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他们还会在大明的帮助下,贷·款买到足够的船票,将家人接过来。就是有愿意同来的亲友,也会获得大明资助的船票。

    这些都是免费劳力啊!和那点船票钱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涌入大明的人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致大明的各个港口,天天都挤满了商船。一个个的新移民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扎根大明。

    经过统计司的大致估算,每个星期踏上大明的移民,至少有近万千人。

    如此一来,大明的高层领导们也感受到了压力。

    因为来的人越多,开建文明学校也就越多,需要的老师,也就更多。但大明的家底就那么薄,带来的现代人就那么多,新的老师也没培养出来,使得师资力量开始捉襟见肘了起来。

    以致很多文明学校都采取大班授课,一个教室,常常能坐三四百人。若不是移民们自己刻苦努力,授课效果还会更差。

    其实移民们也是被逼的!因为他们要是不努力,语言不过关,那就无法取得大明国民资格。

    而这是最基本的!

    否则,工作、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想都别想。待时候一到,还会被赶出大明。

    按照大明官方的话说,三年的时间都没能学会大明官话,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不够刻苦努力;第二个,智商有问题。

    无论哪一点,大明都不能接受。因为不够努力,说明素质不行。这样的人加入大明,那会拉低整个国民素质。而智商有问题,那会影响大明的下一代,情况比第一种还要严重得多。

    所以大明在表示歉意的同时,只能说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见古力杨的眼神越飘越远,一众下属也知道他的心思飞了。于是最近的官员咳了几声,这才让他回过神来。

    “嗯!这个没关系。村民们这样争分夺秒的淘金,也是为大明的繁荣富强做贡献。”。古力杨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刚好掩饰掉脸上的尴尬。

    村长心里也松了口气,连连称是。

    其实古力杨的话也没错,淘金者们淘出来的金子,有七成交给大明。剩下的三成,才留给自己。但他们不能放在家里,而是要存在大明的国家银行。

    这是硬性规定,除了一些必要的黄金佩饰,私人不能藏金。一旦被发现,不仅全部没收,还会被吊销旷工证,然后送去劳·改,接受思想教育。

    等过了个四五年,才会被放出来。

    但若是再犯,就会被取消国民资格,赶出大明。

    目前被送去劳改的有上千人,取消国民资格的一个都没有。毕竟第一批犯法的还在劳动改造,就是想再犯,也没那时间。

    当然,存入国家银行的金子是可以兑换成等值的大明货币。并且购买力还不弱。

    所以淘金者们的抵触心里就少了一些。

    这么一来,淘金者们的金子实际上都进了大明的口袋。无论他们怎么挖,富的还是大明。

    而且付出的货币是用纸印刷出来的,成本很低。淘金者们拿着它们,只能在大明境内消费,买大明的工业品,从而促进了大明的经济增长。

    这对大明来说,好得不能再好了。

    因此即使移民给大明的管理带来了压力,那些高层领导们,仍然咬牙坚持着。毕竟这就是一群群肥羊,来了大明,只会帮助大明积累财富,使其发展得越来越好。

    (感谢未安未亡、简约物语92、锋哥哥、madashuai的推荐票,所以俺才利用复习考试的间歇,加更一章哒。)
………………………………

第五十四章 大分水岭

    之后又在村长的带领下,巡查工作组,走访了大山村各地。本来他们还想找些村民聊聊,嘘寒问暖一番。毕竟这是大明领导班子,大力提倡的。

    在他赴任海河镇镇长之初,就被送去大明干部进修班,培训了一段日子。当时教他们的还是大明教育部长左鹏!

    那个时候,部长就天天跟他们提亲民的重要性。所以耳闻目染之下,他也开始贯彻亲民路线的工作方针。

    只是眼下的情况有些特殊。

    因为村民都跑到矿上去了,房子空荡荡的,也没啥人。

    所以古力杨只能一个人在那里放嘴炮。

    还好一干下属比较给面子,装出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有的人,还不时提问几句,让古力杨更有代入感。

    但空话说多了,古力杨也感觉没意思。便让村长带路,赶去矿上瞧瞧。

    可当他们赶到矿口时,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突然围在一起。边咒·骂边拳打脚踢。内里还不断传出声声惨叫。

    看到这一幕,古力杨的脸色瞬时沉了下来。二话不说,就让护着他的守卫一涌而上,将所有参与斗殴的人都控制起来。

    为了建立文明和谐的美好社会,所以大明的各地城镇乡村,都极力打击聚众斗殴的恐·怖暴·力活动。抓到一例,严惩不怠。

    当然,这只是官面上的话。主要是大明怕村子里拉帮结派,组成各种利益小团体,败·坏民风,妨碍统治。

    但这样的严令,正中民心。因为大家都是新来的移民,人生地不熟的。在潜意识里,害怕本地人欺生。尽管根本没啥本地人,但人性如此,也很难改变了。

    所以一般有这种打·架的苗头,就先被胆小的村民给举报了。然后,所有参与者,就悲催的参加劳动改造了。

    以致现在的大明新移民们,个个都表现得无比恭顺。也让大明的政令,实行得更为彻底。

    但看现在的情况,这大山村的情况已不是一般的严重了。

    白的黑的黄的,什么皮肤什么人种都有。这么团结的一致对外,是最受大明忌讳的了。

    要是被捅到了上面,古力杨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他很生气,脸色黑得像口锅底。

    见此,村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心里像窜天猴一样,急得上蹿下跳。他不明白,自己的村里向来和谐安稳,就算因金子起了什么争执,也会主动找他,让他调解,而不会这样大打出手啊!

    况且这些人也真会挑时候,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镇长巡查的时候打。这不是存心给他上眼药,找茬吗?

    越往下想,村长就越是诚惶诚恐。哆嗦着身子,惨·白着老脸,慌慌张张的解释道:“镇……镇……镇长,这……这…这…”。

    话没说完,古力杨就摆了摆手,让他闭嘴。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地上的年轻人。

    只见这是一个有着橙黄色头发的白人青年。蜷缩着身子,抱着脑袋,一直瑟瑟发抖。看他的身形,非常的单薄和瘦弱。再加上穿的也是破衣烂衫,所以形象很是狼狈。

    古力杨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做出一副亲民的姿态,温声问道:“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要是有冤屈,我定会帮你主持公道。”。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古力杨的声音不够感染力,这白人青年一听这话,立即发出惊恐的尖·叫,抿着嘴巴,嚎·啕大哭的往后退。

    这可把古力杨气得!

    大明三令五申的不能斗殴,可这些村民倒好,不但把人打了,还把人打得精神都出了问题。

    让他这个做镇长的,顿感脸面无光。

    环视一遍参与斗殴的人,那严厉的目光,使得村民们都害怕的低下头,连连后退。

    但就在这时,人群中也站出来了一个白人青年,只是头发是棕色的。

    便见他鼓着勇气,直视古力杨,涨红着脸说道:“镇长,他不是村里人。”

    看他的样子,似乎觉得十分憋屈。

    古力杨一听,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声音依然有些冷淡道:“就算是别的村子,也不能这样大打出手啊!”。

    在大明,这样的情况的确时有发生!

    常常有其他村子的人听说某某村子的金矿储量大,容易挖掘,便偷偷的逃到那个村子淘金。之后被当地人抓到了,总免不了一顿痛打。

    在这件事上,村民们总是一致对外。就连负责治安的村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村民也十分善解人意,打人不打脸,下手十分注意分寸。走在外面,也不容易被人看出来。

    并且那些被打的人还不敢举报!

    因为凡是被大明发现逃到别的村子,私自淘金的人,不仅所挖到的金子被全部没收,之后挖到的金子也要八成交给大明。等再犯几次,满了十成,那就要进行劳动改造了。

    反正大明现在急需劳动力!

    像进入劳动改造的人,都不会有选择工作岗位的自由。他们在大明的指挥下,集体劳动。虽然也有工资,但只有普通人的一半。并且所从事的都是又脏又累又差的活。

    比如什么掏·粪、清理下水道、垃圾分捡、以及修桥铺路等种种常人都不愿意干的事情。

    所以现在大明最常见的处罚,就是劳动改造。

    按照官面上的话说,这是在劳动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出来后,才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以致这些人即使被打了,也不敢吭声。毕竟和严厉的处罚相比,这点皮肉伤又算得了什么。

    特别是想到了那让人闻之色变的劳动改造,被打者和打人者都会选择息事宁人。

    正是这个原因,这棕毛青年才勇敢的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受他的鼓舞,其它人也都出声力挺,大声喊冤。

    这使得他的腰板更直了些!

    解释道:“呃……他也不是别村的人。”。

    看到镇长脸上满是疑惑,他接着说道:“其实他根本就不是大明人,也不会说大明话!而是从那里来的!”。

    说着,就抬手指向远处的高山。

    巍峨的山峰层峦叠嶂,纯白的云雾漂浮其间,葱郁的森林原始神秘。

    正是大分水岭!
………………………………

第五十五章 英国强盗

    大明土著人的肤色比华人要黑一些,但比南洋土著人又要白一些。总体上,还是偏向于华人。

    所以地上这白人青年,肯定不是大明土著人。

    可他又是从大分水岭来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

    想到这,古力杨就记起了干部进修班的经历。

    当时给他们发的内部资料上,就记载了大分水岭东边的事情。据说蛮横的英国强盗趁大明不注意的时候,侵占了大明国土。在那个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大明百姓都惨·死在英国强盗的屠·刀下,。

    那罪行,罄竹难书!那惨·景,不可名状!

    只是大明实力有限,才忍气吞声,默认了英国在东边的存在。

    这话说得,大明就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羊,而英国则是满口獠·牙的大·灰狼。弄得大明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

    但事实却是,英国人杀的都是土著人,抢的也都是土著人的财物。并且那地界因为太过蛮荒的缘故,抢的都是一些动物皮毛,并没什么贵重东西。就算有金子,他们也没大明那个未卜先知的能力,也就发现不了。

    至于屠·杀土著人,在这件事上,大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文明旅走过的地方,都是被染·红的血·路。

    但即便这样,大明这样说也挑不出错处。因为大明的某些优势是英国所无法比拟的。

    比如大明的国民构成中,有一半是土著人。以致看上去,大明更像一个土著人建立的国家。那杀土著人,不就等于屠杀大明百姓么?

    且大明出版的地图上,大分水岭的东边是属于大明的。那英国人占着那儿,不就构成侵占么?

    总之,土著,是大明的!地盘,也是大明的!

    只要英国人还在大明一天,那就是非法侵·占!

    悲催的英国啊!在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被大明抢占了道德的最高点。

    以致资料上描绘出的英国,就是一个侵占大明国土的强盗,杀害大明百姓的刽·子手。

    如此有才的教材一编出来,就获得了内阁成员的全体通过。负责主编教材的左鹏部长,更是笑得意味深长。

    因为在中·国近代,英国是最先侵略中·国的国家。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金钱所能估算的价值。

    而今在澳洲大陆上,英国又和他们碰上了。那怎么着,也不能放过摸黑、泼脏水的机会啊!就算没有由头,他们也会找到由头。何况是在有由头的情况下,那当然得好好利用了。

    尽管现在大明还没有和英国干架的实力,但只要保持现在这种发展态势,那再过个一两年,就有扳手腕的底气了。到那时候,这内部资料就会下发到各个希望小学,让共和国的花朵们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毕竟在大明看来,无论是澳洲大陆,还是整个大洋洲,都只允许一个国家存在。

    那就是大明!

    反正迟早都要和英国人干·架,那先上点嘴·炮,找点借口,也是顺理成章,无伤大雅的了。

    想到这里,古力杨看向那白人青年的眼神也变了。没了同情,变得狠·厉。

    在出发前,他可记得大将军刘卫国交代他的话!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英国人踏过大分水岭。并且海河镇和新五镇一样,都是实行军·管。他这个镇长,可是军政大权一手抓的。

    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不排除实施武力手段。虽然这样可能违背大明的既定国策,可是英国人都翻过大分水岭,跑到大明的地盘上挖金子了。

    这不等于抢大明的钱吗!

    何况有了初一就有十五。别看现在只有这一个英国人,等他回去,消息传开,大分水岭那边的英国人就都可能偷跑过来。

    如此欺人太甚,他这个镇长怎能忍受。

    而且他还是谨遵刘卫国的命令,不允许英国人踏过大分水岭。既然英国已经违背了,那他当然得还击。

    到底是经过战场历练过的人,发起怒来,那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气势,就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

    不光那白人青年看得害怕,就连围成一圈的村民,也忍不住双腿发抖。而那些跟来的下属,大多都是从军营里面带出来的,所以并没感到什么。

    之后古力杨便让人将那青年带走,准备严加审问。毕竟这里人多眼杂,很多事关重大的消息,是不能让村民知道的。

    找了个空房间,还没到半个小时,那青年就有啥都说了。上到小时候偷看邻家小妹洗澡,下到长大后偷隔壁阿婆的钱。有什么就交代什么,配合至极。

    这也难怪!毕竟这青年就是一普通囚·犯,那还有什么爱国意识。看到大明士兵的气势,就吓得有啥招啥了。

    负责翻译的是那个棕毛青年。他是荷兰人,从殖民地过来的,通晓英语。将那英国人的供词都交代了一遍后,心里也微微吃惊。

    这英国可是靠强盗起家的!从前就满世界抢劫各国商船。那贪婪劲儿,无与伦比!

    如今大山村的金矿和英国人隔得这么近,那往后,还能安宁吗?

    而且,这英国人是什么时候来大明的?还就隔着一座山,他怎么不知道呢?

    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因为英国人的存在,只在大明的内部资料上才会写明。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就连古力杨,也是参加干部进修班,才知道这个事情。

    在进修班结束后,古力杨还签下了封口令。若有违反,就得上军事法庭了。

    所以在棕毛青年离开前,古力杨也‘和颜悦色’地叮嘱了一番。并给他提了个好去处,那就是当古力杨的亲卫。

    这可是当兵啊!

    要知道,在大明,当兵的工资是最高的!不说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有各种生活补贴。有了家人子女,还自动成了军属,很多让人眼红的福利待遇也接踵而至!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国民身份的大明人,可以直接升级到公民。

    所享受的权利,也会更多。关键是距离人民身份,又近了一步。

    西方人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知道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重要性,所以棕毛青年听到这话,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确认了几遍,才敢相信古力杨说的是真的。

    于是随随便便的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跟着古力杨混了。看他的样子,生怕古力杨反悔似的。
………………………………

第五十六章 凭生妙计

    大山村,夜色正浓。

    古力杨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是村长的家,睡的也是村长的床。在村里,村长家的条件已算是最好的了。

    但在古力杨眼里,却简陋得可以。举目四望,除了几张桌椅,几副碗碟,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当然,这不是因为穷。

    像这些淘金者的村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发了点小财的。只是海河镇位置偏远,物资奇缺。两千多人的镇子,有且仅有一家商店。平时来了商船,才有点货物可买。然后不到一天,就被抢光。

    所以一个月中,商店有大半个月是关门的。里面都干净得可以跑老鼠了!

    连镇上都这样的,乡下的情况还能好么?

    因此即使拿着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不过古力杨是经历过军旅生活的,再差的情况都遇到过。所以他睡不着,并不是因为床板太硬,条件太简陋,而是那个英国人。

    根据口供,他知道那个英国人并不是单独过来的。跟他一起的,还有五六个人。只是在山林中,走失了。而这个年轻人的运气较好,兜兜转转的,来到了大山村。

    并且他在这儿待了不只一天,而是十二天。因为村子里也有不少白人,再加上平时都是脏·兮·兮的,所以大家一时都没发现他是个外来者。但在相处了这么多天后,他搜罗金子的能力实在太强了,以致遭了很多人眼热。

    之后大家互相打听他,才知道,竟然都不认识。

    这一下子,大家都怒了!

    好家伙,你这个外人,跑到咱们村里来淘金,而且还这么能淘。

    先前还碍着同村的身份,不敢对你咋样!但现在,哼…哼,那就对不起了。

    于是在金子面前,大家团结一致的将英国人围了起来,并逼问他来自哪个村子。

    由于大明明文规定,大明境内,只能讲大明官话。就算取得了国民资格,一年后,还要参加复考。要是语言退化了,没通过,那国民资格就很有可能被取消。

    所以村民们日常生活中,都尽量讲大明官话。

    因此当发现英国人不会说大明官话时,大家都愣住了。

    再一逼问,这英国人才用英语说自己是从山上跑下来的。

    有人还想追问,山里的人怎么会说英语?但其它人却早就忍不住了。淘了那么多金子,还不是大明人,那怎么打,都应该不犯法吧?

    于是一拳我一拳,你一脚我一脚,从矿内打到矿外,被古力杨撞了个正着。

    想到这,他就有些头疼。

    无论如何,那几个英国人都必须抓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不能让他们将这里的消息带回山的那边,也不能让这里的村民知道有英国人的存在。

    否则海河镇的安宁,就会受到影响。

    越往下想,他就越发睡不着了。掀开薄毯,从床上爬了起来。木板床也跟着咯吱作响。

    村长一家人睡在里面那间,所以他轻手轻脚的,也没吵醒村长他们。

    推开木栓,打开木门。不等他走出去,一道人影就栽了进来。

    “哎呦!”,那人捂着头,发出睡意朦胧的痛呼声。

    “凯恩?”,古力杨皱着眉头,惊疑道。

    那人一听,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又尴尬又紧张的看着古力杨。

    “你在这儿干什么?”,古力杨又问道。

    凯恩就是那个荷兰移民。

    听到古力杨这样问,他支支吾吾的回道:“呃……镇长,你不是让我做你的亲卫吗?所以我就守在外面了。”。

    虽然在月色的掩映下,古力杨看不出他红透了的脸。但从他的语气中,明显听出不是真话。

    稍稍一想,古力杨就明白过来。这个荷兰人,显然是怕自己反悔,所以就一直在外面守着。

    这时其它守卫也醒了过来,站成一派,聆听古力杨的指派。

    挥了挥手,古力杨便让他们都退下,只让凯恩留了下来。

    他也懒得拆穿凯恩的小心思,便顺势坐在台阶上,抽出一根平时都舍不得抽的香烟。

    一旁的凯恩心思通透,连忙从兜里掏出火柴。

    嚓的一声,一缕明光照亮了凯恩媚笑的脸。

    古力杨也不跟他客气,就着火光,径直将烟点着。看着满天的繁星,悠悠的吐了口气。

    说:“凯恩,荷兰和大明隔得很远吧?”。

    凯恩点了点头,说:“从荷兰坐船来大明,没有半年,是来不了的。”。

    古力杨哦了一声,不经意的问道:“那英国来大明,也要这么久吗?”。

    凯恩立即答道:“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