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阮文诚立即应承道:“是是是!是在下考虑不周,说错话了。”。刘卫国也不想在这问题上纠缠,回应道:“好了!既然阮将军这么诚恳的请求了,那我必须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也好让我们大明将士看看友军的风采。”。

    说着,全体大明将士,齐齐后退。将宫门口,让给阮文诚的军队。本来阮文诚的军队有八万多人,但和黎文悦火拼中,打伤打死失踪了六万多人。现在剩下的,不到两万人。而黎文悦的火枪部队加上常规部队,共有十万多人。但带进宫城的,只有一万多人。那些留守在城门的部队,已经成了大明的俘虏。且其中还包括一大半的火枪部队。

    所以黎文悦的优势被大大削弱,阮文诚去攻打他,赢面还是很大的。

    当然,就算赢面不大,阮文诚也会揽下这个主攻的活儿。毕竟他心下明白,日后大明才是阮朝真正的主子。现在不表现一番,怎么稳固新朝的地位。所以这件事,绝对马虎不得。

    由于这宫门并没有内外城那样的高大险峻,所以常规炮弹,就能将城墙轰塌。刘卫国也懒得等他们费尽心思的撞开宫门,便让大明的大炮,对着宫门一顿猛轰。

    结果数声巨响之后,眼前只有一堆烟尘弥漫的瓦砾。那些妄想抵着宫门的士兵,也在第一声炮火下,粉身碎骨。

    黎文悦也被这炮声吓到了,立即带着残兵,向着深宫撤退。阮文诚则带着手下的军队,齐齐发出一声巨吼,冲着黎文悦的残兵追去。

    刘卫国则坐在马背上,好整以暇的打量着古香古色的宫殿群。对他来说,这种追杀的戏码很没意思,特别是结果早已注定的情况下。

    因此他更愿意欣赏这里的建筑。说起来,这还是‘旧阮’统治时,修好的宫殿群,年代也有点远了。论规模,当然不能和紫禁城相比。论气势,也没有那种磅礴之气,恢宏之势。不过斗拱飞檐,粉墙黛瓦的样式,倒和紫禁城有些相像。

    想到这,他就情不自禁的看向北方。那个叫中国,现在叫满清的地方。后世的首都,现在的京师。那个紫禁城,住的还是满清鞑子皇帝。“不知何时,才能马踏中原,灭满兴汉?

    不过,时间应该不会太久吧?等南洋事了,整个东亚,就要在大明的枪炮下颤栗了!”,心里默默想着这些时,一个卫兵突然送来一封书信。

    看到上面印刻的雄鹰,刘卫国当即明白,这是情报司特工送来的信函。因为雄鹰抓捕猎物时,总是猝不及防,给予猎物致命一击。所以被称为最好的猎人和杀手。这和的特工性质差不多,便用雄鹰指代。

    狐疑的打开,里面只写了一句话:‘阮朝皇子,尽猝!’。

    看完后,刘卫国面无表情的掏出打火机,将信笺燃烧殆尽。这件事他是知情的,但他并不赞同。可能是他那点现代人的道德观在作祟,也或许是他有些心慈手软。总觉得那些皇子都是小孩子,没必要赶尽杀绝。

    只是从大明的利益考虑,这却是最稳妥的法子。

    深吸了口气,他抛开了这点可怜的圣母心,让思绪回归现实。听着宫里的喊杀声渐趋停歇,他的心思,也转移到战事上来。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阮文诚就领着将士,走了出来。在他手上,还领着黎文悦的脑袋。见其要献上首级,刘卫国赶紧对护卫使了使眼色,让其将脑袋拿走。

    同时出声道:“阮将军的大功,我已经记下了。许诺给阮将军的条件,也绝不会少!”。话一说完,就让大明士兵进宫。

    阮文诚还以为大明是去验尸的,结果他想错了。大明是去搬东西!就像上次来顺化城一样,将全城搬空。可能是上次被大明洗劫得太干净了,这宫城中的好东西,不及上次一半。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大明是不挑食的!

    接下来,刘卫国就安排一部分士兵将俘虏运回南洋。然后带着剩下的军队北上。阮文诚等降军,也跟着他的脚步。路上碰到南下的西山朝降军,刘卫国嘱咐他们去南边震慑宵小,稳定越国局势。

    到了升龙城,刘卫国才按照大明的指令,将升龙城定为越南的新都。

    并拟定西山朝旧臣陈文纪、阮文名,阮朝阮文诚、范文登为四大辅国大臣。皇子阮福胆也在启程返回越南的路上,等到了升龙城,就可以登基。

    还有之前租借港口的事,不等新皇登基,就已经谈好。嘉定、归仁两处海港,正式租借给大明。其中嘉定的范围要大一些,整个河口三角洲,都划归大明。归仁则只包括城池周围二百公里。海港数量虽由五处减为两处,但红河三角洲,却被大明收入囊中。升龙城就在三角洲边上,有个风吹草动,大明很快就能反应过来。

    在这些地方,大明可以随意驻军,且不限制士兵数量。内里通行大明律法,越国没有管辖权。每年大明会给予两千万华元的租金,算是租借费。

    只是这租借费是表面上的,让阮朝君臣们不至于那么难看。实质上,大明是一分钱都不会拿出来。

    阮文诚和范文登等阮朝老臣,也知道这一点。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面上绝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大明的军队就驻扎在升龙城外,那口气与姿态,完全是命令式的,根本没那个谈判的心思。阮文名和陈文纪则完全是大明安插在阮朝的代理人,那利益和大明是一致的。没跟着起哄就很不错了,指望说好话,那是妄想。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幕式

    就这样不情不愿的,此事终是告一段落。

    刘卫国带着南洋舰队,满载而归。留下李海,负责越南的军务。这时他突然接到清国的加急信函。那是情报司‘二特处’处长的亲笔信,说的是苗民起义军,遭到了清军大将和琳的堵截。

    好在起义军事先攻克了靖西城,以城墙之险,据城而守。但城内缺衣少食,形势对起义军很不利,所以特意请求支援。

    按照信上的说法,起义军的规模已壮大到十万多人。除却不能参战的老幼,剩下了三万多青壮男丁。而和琳虽然只带了三万多人,但都是清军中的精锐。不仅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也是杠杠的。

    义军好几次突围,都死伤惨重,有去无回。且和琳后面还有五万大军日夜兼程的赶来。等敌方援军一到,义军的形势就更岌岌可危了。

    李海知道大明对起义军的重视,否则也不会派处长去带领起义军。所以他当机立断,派四万明军北上。不过派的都是西山朝降军。因为靖西就靠近边境,这些降军对当地也较为熟悉。让他们去,也是物尽其用。而且大明现在还不能过于刺激清国,因此派这些越人,也好混淆视听,撇清大明的关系。

    至于雇佣军,只会出动一小部分将官,让他们带领降军作战。到时候,所有人都是土·匪打扮,不准有任何大明标识。

    能全歼清军最好,不能的话,也不要过于勉强。毕竟替起义军解围,才是他们的根本任务。

    当四万将士分批进入清国境内时,南边的大明,刚渡过了一场全民狂欢。

    那还是八月初一的时候。夜空很亮,满天繁星。璀璨的幽光笼罩着大地,给俯卧的国家体育馆,镀上了一层银辉。但突然间,体育馆亮了!将冷清的幽光融化在炽热的明光里。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雀跃的欢呼声,像极了千万道海浪,在同时拍打沙滩。

    尽管在运动会前夕,因自行车赛的风波,暂时转移了舆论热点。但大明对运动会的宣传,已持续了数月之久。特别是到了运动会开幕的前一星期,大明各家报社以及广播电台,都铺天盖地的报道运动会的消息。一些特色节目或看点,也提前爆料了出来,赚足了民众们的眼球。

    这热度,自然高涨!

    便见体育馆灯火通明,人流爆满。很多买到票的民众,都在急不可耐的排队进场。一些没买到票的民众,则四处呦呵,愿意出三倍的价钱,求购一张门票。

    可惜的是,这门票在出售之前,就被大明的官方机构,囊括了一半。用来赠送各个行业表现突出的劳模,以及对大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还有部分政府高官,外国来宾等重要人物。所以剩下来的门票极为有限。就是有人出十倍的价格,也很难让人转让自己的门票。

    当天空响起八十八响礼炮声时,‘1795’、‘大明共和国’‘普天同庆’等焰火拼成的大字,瞬时绽放在璀璨的夜空中。那五彩缤纷的字体,惹得观众席上的民众激动不已。场外的民众,则长吁短叹,后悔没抢到门票。

    此时运动场的正中央,已搭起了一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高三米左右的方形木台。周围摆着数百盏明灯,将木台照得透亮无比。为了办好这场运动会,大明可是将国内仅有的两台发电机,给搬到了会场。

    作为这场开幕式的主持人,大明金牌播音员扶柳姐,率先登场。她梳着晚唐盛行的高鬓,插着镶金带银的发簪。再添上一些金银佩饰和香气匍匐的百合花,使得满头珠翠,玎珰作响。看上去,华而不虚,贵而不俗,艳而不妖。

    穿的是一裘大红色的齐胸襦裙,和赛事的喜庆暗暗吻合。上身的袖子较为短小,下身的长裙较为贴身。用丝带作结,将傲挺的双峰,纤瘦的腰身,完美的衬托了出来。给人一种俏丽修长之感。

    襦裙上绣着大朵盛开的牡丹,针法细腻,图案逼真。栩栩如生中,凭添贵气。

    作为大明的‘时尚教母’、‘第一美人’,她的长相与身姿,向来是不输于人的。所以华服配美人,显得相得益彰。而且也只有她才有这么强的气场,撑起这套华丽的汉服。

    当她绕着木台走一圈时,观众席上的民众,都兴奋的站起身来。举着望远镜,兴奋喊着她的名字。为了防止观众看不清,座位席上,都放了望远镜。毕竟这时代没有显示屏,不可能将现场的场景,完美的呈现到角角落落。

    不过会场外,倒是挂满了小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很多没买到票的民众,就聚在电视机前,席地而坐,把会场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眯着眼睛,努力的看清电视里的画面。但电视实在太小了,站得远的民众,只能看到一张张移动的大头贴。

    一些颇有经商之道的小贩,发现了这个商机。赶紧跑到附近的商店。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将店里的望远镜抢购一空。然后拿到场上,大肆叫卖。价格虽然贵了一两倍,但很多人为了地方不被人抢占,或者不错过一丁点精彩的看点,便一边骂着奸·商,一边肉痛的买了下来。

    等电视中出现很多毛头小子,齐声向扶柳姐表白的场景时。场外的小伙子,也坐不住了。大骂着那些混小子,近水楼台先得月,竟敢妄想独占扶柳姐。

    对于这些狼·性的欢呼,扶柳姐见多了。知道这是什么场合,端着矜持,报以温婉的微笑。又惹得场内场外的小伙子们,狼·嚎不已。如果电视机摆在他们跟前,估计早就开启了舔屏模式。

    看台的贵宾区内,和杨崇坐在一起的外宾们,看到扶柳姐登场,也都叽叽喳喳的交谈起来。不过大多谈论的是这套衣服,不是扶柳姐本人。看来,中外审美,果然有很大的差距。

    待扶柳姐回到舞台中央,灯光骤然一暗。在刹那间,全场漆黑一片。有些人,还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也不知是吓到了,还是太过兴奋。

    就在全场吵闹一片时,一台大探照灯,慢慢垂到了扶柳姐的头顶上方。然后毫无征兆的,猛然发亮。这又引得一阵欢呼。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开幕式(二)……汉服

    清了清嗓子,扶柳姐举着话筒,用她那百灵鸟般的嗓音道:“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话音刚落,木台周边,齐齐作响。一串焰火冲上高空,拼成一条金光四射的神龙图案。这是大明的图腾,也是大明的国家象征。展现出大明睥睨世界的雄心!

    待场上的欢呼声稍稍减弱后,扶柳姐才接着说了一段语句优美的开幕词,大概有五分钟。跟着就是开幕式的第一曲舞…《明光初升》!

    这是一曲史诗性质的集体舞,讲述了大明建立者漂洋过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夏州这片新的土地。然后困境中求存建国,逆境中发展壮大,烘托出大明建立者们百折不挠的精神。

    通过演员们细致的肢体动作,将这段坎坷的历程,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那些悲与喜、笑与泪,传递给了所有观看的民众。

    本来喧闹的运动场,也不自觉的安静了下来。就是那些场外民众,也都深受感染。好像自己被带入了这段坎坷的历程中。

    直到千人齐诵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民众们才惊觉木台上已换了人。这是个个头戴冠帽,身着曲裙深衣,腰缠玉佩的男子。捧着竹简,声音洪亮。

    同时琵琶乐曲缓缓响起,随诵读声走弱,慢慢走高。最后响彻全场。许多身着汉朝宫廷装束的女子,开始在场上跳动着优柔的舞姿。

    等乐曲声渐歇,舞女退去,诵读声再次响起。不过装束稍稍改变,诗歌也变成魏晋时的陶渊明《归田园居》。乐器由琵琶换成了古筝,空灵婉转,欢快闲适,与台上的舞曲融为一体。

    接下来,南北二朝、隋唐宋元,朱氏大明,依次登场。配上每个朝代的诗篇,精美的服饰,特有的乐舞。将华夏历经千年的文化底蕴,起承转合的展现出来。

    形成一副厚重的历史画卷,激荡在众人心底。

    最后一个节目是扶柳姐和王嫣然携手登场,代表大明共和国。

    只见扶柳姐已换了一套紫色的齐胸襦裙,裙摆更长,透着典雅。头饰更少,长发及腰。胸前更低,春·光半露。那些举着望远镜的小伙子,眼睛都盯在扶柳姐的双峰上,喉结蠕动,吞着口水。

    王嫣然则穿着米黄色的曲裙,盘着双环鬓,插着簪花,看着温婉雅静。随着充满古典气息的背景音乐响起,二人开始倾情演唱《玉满堂》。

    “双手十指紧扣,长远未来轻构

    领家少女巧逗,明日斑斓隐候

    微微情愫悄悄留,你可知否

    不曾伤悲天地忧,只怕年华休

    行侠仗义日夜谋,身心立抖擞

    抒胸臆宣扬自我,四海任周游

    和谐丝竹紧凑,明丽笑意轻透

    此处美好巧收,今天光明隐守

    淡淡情愫渐渐镂,你可知否

    不曾悲切天地佑,惟恐岁月纠

    惩恶扬善日夜求,身心立抖擞

    尽情怀潇洒自我,铿锵撼神州。”两人你一句我一句,配合默契。歌声动人,乐曲动听。活泼欢快,灵动愉悦。轻松中,又不失典雅。很符合运动会的气氛。

    至此,这场被命名为‘穿过时间隧道,越过历史长河’的开幕式晚会,正式结束。

    必须提到的是,整场晚会,演员们都身着汉服。这也是彰显大明和清国的不同,体现出大明作为中华文明继承者的正统性。

    毕竟自1683年,明郑亡于台湾。汉服这个传承千年,代表汉人身份的传统服饰,就正式在满清的屠刀下,消息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明如今将汉服提高到国服的标准,并在海外来宾齐聚的开幕式上,大肆宣扬汉服。

    就是要传递出大明是正统的讯号!

    虽然汉服样式随着朝代的变迁,演变并不明显。但每套汉服,都确实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

    为此,大明还特意从四大名绣之乡的广东、江苏、四川、湖南‘请来’一大批绣艺精湛的绣娘。花费了数个日日夜夜,才做好开幕式的万套演出服。

    用料是清国江南地区的丝绸,布料精美。把大明的存货,耗费了一大半。

    很多从清国来的华人,还沉寖在已经闭幕的汉服节目中。一股酸·涩之感涌上心头,双眼竟有些热泪盈眶。由于满清的奴化政策,他们都不知道汉人竟然有自己的服装。直到扎根在大明,才从职校老师那里,得知汉人的传统服装叫汉服。

    它的样式之美,也只从书上窥见一二。想不到,今天的开幕式,着实让他们惊艳了一把。原来汉服的款式如此多种多样,外观又是如此华贵精美。那丑不拉几的长袍马褂,真是连汉服的袖子都比不上。

    还有那发饰。难怪一来大明,移民官就强逼着他们减掉长辫子。原来那根本就不是汉人的发饰!

    “这些可恶的满人,竟敢如此灭汉人的种!”,在场的华人,大多恶狠狠的咒骂道。牛八一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也跟着华人大骂。他的老爹牛七榔坐在一旁,看着周围华人的反应,神情有些恍惚。

    但最终只有一声长叹!

    杨崇坐在贵宾台上,看着周围的人对汉服的讨论,嘴角轻弯,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

    尽管大明早就把汉服定位成国服,但一来会汉服的绣工太少,二来丝绸的价格较高,三来民众们根本就不了解汉服。这种种因素,也让大明推行汉服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今绣工已经有了,丝、帛制品,也随着金煞海盗团掌控东海,大肆从日本购进,使得价格降低了不少。而且今日的汉服盛宴,从历史发展、文明起源等方面,都详细介绍了汉服的特点。再说不了解,就有些糊弄人了。

    以前大明只对外族移民强硬推行汉服政策,现在范围要扩大到华人以及澳洲土著头上来。等日后举行重大庆典时,没有身着汉服的人,就要治罪了!

    他已经想好,非得将这一条写进《大明宪·法》中来。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内阁的部长们,也应该不会反对。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幕式(三)……入场

    这时场上已响起激昂的协奏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运动员,开始陆续进入运动场。作为东道主,大明是第一个登场的。毕竟这场运动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冲淡天花疫病对大明的负面影响,娱乐大明百姓。所以大明的登场方式,不是以国家,而是以各个行政省区。

    明京是大明的首都,理所当然的走在最前面。场上十四个扩音喇叭,也同时传来扶柳姐的解说声。

    只听:“观众朋友们,最先向我们走来的是明京直辖市代表队。他们昂首挺胸,英姿飒爽,体现出明京积极向上的人文风貌。”。明京有大明最繁华的商业街,最美的城市建筑,最好的高等学府。下设海防区、希望区、神佑区、新南区、临北区,人口五十七点六万人。某种层面来说,明京就是大明的代表,是大明对外宣传的名片。生活在明京的百姓,是该骄傲的。

    赵腾和他的无敌队,就站在明京代表队中。最前面的旗手挥舞着大大的五星红旗,他们则拿着两面小旗帜。一面是大明的国旗,另一面是印着明京辖区图的小旗。伴随着扶柳姐的解说,他们不断向场上的观众挥手。一些明京本地的观众,则大声欢呼,为明京代表队呐喊助威。

    排在他们后面的是北方省代表队,解说员换成了王嫣然。与扶柳姐相比,她的声音要软和一些。就像冬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不知不觉的,就走进人的心底。且这介绍环节,是和扶柳姐轮换着来的,既让彼此获得一点空歇,也避免观众听得疲累。

    在大明,有一句针对北方省的俗语:‘活在征途,赢在财富。’,指的是北方省的两大重点城市…征途市和财富市。其中征途市靠近明京直辖市,大力发展种植业。每天都会为明京市提供蔬菜、水果等日常必需的生活资料。所以当地的物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较小。被誉为最适宜生活的城市。

    而财富市虽然靠近沙漠,气候干燥。但当地黄金、云母、蛋白石、煤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生活在那里的人,很容易发财致富。用这两句俗语来形容,倒是极为贴切。

    目前北方全省有人口七十三点八万人,是大明所有省区、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因为这次出场的方式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所以北方省之后,就是新华省。这是大明面积第二大省,人口三十六点九万人。有大明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开发程度很低,森林覆盖率很高。重点城市除了首府望华市,就只有刚建城半年的合欢县。也就是后世的凯恩斯市,只是名字被改成了合欢。

    这个地方是环明高速公路两条主线的汇合点,也是合欢之名的由来。当时这里的施工难度很高,近万工人在这里住了半年之久。使得很多商人,都跑到当地贩卖货物。于是慢慢的,形成一个小集市。由于新华省除了望华市,就没有一个形成规模的城市。所以省政府看到当地的发展状况后,就趁热打铁,抓住机会,将其升级成小县城。大明也有意促进新华省的发展,便准许当地建县。

    光复直辖市代表队是第四个出场,人数不多,但精神面貌不错。从他们挥舞的行政区旗上,可以看出光复直辖市的行政面积比明京市大了将近一倍。具体范围是南纬三十度以南,东经150度以东的大陆地区。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