么看。”
硬着头皮的张炳辉也开口了。
“属下认为,做好全面的部署至关重要。。。”
这话等于没有说,谁都知道是如此。
吴邵刚只剩下苦笑,想不到如今这个时刻,也有敷衍的情况存在,还是他的心腹之人。
“属下认为,一定能够打败蒙古鞑子,只是蒙古鞑子从什么地方进军,是最重要的,要是知道了蒙古鞑子进攻的方向,就能够做好准备了。。。”
马龙的话语,让吴邵刚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的光芒,他压根没有想到,看上去粗鲁的马龙,居然能够想到这一点。
不错,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不管是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知道对方进攻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绝大部分的部署都会作废。
马龙开口之后,张炳辉跟着再次开口了。
“属下倒是觉得,主动进入成都府路作战,蒙古鞑子必定会注意我大军的行踪,也一定会靠过来与我大军作战的。。。”
话匣子打开之后,蔡思伟等人都有了思维。
渐渐的,争议的焦点集中到一个方面,是主动杀出去,引发蒙古鞑子的注意,还是摸清楚蒙古鞑子的行军路径,突如其来的展开进攻。
第二种办法无疑是最好的,可是鬼知道蒙古鞑子从什么地方展开进攻,若是判断错误,很有可能满盘皆输,到时候蒙古鞑子已经杀入到潼川府路内,大军还在其他的地方设伏,或者是拼命的赶路,以阻止蒙古鞑子的进攻。
所以蔡思伟和张炳辉都是赞成主动杀出去的,他们对麾下的军士有着足够的信心,这种采取主动作战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场上的主动,激励将士的士气。
马龙口才不行,说不过蔡思伟等人,最终闭嘴了,可脸上的神情是不服气。
争论的过程之中,吴邵刚一直没有开口,他听的非常仔细。
争论终于结束,众人的目光全部看向了吴邵刚。
该是轮到吴邵刚做决定的时候了。
“今日诸位之争论,让我很是高兴,马龙能够首先想到蒙古鞑子进攻方向之重要,很是不错,的确,刚刚诸位争论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蒙古鞑子究竟会从什么地方进攻,我们是主动杀出去,还是设伏对付蒙古鞑子。”
“两者各有利弊,诸位刚才说了很多,我不重复,但有一点,我们若是想着完胜蒙古鞑子,为潼川府路争取到至少两年以上的稳定,就需要精确的计划,需要把握住一切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入侵的蒙古鞑子。”
“我们的粮草不是特别的充足,我们的兵员数量不是很多,这两点局限,让我们无法主动的杀向成都府路,张炳辉说的不错,主动杀出去,气势方面我们也能够掌握主动,可有一点我们必须思考,若是蒙古鞑子采取拖延的战术,不与我们正面对决,我们该当如何,那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充足的粮草,与蒙古鞑子对峙,或者我们在兵力上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可以铺天盖地的杀向蒙古鞑子,可惜我们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故而我们只能选择摸清楚蒙古鞑子的行军和进攻路线,采取设伏的方式作战。”
“设伏的方式作战,最大的危险就是没有准确的情报支撑,若是我们的判断出现失误,极大的可能性是一步错步步错,一招失误满盘皆输,等到蒙古鞑子已经杀向府州县的时候,我们跟随在后面拼命追赶,疲于奔命。”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此刻众人才注意到,地图上面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是指向潼川府城的。
蔡思伟等人都是微微点头,他们也认为刘黑马亲率蒙古鞑子进攻,一定会选择进攻潼川府城,这里紧靠着成都府路所辖的汉州,距离成都府城也不是很远,加之潼川府亦是潼川府路所辖的最为重要的府城之一。
可是刘黑马究竟会选择从什么方向展开进攻,这是最为主要的。
至少有两条大的进攻路线,其一是从成都府城直接杀向潼川府路所辖的怀安,攻破金水县城之后,进入潼川府,其二是从汉州或者德阳出发,直接进入潼川府所辖的中江县,攻陷中江县城之后,杀向潼川府城。
两条线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既然吴邵刚决定采取设伏的方式,就只能够选择其中之一。
这是一个巨大的赌博。
想着等候斥候调查清楚一切的情况再行部署,那是不成立的,千军万马的行军,绝非一时半刻能够部署到位,这需要吴邵刚提前做出最终的决定,大军随即开拔,朝着目的地而去。
当然行军的过程之中,斥候随时侦查,掌握尽量多的情报。
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若是在两条路线上面判断错误,那么之前所有的部署都将白费,合州御前诸军将陷入到彻底的被动之中,所谓御敌在辖区之外的计划,也会付诸东流。
吴邵刚的手指向了汉州与德阳两座城池。
众人随即明白了意思,看来吴邵刚认为蒙古鞑子会从这里行军,展开对潼川府的进攻。
“诸位刚才不知道是不是认真听了有关刘黑马的情况介绍,刘黑马此人,二十岁就成为了蒙古部落的万户长,都元帅,作战四十余年,异常的骁勇,当年号称无敌于天下的金国大将完颜合达,被刘黑马打的大败,为蒙古大宋联合灭金,立下了汗马功劳,要说作战之经验,我们未必有其强。”
“现如今的刘黑马,已经有六十多岁,多年的磨砺,让其性格肯定是发生了变化,作战应该是采取稳健的方式,而且是怀着必胜的信念。”
“综合这些分析,我认为刘黑马会采取从汉州或者是德阳行军,一举杀向潼川府城。”
“情报署收集到的情报表示,成都府城亦在收购粮食,这说明刘黑马手中的粮草也不是那么多,而且此次的作战,乃是刘黑马做出的决定,蒙古大汗忽必烈未必知道,如此情况之下,刘黑马同样希望速战速决,不愿意将时间拖得太长。”
“若是刘黑马选择从成都府城直接杀向怀安,则战斗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结束。”
“至于说刘黑马究竟选择汉州,还是德阳,这方面我不敢肯定,这需要斥候去侦查,根据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我们判断刘黑马究竟选择从汉州行军还是从德阳行军。”
说到这里,吴邵刚犀利的目光扫过了众人。
没有人开口,更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我命令,合州御前诸军所辖踏白军、催锋军以及前军、中军和后军,悉数出动,三日之内做好一切出征之准备,踏白军、催锋军抽调五千军士,组成前军,由蔡思伟负责指挥,其余军士组成中军,由我坐镇指挥。”
“催锋军统领马龙,跟随蔡思伟行动,其余诸将跟随中军行动。”
“前军之只要职责,是摸清楚蒙古鞑子的行军路线,提供准确的情报,让我们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军令如山,诸位唯有奋力厮杀,彻底打败蒙古鞑子,潼川府路才能够真正的安宁。”
第一百六十三章 洗礼(1)
跟随吴邵刚出的时候,郝经还有些懵懂,上次的交谈,给与他的打击过于的沉重,尽管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但他依旧没有能够彻底清醒,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需要做出的决定也很是棘手。Ω
马车在官道上面急的前进,郝经感受不到颠簸,他再一次陷入到迷惑之中,自己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也不知道这一次出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郝经不同,6秀夫的情绪相对显得低沉,他也跟随大军出征,泸州府衙的诸多事宜,暂时由驻守府城的合州御前诸军所属游奕军统领王十三负责,按说他这个司马,应该是在知府大人出行期间负责府衙所有的事宜,可惜这么长时间过去,一直都没有机会。
让一个军中的武将负责府衙的诸多事宜,这与体制不和,说不过去。
6秀夫能够感觉到吴邵刚对他的失望,不过其内心的诸多认识是固定的,短时间之内无法改变的,在泸州府衙这么长的时间,6秀夫感受到了不同,潼川府路的各级官吏,效忠和畏惧的好像不是皇上和朝廷,而是吴邵刚,就连潼川府路防御副使、潼川府知府李思琦,以及合州御前诸军都统制蔡思伟,也是这种态度。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其背后的深意,就是吴邵刚很有可能独立于朝廷,就如同唐朝那些割据的节度使一样。
不过潼川府路的稳定,让6秀夫又提不出其他的意见,要知道多次遭遇战火的潼川府路,本来就十分的凋零,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让老百姓能够安生下来,若是再次陷入到折腾的境地,恐怕这里永远无法稳定,将会成为朝廷最为担心的地方。
此次行军的目的是什么,6秀夫不是很清楚,身边的军官和军士同样不知道,只是按照要求急行军,沿途不准耽误,而且行军的时间很奇特,每天寅时开始行军,巳时安营扎寨,申时再次开始行军,亥时安营扎寨,也就是白天很多的时间,都是在歇息。
行军悉数走官道,不进入任何的村镇和城池,就地安营扎寨,不准骚扰百姓。
军队的气势,给与6秀夫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当年在李庭芝的麾下,他也曾经见识过驻扎在真州的忠勇军,同样都是军队,忠勇军给与6秀夫的感觉,有些死气沉沉,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朝气,就好像这些军士,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若是遭遇到大难,说不定会一哄而散,军士想到的都是保全自身的性命,可眼前的合州御前诸军军士,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表现的很是沉默,可每个军士的身上都显露出来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那是一往无前、不畏惧死亡的气息。
合州御前诸军远远强于真州的忠勇军。
这是6秀夫非常直接的感受。
合州御前诸军是吴邵刚直接掌控的,据说其训练的方式也是吴邵刚决定的,训练很是严酷,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就说泸州府城之外驻扎的军士,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酷暑寒冬,每日里都要实施高强度的训练,夜间歇息之前还要集中听训。
吴邵刚的一句话6秀夫是完全赞同的,那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前一段时间,吴邵刚前往京城去,6秀夫隐隐听说过,好像是有人算计,可具体什么情况不清楚,朝中的事情本就很是复杂,加之吴邵刚来到潼川府路之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吏员和公人,引一定规模的反弹是很正常的。
在清理吏员和公人的事宜方面,6秀夫的认识完全转变了,他认为此举非常的英明,至少百姓对于官府的感觉不一样了,没有哪个吏员和公人敢于公开的欺凌百姓了,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暂时的平静,能够专心致志的从事春耕生产了。
尽管是殿试的进士,尽管读过不少书,可是与吴邵刚相处这么长时间之后,6秀夫现自身还有着太多的差距,与吴邵刚这个武将出身之人,根本无法比较。
想法是慢慢生转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的现实情况,迫使6秀夫思考,迫使其慢慢的做出改变。
吴邵刚是不是能够现这些变化,6秀夫可不敢保证。
此次的行军,6秀夫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看护好郝经。
郝经来到了泸州府城,这让6秀夫异常的吃惊,甚至感觉到不可思议,他还清楚的记得,在泸州府城外军营,见到郝经之前,吴邵刚的神色是异常严肃的,告诫他绝不能够泄漏消息,否则绝不会客气的话语。
毕竟是读书人,毕竟每日里都在思考诸多的问题,6秀夫很快就明白了吴邵刚的目的。
郝经是蒙古大汗忽必烈信任的汉人,必定对蒙古草原诸多情况是熟悉的,而且能够得到忽必烈的信任,说明郝经是真正有能力之人,这样的人若是能够为我所用,其作用就是巨大的,能够帮助吴邵刚迅了解蒙古的诸多情况,提前做好应对。
若是吴邵刚真正的能够感化和招纳郝经,其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6秀夫不禁为吴邵刚的想法叫好。
要知道潼川府路的地形过于的特殊了,可谓是大宋朝廷与蒙古王国对抗的第一线,当然两淮也直接与蒙古王国对抗,不过从多年的情形来看,蒙古鞑子进攻的重点,一直都是放在四川的,进攻的重点就是潼川府、泸州府与合州等地,故而潼川府路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潼川府路地处偏远,想要详细了解诸多情况,有着不小的困难,6秀夫来到这里之后,就有了真切的感受,除开从邸报上面获取到朝廷的消息,其余没有任何的途径。
负责潼川府路所有事宜的吴邵刚,必须要了解诸多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部署,如此才能够护得潼川府路的稳定。
招纳郝经,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终于到了安营扎寨的时候。
6秀夫搓了搓有些麻木的肩膀,走进了已经扎好的帐篷里面。
面无表情的郝经,端坐在帐篷里面,依旧是看了看进来的6秀夫,接着就低下头。
连续的好多天,都是这样的模式,6秀夫与郝经之间没有任何言语的交集。
6秀夫微微摇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转身准备离开帐篷。
帐篷外面有专门的军士守候,倒是不用担心郝经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6大人,连续行军多日,必定是有大的行动,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6大人告知在下,究竟是到哪里去作战。”
“郝先生,你终于开口说话了,我还以为你不会说话了,你所询问的事宜,亦是我想知道的事宜,故而我没有办法告知你。”
郝经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的寒芒,他看了看6秀夫,同样是微微点头。
“看来6大人没有说笑,连6大人都不知晓的行动,一定是重大的行动,这吴大人还真的是有心机。。。”
郝经的这些话,让6秀夫的火气隐隐的起来了。
郝经刚刚说完,他就毫不客气的开口了。
“郝先生很多事情不知晓,做出如此评论,也不奇怪,我本就是泸州府衙的司马,是文官,这军事部署方面的事宜,我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难不成吴大人还要和我商议军事部署的事宜吗,再说了,任何的军事行动,愈是保密,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若是闹得人人皆知,那我们的对手岂不是也知晓了。”
郝经看了看6秀夫,脸上意外的出现一丝的笑容。
“6大人误会了,在下并非是中伤吴大人,吴大人如此的安排,定是有自身的原因,在下只是觉得,吴大人如此之年轻,考虑事情周密,很不简单了。”
“郝先生说的不错,就说我是殿试进士,且比吴大人年长,可是在吴大人的面前,我依旧是自惭形秽,就说吴大人在潼川府路做的两件大事情,彻底稳定了地方,就很不简单。”
“6大人可否说说是哪两件事情。”
“其一,清理府州县衙门欺凌百姓之吏员和公人,还百姓一个安宁之环境,其二,重视农耕,亲自下田耕作,令各级府州县衙门重视百姓之疾苦。。。”
6秀夫还没有说完,郝经居然站起身来。
6秀夫看着郝经,有些惊愕。
郝经稍稍沉思了一下,慢慢开口了。
“的确不简单,潼川府路遭遇战火,百废待兴,若是不能够让百姓稳定下来,其余的事情都无从谈起,吴大人能够抓住关键,先让百姓稳定下来,且重视农耕生产,这是抓住了要害,以此等的办法来治理潼川府路,何愁地方不能够稳定。”
6秀夫看着郝经,再次显露出来吃惊的神情。
“郝先生说的不错,吴大人的举措,我刚开始也是不理解的,这清理吏员与公人的事宜,朝廷没有先例,这重视农耕的事宜,百姓自然是会耕种的,不过到了秋收季节,我总算是明白吴大人的良苦用心了。”
郝经没有开口回答,而是少有的陷入到沉思之中。8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洗礼(2)
吴邵刚进入帐篷的时候,6秀夫与郝经之间,话语已经不少了。
两人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关注进入帐篷的吴邵刚。
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帐篷,吴邵刚也是认真斟酌过的。
6秀夫与郝经两人,都是他需要依靠和借助的对象,近段时间6秀夫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这一次才会让6秀夫与郝经接触,而郝经一直都很沉默,没有明确态度,这让吴邵刚还是有些着急的。
吴邵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拖延,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而且需要赶时间,务必在皇上和朝廷尚未完全察觉的时候强大起来,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到诸多的算计,而且更加可怕的是给亲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身边睿智之人不需要很多,有几个就足够了,毕竟绝大部分的麾下都是负责做具体事情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重大的事宜,譬如说蔡思伟、张炳辉和马龙等人,能够面对具体的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很不错了,不应该强求他们能够把控全局。
可有些事情又不能够过于的着急,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
6秀夫与郝经所在的帐篷,被严密的监控,任何的风吹草动吴邵刚都是知晓的,此番跟随吴邵刚出征的袁世春,就是负责这一切事宜的。
吴邵刚到没有觉得做这些监视的事情有什么不好,毕竟情报系统也是支撑起来王国的关键,任何的幻想都是不实际的,想着让人家死心塌地的忠心于你,那绝不现实,还是需要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来控制的。
6秀夫与郝经现吴邵刚进入到帐篷之后,话语声戛然而止。
6秀夫连忙给吴邵刚行礼。
让吴邵刚略微吃惊的是,郝经也站起身来给他行礼。
“呵呵,我进来是不是打扰二位的交谈了,也不知道二位谈些什么,如此的专注,可否让我也来听听。。。”
6秀夫表现出来的是略微羞涩的神情,明显是局促不安。
郝经表现很是平静,也就是在这一瞬间,郝经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吴邵刚没有将大军行动之目的告知6秀夫,看样子6秀夫的确是缺乏一些东西,或者说6秀夫太缺乏老道了。
吴邵刚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郝经是明白其中道理的,之前几天他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没有必要进入到帐篷来,来了也是无趣,他郝经的一举一动,肯定是在吴邵刚的关注之下。
吴邵刚这样的安排,郝经是能够理解的,作为过来人,在忽必烈身边多年的人,对于那些胸怀大志之人的举措,郝经多多少少是了解的。
6秀夫却勘不破这一层,或许是过于的年轻,或许是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
不过这话也说不通,吴邵刚比6秀夫的年岁还要小,人家就能够做出完美的安排,而且能够把握住最好的时机。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话说的更加直白一些,6秀夫只能够做臣子,而吴邵刚未必。
也就是这个时候,郝经的内心忽然有些动了,身为汉人,他怎么可能不想着汉人能够挺起胸膛,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为蒙古大汗忽必烈效力,郝经同样清楚,忽必烈对汉人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不可能完全相信汉人,而且忽必烈现如今所采用的手段,是让汉人之间相互的算计,以离间汉人,这样的手法,也许在忽必烈一统江山之后,会更加的明显。
郝经更加担心的是,蒙古人缺乏起码的礼仪,对于礼义仁智信和孝道这些东西,完全不相信,就从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之职位就能够看出来,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说,应该是忽必烈继承大汗之职位,其弟弟阿不里哥为了争夺大汗之职位,不惜大动干戈,而蒙古草原的诸多亲王和权贵,同样是看谁的势力强大,就偏向谁,若是局势稍有变化,就会倒戈一击。
这种缺乏礼仪认知的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