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总统、内阁大臣、大将军都鼓掌了,其它部长们也不能干看着。于是眨眼间,会议室里就掌声一片。

    廖青看着刘卫国眼里的热诚,南峰的鼓励,杨崇的赞赏,眼角也不自觉的湿润了。“是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岸的文化渊源,炎黄子孙的基·因血·脉,永远都是无法抹去的!”。

    先前他的话可能还有作秀的嫌·疑,但现在,倒真是诚心诚意了。

    “那些黑暗肮·脏的勾·当,都让我来干吧!即使后来会被写进史书,背上永世骂名,但只要让中华儿女免受耻辱,永不受欺,那什么都是值得的!”,这一刻,他暗自发誓道。
………………………………

第三十六章 地图开疆

    最后,在部长们的关注下,廖青宣布就职,成为大明共和国首位情报司司长。

    虽然情报司的人数有限,只有五十人。但文字游戏谁都懂!那五十人,只包括各位情报司的主要负责人。至于一些处理情报、刺探军情、监视嫌疑人等相关人员,只能算作编外人员。

    而这些,都是不受限的!

    这样一来,五十人的上限形同虚设!

    对于这一点,各位部长也懂!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哪能不懂中·国人的心思。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想让情报司变成摆设!毕竟建都建了,那就把它建好。只要踏实做事,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情报司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找到自己头上。

    更何况,情报司不仅对内,还可以对外啊!像那些西方列强,情报司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拿到各种有价值的情报。

    只是这些,都是后话。

    次日,大明中央广播电台就在大喇叭中,通报了情报司成立的消息。只是说得简单,仅告知一下,就一笔带过。很多刚归化大明的土著人也不知道这情报司是个啥东西,所以也无心细想。

    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却触动了每个土著的神经,牵动了他们的心。

    只听:“为了让每个生活在大明共和国的国民,都能享受到文明的硕果,所以经过内阁连夜讨论,最终决定在大明共和国的统治区内,实行撤部建村、异地安置等移民工程。

    为此!总统今天一大早,就颁发了总统令!”,扶柳姐抑扬顿挫的说道,极具鼓动性。

    随即插播杨崇的讲话:“各位大明共和国的同胞们,我知道你们中间,有很多人都是不久前从部落来到我们希望城、征途镇、临海镇。你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为建设大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你们也接受着大明先进的生活方式,经受着文明之光的洗礼,努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大明人。

    说实话,我为你们的表现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是你们,大明共和国的事业才蒸蒸日上。是你们,大明共和国的明天才更加美好。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就在你们身边,仍有很多兄弟姐妹生活在文明之光无法照耀的部落。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并且生命安全,也没有任何保证。

    且经过实践的检验,真理告诉我们,部落已经不适宜现在的生存体制。而且只要它存在一天,那大明共和国的文明之光,就永远无法照耀到每个国民。

    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痛心疾首,为生活在原始而又落后的部落中的大明国国民,为我们的同胞而悲叹。

    不光是我,整个内阁的同僚们,也都是怀着同样悲痛的心情。

    只是先前我们考虑到部落族长们的感受,所以迟迟没有行动。

    但现在,我知道我们不能再犹豫下去了。因为大明必须保证每个国民的生命价值得到体现,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权利与自由。

    这就是大明的义务,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所以,我签下了这个总统令!

    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和整个文明社会为敌!那我只能说,人民军的火枪已经准备好了!

    最后,让我们为文明社会欢呼,为共和国的明天送去美好的祝愿。”。

    随着他的讲话完毕,围在大喇叭周围的人群顿时大声欢呼起来,大喊道:“文明社会万岁,大明共和国万岁!”。

    自此,轰轰烈烈的撤部建村行动彻底展开。

    正站在喇叭跟前的杨感明,听完总统的话,也不自觉的深受感动。心里直感叹,大明真是太善良了,如此想着自己的国民。要是在部落,谁管他们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就算死了,也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并且还会暴·尸荒野,连挖个坑埋了都做不到。

    这么好的国家,就算为大明去死,他也心甘情愿!

    此时此刻,抱着和他同样想法的有成千上万人。也使得大明国的威望与日俱升,共和国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也正是这个时候,第一批荷兰商船来到了大明。

    在码头上,很多听说有船来了的大明人都挤在码头观望。当看到荷兰的商船虽多,但都是大肚子的木头船时,顿时失了兴趣。

    毕竟和包裹着铁皮的希望号相比,这荷兰木头船就像从破旮·旯里钻出来的,老掉牙的古董货!连那些归化大明的土著,也打心眼里瞧不起荷兰商船。

    所以没一会儿,人就走得干干净净,码头也瞬时变得冷冷清清。

    那些船上的荷兰人对于大明人的反应,也有些错愕。不过一想到那天帝汶岛上出现的大铁船,他们又反应过来。

    是啊!大明既然有那么高级的船只,又怎么瞧得上他们的木头船呢?

    而在总统府,当杨崇和内阁们听到荷兰商船到了码头时,脸上都显出抑制不住的激动。要不是碍着身份,他们还真想去见见这个时代的荷兰人。

    但听说民众们对荷兰人的船只不屑一顾,对荷兰人的到来也反应冷淡时,他们又忍不住窃·喜。

    这只能说明,在大明人心中,自己的船比荷兰人更好,自己的身份,比荷兰人更高。

    也就是说,像后代改革开放那会儿,国人对洋人卑·躬屈·膝,献mei取·宠的丑陋行径是不会体现在大明人身上了。

    终于!大明开始和世界接触了!终于,他们可以对世界宣布,大明来了!

    将桌上的地图看了一遍后,杨崇便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审议通过。这是一幅大明共和国的地图,范围包括整个澳洲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新几内亚岛。

    且地图上还多了五个城镇,分别是望华镇、西海镇、南·海镇、海河镇以及中部沙漠的财富镇。

    依照逆时针从上至下,对应的分别是后世的巴马加(与新几内亚岛隔海相望)、黑德兰港、珀斯、阿德莱德和中部内陆的艾丽斯斯普林斯。

    对大明来说,一次性建立五个城镇,绝对是大手笔。但事实上,如果不是写在地图上,很多大明人都没听说过这五个城镇。弄得心里直纳闷,大明何时扩建了五个城镇。而在官方声明中,也从没出现过。

    有这种疑惑很正常,因为这五个城镇的确没建立。但某种意义上,他们又建立起来了。只不过仅出现在地图纸上。

    说白了,就是个名头!

    和民国时的地图扩疆一样,大明把很多没控制的地方都囊括了进来。像大分水岭的东边,英国人那块,也直接被大明划入了自己的疆域。还有塔斯马尼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统统都是大明的。

    至于英国人的感受,和大明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毕竟英国人自己也没发现澳洲大陆会这么大,何况他们也只是将澳洲当成犯人的流放地,还没真正实行有效控制。

    现在将地图画出来,就多了个理字。往后找茬时,也就有理由了。而且他们现在发行大明地图,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因为荷兰人既然来了,其他国家的人肯定也会接着到来。到时候,他们将大明地图传播出去,所有国家就都会知道大明国的疆域有多大。

    等英国人发现自己的地盘也被划走了,呵呵,已经晚了!
………………………………

第三十七章 找死的海盗

    南洋,婆罗洲,爪哇海北部区域。

    西边的落日又大又圆,散发着金黄色的光晕。

    在它的下方,一只竖着大烟囱的蒸汽船静静的停在海面。周围散落着许多破碎的木板,像无根的浮萍,随意飘荡。

    不仅如此,木板周边还漂浮着许多杂物,有的还侵·染着大红的人·血。

    种种迹象都无不表明,这里曾发生过海战。

    而甲板上,海军部长张啸正好整以暇的坐在太师椅上。在他身旁,站着一溜儿希望号船员。而在他们跟前,则跪了一地光着膀子,杂七杂八的海盗。

    其中还有几个拖着大辫子的清国人。

    张啸默数了一下,场上竟跪了一百二十七人。

    好家伙,难道以为人多就可以拿下希望号么?张啸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当听到查理报告,他们被海盗盯住的时候,张啸还以为在做梦!毕竟他们的希望号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船,不但航速快,还配备射程一千米的大炮,火力也猛。

    如果说,海盗是因为看不到这些东西,所以看不到他们的厉害,那也情有可原。但船最外层包裹的铁皮,总可以瞧见吧?只要眼睛没瞎,脑袋没傻,只看那气势,就知道知难而退。

    但海盗们也不知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非要老寿星吃砒霜,不死找死!

    大呼小叫,鬼·哭狼·嚎的朝他们冲了过来。

    看着海盗们一脸兴奋的表情,不光张啸笑了,希望号上的船员也笑了。出海这么久,他们的炮弹压根就没打出去过。

    像那荷兰、葡萄牙等西方国家的据点,他们的船一到,那些人就知趣的做个老实本分的商人,根本就不敢打他们的注意。

    一路上,那是风平浪静,连鸟都没见一只。直到来到这片海域,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海盗们主动的撞到枪口上来。这可把希望号的船员们高兴坏了!

    这炮弹,他们早就想试试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好了,焉能不试试?

    于是在他们眼里,这群海盗是那么的善解人意。所以一开始,他们也不放炮,免得把海盗们吓跑了。

    但在海盗们看来,希望号这是怕了,所以准备束手就擒。

    当双方缩短到五百米时,希望号终于开炮了。

    便听轰隆几声,三发燃着火焰的实心炮弹嗖的飞了出去。

    在海盗们的目瞪口呆中,一发炮弹砸中甲板,顿时就死伤十几人。另外两发的准头没那么好,都擦着船铉,落入水中。立时炸起四五米高的浪花,使劲地拍打着海盗船。

    以致好几个海盗没站稳,像下饺子一样被甩了出去。

    这下,狼·嚎声停止了,张啸他们的耳根子也清净了。

    海盗也终于意识到这艘船不好惹,顾不得纠缠,立即调转船头,扬帆逃跑。

    但既然来了,希望号怎么也不能让他们空手走啊!毕竟中国人最讲究礼尚往来,不送点什么,那不有违待客之道么?

    所以很快,以龟速在跑的海盗船就被希望号面对面的堵上了。几发炮弹下去,整艘船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入水底。

    经过一番打捞,海盗们就这样跪在了张啸他们面前。

    想到这,张啸也感觉颇为好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盗头子王春风一脸惶恐,心下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于是肾上腺分泌加速,心脏像安了小马达,扑通扑通的跳得飞快。

    结果,两眼一黑,双腿一软,竟然歪倒在地。

    “老大,老大!”,人群中立即响起一片呼喊。

    但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在场的海盗们立时想起了自己的处境。规规矩矩的回到原地,老老实实的跪着。同时张啸命几个船员将海盗头子弄过来,让随船医生看看。

    随船医生叫李成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他翻了翻王春风的眼皮,又看了看他的舌头,然后对张啸请示道:“报告张部长,病人的心脏有衰竭症状,再加上紧张过度,所以晕倒了。若不及时救治,可能有性命之忧。”。

    “那你有什么法子救他吗?”,张啸随即问道。

    李成功想了想,马上从医药箱里掏出一瓶现代带来的速效救心丸。只是他并没有立即给王春风服用,而是有些迟疑的看着张啸。

    只看他的样子,张啸就明白过来。显然这速效救心丸只有一瓶,暂时大明又无法生产,所以显得非常珍贵。要是就这么给海盗服用,是有些不值得。

    想了一会儿,张啸还是让李成功给海盗服用。因为他还有事要问这人。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觉得这批海盗来得古怪。所以不问清楚,心里总有些不放心。

    见此,李成功也没犹豫。立即就着淡水,让王春风服下了速效救心丸。

    没过多久,海风一吹,王春风又悠悠的醒了过来。

    下方跪着的海盗们见王春风起死回生,直感叹李成功医术了得,还将其比作华佗再世,扁鹊再生,对他叩拜不已。真诚的感激他救了张春风的性命。

    听着海盗们的大肆夸奖,李成功的虚·荣心也获得了极大满足,自己整个人也飘了,感觉像那么回事。

    回想穿越之前,他就是一个小医院的实习大学生,平时虽然穿着白大褂,但连扫垃圾的阿姨都不如。

    至少阿姨每个月还有一两千块的收入,而他除了干活,什么都没有。吃饭住宿,还得自己掏钱。反正就是医院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所以像医术之类,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毕竟现代社会人命关天,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医闹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哪里像大明,他想怎么医,就怎么医,根本不用担心医闹。

    当然,他还是有着最基本的医德,不会为了钱,胡乱的把人医死。再加上大明也没有钱,看病也根本不收费,所以完全没那个折腾的必要。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的小病,像什么白血病、败血症之类的,医院条件有限,只能自求多福了。

    之后他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人民军。因为小有医术,所以就成了一名随军军医。当共和国的第一艘船需要随行医生时,他也义无反顾的报了名,跟着海军部长和希望号上的船员,开始了漫长的海上之旅。

    (第四更奉上,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推荐票)
………………………………

第三十八章 兰芳国的‘善意’

    “小人王春风谢各位恩人救命之恩!”,王春风跪拜在地,脑袋瓜子鼓捣得像大蒜一样。

    张啸止住了他还想说救命的话,然后沉声问道:“你既然感谢我们的救命之恩,那不妨给我们说说,是谁派你来的?”。

    “啊!这………”,听到这话,王春风顿时面显吃惊,随即又是深深的迟疑。

    看到他的反应,张啸立即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果然,这伙海盗不是脑袋被门挤了,而是来得别有目的。

    一旁的李海见王春风到这时候还吞吞吐吐,犹犹豫豫,立时面色微怒,冷哼道:“好你一口一个救命恩人,现在让你说点实话,怎么就这么难了?!怎么?真以为我们大明都是菩萨心肠,不造杀孽么?”。

    话一说完,查理也冷声道:“这会儿,水里的鲨鱼应该还没走,不过肉也估计吃得差不得了,看来是该给这群畜生补充点了!”。

    他的汉话已经说得非常清晰,只是口音上,还略显不足。

    跪着的王春风听到查理的话,面色顿时吓得惨白惨白。心里挣扎一番,终是长叹了口气,缓缓出声道;“的确,我是受人指使,但也是受人所迫啊!因……”。

    话没说完,一个年轻人就跳了出来,大喊道:“王春风,你儿子的命还要不要了?”。

    听到这声威胁,王春风立时身子一抖,像是漏风的痧子,颤个不停。

    张啸也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悦。

    查理瞧见,不用张啸吩咐,就对身边的水手使了个眼色。

    立时,几个精·壮的荷兰水手就走到了那个年轻人身边。二话不说,架着就走。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直接拖到船铉。

    到了此刻,这个年轻人再傻也明白接下来的处境,先是求饶,见众人不理,便威胁道:“我是兰芳国的人,家父身居高位,你们不能杀我!”。

    水手们明显愣了一下!

    那年轻人以为这些人是怕了,所以语气变得更加强硬,大声道:“哼!你们知道怕了吧?如果现在放了我,说不定到了兰芳国,还可以饶你们一条狗·命。”。

    一听这话,张啸就知道这年轻人肯定是个‘官·二代’。再看他细皮·嫩·肉、油头粉·面的,和周围常年海上漂的海盗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是别的部长在场,还真可能饶了这年轻人一命。但张啸年轻气盛,最不吃·硬,脾气上来,绝对不会考虑那么多。

    特别是他在读书的时候,有过数次被官·二代同学欺负的经历,所以他的心里,十分讨厌官·二代,尤其是这种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官·二代。

    于是蹭的从太师椅上站起来,三两步就走到年轻人身边。

    啪啪啪···几个大耳刮子下去,年轻人的整张脸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成猪头。

    感受到双手已经麻了,张啸才停下,不咸不淡的对架着年轻人的水手道:“还架着这只狗干嘛?我们船上不养畜·生!”。

    便听噗通一声,年轻人被扔到了水里。

    没过一会儿,就传来阵阵惨叫。那撕·心裂·肺、凄·惨无比的呼喊,听得场上的海盗们人心惶惶。而坐在太师椅上的张啸,也觉得有些可怕,只是面上,却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

    看来,他这个现代人,还是没习惯随便决定他人的生死。不光是他,李海、李成功等这些随行的现代人也听得于心不忍。

    不过张啸是这船上最大的官,他的话,就是天。所以没人敢说半个不是!

    只见他掏了掏耳朵,用小指甲挖出一大颗耳·屎。对着嘴吹了吹,指甲瞬时干净了。然后他才侧眼瞧着王春风!

    四十好几的人了,王春风这点眼力还是有的。不用张啸提醒,立即将自己知道的事都像倒豆子一样,尽数抖了个空。

    原来他真是受别人指派!而且这个别人,还是同属华人的兰芳国。这让张啸有些吃惊,又有些疑惑,更有些生气。因为他们的下一站就是兰芳国!

    在张啸看来,既然都是华人国家,理应互相帮衬。毕竟在这西方列强环伺的南洋,生存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所以本着天下华人同是一家的心态,他还想好好扶持一下兰芳国。但现在看来,似乎是他一想情愿了。

    因为对方似乎并不怎么欢迎他的到来,所以还没到兰芳国的地界,就派海盗来表达‘善意’了。

    其实稍稍研究一下兰芳国的历史,就能窥出兰芳国如此行事的用意。

    在最初,兰芳不过是婆罗洲上的一个华人矿产公司。

    因为岛上来自其他地方的华人公司多如牛毛,所以兰芳身在其中,非常普通,又不显眼。但在一次反对苏丹的叛乱中,兰芳国的重要人物罗芳伯抓住机会,积极帮助苏丹平定叛乱。

    也正因此,兰芳公司开始苏丹交好,慢慢坐大。

    在这期间,兰芳公司不断打击异己,逐渐控制住了婆罗洲的西边,将矿产都收入己下。很多华人公司也跟着纷纷破产,被兰芳赶出婆罗洲。

    这是因为兰芳公司的组成人员,大多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潮州客家人,所以比较排外。直到1776年,兰芳公司在罗芳伯的带领下,在婆罗洲,也就是加里曼丹岛宣布建国,定都东万津。

    于是人力缺陷立即体现出来,兰芳也一改先前排外的做法,广招南洋各地的华人,移民婆罗洲。

    尽管这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看起来也非常先进民·主。但受这个时代的局限以及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兰芳国的中上层,几乎清一色的潮州人。

    其它地方的华人,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顺民,永远也不可能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但放在整个时代,兰芳国的制度依然是非常进步和优秀的。

    当然,这不能和大明共和国相比!

    毕竟大明的建国者是一群现代人,眼界比这个时代要超前两百多年,还熟知历史。这就是bug,一个强大的作·弊器。

    兰芳国在大明面前,只能是小儿科了。

    那么,兰芳国为何要让海盗攻击大明的船呢?

    说到底,又回到了问题的本源……利益!

    因为兰芳和大明一样,都缺人口。毕竟它从成立到现在,也就四五年,第一代兰芳人都还在蹒跚学步。在尽是异·族的婆罗洲,华人的数量显得太过稀少了,这让以华人为主体的兰芳国如何心安。

    而清朝对人口控制极严,又实行海禁,片板不可下海,这使得一时从清朝获得人口补充,成了奢望。

    于是,兰芳国只能将目光转移到了南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